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术后肺部感染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康复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一、术前预防1.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基础疾病、吸烟史、呼吸功能等,评估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
2. 停止吸烟:指导患者术前戒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
3. 术前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术后肺部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二、术后护理1. 严密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体温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拍背等辅助排痰。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细菌、病毒密度。
4.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5. 湿化气道:保持气道湿润,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降低痰液黏稠度,利于排痰。
6.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锻炼,增强肺功能,促进痰液排出。
7.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8. 保暖:保持室温适宜,避免患者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9. 口腔护理: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减少病原菌侵入呼吸道。
10.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三、并发症护理1. 吸入性肺炎:保持患者头部抬高,避免误吸,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吸入性肺炎。
2. 呼吸衰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及时给予氧疗,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3. 肺部感染:加强肺部感染护理,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控制感染。
四、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预防意识。
2.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概述胃肠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胃肠外科术后护理措施。
二、术前准备1.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了解手术的目的、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
2. 生命体征监测:术前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感染预防:术前做好皮肤、口腔、呼吸道等部位的清洁,预防术后感染。
4. 用物准备:准备好术后所需的药物、敷料、引流管等物品。
三、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2)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胃肠减压护理(1)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防止堵塞。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3)注意观察患者腹胀、腹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 饮食护理(1)术后早期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饮食,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术后饮食以少食多餐为宜。
4. 疼痛护理(1)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镇痛措施。
(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 肠道护理(1)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如出现便秘或腹泻,及时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
(2)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6.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指导患者进行切口部位的功能锻炼。
7. 心理护理(1)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2)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 康复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如呼吸、肢体活动等。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 肺部并发症(1)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预防肺部感染。
一、概述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确保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阐述腹部手术后的护理要点。
二、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对康复有很大影响。
医护人员应关心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减轻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2. 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病情,为术后护理提供依据。
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护理要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三、术后护理1. 卧位护理(1)全身麻醉未清醒前:患者应平卧,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2)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术后:患者应平卧6小时,头部抬高15°~30°,以减少麻醉后头痛的发生。
(3)腹腔感染:患者可采用半坐卧位,有利于炎性渗出物聚集于盆腔,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
2. 饮食护理(1)中小手术后:患者无需严格限制饮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2)较大手术:患者应在排气或排便后开始进食,原则是先从易消化、吸收的流质食物开始,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
3.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干燥:术后不宜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纱布,避免用手触摸或用水清洗伤口。
(2)定期更换敷料:若敷料被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以防感染。
(3)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 疼痛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
(2)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如吗啡、布洛芬等。
5. 呼吸道护理(1)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率、肺部啰音、幅度等变化。
(2)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促进肺部膨胀,预防肺部感染。
6. 尿道护理(1)观察患者尿量、颜色、气味等变化。
(2)协助患者排尿,预防尿潴留。
7. 活动与康复(1)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深呼吸、咳嗽、排痰等。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腹壁小孔引入镜头和手术器械来进行检查和治疗的微创手术技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医学界和患者的重视和欢迎。
然而,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良好的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腹腔镜手术后护理的问题及护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腹腔镜手术后出现的常见问题1. 术后疼痛: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一般在肩部、腹部或盆腔等部位出现。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活动,甚至引发术后并发症。
2. 恶心呕吐:由于手术刺激和麻醉药物的作用,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严重时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3. 伤口感染:术后伤口是感染的重要部位,如果护理不当或者个人卫生不到位,很容易引发伤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
4. 动脉血栓形成:腹腔镜手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血液循环不畅通,易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5. 肺部感染:术后患者因为卧床休息时间较长,易导致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腹腔镜手术后护理的基本原则1. 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及时有效的镇痛治疗,可使用药物镇痛或者物理镇痛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
2. 伤口护理:对术后伤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防止感染的发生。
3.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避免对消化道的刺激,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
4.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应适当调整体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5. 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肢体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腹腔镜手术后护理的具体措施1. 动态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2.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护理中的肺部感染管理如何预防和处理肺部感染问题肺部感染是指肺部组织遭受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侵袭引起的疾病。
