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腰腿痛的鉴别诊断随着工作和休息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电脑普及),腰腿痛越来越成为常见病。
比较常见的疾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并非所有的腰痛或腿疼都是腰突症,现将常见腰腿痛的疾病要点归纳如下:1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是最常见主要症状,多见于青壮年。
起病急,患者常有腰部扭伤史,损伤后出现严重腰痛,轻者尚可忍受,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
症状可见卧床后疼痛减轻。
数日或数周后感到腿部不适或疼痛,以下腰段椎间盘突出常见:腰4,腰5和骶1神经根受压而出现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痛,表现为沿患侧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和足外侧部麻木或放射痛。
当髓核突出较大或中央型突出,可为两侧下肢疼痛。
严重者可使马鞍区麻痹,大小便困难和双足麻痹。
临床检查可见:腰椎畸形,腰椎间盘突出先有脊柱腰段生理性前曲减少或消失,甚至变为反向性后曲。
由于髓核向后突出,腰部被动前曲可缓解神经根所受的压迫。
腰椎侧曲发生较晚,多数出现在腰腿痛持续时间较久的病例。
当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内下方时(腋下型),脊柱向患侧弯曲;当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外上方时(肩上型),脊柱向健侧弯曲。
腰椎功能活动受限;椎旁压叩痛伴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健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表明椎间盘较大的中央型突出或为腋下型突出,肩上型为阴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为上腰部椎间盘突出。
屈颈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腱反射改变:神经根受压严重或压迫过久,其相应的腱反射消失。
皮肤感觉异常,主要为相应的神经所支配区域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
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马鞍区麻木,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上腰部椎间盘突出则股神经受累股四头肌肌力减弱,肌肉萎缩;坐骨神经受累时,腓肠肌张力减弱,拇伸肌肌力减弱,病程久者足背伸肌群萎缩,胫骨前脊突出。
X线检查、MRI、CT检查等均可见腰椎间盘突出改变,肌电图检查可见神经根性损害。
2胸、腰椎椎体结核此病多属继发病变,致病因素是结核杆菌。
患者既往可能患有肺结核史或结核病接触史。
(依据重点专科检查要点修改,按照公文字体排版)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一、病名中医病名:腰痛(TCD编码:A17.42)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M51.202)二、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具有下列4条或4条以上即可诊断为腰痛病)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趾背伸力减弱;(5)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相连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可能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0》。
诊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症状和体征反映的受累节段神经应与MRI或CT显示突出物压迫的神经支配区域相符。
诊断标准:①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位置与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相符;②下肢感觉异常,相应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浅感觉减弱;③直腿抬高试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健侧直腿抬高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④腱反射较健侧减弱;⑤肌力下降;⑥腰椎MRI或CT显示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与症状、体征受累神经相符。
前5项标准中,符合其中3项,结合第6项,即可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三)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腰活动受限,站立、行走困难、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部疼痛缓解,活动改善,主要为下肢放射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耐久行、久站、久坐。
(四)中医证候诊断1、气滞血瘀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
•目录:
•第1章应用解剖学与运动解剖学基础
•第2章腰椎生物力学与腰腿痛
•第3章解剖、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腰腿痛发生的机制
•第4章腰腿痛的基本概念与病因
•第5章腰腿痛的流行病学与分类
•第6章脊柱疾病的病史采集与物理检查
•第7章影像诊断
•第8章实验室检查
•第9章肌电图检查与超声检查
•第10章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
•第11章腰腿痛的微创疗法
•第12章腰腿痛的手术疗法
•第13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第14章腰部软组织损伤与疾患
•第15章脊柱退行性疾病
•第16章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17章椎管狭窄症
•第18章韧带骨化性疾患
•第19章特发性脊柱侧凸
•第20章腰椎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
•第21章脊柱先天性发育异常与腰腿痛
•第22章脊柱脊髓损伤与腰腿痛
•第23章胸腰椎结核与腰腿痛
•第24章脊柱化脓性感染
•第25章骨质疏松症
•第26章椎体骨骺疾病
•第27章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
•第28章脊柱、脊髓肿瘤
•第29章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及关节病
•第30章姿势体位与腰腿痛
•第31章下肢软组织损伤与疾患
•第32章腰骶部和下肢综合征与其他筋膜综合症•第33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与腰腿痛
•第34章内脏疾病与腰腿痛
•第35章周围血管疾病与腰腿痛
•第36章小儿腰腿痛
•第37章腰腿痛的康复
•第38章预防。
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鲁玉来孙永华主编
