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世致用的主要思想 1、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关心国计民生,致 力于社会变革——《天下郡国利病书》。 2、顾炎武提出减轻人民负担,振兴工商业。
3、王夫之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 ——减轻赋税,严惩贪官污吏。 4、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振兴工商业。
“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问题探究: 战国时期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
3、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起 自下而上 的监督机构。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二、批判君主专制的影响
1、对君主专制的统治造成强烈冲击
2、思想启蒙给后世民众深刻的启迪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 波澜壮阔的景象?
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 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 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 完整的体系。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⑴批判理学和孔孟,反对绝对思想权威 ⑴主张经世致用——为学应求务实, ⑵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 ⑶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 立足现实,学以致用;实事求是、 “更不言一,亦不言理”,否定“天理”。 博学考据。 3、影响 ⑵“工商皆本”,批判“重农抑商”; ⑶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异端遭到文化围攻和人身迫害。 ⑷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 具有鲜明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2、影响与作用 解放了思想,启迪了后世。 解放了思想,启迪了后世。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出现的背景
⑴明清政治专制腐败,人民起义不断 ⑵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陈腐风气 ⑶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竞相逐利 ⑷士人有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