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桡神经损伤表现

桡神经损伤表现

桡神经损伤表现

桡神经损伤表现

运动

(1)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示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

(2)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3)检查肱三头肌及伸腕肌时,均应在反地心引力方向进行。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因尺侧腕伸肌与桡侧伸腕长短肌瘫痪,腕部向两侧活动困难。前臂背侧肌肉萎缩明显。

感觉

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

桡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桡神经损伤治疗方法 (1)常规给予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等治疗。 (2)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桡侧腕长、短伸肌,指总伸肌、拇长伸肌等进行局部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治疗强度以达到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运动为准。 (3)手法治疗:沿桡神经的走向,在其易受损伤的部位查找发生肿胀、粘连病变的软组织,给予点、按、揉、拨等手法治疗,每次20~30分钟,可见局部酸痛感减轻,病变软组织变软。 (4)进行增强肌力的康复功能锻炼。在能进行主动运动时给予适量的阻力,使其活动能够达到或接近正常活动度,每天2次,以感到局部轻微疲劳为标准。 ---------------------------------------------------------------------------------------------------------------- 上臂桡神经受压的常见有三个部位: 第一个部位是腋臂角处:在该部位桡神经正好位于肱骨颈和肱骨干上端的内侧。休息时将腋部置椅子背上而容易发生,或不适当地应用拐杖行走,将体重全部经腋部压在拐杖的横杆上,很容易发生桡神经受压而损伤。 第二个部位是在上臂的外侧,桡神经沟部:桡神经从后转向外侧部位,在此段桡神经位于肱骨外侧紧贴肱骨,当侧卧时将同侧上肢压在身下很容易损伤桡神经,特别在周末吃醉酒后侧身卧位,将手臂压在身下大睡,醒后就可能不能伸腕伸指,故西方人将之称为“周末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常常在2-4周内自行恢复。 第三个部位是桡神经在穿出外侧肌间隔的部位:该部位位于肱骨外上髁约10cm处,在该处桡神经常常被交叉的腱性肌起包裹,也就是在此处桡神经相对固定,而且是处于一个腱性组织环中,容易遭受卡压,特别是在上肢剧烈活动后容易损伤该神经。该病有自行恢复的趋势。临床上观察2-3月如仍不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分析

神经系统疾病分析诊断 一、分析诊断步骤 1.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2.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3.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 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 A.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B.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C.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 D.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E.外伤性:明确外伤史。 F.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G.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H.发育异常。 二、分析诊断原则 1.意义: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 处。 2.原则: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临床诊断多从此二大障碍着手 分析。 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征 1.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2.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 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 3.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4.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 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 四、定位诊断的步骤 1.归纳:根据病史以及查体所见,归纳提取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2.分析:损伤哪些结构可导致出现这些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体征和症状。 3.定位:什么部位损伤最能满足临床所见的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的结构基础(即在有限 区域内能造成相关结构的同时损伤)。根据中枢神经各部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点,推测最为可能的损伤部位;并根据在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伤后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推断损伤部 位的高低(阐述做出定位诊断的理论基础)。

到底桡神经损伤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到底桡神经损伤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在生活当中,因为桡神经损伤引起的伤痛我们并不少见,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怎样才算是桡神经损伤。如果有桡神经损伤损伤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容易留下后遗症。也正是因为桡神经损伤,有的患者手臂不能正常的往后摆动,严重的患者可能手指都不能正常伸直。这就一定要就医治疗了。 桡神经损伤较常见。原因如下: 1.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而使其受伤。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

3.枪弹伤,切割伤。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5.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肱骨闭合性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多属神经挫伤,较少为断裂伤,一般先行保守治疗,3月无效后手术探查。探查包括腋部和上臂桡神经的显露和肘部及前臂桡神经的显露。根据术中所见神经病变性质进行相应的神经手术。 1.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神经吻合后效果较正中神经尺神经为好。 2.如不能修复神经,可施行前臂屈肌属肌腱转移伸肌功能重建术,效果较好。肱三头肌瘫痪影响不甚严重,因屈肘肌放松和地心引力可使肘关节伸直。

3.神经未恢复前可使用悬吊弹簧夹板,以减少伸肌过度牵拉,影响疗效。 桡神经损伤的情况一般来说都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治愈之后情况是否都如之前就不好说了。难免会因为桡神经损伤而留下一些后遗症,如果在桡神经损伤治疗阶段之后紧接着有一些康复训练的话,情况可能会相对没有康复训练的患者要好一些。

