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_《后汉书 李贤注》卷十一 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_正史_史部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9
北史《李贤传》原文及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北史《李贤传》原文及翻译【导语】:原文:李贤字贤和,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
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4)原文后汉书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4) 更始二年(24)二月,更始自洛阳向西而进。
刚刚出发,李松奉引在前,马突然惊奔,触撞在北宫的铁柱门上,三匹马都撞死了。
当初,王莽失败,只有未央宫被烧毁,其他的宫馆都没有受到毁坏。
宫女数千,都列于后庭,所有钟鼓、帷帐、舆辇、器服、太仓、武库、官府、市里,都和从前一样。
更始既到长安,居住在长乐宫,登前殿,郎吏依次排列在庭中。
更始羞愧,头埋得挨着席子,不敢仰视。
诸将后到的,更始问他们抢到了多少东西,左右的侍从官都是长期在皇宫中担任职务的,听了个个惊讶相视。
李松与棘阳人赵萌向更始建议,所有功臣都应当封王。
朱鲔争辩,以为高祖刘邦有约,不是刘氏宗室不能封王。
更始就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然后就立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
只有朱鲔推辞说: 臣不是刘氏宗室,不敢违犯王制。
推让不肯接受。
于是改任朱鲔为左大司马,刘赐为前大司马,使他们与李轶、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
又任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同主持内政。
更始纳赵萌女儿为夫人,很宠爱,于是把政事委托赵萌办理,自己日夜与妇人在后庭饮酒取乐。
群臣有事想上奏于他,更始常常因喝醉了酒而不能接见,有时不得已,就命令侍中坐在帷帐内答话。
诸将听出来答话的不是更始的声音,出来后都抱怨说: 现在成败还不可知,为何放纵成这个样子! 韩夫人尤其嗜好喝酒,每侍奉更始饮酒,见到常侍奏事,时常发怒说: 帝正和我饮酒,你为什么偏偏拣这个时候来奏事呢? 起身,把书案都捶破了。
赵萌专权,作威作福。
后汉书重点:《后汉书》的史论特色。
难点:《刘盆子传》的翻译。
解题: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后汉书》,是范晔撰写的《后汉书》与司马彪《续汉书》的8志的合编。
《续汉书》,是西晋司马彪撰写。
司马彪,西晋皇族,他认为汉氏中型,迄于建安,忠臣义士亦以昭著,而时无良史,一一。
于是,他采编众书,贯通上下,迄自后汉光武帝,终于汉献帝,为纪、志、传凡80篇,号曰《续汉书》。
这是一部完整的东汉史著作,现在纪、传散亡,仅仅存有8志:律历志、仪礼志、祭祀志、天文志、五行志、郡国志、百官志、舆服志,共30篇。
今本的《后汉书》就收录了其8志。
《续汉书》8志在撰述思想上有三个特点:1、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
如《郡国志》讲《汉书地理志》记天下郡县本末,及山川奇异,风俗所由,至矣。
今但录中兴以来郡县改易,及《春秋》、三史会同征伐地名,以为《郡国志》。
从中可见,一是注意了东汉以来的变化:二是注意到了阅读史书的需要。
2、强调了以君威、臣仪、上下有序为核心的礼的等级秩序。
司马彪认为夫威仪,所以与君臣、序六亲也。
所以,《礼仪志》总结了东汉以来的礼制,以符合当时门阀制度的需要。
3、推崇务从节约的政治作风。
司马彪批评了汉武帝在官僚制度上多所改作,然而奢广,民用匮乏的奢侈作风;而对汉光武帝的节约、从简的政风进行了称赞,可以说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借鉴。
《续汉书》8志在撰述思想上把对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需要结合起来了,这反映出当时史家的一个共同的思想趋向。
南朝的刘昭注《后汉书》,因为其没有志,于是把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志的部分补入《后汉书》,形成现在的样子。
现在,再讲述范晔与《后汉书》。
范晔(398一-445)字蔚宗,南朝宋时人。
善于写文章,精通音乐,宋文帝时因才学被朝廷所用,官至太子詹事。
他撰写《后汉书》开始于432年,在445年因为被人告发与谋立彭城王刘义康为帝有牵连,入狱,被杀,时年48岁。
