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四肢骨折是指人体四肢骨骼发生断裂或骨折,这种情况通常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肿胀和运动障碍。
在骨折现场提供适当的急救对于减轻痛苦和减少进一步损伤至关重要。
外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急救技术,它使用固定装置(例如夹板、铁丝等)将骨折部位暂时固定,以稳定骨折并减少进一步损伤。
以下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评估伤情:在进行急救之前,首先评估受伤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状况。
如果受伤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确保受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检查受伤的四肢,确定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2.止血:如果骨折伴有大量出血,应首先进行止血。
可以使用紧急止血带或纱布等物品直接在骨折处压迫,减少出血。
同时,在患处附近用纱布包裹和提升受伤的四肢,有助于减少血流。
3.定位和固定:根据骨折位置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外固定装置。
在固定装置之前,应该先轻轻地将骨折处复位,即将断裂的骨头插入到正确的位置。
确保骨头对齐后,再使用固定装置将骨折部位固定。
这可以通过使用夹板、铁夹或铁丝等装置实现。
固定装置应够牢固以保持断骨的稳定,但也不能过紧以致影响血液循环。
4.争取搬运:一旦骨折接受固定,患者应尽可能减少移动。
可以使用板条、软垫或橡皮垫等提供额外的支持。
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受伤的肢体,通常可以使用担架或其他适当的装置进行搬运。
5.疼痛管理:骨折通常伴有剧痛,因此疼痛管理也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在实施外固定术之前,可以给予受伤者止痛药物来减轻疼痛。
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使用。
在进行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冷静:在急救现场保持冷静对于成功进行外固定术至关重要。
及时且有效地提供急救可以减少并发症和长期损伤的风险。
2.避免过度移动:在进行急救时,应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的进一步移动。
这有助于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3.专业人士的参与:尽管在一般情况下外固定术可以由非专业人员进行,但最好还是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右前臂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老师,您好!我是考生xxx,今天抽到的题目是: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
谢谢!患者,您好!因病情需要,我将为你进行止血固定操作,需要您的配合,谢谢!一、物品准备:消毒用品、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止血带、棉垫(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代替棉垫)笔二、外固定操作过程1、在急救处理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意识状态等。
2、若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止血带止血。
3、止血带扎在右上臂上1/3处。
4、在绕扎止血带处衬垫敷料,绕扎程度以控制出血,右侧桡动脉摸不到搏动为宜。
5、在标志牌上记录使用止血带的开始时间。
三、处理伤口1、充分暴露右前臂。
2、除去伤口周围污物及异物。
3、伤口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并包扎。
四、夹板固定1、夹板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和腕关节,上端固定至上臂,下端固定至手掌。
2、固定前用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与肢体之间。
3、用绷带捆扎固定夹板。
先固定骨折的远折端,再固定骨折的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松紧度以绷带上下可移动1cm为宜。
4、整理操作器械,帮患者整理衣物。
谢谢您的配合!操作完毕,谢谢!(上臂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老师,您好!我是考生xxx,今天抽到的题目是: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
谢谢!患者,您好!因病情需要,我将为你进行止血固定操作,需要您的配合,谢谢!一、物品准备:消毒用品、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止血带、棉垫(亦可用清洁毛巾、手绢、布单、衣物等代替棉垫)笔二、伤口包扎及三角巾固定操作过程1、在急救处理的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意识状态等。
2、暴露患侧上臂,了解伤口及患肢血运和功能等状况。
3、充分暴露伤口,除去伤口周围污物及异物。
4、伤口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棉垫覆盖并包扎。
5、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
6、三角巾中央放在患侧前臂的中下1/3处。
7、三角巾两端在颈后打结,将前臂悬吊于胸前,保持肘部90°。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四肢骨折是指四肢骨骼断裂或损伤,通常伴有剧痛、畸形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
在急救现场,对四肢骨折的固定需要及时有效,以减轻疼痛、保护伤口、防止伤势恶化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1.现场安全:确保救援者和伤者的安全。
