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楚天学校2010年春八年级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677.50 KB
- 文档页数:9
湖北初二初中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下列长度的各种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1,5,5C.3,3,6D.4,5,10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6B.7C.8D.9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A.50°B.80°C.50°或80°D.40°或65°5.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A.B.C.D.6.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A.B.C.D.7.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1,-2)B (-1,2)C (1,-2)D (2,-1)8.利用基本尺规作图,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直角三角形的是()A.已知斜边和一锐角B.已知一直角边和一锐角C.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D.已知两个锐角9.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B.C.D.10.如图BF=EC,∠B=∠E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 ()A.∠A=∠D B.AB=ED C.DF∥AC D.AC=DF11.如图,在△ABC中,∠BAC=110°,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A.20°B.40°C.50°D.60°12.如图,∠ACB=90°,AC=BC,BE⊥CE,AD⊥CE于D点,AD=2.5cm,DE=1.7cm,则BE的长为()A.0.8B.1C.1.5D.4.213.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BC=24,∠B=30°,则DE的长是()A.12B.10C.8D.614.如图,从边长为(a+4)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1)cm的正方形,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拼成的矩形的面积是()cm2.A.B.3a+15C.(6a+9)D.(6a+15)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个数有()①如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一个内角,则这么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若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④如果∠A=∠B=∠C,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⑤若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差,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⑥在ABC中,若∠A+∠B=∠C,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湖北黄冈中学2010届8月份月考数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请将各小题中惟一正确的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卡相应的格子中.1.设集合{|32},{|13},M m m N n n M N =∈-<<=∈-=Z N 则≤≤(A )A .{0,1}B .{1,0,1}-C .{0,1,2}D .{1,0,1,2}-解:{|32}{2,1,0,1},{|13}{0,1,2,3}.M m m N n n =∈-<<=--=∈-=Z N ≤≤{0,1}.M N =故选A.2.集合{,},{1,0,1}A a b B ==-,从A 到B 的映射f 满足()()0f a f b +=,那么这样的映射f 的个数有(B ) A .2个B .3个C .5个D .8个解:若()()f a f b =,则有1种情况;若()()f a f b ≠,则(),()f a f b 分别为11-和中的某一个数,故有2种情况,故共有3个这样的映射,选B . 3. 设集合22{5,log (36)}A a a =-+,集合{1,,},B a b =若{2},AB = 则集合A B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D ) A .3个B .7个C .12个D .15个解:由()()()()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得()4card A B =,故集合AB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42115-=个,选D 。
4. 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已知120,0x x ><,且12()()f x f x <,那么一定有(B )A .120x x +<B .120x x +>C .12()()f x f x ->-D .12()()0f x f x -⋅-<解:由已知得1112()(),0,0f x f x x x =--<<且,而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因此12()()f x f x <,则12()()f x f x -<得1212,0x x x x -<+>.故选B .5.给出命题:“已知a 、b 、c 、d 是实数,若,a b c d a c b d ≠≠+≠+且则”.对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而言,其中真命题有(A ) A .0个B .1个C .2个D .4个解:原命题是假命题,如:35,42,345 2.≠≠+=+但逆命题为“a c b d +≠+”,则a b c d ≠≠且也是假命题,如:3435,3,4 5.a b c d +≠+===≠=中由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知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均为假命题,故选A 。
湖北初二初中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6的算术平方根是()A.4B.±4C.8D.±82.下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A.20°B.50°C.80°D.100°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2,3,4C.,3,4D.1,,35.3184900精确到十万位的近似值为()A.3.18×106B.3.19×106C.3.1×106D.3.2×1066.若点P(a,a﹣3)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B.a>3C.﹣3<a<0D.0<a<37.如图,若BC=EC,∠BCE=∠ACD,则添加不能使△ABC≌△DBC的条件是()A.AB=DE B.∠B=∠E C.AC=DC D.∠A=∠D8.如图,已知△ABC(AB<BC<AC),用尺规在AC上确定一点P,使PB+PC=AC,则下列选项中,一定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 B.C. D.9.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A对称,P2与P关于OB对称,则P1,O,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点的坐标为(6,3),B点的坐标为(0,5),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MA+MB的最小值是()A.8B.10C.12D.15二、填空题1.计算:=______.2.写出一个大于1且小于2的无理数.3.已知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4.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CD=8,则DE的长等于.5.如图,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B=4,BD=5,则点D到BC的距离为.6.如图,有一个长方体盒子,长、宽、高分别为6cm、5cm、4cm,有一只小虫要从点A处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点B 处,最短的路径长为_________cm.7.如图,△ABC中,AB=AC=13,BC=10,D为BC中点,DE⊥AB于E,则DE= .8.如图,在一张长为7cm,宽为5cm的矩形纸片上,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三、解答题1.(1)计算:(2)已知:,求;2.如图,在∠AOB内找一点P,使得点P到∠AOB的两边距离相等,且使点P到点C的距离最短(尺规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3.如图,点D在AE上,BD=CD,∠BDE=∠CDE.求证:AB=AC.4.如图,在△ABC中,AD是高,E、F分别是AB、AC的中点.(1)若四边形AEDF的周长为24,AB=15,求AC的长;(2)求证:EF垂直平分AD.5.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ABC的面积为.(2)若△DEF的三边DE、EF、DF长分别为,,,请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求出△DEF的面积为.(3)在△ABC中,AB=2,AC=4,BC=2,以AB为边向△ABC外作△ABD(D与C在AB异侧),使△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线段CD的长为.6.如图,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1)若AC=12,BC=9,求AE的长;(2)过点D作DF⊥BC,垂足为F,则△ADE与△DFB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7.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探索延伸: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实际应用: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四、判断题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E是AC的中点,过点C作,交D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 = CF.湖北初二初中数学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16的算术平方根是()A.4B.±4C.8D.±8【答案】A【解析】如果一个非负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算术平方根,直接利用此定义即可解决问题.解:∵4的平方是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选A.2.下列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沿着某条直线翻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因此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3.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80°,则它的一个底角度数为()A.20°B.50°C.80°D.100°【答案】B【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可得: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故选B.4.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2,3,4C.,3,4D.1,,3【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因为,所以,3,4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5.3184900精确到十万位的近似值为()A.3.18×106B.3.19×106C.3.1×106D.3.2×106【答案】D【解析】先利用科学记数法将3184900表示为,然后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因为精确到十万位,所以近似值是3.2×106,故选D.6.若点P(a,a﹣3)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a<0B.a>3C.﹣3<a<0D.0<a<3【答案】D【解析】根据点在第四象限的特征可得:解得,故选D.7.如图,若BC=EC,∠BCE=∠ACD,则添加不能使△ABC≌△DBC的条件是()A.AB=DE B.∠B=∠E C.AC=DC D.∠A=∠D【答案】A.