范晔在狱中写了《与诸侄甥书》,阐述了他的为人、治学和撰写《后汉书》的一些情况,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
《后汉书》目录原文《后汉书》目录《后》目录《》目录(原文、全文翻译))001.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002.卷一下光武帝纪第一下003.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004.卷三肃宗孝章帝纪第三005.卷四孝和孝殇帝纪第四006.卷五孝安帝纪第五007.卷六孝顺孝冲孝质帝纪第六008.卷七孝桓帝纪第七009.卷八孝灵帝纪第八010.卷九孝献帝纪第九011.卷十上皇后纪第十上012.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013.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014.卷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015.卷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016.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017.卷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018.卷十六邓寇列传第六019.卷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020.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021.卷十九耿弇列传第九022.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023.卷二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024.卷二十二硃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025.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026.卷二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027.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028.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029.卷二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030.卷二十八上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031.卷二十八下冯衍列传第十八下032.卷二十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第033.卷三十上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034.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035.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036.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037.卷三十三硃冯虞郑周列传第二十038.卷三十四梁统列传第二十四039.卷三十五张曹郑列传第二十五040.卷三十六郑范陈贾张列传第二十041.卷三十七桓荣丁鸿列传第二十七042.卷三十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第二043.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044.卷四十上班彪列传第三十上(自045.卷四十下班彪列传第三十下046.卷四十一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047.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048.卷四十三硃乐何列传第三十三049.卷四十四邓张徐张胡列传第三十050.卷四十五袁张韩周列传第三十五051.卷四十六郭陈列传第三十六052.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第三十七053.卷四十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第054.卷四十九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第055.