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探究教案下
- 格式:docx
- 大小:34.95 KB
- 文档页数:21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2.科学探究目标●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
●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
●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教学难点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组: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以及其他不同金属材质的物体、不同材质的硬币、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钓鱼套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1.出示钓鱼套件,提问:谁想来试一试?邀请1-2个学生上台体验。
学生钓着鱼后在教室里绕一圈展示。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磁铁。
2.出示各种各样的有磁铁物品图片,学生随机说说这些物品的作用。
3.出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4.揭示课题:磁铁能吸引什么二、探索:磁铁能吸引什么?(预设20分钟)1.小组讨论:磁铁能吸引什么组织反馈,师生一起将大家提出的物体进行分类,按磁铁能吸、不能吸分成两类,记录在黑板上(有争议的物体写在中间)。
2.实验探究: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材料准备: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塑料尺、橡皮、砖块、石](1)说明实验步骤:1.编号;2.预测;3.实验;4.记录(2)各组领检测器材,按老师要求统一编号,记录在活动手册表格里。
肥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备课模板
(二年级)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备课人:
肥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备课(二)年级(综合实践)学科备课人:
肥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备课(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备课人:
肥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备课(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备课人:
肥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备课(二)年级下册备课人:
肥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备课(二)年级(综合实践)学科备课人:
肥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备课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备课人:。
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问题解决方法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多样。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变得十分重要。
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篇文章将探究问题解决方法,并提供一些教学建议,帮助二年级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前,我们需要搞清楚什么是问题。
问题,是指那些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事情或难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1.理解问题我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其中的要求,明确问题的目标和条件。
只有理解了问题,才能有科学的解决方法。
2.寻找解决方法在理解问题后,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对策,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多角度思考,不断试探、发散思路。
3.执行解决方案选定解决方法后,我们需要开始执行。
执行解决方案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确认答案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二、教学建议1.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比如请一些学生模拟生活中的场景,教师穿插提问。
或者给学生一些实际的物品,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这样的启发,学生不仅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种解决方法比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比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采用数学模型法、逻辑推理法、思维概念法、体验活动法等,让学生通过比较研究,掌握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加强练习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解决的实例进行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通过上述教学建议和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二年级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探究出更适合二年级学生的问题解决方法。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案全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水的沸腾过程。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第1课:水的液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液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液态特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液态特点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2课:水的固态和气态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2.2 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3. 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冰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状态变化。
3.2 探究: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
3.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固态和气态特点和水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规律。
第二单元:磁铁第3课:磁铁的认识1. 教学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磁铁的基本性质。
1.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 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2.2 教学难点:磁铁的吸引和排斥规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如何通过实地探究体验东西南北?在学习方位概念时,简单的课堂教学肯定是不够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地探究体验东西南北方向,更加直观地了解方向概念,更加深入地理解方位关系。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西南北的含义。
2.初步认识东西南北方位关系。
3.通过实地探究体验,更加真实地感受方向概念。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地图、指南针、指令卡片、红绸布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自备指南针。
三、教学步骤1. 知识导入在课前,老师可以将地图投影到黑板上,简单介绍地图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地图的构成和使用方法。
之后,老师可以问一下学生,“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你们知道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吗?有什么用处吗?”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了解四个方向的含义和作用。
2. 实地探究2.1 活动准备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组准备一张地图和指南针。
之后,老师按照指令卡片上的要求,发放不同的指令给学生,并让他们按照指令使用指南针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方向,并标示出来。
例如:向北走20米,向东走30米等等。
2.2 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指南针,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分析指令信息,了解指令的含义。
