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一、哈萨克斯坦国内各种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哈萨克斯坦的固体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 90 多种矿藏、 1200多种矿物原料,已探明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矿产地超过500处。不少矿藏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

很高,如钨超过 50%、铀占 25%、铬占 23%、铅占 19%、锌占 13%、铜和铁占 10%,许多品种按储量排名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

二、哈萨克斯坦部分固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全球排名情况

1.石油和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陆上石油探明储量为 48 亿—59 亿吨,天然气 3.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 80 亿吨,其中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 1 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境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共计241个,其中, 74 个项目

(占 31%)为开采项目, 106个项目(占 44%)为勘探项目,勘探并开采项目 59个(占 24%),非开采项目 2个(占 l%)。行业内有 142个公司进行作业,其中 20个为合资公司、 48个为外国公司、 74个为本国公司。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公布的资料,2008 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凝淅油总产量为

7073万吨,其中,原油产量为 587l万吨,同比增长 6.2%;凝析油产量 1202 万吨,同比增长 0.5%。天然气产量为 333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12.9%。

2008年,哈萨克斯坦对矿山开采和勘探投资额为 67.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 26.2%,同比减少 15.1%;对石油天然气投资额为 53.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1%,同比减少 18.5%。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排在独联体国家第二位,其陆基储量可连续开采 50 年,天然气可连续开采 75 年。里海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拥有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加快开发里海的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可靠基础。

2.煤

哈萨克斯坦全国煤资源地质储量 1767 亿吨,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

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位,占世界总储量的4%。全国已探

明和开采的煤

田有 100 个,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斯图

兹和舒巴

尔科里煤田)和北部(图尔盖煤田)。

目前,哈萨克斯坦有 53 个煤产区,其中 15 个集中在卡拉干达煤田。 34 个公司从事

采煤作业(其中 1家为合资公司、 5 家为外

28 家为本国公司)。

国公司、

2008年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 1.05亿吨,比 2007年增加 1120万吨, 10年来

第一次突破 1 亿吨。其中出口 3300万吨,比 2007 年增加了 28%。

1996年一 .2007年哈萨克斯坦煤炭领域投资额为40.7亿美元。 2007年一年投资额就

超过 5.7亿美元,其中用于勘探的投资额为 60万美元。 2008年煤炭领域投资额上升为 6.1亿美元。

3.铀

哈萨克斯坦铀的储量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为150 万吨左右,总储量占全球储量的

25%,居世界第二位。第一位是澳大利亚,第三位是加拿大,以后依次为:南非、巴西、纳米比亚、乌兹别克、美国、尼日尔和俄罗斯。上述国家的铀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96%。

哈萨克斯坦铀矿主要集中在其南部楚河一萨雷苏河铀矿区、锡尔河铀矿区

(超过哈萨

克斯坦总储量的 70%)和北部铀矿区(占总储量的 17%左右),已探明铀矿超过 55 个。哈萨克斯坦铀矿的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好,开采成本低。目前正在开采的铀矿90%以上采用地下浸出的低成本方法开采。

1996年一 -2007年全国探明新增储量为 5.32万吨。目前有来自世界 6个国

家的公司投资哈萨克斯坦铀矿开采, 1996年— 2007年投资额超过 16.5 亿美元,

其中 2007年投资额就超过 6.9亿美元。 2008 年吸引投资 7.46亿美元,其中用于

勘探的投资为 3600万美元。

2005年哈萨克斯坦产铀 4360 吨,位居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之后,列世界第三

位。

2006年哈萨克斯坦铀产量为, 5200 吨,2008年产量约 8800吨。哈萨克斯坦计划 2010 年铀开采量达 l 万吨, 2015年以前达到 1.5 万吨。

按照目前开采量计算,哈萨克斯坦铀矿可持续开采 100 年。目前来自海外的投资国(地区)包括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中国。

4.黄金

哈萨克斯坦黄金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约 1900 吨,居世界第八位,占全球黄金储量的 3%— 4%。黄金储量居前七名的国家为: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有20 个金矿区,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的北部、东部和东南部

地区。哈萨克斯坦的金矿基本为中、小型矿(黄金储量在 25 吨以下为小型矿, 25一 100 吨为

中型矿)。储量超过 200 吨的大金矿只有两座,即那瓦西里科夫矿和巴克尔奇克矿。

从哈萨克斯坦金矿的种类上看,单一金矿占总储量的 68%左右,其余为共生

矿。但

目前全国黄金产量的 2/ 3来自共生矿,是在加工锌和铜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国拥有金矿 105个,其中 37 个矿(占 35%)只从事开采, 56个矿(占 53%)兼营开采和勘探,只有 12个矿(占 12%)仅从事勘探业务。

哈萨克斯坦黄金产量仅排行世界前 20 位。全国范围内从事黄金开采的公司有

71家,其中 48家为本国企业,还有 18家外国企业和 5 家合资企业。近 10年来上述公司投入资金约 10 亿美元,其中 82%的投资用于黄金开采领域。

哈萨克斯坦全国大部分黄金矿由哈萨克铜业公司和哈萨克锌业公司控制和开采。根据预测, 2015年以前哈萨克斯坦可步人世界采金强国行列。2007 年哈萨克斯坦黄金开采量

为 21.4吨。 2008年 1 月—8 月哈萨克斯坦共生产黄金 5459千克,同比下降

15.3%。

5.铜

哈萨克斯坦铜矿已探明储量为 3450 万吨(占世界储量的 5.5%),列智利、印尼和美国之后排第四位。哈萨克斯坦已勘探出93 座铜矿,一半以上处于开采阶

段。全国大型铜业开

采公司有 11 家,其中两家为外国公司。排名靠前的两家公司为哈萨克斯坦铜业公司和哈萨克斯坦铝业公司。

哈萨克斯坦铜业公司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铜矿开采、冶炼、加工企业,铜产量在世界铜业公司中排名第九位,年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3%。

哈萨克斯坦铜矿储量和开采量在亚洲均排第一位。但是该国铜矿的品位很低, A、B、 C 三级的平均品位只有 O.46% ,

2008年哈萨克斯坦精炼铜产量为 39.8 万吨,同比下降了 2%。

6.铅和锌

哈萨克斯坦已探明铅储量为 117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 10.1%),列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之后排第六位。

哈萨克斯坦铅、锌矿的工业级储量分别占总储量的75%和 86%。平均品位分别为

1.34%和 3.15%,而独联体以外国家的平均品位分别是

2.66%和 5.16%。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发

现的铅锌矿有 3000 多处,主要集中在中部、南部和东部地区。中部主要为层矿,铅锌含量在 5% 以下,属贫矿。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分布有喀斯特矿,铅锌含量高,是哈萨克斯坦铅锌富矿的勘探重点之一。哈萨克斯坦铅的出口量在总产量中的占比为