卷五十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056.卷五十一李陈庞陈桥列传第四十057.卷五十二崔骃列传第四十二058.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059.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060.卷五十五章帝八王列传第四十五061.卷五十六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062.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063.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064.卷五十九张衡列传第四十九065.卷六十上马融列传第五十上066.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067.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第五十一068.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069.卷六十三李杜列传第五十三070.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第五十071.卷六十五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072.卷六十六陈王列传第五十六073.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074.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075.卷六十九窦何列传第五十九076.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077.卷七十一皇甫嵩硃俊列传第六十078.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079.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瓚陶谦列传第080.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081.卷七十四下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082.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083.卷七十六循吏列传第六十六084.卷七十七酷吏列传第六十七085.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第六十八086.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087.卷七十九下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下088.卷八十上文苑列传第七十上089.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090.卷八十一独行列传第七十一091.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092.卷八十二下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093.卷八十三逸民列传第七十三094.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095.卷八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096.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097.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098.卷八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099.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100.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101.志第一律历上102.志第二律历中103.志第三律历下104.志第四礼仪上105.志第五礼仪中106.志第六礼仪下107.志第七祭祀上108.志第八祭祀中109.志第九祭祀下110.志第十天文上111.志第十一天文中112.志第十二天文下113.志第十三五行一114.志第十四五行二115.志第十五五行三116.志第十六五行四117.志第十七五行五118.志第十八五行六119.志第十九郡国一120.志第二十郡国二121.志第二十一郡国三122.志第二十二郡国四123.志第二十三郡国五124.志第二十四百官一125.志第二十五百官二126.志第二十六百官三127.志第二十七百官四128.志第二十八百官五129.志第二十九舆服上130.志第三十舆服下。
