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设计实例
- 格式:pdf
- 大小:873.17 KB
- 文档页数:13
pkpm软件应用之砖混结构设计实例_secret(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一、分析建筑条件,准备初步工作:1. 底框部分:(1)根据建筑条件图布置框架柱轴网,由抗震概念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单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况,柱距一般为6米;(2)柱截面初步设计;单层商铺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设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设为400X400;(3)根据柱轴网确定剪力墙的分布(长度和距离);(4)剪力墙一般分布在楼梯间处,与电信专业协调,预留电表箱位置;(5)剪力墙往往矮而长,变形能力差,多为剪切破坏,宜开竖缝保证高宽比大于1.5;(6)根据底层店面部分的墙厚确定框架梁、柱偏心;(7)根据框架柱的设置和柱距,确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墙的框架梁宽度不小于350,其它墙梁宽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净跨的1/5);(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8)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2. 砖混部分:(1)根据纵横墙的布置及可能会有的屋面构架,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种类,(最外围的构造柱直接升到女儿墙,门窗洞口处的构造柱尺寸最好与门洞处的短墙吻合)(2)根据户型布置设置梁,包括其宽度和高度(其位置应把楼板分成规则的矩形,在阳台较大窗洞处或门窗连续设置处应设置过梁,且其高度加上门窗的高度应等于楼层高度);(3)根据户型布置确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厅不小于120,否则影响使用;阳台、厨卫一般为90,屋面板厚120,楼梯梯板厚度为板跨的1/28,且平台梁高度与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标高;(4)根据墙体外立面的腰线做法,确定外围圈梁的高度和做法;(5)根据总体要求,设置不同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6)阳台处的挑梁高度为挑出长度的1/3-1/6;二、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程序计算:1. 底框部分:(1) 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考虑风荷载。
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新疆天一房地产公司乌鲁木齐高新区大成实业公司多明苑住宅小区1#楼工程位于乌鲁木齐市多斯鲁克路。
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建筑类别属三类,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结构层数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
建筑面积为4086.62平方米。
根据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三通一平已基本具备施工要求,合理布置平面,以便于施工工程交通畅通。
本工程安全目标:安全达标及评价为优良,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5‟以下。
本工程主要安全防护部位及防护要求:主体工程外防护采用脚手架外挂密目式安全网,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水平防护采用安全平网防护;上下及行人通道防物体打击采用双层防护棚;物料提升机运料口设置定型防护门;主要临边有:基坑边、上下斜道边、楼层边及屋面边、楼梯边、运料平台边、内外脚手架操作层边等采用钢管档脚板加密目网防护;主要洞口有:水平及上下行人通道口、楼梯口、楼层预留洞口采用硬防护加水平网防护;大型机械设备主要有:塔吊、物料提升机采用取得备案证及有安装资质的队伍安装拆除,施工现场的沟、坑、洞等危险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设置红色警示灯。
二、施工准备阶段安全技术措施1、现场安全设施:安全设施费从工程总造价中提取的2.5%,作为购置各种安全防护用品及设施费用。
围墙采用成品轻钢围墙;道路及作业场地均做硬化处理(沥青地面),施工临时设施、食堂、宿舍、厕所、办公室、库房等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
并在大门处设置“七牌二图”即(1)施工单位及工地名称牌;(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牌;(3)消防保卫牌;(4)工程概况牌;(5)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6)施工总平面;(7)安全防护、标志平面图。
并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纪律牌。
