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30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断裂或损伤,通常伴有剧痛、畸形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
在急救现场,对四肢骨折的固定需要及时有效,以减轻疼痛、保护伤口、防止伤势恶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1.现场安全:确保救援者和伤者的安全。
如有必要,将伤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的意外伤害。
2.判断受伤情况: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受伤部位和程度。
判断是否为开放性骨折,如有出血、骨露出或外露,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4.定位和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
在固定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伤处的移动和压迫。
-上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上肢骨折,可以使用三角巾、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损伤的四肢扶正,使骨折部位与邻近正常的骨块对齐。
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使局部保持固定。
-下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下肢骨折,可以使用夹板、宽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伤者的骨折肢体放置在适当位置,与邻近的关节保持正常位置。
然后,用夹板或宽绷带固定,使骨折处保持稳定。
5.冷敷:对于发生骨折的部位,将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湿毛巾)轻轻放在骨折处周围,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6.疼痛缓解:如果伤者疼痛严重,可以给予口服止痛药或其他疼痛缓解的药物。
但在给药前,应了解伤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相关情况。
7.安抚伤者:在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安抚伤者的情绪,保持沟通并鼓励他们保持镇静。
8.监测状况:在固定好骨折后,应持续观察伤者的状况,确保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如有需要,可以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最为重要的是,及时呼叫专业救援,将伤者尽快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评估。
同时,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伤者,并不断评估和监测伤者的状况,以保障其安全和健康。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往往需要采取外固定技术来稳定骨折部位,以便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
下面将介绍四肢骨折现场急救的外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纱布包扎固定、木板夹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
1.纱布包扎固定:纱布包扎固定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外固定技术,适用于较轻的骨折及未引起明显畸形的骨折。
操作步骤如下:1)保持伤者安静,防止进一步伤害。
2)清洁伤口,并消毒。
3)将伤肢自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如果有明显畸形,需要轻柔地复位。
4)用纱布或绷带从骨折的两端开始包扎,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在骨折部位两侧叠加纱布,以增加固定力。
6)用绷带固定纱布,使骨折部位稳定。
2.木板夹固定:木板夹固定是一种适用于较严重骨折的外固定技术,可以提供更强的支撑和固定。
操作步骤如下:1)保持伤者平躺,确保伤肢在正确的位置。
2)将两块相当于骨折部位长度的木板或坚硬物品分别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外侧分别几厘米,长度超过骨折部位的两个关节数。
3)用绷带或绳索将木板夹住,确保骨折部位固定。
3.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外固定技术,适用于复杂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骨折。
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架,将其分别固定在骨折部位的两侧。
2)在固定架上调整或旋转调整骨折的正常位置。
3)通过螺钉、支杆等连接外固定架和骨折部位,提供更强的支撑和固定。
在进行实际操作前,首先需要明确急救者的能力和伤者的情况。
如果急救者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好等待专业人员到场进行处理。
1)保持患者平稳,避免过度移动或晃动伤肢。
2)确保固定部位没有明显的交叉感染,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
3)确保固定的力度适中,既能固定骨折部位,又不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损伤。
总之,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包括纱布包扎固定、木板夹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
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骨折,选择合适的稳定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伤者痛苦,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在急救环节中,正确的外固定技术可以稳定骨折,减少进一步的伤害,促进骨折的愈合。
本文将对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评分标准是根据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固定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它是评价急救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固定效果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1.操作步骤评分:准备工作评分:(1)查看现场情况是否安全、清晰,判断固定所需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备。
(2)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3)必要时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减轻疼痛。
2.固定操作评分:(1)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如使用夹板、石膏绷带、外骨骼等。