疼痛学分类模拟题7含答案

疼痛学分类模拟题7 A1/A2型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治疗蛛网膜下腔麻醉并发症头痛的措施,错误的是 A.去枕平卧或采用头低位 B.输液治疗 C.使用镇静药或小剂量镇痛药 D.头部降温 E.硬膜外自体血充填 答案:D [解答] 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通常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典型症状是坐起时加重,卧床可减轻。表现为严重的枕部头痛并向后颈部放射,重者可出现全头痛并伴耳鸣、视觉模糊和复视。发生机制是脑脊液外漏,脑脊液压力降低使脑膜血管和颅神经受牵拉所致,自体血充填治疗效果最佳,其他方法卧床平卧、输液和使用镇痛剂等。现在未有头部降温有效的报道。 2. 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的顺序正确的是 A.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痛觉消失→触觉消失→运动麻痹→压力感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 B.血管舒缩神经纤维→触觉消失→痛觉消失→温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 C.血管舒缩神经纤维→痛觉消失→温觉消失→触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本体感觉消失 D.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痛觉消失→运动麻痹→压力感觉消失→触觉消失 E.血管舒缩神经纤维→温觉消失→痛觉消失→压力感觉消失→运动麻痹→触觉消失→本体感觉消失

答案:A 3. 关于肿瘤说法错误的是 A.机体正常细胞异常分化呈现相对无限制性 B.细胞异常增殖不符合生理需要 C.肿瘤不可预防 D.细胞增殖不受正常调控机制的控制 E.肿瘤细胞是由机体细胞而来 答案:C [解答] 肿瘤不但可以治疗,也可以预防。 4. 恶性肿瘤通常包括癌和 A.神经瘤 B.纤维瘤 C.肉瘤 D.骨瘤 E.结缔组织瘤 答案:C 5. 恶性肿瘤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 A.病程短、发展快 B.肿块质硬、固定 C.血清酶学及免疫学检查 D.X线、放射线核素或超声波检查 E.病理学检查

桡神经损伤的病因有哪些

https://www.doczj.com/doc/5718011101.html,/ 1 桡神经损伤的病因有哪些 桡神经神经损伤常见于脓骨干骨折。桡神经损伤的病因其次是枪伤。其他原因包括上臂和前臂近端的撕裂伤,注射性损伤及局部长期受压。 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内收畸形。 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检查:常规物理检查。治疗: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 臂丛后束分出腋神经后,即向下延续为桡神经。在大圆肌平面分出肌支支配肱三头肌和肘肌,然后主干进入肱骨的桡神经沟。在肘关节上方发出分支到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平面分为深支和浅支继续下行,支配前臂背侧肌群。 在上肢周围神经中,桡神经最易遭受外伤。其损伤多数是肱骨干骨折所引起。此外,腋杖压迫、上肢置于外展位的手术、桡骨颈骨折及大量骨痂生成等都可损伤桡神经。 1、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而使其受伤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 3、枪弹伤,切割伤。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5、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温馨提示:桡神经来自后束,在腋动脉之后,于肩胛下肌、大圆肌表面斜向后下,绕经肱骨后方桡神经沟至臂外侧,沿肱三头肌外侧头下行。桡神经在腋部发出数支至肱三头肌,然后在肱肌与肱桡肌之见之肘前外侧,于肘上发出分支至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继之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进入前臂,分成深、浅两支,浅支与桡动脉伴行,在肱桡肌深面于桡骨茎突上5cm 转向背侧,至手背桡侧及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深支又称骨间背侧神经,在进出旋后肌之前发出分支至桡侧腕短伸肌,穿经旋后肌并于其下缘分成数支,支配旋后肌、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食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短伸肌。神经损伤后导致相应的功能障碍。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718011101.html,/86rsjss/2014/0806/188734.html

中医骨伤学考核试卷及答案(3)

中医骨伤科试卷 ________ 一、选择题(50题×1分) (1~15题为A1、A2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桡神经损伤的体征是:() A 拇指不能对掌 B 四、五指夹纸试验阳性 C 腕下垂 D 小指侧感觉障碍 E 以上都不是 2、伤筋的主要症状是:() A 疼痛、肿胀、麻木 B 疼痛、肿胀、异常活动 C瘀肿、功能障碍、畸形D瘀肿、疼痛、酸胀E疼痛、瘀肿、功能障碍 3、慢性劳损的疼痛特点是:() A 刺痛 B 胀痛 C 夜间痛甚,白昼减轻 D 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E 活动时疼痛减轻,休息时加重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伤筋的并发症?() A 血管损伤 B 神经损伤 C 损伤性骨化 D 骨性关节炎 E 关节游离体 5、伤筋三期辨证用药时,中期是指:() A 伤后3~4天 B 伤后5~7天 C 伤后8~10天 D 伤11~14天 E 伤后3~14天 6、肩关节脱位常合并何种骨折?() A 关节盂边缘骨折 B 肱骨头骨折 C 肱骨外科颈骨折 D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E 以上都不是 7、屈曲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骨折的复位基本原则是使() A 脊柱旋转 B 脊柱前屈 C 脊柱后伸 D 脊柱侧屈 E 以上都不是 8、疲劳性骨折多见于() A 第一跖骨 B 第二跖骨 C 第三跖骨 D 第四跖骨 E 第五跖骨 9、胫骨骨折可能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的常见部位在() A 上端 B 上段 C 中下段 D 下端 E 以上都不是 10、股骨颈骨折移位采用持续牵引时,应将患肢置于() A 外展外旋位 B 外展旋中位 C 收外旋位 D 收旋中位 E 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因素() A 感染 B 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C 骨缺损 D 反复整复 E 未能解剖复位 12、骨与关节结核最多见于() A 膝关节 B 肘关节 C 脊柱 D 髋关节 E 肩关节 13、早期骨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靠的鉴别诊断依据是() A 单一关节肿胀 B 血沉增快

