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板零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477.60 KB
- 文档页数:44
冲压模具设计方法与步骤冲压模具是制造行业中常用的一种模具,用于在金属板材上进行冲裁、压制、成形等工艺。
冲压模具的设计是冲压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一、冲压模具设计方法1.分析产品要求:首先需要仔细分析产品要求,了解产品的形状、尺寸、材质等要求,以及要求的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2.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常用的材料有合金工具钢、合金冷作工具钢等。
3.制定冲压工艺:根据产品要求,制定冲压工艺,包括冲剪顺序、成形方式、冲压力、冲头形状等因素。
4.设计模具结构:根据产品要求和冲压工艺,设计模具的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机构等部分。
5.进行模具布局:进行模具布局,合理安排模具零件的形状、位置和尺寸,以确保模具的强度和稳定性。
6.进行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布局,设计模具的零件,包括冲头、导柱、导套、导向板等部分。
7.进行模具装配:根据模具设计,进行模具的装配,确保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和精度。
8.进行模具调试:进行模具调试,调整模具的尺寸和位置,确保模具在冲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9.进行模具试产:进行模具试产,对模具进行试模和试产,检验产品的质量和模具的性能。
10.进行模具改进:根据试产结果,对模具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模具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二、冲压模具设计步骤1.初步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初步的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和布局。
2.详细设计:对初步设计的模具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各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
3.模具制造:根据详细设计,进行模具的制造,包括加工模具零部件和进行模具装配。
4.模具调试:对制造完成的模具进行调试,调整模具的尺寸和位置,确保模具的性能和精度。
5.模具试产:进行模具的试模和试产,检验产品的质量和冲压工艺的可行性。
6.模具改进:根据试产结果,对模具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模具的性能和生产效率。
7.模具验收:对改进后的模具进行验收,确保模具达到产品要求和生产效果。
冲压模具设计全套步骤和流程总算是弄明白了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分析。
包括确定产品的尺寸、形状、材料以及制造工艺要求等。
这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只有明确产品需求才能进行后续的设计工作。
第二步:模具结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
包括模具的类型选择、结构设计、模板选择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尽可能减少模具结构的复杂度,提高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步:模具工艺设计在模具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模具的工艺设计。
包括冲床的选择、计算冲床的力量和速度等参数,并选择适当的冲床模型。
还需要考虑到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形和误差,确定模具的装配方式和位置。
第四步:模具零部件设计在模具工艺设计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模具零部件的设计。
包括上、下模板、导向柱、导轨、顶针等零部件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
第五步:模具装配设计将设计好的模具零部件进行装配设计。
确定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位置,确保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第六步:模具试制和调试完成模具的设计之后,进行模具的试制和调试。
对模具进行组装、调试和测试,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确保模具可以正常运转,并满足产品的要求。
第七步:模具使用和维护完成模具的试制和调试之后,模具将被交付给生产部门进行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定期对模具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总结:冲压模具设计的全套步骤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艺设计、模具零部件设计、模具装配设计、模具试制和调试以及模具使用和维护。
通过严谨的设计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冲压模具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1.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2.冲压工艺分析3.制定冲压工艺方案4.确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一)确定冲模类型机结构形式(二)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三)计算模具压力中心(四)弹性元件的设计(五)模具零件的选用(六)冲压设备的校核(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八)模具装配设计总结致谢语参考文献序言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
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
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机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低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重逢展示出来。
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
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其它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时代。
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加工技术。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的核心,将模具成型加工原理、设备、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使用性、综合性、先进性。
正确掌握并运用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不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综合应用,以提高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综合应用。
安装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范文
一、引言
二、盖冲压模具的作用
2.1 功能
2.2 应用领域
三、盖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稳定性原则
3.2 制造便捷性原则
3.3 维护保养便捷性原则
四、盖冲压模具设计流程
4.1 确定产品要求
4.2 材料选择
4.3 结构设计
