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小升初作文指导:第二讲 怎么写事(一) 全国通用
- 格式:docx
- 大小:38.89 KB
- 文档页数:4
亲爱的读者: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学写一个故事或一件事【习作要求】听老师讲一个故事或一件事情,注意要点,先扼要复述,再写下来。
【习作指导】这是一次听、记、说、写的综合训练。
进行这种训练,对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进行练习。
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次练习呢?要完成这次练习,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要专心听。
听是完成这次习作的前提。
如果我们不认真听清楚老师讲的内容,那么,就无法完成这次习作。
因此,在老师讲的时候,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弄懂老师讲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
二要认真记。
记是完成这次习作的基础。
只有认真地记,才能有重点地、完整地记住老师讲的内容。
因此,在老师讲的时候,我们要边听边记,不仅要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还要记住故事的细致描写部分,这样才能把故事完整地记下来。
三要深入想。
想是完成这次习作的关键。
只有边听边想,才能领会故事的中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对我们练习扼要复述和写作,就能抓住中心。
四要抓住要点。
要点是故事的基本内容的分层概括。
一般来说,叙事性的内容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住要点,如《田忌赛马》一文,就可以抓住下面的要点:①田忌喜欢赛马;②首次赛马失败;③好友孙膑献计;④再次赛马得胜。
对写人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特点去抓住要点,即人物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什么事情表现出来的,等等。
还有的可按照问题的不同方面的特点去抓要点,如《给颜黎明的信》一文,可按照谈读书、谈桃花、谈发表、谈署名四个不同的方面去抓要点。
抓准要点,在复述和写作时以这些要点为提纲,展开叙述,补充细节,完成这次习作就不难了。
【例文点评】狐狸、猴子、兔子和马狐狸在树林里很不得人心。
他欺这个,骗那个,以占便宜过日子,还专以捉弄人为消遣,街坊四邻没有一个没吃过他的苦头,可是谁也想不出个办法惩罚他一下。
作文指导——护蛋的故事一、趣味小故事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爱迪生五岁的时候,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摊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稀奇,母鸡今天下了那么多的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凉.”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暖和多了吗?”爱迪生更觉得稀奇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哩.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蛋上,蛋就热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羽毛,后来,小鸡长大了,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叽叽叽,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很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在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鸡来.”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可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爱迪生嘟着嘴巴说:“妈妈,母鸡能孵出小鸡来,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是啊,母鸡可以孵出小鸡,可是爱迪生蹲在鸡蛋上面,能孵出小鸡来吗?二、审题指导1.你保护过鸡蛋吗?没有的话,你就准备一只生鸡蛋,把它带到学校里.开始你一天的护蛋之旅,你想要尽办法让这只生鸡蛋在这一天都完好无损,直到你带着它放学回到家,才算完成任务.2.完成任务后,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天从早上出门前的准备、上学路上、学校里、放学回家,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事?你是怎么想的?把它一一写下来.3.如果其间你不小心把鸡蛋弄碎了,也请你把经过写下来,并把你当时的心情写下来.三、写作技巧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写这篇文章,必须先做这样一件事,这样我们在写的时候就有内容可以写.