(2)正确操作固定器材,包括正确的施加力度、选择合适的固定角度、正确的固定位置等。
(3)操作技术是否熟练,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固定。
3.操作时间评分:固定骨折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评价操作时间上,通常以操作时间长短作为评价指标,操作时间越短,评分越高。
4.固定效果评分:固定效果评分主要是根据固定后骨折处的稳定程度来评价,包括骨折端的位置是否正确、固定器材是否松动等因素。
评分标准由0到3分,0分表示固定效果不理想,固定器材松动或偏位较大;3分则表示固定效果良好,固定器材稳定,骨折端位置正确。
以上就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
通过对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固定效果等因素的评估,可以客观地评判急救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固定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急救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提高技能水平,以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右前臂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老师, 您好! 我是考生xxx ,今天抽到的题目是: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
谢谢!患者,您好!因病情需要,我将为你进行止血固定操作,需要您的配合,谢谢!一、物品准备:消毒用品、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止血带、棉垫(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代替棉垫)笔二、外固定操作过程1、在急救处理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意识状态等。
2、若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止血带止血3、止血带扎在右上臂上1/3 处。
4、在绕扎止血带处衬垫敷料,绕扎程度以控制出血,右侧桡动脉摸不到搏动为宜。
5、在标志牌上记录使用止血带的开始时间。
三、处理伤口1、充分暴露右前臂。
2、除去伤口周围污物及异物。
3、伤口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并包扎。
四、夹板固定1、夹板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上端固定至上臂,下端固定至手掌。
2、固定前用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与肢体之间。
3、用绷带捆扎固定夹板。
先固定骨折的远折端,再固定骨折的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松紧度以绷带上下可移动1cm为宜。
4、整理操作器械,帮患者整理衣物。
谢谢您的配合!操作完毕,谢谢!(上臂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老师, 您好! 我是考生xxx ,今天抽到的题目是: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
谢谢!患者,您好!因病情需要,我将为你进行止血固定操作,需要您的配合,谢谢!一、物品准备:消毒用品、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止血带、棉垫(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代替棉垫)笔二、伤口包扎及三角巾固定操作过程1、在急救处理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意识状态等。
2、暴露患侧上臂,了解伤口及患肢血运和功能等状况。
3、充分暴露伤口,除去伤口周围污物及异物。
4、伤口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并包扎。
5、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
6、三角巾中央放在患侧前臂的中下1/3 处。
7、三角巾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保持肘部90°。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四肢骨折是指肢体的骨头断裂,常见的骨折包括肱骨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股骨骨折、胫骨骨折等。
在骨折现场进行急救外固定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稳定骨折部位,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并为后续的治疗和手术做好准备。
本文将介绍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方法可以分为非手术固定和手术固定两种。
在非手术固定中常用的方法有石膏固定和各种支具固定。
石膏固定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石膏固定在骨折部位,使其恢复正常位置并稳定。
通常需要在骨折现场拍X线片确定骨折类型和位置,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固定。
手术固定是在骨折现场进行手术操纵和内固定,通常需要医生进行操作。
在进行手术固定之前,也需要进行X光检查确定骨折类型和位置,并进行麻醉使病人进入手术状态。
然后医生会使用金属板、钢钉或者钢丝将骨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无论是非手术固定还是手术固定,都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急救步骤。
在急救现场,首先需要提供安全保护,将骨折患者移至安全位置,避免二次伤害。
同时,需要快速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包括观察是否有骨外露、骨突质低、皮肤渗血等,以及有无动脉损伤、神经损伤等。
如果有呼吸、心跳等严重问题,需要先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外固定之前,需要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
然后需要将伤肢固定住,防止骨头进一步移位。
可以使用软垫、衣物垫住伤肢,然后用绷带或者绑带固定住。
注意不要使绑带太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在进行外固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在固定伤肢时要避免剧烈扭动或者旋转,以免进一步损伤骨折部位或者伤及血管、神经。
其次,在固定时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位置,避免错位。
还要注意检查伤肢的血液供应情况,观察冷暖、有无发绀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血管损伤。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外,对于特殊类型的骨折还需要特殊的处理。
比如,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进行创面处理和包扎,避免感染。
对于关节骨折,需要考虑到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可能需要进行关节复位和固定。
