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1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其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电化学则是研究氧化还原反应中电荷转移过程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这一过程常常伴随着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转化。
例如,金属的氧化是指其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而非金属的还原则是指其获得电子变成负离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通常存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氧化剂是指可以氧化其他物质的物质,它自身则被还原。
相反,还原剂是指可以将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它自身则被氧化。
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的。
二、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是研究在化学反应中电荷转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
电化学研究中的核心是电解池的构成,即由氧化剂和还原剂构成的两个半电池,通过电介质连接形成闭合电路。
在电解池中,氧化剂半反应发生在阳极,还原剂半反应发生在阴极。
当外部电源施加电压时,电流通过电解池,促使氧化剂从阳极转移到阴极,还原剂则反之。
这样的电流转移过程,实质上是电子从氧化剂转移到还原剂的过程。
电化学反应的程度可以通过电势差来衡量。
电势差越大,说明反应越易进行,反之则反应难以发生。
而通过测量电势差的变化,可以得到不同反应之间的能量变化情况,从而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应用1. 电池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一般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电池的运行过程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断进行的过程。
正极的氧化反应释放电子,而负极的还原反应则接受电子。
通过外部连接电路,电能可以被释放出来,实现电池的工作。
2. 金属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金属表面形成腐蚀产物的过程中,金属自身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物。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们在生产、能源、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以及电化学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失去电子,而发生还原的物质则获得电子。
整个过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能量的释放。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导致物质的氧化或还原。
2)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3)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指能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提供电子的物质。
4)氧化态和还原态: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
它涉及到电解、电池等重要概念。
2.2 电化学的应用电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电化学的几个应用方面:1)电解:通过电解,可以将化合物分解为原子或离子,使得某些实验或工业过程得以实现。
2)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等领域。
3)腐蚀和防腐: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中发生的一种化学腐蚀过程,而电化学防腐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来保护金属材料。
4)电解池:电解池是用于电解过程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电镀、电解精炼等领域。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电化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控制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转化和化学反应的控制。
例如,电化学电池就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反应之一。
它涉及到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可以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
与之相伴随的是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涉及电子的转移和电流的流动的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同时进行的。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这一过程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因为电子不能独立存在。
例如,当铁和氧气发生反应时,铁原子(Fe)失去两个电子,被氧(O2)接受,生成氧化铁(Fe2O3)。
这里,铁原子发生了氧化,而氧气发生了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例如,金属的生锈、水的电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等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二、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涉及电子的转移和电流的流动的反应。
它是由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
电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
1.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发生。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阳极)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阴极)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例如,电解盐水时,氯离子(Cl-)在阳极上接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Cl2),而阳离子(Na+)在阴极上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H2)。
2. 电池反应电池反应是指在电化学电池内,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反应。
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都有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
半电池之间通过电子流进行电荷平衡。
常见的电池包括干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干电池是通过将氧化剂和还原剂隔离,以阻止反应直接进行,并通过电子在电路中流动来提供电能。
蓄电池是通过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燃料电池是通过将燃料和氧气直接反应生成电能。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反应密切相关,涉及到电子转移和电流的流动。
氧化还原反应是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分为氧化和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它涉及物质的电荷转移和电子流动。
与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的是电化学,电化学则是研究电荷转移和电流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并增加氧化态;而在还原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并减少氧化态。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相互联系的电子流动过程,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个物质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
它们在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许多金属的氧化反应会导致它们产生锈蚀,损失金属的本来特性和价值。