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几年对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书共分38章,论述了与腰腿痛相关的解剖学、生物力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学等基础理论,荟萃了诊断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经验,分述了各种疾病所引起腰腰腿痛的临床表现,它们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症状、体征中如何鉴别每种疾病。
全书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不仅可供骨科、外科医师阅读,也是医疗、教学和科研人员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鲁玉来
专业:骨外科、康复科职称:主任医师、教授
职务及兼职:中国肢体残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副总编、省骨质疏松学会常务理事
简介: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已四十余年,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脊柱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病、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骨坏死和骨质疏松症、双肢体残疾的矫治和功能康复,有深入研究。
主持科研课题:
①可控脊柱背伸复位康复装置;
②筋膜条重建股因韧带的实验研究和应用;
③成人干骺端截骨下肢延长术等,获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奖,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解放军全军科技进步奖;
④编写《外科总论实习指导》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
参编专著三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4篇。
目前,主持省科技厅课题《智能上肢残疾的治疗和功能训练装置》的研究。
前言
国际疼痛研究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所引发的情感经历;或者是对这一损伤或疾病所做的描述。
”现在认为:疼痛是第五生命体征,同呼吸、血压、脉搏、体温一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而超过80%的人,一生中都有过腰腿痛的体验。
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罹患者主要是体力劳动者和老年人,约占外科门诊病人的30%。
随着现代医学对腰腿痛病因和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更新,基本改变了“病人腰痛,医生头痛”的尴尬局面。
为了进一步推动对腰腿痛研究和临床工作的进展,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编著了《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一书。
本着“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临床思维原则,考虑到腰腿痛是众多疾病的共有症状,故本书分章论述了各种疾病所引起腰腿痛的临床表现,介绍了思考、比较、鉴别这些疾病的方法和临床经验,对其相似之处与不同点分别作了对比,提示读者在复杂多变的症状、体征中识别不同疾病。
在治疗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个体化治疗。
本书对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症、特发性脊柱侧凸、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微创治疗和腰椎牵引疗法等都做了较深入、细致的论述,并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在腰腿痛诊疗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非特异性下腰痛”等,均列专章介绍。
力求体现其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骨科、外科、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内科、妇产科医师、基础医学研究者和医学专业的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参编系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和基础医学研究者,在医疗、教学、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为本书花费了很多心血,夜以继日,认真编著。
在此,要特别感谢这些作者以及他们家人的支持。
程国洲教授为本书作序并担任主审,泰山医学院院长王家富教授、副院长白波教授担任主审,济南军区总医院赵廷宝教授审修了本书第22章脊柱脊髓损伤与腰腿痛。
本书编写过程中蒙泰山医学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滨州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领导大力支持,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张辉教授热情帮助、鼓励,青岛大学医学院周秉文教授悉心指导,《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宁志杰主编和郭秀婷主任提供资料,人民军医出版社热情帮助。
在此一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笔者竭尽全力,力求本书新颖、实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鲁玉来
孙永华
于泰山医学院
2007年元月
第1章应用解剖学与运动解剖学基础
第2章腰椎生物力学与腰腿痛
第3章解剖、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腰腿痛发生的机制
第4章腰腿痛的基本概念与病因
第5章腰腿痛的流行病学与分类
第6章脊柱疾病的病史采集与物理检查
第7章影像诊断
第8章实验室检查
第9章肌电图检查与超声检查
第10章腰腿痛的非手术治疗
第11章腰腿痛的微创疗法
第12章腰腿痛的手术疗法
第13章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第14章腰部软组织损伤与疾患
第15章脊柱退行性疾病
第16章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17章椎管狭窄症
第18章韧带骨化性疾患
第19章特发性脊柱侧凸
第20章腰椎峡部崩裂和脊椎滑脱
第21章脊柱先天性发育异常与腰腿痛
第22章脊柱脊髓损伤与腰腿痛
第23章胸腰椎结核与腰腿痛
第24章脊柱化脓性感染
第25章骨质疏松症
第26章椎体骨骺疾病
第27章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
第28章脊柱、脊髓肿瘤
第29章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及关节病
第30章姿势体位与腰腿痛
第31章下肢软组织损伤与疾患
第32章腰骶部和下肢综合征与其他筋膜综合症
第33章代谢和内分泌疾病与腰腿痛
第34章内脏疾病与腰腿痛
第35章周围血管疾病与腰腿痛
第36章小儿腰腿痛
第37章腰腿痛的康复
第38章预防
更多内容请参考:/book/html/?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