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节约型园林的设计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思路1、充分利用现状与建筑节能材料地形地貌利用。
在景观设计中,地形是最基本的要素。
在此情形下,应尽可能的保留原有地形地势,比如可适当设置台地、合理架空等措施。
在功能布局上,可将园林的相关服务性建筑考虑建在地下。
这样的节约型设计不但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地势,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地面的噪音,留出休闲绿地空间,改善了园林环境。
原有植物、景观及部分建筑。
原有植物、景观及可利用的部分建筑是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很好资源。
因此,对其进行节约性设计就是尽可能的保留能够利用的"旧形象",融合"新形象"。
2、"碳友好"型材料"碳友好"型材料主要是指对当地现有材料和低碳材料的大量使用或循环使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硬质材料主要体现在花池、小品、雕塑、景石、铺地等一系列硬质景观上,所以,应针对这些节点紧扣"节约性设计"。
木塑复合材料形式感与原木相似,能够很好地与自然景观融合,使用木塑复合材料更是杜绝砍伐森林建园林、保护自然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3、节能型植物的选择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应针对园林的各项特性,进行选择,主要就是节能型植物和乡土树种的应用。
节能型植物就是在最简单的栽培技术和最低的养护费用下生长状况良好的园林植物,其具备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生长抗性强,生长势头强,无或少有病虫害发生,对土壤、水分和温度的要求低。
另外,在园林中栽培节能型植物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程序,在自然成形后,不需要对其进行人工修剪、施肥和灌溉。
4、水体活化与循环用水水体是景观设计的灵魂,所以,在对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上,除了采取常规的节水性措施之外,重点考虑的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
我们下面简要说明设计流程与原理。
系统设计流畅。
首先通过对园林的现状进行系统选址;再对园林中各个水体的形式、位置和高差对比,确定系统的组合形式;确定水力负荷;根据有关植物的耐污染和去污能力选择当地有优势的水生植物,例如,芦苇、水葱、香蒲等;根据水力负荷计算出处理单元格的表面积,并确定长宽比;最后进行施工设计。
节约型园林设计研究[摘要]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能源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必须持有节约型的设计理念。
本文探讨了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并分析如何在园林设计中增加节约性元素。
[关键词]节约性;园林当前社会中出现严重资源紧缺的问题,所以建设节约型的园林非常有必要,同样的节约型园林也是自然生态的表现,为城市发展多一些自然环境,不仅可以为生活环境带来舒适的感受,同样也是顺应历史的潮流。
对节约型的园林的解释不尽相同。
1节约型园林概述节约型园林是一种园林建设模式,投入合理的资源,可以获得最优的效益。
节约型园林,是按照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循环利用,在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能源、资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采取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为城市人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以实现园林设计最大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节约型园林设计核心2.1城市园林的意义城市园林的存在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更高质量的生存环境,而不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活。
在城市园林的建设中我们应尽可能地减少其对资源的消耗,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到人类基本需求设施建设中,而节约型园林的主旨就是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节约资源,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
2.2对生态环境的完善和改变节约型园林对于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以及对整个城市的绿化环境的改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要及时地、充分合理的利用节约型园林的作用,来为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做贡献,不仅可以充分提供氧气,可以保护水源、作为温度的调节器、降低空气中存在的污染物、抗风降噪等,而且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资源节约型园林建设方面,水资源的节约尤为重要,建设城市污水回用型湿地公园是节约型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既处理了城市每天产生的大量污水,又使水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其次,在园林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对场地现有的构筑物、小品和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的使用,既节约材料,减少了垃圾废弃物的处理消耗,又节省园林建设的资金投入。
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策略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策略1、生态优先,利用原有植物资源进行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开始之前,工作人员要事先就当地的情况进行实地勘探,最大限度的应用当地的原始绿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建造。
为了表现出对当地的原有场地的重视与尊重,必须使原有植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与大量移植大树古树的做法正好相反。
在大规模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对于树木的移植,必须最大限度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当前城市状况的关系,因地制宜,保持城市原有的精神面貌。
2、使用乡土植物,构建地方优势植物群落就节约型园林建设而言,因为乡土植物具备成本低、适应环境的能力强等固有优势,同时,乡土植物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强,抗害虫能力强,具备生态稳定性。
使用乡土植物进行城市园林建设,可以节约水资源,甚至有些情况仅仅依靠生态降雨就可以解决灌溉问题,所以说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首选植物是乡土植物。
3、选用节水抗旱植物和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构建节水型园林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状,推广和大量种植耐旱植物是政府的共识。
耐旱型园林观赏植物的成本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耐旱型植物的品种也比较多。
节水型的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表现:大量使用集水技术,大面积安装地面的透气透水设备。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节水型的园林景观设计的着手方面主要是开源和节流。
4、种植粗养型植物降低植物的维护成本园林植物的维护包括枝叶的修剪和整形,为了保护园林植物的外观整齐或者清晰的图案轮廓,大多数的草坪、灌木、花坛等都是经常维护的。
所谓粗养型植物就是指那些很少需要修剪的植被或者低矮灌木,它们对于肥料、土壤等的要求相对较低。
通过减少维护的次数来降低人工成本,从而达到节约型园林建设的目的。
5、在园林建设中大量利用野生植物自然植物群落要求植物的生命力强,野生植被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大量利用野生植被,可以有效的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更可以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