如有必要,将伤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的意外伤害。
2.判断受伤情况:对伤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受伤部位和程度。
判断是否为开放性骨折,如有出血、骨露出或外露,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4.定位和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
在固定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伤处的移动和压迫。
-上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上肢骨折,可以使用三角巾、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损伤的四肢扶正,使骨折部位与邻近正常的骨块对齐。
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使局部保持固定。
-下肢骨折固定:如果发现下肢骨折,可以使用夹板、宽绷带或固定器材。
首先,将伤者的骨折肢体放置在适当位置,与邻近的关节保持正常位置。
然后,用夹板或宽绷带固定,使骨折处保持稳定。
5.冷敷:对于发生骨折的部位,将冷敷物(如冰袋或冷湿毛巾)轻轻放在骨折处周围,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6.疼痛缓解:如果伤者疼痛严重,可以给予口服止痛药或其他疼痛缓解的药物。
但在给药前,应了解伤者的药物过敏史和相关情况。
7.安抚伤者:在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安抚伤者的情绪,保持沟通并鼓励他们保持镇静。
8.监测状况:在固定好骨折后,应持续观察伤者的状况,确保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如有需要,可以对伤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固定方案,但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最为重要的是,及时呼叫专业救援,将伤者尽快转移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和评估。
同时,在实施急救过程中,小心操作,避免进一步损伤伤者,并不断评估和监测伤者的状况,以保障其安全和健康。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往往需要采取外固定技术来稳定骨折部位,以便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
下面将介绍四肢骨折现场急救的外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纱布包扎固定、木板夹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
1.纱布包扎固定:纱布包扎固定是一种简单而常见的外固定技术,适用于较轻的骨折及未引起明显畸形的骨折。
操作步骤如下:1)保持伤者安静,防止进一步伤害。
2)清洁伤口,并消毒。
3)将伤肢自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如果有明显畸形,需要轻柔地复位。
4)用纱布或绷带从骨折的两端开始包扎,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在骨折部位两侧叠加纱布,以增加固定力。
6)用绷带固定纱布,使骨折部位稳定。
2.木板夹固定:木板夹固定是一种适用于较严重骨折的外固定技术,可以提供更强的支撑和固定。
操作步骤如下:1)保持伤者平躺,确保伤肢在正确的位置。
2)将两块相当于骨折部位长度的木板或坚硬物品分别放在骨折部位的两侧,外侧分别几厘米,长度超过骨折部位的两个关节数。
3)用绷带或绳索将木板夹住,确保骨折部位固定。
3.外固定架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外固定技术,适用于复杂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骨折。
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架,将其分别固定在骨折部位的两侧。
2)在固定架上调整或旋转调整骨折的正常位置。
3)通过螺钉、支杆等连接外固定架和骨折部位,提供更强的支撑和固定。
在进行实际操作前,首先需要明确急救者的能力和伤者的情况。
如果急救者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最好等待专业人员到场进行处理。
1)保持患者平稳,避免过度移动或晃动伤肢。
2)确保固定部位没有明显的交叉感染,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
3)确保固定的力度适中,既能固定骨折部位,又不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或神经损伤。
总之,四肢骨折的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包括纱布包扎固定、木板夹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
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骨折,选择合适的稳定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伤者痛苦,并为后续治疗提供支持。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一、目的: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二、适应证:1.生命体征稳定伤员的四肢外伤的现场急救;2.相对简单、易于复位、相对稳定的肢体骨折的治疗,包括肱骨、尺桡骨、桡骨远端、胫腓骨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3.关节脱位;严重软组织挫裂伤对骨折不明确者;4.经过止血和包扎处理的开放性骨折临时固定;三、材料准备1.器材准备:绷带,三角巾,夹板,柔软的衬垫物;2.操作者准备:告知身份,与伤者沟通病情,检查伤情,介绍即将进行的操作,消除伤员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协助伤员摆放舒适体位,准备器材;三、操作步骤(以右侧上臂肱骨骨折和右侧前臂骨折为例)1.判断病情:表明身份,告知目的,询问患者病情,并判断意识,测量基本生命体征。