在医疗护理中,预防和处理肺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在护理中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肺部感染问题。
一、肺部感染的预防1. 加强手卫生:肺部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首要措施。
护士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应该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
2. 确保患者合理的营养摄入: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摄入量和营养状态。
3. 鼓励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面纱或纸巾:呼吸道飞沫是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径,因此鼓励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面纱或纸巾,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护士应该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5. 接种疫苗:对高风险群体,如老年人、婴儿和慢性疾病患者,护士应该积极推广疫苗接种,如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以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二、处理肺部感染问题1. 及时发现和诊断:肺部感染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护士在护理中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及时发现疑似肺部感染的患者,并帮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2. 注意患者的体位和体位转换:合理的体位对于肺部感染的处理非常重要。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患者的体位,利用体位转换等方法,有助于改善气道通畅,促进痰液的排出。
3.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确诊为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感染,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但护士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合理用药,遵循医嘱,按时给药,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
4. 给予支持性护理:除了药物治疗,护士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性护理。
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张文娣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2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术前采取卫生宣教、指导呼吸功能锻炼等措施,术后采取创设良好病室环境、选择适宜体位、减轻疼痛、指导及早活动、鼓励咳嗽排痰、实施雾化吸入等措施.结果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总页数】1页(P4390)
【作者】张文娣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卜弋卫生院,江苏,常州,2131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J], 阮玉瑛
2.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J], 王莉;张瑜;向家梅
3.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 [J], 张文娣
4.扶正施护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J], 张宗云; 孔祥凤
5.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 [J], 毛晓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措施简介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炎、肺结核等。
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
这篇文档将介绍一些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帮助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1.经常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可能带有病原体的物体后,如垃圾、口罩等。
2.合理咳嗽和打喷嚏方式:使用纸巾或肘部阻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3.避免触摸面部:减少手部接触脸部的机会,以防止病菌进入呼吸道。
4.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呼吸道疾病患者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时。
加强免疫力1.接种疫苗:及时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有效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免疫力。
改良室内环境1.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洁室内环境,包括地板、家具、门窗等,确保室内无尘、无害菌。
2.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3.避免吸烟:尽量避免吸烟,避免二手烟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合理使用抗生素1.遵循医嘱用药:如果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并完成整个疗程。
2.不滥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只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注重营养补充1.均衡饮食:合理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粮食、蛋白质等,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2.补充维生素: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注意个人防护1.正确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空气污染等情况下,佩戴医用口罩,避免吸入有害颗粒物。
2.避免接触有害气体或粉尘:避免接触霉菌、污浊的空气、工业有害气体等,以减少对肺部的刺激和损伤。
健康管理和定期体检1.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及时监测肺部健康状况。
2.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肺功能检查和胸部X射线等,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肺部问题。
急腹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痛症状,指的是由于腹腔内、盆腔内或腹膜后组织的各种病变导致的急性腹痛。
急腹症的治疗往往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因此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急腹症术后护理的具体措施: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其稳定。
2.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
二、术后体位1. 术后患者应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轻腹部张力。
2.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体位,如术后6小时可逐渐坐起,1~2天内可下床活动。
三、伤口护理1.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出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术后3~5天内,根据医嘱给予换药,保持伤口干燥。
四、疼痛管理1. 术后疼痛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可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非药物止痛方法。
五、营养支持1. 术后早期禁食水,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
2.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
3. 如有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时调整饮食。
六、并发症预防与护理1. 肺部并发症:术后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2. 肠道并发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
3. 静脉血栓: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 尿潴留: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必要时给予导尿。
5. 腹腔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七、心理护理1. 术后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2. 及时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疑问,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3.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八、出院指导1. 告知患者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如休息、饮食、活动等。
术后肺部感染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术后肺部感染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1. 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术后患者由于麻醉、手术创伤等因素,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细菌容易入侵。
2. 痰液潴留:术后患者因疼痛、药物影响等因素,咳嗽反射减弱,导致痰液潴留,增加感染风险。
3. 误吸:术后患者因麻醉、手术创伤等因素,易发生误吸,误吸的胃内容物中含有大量细菌,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4. 长期卧床: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减慢,易发生肺部感染。
5. 免疫功能下降:术后患者因手术创伤、麻醉等因素,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
6. 营养不良:术后患者因疼痛、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因素,易出现营养不良,影响免疫力。
二、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1. 术前准备(1)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害,使其充分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
(2)戒烟戒酒:术前戒烟戒酒,降低呼吸道刺激,减少感染风险。