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试卷

2003级《外科学》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见答卷 1、内痔的好发部位为截石位点、点及点处。 2、2、三腔二囊管安置时胃气囊充气食管气囊注气,另需重量物品牵引。 3、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和 4、胸段食管癌多见于:次之,较少。 5、左侧结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 6、腹部手术常规折线时间是: 7、急性婴幼儿肠套叠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 8、asgow昏迷评分法,最高分,表示意识清楚;分以下为昏迷;最低为分。 9、颅内肿瘤发病率,胶质瘤中最常见的是 10、.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每空1分,共15分) 1急腹症: 2动胸壁或连枷胸壁 3通性脑积水 4晚期倾倒综合征: 5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男性,19岁,高热,呼吸困难,胸痛,在当地注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约2月余。左侧胸穿抽液10余次,共6000ml。目前病人仍有低热。咳嗽,胸穿抽出脓液胸片显示左胸中量积液,进一步治疗首选是 A.继续反复胸穿抽液 B.静滴抗菌素 C.胸腔闭式引流 D.止咳吸氧疗法 E.剖胸行纤维板切除术 2.严重胸部创伤伤员做气管切开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呼吸道死腔B、便于充分给氧 C、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D、控制纵隔摆动E、纠正反常呼吸 3.左胸刺伤急症入院,气急,血压13/9kpa(98/68mmHg),检查伤口时听到空气出入胸膜腔的响声,处理应首选是 A.清洗胸壁伤口,并放置引流条 B.伤口处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C.清创缝合伤口,并作胸腔闭式引流 D.缝合伤口,胸膜腔穿刺排气 E.创口换药,全身应用高效抗菌素 4.腹股沟斜疝的疝囊与精索的位置关系是 A.在精索的前外侧 B.在精索的后外侧 C.在精索的后侧 D.在精索的前内侧 E.在精索的后内侧 5.男,22岁阵发性上腹痛一日,次日转右下腹痛,呈持续性恶心,未吐,检查:T38.5oC,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及周围明显压痛,无包块WBC15.6x10з/L,中性86%,尿镜检RBC1~3个/HP,WBC2~3/HP,首先考虑 A.急性胆囊炎 B.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C.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D.右侧输尿管结石 E.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6.甲亢时,下述那项家查最能反应甲状腺功能 A.核素扫描 B.基础代谢率 C.T3,T4测定 D.TSH测定 E.血清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7.颅内压增高,可由那种情况引起? A、脑体积增加B、脑脊液量增加C、颅内占位病变D、颅内血容量增加

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治疗

中华创伤杂志 科技期刊 ZHONGHUA CHUANGSHANG ZAZHI 1998年 第2期 No.2 April 1998 吴梅英 【摘要】 目的 探讨桡神经深支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58例桡神经损伤患者,33例 采用显微外科吻合和移植,19例神经松解,2例神经残端植入,4例肌腱转位。结果 神经吻合和移植优良率 93.9%,神经松解优良率89.5%,4例肌腱转位疗效均满意,2例神经残端植入者疗效均差。结论 对已明确的 桡神经深支应尽早手术探查修复;对于鱼尾平面的桡神经深支损伤宜采用肌腱转位。 【关键词】 桡神经深支 吻合 移植 损伤 T herapy for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WU Mei-ying. Dept. of Orthopaedics, Southwestern Hospital,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methods and their effects on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Methods W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the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year of 1984 and 1994. Among them, there were 33 cases done with microsurgical anastomosis or transplantation, 19 with neurolysis, 2 with nerve end embedment and 4 with tendon transposition. 姟迹祝裕怠保龋凇絉esults The following-up showed that 93.9% of the patients were excellent and good in anastomosis or transplantation group, and 89.5% in neurolysis group. Four cases with tendon transposition were satisfactory, but 2 cases with nerve ends embedment were poor. Conclusions If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is surely diagnosed, the repair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nd tendon transposition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 regard to the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injury at the level of “fish-tail”. 【Key words】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Anastomosis Transplant Injury 桡神经深支损伤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伤后往往没有典型的垂腕畸形,易被忽略而漏诊。我院1984~ 1994年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桡神经深支损伤58例,根据不同原因所造成的损伤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取 得了较好效果。 临 床 资 料 1.一般资料:58例桡神经深支损伤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6~64岁。10岁以下儿童6例,60岁以上4 例,余为青壮年。新鲜伤14例(4例为孟氏骨折所致,余为锐器伤所致),陈旧性损伤44例(锐器伤24例,8例为 陈旧性桡骨小头脱位所致,在初期治疗时24例未发现桡神经深支损伤,其漏诊率达54.5%。12例为桡神经 深支卡压综合征)。 2.治疗方法:新鲜损伤14例中,10例为开放性损伤,清创时同时扩大伤口,找出断裂神经,用8-0带针尼龙 线Ⅰ期修复神经,4例神经嵌压及挫伤予以松解,孟氏骨折同时行切开复位。 陈旧性损伤44例根据术中探查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其中23例神经断裂者中有19例行神经直接 吻合,4例神经缺损在2~3cm者行游离神经移植;15例粘连行神经松解;另6例因神经断裂在鱼尾分支处无 法修复,2例行神经植入,4例行肌腱转位重建伸拇、伸指功能(1例神经植入患者因神经无恢复,2年后再次 行肌腱转位术)。陈旧性孟氏骨折患者中,2例术中同时切除桡骨小头。 结 果 本组病人随访2~12年,根据桡神经深支支配的运动区肌腱肌力恢复情况及伸掌指情况,分为优、 良、中、差。优:肌力4级以上,伸拇、伸指功能基本正常。良:肌力3~4级,伸拇、伸指可达基本正常生活 要求。中:肌力3级,拇指不能完全伸直。差:肌力2级以下,功能无明显恢复。结果见附表。

