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3.66 KB
- 文档页数:6
孙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孙膑其人,把握孙膑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谋略思想的丰富内容,合理规划自我人生。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1.通过孙膑运用智谋取胜的三个故事,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前三段)一、教师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其中有著名的著有《孙子兵法》的孙武,他所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著名战略,至今仍是兵家克敌制胜的绝招。
美国西点军校也用《孙子兵法》作为教材。
其后代孙膑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著有《孙膑兵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给他作的人物传记,文章记述了孙膑以其非凡的智谋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马陵之战中大败庞涓的故事,从中我们来领略其兵法的精妙所在,并学习《史记》通过写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感悟新知1.了解孙膑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齐国人,吴国大将孙武的后代。
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著名高人鬼谷子。
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故称孙膑。
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
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
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
孙膑及其弟子所撰《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由孙膑兵书引入了解孙膑2.作者、作品简介A.司马迁(公元前145-前约90左右),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家。
前后历时14年,于前91年撰写完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田忌赛马》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梳理人物关系图,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2.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孙膑的思维过程,说说他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的原因。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田忌赛马》(齐读课题),只有500多字,难度系数超过想象,难在哪里?请看第六单元学习目标,读: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为这个目标,所以这是本册最难的课文。
一起挑战。
二、学习过程(一)梳理人物关系图,讲故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齐威王、田忌和孙膑,知道了各自的身份。
1.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个故事中,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生说:讲得清楚。
简而言之,可以用……师:请根据关系图讲清楚故事。
2.根据关系图讲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经常跟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
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相差不多,都能分为上中下三等,就为田忌献计,让田忌调整马的出场顺序。
田忌听从孙膑的计策,赢了齐威王。
齐威王很好奇,田忌就将孙膑引荐给齐威王,孙膑就成了齐国的军师。
师:(抓住关键信息)讲清楚了故事。
师:田忌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原因很明显,就是孙膑的计策。
这个计策是怎么实施的呢?完成课后习题一,请看自学要求:(二)推测孙膑思维过程1.自学要求连一连:自读课文连一连课后习题的对阵图。
说一说:结合对阵图说一说田忌是怎么赛马的。
展学:借助导说小助手,边连线边讲田忌是怎么赛马的?导说小助手: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生:第一场:田忌用下等马对齐威的上等马,齐威王赢了;第二场: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田忌赢了;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赢了。
师:说的精准、思路清晰。
师:这样的选择结果怎么样呢?齐读课文第14-16自然段。
(板书:选择)比赛结束了。
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
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师:这样的安排使田忌赢得了比赛。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案(公开课)教学目标:1.认识“策、养”2个生字,会写“赢、拳”等5个生字,理解“赏识、胸有成竹出谋划策”等词语。
2.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3.通过分析故事,初步了解调换顺序取得胜利的原因,初步感知孙膑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故事,初步了解调换顺序取得胜利的原因,初步感知孙膑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以疑导入,揭示主题同学们,汉代的司马迁,他有一部作品被称作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学们知道这部作品是什么吗?(史记)我们在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将相和》就出自其中,今天我们还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故事,它就是(生接)——《田忌赛马》。
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自由质疑:田忌是谁?和谁赛马?怎么赛的?结果如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问的问题都很有价值,(课件出示自读要求)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带着刚才的那些问题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由读文师:课文读完了,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了吗?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提出的问题和答案吧!(一)了解比赛人物及关系生自由交流,预设1 :我知道了田忌是谁,他是齐国的大将军。
揭示人物身份师:你是从哪里找到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讲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在第一自然段中我们还发现了另一个人物,他是谁?生:孙膑(相机讲解孙膑读音。
)师:大家注意,孙膑“膑”是前鼻音,一起来读三遍。
师:孙膑是谁呢?生:田忌的门客师:知道什么是门客吗?请生回答,师相机出示课件:广义的门客,一般具有真才实学,能在关键时刻替主人办事的。
师:田忌如何看待孙膑的呢?指名学生回答,相机讲解生词“赏识”:认识到别人的才能而给予重视或赞扬。
多半用于前辈对晚辈、领导对下属等,不可反用。
(你有没有被老师或者大人们赏识过)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田忌赛马语文教学教案田忌赛马这篇讲读课文是历史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
孙膑观看了这次竞赛,依据观看分析,挂念田忌调换马的出场挨次的方法,取得了其次次竞赛的成功。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田忌赛马语文教学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田忌赛马语文教学教案1一、教材分析田忌赛马九年义务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册教材留意了与九册教材的连接,进一表达高班级语文教学的特点。
这组单元是以培育同学的条理性为主的单元。
本组教学的重点训练工程是“理清课文的条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理清课文的条理,就是把握的思路,遵循着的思路深化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这既是一种阅读理解力量,也是一种阅读理解的方法。
进行理清课文条理的训练,要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根本功,即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进而分析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表达主要意思的。