(3)改善营养状况: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患者免疫力。
2. 术后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①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促进痰液排出;②定期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③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便于排出。
(2)预防误吸①术后患者应采取半坐位,减少误吸风险;②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分泌物,防止误吸;③加强饮食管理,避免过量进食,防止胃内容物反流。
(3)加强营养支持①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提高患者免疫力;②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4)加强康复锻炼①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肺部感染;②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肺功能。
(5)合理应用抗生素①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抗生素;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腹部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管理
腹部手术后,不少患者会发生肺部感染。
该研究观察了5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采取相关的护理和管理措施。
结果只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其中肺部真菌感染1例、细菌感染5例。
其中5例患者治愈出院,仅有1例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
合理的护理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腹部;手术;肺部;感染;管理
腹部外科手术后很容易出现各类感染现象,肺部感染是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不仅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增加医疗费用、患者痛苦和住院时间,严重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感染症状,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选取该院收治的5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75~88岁,平均80.5岁。
其中结肠癌8例、腹股沟疝15例、胆囊结石9例、胃癌7例、直肠癌11例、胆总管结石6例、急性阑尾炎3例、急性化脓性梗阻胆管炎1例。
1.2护理管理措施
1.2.1术前管理对手术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术前指导,有效确保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
术前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主要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护理知识。
对于吸烟患者告知最好戒烟,因为相关报道已经表明,严重吸烟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术前2周内停止吸烟可以降低Co-Hb含量,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氧气供应情况,提高患者对于分泌物的清除能力。
所以,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教育,告知患者戒烟的好处,从而将术后肺部感染率降到最低[1]。
1.2.2呼吸管理术后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护理人员要督促患者定期进行腹式呼吸锻炼,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排痰通畅,而且还能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患者发生咳嗽时,最好取坐位,双手环抱枕头,身体稍前倾,进行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然后缩唇,缓慢呼气,深吸气末屏气,每次深吸一口气后最好屏气3~5 s,身体适当的向前倾斜,并且还要在胸腔部位适当的进行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此过程中最好用手按压上腹部,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伤口裂开,减缓患者局部伤口的疼痛。
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指
标进行密切观察,尤其是呼吸、面色的变化,从根本上避免意外的发生。
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咳嗽者,可以适当的选用鼻导管吸痰处理,但是此过程中要确保无菌操作。
如果患者呼吸道分泌出来的物质比较黏稠,可以选用地塞米松、氨茶碱、糜蛋白酶、抗生素等进行超声雾化处理,从而达到抗感染、稀释痰液、解痉的目的[2]。
1.2.3 止痛管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止痛处理至关重要,因为大部分患者会由于伤口的疼痛而无法深呼吸及用力咳嗽,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有效的止痛处理不仅可以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而且还能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临床上,吗啡哌替啶是比较常见的术后止痛药物,具有较强的止痛效果。
近些年来,术后镇痛泵的逐渐使用,具有更好的临床止痛效果。
1.2.4胃肠减压管的管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胃肠减压管的基本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观察,以确保胃肠减压的通畅,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胃内潴留液,而且还能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
如果发现胃内容物潴留比较多时,一旦出现呕吐症状,极有可能因为反应迟钝,而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进而诱发一系列的肺部并发症。
2 结果
2.1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该次研究的56例腹部外科术后患者中,仅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其中肺部真菌感染1例、细菌感染5例。
2.2临床护理效果
对所有感染患者进行了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还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有5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住院天数一般在10~25 d,平均17.5 d,仅有1例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
3 讨论
术后肺部感染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比较多见的并发症状,尤其是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加强腹部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命来说至关重要。
临床上诱发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比较多,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是侵入性操作、合并呼吸道疾病、控制麻醉易感因素不当、术后处理不合理等[3]。
归纳起来主要包括:①由于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肝功能失代偿,导致其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还可能存在患者免疫力低下、长期禁食水等因素的影响;②患者就诊次数比较多,有些患者由于发热、胆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在手术治疗之前需要接收长期抗菌药物治疗;③大部分老年患者经常会伴随有糖尿病、蛋白消耗、贫血等疾病,从而导致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下;④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深静脉
插管时间长以及术后呼吸机的使用时间过长等都有可能诱发肺部感染;⑤术前留置胃管、术后腹腔、积胸腔液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⑥术后切口不同程度的疼痛导致一些患者无法正常咳嗽,从而导致呼吸道痰液无法顺利咳出。
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来说,手术时间长和置胃管时间长都有可能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我们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4]。
杨氏以腹部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发现低潮气量(Vt)和低呼气末正压(PEEP)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减轻患者身体的炎症反应,达到降低肺部感染及并发症的效果[5]。
围手术期雾化吸入也可以很好地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6]。
气管插管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较高,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发现年龄、体重指数、手术种类、插管时间、吸烟史是气管插管全麻上腹部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7],麻醉前要给予充分评估,对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于实施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在采取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章雅晖.腹部外科手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9(32):99-100.
[2] 郑娟,周玲.220例吸烟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4(3):47-48.
[3] 魏利娟,许波,贾可源.老年患者腹部手术与麻醉相关肺部感染病原学分析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53-955.
[4] 董明,董彦君,周丽红.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西部医学,2015,27(1):135-138.
[5] 杨沛,张学政,杨涛,等.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950-952.
[6] 王静波,顾红,胡婵娟.围手术期雾化吸入对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76.
[7] 曹根元,夏水风,孙志龙,等.气管插管全麻上腹部手术患者肺部感染风险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0):2332-2333,2342.
(收稿日期: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