88%—93%,主要出口到西班牙和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已探明锌储量为 2570万吨 (占世界储量的 9.5%)。储量排在澳大利亚、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列第四位。哈萨克斯坦上市公司哈萨克锌业股份公司为哈萨克斯坦 A 类上市公司,负责全国铅锌业生产,旗下有 7 家子公司,包括运输公司、矿井建设公司、维修服务公司、石材公司、铅试验厂等。

2008年 1 月—8 月哈萨克斯坦生产铅 2.5万吨,同比减少 6.3%。

全国共有 3 个锌冶炼厂,分别为乌斯季卡缅诺格尔斯克锌厂、里杰尔锌厂和巴尔喀情锌厂。

根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统计数字, 2006 年哈萨克斯坦锌精矿开采量为40.7万吨,是其历史上开采量最高的年份。 2008 年全国锌产量为 36.56万吨,同比增加 2%。

2006年和 2007年分别出口锌精矿 16.5 万吨和 23.8 万吨。主要出口国家为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和中国。

目前全行业共有 14 家企业 ( 包括 1l 家国内企业、 2 家外国企业和 l 家

合资企业 )。

近 10 年来该行业已吸引投资 25 亿美元,几乎全部投向开采领域。

7.铝矾土

哈萨克斯坦已探明铝矾土储量 4.5 亿吨,储量为世界第十位 (在几内亚、澳

大利亚、牙买加、巴西、印度、中国、圭亚那、苏里南和委内瑞拉之后)。哈萨克斯坦的铝矾土矿储

量很丰富,按每年开采 500万吨计算,可开采 90 年。

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的铝矾土矿全部集中在康斯塔奈州的三个地区:西托尔盖

(85.8%)、

中托尔盖 (6.6%)和东托尔盖 (7.6%)。

全国现有 28 个铝矾土矿。哈萨克斯坦铝业公司负责全国的铝业生产。该公司旗下有巴甫洛达尔制铝厂、红十月铝矾土公司和图尔盖铝矾土公司。

2005年哈萨克斯坦铝业公司生产氧化铝 150 万吨,基本上都出口到了俄罗

斯。 2008

年哈萨克斯坦铝矾土产量为 171.3 万吨,同比增长 10.1%。

哈萨克斯坦铝业股份公司是原独联体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厂家,年产量排在世界前十位。除氧化铝外,还生产高品质金属镓、硫酸铝、耐火黏土和石灰石等。

8.镍、钴和镉

根据已探明储量,哈萨克斯坦镍和钴储量在世界各国中排名分别为第十二位和第七位。全国有 39家镍矿和 55家钴矿。拥有储量最多的为哈萨克镍业公司。全国

共有 5 家开采公司,其中 2 家为外国公司, 3 家为国内公司。

哈萨克斯坦同时出产镉,但镉产量并不稳定,2001 年产量为 170吨, 2004 年为 2351

吨, 2005 年开始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镉的年产量。哈萨克斯坦的镉几乎

全部用于出口。

9.锰和铁

哈萨克斯坦的锰矿资源非常丰富,总储量超过 6 亿吨,全部集中在卡拉干达州。锰

储量排世界第四位,在南非、乌克兰和加蓬之后。全国目前有 47 家铁矿和 3l 家锰矿。有 23 家公司从事铁和锰的开采业务,其中 3 家外国公司和 20 家国内公司。

哈萨克斯坦目前探明的铁矿储量有 91亿吨,储量排世界第六位(前 5位为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中国和巴西)。哈萨克斯坦的铁矿属于富矿,铁精矿含量可达65%左右。哈萨克斯坦地质学家预测,其铁矿远景储量为 150 亿吨,其中约 60%为富矿和易选矿。

哈萨克斯坦铁矿的主要产地在库斯塔奈和卡拉干达州。米塔尔钢铁公司(原卡拉干达钢铁厂)就在这里。此处为铁锰伴生矿,储量达 5 亿吨。此外,哈萨克斯坦东部还有丰富的

赤铁矿有待开发。

2008年哈萨克斯坦铁矿石产量为 2142万吨,同比下降 10.1%。2008年 1 月一 8月生产铁合金 115.9万吨,同比增加 2.3%;生产 31.6 万吨钢,同比下降

O.8%。

10.铬

哈萨克斯坦的铬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南非。哈萨克斯坦目前已探明储量的铬矿有 20个,总储量超过 4 亿吨,总储量占世界储量的 1/3。几乎全部集中在阿克纠宾州的赫罗姆套(意为“铬山”)。按目前年开采量 200万一 300万吨计算,可开采 100年以上。哈萨克斯坦铬矿的平均品位为 40%,现在开采的大都为含量在 45%以上的富矿。

哈萨克斯坦的铬业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全国有 23个铬矿,主要掌握在哈萨克铬业公司手里。

中国对铬的需求量居世界第一,而年开采量只有 10 万吨左右,因此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哈萨克斯坦最大的铬矿生产企业为顿河采选矿联合厂,位于阿克纠宾州的阿克托别市,是世界最大的铬矿开采企业之一,其原料基地南克姆比尔塞矿蕴藏着 3.8 亿吨高

品质铬

矿,为世界第二大铬矿。

11.钨

哈萨克斯坦钨矿储量为 200 万吨,集中在 12个矿区。哈萨克斯坦钨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总储量占全球储量的 50%。

哈萨克斯坦钨矿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卡拉干达州及东南部地区,多为钨钼共生矿。最大的钨矿是位于卡拉干达州阿塔苏东大约100 公里的上凯拉克特矿。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_二_