节约型的园林景观设计探讨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虽然我国的经济保持着相对高速的增长态势,但高能耗和高排放量仍然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隐患。
本文就如何做好节约型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
一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必要性节约的本质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需求实行有计划有步骤可持续地利用。
渗透到园林建设中,节约应包含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生态与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三大目标。
在大力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合理规划和配置城市绿地,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紧迫而现实的意义。
二现代景观设计中“非节约”现象剖析⑴在我国,从温暖多雨的南方小镇到寒冷干旱的北方都市,从气候湿润的东部沿海到干旱缺水的西部内陆,人们都会尽其所能的在环境中建造些许水景,以兹观赏。
这些人造水景,一般独立于城市的天然水系,依靠城市自来水系统维持,每年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利用后的水也多直接排于下水道,而没有用于绿地浇灌或是补充到城市水系。
再者,现代水景常设计成弯弯曲曲的浅水沟渠,水底和驳岸采用硬质铺装,水生植物难以生长,植物对水体的净化功能无法发挥,致使水质保持难度明显增加,为了保持景观效果就必须经常换水。
⑵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泡等高亮度、高能耗灯具常被用作造景灯具,道路和广场上的路灯和景观灯排列集,每当夜幕降临便出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
据统计,每年我国仅城市照明就要消耗掉三峡电站5a的发电量。
很多城市照明严重超标,一些建筑内部耗电竟然高达25W•m-2,照度超出标准3~5倍;有些景观灯具95%以上的光线射向天空,只有不到5%的光线照到路面,能源浪费和光污染严重。
⑶就景观设计而言,设计师对组景材料的选择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的种类、价格、品质等千差万别,因材料控制不当而造成的浪费不容忽视。
①植物配置不科学,乔灌草配比失衡,且忽视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
许多绿地的设计建造中,为取得短时见效的效果,仅是将绿化苗木随意搭配种植在一起,而不注重植物景观层次、乔灌草配置比例、季相变化和长期的景观效果等因素,这样不科学的植物配置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反而消耗了大量的养护资金,浪费问题已经非常明显。
浅析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素园林景观设计固然重要,优雅的园林景观是营造一个舒适、清新、自然的环境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园林景观设计充斥着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浪费,存在许多的盲区和缺陷,导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所以当代景观认为应该建设节约型园林景观,从以下三点浅析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素,供景观设计公司参考。
1、节地要素1.1 复层种植模式。
绿化中应科学配置植物材料,须符合构建良好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体现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生态优先。
草坪的管理费用高,应由大量引进草皮,转变为种植乔木,灌木与植草相结合,尽量选用本土物种,保留和丰富当地植被与动物种类;在合理的原则下,尽量缩小纯草坪性的开敞空间,加大林下活动空间的比例,应对现有草坪过大的绿地合理补植乔灌木,应以乔木为绿化骨架,乔、灌、草互相结合,在有限的土地上尽最大可能增加绿量,使植物群落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同时充分展现植物的枝、干、叶、果、花等观赏特性,合理搭配,形成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环境。
1.2 立体绿化。
充分利用建筑墙体、围墙、护坡等地方进行垂直绿化,适当采用绿篱代替围墙,结合人工设施,形成立体绿化,如绿廊、绿墙等,增大立体绿化覆盖率。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筑的景观效果,使环境更加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具有占地少、绿视率高的优点。
既起到一定的降温、吸尘、制氧等生态效益,又节约了土地资源。
1.3 微地形处理。
地形是园林景观设计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从园林范围来讲,起伏最小的地形叫“微地形”,它包括沙丘上的微弱起伏或波纹,或是道路上石头和石块的不同质地变化。
为适时营造部分的围合空间,我们可以改变自然和人工场所的地形,并将人工地形和自然地形相融合。
地形改造中,要特别注意对表土的保护和利用,在建筑完成后,清除垃圾回填优质表土,以利于受破环的生态系统尽快恢复良性循环,趋于稳定。
2、节水要素2.1 中水利用中水是一种将城市和居民生活中产生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 水经适当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摘要】节约型生态园林是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现阶段城市建设发展情况为依据,结合近年来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涌现出的问题,明确实践设计原则,分析如何有效设计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以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新时代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稳步提升,人类社会文明逐渐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此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格局产生了全新变化。
面对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要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整体生活条件,必须要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入手,一方面要控制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另一方面要全面推广节能环保等先进理念。
而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从基础上保障生态自然的质量安全。
因此,下面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深层探索有关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思路。
1.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及问题由于当前城市景观设计资源的应用不合理,促使构建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单位在过度消耗生态资源的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生活环境,此时若没有提出科学的景观设计思路,必然会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而构建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本质在于科学降低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需求。
通过在实践设计中,深入落实生态节约理念,科学配置各项社会资源,不仅能构建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而且可以从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以此促使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
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生态园林景观更为注重外部形象,但受环境影响与保护理念的限制,实际景观设计涌现出大量问题。
