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 最完整
- 格式:ppt
- 大小:13.25 MB
- 文档页数:44
节约型园林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园林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
朱建宁将节约型园林解释为“因地制宜为原则,便于养护管理为规划设计准则,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营造一个适度、合理的空间环境”[1]。
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构成要素;通过植物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生态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不仅能为人们创造出自然宜居的生存环境,更对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节约型园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故节约型植物景观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方法,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分析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从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植物群落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使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构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
1 现今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面临着巨大压力,矛盾日益突出。
但是一些城市违背生态发展和建设的科学规律,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出现了很多与节约型园林背道而驰的现象。
1.1 “大草坪风”有的城市在建设中不顾自身条件,脱离现实,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大广场、大草坪,简单地模仿西方国家“疏林草地”等,与城市的规模和发展定位不协调。
既没有起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又浪费了珍贵的土地资源。
有研究表明草坪的养护投入与植物群落的养护投入之比是3?1;由乔、灌、地被、草坪组成的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是草坪的4-5倍[2],此外草坪灌溉用水量也比植物群落多得多,还要防病、治虫、割草。
大面积种植草坪不仅浪费财力,更耗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1.2 盲目移植大树古树,“高价建绿风”近年来,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为了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大量移植大树甚至古树。
大树、古树从购买、运输、栽植到后期管护的费用都远远高于规格较小的同类树木,而且其成活率也较低,死亡后需要进行二次栽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对原生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
节约型园林的理念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丘荣李毅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100098摘要:本文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理念的理解,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的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节约自然资源,创造可持续开展的生态环境,特别提出了根据管理要求不同选用不同植物的理念,从而使种植设计一最合理的投入而到达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森林公园种植设计一、什么是节约型园林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无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无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无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①节约就是利用很少的投资到达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中的应用充分利用现状植物是节约型园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植物做为一个生命体,需要生长的时间,如果现状中有植物既可以很快成景,也可以节约很大的投资,特别是有一些大树,如果我们重新栽植,不可能有很大的苗木,即使有也是破坏的原来的环境,并且要花费很大的价钱。
在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利用了现状植物。
在森林公园中有洼里公园、碧玉公园、苗圃地、林地、现状村落里的大树,我们的原那么就是尽量保存,并加以改造。
种植设计原那么是:充分保护现有绿化植被,丰富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证高比例的密林因此,方案中提出利用原有树木区域为39%,新植树木区域为61%。
现状保存植物约56000株。
节约型园林应该便于养护管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尽量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在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中,我们要创造森林的景观,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游人活动的环境,因此我们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将其分成不同的管理等级区域,根据人流活动的情况确定公园管理的等级,也根据不同的管理等级确定植物种类。
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节约型园林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入手,探讨其关键特点及建设要点,最后展望未来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节约型园林的概念节约型园林是指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生态效益作为设计和建设的基本原则的园林。
其核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废弃物为特点,倡导利用有机原料、推广节能设备和采用自然资源等手段,实现园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园林相比,节约型园林更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既注重绿化美化的效果,又注重实用性和环境友好性。
二、节约型园林的关键特点1. 节约资源:节约型园林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注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节约能源。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自然风等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通过选用节水设施、灌溉系统等手段,降低用水量,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型园林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辐射性。
通过创造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景观的持续发展能力。
3. 提高生态效益:节约型园林注重园林的生态效益,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通过建立各种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园林项目的生态效益,倡导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相结合,实现园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要点1. 精细规划:精细规划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包括绿化植物的选用、绿地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等。
