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52D光纤技术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2
G.652光纤技术参数[转帖]1、光纤类型二氧化硅B1.1单模光纤。
2、工作波长满足13l0nm和1550nm传输窗口的型能指标3、截止波长2m涂覆光纤上测试的λc值为1100cm~1280nm,22m成缆光纤上测试的λcc值≤1270nm。
4、几何性质模场直径:标称值(9.3 μm)±10%。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2μm。
涂层直径:标称值245±10μm。
场模不圆度:≤6%。
包层不圆度:<2%。
模场/包层同心度偏差:≤1.0μm。
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 ≤12.5μm。
5、涂覆层光纤涂敷层与光纤表面紧密接触不退色、不迁染。
涂覆层须易剥离,以便光纤接续。
6、筛选水平和疲劳系数光纤须通过全长度张力测试,其筛选水平须相当于在应力至少0.42GPa(相当于应变约0.6%)下持续一秒时间。
光纤的疲劳系数≥20。
7、色散特性(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2)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km)。
(3)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3.5ps/n㎡.km(4)1271—1360m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5.3ps/n㎡.km(5)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ps/n㎡.km(6)1480—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n㎡.km8、衰减特性(1)在13l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l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dB/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21dB/km。
在1480~1580nm波长围为,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5dB/km。
(2)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l0nm和1550 nm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amean±0.10dB)/2, a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g652d光纤标准G652D光纤标准。
G652D光纤是一种常用的单模光纤,其标准是指ITU-T制定的国际标准。
G652D光纤的特性和应用广泛,对于光通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G652D光纤的标准进行介绍,包括其特性、应用和标准制定的背景等方面。
G652D光纤的特性。
G652D光纤是一种低损耗、低色散的单模光纤,其典型特性包括:1. 低损耗,G652D光纤在通信波长范围内的传输损耗非常低,能够有效地传输光信号。
2. 低色散,G652D光纤的色散特性良好,能够有效地减小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扩散,提高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宽带宽,G652D光纤的带宽较宽,能够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多信道传输。
G652D光纤的应用。
G652D光纤广泛应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包括长途传输、城域网、数据中心互连等领域。
其主要应用包括:1. 光纤通信网络,G652D光纤作为主干网和接入网的传输介质,能够支持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2. 光纤传感,G652D光纤还可用于光纤传感领域,如温度、压力、应变等参数的监测和测量。
3. 其他领域,G652D光纤还可应用于医疗、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满足不同领域对光纤传输的需求。
G652D光纤标准的制定。
G652D光纤的标准制定是为了保证光纤的质量和性能,促进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其标准制定的背景主要包括:1. 技术需求,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光纤传输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来保证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2. 行业发展,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统一的标准来规范光纤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3. 国际标准,G652D光纤的标准制定是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TU-T的相关标准,以保证光纤产品在国际间的通用性和互操作性。