在本组每篇课文的教学中,都应这样引导同学在深化理解课文上扎实地下功夫,使同学具体体会到每篇课文清楚的思路,然后再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对这一训练工程作简洁小结。
田忌赛马这篇讲读课文是历史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
孙膑观看了这次竞赛,依据观看分析,挂念田忌调换马的出场挨次的方法,取得了其次次竞赛的成功。
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格外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育同学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它是对同学“理清课文的条理〞训练的进一步的稳固和提高。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同学在单元的关于“理清课文的条理〞的已有的学问根底,我让同学到达以下三个层次的目标: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视、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力量目标1.培育同学认真观看、分析、综合的力量。
2.连续培育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力量。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8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2.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讥讽”等词语。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基础知识1.生字忌嫉妒、憎恨:猜忌。
怕,畏惧:顾忌。
禁戒:忌酒。
败战争或竞赛中失败(与“胜”相对):胜败乃兵家常事。
讽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讥讽、讽刺、嘲讽蔑小;轻:蔑视。
无;没有:蔑以复加。
赢胜:输赢。
获利:赢余。
2.要求会写的词语:猜忌轻蔑赢利讥笑讥讽反唇相讥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转败为胜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文章语言简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两次赛马过程中,同样的马匹,只是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就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比赛结果,这其中的奥秘值得分析。
同时,文章对齐威王、田忌、孙膑都有一定描写,恰当的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也是孙膑能使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所在。
2.教学重点:了解孙膑究竟是如何使田忌转败为胜的。
3.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感悟孙膑的足智多谋。
4.教学突破点:从两次比赛截然不同的结果入手,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同样的马匹调换了出场顺序后,就改变了比赛结果。
从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四、教法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了解我国古代的赛马吗?你知道赛马不仅体现了马的实力,还体现了人的智慧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田忌赛马》。
(二)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读准“膑、蔑”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事件。
(四)小组研究学习赛马过程。
自由读文:1.找出文中具体写赛马过程的段落。
2.赛马过程可以概括为几部分?(初赛失败、孙膑授计、再赛胜利)小组成员讨论学习,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收集智慧小故事,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们知道了什么?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却是一败一胜,产生什么问题?(二)学习第一次赛马:1.指名读描写第一次赛马的段落。
《围魏救赵》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围魏救赵》的内容,感受孙膑的智谋。
2.学会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体会孙膑的智谋,理解“围魏救赵”的战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古代的战争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围魏救赵》。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课文的大意。
3.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让学生领读,注意字音和字形。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选取几个重点词语进行讲解。
4.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析孙膑的智谋,让学生思考孙膑为什么能成功围魏救赵。
5.课堂讨论课文中的孙膑是如何运用智谋的?如果你遇到类似的困境,你会怎么办?6.课堂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学生表演后,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7.背诵课文让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围魏救赵》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围魏救赵》,让学生感受到了孙膑的智谋和勇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加强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课文《围魏救赵》2.生字词卡片3.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孙膑的智谋和策略,理解“围魏救赵”的具体战术和实施过程。
部编版田忌赛马教案优质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田忌赛马》的主要内容,感知孙膑的聪明才智。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1.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
2.2运用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善于观察、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孙膑的聪明才智。
1.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教学难点:2.1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
2.2运用朗读、表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田忌赛马》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1.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这个故事?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询问同学,理解字词意思。
2.3学生思考: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3.合作交流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孙膑、田忌等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
3.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
4.课堂讲解4.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4.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让学生积累语言。
5.朗读表演5.1学生分组进行朗读表演,展示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5.2教师评选最佳表演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1.2用自己的话复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1.3思考:如果你是孙膑,你会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2.拓展作业:2.1查找关于孙膑的其他故事,了解孙膑的生平事迹。
2.2以“智慧的力量”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品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教案【第1篇】教材:《田忌赛马》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进行赛马。
第一次比赛,是同等级的马比,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输了。