2、安全组织机构项目部设置安全管理小组:组长:刘国庆副组长:马文杰成员:周斌张江朱荣军黄伟项目部安全组织机构图三、土方工程及基坑支护方案1、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1)基坑采用机械大开挖,由北向南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办公楼(四层)砖混房屋结构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资料(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 0.000,室内外高差450㎜。
地震烈度:7度。
(2)、墙身做法:外墙墙身为普通实心砖墙,底层外墙厚370㎜,其余墙厚240㎜。
墙体底层MU15砖,M7.5砂浆砌筑,二至四层用MU10砖,用M5混合砂浆砌筑,双面抹灰刷乳胶漆。
(3)、楼面做法:20㎜水泥砂浆地坪。
100㎜钢筋混凝土板,20㎜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4)、屋面做法:二毡三油绿豆砂保护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50mm厚泡沫砼,100厚钢筋砼现浇板,20mm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5) 、门窗做法:门厅,底层走廊大门为铝合金门,其余为木门。
窗为木窗。
(6) 、地质资料:砂质粘土层地基承载为特征值fak=190KN/m2,fa=1.1fak。
(7)、活荷载:走廊2.0KN/㎡,楼梯间2.0KN/㎡,厕所2.5KN/㎡,办公室2.0KN/㎡,门厅2.0KN/㎡。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一层平面图二、构件初估。
1、梁尺寸确定。
初步确定梁尺寸(取最大开间4500mm):梁高h: L/12=375㎜,取 h = 500㎜宽b: h/3=167㎜,取 b=200㎜3.初选楼板。
楼板为现浇双向连续板,t (1/60)L =75㎜. 取t = 100㎜.三、结构计算书一、荷载计算(1)屋面荷载二毡三油绿豆砂 0.35KN/m2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 KN/m250mm厚泡沫砼 0.25 KN/m2100厚钢筋砼现浇板 2.50 KN/m220mm厚板底抹灰 0.34 KN/m2屋面恒载合计 3.84 KN/m2屋面活荷载(不上人) 0.7 KN/m2(2)楼面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40 KN/m2100厚钢筋砼现浇板 2.50 KN/m220mm厚板底抹灰 0.34 KN/m2楼面恒载合计 3.24 KN/m2楼面活荷载 2.0KN/m2(3)墙体荷载双面粉刷240mm厚砖墙 5.24 KN/m2双面粉刷370mm厚砖墙 7.62 KN/m2木窗 0.30 KN/m2此办公楼为一般民用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
砖混结构设计实例某三层砖混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楼面荷载分别是:一层,恒活载是5kN/m2,3kN/m2;二层,恒活载是3kN/m2,2.5 kN/m2;屋面,恒活载是3kN/m2,2.5 kN/m2。
抗震设防烈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风荷载标准值0.4 kN/m2,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梁柱墙洞口的定义如上图所示。
楼板为130厚预制板,梁柱的混凝土强度为C25,其余值从略。
现要求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抗震验算。
操作步骤如下:依次执行PMCAD主菜单1完成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
(1)进入如下界面:(2)首先进行轴线的输入,对于规则的轴线网一般利用正交轴网来完成(3)在菜单“楼层的定义”中完成墙,梁,柱,洞口的布置,其中“本层信息”时必须设定的参数。
柱的截面类型如上图所示,选定截面后进行具体尺寸的定义,材料类别默认为混凝土当柱的截面为L型或T型时,除了进行沿轴偏心,偏轴偏心外,一般尚应需要进行轴转角的设置,可在相应的文本框内输入相应数值进行定义在进行洞口的布置是应注意底部标高的定义,只有门洞时0.00mm,窗洞口的底部标高应根据建筑设计进行定义。
万一疏忽错误时还可以对其进行重新修改,界面如下所示:点击“本层信息”定义层高,混凝土强度,钢筋的类别,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在“荷载定义”中进行柱间荷载,梁间荷载,等等定义,其中楼面恒载和活载的定义,主要是定义标准层的荷载,对于个别房间的荷载还可以在后面菜单中进行修改,对于楼梯间的荷载可以先定义为楼面荷载,然后通过将楼板的厚度改为0,同时通过指定屈服方式,把荷载的传导至梯梁。
(4)在“设计参数”中定义:结构体系,结构主要材料,地震信息,风荷载信息,和绘图参数。