2011年4月April,2011 矿 床 地 质 M IN ERA L DEPOSIT S 第30卷 第2期 V ol.30 No.2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二) 铅锌矿资源 缅甸的铅锌矿主要分布在东部,从密支那至德林沙那约有50多处产地,其中以掸邦北部的腊戌和掸邦南部的东技一带最为集中(图1),规模也较大。铅锌矿床类型较相似,大多产于古生界,尤其是石炭系至奥陶系的灰岩中,呈似层状或层状,矿化可断续延长数千米。矿床附近从未发现侵入岩体,围岩蚀变较弱,而在含矿层下盘或上盘经常见有断续分布且厚度变化不大的流纹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层,其产状与灰岩的基本一致。矿石成分以含银方铅矿和闪锌矿为主,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重晶石等。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该类型矿床应属于产在碳酸盐岩中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层控型矿床。该类型矿床常由于后期岩溶作用使其塌陷和泥化而再富集,形成新的富矿体。目前己知该类型矿床以腊戍西南约50km的Baw dw in矿床最为典型,其矿化带长4km,宽400m,在NW向断裂带侧旁,有3个富矿体,长度分别为380m、400m和550m,平均厚度分别为6m、42m和6m。在富矿体周围分布着低品位的铅矿化带,以及厚度在1m左右的重晶石脉。矿石成分以含银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为主,有少量车轮矿、斜方砷铁矿、辉砷锑矿等。矿石品位(质量分数)较高,Pb为21%,Zn为15%,Cu为0.3%,Ag为0.055%。该矿床在15世纪曾由中国人开发,用于炼银;1918年改由缅甸人经营,曾开采了18万t铅锌矿,目前年开采矿石量为1万t左右。此外,东技西北部的Baw saing铅锌银矿床、腊戍西南部的Nymy ae铅矿床和东技东南部的Loungh H ken锌矿床等,其成矿特点与Baw dw in矿床基本相似,并都具有一定远景,但目前大多数矿床仅开采浅部的氧化矿(如Nymyse矿床的白铅矿,Loumg h H ken的菱锌矿)以及由岩溶作用导致次生再富集的矿体,开采量不大,每年产精矿数百吨。 铜矿资源 缅甸目前已知的铜矿产地有50多处,主要分布在东部掸邦地区,近年,在中部皆实省和伊洛瓦底省也有所发现。在掸邦,绝大多数铜矿是作为有色金属矿床的伴(共)生矿出现,其中,与古生代碳酸盐岩中层状铅锌矿床的关系最为密切,如在Namtu Smelter,每年可获品位为51%的铜精矿300多吨。其次为含铜石英脉,产于古生界,规模十分有限,但矿石都比较富。在缅甸西部,铜矿主要产于第三纪火山弧带内,火山岩以中酸性为主,矿化与斑岩体在时空上有密切关系。如下钦德敏(Chindw in)的Monywa铜矿产于火山颈相的黑云母斑岩附近,后者侵位于海相砂岩、泥岩与凝灰岩互层的层位内,在斑岩体中以细脉浸染状矿化为主,而在火山岩中则以网脉状矿化为主。矿体出露长约300余m。矿石以浸染状和脉状为主,其次为块状。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铜矿、黄铁矿和斑铜矿。围岩蚀变以明矾石化为主,分布广泛并较强烈。地表次生富集带发育。在M onyw a以南,还有Kyingw a Taung、Sabe T aung和Letpadaung等产地,其地质特点与M onyw a基本相似,经初步工作后估算,其铜矿资源储量约200万t,品位平均为1%。文多(Wuntho)地区也有相似的矿化点,产在花岗闪长岩体附近,沿NW向断裂带分布,矿化以火山岩裂隙细脉充填为主,具有与多金属硫化物共生的特点,通常有石英 电气石、辉钼矿、毒砂、斜方砷铁矿和黄铜矿演变序列。在缅甸北部密支那西南和西部钦邦地区,曾发现岩浆型铜矿,铜矿化产在蛇纹石化橄榄岩中,以构造裂隙充填为主,黄铜矿、辉铜矿常与铬铁矿相伴,矿化规模一般不大。据说,上世纪初在北部蛇纹石化超基性岩中开采了500t铜矿石。新近,在西部钦邦维多利亚山NNW向15km处的M indat地区发现了赋存在绿片岩中的铁、铜硫化物矿化带,断续延长8 km,目前尚未对其开展工作。 钨锡矿资源 钨锡矿主要分布在缅甸东部(图1),在掸邦 克耶邦 德林达依省一带,约有120处产地,是东南亚钨锡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南可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钨锡矿带相接,向北与中国华南成矿带相连。缅甸的钨锡矿与第三纪花岗岩侵入体在时空及成因上有关,其含钨锡花岗岩带是东南亚半岛3个花岗岩带中最西部的花岗岩带。花岗岩大多侵入于上古生界墨古(Merg ui)群中,钨锡矿化主要赋存于花岗岩的内、外接触带,个别产在岩体顶部和沉积围岩中,以岩浆热液型为主,大多呈含矿石英脉产出,有少量的含矿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终审稿)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 布概况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一、哈萨克斯坦国内各种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哈萨克斯坦的固体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90多种矿藏、1200多种矿物原料,已探明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矿产地超过500处。不少矿藏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很高,如钨超过50%、铀占25%、铬占23%、铅占19%、锌占13%、铜和铁占10%,许多品种按储量排名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 二、哈萨克斯坦部分固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全球排名情况 1.石油和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陆上石油探明储量为48亿—59亿吨,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其中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境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共计241个,其中,74个项目(占31%)为开采项目,106个项目(占44%)为勘探项目,勘探并开采项目59个(占24%),非开采项目2个(占l%)。行业内有142个公司进行作业,其中20个为合资公司、48个为外国公司、74个为本国公司。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公布的资料,2008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凝淅油总产量为7073万吨,其中,原油产量为587l万吨,同比增长6.2%;凝

析油产量1202万吨,同比增长0.5%。天然气产量为3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 2008年,哈萨克斯坦对矿山开采和勘探投资额为67.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6.2%,同比减少15.1%;对石油天然气投资额为53.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1%,同比减少18.5%。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排在独联体国家第二位,其陆基储量可连续开采50年,天然气可连续开采75年。里海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拥有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加快开发里海的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可靠基础。 2.煤 哈萨克斯坦全国煤资源地质储量1767亿吨,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位,占世界总储量的4%。全国已探明和开采的煤田有100个,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斯图兹和舒巴尔科里煤田)和北部(图尔盖煤田)。 目前,哈萨克斯坦有53个煤产区,其中15个集中在卡拉干达煤田。34个公司从事采煤作业(其中1家为合资公司、5家为外国公司、28家为本国公司)。

云南省西双版纳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立志当早,存高远 云南省西双版纳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一、西双版纳矿产资源的类型、分布、储量及其特点西双版纳矿产资源大致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燃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 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和其他非金属矿产八个类型。黑色金属分布在景洪市大勐龙以南、以西、小街以北、勐宋大勐龙小街之间,勐海县勐遮 以西和勐阿,勐腊县瑶区以北等地区有色金属分布在景洪市东北、普文、曼 东、勐宋、大勐龙、曼允、曼纳、澜沧江两岸,勐腊县瑶区以北、南坡、易田 等地。贵金属分布在勐腊县新山、南坡,景洪市勐罕镇澜沧江沿岸等地。稀有金属分布在勐海县的勐海镇、勐阿镇、勐康、勐往、勐遮等乡镇,以及景 洪市嘎洒等地。燃料矿产分布在景洪市勐养、普文,勐海县大河沟、曼养、勐往,勐腊县尚岗、勐伴、曼安、曼缓、曼洪、勐远等地。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疆峰、大勐龙、勐罕,勐腊县勐远等地。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三达山,勐腊县朱石河、曼庄、磨歇、尚岗、尚勇、磨龙含、南坡、曼勐等地。其他非金属矿产分布在景洪市勐养、曼斗、曼青、勐宋,勐海县的曼养,勐腊县的勐线以及其他地区。此外,还有丰富的地下热 水、矿泉等资源。西双版纳钠盐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曼庄、朱石河、小东洋、磨歇、尚岗和勐腊含盐带南段。品位较高,最高品位达62.42%,最低45.53%,平均品位56.48%。总储量1583487 万吨。钾盐是一种稀有的重要化工原料,州境内矿化度大于1 克/升的钾盐发现90 处,其中89 处在勐腊县境内。钾盐中矿化度大于100 克/升即达到盐水的工业品要求的称为卤泉或天然卤水,矿化度大于20100 克/升的称盐泉,矿化度520 克/升的称淡泉。已经查明勐腊县有卤泉7 处,盐泉淡盐泉52 处,淡水泉30 处。其中7 处卤泉的矿化度高达108.39311 克/升。州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有20 种,主