外科学经典题目全6

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一、填空题(共3题,计5分) 1. 腹部肿块伴有体重下降、乏力、贫血者大多为 . (1分) 2.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在于提高痛阈、消除紧张恐惧、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消除因手术麻醉引起的分泌gon功能、 提高痛阈、、、 以及等。(2分)3.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黑便、腹水、等。(2分) 二.名词解释:(共3题,计5分) 1. Late Dumping Symdrome, LDS(1.5分)--- 2.Charcot综合征(1.5分)--- 肝外胆管结石并发梗阻感染时表现为腹痛黄疸,高热寒战,此为 3.SARS(中、英文)(2分)— 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严重急性呼吸道障碍综合症 三. A型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计40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圈出) 1.下列肛裂发生的部位,最常见的是 A.k—C位3点处 B.K—C位6点处 C.K—C位9点处 D.K—C位12点处E.K—C位6点和12点处 2.下列产生低氯低钾性碱中毒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A. 食道癌伴梗阻 B. 结肠梗阻 C. 高位小肠梗阻 D. 幽门梗阻 E. 低位小肠梗阻 3.男性,35岁,因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术后第5天,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痛,局部压痛明显,肌卫及反跳痛,继发热(T:37.8度). 下列原因首应考虑的是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在种种历练之后,他们可以学会如何独立处理问题;如何调节情绪与心境,直面挫折,抵御压力;如何保持积极进

外科学复习资料

外科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老年急性阑尾炎最突出的特征是( C ) A.腹痛剧烈 B.呕吐频繁 C.腹部压痛、肌紧张不明显 D.体温升高 E.白细胞计数增高 2.根据X线片表现,最不稳定的骨折是( C ) A.横骨折 B.斜骨折 C.粉碎性骨折 D.青枝骨折 3.I期乳癌指的是( B ) A. Tis N0M0 B. T1N0M0 C. T1-2N1M0 D. T2N0M0 4.最易发生嵌顿的疝是( A ) A.股疝 B.直疝 C.难复性疝 D.切口疝 5.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 C ) A.颈椎 B.胸椎 C.腰椎 D.骶椎 6. 早期胃癌的概念是癌( B ) A.局部在位窦内 B.局限在粘膜或粘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内 D.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7.拇短展肌功能障碍见于( B ) A.桡神经损伤] B.正中神经损伤 C.尺神经损伤 D.肌皮神经损伤 8.慢性胆囊炎较少有的症状是( B ) A.厌食油腻 B.寒战高热 C.腹胀 D.肩背部隐痛 E.嗳气 9.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48小时内最主要的并发症( E ) A.创伤性休克 B.毒血症 C.脓毒症 D.急性肾衰 E.低血容量性休克 10.胃穿孔的X线检查所见主要为( B ) A.双侧横膈抬高 B.膈下游离气体 C.腹胀伴肠型 D.晚间或下午呕吐大量宿食 E.食量减少 11.门脉高压症常见的原因为( C ) A.肝肿瘤 B.慢性肝炎 C.肝硬化 D.门静脉主干先天性畸形 12.各型休克的共同特点是( D ) A. 血压下降 B. 脉压缩小 C. 中心静脉压下降 D.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E. 四肢湿冷 13.“危险三角”的疖易并发( C ) A.眼睑炎 B.上颌窦炎 C.海绵状静脉窦炎 D.口腔炎 E.痈 14.手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常见的原因是( B ) A.颅内压增高B.麻醉反应 C.术后腹胀D.肠梗塞E.低血钾15.大体上说,腹内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 ) A.内出血 B.腹膜炎 C. 胃肠道症状 D.全身感染表现 E.腹胀、肠麻痹16.多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都有一个共同点( C ) A.血压下降 B.脉压缩小 C.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D.中心静脉压下降 17.胸外心按压时,挤压点应选择在( D ) A. 胸骨上半部 B. 心前区 C. 胸骨中部 D. 胸骨下半部 E. 以上都是 18.灭菌后的手术器械,一般可保留( A ) A.14天 B. 7天 C.1天 D.12天 E.21天 19.管直肠周围脓肿常并发( C ) A.败血症 B.外痔血栓形成 C.肛瘘 D.肛窦炎 20.成人头颈部面积按烧伤的新九分法应为( A ) A. 1×9% B. 2×9% C. 3×9% D. 5×9%+1% E. 4×9%+1%