同时,要注重生态景观的保护和修复,加强对土壤、水质、空气等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2. 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基础。
要注重选用具有节约效益的绿化植物,如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品种;同时,在景观设计上注重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创造具有生态功能的景观,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一文说清节约型园林那些事引言:从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理念看,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和科学造林绿化明确了要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具备可持续、自维持、循环式、高效率、低成本等特性的节约型园林也将成为发展方向。
一、什么是节约型园林?1、定义:“节约型园林”顾名思义,就是指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化。
要在绿化建设中以“阐释自然观”为文化主体,营造适宜的,,自然”空间和场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节约型园林的概念的含义(1)表现在能够最大程度上体现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2)表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方面(3)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4)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简而言之,节约型园林就是使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益,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保证经济性与合理性,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为基本规律,实现好园林绿色生态建设。
4、节约型园林建设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效率高;(2)成本小;(3)维持能力高;(4)持续性强。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推动园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节约土地和水资源等方面占有巨大优势。
二、节约型园林的绿化方式节约型园林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科学发展的核心理念,其核心目的是反对过度密植、贪大求洋、种植奇花异草、建造大喷泉、大水面、大广场、过大硬铺装等铺张浪费现象,不能错误理解为少用地或投入少的低价园林,从而减少绿地面积或粗制滥造,导致园林绿地品质低劣、功能低下。
节约型园林绿化应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耗。
有以下几种绿化方式:1、节地型园林在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上,要充分发挥不同空间和环境的优势,实现园林绿地的立体感与层次感。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传统的园林绿化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一、合理规划绿地面积1. 了解城市绿地指标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需要了解城市绿地指标,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环境的特点,合理确定城市的绿地面积。
绿地面积应当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2. 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地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合理规划城市的花坛、绿化带和景观湖泊等,使其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二、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1. 本地特色植被的应用优先选择本地特色的植被种类进行绿化,这些植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同时,本地特色植被还能够丰富城市的生态景观,吸引更多的鸟类和昆虫栖息。
2. 节水植被的运用选择节水植被进行绿化,能够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能够在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生存,减少浪费。
同时,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和雨水收集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损耗。
三、有效利用绿地资源1. 多功能绿地的打造绿地不仅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兼顾其他功能,如雨水调蓄、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等。
因此,在设计绿地时,应当考虑到多个功能需求,充分发挥绿地资源的效益。
2. 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在城市绿地中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开展城市农业、社区农业和屋顶农业等。
通过种植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本地食材,减少由农村到城市的食物运输,降低环境的能耗。
四、科学管理和维护绿地1. 合理施肥和植物养护在绿地管理和维护中,要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调配氮、磷、钾等养分,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造成污染。
节约生态环保型园林工程优秀案例该工程园林绿化面积18万m2,规划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突出“节约、生态、环保”三大主题,营造出一种宁静、舒适、幽雅、大气、简洁的现代化公园式厂区环境。
工程北部以厂房和生产线为主,景观设计简洁大方。
南部为办公和活动区域,优雅大方。
南部入口北侧便是该工程的重点景点生态池,其内容包括水池、人工岛、特色景观桥、假山、景亭,总面积约4398m。
生态池巧妙的运用了植物、动物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的手法为我们塑造了一幅大自然的和谐之象。
生态池中栽植有水生植物如,睡莲、黄菖蒲、千屈菜、细叶芒等;池水中放养着五颜六色的金鱼;人工岛上也配置了与水生植物相呼应的地被植物,还增加了连翘、迎春,再加上白玉兰、五角枫、垂柳、水杉、红枫等乔木的搭配形成了一幅色彩艳丽而和谐的山水画;池心岛上设有假山流水、景亭,池中、岛上百花争艳、小桥流水、闲鱼嬉戏,幽雅别致,身居其中犹如步入世外桃源。
生态池周边的园路都采用了透水混凝土路面,此路面也是当前提倡的新材料,它可以增加透水、透气性、防滑、缓解排水系统的负担、降低噪音等,也是国家大力推广的环保新技术。
生态池的北侧设置了两组音乐水帘,它会随着音乐的起伏变化出现形态各异的水帘画面,有声有色为厂区添加了不少风采。
生态池西侧设置了2万m的大型停车场,同时可以容纳七百多辆车停放,这种大气的设计很是忧思远虑,为良好的停车秩序提供前提。
其旁边为了员工休闲和娱乐建造了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让员工的业余生活更加精彩丰富。
整个厂区的景观多姿多彩、别致、幽雅,为员工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也为员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给厂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该企业的美好形象。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目标和实现途径》节约型园林建设旨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使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实现园林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下面将从建设目标和实现途径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节约型园林的相关内容。
一、建设目标1. 节约土地资源:在城市密集区或有限土地资源的地区,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面积。
园林景观要充分利用多层次、多元化的布局方式,创造空间的多功能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节约水资源:在园林设计和施工中,要通过科学系统的水资源配置,合理调控和安排水的供给与排泄,降低园林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采用雨水收集系统、滴灌技术等措施,减少用水浪费。
