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玉雕赏析——《龙凤对牌》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春秋战国楚地龙凤合体玉佩考肖勇(2021级美术学史论专业)内容摘要:龙和凤作为中国符号的象征由来已久,二者在后世玉器的显现上也较为频繁,这次在荆州博物馆的考察中,发觉馆内藏有大量龙形玉佩,玉佩纹样丰硕,造型多变而出色,尤以龙凤合体佩引发了我的爱好。
本文将从龙凤的溯源、楚地现出土的龙凤形玉佩和楚史,对春秋战国时期楚地龙凤玉佩显现的成因和数量问题做出自己的考释与分析。
关键词:龙凤合体佩;溯源;阴阳学龙和凤自古被人们认知为奇珍异兽。
中央集权以后,不管所处哪个阶级、何种背景,都是人们意识形态里共识的吉祥与权利象征,即即是在战争兼频繁的春秋战国,人们关于龙凤的追崇也丝毫没有停下脚步,各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龙凤的崇爱。
楚国作为一个“巫”术盛行的古国在龙凤的呈现上有着自己专门的方式,他的青铜器、丝织品、玉器、等不同种类的载体上都显现了大量的龙纹、凤纹或二者合体纹样,现在大量考古材料的挖掘也为其研究提供了丰硕的支撑,长沙的楚墓、湖北的曾侯乙墓、安徽的杨公墓等均有龙凤合体佩的身影。
其中曾侯乙墓出土的四节龙凤合体玉佩至今被以为是同类玉佩中精品中的精品。
关于龙凤合体佩的研究,咱们有必要对龙和凤单独个体存在进行溯源,在溯源进程中寻觅相关的线索。
一、龙与凤的溯源依照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一期遗址中显现的陶器、象牙骨匕上凤形纹样,目前咱们能够推测初期凤凰形象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显现,通事后期不断的进展、完善,形成现在咱们意识形态里共识的文化符号。
图1:象牙骨匕双鸟朝凤纹图2:双头凤纹《说文解字》中对凤的说明是“神鸟也。
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魚尾,颧颡鸳腮,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
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翺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
见那么天下大安宁。
”《论语·子罕》:“凤,灵鸟。
”《山海经·海内经》:“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那么天下合。
龙凤合体,古玉无敌——唯美少见的雌雄玉!
战国白玉镂雕龙凤璧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 商玉龙凤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西周玉龙凤纹柄形器,故宫博物院藏
西周玉龙凤纹饰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战国龙凤纹佩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战国龙凤纹连环佩饰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西汉镂空龙凤纹环徐州博物馆藏
汉代龙凤纹镂空佩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明仿古玉龙凤纹佩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透雕龙凤玉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清白玉龙凤云螭纹杯(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白玉龙凤云螭纹杯(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白玉龙凤纹扳指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玉龙凤纹瓶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青玉龙凤盖尊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白玉龙凤纹瓶花插广东省博物馆藏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和田玉雕件精品50幅(图文赏析)和田玉雕件精品白玉辈辈封侯把件作品选用优质俄罗斯白玉雕琢,料白皮黑质细。
造型雕琢一童子伏于地上,双手执一只硕大的如意,童子虎头圆脑,乖巧喜人,原料的黑皮俏色为童子的发髻及一只伏于童子背上的小猴,小猴灵动机警,观赏性极佳。
和田玉籽料梅兰竹菊摆件“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屈原说的“玉英”就是今天的国玉——和田玉。
此件梅兰竹菊摆件即由上等和田玉料雕就,玉质极其细腻,无结构。
原石天然的外形及颜色,尤为难得,遇此原料,实属机缘。