总结。
G652D光纤作为一种重要的单模光纤,其标准制定对于推动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G652D光纤的特性、应用和标准制定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G652D光纤,促进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G.652G.652光纤是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未移位的光纤。
按纤芯折射率剖面,又可分为匹配包层光纤和下陷包层光纤两类,两者的性能十分相近,前者制造简单,但在1550nm波长区的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稍大;而后者连接损耗稍大。
主要指标:[1]1、衰减:ITU-T G.652建议规定光纤在1310nm窗口和1550nm窗口的衰减常数应分别小于0.5dB/km和0.4dB/km。
1310窗口目前一般在0.3~0.4dB/km,典型值0.35dB/km;1550窗口目前一般在0.17~0.25dB/km,典型值0.20dB/km。
2、色散:零色散波长的允许范围是1300~1324nm。
在1550nm窗口的色散系数是正的。
在波长1550nm处,色散系数D的典型值是17ps/(nm²km),最大值一般不超过20ps/(nm²km)。
3、PMD:ITU-T 建议规定,G.652光纤的PMD系数小于0.5ps/(km)^1/2,即400km 光纤的PMD是10ps。
但是,早期铺设的光纤由于受当时的工艺条件限制,PMD 系数有可能较大。
4、模场直径:1310nm处的模场直径是8.6~9.5μm,最大偏差不能超过±10%。
在1550nm处,ITU-T 建议没有规定模场直径,但一般大于0.3μm。
主要特性:G.652单模光纤特性光学特性典型衰减,@1310nm≤0.34 dB/km典型衰减,@1550nm≤0.20 dB/km零色散波长1300-1324nm零色散斜率≤0.092ps/(nm²km)模场直径(MFD) @1310nm9.2±0.4μm偏振模色散(PMD)单根光纤最大值≤0.2ps/√km链路最大值≤0.12ps/√km截止波长λcc≤1260nm有效群折射率(Neff) @1310nm1.4675有效群折射率(Neff) @1550nm1.4680宏弯损耗(60mm直径,100圈)@1550nm≤0.1dB背向散射特性(在1310nm和1550nm处)衰减局部不连续点≤0.05dB衰减均匀性≤0.05dB背向散射衰减系数差异(双向测量)≤0.05dB/km几何特性包层直径125±1μm包层不圆度≤1%芯层/包层同心度误差≤0.5μm涂覆层直径(未着色)245±5μm包层/涂覆层同心度误差≤12.0μm光纤翘曲半径≥4m交货长度(公里/盘)24.7km;25.2km机械性能筛选应力最小值0.69Gpa(100kpsi)涂层剥离力(典型值)1.4N动态疲劳参数Nd≥20环境特性(在1310nm和1550nm)温度特性(-60°C ~+85°C)≤0.05dB/km热老化特性(85°C±2°C,30天)≤0.05dB/km浸水性能(23°C±2°C,30天)≤0.05dB/km湿热性能(85°C±2°C, RH85%,30天)≤0.05dB/kmG.653色散位移光纤针对衰减和零色散不在同一工作波长上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发成功了一种把零色散波长从 1.3μm移到 1.55μm的色散位移光纤(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
G652光纤光缆与G.655光纤光缆的比较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光缆干线上采用的光纤基本上分为G.652 和G.655 两种,其中以G.652光纤光缆为主。
G.652 光纤于1983 年开始商用,现在已在世界各国通信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光纤同时具有1550nm 和1310nm 两个窗口,其零色散点位于1310nm 波长附近处,最小衰减位于1550nm 波长附近,再配合使用光纤放大器,可以在G.652 光纤上开通8×2.5Gbit/s 或16 甚至32×2.5Gbit/s 系统。
G.655 光纤于1993 年开始商用。
它在1530-1565nm 区域色散绝对值为1.0-6.0ps/nm ,克服了G.652 光纤在1550nm 波长范围内色散值过大的缺点。
同时基本解决了开放DWDM 系统时所存在的光纤非线性问题。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基于10Gbit/s 以上(尤其是40Gbit/s )的DWDM 系统的通信干线中均采用了这种光纤。
目前商用的G.655 和G.652 光纤的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从表中参数可以看出,两种光纤的衰减系数并没有太大差异,G.652 光纤的色散系数在1550nm 波长为18ps/nm.km,当传输10Gb/s 的TDM 和WDM 系统时,为了增加中继距离,需要介入具有负色散系数的光纤进行色散补偿。
G.655 光纤1530-1560nm 波长区色散通常为1.0-6ps/nm.km,传输相同的10Gb/s 系统时,因色散很低,勿需采取色散补偿措施;但G.655 光纤因在1550nm 处色散较小,其非线性效应比G.652 光纤大;G.652 与G.655 光纤的PMD 建议指标相同,实际测试时,G.655 光纤 PMD 指标小于G.652 光纤。
目前G.655 光纤的价格较高,其市场价格约为G.652 光纤的1 倍。
两种光纤的工程应用列于下表。
