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
- 格式:docx
- 大小:22.16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流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计划免疫的流程和重要意义。
2. 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复杂工作机制。
(2)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计划免疫对个体和社会的长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免疫和计划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生过病吧?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生病,而有时候又能很快恢复健康吗?这其实都和我们身体里的一个神秘“卫士”有关,它就是免疫系统。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索免疫的奥秘,特别是计划免疫这个重要的话题。
(二)背景介绍在正式学习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免疫的发展历史。
免疫系统的研究可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才逐渐揭开了免疫的神秘面纱。
(三)作者介绍这部分知识没有特定的作者,而是众多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四)课文朗读(这里假设存在相关的课文内容)(五)知识讲解1. 免疫的概念同学们,免疫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身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能力。
就好像我们身体里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时刻准备着抵御敌人的入侵。
那什么是病原体呢?像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些能让我们生病的家伙就是病原体啦!2. 免疫的类型(1)非特异性免疫这是我们生来就有的防御能力,比如皮肤能阻挡病原体进入我们的身体,还有白细胞能直接吞噬病原体。
同学们想想,我们的皮肤是不是经常帮我们挡住了很多脏东西呀?(2)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当我们的身体第一次接触到某种病原体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下次再碰到这种病原体,就能快速做出反应,把它们消灭掉。
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我们的身体记住了敌人的样子,下次就能更快地应对啦!3. 计划免疫(1)概念计划免疫就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2023年4月27日编辑整理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名称及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会描述免疫的概念,功能。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会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培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
2.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待问题。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1.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间的关系。
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交流法。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传染病的知识。
知识回顾:教师提问:1.什么是传染病?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那什么是病原体?3.传染病有什么特点?4.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什么?5.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包括哪些?学生回答师:大家知道器官移植吗?生:知道。
师:当一个人因肾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生:会出现排斥反应。
师:为什么会出现排斥反应呢?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师:人之所以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
第79页、第80页、第81页,结合图片,思考:(课件呈现问题)1.人体有哪三道防线?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是什么?3.这三道防线哪道是非特异性免疫,哪道是特异性免疫?(时间5分钟。
)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师:P80图8-5前两个病菌在干什么?说明皮肤有什么作用?第三个病菌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生:看图思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是生物学课程中关于人体生理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其科学、理性的健康观念。
在教材中,本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第一节生物学知识的延伸,也为后续学习其他生理学内容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分,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的介绍等。
2. 计划免疫的原理与意义:介绍计划免疫的概念、种类,以及计划免疫在预防传染病、保护人群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3. 我国计划免疫政策与实施:介绍我国计划免疫的基本情况、政策法规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计划免疫的原理、种类及其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3. 熟悉我国计划免疫的政策与实施情况。
(二)能力目标1. 能够区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解释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计划免疫,为预防传染病贡献力量。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2. 计划免疫的原理、种类及其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
3. 我国计划免疫政策与实施。
(二)难点1. 免疫反应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2. 计划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并进入下一句。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计划免疫活动,为预防传染病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八、25(新授课)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第二课时孙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免疫最初的含义和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
2.阐述免疫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3.说出计划免疫及其重要意义。
4.说出常见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免疫的功能示意图的观察、分析,理解免疫的含义和功能。
2.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问题。
2.通过了解自己儿童时期接种疫苗的情况,体会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及国家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点1.理解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免疫的含义和功能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简单实用的课件。
2.编写并发放预习提纲。
学生准备:1.阅读教材,完成预习提纲2.准备自己的接种证,收集与本节相关资料,设计好展示内容。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创设情景:你知道被评为“2009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感人事迹吗?当一个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通过思考、回答,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三、免疫的功能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四、计划免疫同步训练: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3.人体内发生的哪种变化不会引起免疫反应()A.红细胞死亡B.肿瘤细胞出现C.血糖浓度升高D.植入异体肾脏4.进行器官移植的人都必须服用免疫抑制剂,否则移植不易成功,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病人体内产生的()A.特殊糖类B.特殊脂类C.特殊白细胞D.特殊蛋白质5.下列疾病中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的是()A.遗传病B.佝偻病C.侏儒症D.传染病6.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得天花B.给患者注射青霉素C.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D.口服碘丸预防甲状腺肿7.天花病人痊愈后,一般不会再得天花,这种免疫是()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计划免疫D.无法确定8.计划免疫的原理是()A.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B.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C.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抗病力D.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9.约二百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病人皮肤会长出很多大小水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当堂练习8.1传染病和免疫