骨折时应该采取哪些急救措施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当遭遇骨折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减轻伤者的痛苦,还能为后续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下是在骨折时应该采取的一些急救措施:首先,要保持冷静。
在发现有人骨折后,现场人员切勿惊慌失措,冷静的心态有助于更有效地处理紧急情况。
接下来,迅速评估现场安全。
确保骨折现场没有持续的危险,如倒塌的物体、漏电的电线等,以防止对伤者和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然后,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清晰、准确地告知调度员事故地点、伤者的大致情况以及骨折的可能部位。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尽量不要随意搬动伤者。
除非处于极其危险的环境,如火灾现场等,否则不要轻易移动伤者,以免加重骨折的损伤程度。
如果骨折部位有出血,需要尽快进行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衣物按压伤口,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将骨折断端压入伤口深处。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但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时间,每隔一段时间要适当放松,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组织坏死。
对于开放性骨折,也就是骨折部位的骨头穿出皮肤,切勿尝试将骨头推回伤口内,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感染。
如果是四肢骨折,可以就地取材制作简易的夹板进行固定。
例如,用木板、树枝、擀面杖等,如果没有合适的物品,也可以将受伤的肢体与健侧肢体绑在一起固定。
固定时,要注意固定的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以保证固定的稳定性。
但不要绑得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如果是脊柱骨折,情况就比较复杂和危险。
在搬运伤者时,要特别小心,保持伤者的身体处于一条直线,避免扭曲。
可以多人协作,将伤者平托在硬板上进行搬运。
对于骨折的部位,要注意保暖,可以用衣物等遮盖,防止受寒。
在急救过程中,要不断安慰伤者,让其保持镇定,避免因紧张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情况,加重伤情。
在急救人员到达后,要详细、准确地向他们描述骨折的情况、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伤者的症状等,以便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和判断。
《医学技能》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外伤之一,特别是在运动场、工地等高危环境中容易发生。
骨折导致骨头断裂,疼痛明显,并且还可能引起出血、休克等并发症。
正确的急救外固定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稳定骨折位,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文以右前臂骨折为例,介绍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1.快速评估并处理伤势:首先要进行伤势评估,包括判断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有无伴发损伤等。
在处理右前臂骨折时,要注意检查血管、神经是否受损。
如发现有严重出血或神经损伤,应先进行止血或修复神经,然后再行外固定技术。
2.控制疼痛:骨折会引起严重的疼痛,可以给予病人止痛药如巴布剂量剂量静脉注射,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3.固定骨折位:对于右前臂骨折,通常采用桡骨和尺骨的双重固定方法,即桡骨与尺骨同时进行固定。
具体步骤如下:a)在患者身体的另一侧准备好固定材料,如三角巾或软纱布。
b)将三角巾或软纱布折叠成长方形,并在中间做一个小孔。
c)将三角巾或软纱布穿过小孔,然后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前臂上。
d)将三角巾或软纱布的两端从两侧分别穿过固定材料的一个环形高位,再将绳索固定住。
确保固定材料与骨折位之间有适当的间隙,防止固定过紧。
e)用三角巾或软纱布固定完前臂后,可以用绷带固定一下,增强稳定性。
4.完善其他急救措施:固定后,还要检查患者的脉搏和感觉,确定固定是否合适。
如有异常,需要调整固定位置。
此外,还应给予患者输液、抗感染等治疗。
总结: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正确的急救外固定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稳定骨折位、减少并发症发生。
对于右前臂骨折,可以采用桡骨和尺骨的双重固定方法。
固定时要注意固定材料与骨折位之间有适当的间隙,防止固定过紧。
同时,还要进行其他急救措施,如输液、抗感染等治疗。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伤情稳定和康复。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物品准备(10分):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7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一、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
屈肘90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
屈肘90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
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三、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
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步骤怎么做呢?发布时间:2023-07-27T11:35:03.58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4月7期作者:孙鹏飞[导读]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步骤怎么做呢?孙鹏飞(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河南商丘476000)现场急救能够简单有效地抢救生命,保护患者肢体,预防感染以及降低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四肢骨折现场急救中,通常采取外固定,预防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以及神经等周围组织,发生继发性损伤,也缓解疼痛,更为方便抢救运输与搬运,使患者尽快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急救步骤在骨折急救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就地包扎、止血与固定。
还要科学判断患者是否产生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窒息等。