然后我们在做这件事时,要留心观察自己是怎样对待鸡蛋的,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变化并好好记录下来.(一)写作小技巧我们可以从开头入手,开头要点题,并要把事情的起因交代清楚,适合简写,不宜详写.片段展示:一天中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护蛋,就是在两天内让这只鸡蛋不碎.目的是让我们体会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我很兴奋,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这段话用简单的几句话,写出了事情的起因,让人一目了然.再写护蛋的过程,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你是怎么为护蛋做准备,如何保护鸡蛋的.片段展示: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搂在怀里,坐在爸爸的汽车上.到了学校,我把“小宝宝”放在台板里,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默词了.”老师边走边说.我赶快把书放进台板里,突然我想到“小宝宝”被压在了书下,我心惊胆战地摸了一下,没碎,我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写出了小作者在动作上谨慎,“心惊胆战”写出了小作者心理上的紧张程度.最后结尾也要点题,要与主题相呼应,最好写的简短些片段展示:别看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还真难!小小的一只鸡蛋,都那么难照顾,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是多么的辛苦啊!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总结从护鸡蛋的过程中明白的道理,简洁明了.(二)思路拓展因为我们不能保证一定能让鸡蛋完好无损地度过一天,所以假如鸡蛋碎了,你可以写写鸡蛋碎掉的原因、样子以及你的心情.如:可是,事实总是残酷的.在第一节课下课的时候,我忘记了课桌里还放着鸡蛋,没看着它,就跑去和同学玩耍去了.于是,回来上课时,我发现地上有一摊黏糊糊的东西,黄黄的,滑滑的.看了半天才知道是鸡蛋从课桌里滚出来碎了,我不知所措.最后,还是我的同桌帮我清理掉的.除了保护鸡蛋,你一定还保护过其它的东西吧?比如你心爱的玩具、心爱的文具或者其它心爱的东西,这样的保护过程你也可以写一写.四、资料卡片资料一:保护鸡蛋的装置护鸡蛋的小孩资料二:鸡蛋的益处健脑益智鸡蛋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含的胆碱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防治动脉硬化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他们从鸡蛋、核桃、猪肝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给患心血管病的病人吃4~6汤匙.3个月后,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显著下降,获得满意效果.资料三:描写心理的好词:郑重其事、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牵肠挂肚、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六神无主、心不在焉、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万无一失、有惊无险、完好无损、前功尽弃、得意忘形、无微不至、事与愿违、大惊失色……六、名家名作种花老舍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作研究与试验.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儿们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欲死是件难过的事.我不愿时时落泪.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出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了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株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下来,菊秧被砸死者约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散步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七、指点迷津本文是一篇考验小作者是否能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文章.这就要求作者的写作内容要确有其事,不能胡编乱造,而且要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才能让读者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请你将你早晨起来到你出门上学,这一段时间所做的事按顺序写下来八、小试身手【习作一】:我保护了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填上你曾经保护过的东西.(2)写出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句通顺,结构清晰【习作二】:学本领的趣事要求:(1)作文题目自拟.