后汉书刘盆子列传原文及翻译刘盆子列传【原文】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
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
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译文】刘盆子,太山郡式县人,是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
他的祖父刘宪,在元帝时被封为式侯,父亲刘萌继承了爵位。
王莽篡夺了王位后,封国被取消,刘盆子就成了式县人了。
【原文】天凤元年,琅邪海曲有吕母者,子为县吏,犯小罪,宰论杀①之。
吕母怨宰,密聚客,规以报仇。
母家素丰,资产数百万,乃益酿醇酒,买刀剑衣服。
少年来酤者,皆赊与之,视其乏者,辄假衣裳,不问多少。
数年,财用稍尽,少年欲相与偿之。
吕母垂泣曰:“所以厚诸君者,非欲求利,徒以县宰不道,枉杀吾子,欲为报怨耳。
诸君宁肯②哀之乎!〞少年壮其意,又素受恩,皆许诺。
其中勇士自号猛虎,遂相聚得数十百人,因与吕母入海中,招合亡命③,众至数千。
吕母自称将军,引兵还攻破海曲,执县宰。
诸吏叩头为宰请。
母曰:“吾子犯小罪,不当死,而为宰所杀。
杀人当死,又何请乎?〞遂斩之,以其首祭子冢,复还海中。
【注释】①论杀:判处死刑。
②宁肯:难道不肯。
③亡命:指逃亡他乡而失去名籍的人。
【译文】王莽天凤元年,琅邪郡海曲县有个姓吕的老妇,她的儿子做县吏,犯了小罪,县宰判死罪杀了他。
吕母怨恨县宰,秘密聚集宾客,谋划为儿子报仇。
吕母家一直比拟富裕,拥有数百万资产,就酿制了许多的好酒,购置刀剑和衣物。
年轻人来买酒,都让他们赊账,把酒送给他们,看到其中穷困的人,就借给他们衣物,从不问多少。
几年之后,她的财物慢慢耗光了,年轻人准备一起归还东西给她。
吕母流着泪说:“我所以要厚待你们,不是要贪图什么好处,只是因为县宰胡作非为,枉杀了我的儿子,我想为他报仇罢了。
你们难道不肯可怜我吗?〞年轻人认为吕母的想法很豪壮,又一直得到吕母的厚待,都容许要为她报仇。
其中的勇士自号猛虎的,于是聚集了百十来人,和吕母一起来到海上,又召集亡命之徒,队伍壮大到数千人。
吕母自称将军,带兵回去攻下海曲县,捉拿了县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刘盆子者,太山式人,城阳景王章之后也。
祖父宪,元帝时封为式侯,父萌嗣。
王莽篡位,国除,因为式人焉。
天凤年,琅邪人樊崇起兵于莒。
时寇贼蜂起,众盗以崇勇猛,皆附之,一岁间至万余人。
崇同郡人逄安、东海人徐宣等各起兵,合数万人,复引从崇。
初,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众既浸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以言辞为约束,无文书、旌旗。
王莽遣军击之,崇等欲战,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
遂大破之。
初,赤眉过式,掠盆子及二兄恭、茂,皆在军中。
及恭随崇等降更始,即封为式侯。
恭以明经数言事,拜侍中,从更始居长安。
盆子与茂留军中,主刍牧牛,号曰牛吏。
及崇等欲立帝,求军中景王后者,得七十余人,唯盆子与茂及前西安侯刘孝最为近属。
崇尝闻古天子将兵称上将军,乃书札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札置笥中,列盆子等三人以年次探札。
盆子探得符,诸将乃皆称臣拜。
盆子时年十五,被发徒跣,敝衣赭汗,见众拜,恐畏欲啼。
茂谓曰:“善藏符。
”盆子即啮折弃之,而犹从牧儿遨。
军及高陵,入长安城,更始来降。
盆子居长乐宫,诸将日会论功,争言讙呼,拔剑击柱,不能相一。
又数虏暴吏民,百姓保壁,由是皆复固守。
盆子惶恐,日夜啼泣。
刘恭见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密教盆子归玺绶,习为辞让之言。
建武二年正月朔,崇等大会,盆子下床解玺绶,叩头曰:“今设置县官而为贼如故。
此皆立非其人所致,愿乞骸骨,避贤圣。
”因涕泣嘘唏。
崇等及会者数百人,莫不哀怜之,乃皆避席顿首曰:“臣无状,负陛下。
请自今已后,不敢复放纵。
”既罢出,各闭营自守,三辅翕然,百姓争还长安,市里且满。
后二十余日,赤眉贪财物,复出大掠。
城中粮食尽,遂收载珍宝,因大纵火烧宫室,引兵而西。
光武遣军分为二道,以要其还路。
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为。
樊崇竟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