如此完美的一块原料,呈长条状,犹如君子亭亭而立,气势如虹,使得玉雕人无从下手,只在其表面简洁的处理为梅兰竹菊,来赋予作品主题,使得此作品融材质,观赏及收藏于一身。
《礼记》曾言:“大圭不琢其质美也”,唐诗也有“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之叹,玉匠时有“好玉不动砣”之举,浑金璞玉、浑然天成之美,让人感叹自然之美是不可超越之美,让人深悟心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
“大圭不琢其质美也”,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实践、一种美的哲思,更是保持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号召。
而此摆件则秉承“大圭不琢其质美也”的玉雕创作理念,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的皮色、形状,仅仅破皮巧雕,表现了梅之傲霜、兰之幽香、竹之劲节及菊之怒放。
另面则行书咏赞“梅兰竹菊”四首绝句,以点明主题。
邹作志一品清廉刘忠荣和田玉籽料屹立牌此件作品原料为新疆和田玉中的优质原料,色白质细是其特点。
作品一面设计为充满生机的雄鸡,屹立于山石之上,四周盛开清香四溢的牡丹花,场景布局疏朗有致,主线分明,刚柔相济,深浅互间,浮雕层次丰富,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气韵与生命力。
作品另面浮雕韦驮菩萨,刻画细腻,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作品通过透视、线条、层次等设计手段,在平面上产生立体空间,来表现作品内涵的力量,使观赏者获得视觉及触觉的满足。
作品蕴含吉祥寓意,寄予人们平安健康富贵常乐,为刘忠荣大师亲手琢制。
韦陀(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
怎样鉴别子岗玉牌:在收藏圈内一提起子岗玉牌人人皆知,而且都梦寐以求地想得到它,由此也就引发了后世大量仿制予岗玉牌,使收藏者真假难辨,特别是子岗玉牌的昆吾刀技艺更是扑朔迷离。
若想收到一块真正的子岗玉牌,辨伪就成了收藏子岗玉牌的一个重要难题。
要想鉴别子岗玉牌,势必首先要了解子岗玉牌的创始人陆子刚是何许人,以及他的选玉原则、琢玉技艺、作品特征三大要素,才可对其子岗玉牌做出真伪和具体年代的鉴别。
其一,陆子刚系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人,祖籍江苏太仓,后因苏州成为中国玉雕中心之一,陆子刚迁居苏州,完全以琢玉为生,成为当时乃至中国玉雕史上的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师级人物,其一生所琢玉器均要刻“子岗”或“子刚”款项,他这一习惯和其生性高傲固执的性格也成为其最后人生悲剧的隐患。
曾流传说陆子刚因用昆吾刀雕玉名声大震,明万历皇帝便召陆子刚入宫。
为考证其雕玉才能便交给他一个素面玉石小扳指,让他在上面雕一个百骏图。
在如此小的扳指面上雕百匹马何其难,但陆子刚领命后经构思,便下刀雕了一座群山,在山边又雕了一个城池,然后在城门雕了一匹隐头露后身正在进城门的奔马,在山峦群山与城门中间又雕了一匹正在向城门飞奔的骏马,最后在其马后又雕了一匹露头于山谷口隐身于山谷间的骏马,并在此山谷上雕了几刀,象征尘土飞扬的曲线条。
顿时,一幅已进城无数骏马,还有无数骏马在山谷间嘶鸣、奔跑、欲进城的宏大百骏图已跃然小扳指面上(另有一个马出城的版本)。
万历皇帝看后对其才能深信不疑并给予奖赏。
后来万历皇帝又让其雕一个玉壶,因陆子刚雕玉落款已成习惯,此时他又耍了一个小聪明,在玉壶的流口内偷落了“了岗”款,后被皇帝发现震怒其欺君,将陆子刚砍头示警。
从此他的独门昆吾刀技艺也随他一同消失。
其二,陆子刚琢玉前有非常严格的原则就是对原料选择非常严格,必须是上等好玉、好色(色泽一致)、好质地等才可入选。
然后是他针对原料特点、形状非常周密细致地进行构思设计。
陆子刚不仅因技艺高超而成为一代琢玉大师,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既懂书法又善画画的艺术大师,常用虚实、阴阳手法,在方寸小空间雕刻出宏大空间和壮观场景,特别是在一般人不注意的细节之处,都同样注入极大的心血,一丝一毫从不马虎懈怠,对艺术是精益求精。
龙凤呈祥 襟抱千秋—Borletti 奢侈品中国行之仵应汶玉雕李小龙Borletti 奢侈品中国之行发起人2012是壬辰龙年,天干壬水、地支辰龙,水为黑色,民间称2012为黑龙年。
新年伊始小龙与诸位分享些什么呢?既然来到龙年就分享一件龙图腾吧,材质为发晶、题材为龙凤呈祥,祝福读者朋友们新年快乐、龙年大吉、善愿皆满。
在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介的中国玉雕大师作品中有这么一位大师,他用严谨的结构、精湛的技术将水晶作品设计得传神、大气、又宏伟。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水晶第一人”的仵应汶先生。
走入仵应汶玉雕的工作室,我立刻被一件件玉雕半成品所吸引。
仵先生温和、敦厚,没有想象中的风雅与孤傲,也无玉雕大师的矜持。