将学习本领的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2)可以写你学习本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趣事,还有你的体会.指点迷津参考答案早晨醒来,我揉了揉眼睛,换好衣服和鞋子,再去刷牙洗脸.然后就听见妈妈喊我吃早餐的声音了.于是我跑去厨房吃早餐,吃完后擦了擦嘴,背上书包,跟妈妈说了再见,就去上学了.【习作一】:范文示例:我保护了小小发财树我家买来一盆小发财树.妈妈边欣赏,边赞叹:“小巧玲珑,真好看.植物角里又可以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啦!”爸爸则笑嘻嘻地说:“嘿嘿,发财树,快长高,让我们多多发财!“对了,女儿,我们平时忙,这盆树就归你照顾啦!”“好!”我爽快地答应了.为了让发财树越长越漂亮,让我们“多多发财”,我按照爸妈的吩咐,为发财树“私人定制”了一张“照顾表格”,而且必须让它勤晒太阳.虽然这时已是夏末秋初,但太阳还是火辣辣的.我却浑然不知“晒太阳有风险, 浇水需谨慎”.每天上学前,我把发财树放到朝南的窗台上,让它能更好地沐浴阳光.不久,发财树越长越茂盛,巴掌似的树叶簇拥在一起,像一群娃娃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可不曾料到,一场“悲剧”正悄悄地发生.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发现原本翠绿的叶子变得枯黄了,后来渐渐地掉了下来,到最后甚至全掉光了!怎么回事?爸妈也不知道.后来我在网上查到,原来发财树不能暴晒,要放在通风的地方.但为时已晚,发财树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主干了,放在郁郁葱葱的绿萝中是那么的不和谐.妈妈主张把它扔了,我却决定试试能否让它起死回生.我曾听说,植物也是有灵性的.于是,我在双休日时给它听听音乐,睡觉前还跟它说说悄悄话……我希望发财树能感受到我的关怀.经过了严寒的冬天,春姑娘又来到了人间.有一天,我欣喜地发现在干枯的主干上,爆出了两个小绿点,又过了不久,小绿点伸展开来,变成了嫩芽,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我又回来啦!谢谢你的照顾!”我高兴极了:“啊!发财树,你的生命力太顽强了!”我希望在我的照顾下,发财树能越发生机勃勃.【习作二】:范文示例:第一次做饭人生中总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犹如一串串脚印,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时时刻刻伴随着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做饭的情景.那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没办法,早餐和午餐只好自己解决了.开始做早饭,这个嘛,就泡包方便面吧!反正家里还剩一袋,凑合凑合啦!午饭,这个有点难了,因为妹妹要回来,只能做饭了.我硬着头皮上“战场”了.第一道菜——炒茄子,我先把锅里倒上油,不一会,茄子倒了进去.我已做好了被油溅到的准备,咦?没溅出来,看来也不是那么可怕嘛!向锅里一看,原来是油没热啊.没办法了,炒炒吧!不一会儿,茄子就出锅了.我兴奋地拿起筷子想尝一尝.这味道不对!糟了,没放盐.我只好又过了一遍.哎呀,累死我了.我开始做下一道菜——番茄蛋汤.我选了一个大一点的番茄,拿出我一直不敢用的菜刀,算了,还是不敢,就用水果刀吧!想着,我就拿出一把小巧的水果刀,要切多大呢?妹妹小,那就切成丁.不出那么一会,番茄就切好了,我把水烧开后,把番茄丁放了进去.这时我看时机到了,把打好了的鸡蛋放了进去,然后放盐和味精,熟了就盛起来.嗯,自我感觉还不错!我终于做好了这一顿饭,中午,我吃得特别香,自己做的果然好吃!。
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叙事顺序做任何事都有个先后秩序,也就是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必须有秩有序。
写文章也和做事情一样,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先设计好,有个合理的安排和适当的构思,做到胸有成竹。
如果连写作者心中都没有计划,没有一个大概的构思,弄得前后颠倒,层次混乱,那么,就一定会给读者造成混乱的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叙述就是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对所要写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一定的讲述或描写,要把所讲述或描写的人物和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交代清楚,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或描述明白。
这几方面的要素还要根据文章内容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讲述或描写。
叙述事件时作者写作思路必须清晰,层次分明,人称一致,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讲究波澜,尽量把事情叙述的曲折而有序,波澜而精彩。
还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的清清楚楚。
在交代事情的过程中即要作到语言简洁明了,又要富有艺术性。