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
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
更始帝陵当浮出王学理【摘要】上双寨村地势隆起,实际是人为的夯土堆积.当地人传为“周幽王宠褒姒修的梳妆台”,有学者断定为汉元帝后傅昭仪之墓.前说系民间传闻,不可靠;后说与史书记载和考古探测有距离.对引文《水经注》加以梳理辨证,并结合刘玄死葬的历史背景分析,此间是更始皇帝陵墓的所在更符合实情.【期刊名称】《唐都学刊》【年(卷),期】2013(029)006【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龟背梅花紫金城;霸城县;恭王庙;更始帝冢;刘玄【作者】王学理【作者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78西汉末年,风雷激荡,充满着血雨腥风。
具有皇族血统的刘玄,于王莽地皇四年(23)被农民起义军拥立为“更始皇帝”。
他的“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了新莽政权。
更始二年(24),更始帝由洛阳迁都长安,入居长乐宫。
第二年,有樊崇率领的30万“赤眉军”入关,在华阴又拥立了另一位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借更始政权内讧之机,轻而易举地进入长安。
迫于形势,刘玄投降,封为“长沙王”,住在谢禄的军营中。
不久,在郊外牧马中被谢禄的卫士缢死。
后来,刘秀派人收刘玄尸首,葬在霸陵。
那么,刘玄这位由帝而亡的“薄面皇上”死葬在哪里?但随历史的策页一张张地翻过,被压在了底层,谁也没有再给予关注过。
一、“龟背梅花紫荆城”的疑云今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办西南约1.5公里的上双寨村,坐落在一个四周低凹、中间高起3米的夯台上,面积约有30 250平方米。
此村又名“永安寨”,或称“上方寨”(见图1)。
当地人还给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称呼,叫做“龟背梅花紫金城”。
因为满城多有梅花与紫荆花的栽培,待花开季节,香气扑鼻,芬芳美丽,让人有如置身花海的感觉,似身处于皇帝的“紫禁城”中,于是“龟背梅花紫荆城”就音转成了“龟背梅花紫金(禁)城”。
图1 上双寨牌坊“龟背梅花紫荆城”最早被引起注意的,应该是西北大学的李健超教授。
根据他的踏勘,断定这是一处墓葬。
刘子玄传阅读答案_刘子玄传翻译赏析刘子玄,原名知几,楚州刺史刘胤之的族孙。
年少时与兄知柔都以擅长词学著名,二十岁考取进士,被封为获嘉主簿。
证圣初年(695),朝廷令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谈时政得失,知几上书陈述四事,语词非常恳切率直。
当时官场虚假而法网严密,读书人竞相趋进却多遭杀害,知几于是着《思慎赋》,针贬时弊,表述见解。
凤阁侍郎苏味道、李峤读了《思慎赋》后高兴地说:“陆机《豪士》怕不及也。
”知几在长安多次升迁为左史,兼撰写国史。
升为凤阁舍人,依旧着史。
景龙初年(707),再转为太子中允,仍然着国史。
当时侍中韦巨源和纪处讷、中书令杨再思、兵部尚书宗楚客、中书侍郎萧至忠一起监修国史,知几认为监修的人太多,实在是撰史的弊病,肖至忠又曾经指责知几著述没有一定的标准,知几于是上书给至忠,请求罢免史任。
至忠怜惜知几的才学,不同意解除史任。
宗楚客嫉妒知几的正直,对各位史官说“:此人著书如此这般,想置我于何地?”当时知几又着《史通子》二十卷,充分阐述史策的体裁。
太子右庶子徐坚非常看重这本书,曾经说:“任史职的人,应该将此书放置座右。
”知几自负史才,常常慨叹时代无知己,于是将国史委托给著作郎吴兢,自己另外撰写《刘氏家史》十五卷、《谱考》三卷。
推究汉氏为陆终的后代,不是尧的后代。
彭城、丛亭里诸刘,是宣帝的儿子楚孝王器的曾孙司徒居巢侯刘恺的后代,不是接续楚元王交。
都考察明白,纠正了前代的错误,虽然被一般人所讥讽,但学者佩服他的博学。
起初,知几经常说如果得以受封,一定用居巢作为名字,用来接续司徒家族;后来因修《则天实录》有功,果然被封为居巢县子。
又乡人因为知几兄弟六人考取进士,文章学问著名,改他们所在的乡里名为高阳乡居巢里。
景云中(709),知几多次升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仍旧修国史,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当时玄宗在东宫,知几因姓名音读类似皇上的名字,于是改名为子玄。
第二年,皇太子准备亲自定位于国学,有司起草礼节记载,使随从臣子都乘马着衣戴帽,子玄进言(略)。
中国历史最全朝代皇帝年表与帝王评价图秦朝<定都:定都:咸阳>简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公元前206年十月,秦朝灭亡。
