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应用物理系课程表
- 格式:pdf
- 大小:293.17 KB
- 文档页数: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 (1)非物理类《力学》课程简介 (27)课程目的和任务 (27)教学特点 (27)教学难、重点 (28)力学的发展史 (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安徽省教育厅所属学校中国科技大学(部属)课程名称力学(非物理类)课程层次(本/专)本科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物理学课程负责人张璞扬申报日期 2006.6.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六年三月填写要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课程负责人情况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⑴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⑵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⑶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⑷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5.自我评价6.课程建设规划7. 学校的政策措施8. 说明栏课程名称力学(非物理类)所属院系理学院天文与应用物理系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物理学课程负责人张璞扬戚伯云联系电话3424260E-m a i l zhan0822@ 申报日期2004.6.20中国科技大学教务处二ΟΟ四年六月二十日填写要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中科大物理系培养方案中科大物理系的培养方案那可是相当酷的。
一、基础课程阶段。
1. 数学基础。
首先呢,数学得学好。
像高等数学,这可是基石。
那里面的微积分啊,就像物理世界的魔法棒。
你想搞懂物理里的变化率之类的,没有微积分根本玩不转。
线性代数也不能少,矩阵啥的在处理物理中的多变量问题,比如量子力学里的态矢量表示,可太重要了。
还有数学物理方法,这门课就像是数学和物理的桥梁。
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的知识,在解物理中的各种场方程,像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时候,那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2. 物理基础。
普通物理肯定得学扎实啦。
力学部分,从牛顿定律到拉格朗日力学、哈密顿力学,就像一步步升级打怪。
你以为牛顿定律就够了?到了研究复杂系统的时候,拉格朗日和哈密顿的方法那是又简洁又强大。
热学也很有趣。
分子热运动、热力学定律,从微观的分子行为到宏观的热量传递、做功,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比如说为什么冰箱能制冷,这里面就全是热学的原理。
电磁学就更不用说了,电和磁的相互作用,从库仑定律到安培定律,再到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场的伟大理论。
那电场、磁场就像看不见的魔法场,支配着电子的运动、电磁波的传播啥的。
光学也在这个阶段学。
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这些现象不仅好看,背后的原理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有用,像光通信、激光加工啥的。
3. 实验技能。
普通物理实验是锻炼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你得学会摆弄那些实验仪器,比如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示波器看电信号的波形。
在实验里,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小状况,就像探险一样。
有时候仪器不听话,你就得像个小侦探一样去找出问题所在,是线路接错了,还是仪器本身有毛病?这个过程中,你就慢慢掌握了实验的技巧和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二、专业课程阶段。
1. 核心物理理论。
量子力学那可是物理系的重头戏。
这里面的微观世界规则跟我们日常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还有什么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
就像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微观世界,你得跟着薛定谔方程去探索粒子的状态变化,去理解那些奇奇怪怪的量子现象背后的数学逻辑。
作息时间- 3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院系及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从2013级开始执行)- 40 -- 41 -本科教学秘书联系方式- 42 -本科教学秘书联系方式- 43 -网上教学资源一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主页(教务处主页)网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页“本科教育”或科大主页→公共服务:党政机构→教务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综合教务系统属本科教学服务系统,本科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选课、转专业等事务的申请以及本人成绩、课表等信息的查询。
网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主页→常用链接:综合教务系统/本科生相关事务办理流程本科生可以通过该版块查询“学习”、“专业调整”、“考试”、“成绩”等相关事务的办理流程。
网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主页→服务指南/category/service/svc-student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学业指导中心属本科教学服务系统,旨在帮助在学业发展上有不同层次需要的同学,对学生在学业规划、学业困惑、专业选择等方面给予专门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分类培养。
本科生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有关学业信息查询、学业指导网上预约等事务。
网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主页→常用链接:学生学业指导中心http://202.38.65.52/xyzd/- 4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公共信息查询平台属本科教学服务系统,可查询课表、空闲教室、替代课程、培养计划、期末考试等信息。
网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主页→常用链接:综合教务系统→公共查询/search_public.html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材查询系统属本科教学服务系统,提供库存教材情况查询,以及账目查询(包括账目余额、收支情况、消费明细)。
网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教育主页→常用链接:教材查询http://202.38.65.52/kdjck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网络教学平台属本科教学服务系统,是基于Web的一个以课程为中心集成网络教与学的环境,面向全校广大师生服务。
物理学院一、院系概况物理学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和天文学系组成。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马大猷、吴有训、彭恒武、钱三强、朱洪元等曾在各系担任重要职务并执教多年。
现任院长为欧阳钟灿院士。
现有教职工232人,其中教授88人,副教授60人。
教授中有中科院院士8名,博士生导师8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9名。
学院设有“严济慈大师讲席”和“赵忠尧大师讲席”,并聘请国内外近百名学者为兼职和客座教授。