4.4 零部件设计
4.5 工艺方案设计
4.6 模具装配
4.7 试模和调整
五、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5.1 产品概述
5.2 设计要求
5.3 模具结构和零部件图纸
5.4 配置清单
5.5 制造工艺
5.6 维护保养
六、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范文示例
6.1 产品概述
6.2 设计要求
6.3 模具结构和零部件图纸
6.4 配置清单
6.5 制造工艺
6.6 维护保养
七、模具安装注意事项
7.1 安装环境要求
7.2 安装步骤
7.3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7.4 安装后的测试和调试
八、总结
九、参考文献
十、致谢
以上是安装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范文的大纲,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拓展,确保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盖冲压模具设计的相关内容。
防尘盖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任务书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10钢料厚:0.3mm工件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防尘盖工件简图一、冲压工艺性分析由图1可以看出,该工件是轴对称工件,Ф83.4孔为翻边成形,Ф98.9的尺寸可以落料成形,制件上φ87.7的形状可由平面胀形而成。
材料10钢的塑性、韧性很好,易于冷加工成形。
二、冲压工艺参数计算1.毛坯展开直径尺寸计算毛坯的直径D 0按等面积原则进行计算,由图5-12可得:D 0≈101mm2.预孔直径计算取r =0.5mm ;D =87.7+0.3=81.55(mm);H =3.5mm 。
则:d 0=D -2(H -0.43r -0.72t )=88-2×(3.5-0.43×0.5-0.72×0.3)=81.55(mm) 3.翻边变形程度计算根据图1分析得,该之间得翻边系数93.08881.860===D d K由表5-5可查得低碳钢的极限翻边系数为0.65,小于所需的翻边系数,所以该零件可一次翻边成形。
三、冲压工艺方案制订由图1可知,该工件需内孔翻边和平面胀形,一般冲制此类工件采用落料、冲孔和翻边及平面胀形两道工序完成。
这种工艺过程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①落料在平面胀形之前,直径为98.9mm 的凸缘容易在浅拉深变得周边不齐; ②在第二道工序中,操作者的手需进入模具内,不安全。
因为该工件是轴对称工件,材料厚度仅为0.3mm ,冲裁性能较好。
为减少工序数,可采用复合模一次压制成形。
一次压制成形的特点是首先进行冲孔,再翻边及平面胀形,最后落料。
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的工件外观平整、毛刺小、产品质量较高,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同时解决了操作的安全问题。
四、排样设计考虑到操作方便及模具结构简单,采用直排排样设计。
由表2-12查得搭边值a =1.5mm ,a 1=1.2mm 。
条料宽度 B =101+2×1.5=104(mm ) 条料送进步距 h =101+1.2=102.2(mm )材料利用率 26.22%100%102.2104281.55-21013.1422=⨯⨯⎥⎥⎦⎤⎢⎢⎣⎡⎪⎭⎫ ⎝⎛⎪⎭⎫ ⎝⎛⨯=η五、冲压模具结构类型确定根据该制件制订得冲压工艺方案,其成形模具结构为复合模,采用橡胶弹性卸料、上模刚性推件和下出料的方式漏料,且利用定位板定位。
机罩盖板冲压模具设计摘要本次设计了一套落料、冲孔的模具。
经过查阅资料,首先要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经过工艺分析和对比,采用落料、冲孔工序,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计算,确定压力机的型号。
再分析对冲压件加工的模具适用类型选择所需设计的模具。
得出将设计的模具类型后将模具的各工作零部件设计过程表达出来。
在文档中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冲压模具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冲压模具的重要性与本次设计的意义,接着是对冲压件的工艺分析,完成了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二部分,对零件排样图的设计,完成了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再进行冲裁工艺力的计算和冲裁模工作部分的设计计算,对选择冲压设备提供依据。
最后对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件的选择,为本次设计模具的绘制和模具的成形提供依据,以及为装配图各尺寸提供依据。
通过前面的设计方案画出模具各零件图和装配图。
本次设计阐述了冲压倒装复合模的结构设计及工作过程。
本模具性能可靠,运行平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关键词:落料,冲孔,模具,模具间隙MACHINE COVER PLATE STAMPING MOLD DESIGNABSTRACTThe design of a set of blanking,punching mold. through access to information, the first parts to the process analysis, through proces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 use of blanking, pun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blanking force, the top piece, and in terms of discharge power to determine the model pres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stamping dies for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to select the desired type of mold design. The mold will be designed to draw upon the type of mold parts of the work expressed in the design process.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document main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tamping die, stamping die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design, and then stamping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completed a process to identify program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nesting parts of the design plans to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utilization of the material further edge blanking process of calculation and Di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work of some of the stamping equipment to provide a basis to choose. Finally,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tandard design and the choice of design-based mapping tool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forming mold, as well as the assembly drawing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e size. Through the draw in front of mold design and assembly of the parts diagram Fig.The design of the flip-stamping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mold design and working process. Reliable performance of the mold, smooth running, improved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production costs.Key words: Blanking, Punching, Mold, Mold gap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2)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3)1.3 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4)第2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2.