后来孙膑为田忌出主意,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赢了齐王。
这个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聪明才智,语言文字生动、简洁。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阅读这篇文章,既会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又能借以进行思维训练,同时也是一篇语言文字学习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情况。
2、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所表达。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4、掌握课后生字。
重点难点: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理解孙膑的聪明才智:在赛马场上,孙膑不仅能仔细观察比赛双方马的情况,而且观察到了齐王骄傲的神态,经过思考,马上想出对策,帮助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
教学的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品析课文的重点词句上,通过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到这个关键之处:孙膑观察到齐王被第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推测出第二次比赛,齐王对田忌采用的计策不会做出反应,所以孙膑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本地区五年级的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读懂两次赛马的情况并不存在很大困难。
但是本地区的学生的口头语为广州话,广州话和普通话的差别较大,因此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稍差些,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多读,读中有所感悟,从而突破教学难点,领悟到孙膑的聪明才智。
教学模式:运用“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读书、合作演示、共同探讨为主要活动,尝试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在读书、演示、讨论过程中有所感悟,创设促使学生自主表达的氛围,如通过表情朗读、表演来表现齐王的得意洋洋和孙膑的聪明智慧,用关联词来对全文进行总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推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2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从田忌两次赛马转败为胜的事情中,使学生懂得遇事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取胜,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体会孙膑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段意。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理清课文条理,分段并概括段意。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理清课文条理,分段并概括段意。
三、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喜欢赛马。
赛马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马奔跑的速度,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时,这三等马各赛一场,谁的马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
《田忌赛马》一课讲的就是田忌参加赛马的事。
这场赛事如何呢?请同学们借助字典朗读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起一个指导作用,学生借助字典自己完成字词的学习和课文结构的分析。
之后教师要对这一学习内容进行检查和讲评。
(二)检查预习,扫除课文中的文字障碍。
1.读熟生字,填写生字表。
2.辨别字形,读准字音。
生字讽是后鼻音,可以多读几遍反复体会,一定要读准。
忌字是上下结构,心字底。
上面是己,不是已。
蔑字的下面不要少写一点。
序字是半包围结构,广字作偏旁,里面的予不能加上一撇,写成矛。
3.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讥讽:用含蓄尖刻的语言嘲笑刺激别人。
16田忌赛马▶教学目标1.会认“策、荐”2个生字,会写“拳、策、赢”等4个字,正确读写“赏识、脚力、胸有成竹”等8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了解两次赛马时出场的顺序,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了解两次赛马时出场的顺序,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本课共有4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字带出新字的方法来识记。
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易错的字“拳、策、赢”。
2.阅读理解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语言运用训练学生讲述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故事,先小组内讲故事,再走上讲台讲故事,促进学生从积累到运用的有效迁移。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策、荐”2个生字,会写“拳、策、赢”等4个字,正确读写“赏识、脚力、胸有成竹”等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过程板块一提示课文题目,引发探究1.谈话导入。
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
有一名齐国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
有一次他和齐国君主齐威王约定,进行一场比赛……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田忌赛马)2.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师相机梳理归纳:谁与谁赛马?怎么赛?结果如何?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读课文之前,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司马迁和他所著的《史记》。
(课件出示司马迁的资料)4.简介《史记》。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师小结:《田忌赛马》是一个发生在距我们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故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
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比赛?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看一看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课文题目,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孙膑》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孙膑》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认识7个生字,读准字音(重点读准哪些字的音要注明)。
2、通过联系上下文、词义互换和的方法理解并积累词语:怂恿、人面兽心、剜、能耐。
3、通过研读庞涓的语言,体悟他“人面兽心”、好妒忌的性格;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简要复述课文庞涓“人面兽心”的表现;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说话,体悟孙膑的“忠厚朴实”。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通过检查预习了解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关系:
1、读好人名,阅读相关资料,对人物初步了解:
(1)出示人名:孙膑庞涓,读准字音:膑、涓。
(2)出示两人相关资料,学生自由散读。
媒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人。
他足智多谋,是古代着名的军事家。
他写的兵书《孙膑兵法》是古代最着名的军事着作之一。
庞涓:战国时期,魏国人。
他很聪明,魏王非常信任他,后来当上了魏国的大将军。
(3)学生交流对人物有何了解。
(4)教师总结。
(突出:齐国人、魏国人、足智多谋、军事家)
(5)联系资料,通过词义互换理解“能耐大”。
2、补全课题,检查预习了解人物关系:
(1)补全课题:孙膑和庞涓,并齐读。
板书:和
(2)检查预习,请学生交流回家读过课文后对两人关系的了解。
板书:同门师兄弟、朋友、敌人
(3)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随机读句理解“同门师兄弟”。
媒体出示:孙膑和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
↗↖
(4)教师小结,质疑“朋友还是敌人”。
板书:?