表中比较表明,对于传输2.5Gb/s 的TDM 和WDM 系统,两种光纤均能满足。
4. 主要技术要求
4.1 普通光缆主要技术指标
本设计光缆为GYTA型光缆。
根据接入网技术体制要求,光纤使用G.652单模光纤。
单盘光缆(G.652)的主要技术性能详见下表(表4.1)。
4.2接入光缆用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
本设计普通光缆和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应满足下表要求:
注:敷设方式栏目下的[Ⅰ]、
[Ⅱ]、[Ⅲ]用于区分允许力值的不同。
4.3 光缆的弯曲
光缆弯曲超过其允许曲率半径时,会折断光纤或增大光纤的光传输衰耗,根据规范要求,在敷设光缆的过程中,光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5.材料的选用及说明
5.1光缆的选用
本次工程光缆选用选用吕带纵包层绞式(GYTA )型光缆。
光缆技术规范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部分 (2)1. 概述 (2)2. 供货和服务内容 (2)3. 技术服务要求 (2)第二章技术部分 (3)1 概述 (3)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3)3 质量保证体系 (18)4 工厂检验 (19)5 产品检验 (19)6 现场验收和最终验收 (19)7 光缆质量抽检 (19)8 保修期 (20)9 技术文件 (20)第一章工程部分1. 概述本文件内所引用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
对于那些在本文件中尚未作出明确规定,而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已有具体技术指标要求的,应满足上述建议和标准。
2. 供货和服务内容2.1 本次集采光缆采用ITU-T建议的G.652D和G.655光纤光缆,要求必须是使用全新原材料制造出的全新货品。
光缆需求见附件。
货物采购的具体技术要求详见光缆技术规范书技术部分。
2.2 松套管色谱:松套管采用全色谱标志,松套管序号及其对应的颜色应符合本工程“技术规范书”表3规定。
3. 技术服务要求3.1 出厂检验和现场验收技术服务要求详见技术规范书技术部分。
3.2 技术文件技术文件的要求详见技术规范书技术部分。
第二章技术部分1 概述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截至到发标日)。
1.3 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并给出所供产品的详细技术数据。
诸如“已知”、“理解”、“注意”或“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
1.4 投标方原材料保证投标方保证本招标货物全部采用全新合格材料生产。
投标方保证不采用任何再生料、利旧料、废弃料、回收料、次品料等非全新合格材料来进行本招标货物的生产。
g.652光纤光缆标准
G.652 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一项光纤光缆标准。
它定
义了单模光纤的参数和特性,是目前最常用的单模光纤标准之一。
G.652 标准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光纤的传输特性,G.652 标准规定了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
衰减、色散、带宽等参数。
这些参数决定了光纤的传输性能和距离
限制。
2. 光纤的几何参数,G.652 标准定义了光纤的几何参数,包括
芯径、包层直径、包层折射率等。
这些参数决定了光纤的光学特性
和光信号的传输效率。
3. 光纤的波长特性,G.652 标准规定了光纤在不同波长下的传
输特性。
这些特性对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波分复用和波长分割多路
复用等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4. 光纤的机械特性,G.652 标准还包括了光纤的机械特性,如
抗拉强度、抗弯曲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等。
这些特性对于光纤的安装、
维护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G.652 光纤光缆标准对单模光纤的参数和特性进行
了明确规定,为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技术依据。
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了现代光纤通信的基础。
G.652单模光纤具体分类 G.652A B C D 有什么区别?
G.652单模光纤称为非色散位移光纤,也被叫作1310nm波长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1983年开始投入商用,其零色散波长在1310nm,在波长为1550nm时衰减最少,但有较大的正色散,其色散系数为18ps/(nm.km),所以G.652工作波长既可选1310nm,也可选1510nm,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单模光纤。
G.652单模光纤按特性分为A B C D四类主要区别在宏弯损耗、衰减系数、PMD系数上有所差异。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生产制造技术,1998朗讯公司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尽可能消除原料中的OH根形成的1383nm附近的水吸收峰,使光纤的损耗完由坡墩的本征损耗所决定