(5)对于含有多个标准层的结构模型,可以在参数设置前或后,进行多个标准层的定义,定义界面如下所示:(6)完成上面步骤后,可完成如此模型的定义(7)对上面各标准层定义无误后进行楼层的组装,如下所示:(8)最终模型如下所示(9)退出“主菜单一”(10)进入“主菜单二”结构楼面布置信息,利用“预制板”进行预制板的布置,在没有进行该菜单时,结构的楼面是现浇板,当执行此命令时,预制板自动完成替换;利用“修改板厚”来完成楼梯间,楼面板的修改,将板厚改成0;利用“砖混圈梁”完成圈梁的布置,(11)利用“悬挑楼板”进行,雨篷板的定义,根据提示依次完成各步骤:(12)对于楼梯荷载向梯梁,的传力方式采用,将板厚改为0,在后续菜单中进行“导荷方式”命令的修改:(13)利用菜单“砖混圈梁”完成圈梁的布置,在此定义圈梁的主筋,箍筋,箍筋间距,圈梁位置等等,同时也定义构造柱的配筋参数,砖混结构构造柱在建立模型时按普通框架柱输入,在完成“画结构平面图”后,通过主菜单“画砖混节点大样”中重新生成选项来完成普通框架柱向砖混构造柱的转化。
体育路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河南省长江建设实业有限公司2014年6月20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4一、工程简况----------------------------------------------4二、建筑地点及自然条件------------------------------------5三、施工条件及特点 ---------------------------------------5四、编制依据----------------------------------------------6 第二章施工准备计划----------------------------------------7一、施工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管------------------------------7二、施工准备阶段组织部署----------------------------------7三、主要建筑材料计划--------------------------------------9四、施工力量组织安排-------------------------------------10五、主要机械设备机具配备---------------------------------11第三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3一、施工流程---------------------------------------------13二、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4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24一、工期目标--------------------------------------------24二、确保工期组织技术管理措施----------------------------25 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26一、布置原则-------------------------------------------26二、施工平面管理---------------------------------------26三、布置方案-------------------------------------------26四、现场施工用电---------------------------------------26五、现场施工用水---------------------------------------27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28一、质量保证措施-----------------------------------------28二、季节施工措施-----------------------------------------30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1一、成立安全管理网络------------------------------------32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措施--------------------------------32 第八章物资管理与成本控制----------------------------------36一、物资管理--------------------------------------------36二、成本控制--------------------------------------------36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1.本工程为平顶山市金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体育路住宅楼。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实例根据设计资料、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教学楼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基础材料选用C25混凝土,=t f 1.27N/mm 2;HPB235钢筋,=y f 210N/mm 2.。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见附图-1所示。
下面以外纵墙(墙厚0.49m )基础为例,设计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一)确定基础埋深已知哈尔滨地区标准冻深Z o =2m,工程地质条件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初步选择第二层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