2.检查伤情:检查患者的伤情(视诊有无皮肤破损,淤点瘀斑,肿胀畸形,触诊局部有无压痛、骨擦音、骨擦感、反常活动),进行病情判断(患者初步确定为右侧肱骨骨折或右侧前臂尺桡骨骨折),检查患侧桡动脉搏动。
观察手部血运及神经有无损伤(触患者手部检查感觉及运动)。
描述初步处理方案(拟于持续牵引下行夹板固定术)。
伤肢摆放在正确的位置,皮肤清理,骨折移位畸形严重者简单纠正畸形,大体复位骨折,固定部位加衬套,骨突及夹板着力部位加衬垫用胶布固定防止移位。
3.三角巾及夹板固定伤肢:选择合适大小、外形的夹板,肱骨骨折夹板放在肢体外侧。
前臂骨折夹板置于伤肢下方,用两块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和夹板固定,用一块燕尾三角巾悬吊伤肢,最后用一条带状三角巾的两底边分别绕胸背于健侧腋下打结固定;松紧程度以布条带上下移动各不超过1 cm为准。
(见图1a-b)4检查血运:再次检查桡动脉搏动、手部活动情况、有无麻木感。
三角巾固定患肢:使患者肘部保持90度屈曲位,手高于肘,虎口向上保持功能位。
再将患肢固定于胸壁。
5.检查感觉及运动神经: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检查无异常情况,X线检查确认骨折对位情况。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在急救环节中,正确的外固定技术可以稳定骨折,减少进一步的伤害,促进骨折的愈合。
本文将对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评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评分标准是根据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固定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它是评价急救人员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固定效果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的具体内容:1.操作步骤评分:准备工作评分:(1)查看现场情况是否安全、清晰,判断固定所需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备。
(2)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3)必要时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减轻疼痛。
2.固定操作评分:(1)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如使用夹板、石膏绷带、外骨骼等。
(2)正确操作固定器材,包括正确的施加力度、选择合适的固定角度、正确的固定位置等。
(3)操作技术是否熟练,是否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固定。
3.操作时间评分:固定骨折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评价操作时间上,通常以操作时间长短作为评价指标,操作时间越短,评分越高。
4.固定效果评分:固定效果评分主要是根据固定后骨折处的稳定程度来评价,包括骨折端的位置是否正确、固定器材是否松动等因素。
评分标准由0到3分,0分表示固定效果不理想,固定器材松动或偏位较大;3分则表示固定效果良好,固定器材稳定,骨折端位置正确。
以上就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的详细内容。
通过对操作步骤、操作时间、固定效果等因素的评估,可以客观地评判急救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固定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急救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提高技能水平,以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四肢骨折是指肢体的骨头断裂,常见的骨折包括肱骨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股骨骨折、胫骨骨折等。
在骨折现场进行急救外固定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稳定骨折部位,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并为后续的治疗和手术做好准备。
本文将介绍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方法可以分为非手术固定和手术固定两种。
在非手术固定中常用的方法有石膏固定和各种支具固定。
石膏固定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将石膏固定在骨折部位,使其恢复正常位置并稳定。
通常需要在骨折现场拍X线片确定骨折类型和位置,然后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固定。
手术固定是在骨折现场进行手术操纵和内固定,通常需要医生进行操作。
在进行手术固定之前,也需要进行X光检查确定骨折类型和位置,并进行麻醉使病人进入手术状态。
然后医生会使用金属板、钢钉或者钢丝将骨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无论是非手术固定还是手术固定,都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急救步骤。
在急救现场,首先需要提供安全保护,将骨折患者移至安全位置,避免二次伤害。
同时,需要快速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包括观察是否有骨外露、骨突质低、皮肤渗血等,以及有无动脉损伤、神经损伤等。
如果有呼吸、心跳等严重问题,需要先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外固定之前,需要给患者提供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
然后需要将伤肢固定住,防止骨头进一步移位。
可以使用软垫、衣物垫住伤肢,然后用绷带或者绑带固定住。
注意不要使绑带太紧,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在进行外固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在固定伤肢时要避免剧烈扭动或者旋转,以免进一步损伤骨折部位或者伤及血管、神经。