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7)2.3冲裁件的材料 (7)2.4确定工艺方案 (7)第3章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9)3.1 模具类型 (9)3.2 操作与定位方式 (9)3.3 卸料与出件方式 (9)3.4 模架类型及精度 (9)第4章冲压模型工艺与计算 (10)4.1 排样设计与计算 (10)4.2 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初选压力 (10)第5章模具总张图 (13)第6章模具设计 (14)6.1 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计算 (14)6.2 模具零件尺寸计算与确定 (15)第7章模具其他零件的选用 (20)7.1 选择坚固件及定位零件 (20)7.2 设计和选用卸料与出件零 (21)7.3 选择模架及其它模具零件 (22)7.4 压力机的校核 (25)第8章零件加工工艺编制 (26)8.1 凸凹模加工工艺编制 (26)8.2凸模加工工艺编制 (26)8.3卸料板加工工艺编制 (27)8.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编制 (28)8.5上模座加工工艺编制 (29)8.6下模座加工工艺编制 (29)8.7导料板加工工艺编制 (30)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前言模具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它有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目录目录第一章引言 (8)1.1、课题简介: (8)1.2.1选题的依据(来源) (8)1.2.2选题的背景 (9)1.2.3选择课题目的意义 (10)1.3、实例分析 (15)1.4、零件客户要求 (15)第二章冲压工艺方案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加工方案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机械加工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使用冲压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材料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工艺与模具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检索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 01课题名称盖板冲压模具设计课题分析分析可知,该课题属于材料成型专业的模具方向类。
研究对象是盖板。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盖板冲压模具。
课题中所涉及的理论有冷加工、塑性变形、冲压成型、冲压工艺、模具设计(CAD/CAM 技术)等。
因此确定的主题词有盖板、冲压、冲压工艺、模具设计等。
检索工具印刷型数据库光盘型网络型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网址 检索步骤1、分析课题,确定研究对象为盖板,提炼主题概念得出主题词,即检索词为盖板。
2、以盖板为检索词,以题名为检索字段。
扩展条件为:时间条件:2011-2012;专业限制:工程技术;期刊范围:全部期刊。
检索式为:题名=盖板与时间=2011-2012 与专业=工程技术与范围=全部期刊。
搜索结果命中条数为68篇,经逐条查阅,其中与本课题相关的有6条,算得查准率为6/68=8.82%。
3、检索词不变,以关键词为检索字段。
扩展条件仍为:时间条件:2011-2012;专业限制:工程技术;期刊范围:全部期刊。
检索式为:关键词=盖板与时间=2011-2012 与专业=工程技术与范围=全部期刊。
搜索结果命中条数为99篇,经逐条查阅,其中与本课题相关的有3条,算得查准率为3/99=3.03%。
4、继续分析课题,确定解决问题为盖板冲压模具,从中提炼主题概念,改变检索词为冲压。
5、以冲压为检索词,以题名为检索字段。
扩展条件为:时间条件:最近一个月;专业限制:工程技术;期刊范围:全部期刊。
检索式为:题名=冲压与时间=一个月与专业=工程技术与范围=全部期刊。
搜索结果命中条数为36篇,经逐条查阅,其中与本课题相关的有2条,算得查准率为2/36=5.55%。
6、检索词不变,以关键词为检索字段。
扩展条件为:时间条件:最近一个月;专业限制:工程技术;期刊范围:全部期刊。
检索式为:关键词=冲压与时间=一个月与专业=工程技术与范围=全部期刊。
搜索结果命中条数为43篇,经逐条查阅,其中与本课题相关的有1条,算得查准率为1/43=2.33%。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冲压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模具,它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成型加工。
冲压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冲压模具设计实例来详细讲解其设计过程和要点。
我们以一个简单的盖板零件为例,来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
假设这个盖板零件由矩形材料(宽度80mm,长度100mm)制成,其上方有一个凸出的圆形凸台(直径50mm)。
首先,我们需要对盖板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确立产品的几何特征。
根据零件的外形和要求,将整个零件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上模板、下模板、导向柱、顶针、顶模板以及凸台的凸模。
通过仔细测量和分析,确定每个部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零件的材料以及厚度,并结合厚度来选择模具的材料。
在这个实例中,假设盖板材料为2mm的冷轧板(SPCC),则模具材料可以选择为优质合金工具钢。
第三步,我们根据零件的形状,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上确定模具的开料位置和孔位。
开料位置应当考虑到材料的利用率和加工方便性,孔位的位置应与零件几何特征和加工工艺相匹配,以确保零件可以顺利成型。
在本实例中,下模板的开料位置经过综合考虑后确定在模具中心位置,上模板的开料位置则需要根据凸台的形状和位置来决定。
第四步,我们需要确定导向柱、顶针和顶模板的位置和尺寸。
导向柱的位置应当能够确保上下模板的精确定位,并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顶针的位置需要根据零件的特征来决定,以确保成型过程中零件的成型质量。
顶模板则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凸模形状和尺寸,以确保零件的成型质量。
最后一步,我们需要根据上述设计结果进行模具的绘图制作。
绘图要求精确、准确,需要包含所有的模具建构要素和加工尺寸等信息,以便制造部门进行模具加工和组装。