3. 节约能源:园林建设应充分考虑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采用绿色植物覆盖地面、合理配置乔、灌木树木等植物,增加遮阳透光功能,减少建筑物对空调和采暖设备的依赖。
同时,合理规划照明系统,选择低能耗的光源,提高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
4. 减少环境污染:园林建设要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农药和肥料,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处理建筑垃圾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 促进生态保护:园林建设要强调生态可持续性,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生态网络,保留和连通绿地和生态修复区,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二、实现途径1. 科学规划和设计:园林建设要进行科学规划,充分考虑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合理安排绿地、道路、建筑物等空间布局。
通过规模研究、土壤类型分析等技术手段,确定合理的植物配置和照明系统等。
2. 选择适应性植物:在园林建设中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植物的养护成本和能耗。
选择具有自净能力和抗污染功能的植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善用可再生资源:在园林建设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节约型园林设计研究》2023-10-30contents •节约型园林设计概述•节约型园林设计原则和方法•节约型园林设计实践案例•节约型园林设计的挑战与对策•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节约型园林设计概述节约型园林设计是指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实现园林生态、景观、游憩、科教等多功能的最大化,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定义节约型园林设计秉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注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强调合理使用土地、水、植物等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理念定义与理念节约型园林设计的重要性环境友好通过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改善人居环境良好的园林环境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资源节约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效利用土地、水、植物等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节约型园林设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涉及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研究内容包括节水型园林的规划设计方法、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低影响开发技术等。
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约型园林设计将成为未来园林发展的主流方向。
未来,将有更多学者关注和研究节约型园林设计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将有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节约型园林设计中,如智能化灌溉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等。
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02节约型园林设计原则和方法合理规划用地,避免浪费,如利用城市废弃地、拆迁地等。
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能源节约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如滴灌、喷灌等。
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耗。
03资源节约原则0201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避免破坏自然景观,如保护湿地、植被等。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措施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园林绿化方式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更好地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绿化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设计、节水灌溉、植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养护等方面。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目标。
2. 合理规划设计2.1 空间布局优化在进行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进行空间布局优化。
通过科学规划道路、建筑和植被等元素的分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减少资源浪费。
2.2 景观生态系统设计园林绿化应该注重景观生态系统的设计。
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建立良好的生态链条,提高生物多样性。
结合地形地貌特点,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效果。
2.3 循环利用设计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循环利用。
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植物;可以利用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制作有机肥料等。
通过循环利用设计,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3. 节水灌溉3.1 高效灌溉系统传统的园林绿化常采用喷洒式灌溉方式,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
为了节约水资源,在园林绿化中应推广使用高效灌溉系统,如滴灌、微喷等。
这些系统可以将水源直接送到植物根部附近,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3.2 植物选择与管理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应性强、耐旱的植物。
这些植物对水分需求较低,可以减少灌溉的频率和用水量。
加强植物的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减少水分的浪费。
3.3 雨水利用雨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可以用于园林绿化中的灌溉。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储存起来,在干旱季节进行灌溉使用。
这不仅可以节约自来水资源,还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4. 植物多样性保护4.1 引进本地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应优先选择本地植物进行引种。
2021节能型园林的主要内容与技术措施范文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推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肆意的能源消耗,不断恶化的气候环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敲响了警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目标。
作为构建绿色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园林工程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如何尽可能减少各种能源资源的消耗,是当前园林建设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节能型园林主要内容 1.1节约型园林绿化定义 “节约型园林绿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以最少的地、最少的水、最少的钱、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园林绿化模式”.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生态化的城市绿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化[1].目前节约型园林绿化主要采取节地、节土、节水、节力、节材、节能等措施进行实现。
