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大一统的元朝_1864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0
2024年初中历史知识点截至2023年7月,2024年的初中历史知识点还没有完全确定且具体的教材等也没有发行,不过可以根据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常规内容框架为你提供一个大致的知识点结构示例:一、中国古代史。
1. 史前时期。
-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的发现地点、生活特征。
-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农耕生活差异,包括房屋建筑(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半坡人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农作物种植(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等。
- 华夏族的形成。
- 炎黄联盟的传说,黄帝的贡献(如建造宫室、制作衣裳等)。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的建立。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的继位)。
- 商周的更替。
- 商朝的青铜文化,如司母戊鼎等著名青铜器。
- 西周的分封制。
- 分封制的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 分封的对象(宗亲和功臣等)。
- 诸侯的权利(管理土地和人民等)和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等)。
3.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争霸。
-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称霸的原因和方式。
-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尊王攘夷”的称霸策略。
- 战国七雄。
-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著名战役如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 商鞅变法。
- 变法的背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等)。
- 变法的内容(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
- 变法的影响(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 秦汉时期。
- 秦朝的统一。
-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 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元朝的统一与拓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及统一全国、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等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结合教学地图,讲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以及行省制度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等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忽必烈改制。
教学难点:认识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师展示成吉思汗的图片。
提问:上图人物是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他为什么令后人如此崇敬?他有什么贡献?(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蒙古族的崛起1.师生共同探讨:材料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这则材料反映了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种局面后来怎么改变的?2.为什么铁木真能统一蒙古各部?成吉思汗真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武夫吗?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蒙古族的崛起、铁木真统一蒙古各族及西夏与金的灭亡。
探究二:元的统一与忽必烈改制1.师生共同探讨:材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於园春•雪》(1)毛泽东的这首同中,共提到了中国古代哪几位著名的帝王?(2)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他的后继者忽必烈又有何成就?学生回答,教师讲述忽必烈建立元朝。
2.师详细讲述忽必烈改制的内容: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方面。
3.你对行省制度有什么看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探究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1.教师展示元朝疆域图,提问元朝统治者怎么管辖这么庞大的帝国的。
提问:在西藏,台湾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2.教师讲述元朝统一后社会的发展。
四、课堂小结请结合本课优教课件五、巩固练习请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七下历史知识点整理第12课大一统的元朝
第12课大一统的元朝
1、蒙古统一的史实?
蒙古杰出领袖铁木真经过十多年的征战,统一蒙古。
1206年,蒙古各部在翰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大汗,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2、元建立和统一的史实?
1260年,成吉思汗的儿子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国号大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
3、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
他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领导了抗金斗争;创建了蒙古文字与法律;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打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4、忽必烈管理元朝的措施?
①政治上: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西藏、台湾、澎湖列岛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经济上:重视农业;③民族关系:实施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④文化上,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定都大都,促进了北京城市的发展。
5、元朝的大一统作用(导言)?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300多年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西藏正式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澎湖也归入中国版图。
②扩大了国内各地区经济相互调节的范围;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我国与西方的交流也比从前更加密切。
6、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原因?
表现:①国内各民族的关系进一步加强。
各族人长期杂居,互通
婚姻,民族差异逐渐缩小。
②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原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使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