【解析】先求出∠ACB=∠D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ASA,AAS,SSS)逐个判断即可.解:∵∠BCE=∠ACD,∴∠BCE+∠ACE=∠ACD+∠ACE,∴∠ACB=∠DCE,A、根据BC=CE,AB=DE,∠ACB=∠DCE不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正确;B、因为∠ACB=∠DCE,∠B=∠E,BC=CE,所以符合AAS定理,即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错误;C、因为BC=CE,∠ACB=∠DCE,AC=CD,所以符合SAS定理,即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A=∠D,∠ACB=∠DCE,BC=CE,所以符合AAS定理,即能推出△ABC≌△DE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8.如图,已知△ABC(AB<BC<AC),用尺规在AC上确定一点P,使PB+PC=AC,则下列选项中,一定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A. B.C. D.【答案】C【解析】因为点P在AC上,所以PA+PC=AC,根据题意要在AC上求作一点P,使得PB+PC=AC,即在AC上求作一点P使得PA=PB,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因此分别以A和B为圆心,以大于单位长度为半径分别画两条圆弧,然后将圆弧两交点连接,即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故选C.9.已知∠AOB=30°,点P在∠AOB内部,P1与P关于OA对称,P2与P关于OB对称,则P1,O,P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答案】D【解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进行轴对称变换时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即, ∠=∠, ∠=∠,则∠=∠=2(∠BOP+∠POA)=2∠AOB=60°,已知两边相等且一个内角为60°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故选D.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点的坐标为(6,3),B点的坐标为(0,5),点M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MA+MB的最小值是()A.8B.10C.12D.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设计最短路线问题和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根据设计最短路线问题的解决方法,先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 (0, -5),连接A即为MA+MB的最小时,根据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A==10,所以MA+MB的最小值是10,故选B.二、填空题1.计算:=______.【答案】-4【解析】因为-4的立方是-64,所以-64的立方根是-4,故答案为-4.2.写出一个大于1且小于2的无理数.【答案】(答案不唯一).【解析】由于所求无理数大于1且小于2,两数平方得大于2小于4,所以可选其中的任意一个数开平方即可.因此,大于1且小于2的无理数可以是等,答案不唯一.【考点】1.开放型;2.估算无理数的大小.3.已知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到x轴的距离是______.【答案】3【解析】因为横坐标的绝对值表示点到y轴的距离,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点到x轴的距离,所以点P到x轴的距离是3,故答案为3.4.如图,△ABC中,CD⊥AB于D,E是AC的中点,若AD=6,CD=8,则DE的长等于.【答案】5.【解析】因为CD⊥AB,AD=6,CD=8,由勾股定理计算出AC=10,又因为E是直角三角形ADC中斜边AC的中点,所以DE=AC=5.故DE的长等于5.【考点】1.勾股定理;2.直角三角形性质.5.如图,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B=4,BD=5,则点D到BC的距离为.【答案】3【解析】过D点作DE⊥BC于E.由∠A=90°,AB=4,BD=5,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然后由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求解得点D到BC的距离AD=3.考点: 1.勾股定理,2.角平分线的性质6.如图,有一个长方体盒子,长、宽、高分别为6cm、5cm、4cm,有一只小虫要从点A处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点B 处,最短的路径长为_________cm.【答案】【解析】蚂蚁有三种爬法,(1)俯视图两个面展开成一个长方形,(2)把正视图和侧视图展开成一个长方形,(3)俯视图和侧视图展开成一个长方形,路径1:AB=,路径2: AB=,路径3: AB=因为:,所以为最短路径,故答案为:.7.如图,△ABC中,AB=AC=13,BC=10,D为BC中点,DE⊥AB于E,则DE= .【答案】【解析】连接AD,∵AB=AC,点D为BC中点,∴∠B=∠C,AD⊥BC,∵BC=10,∴BD=CD=5,∵AB=AC=13,∴AD=12,∵DE⊥AB,∴∠ADC=∠DEB,∴△ADC∽△DEB,∴AD:DE=AC:BD,∵AD=12,AC=13,BD=5,∴DE=.8.如图,在一张长为7cm,宽为5cm的矩形纸片上,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4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矩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答案】8或2或2【解析】分三种情况计算:(1)当AE=AF=4时,如图:∴S=AE•AF=×4×4=8();△AEF(2)当AE=EF=4时,如图:则BE=5﹣4=1,BF===,∴S=•AE•BF=×4×=2();△AEF(3)当AE=EF=4时,如图:则DE=7﹣4=3,DF===,∴S=AE•DF=×4×=2();△AEF【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矩形的性质三、解答题1.(1)计算:(2)已知:,求;【答案】(1)0;(2)x=3或-5【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先开平方,开立方,乘方运算,再算加减,(2)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整体求平方根,可得或然后再解方程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原式=(2)因为4的平方等于16,的平方等于16,所以解得:2.如图,在∠AOB内找一点P,使得点P到∠AOB的两边距离相等,且使点P到点C的距离最短(尺规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作满足到∠AOB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所在直线,再根据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距离最短,求出满足条件的点P.试题解析:如图,以O为圆心,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交OA,OB分别于两点,再以圆弧与OA,OB两个交点为圆心,相同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相交于一点,连接O与圆弧的交点,即为∠AOB的角平分线过点C作角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点P,即P为所求作点.3.如图,点D在AE上,BD=CD,∠BDE=∠CDE.求证:AB=AC.【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根据∠BDE=∠CDE可证得: ∠BDA=∠CDA,又因为BD=CD,AD是公共边,利用边角边可以判定△ADB≌△AD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AB=AC.试题解析:因为∠BDE=∠CDE,所以∠BDA=∠CDA,在△ADB和△ADC中,CDA,所以△ADB≌△ADC,所以AB=AC.4.如图,在△ABC中,AD是高,E、F分别是AB、AC的中点.(1)若四边形AEDF的周长为24,AB=15,求AC的长;(2)求证:EF垂直平分AD.【答案】(1)AC=9;(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因此可证得:DE=AE=BE=,DF=AF=CF=再根据四边形AEDF的周长和AB的边长可计算出AC,(2)由(1)可得:DE=AE,DF=AF,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得,点E,F在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EF垂直平分AD.试题解析:(1)因为AD⊥BC,所以△ADB和△ADC是直角三角形,因为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AC的中点,所以DE=AE=, DF=AF =因为四边形形AEDF的周长是24,AB=15,所以AC=24-15=9.(2)因为DE=AE, DF=AF ,所以点E在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上,点F在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EF垂直平分AD.5.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ABC的面积为.(2)若△DEF的三边DE、EF、DF长分别为,,,请在图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相应的△DEF,并求出△DEF的面积为.(3)在△ABC中,AB=2,AC=4,BC=2,以AB为边向△ABC外作△ABD(D与C在AB异侧),使△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线段CD的长为.【答案】(1)3.5;(2)图见解析,面积为5.5;(3)或或【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1,运用正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求出△ABC的面积,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类似(1)中的方法,直接求出△DEF的面积即可解决问题,(3)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运用勾股定理直接求出即可解决问题.(1)如图1, △ABC的面积,(2)如图2, △DEF的面积,(3)如图3,4,5,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CD的长度如下:=,或,或.6.如图,在Rt△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1)若AC=12,BC=9,求AE的长;(2)过点D作DF⊥BC,垂足为F,则△ADE与△DFB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答案】(1);(2)不全等理由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可设AE=x,则CE=12-x,连接EB,因为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可证得:AE=BE,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利用三边关系列方程可求出x,(2)因为AD=BD,AE>AD,所以AE≠BD,所以△ADE与△DFB不全等.试题解析:(1)连接BE,因为DE是线段AB垂直平分线,所以AE=BE,设AE=BE=x,则CE=12-x,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解得所以AE=.(2)因为AD=BD,AE>AD所以AE≠BD,所以△ADE和△DFB不全等.7.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探索延伸: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实际应用:如图3,在某次军事演习中,舰艇甲在指挥中心(O处)北偏西30°的A处,舰艇乙在指挥中心南偏东70°的B处,并且两舰艇到指挥中心的距离相等,接到行动指令后,舰艇甲向正东方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舰艇乙沿北偏东50°的方向以8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进1.5小时后,指挥中心观测到甲、乙两舰艇分别到达E,F处,且两舰艇之间的夹角为70°,试求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答案】问题背景:EF=BE+DF;探索延伸:EF=BE+DF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实际应用: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10海里.【解析】解:问题背景:EF=BE+DF;探索延伸:EF=BE+DF仍然成立.