他那被风霜辗过痕迹的脸上,透着麦色的健康,衣着显得随意、清新,笑容干净而爽朗,像是不染一丝尘世的浮躁,却在目光里透着深邃与睿智。
他伸出手,用力地一握,传递出他的真诚与热情。
那时,我能明显地感触到手掌皮肤的粗糙与生涩。
显然,职业已经在他身上烙下了明显的烙印。
仵先生出生于河南省南阳镇平的一个玉雕世家,这似乎就注定了他要与玉雕结缘。
他从儿时起便带着雕琢的灵性,对玉雕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常常坐于祖父、父亲跟前,看他们在一块块璞玉上琢出通灵的雕品。
他就这样一坐就是七八年。
起初父亲不愿让他入这行,担心他守不住这份清苦,但后来见他如痴固执地痴迷,只好“放纵”了他。
由于玉石金贵,经不起出残品,即使有机会在玉石上小试牛刀,也是捡得废弃的角料,于是他开始在泥膏上练手,因为在泥膏上做造型可以反复,能把基本功打扎实。
仵先生的处女作是19岁时在一块岫玉上雕刻的《风带仕女》。
完成之初,他兴奋难眠,甚至揣在怀里入眠,尽管这个作品创意陈旧,刀工也显幼稚,但毕竟他是独立完成的作品。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一干就是30多年。
一件玉雕作品的完成受制于玉料的形状、大小以及色泽。
将生硬的石头赋予艺术生命,使之达到巧夺天工、独一无二的艺术观赏效果,需要玉雕者将才学、美学、修养融于一身。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
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
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特征。
多是青黄玉质制成,玉质略软,刀法雕琢简拙粗犷。
商代龙纹的特点为:龙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状,只雕一足;头有独角,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形,称兕形角;眼睛多作“臣”字眼、目雷纹眼或斜方格眼,且多雕成张大嘴的姿态,以表示凶猛。
商代早期的龙纹玉雕多为薄片状,阴刻线有单线条和双线条两种,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在龙的身上出现的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和云雷纹。
西周时龙纹的特点是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这时期的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比商代时期的密,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
此外这时期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各个朝代的古玉特点有什么特征风格各个朝代的古玉特点有什么特征风格图照片春秋至汉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
春秋战国时期玉龙特点: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纹饰,战国时期广为流行,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中的角,有一条基本规则,即“商代没角不是龙,西周有角没有足,晚周角形似耳形,战国与耳全无异”;龙纹的眼睛见不到“臣”字眼了,开始出现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
龙凤玉雕的起源和寓意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龙凤一起使用多表示喜庆之事。
成语“龙凤呈祥”出自《孔丛子·记问》:“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龙、凤是中华灿烂文化的象征,合成两者形象的“龙凤呈祥”,也是最受崇尚的吉祥图案之一。
下面,德西尔珠宝小编就为大家说说龙凤玉雕的起源和寓意。
起源“龙凤呈祥”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
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
《诗经·文王之什》中也有龙氏族王季娶凤氏族鸷仲氏的记载,认为这是龙凤呈祥,“天作之合”。
从河南安阳商代墓出土的龙凤纹玉雕,到清代刺绣上有龙凤与“祥”字的纹样,数千年来,从服饰、工艺品、生活器皿到建筑装饰,龙凤纹饰无所不在。
据考古发现,龙凤共出以红山文化为最早。
早在5000前,玉龙与玉凤同时作为祭祀象征出现在红山文化牛河梁史前遗址中,比商代提前了2000多年,这标志着牛河梁是龙凤文化的故乡,“龙凤呈祥”起源于辽宁。
中华民族文化以玉石雕龙凤,从古到今连续不断,龙凤的起源直接涉及到中国文化起源问题。
可以说,辽河流域的龙凤呈祥当属中国龙凤文化起源系统中的主干之一,占有“首要地位”。
寓意在传统的玉雕文化中,有不少成双成对的“情侣款”,如鸳鸯戏水,龙凤呈祥……玉雕师将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图腾刻在玉上,做成成对的作品,让和谐美满的寓意得到进一步升华。