缅甸矿业投资分析

缅甸矿业投资分析报告 近几年由于国际大环境的转暖,许多国际矿业公司又开始关注缅甸,并参与了新的勘查和开发项目。截止2015年5月最后一星期,缅甸矿业部已向国内外矿业公司下发了2410份矿业勘探牌照。投资项目达128个,投资协议金额为13.3489亿美元。其中中国在缅甸矿业方面有14个项目,协议金额为3590万美元。 从发展趋势看,缅甸的油气资源潜力较大,随着现行项目的顺利开展,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矿业资本进入缅甸。 缅甸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边陲,区域的成矿地质条件好.火成岩,变质岩,沉积岩均有.目前,以发现其境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锡,钼,铋,铅,锌,铜,铁,金,银等有色金属.该区的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品位高.其中:铅,锌,铜,银,储量较大.铅加锌品位,最地都在15度以上,品位高者达50多度.铜品位也在15-30度之间,交通便捷,有水源,没有电力,可以露天开采也可以洞采。 民选政府执政后,获得探矿权公司多为韩国、俄罗斯、欧洲等国家企业。根据矿业部数据显示,目前已获准开采的矿区,占缅甸国土面积的0.409%,176个市镇辖区内,共蕴藏有40多种矿物,其中20多种为世界矿产业高价矿物。

优势和机遇: (1)缅甸的资源优势缅甸国土面积67.66平方公里,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缅甸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林业、矿业、旅游业及渔业等。缅甸有“亚洲最为丰富的生物资源库”、“宝石王国”等美誉,二战前被誉为“亚洲的粮仓”。2008年,缅甸的人口5200万。缅甸的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素质较高。缅甸人生性温和,易于管理。最后,缅甸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一般情况下,工人月工资仅为几十美元。 (2)区位优势,技术相对优势,灵活的机制国内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尤其是资金方面。 (3)缅甸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带来的机遇了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和吸引外资等私营经济,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外国投资法》、《外国投资法实施条例)等,给予外资诸多优惠条件,如任何从事商品生产和服务性的企业,自开业第一年起三年内免征所得税等。 (4)虽然缅甸现阶段正受到美欧等国的制裁,但是,缅甸是东盟成员国,其产品在进人东盟其他国家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东盟自由贸易区现己初步建成,东盟各国间将日益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而

哈萨克斯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信息 (蒙古、俄罗斯、中亚五国) 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均是中国的邻国或近邻。上述七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2220.8亿美元,占全世界总量的2.84%;人口21428.3万,占世界总人口的2.97%;人均GDP10323美元。 该区域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能源和原料输出。依靠矿产开采等大型项目的开发,蒙古和中亚五国的经济保持普遍增长势头,2014年增长率在4.3-10.3%之间,但俄罗斯受国际油价下跌和外部制裁影响,经济增长率仅为0.6%。我国与该区域国家产业互补性强,主要进口油气、矿产资源,并出口机电、交通设备及轻工产品。近年来,双边贸易量、我对东道国投资额及投资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合作深度广度不断加大。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蒙古和土库曼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上述国家设立投资企业已达2655家。 该区域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相对较低,银行业资产占GDP 比重较小,均不到100%,不过总体而言,其银行业稳定性和盈利性较好,但俄罗斯在较为不利的外部环境下资本流出情

况比较严重。在银行业与监管合作方面,共有6家中资银行在该区域的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设有9家一级机构(6家子行、3家代表处);七国中,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在华亦设有12家一级机构(除1家分行外,其它均为代表处)。中国银监会已先后与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央行签署了MOU,并与俄央行签署了跨境危机管理合作协议。此外,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分别签署了本外币互换协议。 蒙古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西、南与中国交界,是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国土面积约156.6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为山地或高原,平均海拔1,600米。人口约290万,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文字为斯拉夫蒙文、回鹘式蒙古文。全国以喀尔喀蒙古人为主,佛教(喇嘛教)为国家第一大宗教。首都乌兰巴托,是全世界年均气温最低的首都,仅为-2℃。 一、经济概况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80多种,矿点8000多个,主要有铜、煤、铁、金、铅、锡、锌等,另外锰、银、铬、钨、钼、铝、磷矿、萤石、石棉、石墨、石

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云南省红河州矿产资源概况与分布 一、红河州矿产资源简介 红河州地处滇东、滇东南、滇西三大成矿带交接部。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很丰富,是云南金属矿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州有矿种49种,已发现各类矿床(点)600余处。有色金属探明储量潜在价值达4000多亿元,霞石矿综合开发的潜在价值达5万亿元,煤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探明各种金属储量2.84亿吨,其中有色金属673万吨,贵金属7270余吨,黑色金属2.77亿吨,稀有金属3.69万吨。非金属矿173亿吨,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43.16亿吨,保有储量41.91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 7.5%,居全省第三位。全州共有煤矿床(点)62处,煤矿区22处,已经形成年产800余万吨的原煤生产能力。境内煤矿开采条件较好,主要煤矿区均有公路、铁路通过,煤层埋藏较浅、适合露天开采的煤矿有开远小龙潭煤矿等。小龙潭煤矿储量12亿吨,该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形成6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成为全国大型露天开采煤矿之一。 红河州矿产资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矿种多,资源配套程度高。已探明储量的30余种矿产具有资源结构上的综合优势,主要金属矿产共、伴生组合多,综合利用价值和就地配套程度高,有利于相互结合发展矿产品化工业、精深加工等矿业延伸产业。二是资源分布广又相对集中。已发现的矿产地遍布全州13个市、县。红河以北地区是锡、铜、铅、锌、钨、银稀贵金属及锰、煤的集中区:红河以南为铜、镍、金、铁及非金属类矿产的集中区;个旧矿业经济区是我州主要矿产资源的集中区,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锡储量居全国首位。霞石储量24亿吨,其中,三氧化二铝5.4亿吨,氧化钾2.82亿吨。霞石开采已列入国务院关于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域规划纲要,并通过了省级可行性研究论证,具有长远的开发前景。三是主要矿产在全国、全省资源优势明显。个旧的锡,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简介 "
!# 年 !月 "# $&(’ , "# %’)* !#