证明如下:如图,延长FD到G,使DG=BE,连接AG,∵∠B+∠ADC=180°,∠ADC+∠ADG=180°,∴∠B=∠ADG,在△ABE和△ADG中,,∴△ABE≌△ADG(SAS),∴AE=AG,∠BAE=∠DAG,∵∠EAF=∠BAD,∴∠GAF=∠DAG+∠DAF=∠BAE+∠DAF=∠BAD-∠EAF=∠EAF,∴∠EAF=∠GAF,在△AEF和△GAF中,,∴△AEF≌△GAF(SAS),∴EF=FG,∵FG=DG+DF=BE+DF,∴EF=BE+DF;实际应用:如图,连接EF,延长AE、BF相交于点C,∵∠AOB=30°+90°+(90°-70°)=140°,∠EOF=70°,∴∠EAF=∠AOB,又∵OA=OB,∠OAC+∠OBC=(90°-30°)+(70°+50°)=180°,∴符合探索延伸中的条件,∴结论EF=AE+BF成立,即EF=1.5×(60+80)=210海里.答:此时两舰艇之间的距离是210海里.四、判断题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E是AC的中点,过点C作,交D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 = CF.【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1=∠F,∠2=∠A,求出AE=EC,根据AAS证△ADE≌△CF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推出即可。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点(,21)P a a -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a 的值为( )A .1-B .0C .1D .2 2.下列四组数,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456cm cm cm 、、B .123cm cm cm 、、C .234cm cm cm 、、D .123cm cm cm 、、 3.如图,在ABC ∆中,31C ∠=︒,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如果DE 垂直平分BC ,那么A ∠的度数为( )A .31︒B .62︒C .87︒D .93︒4.在一次800米的长跑比赛中,甲、乙两人所跑的路程s (米)与各自所用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图像分别为线段OA 和折线OBCD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保持不变B .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C .在起跑后第180秒时,两人不相遇D .在起跑后第50秒时,乙在甲的前面5.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m 和()n m n <,过锐角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则( )A .22320m mn n -++=B .2220m mn n +-=C .22220m mn n -+=D .2230m mn n --=6.下列交通标识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7.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5AD =ADC 2B ∠=∠,则BC的长为( )A .51-B .51+C .31-D .31+8.如图,直线(0)y x b b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A 、B ,直线(0)y kx k =<与直线(0)y x b b =+>交于点C ,点C 在第二象限,过A 、B 两点分别作AD OC ⊥于D ,BE OC ⊥于E ,且8BE BO +=,4=AD ,则ED 的长为( )A .2B .32C .52D .19.某种鲸鱼的体重约为1.36×105kg ,关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精确到百位B .它精确到0.01C .它精确到千分位D .它精确到千位10.小明体重为 48.96 kg ,这个数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值为( )A .48 kgB .48.9 kgC .49 kgD .49.0 kg二、填空题 11.1﹣π的相反数是_____.12.若函数4y kx =-的图象平行于直线2y x =-,则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13.已知点(,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则m n +的值为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坐标为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3, 2P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点坐标为_________.16.已知,点(,1)A a 和点(3,)B b 关于原点O 对称,则+a b 的值为__________.17.在实数:11-50.2-803.010010001 (72)π、、、、、、中,无理数有______个. 18.36的算术平方根是 . 19.点()2,3A 关于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20.若分式2223x x -+的值为零,则x 的值等于___.三、解答题21.求下列各式中的x :(1)()2116x -=; (2)321x +=.22.如图①,A 、B 两个圆柱形容器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容器A 中盛满水,容器B 中盛有高度为1 dm 的水,容器B 下方装有一只水龙头,容器A 向容器B 匀速注水.设时间为t (s),容器A 、B 中的水位高度A h (dm)、B h (dm)与时间t (s)之间的部分函数图像如图②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容器A 向容器B 注水的速度为 dm 3/s(结果保留π),容器B 的底面直径m = dm;(2)当容器B 注满水后,容器A 停止向容器B 注水,同时开启容器B 的水龙头进行放水,放水速度为4πdm 3/s.请在图②中画出容器B 中水位高度B h 与时间 (4t ≥)的函数图像,说明理由;(3)当容器B 注满水后,容器A 继续向容器B 注水,同时开启容器B 的水龙头进行放水,放水速度为2πdm 3/s ,直至容器A 、B 水位高度相同时,立即停止放水和注水,求容器A 向容器B 全程注水时间.(提示:圆柱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23.先化简,再求值:()3212m m m ⎛⎫++÷+ ⎪-⎝⎭,其中22m -≤≤且m 为整数.请你从中选取一个喜欢的数代入求值.24.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BC ∠=︒,点D 为AC 的中点,点E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且BE CD =,连接DE .(1)如图1,求证2C E ∠=∠(2)如图2,若6AB =、5BE =,ABC ∆的角平分线CG 交BD 于点F ,求BCF ∆的面积.25.如图,点B、E、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B=∠DEF,BE=CF.求证:AC=DF.四、压轴题26.如图,A点的坐标为(0,3),B点的坐标为(﹣3,0),D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且不与B,O重合,将线段AD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线段AE,使得AE⊥AD,且AE=AD,连接BE交y轴于点M.(1)如图,当点D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①若D点的坐标为(﹣5,0),求点E的坐标.②求证:M为BE的中点.③探究:若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OMBD的值是否是定值?如果是,请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请直接写出三条线段AO,DO,AM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27.如图,直线11 2y x b=-+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与直线26y kx=-交于点()C4,2.(1)b= ;k= ;点B坐标为;(2)在线段AB上有一动点E,过点E作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2于点F,设点E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以O、B、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若点P为x轴上一点,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P,Q,A,B四个点能构成一个菱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在等边△ABC的顶点A、C处各有一只蜗牛,它们同时出发,分别以每分钟1米的速度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其中一只蜗牛爬到终点时,另一只也停止运动,经过t分钟后,它们分别爬行到D、E处,请问:(1)如图1,在爬行过程中,CD和BE始终相等吗,请证明?(2)如果将原题中的“由A向B和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AB和CA的延长线爬行”,EB与CD交于点Q,其他条件不变,蜗牛爬行过程中∠CQE的大小保持不变,请利用图2说明:∠CQE=60°;(3)如果将原题中“由C向A爬行”改为“沿着BC的延长线爬行,连接DE交AC于F”,其他条件不变,如图3,则爬行过程中,证明:DF=EF29.已知在△ABC 中,AB =AC ,∠BAC =α,直线l 经过点A (不经过点B 或点C ),点C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点D ,连接BD ,CD .(1)如图1,①求证:点B ,C ,D 在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上;②直接写出∠BDC 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为 ;(2)如图2,当α=60°时,过点D 作BD 的垂线与直线l 交于点E ,求证:AE =BD ;(3)如图3,当α=90°时,记直线l 与CD 的交点为F ,连接BF .将直线l 绕点A 旋转的过程中,在什么情况下线段BF 的长取得最大值?若AC =22a ,试写出此时BF 的值.30.在ABC 中,AB AC =,D 是直线AB 上一点,E 在直线BC 上,且DE DC =. (1)如图1,当D 在AB 上,E 在CB 延长线上时,求证:EDB ACD ∠=∠;(2)如图2,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D 是BA 的延长线上一点,E 在BC 上时,作//EF AC ,求证:BE AD =;(3)在(2)的条件下,ABC ∠的平分线BF 交CD 于点F ,连AF ,过A 点作AH CD ⊥于点H ,当30EDC ∠=︒,6CF =时,求DH 的长度.【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点P (a ,2a-1)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2a-1,解得a=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熟记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 、∵52+42≠6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 、12+22≠3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 、∵22+32≠42,∴此组数据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 、∵12+)2=)2,∴此组数据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C=∠AB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C 的度数,最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即可解决.【详解】∵DE 垂直平分BC ,DB DC ∴=,31C DBC ︒∴∠=∠=,∵BD 平分ABC ∠,262ABC DBC ︒∴∠=∠=,180A ABC C ︒∴∠+∠+∠=,180180623187A ABC C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者性质,正确理清各角之间的关系.4.B解析:B【解析】【分析】A、由于线段OA表示甲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由此可以确定甲的速度是没有变化的;B、甲比乙先到,由此可以确定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快;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的路程确定是否相遇;D、根据图象知道起跑后50秒时OB在OA的上面,由此可以确定乙是否在甲的前面.