《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673.0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一章 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一、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率:一定时间(常为一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K ⨯=露人口数同时期内同人群中的暴病的新发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发病率 (K :100%,1000‰,105/10万...)<1>新发例数:esp,若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发病,则应计为多个新发病例数;难以 确定发病时间,用初诊时间<2>暴露人口(危险人口):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的人群,有可能患所观察的疾病(除去 观察前已患病的和不会患病的人口)<3>发病率的意义:[1]说明疾病发生速度、强度的大小,是动态的频率指标[2]说明了一段时间内人群患某种疾病的风险大小[3]是最常用于测量和比较疾病在人群中分布情况的指标[4]可用来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制效果(2)罹患率:也是测量某人群某病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但用于衡量小范围、短时间内 新发病例的频率,常用于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调查(3)续发率(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 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续发率是反映传染 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
%100⨯=总人数原发病例的易感接触者的新发病例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续发率 2、患病频率测量指标(1)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指的是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所有病例数(新+ 旧)占同期观察人口数的比例K ⨯=同时期内观察人口数病新旧病例数特定时间内某人群中某患病率 (K :100%,1000‰,105/10万...)<1>意义:是人群中某疾病带有时间概念的静态构成比,而不是发生过程的描述,因 此常用来描述疾病现状或是疾病负担<2>患病率的种类:根据观察时间长短可分为时点患病率(最常用)、期间患病率(少见) 期间患病率=起始时点患病率+发病率<3>影响患病率变化的因素患病率升高的因素:[1]新病例增加(发病率升高) [2]病例的寿命延长(病程增加)[3]病例迁入 [4]健康者迁出 [5]易感者迁入患病率降低的因素:[1]新病例减少(发病率降低) [2]病程缩短[3]病例迁出 [4]健康者迁入 [5]治愈率提高或病死率上升<4>患病率和发病率、病程的关系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取决于发 病率和病程两因素。
流行病学——疾病的分布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
通过对疾病的分布进行调查和分析,流行病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
一、疾病的地理分布疾病的地理分布是流行病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疾病的分布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因素等。
1.1 疫病地理学疫病地理学是流行病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疾病在地理上的传播规律。
通过分析疾病的地理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传播的模式和路径,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2 热点地区在研究疾病的地理分布时,我们通常会发现一些热点地区,即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这些热点地区可能会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或人群特征的影响,例如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水平等。
二、疾病的人群分布除了地理分布,疾病还会在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情况。
人群分布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和暴露风险,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1 年龄分布某些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发病率。
例如,婴儿和老年人往往更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影响,而青壮年人则更容易受到职业病的威胁。
2.2 性别分布某些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异。
例如,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而前列腺癌则主要影响男性。
2.3 社会经济地位分布社会经济地位也会对疾病的分布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威胁,因为他们可能面临更差的生存条件和医疗资源的不足。
三、疾病的时间分布除了地理和人群分布,疾病还会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对疾病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季节性和长期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
3.1 季节性分布某些疾病会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例如流感病毒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传播。
这是由于季节变化可能会对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产生影响。
3.2 长期趋势疾病的长期趋势是指在较长时间范围内,疾病的发病率是否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流行病学实习实验一 疾病的分布[教学目标]掌握疾病分布的定义,熟悉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掌握疾病频率测量常用指 标的定义、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疾病流行强度的定义及描述流行强度的常 用术语; 掌握疾病分布的描述。
熟悉影响地区分布的因素、 研究地区分布的意义。
[基本实验理论]发病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发生的频率。
罹患率:发病率的特殊应用形式,通常用于较小范围人群短期波动期间疾病频率 的测量。
患病率:某一特定时刻人群中某病的现患病例占总人口的比重或百分比。
感染率:在某个时间内能检查的整个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 占的比例。
死亡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因某病)的死亡频率。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某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危险性。
生存率:在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人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 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疾病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存在方式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对疾病分布的 综合描述,往往可能获得有关病因线索和流行因素的丰富信息。
[授课学时]4学时实验二 现况调查[教学目标]掌握现况研究的原理;掌握现况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相关频率、指标的计 算。
[基本实验理论]现况研究指在特定时间(或在较短的时期内)收集特定范围人群某一时点信 息的现况调查。
收集的信息包括疾病状况、 健康评价、 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因素。
现况研究的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样本含量的估算。
调查表的内容与结构,调查问题的设计。
现况研究的数据分析、分析的内容。
现况研究的偏倚及防止。
[授课学时]4学时实验三 筛检方法评价[教学目标]掌握筛检的原理、意义、应用条件、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熟 悉筛检方法和阳性标准的确立原则。
[基本实验理论]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它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 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
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检试 验阳性者或可疑阳性者, 必须进行进一步确诊, 以便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