根据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以及冻结期间地下水位低于冻结面的最小距离为8m ,平均冻胀率η=4,冻胀等级为Ⅲ级,查表7-3,确定持力层土为冻胀性土,选择基础埋深d=1.6m 。
(二)确定地基承载力1、第二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5.019291924=--=--=ωωωωL P L I75.017.18)24.01(8.971.21)1(=-+⨯⨯=-+=γωγωs d e查附表-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f =202.5 KPa 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查附表-3,aK f =162.5KPa 二者取较小者,取aK f =162.5KPa2、第三层粘土地基承载力9.0118)29.01(8.97.21)1(=-+⨯⨯=-+=γωγωs d e75.05.215.315.2129=--=--=ωωωωL P L I查附表-2,aK f =135 KPa ,按标准贯入锤击数查表-3,aK f =145 KPa ,二者取较小者,取aK f =135 KPa 。
3 、修正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持力层物理指标e =0.9, I L =0.75,二者均小于0.85。
查教材表4-2 =b η0.3,=η 1.63/63.176.16.07.18117m KN m =⨯+⨯=γa m d ak a KP d f f 5.193)5.06.1(63.176.15.162)5.0(=-⨯⨯+=-+=γη(五)计算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 KF对于纵横墙承重方案,外纵墙荷载传递途径为: 屋面(楼面)荷载→进深梁→外纵墙→墙下基础→地基附图2 教学楼某教室平面及外墙剖面示意图1、外纵墙(墙厚0.49m)基础顶面的荷载,取一个开间3.3m为计算单元(见附图-2)(1) 屋面荷载恒载:改性沥青防水层:0.4K N/m2 1:3水泥沙浆20mm厚:0.02 ⨯20=0.4KN/m2 1:10 水泥珍珠岩保温层(最薄处100mm厚+找坡层平均厚120mm):0.22×4=0.88KN/m2改性沥青隔气层: 0.0.5K N/m2 1:3水泥沙浆20mm厚: 0.02×20=0.4KN/m2钢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 1.88KN/m2混合沙浆20mm厚: 0.02×17=0.34KN/m2————————————————————————————————————恒载标准值: 4.35KN/m2恒载设计值: 1.2×4.35=5.22KN/m2屋面活载标准值0.5K N/m2屋面活载设计值 1.4×0.5=0.7K N/m2 ————————————————————————————————————屋面总荷载标准值 4.35+0.5=4.85KN/m2屋面总荷载设计值 5.22+0.7=5.92KN/m2 (2)楼面荷载恒载:地面抹灰水泥砂浆20mm厚0.02×20=0.4K N/m2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120mm厚 1.88KN/m2天棚抹灰混合砂浆20m m厚0.02×17=0.34K N/m2 恒载标准值 2.62K N/m2恒载设计值 1.2×2.62=3.14K N/m2楼面活载标准值(教室) 2.0K N/m2楼面活载设计值 1.4×2.0×0.65*=1.82KN/m2————————————————————————————————————楼面总荷载标准值2×0.65*+2.62=3.92K N/m2楼面总荷载设计值 5.94K N/m2注:0.65*为荷载规范4.1.2规定:设计墙、柱和基础时活荷载按楼层的折减系数(3) 进深梁自重钢筋混凝土梁 25×0.25×0.5=3.13KN/m梁侧抹灰17×0.02×0.5×2=0.34K N/m————————————————————————————————————梁自重标准值 3.47KN/m梁自重设计值 1.2×3.47=4.16KN/m(4)墙体自重(注:窗间墙尺寸:2.1m×2.4m)窗重 : 0.45×2.1×2.4=2.27KN浆砌机砖: 19×0.49×(3.6×3.3-2.1×2.4)=63.86KN墙双面抹灰: 0.02×(17+20)×(3.6×3.3-2.1×2.4)=5.06KN————————————————————————————————————墙体自重标准值71.19K N墙体自重设计值 1.2×71.19=85.43K NF(5)基础顶面的竖向力KF=[ 屋面荷载 + 楼面荷载×(层数-1)]×进深/2+(进深梁重×进深/2+墙体自重)K÷开间×层数即:F=[4.85+3.92×5]×6.6/2+(3.47×6.6/2+71.19)÷3.3×6=230.9KN/mK2、内纵墙(墙厚0.37m)基础顶面的荷载,取一个开间3.3m为计算单元对于纵横墙承重方案,内纵墙荷载传递途径:屋面(楼面)荷载→进深梁↘内纵墙→墙下基础→地基走廊屋面(楼面)荷载↗(1)屋面荷载(同外纵墙) 4.85kN/m2(2)楼面荷载(同外纵墙) 3.92 kN/m2(3) 进深梁自重(同外纵墙) 3.47kN/m(4)墙体自重浆砌机砖: 19×0.37×3.6×3.3=83.52KN墙双面抹灰:0.02×2×17×3.6×3.3=8.08K N————————————————————————————————————墙体自重标准值91.60K N墙体自重设计值 1.2×91.60 = 109.92KNF(5)基础顶面的竖向力K=F[ 屋面荷载 + 楼面荷载×(层数-1)]×进深/2+(进深梁重×进深/2+墙体自重)K÷开间×层数+[ 屋面荷载 + 