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活动-我和动物交朋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我和动物交朋友》幼儿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我和动物交朋友》,涉及章节为第三章“认识动物朋友”。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习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方法,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能够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培养幼儿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能力,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学会关爱动物。
难点:培养幼儿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能力,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图片、动物玩具、视频资料、黑板、粉笔。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动物园或播放动物生活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认识的动物。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字、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回顾刚刚观察到的动物的特点,加深记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画的动物的特点。
4. 小组讨论(5分钟)(1)我们应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和动物交朋友》2. 内容:(1)动物名称:猫、狗、兔子、大象、长颈鹿等。
(2)外形特征:毛色、体型、四肢、尾巴等。
(3)生活习性:食性、活动时间、栖息地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大象。
它有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粗壮的四肢和长长的尾巴。
大象是群居动物,喜欢吃树叶、果实等,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何。
小班主题教案:我和动物交朋友一、教学目标1.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2.了解与动物相处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对动物保护意识;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认识常见的动物1.通过图片和描述,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包括:猫、狗、小鸟、小鱼、小兔子等;2.播放一些生动的动物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2. 了解与动物相处的基本方法1.播放与动物交往的安全注意事项视频,让学生知道在与动物交往时需要保持安全;2.让学生学习与动物相处的基本方法,例如温柔、耐心、善于观察动物的语言和举止等;3.让学生学习如何给动物喂食,如何清理动物的住处等。
3.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1.让学生观看一些拥有可爱动物的家庭视频,了解养宠物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爱心;2.了解关于动物保护的知识,并要求学生关注动物权益,爱护动物,从小开始行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让学生观察一些不同种类动物的特点,例如形态、颜色、习性、行为等,并进行讨论和归纳总结;2.让学生借助图示和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分享自己与动物交往的经验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2.了解与动物相处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对动物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2.如何让学生了解与动物相处的基本方法。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1.通过单词拼写、选择题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动物知识水平;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并在课后进行总结;3.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有关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小作文,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通过作业和练习的成绩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2.通过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课后对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表达的作文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动物:狗、猫、兔子、鸟、鱼2.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3. 学习如何与动物友好相处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动物。
2.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游戏互动法:通过与动物相关的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动物相处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 各种动物的图片和故事素材。
2. 与动物相关的游戏道具。
3. 教学课件和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动物的叫声,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 认识动物: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动物。
3. 听故事:讲述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与动物相关的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动物相处的乐趣。
5. 总结:引导幼儿说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通过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交往能力。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与动物相处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动物园之行,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各种动物。
2. 开展一个动物保护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 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参与社区内的动物保护活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动物。
2. 在讲述动物故事时,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在组织互动游戏时,要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机会,促进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幼儿的参与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 学习与动物相处,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通过观察、实践、分享等方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动物,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特征。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 实践活动:让幼儿与动物互动,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4. 分享交流: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各种动物的图片和故事资料。
2. 与动物相关的活动道具。
3. 记录幼儿观察和表达的表格。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一张动物图片,让幼儿猜测这是哪种动物,引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讲解:通过讲解动物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观察:展示更多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记录在表格上。
4. 实践:让幼儿与动物互动,如喂食、抚摸等,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5. 分享: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幼儿与他人交流。
6.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收获,强调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六、教学目标:1. 加深幼儿对动物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通过手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尊重生命,关心动物的生活。
七、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的动物特征,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加深记忆。
2. 学习制作简单的动物模型或手工艺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 通过观察和创作,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八、教学方法:1. 视觉引导:展示已学习过的动物图片,让幼儿描述它们的特征。
2. 创作活动:提供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动物手工艺品。