此外,许多生化反应,如呼吸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能量,也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
二、电化学基础电化学是研究电荷转移与电流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的科学学科。
它探究了氧化还原反应如何与电流和电势相关,并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势来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和调节。
电化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是电解和电池。
电解是一种利用外加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在电解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产生电流的基础。
三、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化学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腐蚀防护:通过将金属制品镀上一层不易被氧化的物质,例如使用电镀技术将锌镀在铁上,可以防止金属产生氧化反应,减缓腐蚀的速度。
2. 电解水制氢:电解水是一种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通过将电流通过含水溶液中的两个电极,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产生可用于能源和化学反应的氢气。
3. 电池技术: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基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控制金属离子和氧化物之间的电子传递来产生电流。
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干电池、锂电池和燃料电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是化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中电荷的转移过程,而电化学则是研究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相关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具体表现为电荷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互为逆反应的部分。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电子从反应物转移到产物上,因此电荷数增多;而在还原反应中,则相反,物质获得电子,导致电荷数减少。
2.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研究的是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其中包括两个核心概念,即电位和电流。
电位是指物质对电子的亲和力,反映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
而电流则是指电荷在电解质中流动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导体进行传递,导体的外部接入电源或外接电子接收体,使电流产生。
3.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应用领域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池就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在电解池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使得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物质的电荷转移。
此外,电镀、蓄电池、腐蚀等都与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密切相关。
4. 与电化学相关的实验方法为了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科学家们开发出许多实验方法。
例如,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电位和电流对化学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常见的电化学实验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阳极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谱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测量电位和电流的变化,可得到氧化还原反应 kin 及电极电荷转移过程的信息。
总结: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是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应用领域,以及电化学实验方法等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子转移过程和电荷传递的原理。
这对于研究和应用电化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在化学领域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也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阐述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荷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种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种获得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离子和分子之间的价电子数量会发生变化。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
- 价电子数变化:反应中存在物质的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其中一个物质的氧化态数增加,而另一个物质的氧化态数减少。
- 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而起还原作用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
二、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关系2.1 电化学基础知识电化学研究了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电化学中,我们通过测量电流和电位的变化来研究氧化还原反应。
这一领域的核心是电解和电池。
2.2 电解过程电解是指在外加电势的作用下,将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通过电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正电荷离子迁移到负极,而负电荷离子则迁移到阳极。
2.3 电池反应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基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将两个半反应分隔在不同的电极中,产生电流。
在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相互对应,形成闭合的电路。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实际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3.1 腐蚀和防腐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腐蚀的基本原理。
金属与氧气或水接触时,发生氧化反应,并失去电子。
这导致金属的腐蚀。
防腐是通过控制氧化还原反应来保护金属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
3.2 电解水制氢电解水是一种常见的制氢方法。
在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氧化,形成氧气;水分子中的氧原子被还原,形成氢气。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最基本的反应类型之一,其与电化学的关系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一种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另一种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为了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 电荷变化:氧化反应中,氧化剂的电荷减少,还原剂的电荷增加。
2. 氧化态的改变:化学物质的氧化态改变可以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
三、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主要包括电解和电池两个方面。
1. 电解: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称为电解。
电解涉及到正负电极、电解质和电解液等因素。
2. 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电池。