一、单选题
1.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
A. 急救中心(120)
B. 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C. 当地人民政府
D.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 艾滋病致死率极高,而且具有传染性,但我们也不能因此歧视艾滋病患者.红丝带行动告诉我们,下列与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触行为不会导致被感染()
①交谈②共餐③握手④共用注射器⑤拥抱⑥共用牙具⑦一起学习.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⑤⑦
D. ①②③⑤⑥⑦
3.移植到人体的器官往往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器官属于()
A. 病原体
B. 疫苗
C. 抗原
D. 抗体
4.为了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国家抓紧研制接曲并免费提供给人们注射。
则该过程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A. 抗原,控制传染源
B.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C.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5.为预防艾滋病,每年的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下列行为中,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A. 静脉注射毒品
B. 不安全性行为
C. 输入来历不明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D. 握手和拥抱
6.狗用舌添伤口,结果对伤口有利,原因是唾液中有()
A. 淀粉酶
B. 抗体
C. 溶菌酶
D. 抗菌素
7.下列生物中,属于病原体的是()
A. 蛔虫
B. 蚊
C. 蝇
D. 鼠
8.给小儿服用小儿麻痹疫苗糖丸,其接种的疫苗和预防措施分别属于()
A.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 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抗原、控制传染源
9.下列选项中,均属于传染病的是()
A. 禽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
B. 糖尿病、鼠疫、疯牛病
C. 色盲病、癌症、狂犬病
D. 非典型肺炎、白化病、艾滋病
10.感冒流行季节,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班主任要求学生,一是上学期间注意体育锻炼,二是回家后注意多吃牛肉、鸡蛋等高蛋白物质,这两项措施的目的分别属于()
A.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C. 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D. 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11.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 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 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 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
12.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了“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的措施,请你指出这一措施属哪一项()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A和C
13.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帮助白血病患者重建血组织和受到摧毁的免疫系统.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物质和所属免疫类型分别是()
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抗原,特异性免疫
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14. 近年来,疫苗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下列对疫苗叙述错误的是()
A.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B.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C. 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
D. 疫苗是一种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15.大地震后,工作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进行大范围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该做法应属于()
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切断传播途径
D. 预防接种
二、填空题
16.________和________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17.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8.在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并杀灭病菌的物质是________.
19.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________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
________ .当免疫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________ 。
20.为严重烧伤的患者移植他人的皮肤,移植的皮肤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皮肤属于
________ 。
三、解答题
21.199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十五),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埃博拉(Ebola),是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
(1)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看,埃博拉病患者属于________.传染病埃博拉传播还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基本环节.
(2)埃博拉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接触性传播,医务工作者必须穿全封闭防护服,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__.
(3)埃博拉病毒结构简单,它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________构成.
四、综合题
22.美国流行乐坛天王级巨星黑人迈克•杰克逊,为了迎合白人的口味,在自己的面孔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移植白种人的皮肤,但身体对异体皮肤产生了排异性,他只能靠药物来消除这种排异性。
(1)这种“排异”现象属于()
A. 免疫监视
B. 防御感染
C. 免疫缺陷病
D. 过敏反应
(2)未来,人们通过克隆技术有可能移植自身的克隆器官以避免“排异”现象.这是因为克隆器官与自身器官有相同的决定性状的________。
(3)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切割了红细胞表面的凝结原,从而实现了血型的转化.根据这种方法,你认为以下血型转化可以实现的是________ 。
① O型血转化为B型血② AB型血转化为A型血③ A型血转化为B型血④ A型血转化为O型血。
23.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和盐粒等颗粒物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在传染病流行时,如果遇到霾天气,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增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增高.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霾天气外出时要戴合格的口罩,这样不但能有效过滤颗粒物,还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戴口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_____。
(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3)从传染病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流感病毒是________。
(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抵抗传染病.从获得途径上看,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C
二、填空题
16.【答案】皮肤;黏膜
17.【答案】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18.【答案】抗体
19.【答案】有益;排斥;过敏反应
20.【答案】抗原
三、解答题
21.【答案】(1)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切断传播途径
(3)遗传物质
四、综合题
22.【答案】(1)A
(2)基因
(3)④
23.【答案】(1)切断传播途径
(2)没有细胞结构
(3)病原体;抗原
(4)非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