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
- 格式:pptx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23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画历史上难以逾越的艺术瑰宝,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为历代不二至宝,高头巨帙,历经磨难流传有序。
至清乾嘉时期,陆续收入内府,遂与世隔绝。
随后历经战火纷繁,流散四海,如今皆为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被束之高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包括: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张萱和周昉《唐宫仕女图》系列(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唐代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宋人摹本,长卷,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下载:顾恺之《洛神赋图》完整全卷60600X1590像素高清大图】原《洛神赋图》卷,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
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
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唐代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唐代,阎立本,长卷,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点击下载:阎立本《步辇图》完整全卷8141x2250高清大图】《步辇图》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细节描绘生动,动静结合互衬,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十二幅中国传世名画,你认识几个?中国画,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数千年来,中华大地上诞生了无数杰出画家,也留下了无数精美绝伦的画作,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务员的常识考试当中也没有忽视对中国画的考查。
今天,就让小粉笔带着大家一起按时间顺序来欣赏中国的传世名画,领略千百年前古代中国的风采!一、洛神赋图【画家】东晋顾恺之【简介】《洛神赋图》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但是原卷现在已经遗失,其传世作品主要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所作,全卷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局部图)二、步辇图【画家】唐朝阎立本【简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它是汉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
三、虢国夫人游春图【画家】唐朝张萱【简介】此图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752年),再现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道路为(之)耻骇”的典型环境。
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
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
画家不著背景,只以湿笔点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漠清新。
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 绢本设色,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四、五牛图【画家】唐朝韩滉【简介】黄麻纸本设色画,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
又名《唐韩滉五牛图》,该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中的五头牛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
一俯首吃草荆棵蹭痒L翘首前仰缓步前行,一纵峙而鸣,一回首舐舌, 一络首而立。
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没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
五、韩熙载夜宴图【画家】五代十国顾阂中【简介】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个个都是镇馆之宝,可惜有些流落在国外中国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让每个华夏儿女都引以为豪。
都说艺术是无价的,而艺术包含了诸多的形式,每个艺术形式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所以说艺术无价不是说一个艺术作品本身,而是艺术背后的付出和创作者对艺术的挚爱。
在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绘画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它不像文字那样有感染力,也不像音乐那样直入心脾,它需要鉴赏者有美的眼睛,透过画布上的浓淡深浅看到隐藏在颜料中的爱和魅力。
中国的绘画种类繁多,优秀的作品也不少,但真正能传世和代表中国绘画的也不多。
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看看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国宝,能代表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平。
一、洛神赋图《洛神赋图》是根据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的《洛神赋》绘制的,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手法独特。
《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曹植和洛神的相会,短暂的相遇之后面对的是分别,有惊喜也有无奈。
第二部分是离别,毕竟人神殊途,即便你有情我有意也抵挡不了世俗的眼光,纵然有天般不舍,也不得不放手离别。
第三部分是启程,因为人神殊途,洛神不得不离开,曹植策马追赶渐行渐远的云车,直到洛神的声音消失在云端,在不舍和无奈之中,曹植只能踏上返回的路。
大家都知道艺术创作和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在东汉末年,天下战乱不断,《洛神赋》从某些方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时局,也正因为是魏晋战乱频繁,《洛神赋图》原作已不复存在了,或毁于战火,或流于民间,无人知晓。
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只是摹本。
《洛神赋图》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二、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也是他现存的唯一一件作品。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当时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盛极一时的最好见证。
如今《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幅画了,它也是研究北宋历史和文化的史料,其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