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一般处理原则: ①用修复的方法治疗神经断裂。 ②用减压的方法解除骨折端压迫。 ③用松解的方法解除瘢痕粘连绞窄。 ④用锻炼的方法恢复肢体功能。 一、非手术疗法 对周围神经损伤,不论手术与否,均应采取下述措施,保持肢体循环、关节动度和肌肉张力,预防畸形和外伤。瘫痪的肢体易受外伤、冻伤、烫伤和压伤,应注意保护。非手术疗法的目的是为神经和肢体功能恢复创造条件,伤后和术后均可采用。 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骨折引起的神经损伤,多为压迫性损伤,首先应采用非手术疗法,将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以解除骨折端对神经的压迫,观察1~3月后,如神经未恢复再考虑手术探查。 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伸展选用适当夹板保持肌肉在松弛位置。如桡神经瘫痪可用悬吊弹簧夹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3.保持关节动度预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发生的畸形,如足下垂可引起马蹄足,尺神经瘫痪引起爪状指。应进行被动活动,锻炼关节全部动度,一日多次。 4.理疗、按摩及适当电刺激保持肌肉张力,减轻肌萎缩及纤维化。 5.锻炼尚存在和恢复中的肌肉,改进肢体功能。 二、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后,原则上越早修复越好。锐器伤应争取一期修复,火器伤早期清创时不作一期修复,待伤口愈合后3~4周行二期修复。锐器伤如早期未修复,亦应争取二期修复。二期修复时间以伤口愈合后3~4周为宜。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要轻易放弃对晚期就诊患者的治疗。 1.神经松解术 如神经瘢痕组织包埋应行神经松解术。如骨折端压迫,应予解除;如为瘢痕组织包埋,应沿神经纵轴切开瘢痕,切除神经周围瘢痕组织,作完神经外松解后,如发现神经病变部位

中医骨伤学考核试卷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试卷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50题×1分) 二、(1~15题为A1、A2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三、1、桡神经损伤的体征是:() 四、A 拇指不能对掌 B 四、五指夹纸试验阳性 五、C 腕下垂 D 小指侧感觉障碍 E 以上都不是 六、2、伤筋的主要症状是:() 七、A 疼痛、肿胀、麻木 B 疼痛、肿胀、异常活动 八、C瘀肿、功能障碍、畸形 D瘀肿、疼痛、酸胀 E疼痛、瘀肿、功能障碍 九、3、慢性劳损的疼痛特点是:() 十、A 刺痛 B 胀痛 C 夜间痛甚,白昼减轻 D 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时减轻 E 活动时疼痛减轻,休息时加重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伤筋的并发症() A 血管损伤 B 神经损伤 C 损伤性骨化 D 骨性关节炎 E 关节内游离体 5、伤筋三期辨证用药时,中期是指:() A 伤后3~4天 B 伤后5~7天 C 伤后8~10天 D 伤11~14天 E 伤后3~14天 6、肩关节脱位常合并何种骨折() A 关节盂边缘骨折 B 肱骨头骨折 C 肱骨外科颈骨折 D 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 E 以上都不是 7、屈曲型胸腰椎单纯性压缩骨折的复位基本原则是使() A 脊柱旋转 B 脊柱前屈 C 脊柱后伸 D 脊柱侧屈 E 以上都不是 8、疲劳性骨折多见于()

A 第一跖骨 B 第二跖骨 C 第三跖骨 D 第四跖骨 E 第五跖骨 9、胫骨骨折可能发生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的常见部位在() A 上端 B 上段 C 中下段 D 下端 E 以上都不是 10、股骨颈骨折移位采用持续牵引时,应将患肢置于() A 外展外旋位 B 外展旋中位 C 内收外旋位 D 内收旋中位 E 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因素() A 感染 B 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C 骨缺损 D 反复整复 E 未能解剖复位 12、骨与关节结核最多见于() A 膝关节 B 肘关节 C 脊柱 D 髋关节 E 肩关节 13、早期骨结核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靠的鉴别诊断依据是() A 单一关节肿胀 B 血沉增快 C X线平片关节间隙有无狭窄 D 活组织检查 E 关节穿刺抽液行关节液检查 14、对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X线平片 B 核素骨扫描 C 查ALP D 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E MRI 15、在骨折的急救中,那项处理不正确() A 首先抢救生命 B 可用当时认为最清洁的布类包扎创口 C 妥善的外固定十分重要 D 开放外露的骨折断端均应立即复位 E 病人经妥善固定后,应迅速转送运往医院 (16~30题为A3、A4型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女,51岁,右肩部疼痛2月,近一周疼痛加重。关节功能明显障碍,梳头和穿衣等动作受限,肩关节周围有多处压痛点。