【详解】解:A、∵线段OA表示甲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甲的速度是没有变化的,故不选A;B、∵甲比乙先到,∴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慢,故选B;C、∵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的路程不相等,∴他们没有相遇,故不选C;D、∵起跑后50秒时OB在OA的上面,∴乙是在甲的前面,故不选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5.B解析:B【解析】【分析】作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22+-=,整理即可求解20m mn n【详解】解:如图,222m m n m,22222m n mn m,22m mn n+-=.20故选:B.【点睛】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等量关系.6.B解析:B【解析】某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上图形中,B 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ADC 2B ∠=∠,可得∠B=∠DAB ,即BD AD ==Rt △AD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1,则1.【详解】解:∵∠ADC 为三角形ABD 外角∴∠ADC=∠B+∠DAB∵ADC 2B ∠=∠∴∠B=∠DAB∴BD AD ==在Rt △ADC 中,由勾股定理得:DC 1===∴1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等角对等边,关键抓住ADC 2B ∠=∠这个特殊条件.8.D解析:D【解析】【分析】图中直线y=x+b 与x 轴负半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可以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OA=OB ,由此可证明△AOD ≌△OBE ,证出OC=AD ,BE=OD ,在Rt △OBE 中,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 的长,再根据线段的差可求出DE 的长.【详解】直线y=x+b(b >0)与x 轴的交点坐标A 为(-b ,0)与y 轴的交点坐标B 为(0,-b ), 所以,OA=OB ,又∵AD ⊥OC ,BE ⊥OC ,∴∠ADO=∠BEO=90°,∵∠DOA+∠DAO=90°,∠DOA+∠DOB=90°,∴∠DAO=∠DOB ,在△DAO 和△BOE 中,DAO BOE ADO BEO OA OB ∠=∠⎧⎪∠=∠⎨⎪=⎩∴△DAO ≌EOB ,∴OD=BE.AD=OE ,∵AD=4,∴OE=4,∵BE+BO=8,∴B0=8-BE ,在Rt △OBE 中,222BO BE OE =+,∴222(8)BE BE OE -=+解得,BE=3,∴OD=3,∴ED=OE-OD=4-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BE 是解题的关键. 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详解】解:1.36×105精确到千位.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为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的说法.10.D解析:D【解析】【分析】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48.96≈49.0(精确到十分位).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二、填空题11.π﹣1.【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π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π﹣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 解析:π﹣1.【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π的相反数是()11ππ=﹣﹣﹣. 故答案为:π﹣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意义,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前面添上“-”号.12.y=-2x-4【解析】【分析】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则一次项系数一定相同,则解析式即可求得.【详解】解:∵函数y=kx-4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 ,∴k=-2,函数的表达式为y=-2解析:y=-2x-4【解析】【分析】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则一次项系数一定相同,则解析式即可求得.【详解】解:∵函数y=kx-4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2x ,∴k=-2,函数的表达式为y=-2x-4.故答案为:y=-2x-4.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平行的问题,一次函数平行系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3.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和点关于轴对称,∴m=2,-5+n=0,∴m=2,n=5,∴m+解析:7【解析】【分析】根据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即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列式分别求出m ,n 即可解决.【详解】解:∵(,5)A m 和点(2,)B n 关于x 轴对称,∴m=2,-5+n=0,∴m=2,n=5,∴m+n=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特征,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要与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相区别.14.(-1,-3)【解析】【分析】让点A 的横坐标减4,纵坐标减2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坐标.【详解】点A (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点的横坐标为2−3=−1;纵坐标解析:(-1,-3)【解析】【分析】让点A 的横坐标减4,纵坐标减2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坐标.点A (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点的横坐标为2−3=−1;纵坐标为1−4=−3;即新点的坐标为(-1,-3),故填:(-1,-3).【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关键是要懂得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15.(-1,0)【解析】【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即可得到.【详解】解:点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点坐标为(-3+2,2-2),即(解析:(-1,0)【解析】【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即可得到.【详解】解:点()3, 2P -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点坐标为(-3+2,2-2),即(-1,0)故答案为:(-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向右平移a 个单位,坐标P (x ,y )得到P '(x+a ,y);向左平移a 个单位,坐标P (x ,y )得到P '(x-a ,y);向上平移a 个单位,坐标P (x ,y )得到P '(x ,y+a);向下平移a 个单位,坐标P (x ,y )得到P '(x ,y-a).16.【解析】【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特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和点关于原点对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记解析:4-【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的特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点(,1)A a 和点(3,)B b 关于原点O 对称,∴3a =-,1b =-,∴3(1)4a b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 ),即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比较简单.17.3【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求解即可.【详解】解:=-2,无理数有:,共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的三种形式求解即可.【详解】, 3.010010001 (2)π、、,共3个.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理数的三种形式:①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限不循环小数,③含有π的数. 18.【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36的算术平方根是6.故答案为6.考点:算术平方根.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36的算术平方根是6.故答案为6.考点:算术平方根.19.(−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解析:(−2,3)【解析】【分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y),即关于y 轴的对称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相反数.【详解】解: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个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0.【解析】【分析】当分式的值为0时,分式的分子为0,分母不为0,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分式的值为零,且∴x﹣2=0,解得: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0的解析:【解析】【分析】当分式的值为0时,分式的分子为0,分母不为0,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分式2223x x -+的值为零,且2230x +≥ ∴x ﹣2=0,解得:x =2.故答案为:2.【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0的条件,灵活利用分式值为0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5x =或-3;(2)1x =-【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2)先移项,再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详解】解:(1)(x-1)2=16,x-1=±4,x=5或x=-3;(2)321x +=,x 3=-1,x=-1.【点睛】本题考查平方根与立方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2.(1)34π,2;(2)见详解;(3)6s. 【解析】【分析】(1)通过注水速度=注水体积÷注水时间以及圆柱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通过放水时间=放水体积÷放水速度,求出时间即可求出放水时间,然后画出图像; (3)列出容器A 和容器B 中水的高度与时间t 的关系,通过水位高度相同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4秒时间A 容器内水的高度下降了1dm ,B 容器内水的高度上升了3dm ,B 容器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A 容器减少的水的体积,A 容器减少的水的体积2132A V sh ππ⎛==⨯= ⎝⎭,则注水速度为3 4Vtπ=,B容器流入的水的体积2332BmV shππ⎛⎫==⨯=⎪⎝⎭,解得m=2,故答案为34π;2.(2)注满后B容器中水的总体积为:22442ππ⎛⎫⨯=⎪⎝⎭,∵放水速度为4π,∴放空所需要的时间为:4π÷4π=16 s.如图所示,(3)4秒时A容器体积为22326ππ⨯=⎝⎭此时B容器体积为4π根据注水速度,A容器内水的高度为()36414334ttπππ--=-B容器内水的高度:()()344245494t ttππππ+---=-由153944t t-=-解得t=6,∴容器A向容器B全程注水时间t为6s.