物理学院内建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4个(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基础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重点实验室、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物理电子学重点实验室),同时,学院还紧密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物理学院的学科领域涵盖物理学、天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4个一级学科,包含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天体物理、物理电子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学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
物理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
物理学院以培养从事前沿和交叉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研制开发的领军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院的物理学和天文学均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首批国家级示范教学中心。
本科生前期主要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教学和严格的实验动手能力训练,后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趣和能力分别在10个二级学科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
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约80%进入国内外大学或研究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
多年来,物理学院所属各系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包括10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名从事国防事业的将军,以及活跃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的年轻学者。
中科大物理学考研科目
中科大物理学考研科目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固体物理与材料物理、高能物理、宇宙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其中,经典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动力学和静力学等问题;电磁学主要研究电磁波、静电场和磁场等问题;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主要研究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过程以及统计力学等问题;量子力学主要研究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等问题;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等问题;固体物理与材料物理主要研究固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问题;高能物理主要研究宇宙射线、粒子物理和大型加速器等问题;宇宙学主要研究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等问题。
在考研中,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1 -。
中科大各专业课表中科大各专业课表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表1.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 计算机导论- 春季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 第二学年- 秋季学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 - 春季学期- 编译原理与技术基础- 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3. 第三学年- 秋季学期- 软件工程基础与实践- 春季学期- 人工智能基础-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4.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 分布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计算机安全技术5. 第五年春季学期- 毕业设计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表1.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 电路理论基础春季学期-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信号与系统分析2. 第二学年- 秋季学期-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春季学期-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3. 第三学年- 秋季学期-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春季学期- 通信原理与应用4. 第四学年- 秋季学期-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5. 第五年春季学期- 毕业设计三、化工专业课表1.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2.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物理化工基础春季学期- 有机化工基础3. 第三学年秋季学期- 化工热力基础春季学期- 化工原理与计算机模拟4.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 化工过程控制与仪表春季学期- 化工设备与流程设计5. 第五年春季学期- 毕业设计四、土木工程专业课表1.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2.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工程力学基础- 材料力学基础- 土力学基础春季学期- 结构力学基础3. 第三学年秋季学期-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 - 岩土工程基础4.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 桥梁工程基础5. 第五年春季学期- 毕业设计五、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课表1. 第一学年秋季学期-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大学英语2.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生物化学基础春季学期- 细胞生物学基础3. 第三学年秋季学期- 分子生物学基础春季学期- 生物信息学基础4. 第四学年秋季学期- 生物工程原理与应用5. 第五年春季学期- 毕业设计六、总结以上是中科大各专业的课表安排。
应用物理学专业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广博的物理学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培养基础扎实、后劲足、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人才。
毕业后适宜继续攻读物理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也可到科研、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课程设置的分类及学分比例如下表:类 别 学 分 比 例(%)通 修 课 70 41.92-42.68学科群基础课 63-66 38.41-39.52专 业 课 ≥15 8.98-9.15任意选修课 8 4.79-4.88毕 业 论 文 8 4.79-4.88合 计 164-1671、通修课:(70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