楼面荷载×(层数-1)]×走廊开间/2 ,即:F(4.85+3.92×5)×6.6/2+(3.47×6.6/2+91.6)÷3.3×6+(4.85+3.92×5)=K×2.7/2= 80.685+187.37+33.01=301.1KN/m3、山墙(墙厚0.49m)基础顶面的荷载,取①轴山墙4.5m开间、1m宽为计算单元(1) 屋面荷载(同外纵墙) 4.85 KN/m2(2)楼面荷载(同外纵墙) 3.92 KN/m2(3)墙体自重浆砌机砖: 19×0.49×3.6=33.52KN/m 墙双面抹灰:0.02×(17+20)×3.6=2.66KN/m ————————————————————————————————————墙体自重标准值36.18KN/m 墙体自重设计值 1.2×36.18 = 43.42KN/mF(5)基础顶面的竖向力KF=[屋面荷载 + 楼面荷载×(层数-1)]×开间/2+墙体自重×层数,即:KF=[4.85+3.92×5]×4.5/2+36.18×6= 272.09KN/mK3、内横墙(墙厚0.24m)基础顶面的荷载,取1m宽为计算单元(1) 屋面荷载(同外纵墙) 4.85 KN/m2(2)楼面荷载(同外纵墙) 3.92 KN/m2(3)墙体自重浆砌机砖:19×0.24×3.6=16.42K N/m 墙双面抹灰:0.02×2×17×3.6=2.45K N/m ————————————————————————————————————墙体自重标准值18.87K N/m 墙体自重设计值 1.2×18.87=22.64K N/mF(4)基础顶面的竖向力KF=[ 屋面荷载 + 楼面荷载×(层数-1)]×开间+墙体自重×层数,即:KK F =[4.85+3.92×5]×3.3+18.89×6=194.3KN /m(四) 求基础宽度 1、外纵墙基础48.1)26.06.1(205.1939.230=+⨯-=⋅-=df F b G a kγm 取6.1=b m2、内纵墙基础01.2)6.06.1(205.1931.301=+⨯-=⋅-=d f F b G a k γm ,取1.2=b m3、山墙基础75.1)26.06.1(205.19309.272=+⨯-=⋅-=df F b G a kγm ,取1.9m4、内横墙基础30.1)6.06.1(205.1933.194=+⨯-=⋅-=d f F b G a k γm ,取4.1=b m(五) 计算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1、外纵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82.1946.19.23035.1=⨯==b F P j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555.0249.06.11=-=a m , 79.41555.082.1942121221=⨯⨯==a P M j kN.m13.108555.082.1941=⨯==a P V j kN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先按8bh =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4一、工程简况-------------------------------------------4-5二、建筑地点及自然条件-----------------------------------5三、施工条件及特点 ------------------------------------5-6四、编制依据-------------------------------------------6-7第二章施工准备计划--------------------------------------- 8一、施工组织机构和职能分工管-----------------------------8二、施工准备阶段组织部署------------------------------8-10三、主要建筑材料计划---------------------------------10-12四、施工力量组织安排---------------------------------12-13五、主要机械设备机具配备--------------------13-14 第三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5一、施工流程-----------------------------------------15-16二、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6-27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 28一、工期目标-------------------------------------------28二、总进度计划网络图-----------------------------------28三、确保工期组织技术管理措施------------------------28-29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臵----------------------------------------30一、布臵原则------------------------------------------30二、施工平面管理--------------------------------------30三、布臵方案------------------------------------------30四、现场施工用电----------------------------------- 