秦朝皇帝列表秦朝皇帝名字生卒年份(公元)谥庙称谓秦朝皇帝评价嬴政(赵政)前259—前210 秦始皇一统中国、大统钱字、城筑北击焚书坑儒、废封立郡嬴胡亥(赵胡亥)前230—前207 秦二世苛政暴政、泯性杀亲、残害忠良、天真顽劣、死于阉党嬴子婴(赵姓)?—前206 秦三世诛杀赵高、投降刘邦、死于项羽汉朝(西汉<定都:咸阳>、东汉<定都:洛阳>)赵昀 1205—1264 宋理宗 本非皇子但乃皇族、死后头颅被割制成器具、一生无为赵禥1240—1274 宋度宗 昏庸无能、沉迷美色、南宋从此岌岌可危、面临灭亡赵(xiǎn ) 1271—1323 宋恭帝 贾似道当权、元军进攻其被俘、被派往藏区后成高僧赵昰 1269—1278 宋端宗 元进犯其南逃、闽粤港都有其之身影、后病死葬于江门赵昺1272—1279宋末王流亡政府海丰被击垮、文天祥被俘、昺跳海而亡、宋亡大理国(定都:大理)简介:中华王朝,与宋朝并存的国家之一,大理国位于今日中国境内的中古时代的一国,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公元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国,定都羊苴咩城,改国号曰大理。
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人们对大理国的了解比较少。
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1253年,元朝忽必烈率兵灭了大理。
大理的末代皇帝是段兴智。
大理国(包括后理)维持了22世,达300余年。
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_《后汉书李贤注》卷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_正史_史部刘玄字圣公,光武族兄也,《尔雅》曰:“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昆弟。
”《帝王纪》曰:“舂陵戴侯熊渠生苍梧太守利,利生子张,纳平林何氏女,生更始。
”弟为人所杀,圣公结客欲报之。
客犯法,续汉书曰:“时圣公聚客,家有酒,请游徼饮,宾客醉歌,言‘朝亨两都尉,游徼后来,用调羹味’。
游徼大怒,缚捶数百。
”圣公避吏于平林。
吏系圣公父子张。
圣公诈死,使人持丧归舂陵,吏乃出子张,圣公因自逃匿。
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
《尔雅》曰:“芍,凫茈。
”郭璞曰:“生下田中,苗似龙须而细,根如指头,黑色,可食。
”芍音胡了反。
凫茈,续汉书作“符訾”。
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
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离乡聚谓诸乡聚离散,去城郭远者。
大曰乡,小曰聚。
《前书》曰“收合离乡置大城中”,即其义也。
绿林,山,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也。
数月闲至七八千人。
地皇二年,王莽年也。
荆州牧某史阙名也。
发奔命二万人攻之,匡等相率迎击于云杜,云杜,县名,属江夏郡,故城在今复州沔阳县西北。
大破牧军,杀数千人,尽获辎重,续汉书曰:“牧欲北归随,武等复遮击之,钩牧车屏泥,刺杀其骖乘,然不敢杀牧也。
”遂攻拔竟陵。
县名,属江夏郡,故城在今郢州长寿县南。
转击云杜、安陆,安陆,县,属江夏郡,今安州县也。
多略妇女,还入绿林中,至有五万余口,州郡不能制。
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分散引去。
王常、成丹西入南郡,号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及其支党朱鲔、张卬等续汉书“卬”作“印”。
北入南阳,号新市兵:皆自称将军。
七月,匡等进攻随,未能下。
随,县,属南阳郡,今随州县。
平林人陈牧、廖湛廖音力吊反。
复聚众千余人,号平林兵,以应之。
圣公因往从牧等,为其军安集掾。
欲其安集军众,故权以为官名。
是时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与诸部合兵而进。
四年正月,破王莽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斩之,号圣公为更始将军。
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
二月辛巳,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
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群臣。
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
于是大赦天下,建元曰更始元年。