3. 小组合作: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4. 作品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我和动物交朋友》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动物朋友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动物,如狗、猫、鸟、鱼等。
讲解动物的特征,如外貌、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辨认和描述。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宠物店,观察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及其原因。
1.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识别和描述几种动物的特征。
学生能表达出对某种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与动物交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与动物进行基本的交流和互动。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2.2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与动物进行基本的交流,如温柔的说话、轻轻的触摸等。
介绍与动物互动的注意事项,如不要追赶、不要伤害等。
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与动物的交流情景。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互动体验,如喂食、梳理毛发等。
让学生分享与动物交流的心得和感受。
2.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展示与动物交流的基本技巧。
学生能表达出对动物的关爱和尊重。
第三章:动物的家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家园环境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家园,如森林、海洋、草原等。
讲解动物家园的特点,如气候、食物来源等。
3.3 教学活动展示动物家园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和比较。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家园的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动物的家园。
3.4 教学评估学生能正确描述动物家园的环境和特点。
学生能表达出对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意识。
第四章:动物的喜怒哀乐让学生了解动物的情感表达和心理需求。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情感共鸣和关爱。
4.2 教学内容讲解动物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叫声、姿态等。
介绍动物的心理需求,如安全感、陪伴等。
4.3 教学活动观察动物的视频或图片,分析其情感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情感体验活动,如模拟动物的情感状态等。
让学生分享对动物情感的理解和关爱之情。
我和动物交朋友 - 优质课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感受动物的智慧和可爱•学会如何与动物建立友好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和习惯开场活动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动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教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模仿出指定的动物,比如猫、狗、大象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程。
课程主体1. 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方式,介绍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动物有机体结构•动物有生命活动和代谢•动物有感觉和运动•动物有遗传性和进化性等等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关注和尊重动物。
2. 动物的分类方法教师通过介绍常见的动物种类和分类方法,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昆虫等等,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例如,哺乳动物具有哺乳腺,产仔多为活产,而鸟类的前肢演化为翼而不再用于走路。
这种分类方法的介绍可以通过图片、模型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和印象。
3. 与动物建立友好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让学生学会与动物建立友好的关系:•安全、文明的观赛园地或动物园参观•爱护小动物,如宠物、花鸟等•反对捕杀、买卖国家保护动物•关注环保,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通过以上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到如何与动物建立友好的关系,吸取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课后活动1.请学生根据课上的内容,制作一份有关动物分类的文本图。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种类,并在文本图上标识它属于哪一类动物。
文本图可以使用工具如MindMap等绘制。
2.让学生自由选题,展示对动物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宠物的饲养、动物的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等等,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了解到动物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以生动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保护动物意识。
教案设计-我和动物交朋友第一章:认识动物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动物。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2. 常见的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不同的动物,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动物特点。
第二章:与动物交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与动物进行基本的交流。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友善态度。
教学内容:1. 动物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2. 如何与动物友好相处。
教学活动:1. 讲解动物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如声音、体态等。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动物的交流场景。
3.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收容所,与动物进行实际的交流。
第三章:关爱动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福利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动物福利的定义和重要性。
2. 保护动物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活动:1. 讲解动物福利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福利。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的方法和途径。
3. 组织学生参与动物保护活动,如捐款、志愿者等。
第四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1.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
2. 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如宠物、农业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动物对他们的意义。
3.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医院或宠物店,了解动物与人类的服务关系。
第五章:保护动物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教学内容:1. 个人在保护动物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2. 实际行动来保护动物。
教学活动:1. 讲解个人在保护动物方面的责任和作用。
2. 学生制定个人的保护动物行动计划。
《我和动物交朋友》幼儿园教案《我和动物交朋友》幼儿园教案3篇《我和动物交朋友》幼儿园教案1设计意图:转眼春夏季来临了,地处城郊人幼儿园里到处都有小动物的身影,蝴蝶,蟾蜍等小动物也经常光顾,原以为平时苦口婆心地教育幼儿要爱护小动物能有效果,却惊奇地发现,小动物被“分尸”的惨案时有发生,看来孩子们的破坏欲望真是不容小视,针对这个现象,我设计了本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关心,同情弱小的生命,能和它们和睦相处。
活动(一)故事:小蜜蜂为什么哭?把手一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学会关爱弱小的生命。
活动准备:故事挂图录音磁带活动过程:1 教师配合挂图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第一段小动物玩耍时配上优美欢快的背景音乐讲述,第二段配上忧伤的背景音乐讲述,让幼儿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变化。
2 根据故事提出问题,让幼儿自由发言。
(在交流中激发幼儿同情小动物的情感)A 小蜜蜂为什么哭?B 说说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C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做?3 小结:通过幼儿讲述,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明白要关心爱护,不伤害小动物,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附:故事:小蜜蜂为什么哭?在美丽的田野里,小蜜蜂,小蝴蝶,小瓢虫三个好朋友正在花丛中愉快地飞来飞去,你看!它们的翅膀多么漂亮,它们玩得多么高兴啊。
忽然,小蜜蜂说:“你们看,那边有好多花,我去采花蜜了,你们在这儿等我吧!小蝴蝶和小瓢虫说:“好吧,你快去吧。