综上所述,冲压模具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决策,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工艺要求、材料特性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制作,可以保证模具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冲压模具是指用于冲压工艺的模具,它是冲压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对于冲压工艺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实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是冲压工艺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个优秀的冲压模具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要素:1. 合理的结构布局:冲压模具的结构布局应该合理,能够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并且方便操作和维护。
通常包括上下模座、导向装置、冲头、顶出装置等部分。
2. 合适的材料选择:冲压模具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和摩擦力,因此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用的材料有优质合金钢、工具钢等,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3. 合理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能够确保上下模具的准确对位,以保证冲压工艺的精度。
常见的导向装置有滑块导向、销针导向等。
4. 适当的顶出装置:顶出装置能够将冲制件从模具中顶出,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顶出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冲制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5. 合理的冲头设计:冲头是冲压模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考虑冲制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因素。
同时,冲头的材料选择和热处理也非常重要。
二、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实例以下是一个钣金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实例:该冲压模具用于加工一种带有凹槽的钣金零件。
该零件的厚度为2mm,材料为优质冷轧板。
根据对该零件的要求,设计出了以下的冲压模具结构:1. 上模座:采用整体式上模座,材料为优质合金钢。
上模座上设置有导向装置,确保上下模具的准确对位。
2. 下模座:采用整体式下模座,材料为优质合金钢。
下模座上设置有顶出装置,以便将冲制件顶出。
3. 冲头:冲头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造,并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冲头的形状和尺寸与钣金零件的凹槽相匹配。
4. 引导装置: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上设置有引导装置,确保上下模具的准确对位,以保证冲制件的精度。
通过以上的结构设计,该冲压模具能够满足钣金零件的冲压工艺要求。
冲制过程中,上下模具准确对位,冲头能够将钣金材料冲剪成带有凹槽的零件,并通过顶出装置将零件顶出,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多孔盖板冲孔模设计摘要本课题为多孔盖板零件冲孔模设计,待冲零件为有一定深度的盖板件,底部要冲8个孔,故采用垂直冲孔模。
根据零件的具体形状,决定用弹簧卸料板卸料,卸料版在冲裁时还起到导向和预压的作用。
工件厚度2mm,所需冲裁力不大,因此一次性完成盖板零件的冲孔。
模具类型应为单工序的冲裁模。
工件尺寸公差未注,选IT14级。
工件为大批量生产,为降低成本,除凸模、凸模固定板、弹性卸料版、定位板、和凹模自行设计外,其余零件均采用标准件。
零件需要冲直径为4个5mm的小孔,3个直径18mm,一个异型孔,冲裁凸模设计成阶梯型来提高凸模的抗弯和抗压性,并进行凸模的强度校核。
考虑到模具结构和成本,凹模设计成整体式。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工件工艺性分析;冲压工艺方案选定;模具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模具模架的选用;压力机选用;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具总装图绘制;主要零部件设计和绘制;设计说明书撰写。
关键词:多孔盖板零件,冲孔模,模架,校核This topic for porous plate punching mold parts design, to be blunt parts for a certain depth of a cover, and the bottom of eight holes, so using vertical punching di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hape, decided to use spring stripper plate unloading, in the stripper plate cutting also plays when orientation and the preloading role. The 2mm thickness, the cutting force is not large, so the completion at cover plate punching parts. Mold types should be run die single process. The dimension tolerance not note, choose IT14 level. Workpiece as large batch produc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in addition to the punch, the punch fixed board, elastic stripper plate, positioning board and concave die design by outside, the rest are chosen standard. Parts need to blunt for four 5mm holes and he cutting the punch into lad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the punch and bending strength of resistance,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punch. Considering the mold structure and cost, concave die design into integral .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the process analysis; Stamping process program selected; Die and punch mold blade size calculation; Mold formwork choose; Press choose;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die mold assembly chart drawing; The design of the key parts and draw;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writing.Keywords: porous cover plate part, punching die, formwork, check1.1中国模具的发展和现状模具是由各种零件构成的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状态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端盖冲压模具设计摘要该工件采用倒装式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
冲压工艺的选择是经查阅相关资料和对产品形状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
在整个模具的设计中,首先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完成后开始确定工艺方案,基本的工序性质,对拉深次数进行确定,并确定工序的组合。