悉拜置诸将,以族父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成国上公,朱鲔大司马,伯升大司徒,陈牧大司空,余皆九卿、将军。
五月,伯升拔宛。
六月,更始入都宛城,尽封宗室及诸将,为列侯者百余人。
更始忌伯升威名,遂诛之,以光禄勋刘赐为大司徒。
前钟武侯刘望起兵,略有汝南。
时王莽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既败于昆阳,往归之。
八月,望遂自立为天子,以尤为大司马,茂为丞相。
王莽使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守洛阳。
《风俗通》曰:“哀姓,鲁哀公之后,因谥以为姓。
”更始遣定国上公王匡攻洛阳,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攻武关,三辅震动。
是时海内豪桀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闲,遍于天下。
长安中起兵攻未央宫。
九月,东海人公宾就斩王莽于渐台,《风俗通》曰:“公宾,姓也。
鲁大夫公宾庚之后。
”渐台,太液池中台也。
为水所渐润,故以为名。
收玺绶,传首诣宛。
更始时在便坐黄堂,取视之,喜曰:“莽不如是,当与霍光等。
”宠姬韩夫人笑曰:“若不如是,帝焉得之乎?”更始悦,乃悬莽首于宛城市。
是月,拔洛阳,生缚王匡、哀章,至,皆斩之。
十月,使奋威大将军刘信击杀刘望于汝南,并诛严尤、陈茂。
更始遂北都洛阳,以刘赐为丞相。
申屠建、李松自长安传送乘舆服御,又遣中黄门从官奉迎迁都。
二年二月,更始自洛阳而西。
初发,李松奉引,马惊奔,触北宫铁柱门,三马皆死。
续汉书曰:“马祸也。
时更始失道,将亡之征。
”初,王莽败,唯未央宫被焚而已,其余宫馆一无所毁。
宫女数千,备列后庭,自钟鼓、帷帐、舆辇、器服、太仓、武库、官府、市里,不改于旧。
更始既至,居长乐宫,升前殿,郎吏以次列庭中。
更始羞怍,俯首刮席不敢视。
怍,颜色变也。
俯,俯也。
诸将后至者,更始问虏掠得几何,左右侍官皆宫省久吏,各惊相视。
李松与棘阳人赵萌说更始,宜悉王诸功臣。
朱鲔争之,以为高祖约,非刘氏不王。
更始乃先封宗室太常将军刘祉为定陶王,刘赐为宛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大将军刘嘉为汉中王,刘信为汝阴王;后遂立王匡为比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卫尉大将军张卬为淮阳王,廷尉大将军王常为邓王,执金吾大将军廖湛为穰王,申屠建为平氏王,尚书胡殷为随王,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西平,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郾城县南也。
五威中郎将李轶为舞阴王,水衡大将军成丹为襄邑王,大司空陈牧为阴平王,阴平,县,属广汉国。
骠骑大将军宋佻为颍阴王,尹尊为郾王。
唯朱鲔辞曰:“臣非刘宗,不敢干典。
”遂让不受。
乃徙鲔为左大司马,刘赐为前大司马,使与李轶、李通、王常等镇抚关东。
以李松为丞相,赵萌为右大司马,共秉内任。
更始纳赵萌女为夫人,有宠,遂委政于萌,日夜与妇人饮宴后庭。
群臣欲言事,辄醉不能见,时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内与语。
诸将识非更始声,出皆怨曰:“成败未可知,遽自纵放若此!”韩夫人尤嗜酒,每侍饮,见常侍奏事,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起,抵破书案。
抵,击也。
赵萌专权,威福自己。
郎吏有说萌放纵者,更始怒,拔剑击之。
自是无复敢言。
萌私忿侍中,引下斩之,更始救请,不从。
时李轶、朱鲔擅命山东,王匡、张卬横暴三辅。
其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裤、襜褕、诸于,骂詈道中。
襜褕、诸于见光武纪。
续汉志曰“时智者见之,以为服之不中,身之灾也,乃奔入边郡避之。
是服妖也。
其后为赤眉所杀”也。
长安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
烂羊胃,骑都尉。
烂羊头,关内侯。
”《公羊传》曰:“炊亨为养。
”军帅将军豫章李淑上书谏曰:“方今贼寇始诛,王化未行,百官有司宜慎其任。
夫三公上应台宿,九卿下括河海,《春秋·汉含孳》曰:“三公在天为三台,九卿为北斗,故三公象五岳,九卿法河海,二十七大夫法山陵,八十一元士法谷阜,合为帝佐,以匡纲纪。
”故天工人其代之。
陛下定业,虽因下江、平林之埶,斯盖临时济用,不可施之既安。
宜厘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授爵,以匡王国。
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陈,尚书显官皆出庸伍,资亭长、贼捕之用,汉法,十里一亭,亭置一长。
捕贼掾,专捕盗贼也。
而当辅佐纲维之任。
唯名与器,圣人所重。