【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找到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注水速度=注水体积÷注水时间,圆柱体积=圆柱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23.12m m --;当0m =时,原式12= 【解析】【分析】 根据分式的加法和除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从22m -≤≤且m 为整数中选取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整数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详解】 解:3212m m m 223121m m m m 243211m m m 11112m m m m21m m , ∵22m -≤≤且m 为整数, ∴当m=0时,原式011022 【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4.(1)见解析(2)9613 【解析】【分析】(1)连接BD ,依题意得BD=CD ,所以∠C=∠CBD ,可证明∠CBD=2E ∠,进而可得结论; (2)过点F 作FM BC ⊥,FN AC ⊥,根据已知求出CD=5,AC=10,由勾股定理求出BC=8,求出S △BCD =12S △ABC ,再根据BCD BCF CDF S S S ∆∆∆=+,即111222CD FN BC FM =⋅+⋅可求出FM ,从而可得结论. 【详解】(1)连接BD点D 为AC 中点,且90ABC ∠=︒,12BD AC CD AD ∴===, CD BE =,BE BD ∴=,BDE E ∴∠=∠,又BD CD ∴=,C DBC ∴∠=∠,2C DBC BDE E E ∴∠=∠=∠+∠=∠,(2)过点F 作FM BC ⊥,FN AC ⊥.CG 平分ABC ∠,FM FN ∴=,5BE =,5,10CD AD BE AC ∴====,又6AB =∴在Rt ABC ∆中,222AB BC AC +=,8BC ∴=BD 为ABC ∆中线, 11111681222222BCD ABC S S AB BC ∆∆∴==⨯⨯=⨯⨯⨯=, 又BCD BCF CDF S S S ∆∆∆=+, 111222CD FN BC FM ∴=⋅+⋅, 11581222FM FM ∴⨯⨯+⨯⨯=, 2413FM ∴=, 1124968221313BCF S BC FM ∆∴=⋅=⨯⨯=, 【点睛】此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中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这些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要证明AC=DF成立,只需要利用AAS证明△ABC≌△DEF即可.试题解析:证明:∵BF=EC(已知),∴BF+FC=EC+CF,即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AS),∴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压轴题26.(1)①E(3,﹣2)②见解析;③12OMBD,理由见解析;(2)OD+OA=2AM或OA﹣OD=2AM【解析】【分析】(1)①过点E作EH⊥y轴于H.证明△DOA≌△AHE(AAS)可得结论.②证明△BOM≌△EHM(AAS)可得结论.③是定值,证明△BOM≌△EHM可得结论.(2)根据点D在点B左侧和右侧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即可分别求出结论.【详解】解:(1)①过点E作EH⊥y轴于H.∵A(0,3),B(﹣3,0),D(﹣5,0),∴OA=OB=3,OD=5,∵∠AOD=∠AHE=∠DAE=90°,∴∠DAO+∠EAH=90°,∠EAH+∠AEH=90°,∴∠DAO=∠AEH,∴△DOA≌△AHE(AAS),∴AH=OD=5,EH=OA=3,∴OH=AH﹣OA=2,∴E(3,﹣2).②∵EH⊥y轴,∴∠EHO=∠BOH=90°,∵∠BMO=∠EMH,OB=EH=3,∴△BOM≌△EHM(AAS),∴BM=EM.③结论:OMBD=12.理由:∵△DOA≌△AHE,∴OD=AH,∵OA=OB,∴BD=OH,∵△BOM≌△EHM,∴OM=MH,∴OM=12OH=12BD.(2)结论:OA+OD=2AM或OA﹣OD=2AM.理由:当点D在点B左侧时,∵△BOM≌△EHM,△DOA≌△AHE∴OM=MH,OD=AH∴OH=2OM,OD-OB=AH-OA∴BD=OH∴BD=2OM,∴OD﹣OA=2(AM﹣AO),∴OD+OA=2AM.当点D在点B右侧时,过点E作EH⊥y轴于点H∵∠AOD=∠AHE=∠DAE=90°,∴∠DAO+∠EAH=90°,∠EAH+∠AEH=90°,∴∠DAO=∠AEH,∵AD=AE∴△DOA≌△AHE(AAS),∴EH=AO=3=OB,OD=AH∴∠EHO=∠BOH=90°,∵∠BMO=∠EMH,OB=EH=3,∴△BOM≌△EHM(AAS),∴OM=MH∴OA+OD= OA+AH=OH=OM+MH=2MH=2(AM+AH)=2(AM+OD)整理可得OA﹣OD=2AM.综上:OA+OD=2AM或OA﹣OD=2AM.【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旋转的性质和点的坐标与线段长度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7.(1)4;2;(0,4);(2)125m=或285m=;(3)存在.Q点坐标为()45,4-,()45,4,()0,4-或()5,4.【解析】【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C(4,2)代入解析式可求解;(2)设点E(m,142m+),F(m,2m-6),得()154261022EF m m m=-+--=-,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O=EF=4,列出方程即可求解;(3)分两种情况讨论,由菱形的性质按照点平移的坐标规律,先确定P点坐标,再确定O 点坐标即可求解.【详解】解:(1)(1)∵直线y 2=kx -6交于点C (4,2),∴2=4k -6,∴k =2,∵直线212y x b =-+过点C (4,2), ∴2=-2+b ,∴b =4,∴直线解析式为:212y x b =-+,直线解析式为y 2=2x -6, ∵直线212y x b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 ∴当x =0时,y =4,当y =0时,x =8,∴点B (0,4),点A (8,0),故答案为:4;2;(0,4)(2)∵点E 在线段AB 上,点E 的横坐标为m ,∴1,42E m m ⎛⎫-+ ⎪⎝⎭,(),26F m m -, ∴()154261022EF m m m =-+--=-. ∵四边形OBEF 是平行四边形,∴EF BO =,∴51042m -=, 解得:125m =或285m =时, ∴当125m =或285m =时,四边形OBEF 是平行四边形. (3)存在.此时Q 点坐标为()45,4-,()45,4,()0,4-或()5,4.理由如下:假设存在.以P ,Q ,A ,B 为顶点的菱形分两种情况:①以AB 为边,如图1所示.因为点()8,0A ,()0,4B ,所以45AB =.因为以P ,Q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所以AP AB =或BP BA =.当AP AB =时,点()845,0P -或()845,0+;当BP BA =时,点()8,0P -. 当()845,0P -时,()8458,04Q --+,即()45,4-; 当()845,0P +时,()8458,04Q +-+,即()45,4; 当()8,0P -时,()880,004Q -+-+-,即()0,4-.②以AB 为对角线,对角线的交点为M ,如图2所示.可得5AP =,点P 坐标为()3,0.因为以P ,Q ,A ,B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所以点Q 坐标为()5,4.综上可知:若点P 为x 轴上一点,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一点Q ,使得P ,Q ,A ,B 四个点能构成一个菱形,此时Q 点坐标为()45,4-,()45,4,()0,4-或()5,4.【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28.(1)相等,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证明△ACD ≌△CBE ,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CD=BE ;(2)先证明△BCD ≌△ABE ,得到∠BCD=∠ABE ,求出∠DQB=∠BCQ+∠CBQ=∠ABE+∠CBQ=180°-∠ABC ,∠CQE=180°-∠DQB ,即可解答; (3)如图3,过点D 作DG ∥BC 交AC 于点G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可以证得AD=DG=CE ;进而证明△DGF 和△ECF 全等,最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详解】(1)解:CD和BE始终相等,理由如下:如图1,AB=BC=CA,两只蜗牛速度相同,且同时出发,∴CE=AD,∠A=∠BCE=60°在△ACD与△CBE中,AC=CB,∠A=∠BCE,AD=CE∴△ACD≌△CBE(SAS),∴CD=BE,即CD和BE始终相等;(2)证明:根据题意得:CE=AD,∵AB=AC,∴AE=BD,∴△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BAC=∠ACB=60°,∵∠EAB+∠ABC=180°,∠DBC+∠ABC=180°,∴∠EAB=∠DBC,在△BCD和△ABE中,BC=AB,∠DBC=∠EAB,BD=AE∴△BCD≌△ABE(SAS),∴∠BCD=∠ABE∴∠DQB=∠BCQ+∠CBQ=∠ABE+∠CBQ=180°-∠ABC=180°-60°=120°,∴∠CQE=180°-∠DQB=60°,即CQE=60°;(3)解:爬行过程中,DF始终等于EF是正确的,理由如下:如图,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ADG=∠B=∠AGD=60°,∠GDF=∠E,∴△ADG为等边三角形,∴AD=DG=CE,在△DGF和△ECF中,∠GFD=∠CFE,∠GDF=∠E,DG=EC∴△DGF≌△EDF(AAS),∴DF=E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题弄懂题中所给的信息,再根据所提供的思路寻找证明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9.(1)①详见解析;②12α;(2)详见解析;(3)当B 、O 、F 三点共线时BF 最长,(10+2)a【解析】【分析】 (1)①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AC=AB ,即可证点B ,C ,D 在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上;②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2∠BDC ,可求∠BDC 的度数;(2)连接CE ,由题意可证△ABC ,△DCE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C=BC ,∠DCE=60°=∠ACB ,CD=CE ,根据“SAS”可证△BCD ≌△ACE ,可得AE=BD ;(3)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OF ,BF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当点O ,点B ,点F 三点共线时,BF 最长,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10BO a =,2OF OC a ==,即可求得BF【详解】(1)①连接AD ,如图1.∵点C 与点D 关于直线l 对称,∴AC = AD .∵AB = AC ,∴AB = AC = AD .∴点B ,C ,D 在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上.②∵AD=AB=AC ,∴∠ADB=∠ABD ,∠ADC=∠ACD ,∵∠BAM=∠ADB+∠ABD ,∠MAC=∠ADC+∠ACD ,∴∠BAM=2∠ADB ,∠MAC=2∠ADC ,∴∠BAC=∠BAM+∠MAC=2∠ADB+2∠ADC=2∠BDC=α∴∠BDC=12α 故答案为:12α. (2连接CE ,如图2.∵∠BAC=60°,AB=AC,∴△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ACB=60°,∵∠BDC=1α,2∴∠BDC=30°,∵BD⊥DE,∴∠CDE=60°,∵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点D,∴DE=CE,且∠CDE=60°∴△CDE是等边三角形,∴CD=CE=DE,∠DCE=60°=∠ACB,∴∠BCD=∠ACE,且AC=BC,CD=CE,∴△BCD≌△ACE(SAS)∴BD=AE,(3)如图3,取AC的中点O,连接OB,OF,BF,,F是以AC为直径的圆上一点,设AC中点为O,∵在△BOF中,BO+OF≥BF,当B、O、F三点共线时BF最长;如图,过点O作OH⊥BC,∵∠BAC=90°,2a,∴24==,∠ACB=45°,且OH⊥BC,BC AC a∴∠COH=∠HCO=45°,∴OH=HC,∴OC=,∵点O是AC中点,ACa,∴OC=,∴OH HC a==,∴BH=3a,∴BO=,∵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点D,∴∠AFC=90°,∵点O是AC中点,∴OF OC==,∴BF a=,∴当B、O、F三点共线时BF最长;最大值为)a.【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灵活运用相关的性质定理、综合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0.(1)见解析;(2)见解析;(3)3【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过E作EF∥AC交AB于F,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BC是等边三角形,推出△BEF是等边三角形,得到BE=EF,∠BFE=6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连接AF,证明△ABF≌△CBF,得AF=CF,再证明DH=AH=12CF=3.