+ - / 12 3 56 , . 0 . 4, 5
第7 卷 第#期 " 8: 7 - ; 9; " 9 #
缅甸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其矿产资源 (一)
缅甸位于印度板块东侧, 其地质构造受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影响十分明显, 并且基本上可分为近于 5 向 延伸的三大部分。东部包括掸邦、 克钦邦和克伦邦部分, 为加里东褶皱带, 上部有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台型沉 积盖层; 中部包括实皆省、 曼德勒省、 勃固省、 伊洛瓦底省, 为第三纪盆地, 发育万余米厚的新生代沉积层; 西 部相当于钦邦、 若开邦及其沿海地区, 为新生代褶皱带, 古近系较发育并具有复式褶皱。上述三大部分之间 均以断裂带为界, 并伴有超基性岩以及中、 酸性岩侵入。显然, 在古近纪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之时, 在其东部的 缅甸地区同样承受了侧向构造变动, 形成了俯冲带、 弧后海沟和古陆块边缘等三部分, 其间被具有推覆性质 的深断裂带所分割。因此, 在横向上其地质构造的时间演化则表现出从西向东具有由新向老演变的趋势。 有人认为, 缅甸地质构造与中国西藏南部地区较相似, 只不过西藏南部地区是呈近 .< 向延伸。这种认识 不无道理。上述成矿构造环境无疑对区域成矿作用起着控制作用, 使缅甸地区不论是产出的矿床类型, 还是 其时空分布都呈现一定规律性。在成矿时间上, 大部分矿产主要形成于中、 新生代, 在西部地区, 成矿期基本 上为第三纪, 特别是古近纪, 中部地区除古近纪外还有相当于中国燕山期的中生代, 而在东部地区则以中生 镍、 代为主, 少数为前中生代。在成矿类型上出现= 大类型:与俯冲带混杂堆积有关的超基性岩及其铬、 铂 等岩浆矿床; 与古近纪沉积有关的能源矿产; 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热液型钨、 锡以及铜、 锑等矿床; 与碳酸盐岩 有关的层状和层控型铅、 银矿床。在空间分布上, 锌、 所有矿产几乎都与区域构造方向相一致, 呈近 5 向分 布, 其中, 西部新生代褶皱带以岩浆型铬、 铂矿以及部分沉积型能源矿产为主; 镍、 中部第三纪盆地是缅甸最 主要的能源矿产以及部分非金属矿产的产区; 东部褶皱带集中了大量热液型及层状和层控型有色和稀有金 属矿产, 但由于工作程度关系, 这些矿产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石油、 天然气矿产资源:缅甸的油、 气发现与勘查历史较长, 相传早在十八世纪就开始挖井采油。自 缅甸至今己在西部若开邦近海和滨海区、 中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西部和伊 #> 年钻探第一口油井以来, >? 洛瓦底江三角洲东部及马达斑海湾东部等7个地区, 相继发现含油、 气构造或者油、 气显示。西部若开邦在 切杜巴 @ %() 岛附近经物探工作发现一个 5 ( AB& ) 并有石油显示; 在伊洛瓦底江东部及马达斑 .C-< 向构造, 湾东部经钻探也发现一些气田或油气显示, 而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部经多年勘查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发 现了不少油、 气田, 成为缅甸最主要油、 气产区。通过大量工作, 表明缅甸油、 气主要产于始新世至中新世海 相沉积岩中, 其下部 (相当于始新统至中渐新统) 以泥岩、 不纯灰岩及粉砂岩为主, (相当于上渐新统至中 上部 新统) 以粉砂岩、 泥岩夹砂岩透镜体为主, 并且向上砂岩夹层增多, 厚度大于7""D。下部岩层是主要生油 " 层, 而上部砂岩层为主要储油层。这套含油、 气地层被上新世至更新世陆相沉积所覆盖, 厚度 #!"D 至 " !" 。 E"D 缅甸伊洛瓦底江西部经数十年勘查, 发现 7 个呈近 5 向展布的含油、 气构造盆地。南部卑谬盆地, 位 于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西南, 目前正在开采的兴实达 F G)) 油田位于其中。中部沙林 5: ) ( %HB ) ( )G 盆地, 是缅甸 I 石油、 然 气 最 集 中 的 地 方, 有 数 个 正 在 生 产 的 油、 田, 稍 埠 @ )J) 敏 巫 +G() 仁 安 羌 天 现 气 如 ( A( 、 ( IB 、 (K GG*(L 、 ( %) D )德耶谬 6 )%D 9 等, ( A*M * ) 以及数十处油、 气显示点, 并以仁安羌油田最为 %)L)G )耶南马 K GG ) 、 ! 以上, 典型。仁安羌油田面积= "EJ 为一不对称褶皱构造, 东翼向西逆冲, 其垂直错位约#""D, 全部 NO D " 石油由逆冲断层的储层砂岩中产出, 而天然气来自它下面相同层位的地层。由于沙林盆地上覆地层较厚, 始
7 新统至中新统的产油层埋藏较深, 目前仅对浅层的油气层进行勘查, 估计石油储量= M 天然气#"亿 D , "+ , #
若对!E"D 以下的生产层进行评价, 则其远景可能更大。北部钦德温 @ )B I ) ( AG PG 盆地, 是开展工作较晚的 " 地区,但面积最大,其长约E"J , #"J , 仅在盆地西南和 " D 宽 E D 处于北纬!Q !Q ! 至 = 之间。该区覆盖层较厚,