一般的,叙事的顺序有以下几种:一、顺叙所谓“正叙”(也叫顺叙)就是在叙述事情的时候,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从前往后依次叙述和描写,即按照从头至尾的次序来安排文章情节内容,构思结段,塑造人物。
在叙述的过程中间无变化,有始至终,完整清晰。
这种方法是写文章时最基本、最常用、最直接的讲述或描述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讲述起来必须有头有尾、有板有眼。
要把事情发展的过程讲述清楚,要顺次而下,一目了然。
使用这种方法,要妥善安排,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安排得当。
还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取舍,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需要出发,有取有舍,有详有略。
更要善于变化,写事件,要使事件有波澜起伏的变化,使情节尽量有波折,有跌荡,描写上也要采用多种方法,或正面描写或侧面描写,或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使事件的顺序得当合理。
【范文赏析】鱼游到了纸上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
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小升初作文写作指导:怎样写事
例作文
一、引言:
事例作文主要是以一个事例来说明一个道理,传达一个思想。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事实,使文章更加具体、具体,也更加生动。
二、正文:
1、确定事例:在写作时,可以从自身的经历或身边的事例中选取一个,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2、确定主题:在确定了事例之后,要明确文章的主题,确定最终要传达的思想。
3、开门见山:在开篇时,要将事例和主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引起读者的兴趣。
4、深入论述:在正文中,可以从事例出发,一步步深入地论述,使文章更加具体,更能够打动读者。
5、结尾:在结尾部分,可以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再次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使文章更加有力。
三、结尾: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写出事例作文,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事实,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也更加打动读者。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如何写好记事作文》专题讲义名师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许多事,这些事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
如何把这些生活小事作为材料写成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一、写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写一件事情必须交代清楚在什么时间,什么环境(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人参加,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这些就是事情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就清楚了,事情也就完整了。
二、选材要新颖。
生活中,每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发生。
选择事件时,我们要做到两点:一是围绕中心,二是新颖典型。
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如:一天下午,我在家看电视,听到节目中介绍:“燕窝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补品,味道美……”我心想:燕窝不就是燕子的窝吗?找来一根竹不就可以下燕窝吃吗?我来到房檐下,抬头一看,呀,有一个很大的燕子窝呢!我搬来梯子,爬上去,使劲地用竹竿。
可燕子窝好像长了根似的,我捣了半天,它仍是敏丝不动。
正当我无计可施时,一只燕子对准我的脑袋毫不客气地狠啄了一下,我决定从梯子上退下来,不小心一脚踏空,摔了下来。
恼怒的我决心捣下燕子寓,又一次爬上了梯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燕子窝终于掉下来了。
我兴奋极了,捡起燕子寓,走进厨房,煮起燕窝来。
过了一会ル,燕窝煮成了糊糊状,我追不及待地尝了一ロ,真苦!于是我放了几勺白糖,又添水煮了一会ル。
煮好后,我舀了一勺尝了尝,感觉跟蜜一样甜。
我正想继续吃,奶奶下地回来了。
我想奶奶每天都要劳作,够辛苦的,于是决定把第一碗燕窝给奶奶吃。
赏析:“燕窝”真的是燕子的窝吗?捣下来的“燕窝”能吃吗?可作者偏偏费尽辛苦捣下燕窝来煮着吃了。
文中所写事件新颖有趣,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三、事情的过程写曲折。
叙事最忌讳的就是平铺直叙,平淡地从头写到尾。
为了吸引读者我们要努力把事件的过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波三折。