部分建设单位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基础上,破坏了现有自然生态稳定,且没有提出科学的景观设计思路,这样既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又会为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威胁。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原则通常来讲,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要遵守以下原则:第一,适用性。
通过因地制宜的选择节约型生态园林植物,确保其处于正常的生长环境下,可以提升整体建设的科学性。
节俭型园林设计探析1、节地型园林绿化设计:此刻的城市寸土寸金,可以用于园林的土地也极少,全部应鼎力倡导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水平的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墙面绿化和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常用的植物有:五叶地锦、凌霄、常春藤等。
屋顶花园用一些开花的小型灌木及常绿灌木等。
2、节水型园林绿化设计:水资源特别可贵,在设计中要注意一是应用集水技术,注意雨水的回收利用;二是采纳微灌和滴灌节俭水源;三是采纳透水性铺装;四是用一些耐干旱的植物;五是大批的减少冷型草的栽种。
冷型草的保养十分的费劲费水,可以增大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的栽种量,减少草坪的保养成本。
3.节能型园林绿化设计:表此刻用节能资料。
如景观灯采纳节能灯或许太阳能灯;利用反光和荧光资料制作的园林小品、指示牌等,既可以节能还可以产生独到风趣的园林景观。
4、节材型园林绿化设计:建设节俭型园林应以各样自然资料和人工资料的合理利用、循环利用为原则,减少各样荒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改良生态环境,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特点。
用塑木资料仿木纹成效,制作栈桥、亭子、花架、坐凳;利用搅拌机节余的混凝土形成的“假山石”——塑石,以铺路节余的石块、砾石作为园林铺地;将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回收利用,或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或作为园林建设的资料,创立独到的园林景观。
如用竹竿和杉木杆做成的篱笆、竹楼及绿地的圈边。
5、节力型园林绿化,节俭型园林应以便于保养管理作为权衡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保养管理和平时营运中,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80 年月后期以来,大批模纹花坛及整形资料的应用,每年都要浪费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剪和保养。
在园林设计中要尽量的减少这类现象,用大批的花灌木组团也可以形成集体的成效。
此外,现代园林的发展对颜色娇艳的草花应用量也在逐年的增加,草花只好生长几个月时间,还有随时的改换,固然景观成效很好,却在财力上十分浪费。
节约型园林设计采取的技术措施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周期长而涉及面广是其显着特点。
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
同时还应从节约型社会的整体要求出发,考虑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几个方面。
1.节地型园林绿化。
能够在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为此,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2.节土型园林绿化。
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园林绿化节约土壤资源的具体措施,一是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二要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
3.节水型园林绿化。
主要体现在使用聚水措施,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铺装等。
应注重雨水的回收与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同时还可以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
应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另一方面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而且还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4.节能型园林绿化。
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
尤其是那些远离城市的郊野公园或高速公路绿化,利用太阳能、风能、水力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还能节约大量的管网建设投资。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中的绿地和园林空间日益受到重视。
设计一个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不仅能美化城市环境,还能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将从设计理念、植物选择和景观构建等方面探讨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是以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来收集和利用雨水。
要注重节约能源,采用节能灯具、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设施。
还要注重垃圾处理和废物利用,通过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来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植物选择是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在选择植物时,要注重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适应能力,选择那些能够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的植物,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还要注重植物的生态功能,在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达到净化空气、吸附尘埃和降低噪音的效果。
景观构建是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
景观构建要注重节约和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如使用木材时要选择来自可持续林业的木材,使用砖块和瓦片时要选择再生砖和再生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还要注重景观的可持续性,设计园林景观时要考虑到日后的维护和管理,选择那些易于维护和管理的景观元素,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浅谈节约型园林的设计方法
摘要: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多,资源、能源消耗过度,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强化节约型建设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园林建设中尽可能的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就节约型园林的设计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节约型园林的内涵、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意义;设计;方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ity’s population is growing and resources, energy consumption is excessive,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become economical the important content, this requests us in the garden construction as far as possible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energy,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nsiv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nsiv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ea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ethod.
