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20年人教统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元朝的统一(第3课时课件 华东师大版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0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复习和巩固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历史知识,包括各个政权的建立、发展及相互关系。
2. 通过对元朝统一过程的理解,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历史意识。
二、作业内容1. 完成一份简要的课堂笔记,记录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各个政权的特点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元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原因和意义。
4. 每位同学撰写一篇关于元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的短文,字数不少于150字。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按时提交作业,逾期不予评价。
3. 作业应认真书写,条理清晰,符合规范。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内容是否涵盖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分析是否客观准确,讨论是否具有深度,短文是否真实反映了元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分值:根据完成质量,作业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中等(70分)、及格(60分)四个等级,未达标则需重新完成。
五、作业反馈1. 鼓励同学们在作业完成后,对作业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 同学们可将作业中的疑惑或问题,以书面的形式提交给老师,老师会给予解答。
3. 老师会定期收集同学们的作业反馈,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在三、作业内容部分,我详细列举了本次作业中学生们需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他们需要完成一份简要的课堂笔记,记录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其次,他们需要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各个政权的特点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此外,他们还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元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原因和意义。
最后,每位同学需要撰写一篇短文,讨论元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在作业设计中,我们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协作能力,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掌握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和影响。
3. 强化历史时间线和重要人物的理解。
4. 培养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填空题:根据课本内容,设计一系列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和元朝统一中国的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
2. 选择题:设计一系列选择题,考察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和理解。
3. 简答题:学生需根据课本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小论文,要求他们分析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以及元朝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讨论题:设计一个讨论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鼓励他们从多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
2. 认真对待: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各项任务。
3. 参考课本:学生应参考课本及其他相关历史资料完成作业,但不得完全照抄他人成果。
4. 按时提交:作业应于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不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答案准确性:评估学生是否正确回答了所有问题,是否准确理解了历史事件和人物。
2. 逻辑分析: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正确的历史分析方法,如时间线分析、人物和事件关联等。
3. 讨论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题中的参与度,看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4. 书写质量:评估学生的作业书写是否清晰、整洁,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五、作业反馈1. 反馈时间:教师应在学生提交作业后的一周内给予反馈。
2. 反馈内容:除了对答案和评分,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对于错误较多或完成质量不高的作业,教师还应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
3. 学生反馈接收:学生应收到明确的作业反馈通知,并有权向教师提出任何关于反馈的问题或疑虑。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熟练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2. 理解各政权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 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 培养对多元文化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二、作业内容1. 阅读作业:学生需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并完成以下任务:a. 列出各个时期的主要政权及其领导人。
b. 概括每个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c. 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2. 讨论作业: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进行汇报:a. 在多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有何影响?b. 元朝的统一对后世有何影响?3. 知识问答:设计一些关于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知识点问答,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外完成,并提交电子版。
2. 提交时应注明小组成员,每人至少准备一份答案或报告。
3. 回答和报告应尽量客观、准确,尊重历史事实。
4. 鼓励创新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阅读笔记、讨论报告和知识问答等,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为主,小组互评为辅。
3. 评价结果:对于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展示机会;对于未达到预期的作业,给予指导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反馈方式: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
对于个别问题,将通过单独交流的方式进行反馈。
2. 反馈内容:包括对作业的总体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对反馈的回应:学生应认真对待教师的反馈,并根据建议进行改进。
同时,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便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通过阅读、讨论和知识问答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的历史时期,培养对多元文化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历史七年级下册1~10课知识点一、隋朝(第1课)1. 隋朝的统一。
话说在南北朝那混乱的时代,就像一群小朋友在打闹,谁也不服谁。
这时候杨坚站出来了,就像一个超级英雄。
他建立了隋朝后,很快就把南朝的陈给灭掉了,在589年实现了全国统一。
这统一可不得了,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就像把散落在各地的拼图碎片拼成了一幅完整的画。
2. 大运河的开通。
隋文帝杨坚之后,他儿子隋炀帝杨广可是个有想法的人。
他决定修大运河,这可是个超级大工程啊。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现在的北京附近),南至余杭(现在的杭州)。
就像一条长长的丝带,把南北给连接起来了。
为啥要修呢?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另一方面呢,也方便隋炀帝自己下江南游玩。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就像给南北之间搭了一座超级大桥,让两边的人可以自由往来做买卖、交流文化啦。
3. 科举制的诞生。
在隋朝以前,当官主要是看门第,就像你出身好就能当官,这对那些有才华的穷人可不公平。
于是隋朝开始创立科举制,这就像是一场公平的比赛。
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你有学问,就可以通过考试当官。
科举制就像一扇大门,给了很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可大啦。
二、唐朝(第2 5课)1.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第2课)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太能折腾,又是修大运河,又是到处打仗,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就像住在一个破房子里,到处漏雨。
于是李渊就起兵造反啦,他建立了唐朝。
李渊之后,他儿子李世民上台,这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可是个很厉害的皇帝,他的年号叫贞观。
他虚心纳谏,就像一个很谦虚的好学生,能听进去大臣们的意见。
最有名的就是魏征,老是给唐太宗提意见,唐太宗还不生气呢。
他还任用贤能,轻徭薄赋,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舒服。
在他的治理下,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就像一个小树苗茁壮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2. 女皇帝武则天(第3课)唐朝可不光是男人的天下,出了个厉害的女皇帝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