(3)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3 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归纳总结,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最难找到的是哪个方向?(2)在实地探究过程中,你们遇到哪些困难?(3)这次实地探究对你们理解方向概念有帮助吗?3. 方位概念的巩固为了巩固学生对方位概念的理解,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如走迷宫、找寻藏品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方位关系的认识。
4. 结束语通过本次实地探究,我们发现方位概念是学校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方向关系,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提高我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更好地掌握方位概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玩磁铁》教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玩磁铁4、磁铁的吸力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和玩磁铁的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
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2、通过交流,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3、能利用磁铁的本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4、在玩的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和镍,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知道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
教学准备:各种形状的磁铁,剪刀、回形针、夹子、钥匙等各种金属物品、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要求:通过玩磁铁,初步了解磁铁的性质和特点;通过观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本单元篇头的小诗:小磁铁,好奇妙,全身上下有磁力。
能吸铁来能吸镍,隔空抓物没问题。
大小方圆虽不一,南北两极最有力。
处处都有他踪迹,看你有没有好眼力。
2、学生自由朗读小诗,了解小诗的内容,知道磁铁的一些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们,这首小诗向我们开端引见了一些磁铁的特点。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研究第二单元——玩磁铁,系统的研究有关磁铁的性质和感化。
这一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部分的内容——磁铁的吸力。
4、揭示课题:4、磁铁的吸力二、用磁铁吸金属材料1、教师引导:我们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吸收金属材料,那么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磁铁吸收起来吗?引导学生预测,有的学生说能,有的学生说不能。
2、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看一看是不是金属做的物品都能被磁铁吸引起来。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金属物品,学生也可以把本人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金属物品拿出来验证验证。
4、通过验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磁铁不仅可以吸铁,还可以吸镍。
5、教师相机引见镍。
镍是银白色金属,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有好的耐腐蚀性,近似银白色,非常坚硬而具有延展性,并具有铁磁性。
我们平时使用的一元硬币中就含有镍这种金属。
三、用多种方法研究磁铁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磁铁有吸力,可以吸收铁和镍。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篇一磁铁怎样吸引物体: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
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操作试验,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
能与同伴协作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
2、情感价值观: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3、科学知识:积极参与研究磁铁性质的合作探究活动,认识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在学生对磁铁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同一问题寻找不同的实验方法。
三、器材准备:磁铁、探究磁性的材料(导线、纸、橡皮、铁钉、泡沫、订书钉、钥匙、光盘、磁盘、塑料纸、玻璃片、布、回形针)、硬币、长颈瓶、记录表等四、教时安排:1课时5、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乒乓球,让其吸在自己的身上。
问: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回答,师板书《磁铁》)2、师:是不是有了磁铁乒乓球就能吸在任何物体上了呢?《学生答,师演示》到底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大家想不想来研究一下呢?(设计思路:充分使用学生认知基础和进修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味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起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二)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1、教师提供材料,学生猜测分类(1)XXX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课件出示材料),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物体来测试吗?(课件展示文中小朋友的对话图)在这些物体中,有的能被磁铁吸引,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你们能将他们分成两类吗?(2)那好下面请资料员上来领取取材!(分发器材)学生分类!2、领取磁铁,进行考证(1)好!XXX发觉大家都已经分好了!那末同学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分对?你有什么办法?——用一根磁铁进行试验考证!(课件展示文中小同伙的对话图)(2)教师分发磁铁!学生验证!3、归纳总结,形成“磁性”概念(1)学生交流验证结果,教师课件展示。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图形的探秘之认识角》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命名角,知道角的大小,掌握角的分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角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角,角的组成。
2. 角的命名:让学生学会如何命名角,了解角的顶点和边。
3. 角的大小: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4. 角的分类:让学生掌握角的分类,了解锐角、直角、钝角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命名、大小及分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三角板、量角器、角度模型。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角度模型、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角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了解角的概念、命名、大小及分类。
3. 活动设计:让学生分组进行角的制作、比较、分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 总结与归纳: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归纳角的概念、命名、大小及分类。
六、板书设计1. 角的概念:顶点、边、角度。
2. 角的命名:顶点、边、角度。
3. 角的大小:锐角、直角、钝角。
4.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完成角的制作、比较、分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命名、大小及分类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磁铁1、磁铁能吸引什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
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
“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
“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举动一:磁铁能吸收什么物体?(1)师:磁铁为何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
(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册的表格里。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举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举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设计意图】(三)活动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