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都包含一个电解质和一个电极。
四、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联系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密切相关,电子的转移正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核心过程。
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了电流的流动。
1. 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中,当外加电压大于一定值时,电解液中的化学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电流的通过。
2. 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化学反应导致了电子的转移和电势的变化。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在电解质中流动,产生了电势差。
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在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下面简要介绍其中几个方面:1. 电解产生金属:通过电解可以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实现金属的提取和纯化。
2. 电池的应用:电池作为一种便携式的能源装置,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电子产品、交通工具和能源储备等方面。
3. 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离子浓度和pH值等参数,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特点。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物质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类型。
而电化学研究的是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通过电化学实验可以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和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过程的化学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可以失去电子(被氧化)或者获得电子(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电子的流动来描述,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电流。
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参数是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可以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发生还原。
还原剂是指可以给予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发生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表达式是:氧化剂 + 还原剂→ 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还原反应对于生命的存在和能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细胞呼吸过程中发生的有机物的氧化就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广泛应用于电池、金属腐蚀以及化学合成等领域。
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电化学研究的是电能和化学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它研究了电解过程、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平衡等内容。
电化学反应是指利用电流来引发的化学反应。
电解池是进行电化学反应的装置,它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是法拉第定律和电极电势。
法拉第定律描述了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流与产生的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电极电势是反应进行的动力学参数,它可以通过电位差和电子传递速率来描述。
电化学还包括电化学平衡和电化学动力学。
电化学平衡是指电解过程中正反应和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电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是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外部电势、浓度和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电池。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干电池、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和分支。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导致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变化,而电化学则研究了电荷在体系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本文将分别讨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增加氧化态的现象,而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减少氧化态的现象。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而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生物体内的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这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链,是人体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也应用于电池、电解、腐蚀等方面。
二、电化学电化学研究了电荷在体系中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它是诸多学科交叉的产物,涉及物理学、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
在电化学中,电化学反应是指通过外加电势来引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设备是电化学池,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溶液。
阳极是指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而阴极是指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电解质溶液则提供了离子来维持电解质平衡。
通过外部电源的施加,电流流经电化学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从而引发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的应用十分广泛。
电池就是典型的电化学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从小型的纽扣电池到大型的汽车电池,电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此外,电解也是电化学的应用之一,通过电解可以实现金属的电镀、水的电解制氢等。
电化学还广泛应用于能源储存、催化剂研究等领域。
三、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联系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
事实上,电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电化学中,通过外部电源施加电势,可以实现将氧化还原反应引发和控制。
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1. 已知X的氧化数为+1; +2; +3; +4; +5; +3/4。
试写出X在这些氧化数下的氧化物分子式。
2.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硫的氧化数:S22-,HSO4-,S2O32-,SO3,H2S,S4O62-,SO2,S8。
3. 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锰的氧化数:MnF2,K4Mn(CN)6, K2MnO4, Mn2(CO)10, MnO4-, MnO2,Mn2O7, Mn(CO)5I。
4. 写出下列各分子或离子中,P的氧化数:H3PO4,P4O6,P4O10,P4,P2H4,H3PO3,HPO42-,HPO3,PH4+。
