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学案打印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3.3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学习目标】1.简述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主要操作步骤。
2.简述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培养方法。
3.认同体外受精在家畜快速繁殖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基本程序和应用。
2.胚胎分割的应用意义。
3.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意义。
难点:1.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2. 胚胎干细胞的概念和分离途径。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自主预习及检测】阅读课本74—78页,完成练习册【自主预习】中的一、二部分内容【合作探究】1.胚胎移植中获取胚胎供体的方法有什么?2. 胚胎移植中胚胎受体的条件是什么?3.胚胎移植成功与否的条件有什么?4.在胚胎移植操作中,怎样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例如,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吗?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相同或相似吗?5.胚胎移植实质上是早期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你认为这样的概括正确吗?【当堂检测】1.胚胎移植是指将,或者,移植到,使之的技术。
其中为供体,为受体。
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① ,为胚胎的移入提供环境;②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③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3.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①②③④4.胚胎移植操作中,应对供体和受体母畜进行_________,使它们的生理条件达到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后_____________,这是胚胎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
因此,必须做到供、受体母畜的______________。
同时还要做到移入受体子宫胚胎的位置应该与其在供体内的位置______________,移入胚胎一侧的受体子宫角对应的卵巢必须有____________存在5.胚胎移植成功率的高低与供、受体生理环境条件一致性密切相关。
只有供、受体生理环境_________,移入受体的胚胎才能被接受,并继续发育。
八年级地理上册3.3水资源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水资课题§3.3水资学习目标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分布特征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点拨导入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自主学习1.地球上绝大部分水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
水资源一般指__________资源,它绝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目前人们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仅占全球水资源的______%.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________的增长、_______的发展以及人们_______的提高,导致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
世界的水日是__________,中国的水周是_________________。
独立自学完成团队合作6.读图3.19就地取“材”了解:“材”指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为什么说我国是贫水国家?读图3.13我国河流流量分布图,分析:从时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如何解决?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如何解决?读图3.16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调水路线,其中利用京杭运河的路线是_____线。
0.为什么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说出内涵结合图3.20结合图3.21水资源利用现状小结提纲思维导图反馈练习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是A海洋水B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c深层地下水D两极高山的冰川关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南丰北缺B北丰南缺c东北丰西南缺D西北丰东南缺关于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正确叙述是。
水资源一.目标呈现(1)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3)从生产、生活实例出发,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4)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二.预习热身阅读课本图文,完成下列填空。
1、【水是宝贵的资源】(1)地球上绝大部分水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资源一般指__________资源,它绝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3)目前人们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仅占全球水资源的______%.(4)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的增长、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的提高,导致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5)世界的水日是__________,中国的水周是_________________。
(6)读图3.19就地取“材”了解:“材”指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三.活动探究活动一(我国水资源的概况)1.为什么说我国是贫水国家?2.读图3.13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分析:(1)从时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如何解决?(2)从空间(地区)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如何解决?3.读图3.16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分析:(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__水系的丰富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条调水路线。
东线调水可利用运河河道,经过、、、、五个省级行政区。
中线是从水库调水,经过、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直辖市)市和(直辖市)市。
西线方案是以直接将江,以及江的支流江与黄河的游连通。
4.阅读课本图文资料,了解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措施容。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3元素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重点: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题目;元素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2、元素的种类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2、元素符号的意义三、知识检测1、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说的“铁质”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2、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
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3、(日照市)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属于同种元素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电荷数相同4、(巢湖市)2011年1月,怀宁县部分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铅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C.铅是由铅分子直接构成的 D.铅的中子数为1255、阳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36B、54C、38D、346、关于S和S2-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 D、核外电子数相同7、(泰安市)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
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C.属于非金属元素D.元素符号为MO8、白钨矿(主要成分为CaWO4)是一种重要的含钨矿物,CaWO4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是A.+6 B.+4 C.+2D.—29、(福州市)根据图3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B.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C.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D.氯离子和钠离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10、对于N2O3、N2O5、N2O所代表的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三种物质的元素种类相同B、各物质中氮的质量分数相同C、在三种分子里所含的氮元素的个数相同D、都含有氮分子11、(湛江市)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22254 56EE 囮34310 8606 蘆28505 6F59 潙`20468 4FF4 俴39137 98E1 飡NW39583 9A9F 骟23062 5A16 娖24933 6165 慥Zgj。
3.3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学案)一、自主探究思考问题:重的物体一定下落得快吗?猜想: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速度比质量小的快吗?(实验小探究)①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一枚硬币(重)和一张A4纸(轻),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②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一张A4纸(重)和半张揉成一团的A4纸(轻),可以观察到谁下落得快?结论:物体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无关.(实验演示)“牛顿管”的实验1、将羽毛和金属片放入有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2、将羽毛和金属片放人抽去空气的玻璃管中,让它们同时下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是的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时,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二、内容预习1、自由落体运动:。
在地球表面上,它是一个理想运动模型。
一般情况下,如果空气阻力相对重力比较小,产生的影响小,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密度较大实心物体的下落都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和2、。
3、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的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用符号表示。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1、纬度越高,g越;2、同一纬度,高度越大,g越。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9.8m/s2或10m/s2,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按m/s2计算。