【详解】解:(1)∵AB=AC,∴∠ABC=∠ACB,∵DE=DC,∴∠E=∠DCE,∴∠ABC-∠E=∠ACB-∠DCB,即∠EDB=∠ACD;(2)∵△ABC是等边三角形,∴∠B=60°,∴△BEF是等边三角形,∴BE=EF,∠BFE=60°,∴∠DFE=120°,∴∠DFE=∠CAD,在△DEF与△CAD中,EDF DCADFE CADDE CD∠=∠⎧⎪∠=∠⎨⎪=⎩,∴△DEF≌△CAD(AAS),∴EF=AD,∴AD=BE;(3)连接AF,如图3所示:∵DE=DC,∠EDC=30°,∴∠DEC=∠DCE=75°,∴∠ACF=75°-60°=15°,∵BF平分∠ABC,∴∠ABF=∠CBF,在△ABF和△CBF中,AB BCABF CBFBF BF=⎧⎪∠=∠⎨⎪=⎩,△ABF≌△CBF(SAS),∴AF=CF,∴∠FAC=∠ACF=15°,∴∠AFH=15°+15°=30°,∵AH⊥CD,∴AH=12AF=12CF=3,∵∠DEC=∠ABC+∠BDE,∴∠BDE=75°-60°=15°,∴∠ADH=15°+30°=45°,∴∠DAH=∠ADH=45°,∴DH=AH=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AC B DE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 C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2. 已知,如图,△ABC ≌△DEF,AC ∥DF,BC ∥EF.A.AC=DF B.AD=BE3.A 、两个含60°角的直角三角形; B C 、边长为3和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4.如图所示,在△ABD 和△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ΔADC ≌ΔABE 的根据是……………【 】 A. SSS B. AAS C. ASA D. SAS5.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作为判断△ABD ≌△BAC 的条件是…………………【 】 A. ∠D =∠C ,∠BAD =∠ABC B .∠BAD =∠ABC ,∠ABD =∠BAC C .BD =AC ,∠BAD =∠ABC D .AD =BC ,BD =AC6. 如图所示,E 、B 、F 、C 四点在一条直线上,EB=CF ,∠A=∠D ,再添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BC ≌△DEF 的是………………………………………………………………………【 】 A.AB=DE B. DF ∥AC C. ∠E=∠ABC D. AB ∥DE7. △ABC 中,AC=5,中线AD=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A.1<AB<29B.4<AB<24C.5<AB<19D.9<AB<19 8.如图所示,从下列四个条件:①BC =B ′C , ②AC =A ′C ,③∠A ′CA =∠B ′CB ,④AB =A ′B ′中,任取三个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为结论,则最多可以构成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9.在Rt ΔABC 中,∠ACB=90°,E 是AB 上一点,且BE=BC ,过E 作DE ⊥AB 交AC 于D ,如果AC=5cm ,则AD+DE 等于…………………………………………………………………【 】 A .3 cm B. 4 cm C. 5 cm D. 6 cm (合同)三角形,点A 与点A 1对应,点B 与点B 1对应,点C 与点C →A ,及A 1→B 1→A 1→C 1环绕时,若运动方向相同,则称它们是真(如图2),两个真正合同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12. 如图,△ABC ≌△DEF ,A 与D ,B 与E 分别是对应顶点,∠B=32 ,∠A=68 ,AB=13cm ,则∠F= 度,DE= cm .13. 如图,在△ABC 中,∠C =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若BC =5㎝,BD =3㎝,则点D 到AB的距离为 .14.如图,△ABC 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 ,以D ,E 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个.第2题图 A B FC D第6题第6题 第5题图 第6题图第10题图-2第10题图-1BC D EABCDEF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4题图第9题图三、解答题:(共54分)15. (本小题满分6分)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动手画出△DEF 和△DEG(F 、G 不能重合),使得 △ABC ≅△DEF ≅△DEG . 【解】16.(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BE ≌△ACD ,∠B 和∠C 是对应角,AB 与AC 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17.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AB=AD ,BC=DC ,AC 与BD 交于点E ,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结论?(不再添加辅助线,不再标注其它字母,不写推理过程,只要求写出四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即可) 【解】18. (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所示,已知,AB//CD ,E 是BC 的中点,直线AE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求证:AB=CF.(12分) 【证明】19. (本小题满分10分)请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自行设计一种如图所示测量池塘两端A 、B 的距离的方案,并加以证明. 【解】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OB =90°,OM 是∠AOB 的平分线,将三角板的直角顶P 在射线OM 上滑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 、OB 交于C 、D . (1)PC 和PD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 (2)请你证明(1)得出的结论. 【证明】第15题图B第17题图第18题图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C 6A 7D 8B 9C 10D11.全等形 12.80°,13 13.2cm 14.4 15.每画一个3分,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均给分.16.BE 和C D ……………………2分 AE 和=AD ……………………4分 ∠BAE 和∠CAD ……………6分 ∠AEB 和∠ADC ……………8分 17.∠1=∠2,∠3=∠4,DE=BE ,DB ⊥AC 等每给出一个2分,本题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正确均给分.18.∵AB ∥CD∴∠F=∠BAE ,∠ECF=∠EBA .…………3分 又∵E 是BC 中点∴CE=B E ……………………………………6分 在△ECF 和△EBA 中F BAE ECF EBA CE BE ∠=∠⎧⎪∠=∠⎨⎪=⎩∴△ECF ≌△EBA(AAS )…………………8分 ∴AB=C F …………………………………10分19.【方案】在平地上选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 和B 的点C ,连接并延长到D ,使CD=CA ,连接BC 并延长到E ,使CE=CB ,连接DE ,量出DE 的长,就是A ,B 的距离.……………4分 【证明】∵CD=CA ,EC=B C又∵∠ACB=∠DC E …………………………6分 在△ACB 和△DCE 中CD CA ACB DCE BC EC =⎧⎪∠=∠⎨⎪=⎩∴△ACB ≌△DCE(SAS )…………………8分 ∴AB=DE …………………………………10分20.(1)PC=P D ……………………………4分(2)过P 分别作PE ⊥OB 于E ,PF ⊥OA 于F , ∴∠CFP=∠DEP=90°……………………6分∵OM 是∠AOB 的平分线,∴PE=P F …………………7分 ∵∠1+∠FPD=90°(直角三角板) 又∵∠AOB=90° ∴∠FPE=90° ∴∠2+∠FPD=90°∴∠1=∠2…………………………………9分 在△CFP 和△DEP 中12CFP DEP PE PF∠=∠⎧⎪=⎨⎪∠=∠⎩∴△CFP ≌△DEP(ASA )…………………10分 ∴PC=PD …………………………………12分第18题图第17题图。
八年级十月语文月考测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20分,1—6题每题2分,7题8分)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将正确的句子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O信客长年长途泼涉,大半辈子风成苦旅。
2、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
朱自清通过父亲踏( )鲫( )的背影抒写着父子深情;信客用诚实与依赖传di( )着温xin( )。
3、下列句子中应填写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2)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情的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每每使他无从回答。
C3)发了财的同乡知道他一来就会坏事,故意装做不认识,厉声他是什么人。
A.诘问质问呵斥B.呵斥质问诘问C.诘问呵斥质问D.呵斥诘问质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大家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B.通过学习《背影》一文,我认识到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C.为了防止日本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不再扩散,日本政府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
,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②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酩红所慑住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那酩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③①②④6、名著阅读。
鲁迅的唯一一本散文集是《》,全书共篇,除了教材中选录的文章外,我还读了《》、《》等。
7、默写。
CD日墓乡关何处是?。
(2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 ”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3),平海夕漫漫。