模具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模具结构的设计,在模具结构的设计过程中,确定模具的形式,要进行工艺的计算和校核,考需各个工序,对压力机进行初选。
并在指导老师提供模具设计有关资料和同学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了模具总装配图和所有零件图的绘制。
在设计期间查阅了多种工具书和参阅模具结构图,对模具设计有了基础的认识。
关键词:端盖,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Cover stamping mould designPick toThe workpiece using inversion type blanking deep drawing punching composite modulus. The choice is stamping process by access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product shape a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In the design of the mould, first of workpiece began after process analysis and complete process scheme, basic determined nature, deep draw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times, and make sure the combination of processes. Mold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design of the mould structure, in the mold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determine the form of mould, want to undertake process, take an examination of to calculate and check for each working procedure, have been primaries. And in guiding the teacher provide mold design relevant data and classmates help, completed the mold assembly and all total component drawing. During the design a variety of dictionaries and refer to consult for mould design, mould structure, a basicunderstanding.Key wordS:Cover, blanking, deep drawing, punching, composite modulus目录前言 (1)第1章冲件的工艺分析 (2)冲压件的结构形状分析 (2)冲压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分析 (2)1.2.1 尺寸精度 (2)1.2.2 冲压件断面质量分析 (2)1.2.3 冲压件材料的分析 (3)第2章确定工艺方案 (4)确定基本的工序性质 (4)确定拉深次数.............................................. . (4)2.2.1 计算毛坯直径D (4)2.2.2 判断拉深次数 (4)确定工序组合.................................................5第3章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7)模具的形式 (7)定位装置 (7)卸料装置 (7)导向零件 (7)模架 (8)第4章工艺计算 (9)板料尺寸 (10)4.1.1 搭边 (11)4.1.2 材料利用率 (12)计算冲压力 (12)4.2.1 拉深力的计算 (12)4.2.2 冲孔力的计算 (13)初选压力机 (13)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14)4.4.1 落料部分 (14)4.4.2 拉深部分 (15)4.4.3 冲孔部分 (16)第5章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 (19)落料凹模的设计算 (19)5.1.1 凹模洞口形状的选择 (20)5.1.2 凹模的外形尺寸 (20)拉深凸模结构设计 (21)卸料弹簧的结构设计 (21)冲孔凸模的设计 (21)冲孔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22)垫板的设计 (23)凸凹模固定板的尺寸 (23)卸料弹簧的结构设计 (24)5.8.1 单个卸料弹簧所承受的载荷F Q (24)5.8.2 根据F Q的大小,从标准中初选弹簧规格 (24)定位销的设计 (25)弹性卸料装置的设计 (25)模架的选用 (25)5.11.1 选择标准模架 (26)5.11.2 选择模柄 (26)冲模闭合高度的确定 (27)选择压力机型号 (28)第6章装配图的绘制设 (29)第7章模具工作原理 (31)总结……………………………………………………………….....32谢辞 (33)参考文献 (34)前言本设计说明书,主要对本模具做详细说明。
摘要冲压生产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
它是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材金属进行加工,通过冲压生产可以获得所属要的零件形状和尺寸。
本课题是盖板零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
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生产批量等要求,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路线方案,从而设计一套复合模具,在保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的同时,尽量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完成模具设计制造。
本课题以给定的零件来选择合理的模具,通过几种不同的模具比较最终定位采用复合模,工艺过程分为落料、冲孔、弯曲成形,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了排样图,从而设计了凸凹模,确定各种力,确定模架查找标准件。
本文主要是介绍说明了盖板零件成形的各个工序及其模具的设计及尺寸计算,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主要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要求技术进行了分析。
设计时考虑到模具设计合理、简单,便于制造和修模,有利于缩短模具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
关键词盖板零件;工艺路线;复合模;模具设计IAbstractStamping production is a kind of advanced metal processing method. It is the use of mould and stamping equipment to carry on the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Through stamping production, we can get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parts which we need.This topic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tamping mould for the cover parts.