中国十大传世画作中国十大传世画作惊叹!十大中国传世名画,其中有两幅半在台北,剩余在大陆。
这七副半中有五副是不允许出国展出的顶级国宝。
允许出国的两副半,其中半幅是剩山图,另两副是摹本不是原作。
一、唐-韩滉《五牛图》此画为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
上个世纪50年代,它被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
不允许出国。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近日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
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
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
《五牛图》回到故宫时,画面洞孔累累,残破不堪。
故官博物院组织专家,用了几年时间,才将它修复完好。
二、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纵27.9cm横69cm。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
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不允许出国。
三、宋摹本--《洛神赋图》《洛神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
原《洛神赋图》卷,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现存于故宫的画卷是宋代摹本,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
四、唐-阎立本《步辇图》《步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国家文物局“钦定”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丰富的文明历史,历朝历代有着许多杰出画家创作的古典名画,一直流传至今,而成为璀璨国宝和艺术珍品。
然而,若要从中确定我国的十大传世名画是哪些,那实在是困难之极,因为好作品的确是太多太多了。
不久前,由国家文物局等权威机构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大师,经过认真挑选、仔细研究、取舍难夺,最后给出了下述10幅伟大作品,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应该算是国家“钦定”的一个最权威的名单了,这大概也是我国有史可载的第一次,实可庆祝。
当然,前文说过,中国历朝历代的传世名画、杰出画家实在是太多,远不止这10幅。
名重当世、流芳千古的古代国画大师还有很多,诸如吴道子、王维、戴嵩、苏轼、宋徽宗、赵孟頫、王冕、倪瓒、倪元璐、唐寅、徐渭、董其昌、吴昌硕、郑燮、石涛、八大山人、任颐、米芾;要是再加上近、现代的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就更多了,他们的传世之作也都是无价之宝、国之重器(包括本榜单十位画家的其他代表作)。
只不过,下述这10幅更具代表性罢了。
这里按历史年代先后顺序给以简要介绍。
1、洛神赋图(晋朝顾恺之)三国时期第一才子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了。
后来,晋朝著名画家顾恺之(约344—405年,今江苏无锡人)依据《洛神赋》,画了这幅流传千古的名画,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
全卷分为3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一说她就是曹植之嫂、曾先后嫁给袁绍之子与曹丕等人的三国美女甄妃甄宓)重复出现。
原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
其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出一种空间美。
按鍵換頁音樂: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中國美術史上十座不朽的豐碑,是華夏文明史上十部偉大的巨著。
她們承載著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獨特的藝術氣質;她們用色彩記錄了中華綿延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的錦繡河山;她們流傳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榮辱興衰的歷史;《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一部流動的歷史、無聲的樂章,是華夏文明的永久標鑒。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皆為歷代不二至寶,高頭巨帙,歷經磨難流傳有序。
至清乾嘉時期,陸續收入內府,遂與世隔絕。
隨後歷經戰火紛繁,流散四海,如今皆為各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都具有引首、題跋、歷代名家題記、收藏璽印等濃厚文化痕跡,向世人展示中國藝術瑰寶的真正魅力。
一、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為顧愷之傳世精品。
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千載之下,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
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交換,而在山川景物描繪上,無不展現一種空間美。
二、唐——閻立本《步輦圖》《步輦圖》是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三、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唐宮仕女圖》,唐代作為封建社會最為輝煌的時代,也是仕女畫的繁榮興盛階段。
中國古代仕女眾生像,“傾國傾城貌,多愁多病身”,唐代仕女畫以其端莊華麗,雍容典雅著稱,《唐宮仕女圖》展示著“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唐代美女眾生像。
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以及晚唐的《宮樂圖》。
它們所表現的貴族婦女生活情調,成為唐代仕女畫的主要藝術特徵。
四、唐——韓滉《五牛圖》這幅《五牛圖》,是韓最為傳神的一幅。
5頭健碩的老黃牛,在這位當朝宰相筆下被“人格化”了,傳達出注重實際、任勞任怨的精神資訊。
中国十大名画
中国十大名画
中国十大名画一、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无论是从作者的作画技巧,还是从整幅画的立意来看位居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排行榜第一位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
《清明上河图》也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于一级国宝。
整幅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属于北宋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而且其意义不光在于展现一幅繁荣的景象,而是为了警示北宋时官兵懒散税务重的危机。
中国十大名画二、富春山居图
大家熟悉《富春山居图》更多的都是因为当年的那部大烂片,要不是因为志林姐姐不知道还要损失多少票房。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时期的书画家,黄公望为无用师郑樗所绘,将富春江的周遭景色绘画而出由于画工精湛,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明朝时期《富春山居图》流落至吴洪裕手中,在临死前下令烧毁《富春山居图》,后被其侄子从火场中抢救而出,而《富春山居图》仅剩一大一小两段残图,前段被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收藏在台北博物馆。