其次,在固定时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位置,避免错位。
还要注意检查伤肢的血液供应情况,观察冷暖、有无发绀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血管损伤。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外,对于特殊类型的骨折还需要特殊的处理。
比如,对于开放性骨折,需要进行创面处理和包扎,避免感染。
对于关节骨折,需要考虑到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可能需要进行关节复位和固定。
《医学技能》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外伤之一,特别是在运动场、工地等高危环境中容易发生。
骨折导致骨头断裂,疼痛明显,并且还可能引起出血、休克等并发症。
正确的急救外固定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稳定骨折位,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文以右前臂骨折为例,介绍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1.快速评估并处理伤势:首先要进行伤势评估,包括判断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有无伴发损伤等。
在处理右前臂骨折时,要注意检查血管、神经是否受损。
如发现有严重出血或神经损伤,应先进行止血或修复神经,然后再行外固定技术。
2.控制疼痛:骨折会引起严重的疼痛,可以给予病人止痛药如巴布剂量剂量静脉注射,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3.固定骨折位:对于右前臂骨折,通常采用桡骨和尺骨的双重固定方法,即桡骨与尺骨同时进行固定。
具体步骤如下:a)在患者身体的另一侧准备好固定材料,如三角巾或软纱布。
b)将三角巾或软纱布折叠成长方形,并在中间做一个小孔。
c)将三角巾或软纱布穿过小孔,然后将其固定在患者的前臂上。
d)将三角巾或软纱布的两端从两侧分别穿过固定材料的一个环形高位,再将绳索固定住。
确保固定材料与骨折位之间有适当的间隙,防止固定过紧。
e)用三角巾或软纱布固定完前臂后,可以用绷带固定一下,增强稳定性。
4.完善其他急救措施:固定后,还要检查患者的脉搏和感觉,确定固定是否合适。
如有异常,需要调整固定位置。
此外,还应给予患者输液、抗感染等治疗。
总结:四肢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正确的急救外固定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稳定骨折位、减少并发症发生。
对于右前臂骨折,可以采用桡骨和尺骨的双重固定方法。
固定时要注意固定材料与骨折位之间有适当的间隙,防止固定过紧。
同时,还要进行其他急救措施,如输液、抗感染等治疗。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伤情稳定和康复。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物品准备(10分):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7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一、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
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
屈肘90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
屈肘90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
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三、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
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是针对骨折患者所采取的一项临时急救措施,通过限制骨折断端活动,防止损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从而避免继发性损伤,减轻患者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第一部分上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一、三角巾介绍上肢骨折现场急救时,常使用三角巾来悬吊患者的上肢,这里介绍一下三角巾的使用方法:首先,将三角巾沿虚线向上反折,形成如右图所示的燕尾式结构;三角巾反折部用于悬吊患者的上肢,上端两处“燕尾”结构,绕到患者颈后打结即可。
二、急救外固定方法1.上臂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固定前,先在伤侧肢体上覆盖医用棉垫,然后将夹板放置在肢体的外侧,并用绷带固定;固定时注意:先固定远折端,再固定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绷带松紧度以能够上下移动1cm为宜。
完成上述步骤后,用一条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将前壁屈曲悬吊于胸前,以保持前壁功能位,然后再用另一条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胸廓,最后在对侧腋下打结固定即可。
2.前壁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首先准备四块小夹板,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和手腕。
在固定前,先在夹板与伤侧肢体间覆盖医用棉垫,然后将四块小夹板分别放置在前臂的内侧、外侧、前侧和后侧,并用绷带固定;固定时注意:先固定远折端,后固定近折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绷带松紧度以能够上下移动1cm为宜。
完成上述步骤后,同样用一条三角巾将患肢屈曲悬吊于胸前即可第二部分下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一、急救外固定方法1.胫腓骨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首先准备两块夹板,其长度应由患者脚跟至大腿中部为宜;在固定前,先在夹板与伤侧肢体间覆盖医用棉垫,然后将两块夹板分别放置在小腿内、外侧,并用绷带固定;固定时应由踝关节开始,向近心端捆绑,松紧度以绷带可上下移动1cm为宜。