小学升初中的作文指导:怎样写事小学升初中的指导:怎样写事写事要求清楚、具体。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
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
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
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
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
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
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
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
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
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第二讲怎么写事(一)一、场景事件先来看一个<武松打虎>的视频。
可以放给孩子看,《水浒传》的个别片段,整部电视和整部书,我不推荐。
文字、情节、思想境界,文化口味,都不宜。
我们看到,视频里,武松打虎其实只有一分多钟,但是大家都觉得好看,导演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看看施耐庵是怎么用文字来表达这个视频的。
把文章里老虎的动作和武松的动作,用简洁的词语,对应着摘录下来。
(这里我先做好了,最好让孩子自己找,注意体会下面加黑的表示动作的核心字词;“虎攻松守”那三个过程的总结,是给孩子们讲时,为了让记得更清楚条理些,引导大家是不是把打虎过程分分阶段,于是一起讨论出来的,不是我原来就想好的,孩子们很有创意。
)老 虎 武 松一惊,一闪,闪在大虫背后丢棒,揪住大虫顶花皮,一按按将尽气力纳定,乱踢按大虫嘴下黄泥坑 ,左手揪顶花皮,手脚都酥软了,动旦不得看完施耐庵的文字之后,我们再看几遍视频,把文字和视频里的动作对应起来看,体会每个动作的准确性和妙处。
记住这些动词,以后有许多用得到的地方。
然后说说施耐庵的文字好在哪里?写在下面1、2、3、(给孩子讲时,还引导孩子们体会,胜利的动作不用太多,你看武松动作多简单,闪躲揪踢打,老虎动作这么复杂,花拳绣腿,这个和写书法一样的,无招胜有招。
做人也是这样的。
)航妈认为,施耐庵帮了导演大忙,导演根本就不用想电视怎么拍,照他写的拍就可以了。
看他文字,和看电视也差不多的。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要把一个场景写好,最重要的是:要有画面感。
什么叫有画面感?一个场景,就好比是一幕话剧,就是人家看到你的文字,脑子里就有几个人在演,有声有色有动作有表情。
有画面感,是写过程场景的秘诀。
这个可以用在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写你给妈妈倒一杯水,写老师在灯下批作业,写马路上人来人往发生了一起车祸,写陌生人帮助摔倒的老人上医院…都可以用到。
很多小学生作文,就是场景+立意,写好场景,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功之一。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场景描写有画面感呢?第一,平时要注意多观察,不同场景里,相同的人的语言动作,都会发生变化;相同场景里,不同的人的语言动作表情也都会不同。
讲一讲你一天的生活:生活处处皆精彩课前预习那么,会有有趣儿的事吗?周末的时候你会去哪些地方呢?你喜欢去哪些地方呢?讲讲原因。
发现生活中的小事,细致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小事,发现素材。
记录生活中的小事,写作时围绕中心选材,选新颖、典型的事例。
挖掘小事中的意义中心必须正确、明确、集中(一个中心)、深刻(给读者的启示教育大)。
1.叙述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把事件要素写清楚;2. 学会使用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设计开头结尾;3. 写明白自己从事件当中得出来的启示或明白的道理。
知识精讲家里那些事一、写家里事的作文类型1.写参加家里的劳动或跟家里人学习家务,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2.写爸爸妈妈教我学骑自行车等,说明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和启发;二、写家里事的参考题目1.《爸妈笑了》2.《我跟妈妈学家务》3.《我学会了______》4.《我帮______做家务》三、例文开头和结尾:1.《我学会了做家务》的两种开头第一种开头:红烧肉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种菜,可我从来也没有烧过。
今天,机会来了,妈妈终于答应我,今天教我烧红烧肉!第二种开头:红烧肉,你喜欢不喜欢吃?那你会烧吗?告诉你,昨天,我从妈妈那里学会了烧红烧肉。
四、范文赏析:我的成长故事发生在我成长中的故事多得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
其中有一件事尤其深刻,那就是学骑自行车了。
我六岁的时候,爷爷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
由于这辆自行车左右都有一个小轮子,所以不会倒下。
小时侯经常骑,后来也不怎么爱骑了。