其中物理类理论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以下课程也作为本专业的通修要求:电子线路基础实验(1学分)、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5学分)、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1.5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63-66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11学分)复变函数(A)(3学分)、数理方程(A)(3学分)、计算方法(B)(2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ES72*(电子类课程):(7学分)电子技术基础(1)(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2)(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3)(3学分);PH02*(物理类课程):(45-48学分)物理讲坛(2学分)、力学(甲型)(4学分)、热学(3学分)、电磁学(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光学(4学分)、原子物理(4学分)、电动力学(4学分)、量子力学A(6学分)和量子力学B(4学分)(二选一)、计算物理A(核科学类)(3学分)和计算物理B(非核科学类)(3学分)(二选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4学分)、固体物理学A(4学分)和固体物理学B(3学分)(二选一)、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2学分);3、专业课:(选≥15学分)凝聚态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结构物性与固化(必)(4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必)(2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4学分)、低温物理导论(3学分)、固体光学与光谱学(3学分)、磁性物理(3学分)、发光学(3学分)、薄膜物理(3学分)、晶体学(3学分)、现代凝聚态理论(3学分)、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3学分)、固体表面分析原理(3学分)、信息功能材料(3学分);CH0*(化学类课程):普通化学实验(1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等离子体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必修)(4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必修)(2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导论(2学分)、气体放电原理(3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等离子体诊断导论(3学分)、等离子体实验装置概论(3学分)、等离子体应用(3学分);PI0*(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非机类)(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物理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物理电子学信号采集处理实验(必修)(1.5学分)、粒子探测技术(4学分)、电子系统设计(3学分)、核电子学方法(4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快电子学(3学分)、接口与总线(4学分)、核电子学实验(1.5学分)、计算机在核物理中的应用(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必修)(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半导体物理(必修)(3学分)、微电子系列实验(必修)(2学分)、半导体器件原理(3学分)、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4学分)、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3学分)、集成电路CAD (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跨学科选修课程:暂不作硬性要求。
应用物理学专业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广博的物理学基本知识、系统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培养基础扎实、后劲足、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较强的高级人才。
毕业后适宜继续攻读物理学及相关的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领域的研究生,也可到科研、高等学校、产业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高新技术研发工作。
二、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基本要求学制: 四年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课程设置的分类及学分比例如下表:类 别 学 分 比 例(%)通 修 课 70 41.92-42.68学科群基础课 63-66 38.41-39.52专 业 课 ≥15 8.98-9.15任意选修课 8 4.79-4.88毕 业 论 文 8 4.79-4.88合 计 164-1671、通修课:(70学分)参照学校关于通修课的课程要求。
其中物理类理论课程以本专业要求为准,以下课程也作为本专业的通修要求:电子线路基础实验(1学分)、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1.5学分)、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1.5学分);2、学科群基础课:(63-66学分)MA02*(数学类课程):(11学分)复变函数(A)(3学分)、数理方程(A)(3学分)、计算方法(B)(2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ES72*(电子类课程):(7学分)电子技术基础(1)(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2)(2学分)、电子技术基础(3)(3学分);PH02*(物理类课程):(45-48学分)物理讲坛(2学分)、力学(甲型)(4学分)、热学(3学分)、电磁学(4学分)、理论力学(4学分)、光学(4学分)、原子物理(4学分)、电动力学(4学分)、量子力学A(6学分)和量子力学B(4学分)(二选一)、计算物理A(核科学类)(3学分)和计算物理B(非核科学类)(3学分)(二选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4学分)、固体物理学A(4学分)和固体物理学B(3学分)(二选一)、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2学分);3、专业课:(选≥15学分)凝聚态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结构物性与固化(必)(4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必)(2学分)、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4学分)、低温物理导论(3学分)、固体光学与光谱学(3学分)、磁性物理(3学分)、发光学(3学分)、薄膜物理(3学分)、晶体学(3学分)、现代凝聚态理论(3学分)、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3学分)、固体表面分析原理(3学分)、信息功能材料(3学分);CH0*(化学类课程):普通化学实验(1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等离子体物理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等离子体物理理论(必修)(4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必修)(2学分)、等离子体物理导论(2学分)、气体放电原理(3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等离子体诊断导论(3学分)、等离子体实验装置概论(3学分)、等离子体应用(3学分);PI0*(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非机类)(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物理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物理电子学信号采集处理实验(必修)(1.5学分)、粒子探测技术(4学分)、电子系统设计(3学分)、核电子学方法(4学分)、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4学分)、快电子学(3学分)、接口与总线(4学分)、核电子学实验(1.5学分)、计算机在核物理中的应用(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必修)(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方向:(选≥15学分)PH03*(物理类课程)半导体物理(必修)(3学分)、微电子系列实验(必修)(2学分)、半导体器件原理(3学分)、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4学分)、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3学分)、集成电路CAD (3学分);CS0*(计算机类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3.5学分)、数据结构与数据库(3.5学分);跨学科选修课程:暂不作硬性要求。