30-31五、现场施工用水---------------------------------------31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32一、质量保证措施--------------------------------------32-34二、季节施工措施--------------------------------------34-35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6一、成立安全管理网络------------------------------------36二、安全文明施工技术措施-----------------------------36-40第八章物资管理与成本控制------------------------------------41一、物资管理--------------------------------------------41二、成本控制-----------------------------------------41-42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1.本工程为凤凰城三期1号住宅楼。
砖混结构设计实例
某三层砖混结构,标准层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楼面荷载分别是:一层,恒活载是5kN/m2,3kN/m2;二层,恒活载是3kN/m2,2.5 kN/m2;屋面,恒活载是3kN/m2,2.5 kN/m2。
抗震设防烈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风荷载标准值0.4 kN/m2,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梁柱墙洞口的定义如上图所示。
楼板为130厚预制板,梁柱的混凝土强度为C25,其余值从略。
现要求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抗震验算。
操作步骤如下:
依次执行PMCAD主菜单1完成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
(1)进入如下界面:
(2)首先进行轴线的输入,对于规则的轴线网一般利用正交轴网来完成
(3)在菜单“楼层的定义”中完成墙,梁,柱,洞口的布置,其中“本层信息”时必须设定的参数。
柱的截面类型如上图所示,选定截面后进行具体尺寸的定义,材料类别默认为混凝土
当柱的截面为L型或T型时,除了进行沿轴偏心,偏轴偏心外,一般尚应需要进行轴转角的设置,可在相应的文本框内输入相应数值进行定义
在进行洞口的布置是应注意底部标高的定义,只有门洞时0.00mm,窗洞口的底部标高应根据建筑设计进行定义。
万一疏忽错误时还可以对其进行重新修改,界面如下所示:
点击“本层信息”定义层高,混凝土强度,钢筋的类别,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在“荷载定义”中进行柱间荷载,梁间荷载,等等定义,其中楼面恒载和活载的定义,主要是定义标准层的荷载,对于个别房间的荷载还可以在后面菜单中进行修改,对于楼梯间的荷载可以先定义为楼面荷载,然后通过将楼板的厚度改为0,同时通过指定屈服方式,把荷载的传导至梯梁。
(4)在“设计参数”中定义:结构体系,结构主要材料,地震信息,风荷载信息,和绘图参数。
(5)对于含有多个标准层的结构模型,可以在参数设置前或后,进行多个标准层的定义,
定义界面如下所示:
(6)完成上面步骤后,可完成如此模型的定义
(7)对上面各标准层定义无误后进行楼层的组装,如下所示:
(8)最终模型如下所示
(9)退出“主菜单一”
(10)进入“主菜单二”结构楼面布置信息,利用“预制板”进行预制板的布置,在没有进行该菜单时,结构的楼面是现浇板,当执行此命令时,预制板自动完成替换;利用“修改板厚”来完成楼梯间,楼面板的修改,将板厚改成0;利用“砖混圈梁”完成圈梁的布置,
(11)利用“悬挑楼板”进行,雨篷板的定义,根据提示依次完成各步骤:
(12)对于楼梯荷载向梯梁,的传力方式采用,将板厚改为0,在后续菜单中进行“导荷方
式”命令的修改:
(13)利用菜单“砖混圈梁”完成圈梁的布置,在此定义圈梁的主筋,箍筋,箍筋间距,圈梁位置等等,同时也定义构造柱的配筋参数,砖混结构构造柱在建立模型时按普通框架柱输入,在完成“画结构平面图”后,通过主菜单“画砖混节点大样”中重新生成选项来完成普通框架柱向砖混构造柱的转化。
(14)依次完成各标层的定义后,退出本菜单,进入主菜单三“楼面荷载的传导和计算”选择“第一次输入”对楼面各房间的恒载,活荷载进行修正,应注意楼梯荷载的修正和导荷方式的修改。
(15)通过导荷方式的修改,修改先后的效果见如下两图对比:
(16)修改完毕即可退出本菜单完成,荷载的传导,根据下图菜单的提示选择“生成各层荷
载传到基础的数据”完成此步骤。
(17)完成上述步骤后,可先进行“砌体结构抗震及其他计算”;如果在设计中考虑构造柱的对砖墙的有利影响应先通过主菜单4中“重新形成选项”将框架柱转化成砖混构造柱。
一般不考虑构造柱的有利影响,在出施工图时根据构造要求进行构造柱的绘制。
本案例,直接进行抗震验算。
如下图,根据步骤首先对结构各参数进行定义。
(18)依次查看“受压计算”“墙的轴力图”“墙的剪力图”“墙的高厚比”“局部承压”等计算,也可以输出文本格式的计算书。
其中在“局部承压”菜单中,根据需要进行“刚性垫块”的定义和布置。
(19)抗震及其他计算完成后可以首先进行“结构平面图”的绘制,根据提示,选择楼层,定义配筋和绘图参数,完成“楼板计算”后“进入绘图”标注墙梁柱截面,以及轴线标注。
步骤如下所示:
(20)完成结构平面图的绘制后,即可进行“砖混节点大样”进行绘制圈梁和构造柱,在进行砖混节点大样之前,首先应进行圈梁和构造柱的定义,如下图所示:
圈梁的定义:
构造柱的定义:
定义完成开始绘制节点大样:
绘制效果如下图所示:
(21)完成上面各步骤即可进入主菜单9“图形编辑、打印转换”进行T图转换成DWG格
式的CAD图形。
(22)最终施工图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