一直放在车库里,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灰了。
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回家时看见有一个和我个子差不多的男孩熟练地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飞驰着,真威风啊!忘我回家后就吵着闹着要妈妈把自行车的两个小轮子拆了。
妈妈对我说:“把小轮子拆了你会摔得很疼的。
”我说:“我不怕疼。
”最后,妈妈拗不过我,只好把自行车的两个小轮子拆了。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天气特别的晴朗,妈妈也休息在家。
她一大早就把我叫起来,我疑惑地问妈妈什么事,妈妈说:“今天我教你学骑自行车。
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作文写作指导:第二讲怎么写事(一)一、场景事件
先来看一个<武松打虎>的视频。
可以放给孩子看,《水浒传》的个别片段,整部电视和整部书,我不推荐。
文字、情节、思想境界,文化口味,都不宜。
我们看到,视频里,武松打虎其实只有一分多钟,但是大家都觉得好看,导演是怎么拍出来的呢?看看施耐庵是怎么用文字来表达这个视频的。
把文章里老虎的动作和武松的动作,用简洁的词语,对应着摘录下来。
(这里我先做好
了,最好让孩子自己找,注意体会下面加黑的表示动作的核心字词;“虎攻松守”那三个过
程的总结,是给孩子们讲时,为了让记得更清楚条理些,引导大家是不是把打虎过程分分阶
段,于是一起讨论出来的,不是我原来就想好的,孩子们很有创意。
)
老 虎 武 松
一惊,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丢棒,揪住大虫顶花皮,一按按将
尽气力纳定,乱踢
按
大虫嘴下黄泥坑 ,左手揪顶花皮,
手脚都酥软了,动旦不得
看完施耐庵的文字之后,我们再看几遍视频,把文字和视频里的动作对应起来看,体会
每个动作的准确性和妙处。
记住这些动词,以后有许多用得到的地方。
然后说说施耐庵的文
字好在哪里?写在下面
1、
2
、
3、
(给孩子讲时,还引导孩子们体会,胜利的动作不用太多,你看武松动作多简单,闪躲
揪踢打,老虎动作这么复杂,花拳绣腿,这个和写书法一样的,无招胜有招。
做人也是这样
的。
)
航妈认为,施耐庵帮了导演大忙,导演根本就不用想电视怎么拍,
照他写的拍就可以了。
看他文字,和看电视也差不多的。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要把一个场景写好,最重要的是:
要有画面感。
什么叫有画面感?一个场景,就好比是一幕话剧,就是人家看到你的文字,脑子里就有几个人在演,有声有色有动作有表情。
有画面感,是写过程场景的秘诀。
这个可以用在我们平时写作文的时候,写你给妈妈倒一杯水,写老师在灯下批作业,写马路上人来人往发生了一起车祸,写陌生人帮助摔倒的老人上医院…都可以用到。
很多小学生作文,就是场景+立意,写好场景,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功之一。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场景描写有画面感呢?
第一,平时要注意多观察,不同场景里,相同的人的语言动作,都会发生变化;相同场景里,不同的人的语言动作表情也都会不同。
所以,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平时要仔细观察,多想想怎么准确表达。
第二,特别要注意动词的用法。
有的同学,只会写“小明从家里拿了一盆花到学校里”这样平淡的句子,这个就不行,导演拍片的时候,不知道应该让演员怎么“拿到学校”。
如果改成
“上课铃响了,小明捧着一盆花出现在教室门口。
”
“小明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盆花走进校门。
”
“小明拎着一个塑料袋,冲冲跑进教室,塑料袋沉甸甸的,撞在我脚上,生疼生疼。
”
这些表达,因为换了一个动词,就生动多了。
导演就很容易拍片子了。
再比如,写一个松果变小了,原来两个着拳头这么大,现在变成一拳头这么大。
有的同学写“变成了一个拳头这么大小”,这就不够明确具体,人家还可能以为,是胀成这么大的呢,如果改为“缩成一个拳头这么大小”、“团成一个拳头那么大小”,文字就有动感了,表达也精确。
第三,学会用象声词和叠词。
在小学作文里,象声词和标点的作用,都非常大。
有时候我们描述一个场景时,用一个象声词,就能立刻把场景烘托得真实可信,比如,
“沙沙地下起了小雨”
“隆轰轰。
”临放学时,忽然响起了一个炸雷。
“咳!咳!咳咳!”我又听见了王老师的咳嗽声。
这些表达,都能够让场景变得有画面感起来,后面我们还会讲到,一样的声音,在不同场景里,因为主人公感情的不同,可能表达出来的声音都会不一样呢!
第四,表达注意顺序。
这个非常重要,在描写静物的时候,一般知道先近后远,或者先远后近,或者先全面先局部,老师上课都讲过吧,按照一个顺序就可以。
在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也知道,要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来写,那么,在写一个场景时呢?注意,要学会用主人公的视角。
比如武松打虎里,基本上用的是武松的视角,武松看到什么,做了什么,感觉什么。
有时候,用作者的角度,描写一下心情。
小学生作文里,一般都用“我”,那就用你的视角写吧,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再感觉到什么;如果材料作文,那就要把视线切换到主人公,把你自己当成那个主人公。
现在,观察一下今天家里吃晚饭的情况,来写写你家吃晚饭的一个场景,注意动作和语言:
妈妈在厨房里,喊了一声,“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