正在这个时候,几个小朋友放学了,也来到田野里玩。
一个小男孩看见了小蝴蝶,就把小蝴蝶捉走了。
一个小女孩看见了小瓢虫,把它也捉走了,其他的小朋友也跑来了,他们在小蝴蝶和小瓢虫的身上抓呀撕呀,把它们的翅膀弄断了,把它们的身体弄疼了,它们大声地哀求:“求求你们,别打了,我们好疼啊!”可是,小朋友们不听它们的话,还是继续地打它们,慢慢地,它们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小蜜蜂采蜜回来了,可是它怎么也找不到它的朋友了,后来,它终于在草丛中看见了小蝴蝶和小瓢虫。
《我和动物交朋友》幼儿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周围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了解周围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卡片、动物玩偶、视频课件。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的动物,如小鸟、蝴蝶等,让幼儿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动物卡片,讲解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与动物交朋友,关爱动物。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彩泥制作该动物。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点。
每组幼儿展示制作的动物,分享与动物交朋友的心得。
5. 视频观看(10分钟)播放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我和动物交朋友》2. 内容: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何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有幼儿和动物,表现出关爱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物的了解程度,以及关爱动物的情感。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走进大自然,观察和了解动物,实践关爱动物的行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2.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幼儿园内的动物,让幼儿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3. 例题讲解:讲解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随堂练习:分组制作动物,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设计:画一幅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
一、教学难点解析1. 情感教育: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亲身体验与动物相处的乐趣,培养他们关爱动物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我和动物宝宝做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动物:选择几种常见的动物,如兔子、小鸟、小狗等,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动物朋友:让幼儿通过观察、互动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喜好和需求,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3. 保护动物:让幼儿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关爱动物。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准备几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介绍。
2. 教学工具:准备白板、马克笔等,用于记录和展示。
3. 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动物玩具或模型,让幼儿进行观察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儿歌《小动物的朋友们》导入,让幼儿跟着歌曲一起唱,激发幼儿对动物朋友的兴趣。
2. 认识动物:展示几种动物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动物朋友: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玩具或模型,观察和了解动物的喜好和需求,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4. 保护动物: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杀动物等,让幼儿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关爱动物。
5. 总结:通过白板或马克笔,将幼儿讨论的保护动物的方法进行总结,让幼儿加深印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关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互动中的表达力和社交能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表达。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活动:1. 动物角色扮演:准备一些动物的服装或头饰,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动物宝宝照料模拟:设置一个模拟的动物宝宝照料场景,让幼儿参与照料工作,如喂养、换尿布等,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关爱之心。
【精品】
【幼儿园活动教案】
我和动物交朋友
设计意图:转眼春夏季来临了,地处城郊人幼儿园里到处都有小动物的身影,蝴蝶,蟾蜍等小动物也经常光顾,原以为平时苦口婆心地教育幼儿要爱护小动物能有效果,却惊奇地发现,小动物被“分尸”的惨案时有发生,看来孩子们的破坏欲望真是不容小视,针对这个现象,我设计了本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关心,同情弱小的生命,能和它们和睦相处。
活动(一)故事:小蜜蜂为什么哭?把手一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学会关爱弱小的生命。
二活动准备:故事挂图录音磁带三活动过程:1 教师配合挂图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第一段小动物玩耍时配上优美欢快的背景音乐讲述,第二段配上忧伤的背景音乐讲述,让幼儿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变化。
2 根据故事提出问题,让幼儿自由发言。
(在交流中激发幼儿同情小动物的情感)A 小蜜蜂为什么哭?
B 说说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C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做?3 小结:通过幼儿讲述,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明白要关心爱护,不伤害小动物,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
附:故事:小蜜蜂为什么哭?在美丽的田野里,小蜜蜂,小蝴蝶,小瓢虫三个好朋友正在花丛中愉快地飞来飞去,你看!它们的翅膀多么漂亮,它们玩得多么高兴啊。
忽然,小蜜蜂说:“你们看,那边有好多花,我去采花蜜了,你们在这儿等我吧!小蝴蝶和小瓢虫说:“好吧,你快去吧。
正在这个时候,几个小朋友放学了,也来到田野里玩。
一个小男孩看见了小蝴蝶,就把小蝴蝶捉走了。
一个小女孩看见了小瓢虫,把它也捉走了,其他的小朋友也跑来了,他们在小蝴蝶和小瓢虫的身上抓呀撕呀,把它们的翅膀弄断了,把它们的身体弄疼了,它们大声地哀求:“求求你们,别打了,我们好疼啊!”可是,小朋友们不听它们的话,还是继续地打它们,慢慢地,它们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小蜜蜂采蜜回来了,可是它怎么也找不到它的朋友了,后来,它终于在草丛中看见了小蝴蝶和小瓢虫。
可是,它们已经死了,小蜜蜂伤心地哭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蜜蜂为什么哭吗?活动(二)美工活动:涂涂,撕撕,贴贴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涂涂,撕撕,贴贴各种小动物,培养他们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2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画好轮廓的各种动物形象。
如:青蛙蜜蜂蝴蝶等。
浆糊闪光纸蜡光纸三活动过程:1 引题:“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动手用可爱的小动物来打扮我们的教室好吗?”2 教师示范方法。
3 提出操作规则和要求,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操作。
(在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意愿,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操作)4 涂好撕好后,师幼共同装饰活动室。
共同商量作品的装饰位置和设计造型,并在活动中播放优美的曲子。
5 欣赏作品。
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
活动(三)我和动物交朋友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活动掌握饲养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 学会关心和照顾小动物,进一步理解弱小的生命也不能轻意伤害。
3 知道动物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培养初步的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知识准备:(由于本园地处城郊,能收集较多的小动物)请家长配合利用双休日和孩子一起收集蝌蚪蚯蚓毛毛虫小鱼蚕等,教师与家长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饲养方法,并在家中饲养一周时间。
2 请幼儿把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带来。
三活动过程:1 把小动物摆放在活动室,让幼儿自由参观。
2 简单介绍饲养过程。
A 说说你饲养的是什么动物,你是怎样照顾它们的。
B 教师小结饲养各种小动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说说你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互相交流各种小动物的成长过程,你和小动物发生的小故事。
4 放归自然组织幼儿到户外放归小动物,告诉幼儿各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我们送它们回家吧。
延伸活动:
家园共同配合收集有关小动物的图书,玩具,绘画材料,歌曲舞蹈等,在晨区活动中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