本专业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物理、电子线路、信息技术、固体物理学等。
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应用物理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相互关系结构图说明:灰色部分为选修课48五、指导性学习计划表应用物理专业四年制指导性学习计划一 年 级秋 春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PS01001 无 形势与政策讲座 1 PS01003 10400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60 3 PS01002 104006 中国近代史纲要40 2 FL01002 018502 综合英语二级 80 4 PS01004 10400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60 3 PE012** 103B01 基础体育选项 40 1 FL01001 018501 综合英语一级 40 4 PH01701 022162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60 1.5 PE011** 103A01 基础体育 40 1 MA01002 001513 多变量微积分 120 6 CS01001 210505 计算机文化基础 10/20 1 MA01003 001514 线性代数 80 4 CS01002 210502 C语言程序设计 40/30 2.5PH02003 022052 电磁学 80 4 MA01001 001512 单变量微积分 120 6 PH02002 022094 热学 60 3 PH02001 022093 力学(甲型) 80 4 PH02006 022168 物理讲坛 40 2 PH02006 022168 物理讲坛 40 2 文化素质类课程小 计 ( 10 )门课 25.5 小 计 ( 8+* )门课 26.5二 年 级秋 春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无 军事理论 1 PE013** 103D01 体育选项(2) 40 1 PS01005 104009 重要思想概论 80/80 6 PH01703 022164 大学物理-现代技术实验 60 1.5 FL01003 018503 综合英语三级 80 4 MA02504 01708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0 3 Ph01702 022163 大学物理-综合实验 60 1.5ES72001 004203 电子技术基础(2) 40 2 PE013** 103C01 体育选项(1) 40 1 PH02005 022054 原子物理 80 4 ES72000 004202 电子技术基础(1) 40 2 PH02102 022057 电动力学 80 449秋 春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MA02505 001505 复变函数(A) 60 3MA02501 001506 数理方程(A) 60 3PH02004 022391 光学 80 4PH02101 022392 理论力学 80 4文化素质类课程 文化素质类小 计 ( 10+* )门课 25.5 小 计 ( 7+* )门课 18.5三 年 级秋 春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PH02103 022148 量子力学A(2选1) 120 6 PH02105 022060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80 4 PH02104 022059 量子力学B(2选1) 80 4 PH02204 002001 固体物理A(2选1) 80 4 PH01704 022165 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 60 1.5PH02205 022118 固体物理B(2选1) 60 3 ES72002 004204 电子技术基础(3) 60 3 PH02701 004074 物理学专业基础实验 80 2 IN01700 210509 电子线路基础实验 40 1 PH23303 002005 *半导体物理 60 3 PH02202 022012 计算物理A(2选1) 60 3 PH44201 004611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 80 4 PH02203 004040 计算物理B(2选1) 60 3 CS01005 004070 *微机原理与接口 60/30 3.5 MA02503 001511 计算方法(B) 40 2 PH23001 002052 *结构物性与固化 80 4 文化素质类课程 文化素质类课程任意选修课 任意选修课小 计 ( 6+* )门课≥14.5 小 计 ( 3+* )门课 ≥950秋 秋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新课号 老课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CS01003 210503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60/30 3.5物理电子学方向:凝聚态物理方向: PH23704 004063 *物理电子学信号采集处理实验60 1.5 PH23702 002047 *凝聚态物理实验 80 2 PH24211 004601 粒子探测技术 80 4 PH23302 002123 凝聚态物理实验方法 80 4 PH23317 004129 电子系统设计 60 3 PH23304 002050 低温物理导论 60 3 PH23005 004006 核电子学方法 80 4 PH23305 002044 固体光学与光谱学 60 3 PH23314 004072 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 80 4 PH23306 002027 磁性物理 60 3 ES14202 004603 快电子学 60 3 PH23307 002046 发光学 60 3 PH23318 004030 接口与总线 80 4 PH23308 002069 薄膜物理 60 3 PH23005 004031 核电子学实验 60 1.5 PH23310 002114 晶体学 60 3 PH23319 004028 计算机在核物理中的应用 60 3 CH23000 019080 普通化学实验 40 1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方向:PH23311 002008 现代凝聚态理论 60 3 PH23705 002115 *微电子系列实验 60 2 PH23312 002074 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 60 3 PH23320 002125 半导体模拟集成电路 80 4 PH54202 022608 固体表面分析原理 60 3 PH23006 002122 半导体器件原理 60 3 PH23301 002070 信息功能材料 60 3 PH23323 002128 集成电路CAD 60 3 等离子体物理方向: PH23322 002127 半导体数字集成电路 60 3 PH23703 004033 *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80 2ME23000 009004 机械制图(非机类) 60 3 春PH02201 022125 等离子体物理导论 40 2 毕业论文 8 PH23002 004120 气体放电原理 60 3PH23314 004072 实验物理中的信号采集处理 80 4PH23313 004122 等离子体诊断导论 60 3PH23315 004125 等离子体实验装置概论 60 3PH23316 004136 等离子体应用 60 3小 计 ( * )门课 小 计 ( * )门课 ≥8 注:1.灰色部分为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满1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