Key Words: the intensiv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eaning; design; methods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园林建设的本质要求,而在能源、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只有在尽量节约资源、能源的前提下,以较小的投入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是城市园林生存并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节约型园林的内涵
所滑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指园林绿化建设、运营、维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投入和资源的耗费,同时实现园林绿化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角度来看,节约型园林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一)节约型园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节约型园林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三)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必须是在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和能源,以及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进行的;四)人们能够通过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以合理的投入获得较为理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
2、发展节约型园林的意义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日益减小,
很多城市原有的自然山体、山坡、林地和城市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以往,很多城市采取兴建矿场、大面积铺设草坪的方式进行绿化,甚至大规模运用塑料花草树木等进行装饰,这种做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美化效果,还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人力、物力,更不适合节约型的发展战略。
因而建设城市园林是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的必然需求。
但在我国,关于节约型园林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节约资源、能源,并使节约型园林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仍是节约型园林研究的主题和热点。
因而在我国,研究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包括如何提升园林生态效应、实用性,如何节水、节能和节约养护成本等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节约型园林的设计要点及方法探讨
不论是片面追求短期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而不顾能源、资源消耗的园林,还是只强调园林本身而忽略周围整体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园林,以及过分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生态功能和环境功能的园林,都不是合格的节约型园林。
因而节约型园林的设计应统筹兼顾,不论是植物设计、水体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山石设计、地形园路等方面的设计都要注意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3.1节约型园林植物设计
节约型园林的植物设计应即注意营造自然景观、美化环境,又要突出园林的生态功能和净化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到节约植物采购、灌溉和养护的成本,因而我们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园林建设地区原有自然物种,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植物的抗旱、抗病虫害能力。
例如,为了节约养护费用和提高苗木成活率,节约型园林应选用乡土树种或耐早旱型的树种,一方面,乡土树种和耐早旱型的树种适宜园林建设地区的气候环境,同时病虫害较少,易于成活,易于养护。
另外,乡土树种可以就地取材,节约了运输、购置费用,同时由于这类树种既易于成活又能很好地适应园林建设地区的气候变化,因而能够较为轻松的实现一定的景观效应,而节省了大量的造景费用,近年来昆明的乡土树种在栽培上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相当迅速,例如:滇润楠、球花石楠、云南拟单性木兰、肋果茶等一大批乡土树种得到批量生产,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用后效果也十分理想,对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大有裨益。
3.2节约型园林水体设计
在节约型园林的水体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利用当地自然用水,结合当地水体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设计。
例如江滨公园、海滨公园的水体设计中,可抽取江水、海水进行利用来营造喷泉等景观,规划的园林区域内有池塘,则可将其进行修整、美化,设计成小型湖泊等等。
另外,对于规划区域内没有天然水体的园林设计,可以直接减少园林的水景设计,通过强化其他形式的造景,以及强化植被功能等手段弥补园林缺少水
景的不足,同时达到节约型园林应有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3.3节约型园林建筑和山石设计
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主要做用是:造景、提供游览场所、提供休憩场所、一定的使用功能和主体建筑的补充。
节约型园林设计中应尽量选择节省材料的建筑类型,如凉亭等,同时也应尽量选择经济实用的建筑材料,如竹、木、石材等。
园林建筑应尽量简洁大方,并突出园林设计主题和实现一定的文化诉求,而避免过于复杂和华而不实。
山石设计方面,应尽量就地取材,选用当地价格适宜的石材,如果石材运输费用过高,也可在尽量保证应有景观效果的前提下采用塑石假山。
此外,山石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应适合园林的具体条件,营造和谐的景观效果。
3.4节约型园林地形和园路设计
地形设计方面,一个保留园林规划区域原有的基本地形,如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山体地形等,要避免大规模的土方挖方、对方等。
园路设计方面应采用经济型的石材进行铺装,也可以根据园路的主次分别选择相对高档和抵挡的石材进行铺设,既要保证园路整洁、美观,符合园林整体氛围和景观特点,又要控制造价。
总结
总而言之,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背景下,节约型园林已经成为我国园林设计和园林建设界的热点和主流。
节约型园林既要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又要尽量节省资源和能源,因而进行节约型园林的设计时,要综合考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达到以有限的成本达到最佳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玉琴、黄尚琦.节约型城市主题下的园林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2]吴慧琨.能源节约型园林的设计方法.[J].中华民居.2010(10):172
[3]胡玉珍.园林绿地规划节约式设计探讨.[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8):17
[4]林勇兴.能源节约型园林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242
[5]王艳梅.浅谈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J].中国农村小康.200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