龙是古代皇帝的御用之物,凤则是古代皇室位份最高的女性代表。
龙与凤,向来都是成双入对,用来比喻夫妻或恋人的幸福美满。
正因此,玉雕中代表着和合美满、吉祥如意的龙凤对牌也是常见题材。
很多长辈、朋友还会将之作为礼物赠送给新婚夫妻,祝福小两口阴阳和谐,龙凤呈祥。
玉雕中的“龙凤呈祥”图案,常以一龙、一凤和朵朵祥云组成,龙与凤代表男女双方,祥云代表有好的预兆,表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玉雕师将此题材应用于各种玉雕形制的创作,寓意“龙凤”良缘,幸福绵长。
史上最全⽟雕吉祥寓意⼤全“⽟必有⼯;⼯必有意;意必吉祥”。
中国是“⽟⽯之国”,⽟⽯不但是⼀种珍宝,更是⼀种⽂化,从远古时的“巫⽟”发展到“官⽟”乃⾄到今天的“民⽟”,⽆不蕴藏着深刻的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理想,有着深厚的⽂化底蕴。
从中国⽟雕图案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传承的⽂化内涵。
⼈们通过以动物、植物,⼭⽔、⼈物、神话、传说以及组合图案,通过谐⾳,嫁接,⽐喻,象征等艺术⼿法来表情达意。
这些吉祥图案表现了⼈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望、追求、寄托和向往。
那么这些⽟器图案寓意你了解多少呢?综合各时代各类图案,归纳出主要有以下100多种寓意:第⼀类⼈物观⾳:观⾳⼼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慈⼤悲普渡众⽣,是救苦救难的化⾝。
和⽥⽟⽩⽟籽料观⾳摆件笑佛:笑佛的宽容、⼤度、可促使⾃⼰平⼼静⽓,豁达⼼胸,静观世事起伏,笑看风起云涌,是解脱烦恼的化⾝。
佛亦保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
财神:财神是传说中给⼈带来财运的⼀位神仙,佩带翡翠财神,财源滚滚来。
和⽥⽟⽩⽟籽料《黄财神》⽟牌罗汉:罗汉乃⾦刚不破之⾝,能奉凶化吉。
寿星:寿星公即南极仙翁;福、禄、寿三星之⼀。
渔翁:是传说中⼀位捕鱼的仙翁,每下⼀⽹,皆⼤丰收。
佩带翡翠渔翁,⽣意兴旺,连连得利。
渔翁得利:寓意福祥吉利。
童⼦:童⼦天真活拔,逗⼈喜爱;有送财童⼦,欢喜童⼦,如意童⼦,麒麟送童⼦。
刘海:与铜钱或蟾⼀起寓意刘海戏⾦蟾步步得⾦钱;或叫仙童献宝。
和⽥⽟⽩⽟籽料把件《刘海戏⾦蟾》钟馗:扬善驱邪,降除⼀切妖魔⿁怪,常有钟馗捉⿁的造型。
关公:关⽻是最重义⽓和信⽤,勇猛和武艺⾼强称著于世。
和⽥⽟⽩⽟籽料关公挂件⽼⼦: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
⽼⼦的根本思想就是⾃我、平常、和谐和循环。
达摩:常有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壁等造型。
达摩⾯壁九年修⾏,有“⾯壁九年成正果,风风⽕⽕渡江来”的说法。
是中国禅宗的初祖。
他是第⼀个到中国的印度传教者。
和⽥⽟青⽟把件达摩牌⼥娲:民间传说,⼥娲炼五⾊⽯以补苍天。
精品玉雕赏析——《龙凤对牌》
精品玉雕赏析——《龙凤对牌》此款作品《龙凤对牌》采用新疆和田籽玉精心雕琢,玉质细腻,皮色美艳,工艺严谨。
两块玉牌以拟古的造型分别雕饰一龙一凤,合则严丝合缝,龙凤呈祥。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和而不同”的复苏和回归,本作品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通过龙凤对牌的形式将其描述于男女之间的关系上。
玉器作品的风格或特色已日新月异,但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如何变化,形体结构的内在规律和艺术美的评判法则始终不会变。
有批判地传承,有筛选的吸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生命力的创新。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大致的解释就是能够和睦相处,但不随意附和。
运用在玉雕上,也就是我上面说的“批判的传承,筛选的吸收。
”
似乎传统的概念中龙凤就代表着夫妻祥和的意思。
其实细数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有意思的是,在秦汉时,封建王朝的皇帝才会以龙自居,称自己为真龙天子,故此相对应的后宫皇后则称之为凤。
其实一直以来,伴随龙出现的多为阴属性物体,如“潜龙出海”,而和凤凰一同出现的则多为阳属性物体,如”丹凤朝阳“。
正因为封建社会主宰了中华数千
年的历史,所以龙凤因为代表了帝王与王后,而被民间潜意识的默认为龙为”阳“,凤为”阴“,一直延续至今。
神性的互补和对应,使龙与凤走到了一起:一个是众兽之君,一个是白鸟之王;一个变化飞腾而灵异,一个高雅美善而祥瑞;两者之间的美好互助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便是”龙凤呈祥“了,也是本款作品含有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