中国十大名画三、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根据宋高宗所写的《洛神赋》而作,他的作者顾恺之是著名的画家、诗人和书法家,经常被认为是中国绘画的创始人。
画中描绘了诗人和仙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从他们的相遇到他们的分离。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
传世经典--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7年第11期中国有许多古典名画流传至今,成为画坛国宝。
画界和民间历来曾评选出多种版本的“十大传世名画”。
而由国家文物局等权威机构组织著名专家认定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唐代韩混的《五牛图》,唐代张萱、周防的《唐宫仕女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
唐、宋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两大昌盛期,入选十大传世名画的画家中,唐代占四位,宋代有两位。
唐代素以仕女画著称于世,展示雍容典雅的唐代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群像的《唐宫仕女图》堪称其中的极品。
张择端创作的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长达528.7厘米,将开封城的社会百态、风土民情描绘得淋漓尽致,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属一级国宝。
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以春日晨曦中的汉代宫廷为题,描绘后宫佳丽生活百态,历来受圈内人士追捧,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郎世宁是意大利人,1715年来华传教,后因擅长绘画成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御用画师,郎世宁尤善画马,《百骏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百匹骏马放牧游息的场面,画卷色彩浓丽、构图精美、极富情趣,堪称中西合璧的杰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历经战火磨难,流散四海,又辗转回国,现如今皆为海峡两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十大传世名画都具有引首、题跋、历代名家题记、收藏玺印等浓厚文化痕迹,向世人展示中国艺术瑰宝的真正魅力。
当然,中国传世名画远不止这十幅,名重当世、流芳千古的古代国画大师还有很多,诸如吴道子、王维、赵孟頫、董其昌、米芾、八大山人、石涛、徐渭、倪瓒等等,他们的传世之作也都是无价国宝,上述的“十大传世名画”只是更具代表性罢了。
2017年9月,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京故宫馆藏至宝《千里江山图》公开展出,这也是故宫继前年展出《清明上河图》之后的又一盛事,而关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讨论,也许,才刚刚开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每一幅都震撼人心你看过几幅绘画这门艺术,是画师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以及对世界的洞察,给人们带来艺术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升华,让片刻成为永恒。
河大卫与您分享我国的十大传世名画,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幅都震撼人心!1、洛神赋图创作背景:东汉末年份三国,曹植和随从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极度疲惫的情况下,在黄昏的时候停歇在洛水边,恍惚中邂逅美丽的洛神仙女,两人一见倾心。
主要内容: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才子曹植和洛水女神的爱情故事。
意义:洛神赋图是人类绘画艺术史上第一部连环画;曹植的文,顾恺之的画;诗、画结合的典范。
河南卫视根据《洛神赋图》创作的节目《洛神水赋》剧照2、五牛图藏馆:北京故宫博物院。
主要内容:这5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神态各异,昂首、独立、嘶鸣、回首、擦痒等动作,着重表现牛的健壮和既倔强又温顺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了五牛的不同神态。
仔细看它们的眼睛,会发现这五头牛拥有人的性格和情感,典型的以物寄情。
意义:唐代政治家韩滉唯一存世的作品,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质绘画,也是代表唐代花鸟畜兽画最高成就之一。
3、富春山居图藏馆:前半段,浙江省博物馆;后半段,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背景:原本是天之骄子的元代画家黄公望,却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在历经被诬陷入狱等事件后,开始领悟了什么是“无为”。
后来从事山水画,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
晚年因酷爱富春山水,在青茗筲箕泉(今新民乡庙山坞)结庐定居。
意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元代写意画风的典型代表作。
4、百骏图藏馆: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创作背景:来自意大利米兰的传教士郎世宁,却一不小心成了清代宫廷绘画领袖。
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
这幅画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了4年时间完成的。
主要内容:其图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
「大饱眼福」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珍藏版)阅读本文前,亲爱的读者,相识皆是缘分!请您点击上面的“关注”。
我主要系列地介绍,英国王室、全世界各国王室及日本的皇室的生活趣事,日本的时政、新闻、科技、地震预测、特写等每天都有5篇以内的分享。
希望您喜欢。
请您關注,完全是免费订阅。
非常感謝大家的关注和閱讀,大家有什麼感想和意见,建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我都会仔细阅读,虚心接受,当然也非常想得到您的鼓勵,不要忘记点赞哦,我们一起共勉,一起进步,如果您喜欢那就请,订阅吧!《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华夏文明的巨著,是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
1、《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
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
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的代表作是《洛神赋》。
另有《列女仁智图》等著名作品。
《洛神赋图》赏析:《洛神赋图》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是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作者巧妙地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将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得纯洁感人、浪漫悲哀。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借对梦幻之境中人神恋爱的追求,抒发了爱情失意的自我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