5、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是;位移与时间关系是;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是。
三、典型例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钢球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因为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所以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例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g是标题,有大小无方向。
B.地面不同地方g不同,但相差不大。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降水的变化和散布教案降水的变化与散布【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均匀降水量散布图,说出生界降水散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
【学习重难点】经过读图、画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观点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散布规律。
【学习过程】一、降水与生活、降水的季节变化1.从大气中下降的、、等,统称为降水。
2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依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区分为、、、等不一样样级。
3.丈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4.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其他,并表现出不一样程度的季节变化。
往常用各月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
可分为整年多雨区、、、、。
二、降水的散布1.世界各地降水的多少差异很大,如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达10818 毫米,而阿塔卡玛荒漠以前400 年没有下过一滴雨,但降水的散布是有规律的。
(1)赤道地域降水两极地域降水(2)中纬地域:沿海地域一般降水内地地域一般降水(3)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2.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和的影响,还受等要素的影响。
往常状况下,山地的降水多,降水少。
【达标检测】1.以下对于世界降水散布规律的描绘,错误的选项是()A .赤道地域降水多B.两极地域降水少C.沿海地域降水少D.沿海迎海风地域降水多1 / 2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3 降水的变化和散布教案2.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是()A .赤道邻近的地域B.南北回归线邻近C.两极地域D.温带大陆东岸3.以下地域中,属于冬天多雨地域的是()A .回归线邻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B.30 度~ 40 度大陆东岸地域C.地中海沿岸D.温带大陆的内地地域4.赤道邻近的整年的降水量一般在()A .1000 毫米左右B.2000 毫米左右C. 500 毫米左在D. 3000 毫米左右5.对于降水的时空散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地形雨都出此刻山地的南坡B.沿海地域降水必定丰富C.面向大海的山坡都是多雨区D.赤道地域高温多雨6.以下地域中,属于整年少雨区的是()①回归线邻近大陆西岸的非洲北部②温带大陆的内地地域③30 度~ 40 度大陆东岸④两极地域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以部下于降水的主要形式的是()A .降雨B.降雪C.降冰雹D.雾8.读资料达成以下问题某地多年均匀降水量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 (毫米 ) 10522477181135169112572412(1)该地三个月降水最多,三个月降水最少,降水季节变化。
3.3 认识方向学习单(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3.3 认识方向学习单(学案)”。
一、教学内容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第三章第三节的“认识方向”。
具体包括:1. 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地图上的方向;3. 实际生活中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能够在地图上正确识别方向,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方向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以及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难点是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方向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方向图、地球仪、实际的路线图和学生的学案。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入方向的概念,比如“如果你在公园北边,你的朋友在南边,你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找到你的朋友?”然后,我会讲解方向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举例说明。
接着,我会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比如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上海,来巩固他们对于方向的掌握。
我会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单上的题目,来检验他们对于方向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单的板书,上面包括方向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用箭头表示下面图中每个物体的方向。
2. 请描述你家的位置,并画出从你家到学校的方向。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我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掌握了方向的知识,并在实际中能够运用。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方向的问题,从而加深对于方向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我准备和进行“3.3 认识方向学习单(学案)”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引入新课时,我选择了“如果你在公园北边,你的朋友在南边,你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找到你的朋友?”这个实际例子。
3.3天安门广场(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学文档。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3.3节——天安门广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运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能够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计算为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面积计算方法讲解:我会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详细讲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以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际问题解决: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一些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面积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以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计算为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这个实践情景引入的好处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引入时,我会详细解释天安门广场的历史背景和其重要意义,让学生了解这个实践情景的实际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习目标: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难点:知道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武器。
学习难点:明确马克思主义能够在各种新思潮的竞起中脱颖而出,主要依靠其先进性与科学性。
学习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十月革命前开始传入
条件:
(1)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资阶和小资阶知识分子队伍探索救国道路,根据自己的认识将西方各种政治学说介绍到中国,随之传入。
代表人物:
(1)(改良派):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是社会主义的鼻祖(2)(革命派):介绍马、恩的生平和学说。
(3):也曾介绍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特点: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初步接触,所以宣传并不全面,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救国之道,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并不大。
2、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原因:
(1)和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变化;
(2)对资本主义失望的知识分子急切寻求改造中国的新出路,以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发表文章、开设课程、组织学会、展开论战等多种途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宣传,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
(2)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
①发表文章进行介绍:
②利用讲坛进行宣传:
③通过论战扩大影:
④建立学会组织学:
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1)失败原因有哪些?
(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使许多青年认识到改良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于是开始接受,客观上使马克思主义得到更进一步传播。
第1页共2页
问题与主义之争
(3)、广泛传播的意义①为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②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思想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性
1、中国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2、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思想基础)
3、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4、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对苏俄的好感。
5、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6、、等人的宣传及的失败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知识梳理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开始
传播
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并接触西方各种政治思
想。
梁启超:较早提及
朱执信介绍部分学说和理论
一些无政府主义者
不理解科学社会主
义,没有把马克思主
义当作救国之道
正式
传播李大钊
主要
活动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开设课程
作用
提高人们的觉悟,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
陈、毛等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争鸣追逐(略)
广泛
传播
问题与主义之争(略)
工读互助组实践的失败
原因
影响
早期马克思主
义者的传播
方式:组织学会;展开论战
影响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