若是产生上述相应表现,需要有针对地采取对患者的急救,在患者的病情平稳之后再开展对患者骨折的处理。
在急救中,应迅速了解与分析是否产生对患者生命威胁的紧急情况。
也要观察患者骨折位置的血运、肌力等。
还要了解是否产生骨折移位、压迫大血管等。
在急救中,需优先处理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的并发症,而且,在开展相应操作中,需要保证动作轻柔,谨慎。
同时,还要尽早进行对患者的清创,细心清创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点。
在清创中,需要进行对整个肢体的清创,对于伤口使用大量无菌等渗盐水冲洗。
还需清理异物、清除已经失去活力的组织等等。
在急救工作中,清创工作越早进行对于患者的积极影响就越显著,通常在患者受伤后的6—8小时进行。
在特殊情况下,若是患者的全身与局部未产生明显感染,在有效抗生素的保护下,虽然已经超出时间,也可以进行此项操作。
在止血中,对于一般伤口出血需要运用无菌棉垫或者是干净的布料,实现对其的加压包扎。
针对四肢损伤,通常需要进行对患者的临时固定,也要抬高患肢止血。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上臂骨折固定:对于患者的上臂骨折,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通过绷带将其固定。
也固定肩肘关节,以三角巾折叠为燕尾式将其悬吊在患者胸前。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1.四肢骨折的要素一般四肢骨折的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疼痛、畸形、异常活动、红肿、皮肤损伤等。
在现场急救时,要对这些要素进行评估,以便决定采取合适的固定方法。
2.保护伤者在实施固定之前,应首先保护伤者的伤口,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通过用干净的布覆盖伤口来保护其免受外界的污染。
如果伤口有明显的出血,应立即用纱布等物品进行止血处理。
3.四肢骨折固定方法3.1手臂骨折固定方法手臂骨折通常包括上臂骨折、前臂骨折和手指骨折。
固定方法可以采用三角巾、软物包扎或者石膏固定等。
具体操作时,可用一个长而宽的三角巾将手臂固定在胸前,然后将身体与手臂包扎在一起。
3.2腿部骨折固定方法腿部骨折包括股骨骨折、小腿骨折和脚踝骨折等。
骨折位置的固定可以采用三角巾、软物包扎或者石膏固定等。
具体操作时,可以将一根长而坚固的物品(如木棍)放在患者两腿的正中间,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将患者的腿部固定住。
4.注意事项4.1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伤者的疼痛和异常反应,随时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确保伤者的稳定。
4.2在固定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给伤者带来更多的疼痛和损伤。
可以使用软物垫起关节间的间隙,减少骨折面的摩擦和压力。
4.3在现场固定完成之后,应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在运送过程中要注意伤者的平稳,避免进一步的振动和移位。
总之,在现场急救中,四肢骨折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进一步的伤害和疼痛。
然而,固定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条件进行选择,同时要注意伤者的疼痛和生命体征的稳定。
如果没有急救经验或医学知识,最好在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的同时,尽量保持伤者的安静和稳定。
骨折现场急救护理措施
骨折现场急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抢救生命:如果伤者出现大量出血或休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进行止血处理。
2. 处理伤口:去除伤口的异物,用干净的布或毛巾加压包扎或用橡胶带捆扎等方式减少出血。
外露的骨折端不要推入伤口内,防止加重创面的污染,可以用干净的毛巾覆盖创面。
有条件的可以用高锰酸钾消毒液冲洗伤口。
3. 简单固定:使用木板、硬纸板、树枝、木棍等将肢体简单固定,减少骨折端的移位,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
对于怀疑有颈椎、腰椎骨折的需要用滚筒式翻身,硬担架转运。
4. 必要止痛:有条件的可以给患者使用一些止痛药物,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杜冷丁、曲马多等。
5. 安全转运:在尽量做到以上几点以后要尽快把患者转运至正规医院,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下一步治疗。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如果遇到骨折等紧急情况,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伤害,需要及时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外固定技术是四肢骨折急救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稳定骨折断端,降低复位时的疼痛,减少骨折伤口的牵拉,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以下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现场诊断、急救准备、外固定器材选择和使用等几个方面。
现场诊断:1.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部位:根据患者的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进一步确定骨折类型和具体部位,对选择适当的外固定器材和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急救准备:1.确保现场安全: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快速采取急救措施:立即提供急救治疗,如止血、固定骨折断端等,减轻疼痛和继续伤害。
外固定器材选择和使用:1.选择适当的外固定器材: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材,如肢体直接固定和间接固定等。
2.熟练掌握外固定技术:掌握正确的固定方法和技巧,避免误固或固定不稳,确保骨折断端的正确对准和稳定。
外固定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四肢骨折的急救非常重要,以下是常见的外固定器材:1.三角巾和绷带:用于制作简单的固定夹板,稳定骨折断端,减少移动,减轻疼痛,防止继续伤害。
2. 短腿铁夹板(SAM Splint):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夹板,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不同形状,用于固定手、腕、踝等部位的骨折。
3.外固定杆系统:外固定杆系统是一种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包括骨钉、连接杆和固定夹,适用于股骨、胫腓骨等长骨的骨折固定。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现场诊断、急救准备、外固定器材选择和使用等几个方面。
正确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材和掌握正确的固定技巧能够确保骨折断端的正确对准和稳定,最终促进骨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