滇西缅北宝玉石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滇西缅北宝玉石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滇西缅北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板块缝合线两侧,特殊的地质构造使两地蕴藏着大量优质宝玉石矿产资源。勐拱是世界上最优质翡翠的主产地,抹谷的鸽血红红宝石享誉世界,龙陵的黄龙玉驰名中外,保山南红玛瑙正重铸辉煌。这些珠宝有的已流行数百年,有的则刚刚兴起,如何做好宝玉石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是相关宝玉石行业发展的关键。 标签:滇西缅北宝玉石资源分布概况开发现状 滇西缅北地理上属于相邻的地区,均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板块缝合线两侧。根据板块构造的陆壳碰撞成矿理论,先后在缅北和滇西的广大区域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质量优异的翡翠、红宝石、黄龙玉、南红玛瑙等宝玉石资源。上述宝玉石中以翡翠开发历史最悠久,已有六百多年,在珠宝玉石界的地位也最高,影响最大。抹谷是世界上最优质鸽血红红宝石的产地,其宝石的开采的历史可追朔至1597年。黄龙玉则是进入二十一世纪才新近发现的优质玉种,因其色彩主要以黄红色为主,符合国人的审美观,深受国内玉器消费者、藏家的推崇和喜爱。南红玛瑙早在明清时期就已开发,明朝末年《徐霞客游记》中就有记载,几年前南红玛瑙又重现“江湖”,立刻在珠宝界掀起一股南红玛瑙热。 1 滇西缅北宝玉石资源分布概况 翡翠产自缅甸克钦邦西北部,以帕敢为中心,在北纬25度-26度之间,东西分别以雾露(乌尤河)和亲敦江为界,玉石矿区沿雾露河上游两岸百十公里的范围分布,主要玉石厂口有勐拱及临近的南奇、后江矿区等。在元、明时期帕敢等地曾一度属于当时的腾越州管辖,相传十三世纪时云南商人在经商返回途中,将翡翠砾岩作为平衡马驮的石头带回了国内,并偶然发现这种色彩鲜艳的石头,是腾冲商人首先发现并认识翡翠,随后商人们大量将其带回国内雕琢加工,并将其命名为翡翠,加工好的翡翠饰品从此行销至全国各地。 缅甸抹谷是世界上鸽血红红宝石的产地,矿床位于印支中生代褶皱系中结晶基底的中间隆起带上。抹谷隶属缅甸曼德勒省,位于缅甸北部达贝克钦市以东,距曼德勒100多公里,其中心位置距中国云南西南边境160多公里。矿区面积400平方公里,矿区的东、中部是世界最有名的“抹谷宝石带”。 黄龙玉矿产资源分布于滇西保山市龙陵县境内的小黑山自然保护区、苏帕河流域和邻近的镇安河流域。据保山黄龙玉开发公司2007年2月进入矿区进行勘探,初步探明小黑山矿区黄龙玉原生矿地质储量为38.86万吨;而苏帕河流域、镇安河流域的黄龙玉次生矿,则由于2004年以来掠夺性的私挖滥采,资源已基本采掘殆尽。 玛瑙是人类开发利用较早的一种珠宝,古人将红色的玛瑙称为“赤玉”或“琼玉”。保山自古盛产玛瑙,南红玛瑙主产于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大海坝水库附近,

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矿物的聚集地

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矿物的聚集地 王晓民、原志军 ? 2012-03-27 13:53:32 来源:《世界有色金属》2011年第4期 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铜储量居世界第5位,开采量在亚洲排在第1位;铅锌储量占世界第2位;钨储量居世界第1位,总储量占全球储量的54%钼储量世界排名第4位,亚洲排名第1位。哈萨克斯坦矿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有效解决矿物原料的综合回收利用。 “矿产资源战略”乃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下称哈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不仅帮助其克服了极其艰难的过渡时期,而且在帮助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矿产资源开发是带动哈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矿产资源的储备也必须 依赖有竞争能力的矿床不断地补充予以保障,这样才能确保大型骨干企业(重点 是石油-天然气、矿山冶金及其它综合类企业)长期稳定地运营。目前,已发现有许多矿产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已进入艰难的过渡时期,开采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储量的补给速度[1]。 铜 铜工业是哈国的核心工业领域之一。在前苏联时期,哈国的铜产量约占全苏铜产量的三分之一。境内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矿床有斑岩铜矿床、铜砂岩矿床和 铜黄铁矿矿床,以及矽卡岩与脉状石英硫化物矿床。就储量而言,哈国境内的斑岩铜矿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阿克多卡、艾达尔雷、渤谢库里、科克赛伊等矿床。就储量与开采量而言,铜砂岩矿床则处于主导作用,如杰兹卡兹干和雅曼艾巴特矿床,以及日朗金斯克矿床群。就重要性而言,铜黄铁矿矿床排在第三位,如穆戈德

扎雷、鲁德内阿尔泰、迈卡因矿床群,斯帕斯克和卡因金斯克矿区,以及钦吉兹等矿床。矽卡岩型主要包括萨雅克斯克和卡拉塔斯克矿床。 在世界已探明的铜储量中,哈国占6%其中约51%睹量为铜砂岩矿床,26.5% 储量赋存于斑岩铜矿床当中,约14.5%储量赋存于黄铁矿多金属矿床的综合类矿石当中,另有6.8%和1.1%的储量则分别赋存于岩脉(沙特尔科利)与矽卡岩 (萨雅克)型矿床中。哈国储量平衡表内统计的铜总储量包括84个工程项目, 总储量中工业级储量占到84%其中有效储量占到57.6%。大部分储量赋存于贫斑岩铜矿床当中,若要有效利用这类矿石,就必须建设并推行新式先进的采矿工艺和矿石处理工艺。铜砂岩矿床和黄铁矿多金属矿床拥有优先开采权。就铜储 量而言,哈萨克斯坦世界排名第5位,但就矿石金属品位(0.44%)而言,世界排名仅在第75位。在原有铜矿床中,矿石的铜品位平均值为0.65%,如果不考虑低品位斑岩铜矿,铜品位的平均值可达到 1.25%。 按行政区划分,铜矿床主要赋存在卡拉干达州(主要有杰兹卡兹干、雅曼艾巴特和萨雅克斯克矿群)、巴甫洛达尔州(主要有博兹莎科里和迈卡因矿)、雅姆贝利斯克州(莎特尔科里矿)、阿克纠宾斯克州(十月和普里奥尔斯克矿)和东哈萨克斯坦州(阿克多卡、艾达尔雷、列宁诺戈尔斯克、季什斯克等矿)。多数铜矿区中含有大量其它可回收的伴生有价元素,如铼、金、铅、钻、锌、铋、锇和银。 上述基地的发展前景还有待进行详细、全面的研究与评估,当然也要取决于铜预测资源规模的大小。但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还必须进一步开展探测评估工作。 铅和锌

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省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省 云南简称滇或云,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考古资料证明,早在170万年前云南就生活着“元谋人” 等原始人类,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历史悠久。云南的行政建置和区划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演变过程。北与四川、西藏两省区相连,东和贵州、广西两省区接壤,南、西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为邻,介于北纬21°9'~29°15',东经97°31'~106°12'。面积约39.4万平方公里,人口3697.2610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1/3。辖7地区、8自治州、2地级市、9县级市、85县、29自治县。省会昆明市。 矿产资源 云南地质构造复杂,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均甚丰富。非金属矿以煤分布最广,其中古生代煤田以石炭二叠纪最为重要;中生代煤田主要产于三叠纪;新生代煤田产于第三纪地层中,以褐煤为主。磷矿形成于寒武系初期的梅树村组内。岩盐、钾盐、石膏等非金属矿则形成于中生代。金属矿以有色金属矿为主,种类多,储量大,尤以个旧锡矿、东川铜矿以及储量名列全国前茅的钛矿著名于世,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形在以燕山运动影响较大。铁矿有形成于早期变质岩中的,也要形成于泥盆系砂岩中的浅海相沉积铁矿。 冶金工业以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为主,是中国有色金属重要生产基地。其中,个旧锡矿驰名世界,产量居全国第1位,享有“锡都”称誉;东川、易门、永胜为主要铜产地。东川铜矿所产的铜色泽如银,称“云

