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16
热力学基础中的热力学关系与偏导数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理解和描述自然界中许多现象和过程的基础。
在热力学中,我们经常面对各种热力学关系和偏导数的计算,这些关系和计算方法对于热力学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在热力学中,存在着几个基本的热力学关系式,它们是从热力学基本定律出发推导得到的。
这些关系式包括了内能、焓、熵、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 内能和焓的关系: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与系统对外界做功之和。
即ΔU = Q - W。
通过对焓的定义H = U + PV,可以得到焓的变化与系统的热量和外界做功之间的关系,即ΔH = Q。
2. 熵和热量的关系: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熵都不会减少。
对于可逆过程,熵的变化等于传递给系统的热量除以系统的温度,即ΔS = Q/T。
这个关系式揭示了熵与热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温度和焓的关系: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和热容的定义,对于恒容过程,热容Cv等于系统的内能对温度的偏导数,即Cv = (∂U/∂T)v。
对于恒压过程,热容Cp等于焓对温度的偏导数,即Cp = (∂H/∂T)p。
这两个关系式揭示了温度与内能和焓之间的关系。
二、热力学关系的应用热力学关系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能量转化、功的计算、热力学循环等方面。
1.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中完成能量转化的循环过程。
通过运用热力学关系,我们可以计算热力学循环中的功、热量和效率等参数,从而优化系统设计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非平衡态热力学:非平衡态热力学是研究热力学系统远离平衡态时的行为和规律的分支学科。
通过热力学关系的应用,我们可以对非平衡态过程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揭示系统的演化路径和性质。
三、热力学关系的计算方法对于热力学关系的计算,我们经常使用偏导数来描述系统的性质和变化。
偏导数是多元函数在某一点上对某个变量的变化率。
至今讨论中常应用的八个热力学函数--p、V、T、U、H、S、A、G。
其中 U 和 S 分别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导出;H、A、G 则由定义得来。
而 U、H、A、G 为具有能量量纲的函数。
这些热力学函数间通过一定关系式相互联系着。
基本热力学关系式共有十一个(以下分别用公式左边括弧中的数字标明)。
从这十一个基本关系式出发,可以导出许多其它衍生关系式,它们表示出各不同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由易于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出发以计算难于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数值。
由定义可得如下三个关系式:(1) (3-136)(2) (3-137)(3) (3-138)又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联合公式,在无非膨胀功条件下:将它和式(3-136)、(3-137)、(3-138)联系起来:即可得以下四个一组被称为恒组成均相封闭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又称 Gibbs 方程。
(4) (3-139)(5) (3-140)(6) (3-141)(7) (3-142)这四个基本方程均不受可逆过程的限制,因为 U、H、A、G 等随着相应两个独立的状态函数变化而变化,因而与变化的具体途径(可逆或不可逆)无关,自然亦可用于不可逆过程。
公式虽然是四个,但式(5)、(6)、(7)实际上是基本公式(4)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示形式。
根据全微分定义可有如下关系:(3-143)(3-144)(3-145)(3-146)式(3-139)与式(3-143)对比、式(3-140)与式(3-144)对比、式(3-141)与式(3-145)对比、式(3-142)与式(3-146)对比,可得如下关系(或称"对应系数式"):(3-147)(3-148)(3-149)和 (3-150)如分别将尤拉(Euler)定则:应用于热力学基本方程(4)、(5)、(6)、(7)可得如下四式:(8) (3-151)(9) (3-152)(10) (3-153)(11) (3-154)这四式常称为"麦克斯威关系式"。
=热统1>热统2>=在多元系中既可以发生相变,也可以发生化学变化。
多元系: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组分的系统。
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三元(单相)均匀系盐的水溶液和水蒸气二元二相系复相系均匀系热统3>=选T, P, n 1, n 2, …n k (n i 为i 组元的摩尔数)为状态参量,系统的三个基本热力学函数体积、内能和熵为),...,,,(1k n n P T V V =1(,,,...,)k U U T P n n =1(,,,...,)k S S T P n n =一、多元均匀系的热力学函数广延量的性质§4. 1 多元系的热力学函数和热力学方程对于K 个组元的多元均匀系(这指单相系或者是复相系中的一个相),因有可能发生化学变化,所以,需引进描述物质量的状态参量.热统4>=体积、内能和熵都是广延量。
如果保持系统的温度和压强(与物质量无关的强度量)不变而令系统中各组元的摩尔数都增为λ倍,系统的体积、内能和熵也增为λ倍11(,,,...,)(,,,...,)k k V T P n n V T P n n λλλ=11(,,,...,)(,,,...,)k k U T P n n U T P n n λλλ=11(,,,...,)(,,,...,)k k S T P n n S T P n n λλλ=热统5>=11(,...,)(,...,)m k k f x x f x x λλλ=如果函数满足以下关系式:1(,...,)k f x x 这个函数称为的m次齐函数.1,...,k x x 补充数学知识:(1)齐次函数定义:当m=1时,对应的就是一次齐次函数。
热统6>=欧勒定理11(,...,)(,...,)mk k f x x f x x λλλ=i i ifx mf x ∂=∂∑(2)齐次函数的一个定理——欧勒(Euler)定理(将上式两边对λ求导数后,再令λ=1,即可得到)补充数学知识:多元函数f(x 1, x 2, …, x n )是x 1, x 2, …,x n 的m 次齐次函数的充要条件为下述恒等式成立热统7>=ii ifx fx ∂=∂∑,,()j i T P n i i V V n n ∂=∂∑,,()j i T P ni i U U n n ∂=∂∑,,()ji T P n i iSS n n ∂=∂∑式中偏导数的下标n j 指除i 组元外的其它全部组元11(,,,...,)(,,,...,)k k V T P n n V T P n n λλλ=11(,,,...,)(,,,...,)k k U T P n n U T P n n λλλ=11(,,,...,)(,,,...,)k k S T P n n S T P n n λλλ=由欧勒定理如前所述因此,体积、内能和熵都是各组元摩尔数的一次齐函数热统8>=定义:,,()j i T P n i Vv n ∂=∂,,()j i T P n i U u n ∂=∂,,()j i T P n iS s n ∂=∂物理意义为:在保持温度、压强及其它组元摩尔数不变的条件下,增加1摩尔的i 组元物质时,系统体积(内能、熵)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