1.2节能型园林绿化内容 节能型园林绿化,属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一种技术措施,就是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
如利用太阳能、水力、风能等能源解决照明、灌溉问题;利用反光和荧光材料制作的指示牌等园林小品,既有利于营造节能型园林绿化,还能够产生独特有趣的园林景观。
2节能型园林主要技术措施 2.1应用清洁能源 在园林施工中,对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配合相应的蓄电池,实现对电能的储存和利用,以满足施工设备和照明系统对于电力的需求。
不仅如此,应用太阳能技术,还可以有效控制园林内部的光照条件,促进植被的生长。
2.2雨水收集、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 在城市日常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和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一般含有对植物和土壤等有害的物质和元素,因此一般都是直接排放到污水管道,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的方案和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确保其能够适应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
为了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案和策略,并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
一、加强绿化区域规划和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绿化区域的规划和建设。
建设者需要对区域的自然属性、用地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保证规划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已经建成的园林景观,也应当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改造,提升其绿化质量和环境质量。
在进行绿化区域规划和建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与建设形式不同的植物种类或者建设形式对于环境和经济成本的要求都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案和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园林绿化的成本。
例如,在使用植物时,不仅需要考虑其美化效果,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质选择合适的植物,保证植物的生长状况。
在建设形式上,可以考虑利用回收材料、现成材料、沙石等原材料,减少绿化建设中的采购成本。
2.加强管理措施定期对绿化区域实行管理和养护措施,保证绿化区域的良好状态,对于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很关键。
加强在园林管理与养护时的节能、环保技术,同时引进园林物联网技术,进行全面安全监控等手段,有助于推动绿化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加强意识宣传与培训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需要从根本上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们需要了解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而绿化园林是环境友好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意识宣传和培训,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绿化园林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园林建设和养护工作中来。
在社会各界建立新时代环保意识下,推行绿色低碳的社区建设,使宣传教育成果形同于实际操作。
三、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既然要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当然就要不断吸取现代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优点,推进园林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并且不断探索创新精神。
节约型园林建设案例一、场地利用的智慧。
辰山植物园那地儿,以前有些是废弃的矿坑啥的。
这要是搁别的地儿,可能就觉得这是个大麻烦。
但是辰山植物园的建设者可有创意了。
他们没有搞那种大规模的土方搬运,把这儿填平再重新规划。
而是巧妙地根据矿坑的地形来设计景观。
比如说,那些高低起伏的矿坑边缘,被打造成了独特的山地植物园景观。
这样既保留了场地的原始风貌,又节省了大量平整土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好比一个人脸上有个小疤痕,人家没有想尽办法去磨平,而是在疤痕上画了朵超美的小花,反而成了特色。
二、植物的精心选择。
在植物的选择上,那也是大有讲究。
他们优先选用本地植物品种。
您想啊,本地植物就像本地的居民,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那是杠杠的。
不需要搞那些复杂的灌溉系统或者特殊的养护措施来伺候它们。
比如说,像上海本土的垂柳、乌桕等植物,在辰山植物园里可自在了。
这些植物本身就比较耐旱、耐瘠薄,种下去之后,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茁壮成长。
而且呢,本地植物还能为本地的小动物、昆虫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就像一个完整的小社区一样和谐。
还有啊,植物园里会采用一些自我繁殖能力强的植物。
比如说萱草,这玩意儿繁殖起来可快了。
种上一小片,过不了几年就能蔓延开来,形成一大片美丽的花海。
这样就不需要每年都去买大量的花卉来种,节约了不少买花苗的钱呢。
三、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辰山植物园在水的利用上那也是相当聪明。
他们建立了一套雨水收集系统。
就像我们小时候拿个小桶接雨水玩一样,不过人家这可是大工程。
下雨天的时候,植物园里的屋顶、道路等地方的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后,就可以用于浇灌植物了。
这就好比是天上掉下来的免费资源,不用白不用啊。
而且植物园里还有一些水景设计,这些水景的水也是循环利用的。
水从一个小池塘流到另一个小池塘,在这个过程中,既起到了景观作用,又不会因为一直换水而浪费水资源。
四、建筑材料的再利用。
在建筑材料方面,辰山植物园也是秉持着节约的理念。
节约型园林营建理念及途径
节约型园林营建理念是指在园林建设和管理中,注重节约资源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节约型园林营建的理念和途径:
1. 选用可再生材料:在园林设计中使用可再生材料,如天然木材、竹子等,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需求。
2. 高效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如滴灌、喷灌等,合理控制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回收,用于景观灌溉、洗车等用途,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4. 推广绿色建筑和技术:在园林建设中采用绿色建筑的原则,如使用环保建材、安装太阳能灯光等,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5. 强化垃圾分类和废物处理:设立垃圾分类桶和垃圾回收站,引导游客和员工进行垃圾分类,同时积极开展废物处理和资源再利用。
6. 合理规划园林布局:根据就地资源和场地条件,合理规划园林布局,避免不必要的土地开发,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7. 注重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在园林营建过程中,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提高生物多
样性。
8.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园林环境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和评估园林环境质量,及时采取必要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措施。
9. 提倡环保教育和意识: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节约型园林营建的认识和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
通过以上的节约型园林营建理念和途径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园林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