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of part size, material, production batch, etc. we should analyze the manufacturability of parts, and determine a medium manufacture route to design a set of compound mould. We not only should ensure the size and shape of the workpiece position accuracy requirements, but also try to improve material utilization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long with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t is accurate and fast to use th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of CAD/CAE/CAM to complete the die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This paper mainly illustrates the flat parts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mold of each design and size calculatio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main parts, meanwhile, the design and assembly required technologies are analyzed. When designing, we consider that the die structure should be reasonable and simple to manufacture and repair and advantageous to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ycle of die production and the costs.Keywords cover parts; The process route; Composite modulus; Mold design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 - 1 -1.1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冲压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3外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状况 (3)第2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 5 -2.1设计题目内容 (5)2.2材料的性能 (5)2.3冲压成型工艺分析 (5)2.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6)2.5模具结构型式的确定 (6)2.6排样的确定 (6)2.6.2确定条料步距 ............................................................................. - 7 -2.6.3画出排样图 ................................................................................. - 7 -2.6.4毛坯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 - 7 -2.7冲裁压力中心的确定 (7)2.8各部分工艺力的计算 (8)2.8.1落料力、冲孔力的计算 .......................................................... - 8 -2.8.2弯曲力的计算............................................................................. - 9 -2.8.3卸料力、顶件力、推件力、切断力的计算 ...................... - 9 -2.9总力的计算 (10)2.10压力机的选择 (10)2.11本章小结 (11)第3章模具结构的计算 ..................................................................................... - 12 -3.1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2)3.1.1 确定凸、凹模间隙及制造公差 ......................................... - 12 -3.1.2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 12 -3.1.3 冲孔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 - 13 -III3.2选用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 (14)3.3模具各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15)3.3.1弯曲凹模和冲孔凸模的设计 .............................................. - 15 -3.3.2凸凹模的设计 (17)3.3.3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 - 17 -3.3.4垫板的设计 .............................................................................. - 17 -3.3.5定位零件的设计 ..................................................................... - 17 -3.3.6模柄的选择 .............................................................................. - 18 -3.3.7连接件与紧固件的选取 ....................................................... - 18 -3.3.8下模板的确定 ......................................................................... - 18 -3.4模具材料的选用 (19)3.5本章小结 (19)第4章模具的装配图的设计............................................................................ - 20 -4.1零件的技术要求 (20)4.2装配技术要求 (20)4.3复合模具的安装调试要求 (21)4.4主要组件的装配 (21)4.5模具的装配图 (22)4.6模具的工作过程 (22)4.7本章小结 (23)第5章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 - 24 -5.1凹模加工工艺过程 (24)5.2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24)5.3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6)5.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 (26)5.5上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27)5.6下模座加工工艺过程 (28)5.7导料板加工工艺过程 (28)5.8本章小结 (28)结论............................................................................................................................ - 30 -致谢............................................................................................................................ - 31 -IV参考文献 .................................................................................................................. - 32 -附录1 ........................................................................................................................ - 33 -附录2 ........................................................................................................................ - 36 -V第1 章绪论1.1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模具工业近年来发展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