1.G.65
2.A支持10Gbit/s系统传输距离可达400km,10Gbit/s以太网的传输达40km,支持40Gbit/s系统的距离为2km。
2.G.652.B型光纤,支持10Gbit/s系统传输距离可达3000km以上,40Gbit /s系统的传输距离为80km。
3.G.652.C型光纤,基本属性与G.652A相同,但在1550nm的衰减系数更低,而且消除了1380nm附近的水吸收峰,即系统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4.G.652D型光纤的属性与G.652B光纤基本相同,而衰减系数与G.652C光纤相同,即系统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G.652.D是所有G.652级别中指标最严格的并且完全向下兼容的,结构上与普通的G.652光纤没有区别,是目前最先进的城域网用非色散位移光纤。
光缆技术要求1.1 光纤光缆的主要设计指标本工程选用缆内光纤符合ITU-T G.652D建议的光缆。
本工程光缆主要采用新建杆路、利旧杆路、新建管道、利旧管道、直埋光缆方式敷设。
设计使用普通型松套层绞式光缆、室外填充式A护套皱纹钢带聚乙烯保护套式光缆。
程式为GYTA-24B1、GYTA-48B1、GYTA53-24B1。
1.1.1缆内光纤1.1.1.1 G.652D光纤(1)模场直径9.2±0.4μm @1310nm(2)包层直径标称值:125μm偏差:±1.0μm(3)模场同心度偏差:≤ 0.5μm(4)包层不圆度:小于0.7%(5)截止波长λcc(在20米光缆+2米光纤上测试)<1270nmλc(在2光纤上测试)<1260nm(6)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0.36dB/km。
在1285~1339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0.03 dB/km。
在水(OH-吸收峰)处(1383±3nm)衰减最大值为0.36dB/km。
在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0.22 dB/km。
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的差值:不超过0.05d B/km。
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0.24dB/km。
光纤衰减曲线应有良好的线性并且无明显台阶。
用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和1550nm波长处500m光纤的衰减值应不大于(αmean+0.10 dB),αmean是光纤的平均衰减系数。
(7)弯曲衰减特性光纤(在1550nm和16250nm波长上)以37.5mm为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均小于0.05dB。
(8)色散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0.093ps/(nm2·km)。
G.652D光纤技术指标特性条件数据单位光学特性衰减1310nm ≤0.36 dB/km1383nm(氢老化后)≤0.35 dB/km1550nm ≤0.22 dB/km1625nm ≤0.24 dB/km 波长范围内的色散1285~1340nm ≥-3.0 ≤3.0 ps/nm·km1550nm ≤18 ps/nm·km1625nm ≤22 ps/nm·km 零色散波长≥1302 ≤1322 nm零色散斜率≤0.091 ps/nm2·km 偏振模色散系数(PMD)单根光纤最大值≤0.2 ps/km1/2光纤链路值≤0.08 ps/km1/2光纤截止波长λc ≥1180 ≤1330 nm光缆截止波长λcc ≤1260 nm模场直径(MFD)1310nm 9.2±0.4 um1550nm 10.4±0.8 um有效群折射率(典型值)1310nm 1.4661550nm 1.467背向散射特性1310nm和1550nm台阶(双向平均值)≤0.05 dB≤0.05 dB不均匀性(整个光纤长度)和衰减点不连续性≤0.03 dB/km背向散射衰减系数差异(双向测量)衰减一致性≤0.01 dB/km几何特性包层直径125.0±1.0 um包层不圆度≤1.0 %涂层直径242±7 um 涂层/包层同心度误差≤12.0 um 涂层不圆度≤6.0 % 芯/包层同心度误差≤0.6 um 翘曲度(半径)≥4 m 交货长度≥2.1 ≤50.4 km/盘环境特性1310nm和1550nm温度附加衰减-60℃到+80℃≤0.05 dB/km≤0.05 dB/km温度-湿度循环附加衰减-10℃到+85℃,90%相对湿度≤0.05 dB/km 加速老化附加衰减85℃,85%相对湿度,30天浸水附加衰减20℃,30天≤0.05 dB/km机械特性筛选张力离线≥9.0 N≥1.0 %≥100 KPSI 宏弯附加衰减1550nm1圈φ32mm ≤0.50 dB100圈φ60mm ≤0.05 dB 涂层剥离力典型平均值 1.7 N峰值≥1.3 ≤8.9 N 动态疲劳参数(nd,典型值)≥27。
光纤光缆技术规范规范制订依据为YD/T901-2001及YD/T769-2003标准制订1 光缆中光纤技术指标1.1本公司生产的光缆采用G.652D A级优质单模光纤,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2模场直经1310nm波长 9.2±0.4um1550nm波长 10.5±0.5um1.3包层直经: 125.0±1.0um1.4 芯同心度误差: ≤0.6um1.5包层不圆度:<1%1.6折射率系数1310nm: 1.46751550nm: 1.46811.7截止波长λc (在2m成缆上测试): ≤1250nmλcc (在22m成缆上测试): ≤1260nm1.8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nm处:≤0.35db/km在1550nm处:≤0.22db/km其中在1285~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范围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3db/km。