桡神经损伤的康复 讲稿

桡神经损伤的康复 一、概述 临床上,桡神经损伤较多见,原因是:①桡神经在上臂紧贴肱骨,当肱骨中l/3骨折时,外移的肱骨干近端或短缩畸形的远端极易损伤桡神经,而且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被骨痂包埋;②牵拉或不良姿势,例如:长时问上肢过度外展,或睡眠时头枕上臂;③锐器伤或火器伤;④医源性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损伤桡神经。 桡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导致伸腕、伸掌指关节、伸拇功能丧失。 感觉功能仅表现为手背桡侧皮肤感觉缺失或感觉减退。 如果前臂部位的桡神经损伤,不出现腕下垂,主要是掌指关节不能主动背伸,拇指不能主动背伸和桡侧外展。该部位损伤,最常见于桡骨头切除术,桡骨头颈部骨折或旋后肌卡压征等。 二、临床治疗原则 l.肱骨闭合性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多属于挫伤,断裂伤极少见,一般先行非手术治疗,观察3个月无效后应手术探查。 2.新鲜开放性损伤伴有桡神经麻痹者,应早期手术探查。如神经完全断裂,应争取神经直接缝接,或缺损较多者,则应行神经移植术。 3.陈旧性桡神经损伤,应施行肌腱移位术,常用的方法是:①旋前圆肌移至桡侧腕伸肌腱;②尺侧腕屈肌移至指总伸肌腱;③掌长肌腱移至拇长伸肌腱。保留桡侧腕屈肌于原位,以稳定腕关节。 三、康复治疗要点 1.佩戴腕关节固定夹板 2.通过训练对肌肉再训练 3.对神经恢复无望的,考虑重建等。 4.肌腱移位术后的训练 (1)旋前圆肌代替桡侧腕伸肌:①让患者做旋前动作的同时,有意识地练习伸腕动作。②早期应避免同时屈腕屈指的联合动作,避免移位肌肉肌腱的过度牵拉。 (2)尺侧腕屈肌代指伸总肌:让患者作轻度尺偏屈腕动作的同时,练习伸掌指关节。为了避免内在肌的伸指间关节的代偿作用,可用弹力绷带将示、中、环、小指的指间关节固定于屈曲位。如果是采用桡侧屈腕肌代指伸总肌,则让患者轻度桡偏屈腕的同时,练习伸掌指关节。 (3)掌长肌移位代拇长伸肌:让患者在屈腕的同时,有意识地练习伸拇指指间关节。如果是采用指浅屈肌腱代拇长伸肌,则让患者在屈指的同时,有意识地练习伸拇指指间关节。 注意:早期练习时,应避免同时做伸腕、伸拇和伸指的联合运动。 1

2015年骨外科学中级职称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跟答案

2015年骨外科学中级职称考试专业实践能力真题精选及答案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中级职称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骨外科学题库试题量:8237道题。 A1/A2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股骨干远端骨折容易发生 A、骨折延迟愈合 B、筋膜间隔综合征 C、股神经损伤 D、腘血管损伤 E、骨折不愈合 正确答案:D 2、关于Smith骨折最确切的描述是 A、桡骨远端经关节面的骨折 B、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关节脱位 C、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 D、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E、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 正确答案:E 3、关于骨折的合并症,下列哪项不对 A、股骨颈骨折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 B、肱骨内上髁骨折可伤及肱动脉

C、下胸壁肋骨骨折,可同时肝或脾破裂 D、腓骨小头和颈部骨折,可同时伤及腓总神经 E、肱骨中段骨折可伤及桡神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肱骨内上髁骨折一般不伤及肱动脉,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常常伤及肱动脉。 4、关于手外伤清创术的处理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 A、力争在6~8小时内进行 B、最好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 C、不能在有张力的情况下,勉强缝合伤口 D、创口方向纵行越过关节或与指蹼边缘平行时,应采用"Z"字成形术 E、软组织缺损较大,有骨外露时,最好用游离植皮术 正确答案:E 5、关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B、位于解剖颈上方 C、Dugas征阳性 D、位于大小结节移行部位 E、以手术治疗为主 正确答案:D 6、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横断伤,早期可能出现 A、呼吸衰竭 B、空气栓塞

桡神经

桡神经 1.桡神经的体表定位 在臂部为自腋后皱襞的下方经臂部后方至臂部外侧中、下1/3处,再从该处至肱骨外上髁的连线。在前臂部位自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的连线为桡神经浅支的投影;自肱骨外上髁至前臂背侧中线的中、下1/3交界处的连线,为桡神经深支的体表投影。 2.桡神经的走行与分布 由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并与肱深动脉一同行向外下,先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然后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在此分为浅,深二支,浅支经肱桡肌深面,至前臂桡动脉的外侧下行;深支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称为\骨间后神经。 3.桡神经分布范围内涉及到肌肉的起止点及作用 (1)肱三头肌,该肌起端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与内侧头分别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外上方和内下方的骨面。三个头向下以一坚韧的肌腱止于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使属关节后伸和内收。(2)肱肌,该肌起于肱骨前内侧面与前外侧面下2/3、上端呈“V”形与