铜”。兰坪铅锌矿储量大而集中,品位高而易开采,冶炼规模也较大,其次为会译等地。钢铁工业中,以钢、生铁、钢材产量增长最快。其中优质和小型型材基本自给有余。安宁附近的昆明钢铁厂已发展成为包括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部门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 云南省矿产资源分布:铅、锌、锗、铟、铊、镉、磷、蓝石棉、锡、铂、银、钾盐、砷、硅灰石、水泥配料用砂岩、硅藻土、铜、镍、钴、锑、化肥用蛇纹岩、盐矿; 有色金属矿产锡矿:集中分布在个旧、文山和保山地区,滇西已探明大中型矿8个,可望建成新的锡业基地。 铅锌: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地区。 铜矿:现已建成东川、易门、牟定、大姚等4个大中型铜矿生产基地。新平大红山铜矿,探明储量155.64万吨。 锑矿:主要分布在滇东南、滇西地区。资源远景201万吨。 钨矿: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地区,除麻栗坡、中甸钨矿已开采外,多数属伴生矿,矿石品位低,利用较困难。 镍矿: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因76%的储量为硅酸镍,选冶技术尚未过关,暂难利用铝土矿:云集中分布在昆明、文山地区。 铁矿:主要分布在滇中及昆钢附近。 锰矿:主要分布在滇东南、滇西地区钛砂矿:集中分布在昆明、保山地区,在昆明附近的武定、禄劝、富民一带发现的特大型钛砂矿,品位高,且易采选,地质储量1400万吨,是目前我国最好的资源远景区之一。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97°31′39″~106°11′47″,北纬21°08′32″~29°15′08″之间,东西横跨846.9千米,南北纵越990千米,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人口4 375.6万人,是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省份。 云南省西部、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边境线长4060千米,是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对沿边开放和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种类齐全的省份之一。我省依托优势矿产资源来推进矿业的发展,加快了有色金属、磷化工及煤电等优势产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磷及建材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的完整生产体系,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代表的矿业已成为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齐全,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3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种) 的83.63%,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查明资源储量并编入2005年度《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8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45种(表1)。 云南省上表矿区矿种、规模统计表 表1 (截止2005年底)

截止2005年底,全省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地(以下简称上表矿区)共1142个,其中大型矿110个,中型矿261个,小型矿771个;按单矿种(考虑共伴生矿产)统计,全省共有上表矿1722处,其中能源337处、金属978处、非金属407处。 我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情况见图1、图2。 图1:

哈萨克斯坦“地下资源和地下资源利用法”

哈萨克斯坦《地下资源和地下资源利用法》“关于地下资源和地下资源的利用” 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1993 年12 月10 日“关于临时授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 和地方行政机关首脑以额外权力”的法律第1 条,特颁布此命令。 第一章总则 第 1 条基本术语和定义 本命令使用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意为: (1)安全地利用地下资源—在进行地下资源利用工作时保障技术的、?生态的和卫生防疫的安全; (2)地下资源的国家地质研究—同地下资源状况监控、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不同地段、部分或全部国土整体进行地质结构的研究、确定其存在矿床远景、编制组成地下资源利用信息基础的国家地质图件有关的工作; (3)开采—同把矿产从地下回收到地表或从归国家所有的人类作用形成的含矿堆积物中回收矿产有关的工作,包括直到矿物原料加工的全部工艺工作;(4)工业发现—在合同区内发现一个或若干个经济上适合开采的矿床;(5)主管机关—被授与同签订及执行合同直接有关权力的执行机关; (6)合同—地下资源利用者(承包者)同主管机关之间签订的进行地下资源利用工作的合同; (7)合同区—根据许可证划出的进行地下资源利用工作的区域,及根据地理坐标或其他坐标确定的区域; (8)许可证持有者—持有地下资源利用许可证的人; (9)许可证—许可证管理机关发放的、在合同区内一定期限内有权进行地下资源利用工作的许可; (10)许可证管理机关—根据本命令许可证发放工作属其主管的执行机关;(11)矿床—含有矿产自然聚集的部分地下地段; (12)矿物原料—回收到地表的含有矿产的部分地下资源(含矿岩石、矿物原料等); (13)标准合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批准的、其中反映某些种类合同的特点或进行某些地下资源利用工作特殊性的、用来作为编制合同示范的样本合同;(14)地下资源利用者(承包者)—根据本命令得到进行地下资源利用工作权力的公民或法人,国家和(或)国际组织; (15)地下地段—位于土壤层之下的地壳部分,如无土壤层则位于地表和水体底部之下的地壳部分,延伸到使用目前科技方法进行地下资源利用工作可达到的深度; (16)大宗矿产—主要用来满足当地经济需求的、使用其自然状态或经简单加工和净化即可使用的矿产(砂、粘土、砾石等); (17)地下资源利用工作—属于地下资源国家地质研究、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包括同勘探和开采地下水、医用泥浆,及为排放污水而勘探地下地段有关的工作,及建设和使用同开采无关的地下设施方面的工作; (18)矿物原料加工—与从矿物原料中回收矿产有关的工作; (19)矿产—适用于物质生产的、地下所含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自然矿物质(包括地下水和医用泥浆)