另外,在1480~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5db/km。
1.9衰减不均匀性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m长度上衰减值与实测衰减值与全长度上平均500m的衰减值之差的最坏值不大于0.05db1.10色散系数1.10.1零色散波长为1300~1324nm之间范围1 .10.2零色散斜率Soman<0.093Ps/(nm2.km)1.10. 3在1288~1339nm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3.5Ps/(nm..km)在1271~1360nm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5.3Ps/(nm.km)在 1550nm处色散系数<18Ps/(nm.km)在1480~158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20ps/nm.km1.11宏弯损耗对单模光纤(B1.1,B4),以37.5mm半经松绕100圈后在1550nm波长上测得的弯曲附加衰减不大于0. 5dB/km,当用于STM-64系统时,在1625nm波长上测得的弯曲附加衰减也应不大于0.5dB。
国家电网公司集中规模招标采购大田建设变普通光缆及配套金具专用技术规范_V2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校核:设计:1.技术特性参数表序号名称项目需求值或表述投标人保证值通用采购标准1403004-0000-00_国网普缆采购标准通用技术规范_V21.1 单模光纤技术参数表(G.652)1.1.1 光纤类型G.6521.1.2 模场直径(μm)7.9~10.21.1.3 包层直径(m)124~1261.1.4 包层不圆度(%)(≤) 20.81.1.5 芯/包层同心度公差(μm)(≤)1.1.6 涂覆层直径(μm)235~2551.1.7 着色层直径(μm)235~26512.51.1.8 包层/涂层同心度误差(m)(≤)1.1.9 截止波长(nm)(≤)12601.1.10 衰减特性1.1.10.1 1310nm衰减系数(dB/km)0.35(≤)0.221.1.10.2 1550nm衰减系数(dB/km)(≤)1.1.11 衰减点不连续性(≤dB)≤amean+0.10dB)/21.1.12 衰减波长特性1.1.12.1 (1285~1330)nm范围内衰0.03减相对1310nm的衰减值(dB/km)(≤)0.051.1.12.2 (1525~1575)nm范围内衰减相对1550nm的衰减值(dB/km)(≤)1.1.13 色散特性1.1.14 零色散波长(nm)1300~13241.1.15 最大零色散斜率(ps/0.093(nm2*km))(≤)1.1.16 色散系数绝对值1.1.16.1 (1288~1339)nm色散系数3.5绝对值,ps/(nm*km)(≤)5.31.1.16.2 (1271~1360)nm色散系数绝对值,ps/(nm*km)(≤)1.1.16.3 1550nm色散系数绝对值181.1.17 偏振模色散系数(ps/√km)~0.125(在1550nm波长光缆单盘偏振模色散系数),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1550nm波长光缆链路(20~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Q (概率)=0.01%。
G652D光纤宏弯损耗测试方法光纤宏弯损耗测试,在国家标准GB/T9771.3-2008 中描述为:光纤以30mm 半径松绕100 圈,在1625nm 测得的宏弯损耗应不超过0.1dB。
而注2 中描述:为了保证弯曲损耗易于测量和测量准确度,可用1 圈或几圈小半径环光纤代替100 圈光纤进行试验,在此情况下,绕的圈数环的半径和最大允许的弯曲损耗都应该与30mm 半径100 圈试验的损耗值相适应。
大多光纤厂家都提供Φ60mm*100 圈的判断标准,然而,在日常的测试工作中,若要采用方便快捷的实验方法,则倾向于按照注2 中的建议去进行一些常规判断。
因此,掌握Φ32mm*1 圈与Φ60mm*100 圈的数据差异就十分有必要。
Φ32mm*1 宏弯测试更为简便两种宏弯损耗测试方法示意用上述方法对10 盘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光纤样品进行对比测试。
分别在1310nm、1550nm、1625nm 三种波长下,对10 盘光纤样品的宏弯平均值、标准偏差进行统计,最后将全部数据汇总,得到从整体数据汇总10 个样品用两种测试方法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相差不大,处于一个数据等级内。
Φ32mm*1 的判断标准应考虑的与60mm*100 比较接近。
在测试过程中,Φ32mm*1 宏弯测试方法易于操作,能减少测试误差,根据GB/T 9771.3-2008 宏弯损耗的说明,Φ32mm*1 宏弯测试方法可作为判断光纤宏弯性能的一种简便方法。
Φ60mm*100 作为标准明确规定一种方法,其准确性的提高需依赖于测试装置的改良,如保证光纤以尽可能一致的直径、适宜的张力缠绕100 圈。
截止波长与宏弯损耗存在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