三角肌的止端相接,止端与肘关节囊紧相贴连,附着于尺骨冠突之前。作用:屈肘。(3)肱桡肌,该肌起自肱骨外上踝的上方,向下止于桡骨茎突,作用:屈肘关节。(4)旋后肌,该肌起自肱骨外上髁和尺骨外侧缘的上部,肌束向外下,止于桡骨前面的上部。作用:前臂旋后。 4.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 桡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皮肤最为明显。桡骨颈骨折时,也可损伤桡神经深支,其主要症状是伸腕能力弱和不能伸指。 5.上臂桡神经受压的常见有三个部位 第一个部位是腋臂角处:在该部位桡神经正好位于肱骨颈和肱骨干上端的内侧。休息时将腋部置椅子背上而容易发生,或不适当地应用拐杖行走,将体重全部经腋部压在拐杖的横杆上,很容易发生桡神经受压而损伤。 第二个部位是在上臂的外侧,桡神经沟部:桡神经从后转向外侧部位,在此段桡神经位于肱骨外侧紧贴肱骨,当侧卧时将同侧上肢压在身下很容易损伤桡神经,特别在周末吃醉酒后侧身卧位,将手臂压在身下大睡,醒后就可能不能伸腕伸指,故西方人将之称为“周末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常

桡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

桡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 想要预防桡神经损伤,首先就需要先知道造成桡神经损伤的原因,造成桡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是牵拉伤、切割伤以及车祸等造成。桡神经损伤多发生于肱骨中下段骨折,因此,一旦发现有移位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不管是否伴有桡神经损伤,建议最好不用手法复位,以免引起桡神经损伤或加重桡神经损伤;术前必须检查桡神经的功能情况。对于桡神经损伤的预防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桡神经损伤预防 1、药物治疗 全身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激素、多种B族维生素、细胞色素C、能量合剂、神经生长因子等治疗。对药液外渗造成的神经损伤局部可用0.25%奴夫卡因或透明质酸酶环封。 2、物理治疗 局部可给予红外线、电磁波、TDP、按摩、活血化淤、舒筋活络药液离子导入等治疗。 3、护理重点 疼痛剧烈者可给予镇痛药;预防腕下垂、足下垂、足内翻等畸形,应使用石膏托、木鞋等进行肢体功能位固定;为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废用性萎缩,对肢体应给予定时按摩、被动活动,鼓励患者多作主动活动。注意观察受损神经恢复情况,若神经损伤逐渐加重,应进行早期手术松解或晚期病损段神经切除、自体神经移植或神经移位。 桡神经损伤治疗原则 1、根据伤情采用神经减压、松解或缝合术。必要时用屈肘,肩内收前屈及神经前移等法克服缺损。如缺损多则作神经移植术,神经吻合后效果较正中神经尺神经为好。 2、如不能修复神经,可施行前臂屈肌属肌腱转移伸肌功能重建术,效果较好,肱三头肌瘫痪影响不甚严重,因屈肘肌放松和地心引力可使肘关节伸直。 3、神经未恢复前可使用悬吊弹簧夹板,以减少伸肌过度牵拉,影响疗效。 4、近愈标准:神经修复良好,手术后伤口愈合。 5、治愈标准:肌力、感觉恢复满意,肢体无畸形,功能良好。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满意。 另外还需注意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恢复患肢功能。在平时休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姿势,特别是白领一族,最好能平卧休息,千万不要以手臂代枕。还要注意坐姿,不要翘二郎腿。

外科学考试习题-_外科习题19

第三十六单元 上肢骨折 1.肱骨中下1.3骨折,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 肱动脉损伤 B 正中神经损伤 C 尺神经损伤 D 桡神经损伤 E 肱二头肌断裂伤 2.肱骨中段骨折,为粉碎性骨折,选择哪种治疗方法为好 A 骨牵引治疗 B 髓内针固定 C 加压钢板固定 D 普通钢板固定 E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3.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断端最常见的移位方向是 A 远折端向后移位 B 近侧端向后移位 C 远折端向前多位 D 近折端向桡侧移位 E 近折端向尺侧移位 4.肱骨上1/3骨折,骨折线在三角肌止点以上,远位骨折段移位,主要是由于

A 胸大肌牵拉 B 背阔肌牵拉 C 大圆肌牵拉 D 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牵拉 E 肱桡肌牵拉 5.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肱骨下端缺血性坏死 B 血管神经损伤 C 骨折局部感染 D 脂肪栓塞 E 损伤性休克 6.在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时,最应防止出现的畸形是 A 向前成角畸形 B 肘内翻畸形 C 肘外翻畸形 D 旋转畸形 E 向后成角畸形 7.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 A 肱二头肌 B 肱三头肌 C 肱动,静脉