5. 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1) H2S + SO2→S + H2O(2) NH3 + NO →N2 + H2O(3) CuS + HNO3→Cu(NO3)2 + S + NO + H2O(4) CuFeS2 + SO2 + HCl →CuCl2 + FeCl2 + S + H2O(5) Zn + AgO + H2O →Zn(OH)2 + Ag2O(6) I2 + Cl2 + H2O →HIO3 + HCl(7) BaO2 + HCl →BaCl2 + H2O + Cl2(8) K2Cr2O7 + FeSO4 + H2SO4→Cr2(SO4)2 + Fe2(SO4)3 + K2SO4 + H2O(9) KClO3→KClO4 + KCl(10) As2S3 + HNO3 + H2O →H3AsO4 + H2SO4 + NO6. 用氧化数法配平:(1) K2CrO4 + S →Cr2O3 + K2SO4 + K2O(2) KMnO4 + C12H22O11→CO2 + MnO2 + H2O + K2CO3(3) HCNS + KClO3→CO2 + NO + SO2 + KCl + H2O(4) C3H8 + O2→CO2 + H2O(5) KMnO4 + H2C2O4→K2CO3 + MnO2 + H2O + CO27.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如下反应方程式:(1) NO2- + Al →NH3 + Al(OH)4-(在OH-中)(2) Cu(NH3)42+ + CN-→Cu(CN)32-+ CNO-+ NH3(在OH-中)(3) HIO →IO3-+ I-+ H2O (在OH-中)(4) CN-+ O2→CO32-+ NH3(在OH-中)(5) MnO4-+ H2O2→Mn2+ + H2O + O2(在H+中)(6) Zn + CNS-→Zn2+ + H2S + HCN (在H+中)8.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各反应方程式:(1) MnO4-+ Sn2+→Sn4+ + Mn2+(在H+中)(2) BrO3-+ Br-→Br2(在H+中)(3) Cr2O72-+ SO32-→SO42-+ Cr3+(在H+中)(4) Cr3+ + H2O2→CrO42-+ H2O (在OH-中)(5) Fe + NO2-→FeO22-+ NH3(在OH-中)(6) MnO4-+ SO32-→MnO2 + SO42-(在OH-中)(7) MnO4-+ SO32-→MnO42-+ SO42-(在OH-中)(8) MnO4-+ SO32-→Mn2+ + SO42-(在H+中)(9) ClO3-+ As2S3→Cl-+ H2AsO4-+ SO42-(在H+中)(10) Ag2S + CN-+ O2→SO2 + Ag(CN)2-(在OH-中)9. 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 FeS + HNO3→Fe(NO3)3 + NO + S + H2O(2) PbO2 + MnBr2 + HNO3→Pb(NO3)2 + Br2 + HMnO4 + H2O(3) CrI3 + KOH + Cl2→K2CrO4 + KIO4 + KCl + H2O(4) P4 + P2I4 + H2O →PH4I + H3PO410.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由自己正确选择适当的介质)(1) N2O4→NO3-+ NO (在H+中)(2) N2O4→NO3-+ NO (在OH-中)(3) H2O2 + BrO3-→Br2 + O2(4) HO2-+ Br-→BrO3-+ H2O(5) BrO3-+ SO2→HSO4-+ Br-(6) BrO3-+ SO32-→SO42-+ Br-(7) Fe3O4 + ClO-→FeO42-+ Cl-(8) XO2 + Y(OH)4-→X2O3 + YO42-(9) CrO42-+ SO32-→Cr(OH)4-+ SO42-(10) Cr2O72-+ H2SO3→Cr3+ + HSO4-11. 已知下列各标准电极电势:φөBr2/Br-= +1.07V φөNO3-/HNO2 = +0.94V φөCo3+/Co2+ = +1.82VφөO2/H2O = +1.23V φөH+/H2 = 0 V φөHBrO/Br2 = +1.59VφөAs/AsH3 = -0.60V根据各电对的电极电势,指出:(1)最强的还原剂和最强的氧化剂是什么?(2)哪些物质在水中不稳定?它们都发生什么变化?(3) Br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说明原因。
(4)哪些Eө与H+离子浓度无关?(5)在pH =10的溶液中,Br2能否发生歧化?(p Br2 = 1atm, 除H+离子外,其他物种浓度均为1mol⋅dm-3 )12. 计算下列电池反应的电动势:(1) 3Ag(s) + NO3-(10 mol⋅dm-3) +4H+ (10 mol⋅dm-3) →3Ag+(0.10 mol⋅dm-3) + NO(1atm) + 2H2O(2) Ag+(0.001 mol⋅dm-3) + Ag(s) →Ag+(1 mol⋅dm-3) + Ag(s)13. 计算反应Au(s) + NO3-+ 4Cl-+ 4H3O+→AuCl4-+ NO + 6H2O 的εө , 若氯离子的浓度从标准状态变到10-2 mol⋅dm-3 ,将会发生什么情况?14. 计算反应2H2(g) + O2(g) →2H2O(l) 的ε, 其中p H2 =5.0 atm, p O2 =2.5 atm,[H+] = 0.60mol⋅dm-3。
15. 一支铁棒插入0.010 mol⋅dm-3的FeSO4溶液中,一支锰棒插入0.10 mol⋅dm-3的MnSO4溶液中,用盐桥将两种溶液联接起来,并在金属棒之间接上伏特计。
(1) 写出自发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2) 如果想把电池电动势增大0.02V,那么,哪种溶液应当稀释?稀释到多少物质的量浓度?24. 在[H+] = 1.00mol⋅dm-3时MnO4-、MnO42-、MnO2 (s)的电位图为:MnO4-562MnO2 (s).0MnO42-26.问(1)溶液中MnO42-能否发生歧化反应(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都为1mol⋅dm-3)?(2)若能,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3) φөMnO-4/ MnO2值为多少?30. 查出下列半反应的φөMnO4- + 4H+ + 3e →MnO2 + 2H2OCe4+ + e → Ce3+ , Fe2+ + 2e →Fe , Ag+ + e →Ag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离子中,哪个是最强的还原剂?哪个是最强的氧化剂?(2)上述离子中,哪些离子能把Fe2+还原成Fe。
(3)上述离子中,哪些离子能把Ag氧化成Ag+。
31. 已知MnO4-+ 8H+ + 5e →Mn2+ + 4H2O φө = 1.491VCl2 + 2e →2Cl-φө = 1.358V(1) 判断这两个电极(离子强度均为1mol⋅dm-3,气体分压为1atm)组成一原电池时,反应能否自发进行?(2) 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方程式。
(3) 用电池符号表示该电池的组成,标明电池的正负极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4) 计算当[H+] = 10mol⋅dm-3,其他离子浓度均为1mol⋅dm-3,Cl2的分压为1atm 时电池的电动势。
43. 试解释:为什么FeI3不能在水溶液中制得?45. 单独用硝酸钠或稀硫酸溶液均不能使亚铁离子氧化。
但两者混合后,即可使亚铁离子变为铁离子,为什么?55. 用0.25安培的电流通人0.400dm3、0.250mol⋅dm-3氯化钠溶液中,35分钟后切断电源,计算此溶液的pH值。
57. 已知一个燃烧电池,其阳极反应为:CH4 (g) + 10OH-→CO32-+ 7H2O + 8e假如此燃烧电池给汽车提供1小时80安培的电流,问需要提供多少立方分米甲烷(在标准状况下)?假设效率为100%。
58. 在常温、常压下,电解[H+] = 1.0mol⋅dm-3的H2SO4溶液,阳极放出O2(1atm),阴极放出H2(1atm),利用下列已知的Eө,计算理论分解电势。
2H+ + 2e → H2φө = 0.00VH2O + 1/2O2 + 2e → 2OH-φө = + 0.40V若用0.10mol⋅dm-3的NaOH代替H2SO4,理论分解电势是否相同?59. 镅(Am)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锕系元素。
241Am的放射性强度是镭的3倍,在我国各地商场里常常可见到241Am骨密度测定仪,检测人体是否缺钙:用241Am制作的烟雾监测元件已广泛用于我国各地建筑物的火警报警器(制作火警报警器的1片241Am 我国批发价仅10元左右)。
镅在酸性水溶液里的氧化态和标准电极电势(E /V)如下,图中2.62是Am4+/Am3+的标准电极电势,-2.07是Am3+/Am的标准电极电势,等等。
一般而言,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是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势大于还原剂的标准电极电势。
试判断金属镅溶于过量稀盐酸溶液后将以什么离子形态存在。
简述理由。
附:E (H+/H2)=0V;Eø(Cl2/Cl-)=1.36V;Eø(O2/H2O)=1.23V。
第一章电化学练习(2)1、银器皿日久表面因生成硫化银而逐渐变黑色。
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此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色就会褪去。
该过程中银不会损失,但会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关于这一处理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铝是还原剂,硫化银是氧化剂B.食盐是一种反应物,但未被氧化与还原C.水也是一种反应物,也未被氧化与还原D.处理过程中,铝离子、硫离子发生了水解反应2、(2001年安徽省化学竞赛初赛试题)近年来研究表明高铁酸盐在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我国学者提出在浓[FeO] ,电解装置如NaOH溶液中用电化学法来制备高铁酸盐24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