缅甸矿产资源情况

缅甸得矿产资源 (2012-03-14 21:43:22)转载▼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以及政治等其她方面得原因,缅甸得矿产资源资源还没有得到 有效得开发。近些年来由于国际矿业形势得转暖与缅甸政府得优惠政策,矿业形势开始升温,特别就是油气资源得勘查与开发受到国际矿业投资商得关注。 一、矿产资源 缅甸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宝石、钨、锡、锑、铅、锌、铜、锰、金、银等,其中尤其以抹谷地区盛产得优质红宝石而闻名于世。 (一)矿产储量及分布 1、能源矿产 1)石油与天然气目前已经发现陆上油田或油气田19个,海上气田3个。2005年统计,缅甸已探明石油储量达到32亿桶,天然气储量达2、46万亿立方米(见表1)。 缅甸石油与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若开山脉与掸邦高原之间缅甸中部沉积盆地区与沿海大陆架。该区实际就是一组地壳裂谷带盆地,北起钦敦江上游,向南一直延伸到安达曼海大陆架。长约1100公里,宽约200公里,北部较窄,向南变宽。全区总面积约25、2万平方公里(包括沿海大陆架9、5万平方公里),该区主要沉积就是新生代地层。产油层主要为渐新统与中新统得砂岩。砂岩体往往不连续,横向变化显著,成多层得复合体油藏。生油层估计就是与储油层互层得富含有机质得粘土岩及页岩,主要就是海相粘土岩。目前已发现得油气田大多在陆上,主要包括:敏巫、稍埠-辛古、仁安羌、卑谬、(Aphyauk)、阿亚道、英都等。除英都油田在钦敦盆地外,其她油气田均分布在敏巫盆地与伊洛瓦底盆地中。敏巫盆地中得油气田集中在中部背斜带,呈线状排列。这些油气田储量都不大。其中仁安羌油田位于仰光以北得马圭省,就是缅甸历史上最早发现得油田(1795年就生产石油),为一略呈不对称延伸得背斜构造。地质储量约6000万吨(70年代末可采储量3000万吨)。产油层很浅,最深1800米,有50层砂岩,每层厚3~50米,孔隙度达25%,渗透率200毫达西。 由于过去在沿海大陆架上做得工作不多,所以就是缅甸油气发展最有潜力得地区。近些年来,缅甸加强了在大陆架上得找油气工作,并发现了一些油气田。 2)煤炭缅甸煤炭资源得条件一般,已知储量仅为2、58亿吨,为次烟煤-褐煤。褐煤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与中部,产煤层为新生代地层。主要矿床有葛利瓦(Kalewa)、南马(Namma)与Samlaung等。位于西北部得葛利瓦煤矿床规模较大,赋存有总厚度为7~15米得煤层群。次烟煤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得实皆省、中部得马圭省与掸邦、南部得德林达依省。主要矿床有Dathwegyauk、Paluzawa-Chaungzone、Tigyit与Kjethimansan等(表2)。在缅甸中部地区有少量变质程度高得硬煤直至无烟煤得产地。 2、金属矿产 1)铜缅甸中央构造—成矿带内得铜矿以成矿时代新、矿床规模大、矿体埋深浅、矿石品位高、与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等为特征,就是缅甸最重要得铜矿床集中区。该构造—成矿区主要包括实皆省、曼德勒省、勃固省与掸邦西部部分地区。主要矿床包括:望濑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一、哈萨克斯坦国内各种资源储量及开采情况 哈萨克斯坦的固体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90多种矿藏、1200多种矿物原料,已探明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矿产地超过500处。不少矿藏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很高,如钨超过50%、铀占25%、铬占23%、铅占19%、锌占13%、铜和铁占10%,许多品种按储量排名在全世界均名列前茅。 二、哈萨克斯坦部分固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全球排名情况 1.石油和天然气 哈萨克斯坦陆上石油探明储量为48亿—59亿吨,天然气3.5万亿立方米;哈萨克斯坦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80亿吨,其中最大的卡沙干油田石油可采储量达1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 目前,哈萨克斯坦全境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共计241个,其中,74个项目(占31%)为开采项目,106个项目(占44%)为勘探项目,勘探并开采项目59个(占24%),非开采项目2个(占l%)。行业内有142个公司进行作业,其中20个为合资公司、48个为外国公司、74个为本国公司。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署公布的资料,2008年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凝淅油总产量为7073万吨,其中,原油产量为587l万吨,同比增长6.2%;凝析油产量1202万吨,同比增长0.5%。天然气产量为3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9%。 2008年,哈萨克斯坦对矿山开采和勘探投资额为67.1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6.2%,同比减少15.1%;对石油天然气投资额为53.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1%,同比减少18.5%。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排在独联体国家第二位,其陆基储量可连续开采50年,天然气可连续开采75年。里海有第二个中东之称,拥有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加快开发里海的油气资源,是哈萨克斯坦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可靠基础。 2.煤 哈萨克斯坦全国煤资源地质储量1767亿吨,排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和乌克兰之后,位列全球第八位,占世界总储量的4%。全国已探明和开采的煤田有100个,其中的大部分煤田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卡拉干达、艾斯基巴斯图兹和舒巴尔科里煤田)和北部(图尔盖煤田)。

哈萨克斯坦资源

哈萨克斯坦资源国家。 哈萨克斯坦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矿藏,在独联体国 家甚至在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哈萨克斯坦具有发展对外合作的有利条 件。 1、矿物资源:哈萨克斯坦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都很大,哈萨克斯 坦煤的探明储量为1400亿吨,大部分煤矿都集中在卡拉干达、库斯塔奈、 阿克莫拉、巴甫洛达尔和东哈萨克斯坦州。哈萨克斯坦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 储量分别为45亿吨和5.9亿立方米。 2、金属矿藏:哈萨克斯坦有色金属矿藏丰富,而且品种比较齐全,铁 矿石的探明储量有80亿吨。铬铁矿石的储量2亿吨。锰矿主要分布在乌卢套、萨雷阿尔克、卡拉套和满格斯套等地,铜矿主要分布杰兹卡兹甘州。铅矿已 探明储量约1000万吨;锌矿已探明储量1400万吨。 3、非金属矿藏:哈萨克斯坦非金属矿藏主要有钾盐、硫酸钡、磷钙土 和萤石等,哈萨克斯坦境内有20多个湖泊盛产食盐,并有两个岩盐矿。 4、化学工业:哈萨克斯坦充分利用资源和开辟原料资源的工业部门。 该国拥有铬、硼、记硝、天然硫酸盐、矿物颜料、硝酸镁盐、亚铬硫盐、镁盐、磷灰石、硫铁矿、油页岩等矿铁原料。 5、电力工业:哈萨克斯坦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所以一直以发展火电为主。 6、机械工业:哈萨克斯坦的机械工业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 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集中在阿拉木图、卡拉干达、巴甫洛达尔等地。 7、建材工业:哈萨克斯坦拥有诸多如石灰石、泥灰石、耐火石、陶土、石英砂等丰富的建材原料。 8、轻纺工业:哈萨克斯坦的轻纺工业有丰富的农业原料资源。其中制 革业、毛皮业、裘皮业和洗毛业,在独联体占有重要的地位。 9、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哈萨克斯坦主要消费品工业之一,有20多个 行业。肉类工业是哈萨克斯坦主要食品工业的主要部门,就产量而言,居独 联体各国第三位。 10、农牧业: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主要的商品粮、畜生产基地之一。该 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农牧业生产的条件。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审批稿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云南矿产资源概况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97°31′39″~106°11′47″,北纬21°08′32″~29°15′08″之间,东西横跨846.9千米,南北纵越990千米,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八位,人口4 375.6万人,是集边疆、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省份。 云南省西部、南部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边境线长4060千米,是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对沿边开放和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矿产种类齐全的省份之一。我省依托优势矿产资源来推进矿业的发展,加快了有色金属、磷化工及煤电等优势产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包括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磷及建材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的完整生产体系,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代表的矿业已成为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产种类齐全,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3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1种) 的83.63%,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查明资源储量并编入2005年度《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8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45种(表1)。 云南省上表矿区矿种、规模统计表 表1 (截止2005年底)

截止2005年底,全省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地(以下简称上表矿区)共1142个,其中大型矿110个,中型矿261个,小型矿771个;按单矿种(考虑共伴生矿产)统计,全省共有上表矿1722处,其中能源337处、金属978处、非金属407处。 我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情况见图1、图2。 图1: 云南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分布图 图2: 云南省黑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分布图 (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