D 肌皮神经 E 桡神经 8.肱骨髁上骨折,有尺侧侧方移位,未能矫正时,最常见的后遗症 A 肘关节后脱位 B 尺神经损伤 C 肘内翻畸形 D 肘关节前脱位 E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9.锁骨骨折可发生的合并损伤,是 A 颈2,3神经根 B 胸锁乳突肌 C 副神经损伤 D 膈神经损伤 E 臂丛神经损伤 10.锁骨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 切开复位,内固定 B 手法复位,横8字绷带固定 C 牵引治疗 D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E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 11.科雷(Colles)骨折,发生在

桡神经损伤的治疗

桡神经损伤的治疗 *导读: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处贴近骨干,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骨痂生长过多和桡骨头前脱位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伤及此神经。…… 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桡神经在肱骨中下1/3处贴近骨干,此处肱骨骨折时桡神经易受损伤。骨痂生长过多和桡骨头前脱位可压迫桡神经。手术不慎也可伤及此神经。 桡神经损伤比较常见,原因有以下:1.由于桡神经在上臂贴近肱骨,在前臂也较靠近桡骨,因而骨折时常同时受伤。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也常被埋于骨痂中。 2.牵拉或压迫而使其受伤。例如上肢外展过久或头枕上臂入睡等。 3.枪弹伤,切割伤。在战时或角斗时直接致伤。 4.手术损伤:例如桡骨头切除术或肱骨手术时致伤。 5.骨痂生长过多或桡骨头脱臼也可压迫桡神经。 桡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1.运动:上臂桡神经损伤时,各伸肌属广泛瘫痪,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旋后肌、伸指总肌、尺侧腕伸肌及示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瘫痪。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稳定掌指关节,拇指功能严重障碍。 *2.感觉:桡神经损伤后,手背桡侧半、桡侧两个半指、上

臂及前臂后部感觉障碍。 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呢?可以采用推拿治疗和手 术两种治疗的方法: 1.推拿治疗:治疗重点是前臂伸肌群约10分钟。拿前臂伸肌与指揉曲池、外关、手三里、阳溪、阳化诸穴,拿合谷相结合,并交替使用,约5分钟。分别捻、抹拇、食、中、环、小指诸掌指,及指间关节,摇动腕关节及诸掌指关节,以防止诸指呈半屈曲位僵直性挛缩。最后以擦法施以前臂桡侧背部,以热力度结束治疗。 2.手术治疗:1)神经粘连松解术:术中见神经连续性好,周径稍粗大,光泽丧失,有黑褐色改变,弹性差,行神经外膜、束膜松解,并周围得保松注射1ml。 (2)神经直接吻合:两端无明显缺陷,做直接束外膜缝合,吻合口无张力。 (3)神经移植术:当神经两断端间缺损大于周径的4倍时,则行神经移植术。术中取腓肠神经,做电缆式缝合。合并骨折者同时行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常规用抗生素、神经营养药,并用电刺激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康复,防止关节僵硬、肌萎缩。

人体主要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人体主要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主要神经损伤临床表现记忆口诀 尺爪桡垂腕正中手似猿 腋损方形肩股伤四头瘫 胫损勾状足腓总下内翻 各神经功能分述: 正中神经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C6~T1)在腋部由臂丛外侧束与内侧束共同形成,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行走,降至肘窝后,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行于前臂正中指浅、深屈肌之间达腕管,穿掌腱膜深面至手掌,分成数支指掌侧总神经,每一指掌侧总神经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沿手指两侧行至指尖。 在臂部与肱动脉一致;在前臂为从肱骨内上髁与肱二头肌腱连线的中点,至腕前区远侧横纹中点稍外侧的连线。 支配肌肉正中神经在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时,发出运动支支配下列肌肉:①旋前圆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②桡侧腕屈肌,其功能是使手桡侧屈曲,屈腕; ③掌长肌,其功能是屈腕;④指浅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节指骨屈曲。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后,发出前骨间神经,支配下列肌肉:①拇长屈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末节屈曲;②第1、2指深屈肌,其功能是使示指、中指末节指骨屈曲;③旋前方肌,其功能是使前臂旋前。在腕管的远端,正中神经支配:①拇短展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外展;②拇对掌肌,其功能是使拇指掌部向对侧;③拇短屈肌浅头,其功能是使拇指近端指节屈曲;④第1、2蚓状肌,其功能是屈曲示指、中指的近端指节和伸直其远端2个指节。感觉支分布于手掌桡侧半皮肤,拇指、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半掌面皮肤,并覆盖在相应手指的掌指关节掌面皮肤及示指、中指和无名指桡侧中、末节指骨背面的皮肤。 正中神经在臂部损伤时可累及全部分支,表现为前臂不能旋前,屈腕无力,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手掌平坦,称为“猿手”。感觉障碍以拇指、示指和中指的末节为明显。亦可见明显的血管收缩和营养障碍。 桡神经(radial nerve) 由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的后方,并与肱深动脉一同行向外下,先经肱三头肌长头与内侧头之间,然后沿桡神经沟绕肱骨中段背侧旋向外下,在肱骨外上髁上方穿外侧肌间隔,至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在此分为浅,深二支,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感觉障碍以第1、2掌骨间隙背面"虎口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