二、研读2~9节,体味人物性格。
1、分小组自由读2~8节,思考庞涓有没有将孙膑当朋友,找到相关句子用“~~~~”划下来,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理由。
2、集体交流小组讨论的成果。
3、深入研读3——7节体味庞涓的语言,体悟他的人面兽心。
A 读3、4节,体悟庞涓巧妙提醒威望提防孙膑。
(1)同桌两人分角色读一读3、4节,读准字音。
媒体出示:第三、四节。
(2)齐读魏王的话,读出担心的语气来。
(3)出示庞涓的另一种回答,和第四节比较读句,思考哪一种是朋友说的。
媒体出示:孙膑虽然是齐国人,但是他很重信义。
您放心,他既然做了我
们魏国的大臣,就一定不会背叛魏国。
读句。
交流想法。
(4)引读第四节,思考听了庞涓的话,魏王会怎么想。
(给出提示词语)媒体出示:魏王听了,心想()。
(能耐太大齐国变强太不利一定不能)
(5)小结:巧妙提醒
板书:巧妙提醒
(6)读句,读出语气来。
B、读5、6、7节,体味庞涓对孙膑的极力怂恿:
(1)自读5、6、7节,思考庞涓劝孙膑做什么。
(2)交流。
(3)男同学齐读庞涓的话。
媒体出示:“你离家这么久,真该回去看看。
去向大王请个假吧。
保证按期回来,不就行了?”
“师兄不必多虑,小弟会尽力帮你。
”
(4)思考孙膑“虑”的是什么,思考后交流。
媒体出示:孙膑担心如果……,就……。
(6)教学词语:怂恿。
板书:怂恿。
(7)读庞涓说的话,读出语气来。
(8)点评。
板书:极力
5、小结:庞涓有没有将孙膑当朋友:
(1)交流积累的词语来评价庞涓。
(2)小结读词语:借刀杀人。
板书:←
6、默读后2~8节,思考孙膑有没有将庞涓当朋友,用“——”划出相关句子,说说理由。
(1)默读划句。
(2)交流。
媒体出示:“我怕大王猜疑,所以不敢提。
”
孙膑根本不知道庞涓的心思,就向魏王请假。
(3)给出句式,练习说话。
媒体出示:孙膑不但……,而且……。
(4)小结:看来孙膑一直把他当朋友。
板书:→
5、学习第8节,进一步体味庞涓的人面兽心:
(1)引读第8节。
(2)教学“剜”:读准字音,教师范写。
(3)激情读句:
媒体出示:他这才如梦方醒:“想不到庞涓这样狠毒!只怪我瞎了眼,竟交了一个人面兽心的朋友。
(4)理解词语:人面兽心
6、自读第九节,找到写庞涓人面兽心的词句子,大声读出来。
媒体出示:庞涓以为孙膑已经投河自尽,才放下心来。
7、抓住关键词语复述庞涓人面兽心的具体表现:
媒体出示:一开始提醒怂恿
后来放下心来人面兽心
8、庞涓为什么会这样丧尽人心,非置孙膑于死地不可呢?,到第一节里找原因。
示词语:好妒忌
9、小结引读第9节。
三、学习10~~14节,通过想想说话,体味孙膑的忠厚朴实。
1、指名读第10节,了解成语“围魏救赵”。
媒体出示:围魏救赵
2、同桌分角色读11~14节,比赛读出语气来。
(1)自读准备。
(2)交流读,相互点评。
(3)男女生分角色读。
3、想象说话,体味孙膑的忠厚朴实。
(1)在小组内,三个人演将领,一个人演孙膑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2)交流表演。
(3)你感觉到什么。
(4)小结。
板书:忠厚朴实
四、小结延伸:
1、教师指板书小结。
2、媒体出示“孙膑计杀庞涓”的小资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布置作业:
再找一些词语来评价孙膑。
板书:
孙膑和庞涓
同门师兄弟巧妙提醒
忠厚朴实朋友人面兽心
————→ 极力怂恿
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