(4)《望岳》中,抒发凌云壮志的诗句是:(5)《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6)!妇啼一何苦!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湖北初二初中数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 cm,3 cm,5 cm B.5 cm,6 cm,10 cmC.1 cm,1 cm,3 cm D.3 cm,4 cm,9 cm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分别交于一点B.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线在三角形外部C.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线D.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高线、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3.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度数是()A.72°B.60°C.58°D.50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8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cm B.16cm C.16cm或20cm D.20cm5.如图,已知MB=ND,∠MBA=∠NDC,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M≌△CDN的是()A.∠M=∠N B.AM∥CN C.AB=CD D.AM=CN6.如图,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ABC=80°,∠A CB=60°,BE、CF相交于D,则∠CDE的度数是()A.110°B.70°C.80°D.75°7.如图,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的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A.一处B.二处C.三处D.四处8.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和它相邻的内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为().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以上都不对9.如果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k倍,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k B.2k+1C.2k+2D.2k-210.如图,△ABC中,AC=BC,∠ACB=90°,AE平分∠BAC交BC于E,BD⊥AE于D,DM⊥AC于M,连CD,下列结论:①AC+CE=AB;②BD=AE;③∠CDA=45°;④为定值,其中正确的有()个。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七上·长春期中)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攲斜(qī)菜畦(wā)鲜血(xuè)混为一谈(hùn)B . 诀别(jué)蝉蜕(tuì)霎时(chà)小心翼翼(yì)C . 匿笑(nì)脑髓(suí)祷告(dǎo)花团锦簇(cù)D . 秕谷(bǐ)并蒂(dì)姊妹(zǐ)恍然大悟(huǎng)2. (2分)(2019·江西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芳馨(xīng)禁锢众目睽睽(kuí)相形见拙B . 阴霾(mái)影匿广袤(mào)无垠无与纶比C . 匀称(chèn)消释相得益彰(zhāng)持之以恒D . 绮(qǐ)丽沉吟孜孜(zhī)不倦无精打彩3. (2分)选出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 . 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 . 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 . 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
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对两院院士历来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B . 我兴趣广泛,爱写作、爱书法、爱绘画,希望老师多从这方面给予指导。
C . 中央电视台《决胜》抗洪纪实片的播放,使观众受到爱国主义精神文明的洗礼,唤起了人们对抗洪英雄的缅怀。
2010~2011学年度(一)第二阶段水平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4)一定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如果P(m+3,2m+4)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 )A.(-2,0)B.(0,-2)C.(1,0)D.(0,1)函数y=21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 B. x<2 C. x≥2 D. x>2一次函数y=﹣2x﹣3不经过()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幸福村办工厂,今年前5个月生产某种产品的总量C(件)关于时间t(月)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则该厂对这种产品来说………………………………………………………………………()A.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每月生产总量逐月减少B.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每月生产量与3月持平C.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两月停止生产D.1月至3月每月生产总量不变,4、5两月均停止生产、在△ABC中,∠A﹦31∠B﹦51∠C,则△ABC是()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如图,∠A=32°,∠B=45°,∠C=38°则ΔDFE等于()A.120°B.115°C.110°D.105°①第7题图8、如图,直线y ﹦kx ﹢b 交坐标轴于A ,B 两点,则不等式 kx ﹢b ﹥0的解集是 ( )A. x ﹥-2B. x ﹥3C. x ﹤-2D. x ﹤3 9、如图,OD=OB,AD ∥BC,则全等三角形有( )A. 2对B. 3对C. 4对D. 5对10、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破成了三块,现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那么他可以(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带①和②去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1、如图,△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E=3cm ,△ABD 的周长为13cm ,则△ABC 的周长为 。
黄冈市团风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5八上·开江月考) 目前,全球的气候均在变暖,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大数字.对这种现象,有些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 提出问题B . 猜想与假设C . 收集证据D . 分析与论证2. (2分) (2019八上·吉林月考)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即使发声体正在振动,也很有可能听不到声音B . 声音借助固体、液体、气体,以波的形式传播C . 声音可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其速度均为340m/sD . 按录音机的快放键,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3. (2分) (2019八上·顺德月考)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B . 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测距C . 优美的笛声是嘴唇和笛管一起振动产生的D . 物体振动得越慢,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4. (2分)陨石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 .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 .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 .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 .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5. (2分) (2018八上·越秀期末) 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A . 轻敲音调高B . 轻敲响度大C . 重敲音调高D . 重敲响度大6. (2分) (2018八上·北京月考)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同学们课外玩的“土电话”表明固体能传声。
B . 两人潜泳时,在水中也可交谈,这表明液体(水)能传声。
1y kx =+团风楚天学校2010年春八年级月考试卷数 学 试 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精心选一选,相信你选得准!(A ,B ,C ,D 四个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不填、填错或多填均不得分,本题满分24分) 6、若2x-y x+y = 23 ,则x y=( )A 、45B 、1C 、65D 、5412.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 .对角相等 B .四边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四角相等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231=⎪⎭⎫ ⎝⎛-- Bba ba+=+211 Cb a ba b a +=--22 D 02010=⎪⎭⎫ ⎝⎛-2.化简2293m m m --的结果是( )A :3+m m B :3+-m m C :3-m m D :mm -33. 若反比例函数(0)k y k x=≠经过(-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一定经过( )A :(-2,-3)B :(3,2)C :(3,-2)D :(-3,-22)4 若函数与k y 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 5.把分式xyy x -中的x 、y 的值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A 不变B 扩大2倍C 扩大4倍D 缩小一半6. 已知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有两点1122(,)(,)A x y B x y ,且12x x <则12y y -的值是( )A :正数B :负数C :非正数D :不能确定7.某服装厂准备加工400套运动装,在加工完160套后,采用了新技术,使得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共用了18天完成任务,问计划每天加工服装多少套?在这个问题中,设计划每天加工x 套,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A )18%)201(400160=++x x (B )18%)201(160400160=+-+x x(C )18%20160400160=-+xx(D )18%)201(160400400=+-+xx8. .市一小数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每人制作一个面积为200cm 2的矩形学具进行展示. 设矩形的宽为x cm ,长为y cm ,那么这些同学所制作的矩形长y (cm )与宽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15、如上右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7cm ,则正方形A 、B 、C 、D 、E 、F 的面积之和是______cm 2二. 细心填一填,相信你填得对!(每空3分,共30分)_7 cm_ F _ E_ D_ C_ B _ AE D C B A HGECA21、小王开着私家车到某市接朋友,他家到该市的路程为300千米,其车速与每千米的耗油量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车速x (千米/小时) 10 20 40 80 每千米耗油量y (升)0.40.20.10.05(1)认真分析表中的数据,试写出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该车油箱最大容积为35升,小王把油箱加满油后出发,接到朋友后迅速返回,如果他保持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问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19. 如图,长方体的长BE=17cm ,宽AB=7cm ,高BC=7cm ,一只小蚂蚁从长方体表面由A 点爬到D 点去吃食物,则小蚂蚁走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cm 。