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万分,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求之非所,不可得也。
孟子对齐宣王曰:“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求鱼。
”海内望此,有以窥度汉祚。
臣非有憎疾以求进也,但为阶下惜此举厝。
败材伤锦,所宜至虑。
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
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左传》子产谓子皮曰“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重乎?未尝操刀而使之割,其伤实多”也。
惟割既往谬妄之失,思隆周文济济之美。
”割,绝也。
《诗·大雅》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更始怒,系淑诏狱。
自是关中离心,四方怨叛。
诸将出征,各自专置牧守,州郡交错,不知所从。
十二月,赤眉西入关。
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
初,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谓安陵人弓林等曰:“前定安公婴,平帝之嗣,虽王莽篡夺,而尝为汉主。
今皆云刘氏真人,当更受命,欲共定大功,何如?”林等然之,乃于长安求得婴,将至临泾立之。
今泾州县也。
聚党数千人,望为丞相,林为大司马。
更始遣李松与讨难将军苏茂等击破,皆斩之。
又使苏茂拒赤眉于弘农,茂军败,死者千余人。
三月,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蓩音莫老反。
《字林》云:“毒草也。
”因以为地名。
续汉志弘农有蓩乡。
《东观记》曰:“徐宣、樊崇等入至弘农枯枞山下,与更始将军苏茂战。
崇北至蓩乡,转至湖。
”湖即湖城县也。
以此而言,其地盖在今虢州湖城县之闲。
松等大败,弃军走,死者三万余人。
时王匡、张卬守河东,为邓禹所破,还奔长安。
卬与诸将议曰:“赤眉近在郑、华阴闲,旦暮且至。
今独有长安,见灭不久,不如勒兵掠城中以自富,转攻所在,东归南阳,收宛王等兵。
事若不集,复入湖池中为盗耳。
”申屠建、廖湛等皆以为然,共入说更始。
更始怒不应,莫敢复言。
及赤眉立刘盆子,更始使王匡、陈牧、成丹、赵萌屯新丰,李松军掫,以拒之。
掫音子侯反。
续汉志曰:“新丰有鸿门亭。
”掫城即此也。
张卬、廖湛、胡殷、申屠建等与御史大夫隗嚣合谋,欲以立秋日貙膢时共劫更始,《前书》音义曰:“貙,兽。
以立秋日祭兽。
王者亦此日出猎,用祭宗庙。
”冀州北郡以八月朝作饮食为膢,其俗语曰“膢腊社伏”。
貙音丑于反。
膢音娄。
俱成前计。
侍中刘能卿知其谋,以告之。
更始托病不出,召张卬等。
卬等皆入,将悉诛之,唯隗嚣不至。
更始狐疑,使卬等四人且待于外庐。
卬与湛、殷疑有变,遂突出,独申屠建在,更始斩之。
卬与湛、殷遂勒兵掠东西市。
昏时,烧门入,战于宫中,更始大败。
明旦,将妻子车骑百余,东奔赵萌于新丰。
更始复疑王匡、陈牧、成丹与张卬等同谋,乃并召入。
牧、丹先至,即斩之。
王匡惧,将兵入长安,与张卬等合。
李松还从更始,与赵萌共攻匡、卬于城内。
连战月余,匡等败走,更始徙居长信宫。
《三辅黄图》曰,从洛门至周庙门,有长信宫在其中。
赤眉至高陵,匡等迎降之,遂共连兵而进。
更始守城,使李松出战,败,死者二千余人,赤眉生得松。
时松弟泛为城门校尉,赤眉使使谓之曰:“开城门,活汝兄。
”泛即开门。
九月,赤眉入城。
更始单骑走,从厨城门出。
《三辅黄图》曰,洛城门,王莽改曰建子门,其内有长安厨官,俗名之为厨城门,今长安故城北面之中门是也。
诸妇女从后连呼曰:“陛下,当下谢城!”更始即下拜,复上马去。
初,侍中刘恭以赤眉立其弟盆子,自系诏狱;闻更始败,乃出,步从至高陵,止传舍。
右辅都尉严本“本”,或作“平”,或作“丕”。
恐失更始为赤眉所诛,将兵在外,号为屯卫而实囚之。
赤眉下书曰:“圣公降者,封长沙王。
过二十日,勿受。
”更始遣刘恭请降,赤眉使其将谢禄往受之。
十月,更始遂随禄肉袒诣长乐宫,上玺绶于盆子。
赤眉坐更始,置庭中,将杀之。
刘恭、谢禄为请,不能得,遂引更始出。
刘恭追呼曰:“臣诚力极,请得先死。
”拔剑欲自刎,赤眉帅樊崇等遽共救止之,乃赦更始,封为畏威侯。
刘恭复为固请,竟得封长沙王。
更始常依谢禄居,刘恭亦拥护之。
三辅苦赤眉暴虐,皆怜更始,而张卬等以为虑,谓禄曰:“今诸营长多欲篡圣公者。
一旦失之,合兵攻公,自灭之道也。
”于是禄使从兵与更始共牧马于郊下,因令缢杀之。
刘恭夜往收臧其尸。
光武闻而伤焉,诏大司徒邓禹葬之于霸陵。
有三子:求,歆,鲤。
明年夏,求兄弟与母东诣洛阳,帝封求为襄邑侯,奉更始祀;歆为谷孰侯,鲤为寿光侯。
求后徙封成阳侯。
求卒,子巡嗣,复徙封濩泽侯。
襄邑即春秋襄牛地也,今为县,在宋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