16、细心观察下图,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1)2+1=2 S 1=12(2)2+1=3 S 2=22(3)2+1=4 S 3=32请用含n (n 是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22、如图,11P O A 、 212P A 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1P 、2P 在函数4(0)y x x=>的图象上,斜边1O A 、12A A 都在x 轴上,则点2A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26、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一节课40分钟中,学生的注意力随教师讲课的变化而变化.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较为理想的稳定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经过实验分析可知,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y 随时间x (分钟)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其中AB 、BC 分别为线段,CD 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开始上课后第五分钟时与第三十分钟时相比较,何时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2)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19分钟,为了效果较好,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指标数最低达到36,那么经过适当安排,老师能否在学生注意力达到所需的状态下讲解完这 道题目?25、已知直线y= -x+7与反比例函数y= kx(k >0, x >0)交于A 、B 两点,与坐标轴交于C 、D 两点,若S △BOC =72,且∠AOD=∠BOC.(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证:OA=OB ;(3)y= kx(k >0, x >0)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P ,使S △AOP =S △BOP ,若存在,求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本题小题满分8分)如图:点E 、F 、G 、H 分别是线段AC 、BD 、BC 、AD 的中点,_ D_ C_ B_ A_ O_x_y (第22题)12345 60 2040 60 80 100 my //x 2mm·P (4,32)求证:四边形EGFH 是平行四边形9.22--)(=______;化简1x x y x÷⋅的结果是 ;请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使其图象在二、四象限 。
10.已知31=b a ,分式ba b a 52-+的值为 ;若分式112--x x 的值为0,则x=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64记为 。
11.xx x a --=-+3431无解,a= ; 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和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都过A (m ,1),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12. 已知反比例函数图像A,B.C 对应各自反比例函数系数321,,k k k ;则321,,k k k的大小关系13.如图,双曲线)0(>k xk y =经过矩形QABC 的边BC 的中点E ,交AB 于点D 。
若梯形ODBC 的面积为3,则双曲线的解析式为三、耐心做一做,试试我能行!(共7道题,满分66分)14. 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8分)⑴、11()(5)254-+-- ⑵、先化简,再求值:2239(1)x x xx---÷,其中2x =15.解方程(每小题4分,共8分) (1)10522112x x x+=-- (2)2227161x xx xx +=+-- 16. (满分8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2+-=x 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且A 点的横坐标与B 点的纵坐标都是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的面积.17.(满分8分)仿照例子解题:若131112--=-++x x x N x M 恒成立,求M 、N 的值。
解:∵131112--=-++x x x N x M , ∴131)1)(1()1()1(2--=-+++-x x x x x N x M则131)1)(1(2--=-+++-x x x x N Nx M Mx ,即113)1)(1()(2-+-=-++-+x x x x NM x N M故31{-+=+-=N M N M ,解得:21{-==-M N 请你按照上面的方法解题: 若48222--=--+x x x N x M 恒成立,求M 、N 的值18. (8分)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m y 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2mm x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像如图所示:⑴、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⑵、若当面条的粗细应不小于26.1mm ,面条的总长度最长是多少?19. (满分6分)已知x 2-5x+1=0,(1)求x+x1的值(利用分式性质)(2)求x 2+21x的值.20.(满分8分)我国新建城际铁路-----武广铁路(武汉至广州)正式通车,武汉至广州的铁路运行里程将由目前的312km 缩短至154km ,设计时速是现行时速的2.5倍。
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因此缩短约3.13h ,求武广铁路的设计时速。
C AB21.(满分12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 a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交于点()32A ,.(1)试确定上述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根据图象回答,在第一象限内,当x 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3)()M m n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其中03m <<,过点M 作直线MN x ∥轴,交y 轴于点B ;过点A 作直线A C y ∥轴交x 轴于点C ,交直线M B 于点D .当四边形OADM的面积为6时,请判断线段B M 与D M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团风楚天学校2010年春八年级月考试卷数学试题答题卡题号 1-6 7-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
二、填空题9、 ; ; ; 10、 ; ; ; 11、 ; ; 11、 ; 12、;13、 ;三、解答题 14、15、16(第21题图)yxO A D MC B12345620 40 60 80 100 my //x 2mm·P (4,32) 17 18 1920 21(第21题图)y xOAD MCB165.为预防“手足口病”,某校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已知药物燃烧阶段,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燃烧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10分钟燃完,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8mg.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药物燃烧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药物燃烧后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低于1.6mg时,对人体方能无毒害作用,那么从消毒开始,经多长时间学生才可以回教室17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小时排水8立方米,6小时可将满面池水全部排空。
(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2)如果每小时排水用Q表示,求排水时间t与Q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5小时把满池水排完,那么每小时排水量至少是多少?(4)已知排水管最大排水量是每小时12立方米,那么最少要多少小时才能将满池水全部排空?、20、解:(1)将()32A ,分别代入k y y ax x==,中,得2323k a ==,∴263k a ==, ······································································································ 2分∴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y x= ········································································ 3分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3y x =·········································································· 4分(2)观察图象,得在第一象限内,当03x <<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 于正比例函数的值.··························· 6分 (3)BM D M = ··································································································· 7分 理由:∵132O M B O A C S S k ==⨯=△△∴33612O M B O AC O BD C O AD M S S S S =++=++=△△矩形四边形即12OC OB = ∵3OC = ∴4OB = ················································································································ 8分 即4n = ∴632m n ==∴3333222M B M D ==-=,∴M B M D = ·········································································································· 9分21、.(第22题图) y xOADMCB20.解:(1)根据题意,得(24002000)8450x y x ⎛⎫=--+⨯⎪⎝⎭, 即2224320025y x x =-++. ····························································································· 2分(2)由题意,得22243200480025x x -++=.整理,得2300200000x x -+=. ······················································································ 4分 解这个方程,得12100200x x ==,. ················································································ 5分 要使百姓得到实惠,取200x =.所以,每台冰箱应降价200元. ··································· 6分 (3)对于2224320025y x x =-++,当241502225x =-=⎛⎫⨯- ⎪⎝⎭时, ····························································································· 8分 150(24002000150)8425020500050y ⎛⎫=--+⨯=⨯= ⎪⎝⎭最大值.所以,每台冰箱的售价降价150元时21.解:(1) 抛物线24y ax bx a =+-经过(10)A -,,(04)C ,两点, 404 4.a b a a --=⎧∴⎨-=⎩,解得13.a 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4y x x =-++.(2) 点(1)D m m +,在抛物线上,2134m m m ∴+=-++, 即2230m m --=,1m ∴=-或3m =.yCDE点D 在第一象限,∴点D 的坐标为(34),.由(1)知45OA OB CBA =∴∠=,°.设点D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为点E .(04)C ,,CD AB ∴∥,且3CD =,45ECB DCB ∴∠=∠=°,E ∴点在y 轴上,且3CE CD ==.1OE ∴=,(01)E ∴,. 即点D 关于直线BC 对称的点的坐标为(0,1).(3)方法一:作PF AB ⊥于F ,DE BC ⊥于E . 由(1)有:445OB OC OBC ==∴∠=,°, 45DBP CBD PBA ∠=∴∠=∠ °,.(04)(34)C D ,,,,CD OB ∴∥且3CD =.45DCE CBO ∴∠=∠=°,322D E C E ∴==.4OB OC == ,42BC ∴=,522B E BC C E ∴=-=,3tan tan 5D E P B F C B D B E∴∠=∠==.设3PF t =,则5BF t =,54OF t ∴=-,(543)P t t ∴-+,. P 点在抛物线上,∴23(54)3(54)4t t t =--++-++,0t ∴=(舍去)或2225t =,266525P ⎛⎫∴-⎪⎝⎭,.方法二:过点D 作B D 的垂线交直线P B 于点Q ,过点D 作DH x ⊥轴于H .过Q 点作Q G D H ⊥于G .45PBD Q D D B ∠=∴= °,. Q D G BD H ∴∠+∠90=°,又90D Q G Q D G ∠+∠=°,D Q G BD H ∴∠=∠.Q D G D BH ∴△≌△,4Q G D H ∴==,1DG BH ==.由(2)知(34)D ,,(13)Q ∴-,. (40)B ,,∴直线B P 的解析式为31255y x =-+.解方程组23431255y x x y x ⎧=-++⎪⎨=-+⎪⎩,,得1140x y =⎧⎨=⎩,;222566.25x y ⎧=-⎪⎪⎨⎪=⎪⎩, ∴点P 的坐标为266525⎛⎫- ⎪⎝⎭,.yxOABC D EP F yxOABC DPQ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