2.股骨干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股骨干骨折外固定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健肢固定法:固定前,先在膝关节、踝关节及两腿间放置医用棉垫然后利用绷带或三角巾,将患者双下肢绑在一起,再将患者转运至医院即可。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步骤怎么做呢?发布时间:2023-07-27T11:35:03.58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4月7期作者:孙鹏飞[导读]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步骤怎么做呢?孙鹏飞(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河南商丘476000)现场急救能够简单有效地抢救生命,保护患者肢体,预防感染以及降低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四肢骨折现场急救中,通常采取外固定,预防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以及神经等周围组织,发生继发性损伤,也缓解疼痛,更为方便抢救运输与搬运,使患者尽快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急救步骤在骨折急救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就地包扎、止血与固定。
还要科学判断患者是否产生紧急情况,如,心脏骤停、窒息等。
若是产生上述相应表现,需要有针对地采取对患者的急救,在患者的病情平稳之后再开展对患者骨折的处理。
在急救中,应迅速了解与分析是否产生对患者生命威胁的紧急情况。
也要观察患者骨折位置的血运、肌力等。
还要了解是否产生骨折移位、压迫大血管等。
在急救中,需优先处理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的并发症,而且,在开展相应操作中,需要保证动作轻柔,谨慎。
同时,还要尽早进行对患者的清创,细心清创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点。
在清创中,需要进行对整个肢体的清创,对于伤口使用大量无菌等渗盐水冲洗。
还需清理异物、清除已经失去活力的组织等等。
在急救工作中,清创工作越早进行对于患者的积极影响就越显著,通常在患者受伤后的6—8小时进行。
在特殊情况下,若是患者的全身与局部未产生明显感染,在有效抗生素的保护下,虽然已经超出时间,也可以进行此项操作。
在止血中,对于一般伤口出血需要运用无菌棉垫或者是干净的布料,实现对其的加压包扎。
针对四肢损伤,通常需要进行对患者的临时固定,也要抬高患肢止血。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操作上臂骨折固定:对于患者的上臂骨折,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通过绷带将其固定。
也固定肩肘关节,以三角巾折叠为燕尾式将其悬吊在患者胸前。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伤害,需要及时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外固定技术是四肢骨折急救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稳定骨折断端,降低复位时的疼痛,减少骨折伤口的牵拉,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以下是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现场诊断、急救准备、外固定器材选择和使用等几个方面。
现场诊断:1.准确判断骨折类型和部位:根据患者的疼痛、肿胀、畸形等症状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进一步确定骨折类型和具体部位,对选择适当的外固定器材和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急救准备:1.确保现场安全: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避免二次伤害的发生,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2.快速采取急救措施:立即提供急救治疗,如止血、固定骨折断端等,减轻疼痛和继续伤害。
外固定器材选择和使用:1.选择适当的外固定器材: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材,如肢体直接固定和间接固定等。
2.熟练掌握外固定技术:掌握正确的固定方法和技巧,避免误固或固定不稳,确保骨折断端的正确对准和稳定。
外固定器材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四肢骨折的急救非常重要,以下是常见的外固定器材:1.三角巾和绷带:用于制作简单的固定夹板,稳定骨折断端,减少移动,减轻疼痛,防止继续伤害。
2. 短腿铁夹板(SAM Splint):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夹板,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成不同形状,用于固定手、腕、踝等部位的骨折。
3.外固定杆系统:外固定杆系统是一种可调节的固定装置,包括骨钉、连接杆和固定夹,适用于股骨、胫腓骨等长骨的骨折固定。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现场诊断、急救准备、外固定器材选择和使用等几个方面。
正确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材和掌握正确的固定技巧能够确保骨折断端的正确对准和稳定,最终促进骨折的愈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的四肢骨折现场急救的外固定技术共分为两个内容上肢骨折固定下肢骨折固定其中上肢骨折固定分为上臂骨折固定和前臂骨折固定上臂骨折固定的操作为首先暴露患者上肢检查伤口或上臂有无畸形、异常活动情况然后准备纱布小夹板三角巾等急救物品将纱布覆盖在骨骼突出部位或是皮肤损伤部位把小夹板固定在上臂外侧由助手帮忙固定将绷带从远心端开始缠绕然后进行包扎固定助手将患者前臂轻轻托起把三角巾的外侧角缠绕在患者左侧内侧角缠绕在患者右侧在患者颈后进行打结悬吊前臂于胸前用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上臂骨折固定完毕前臂骨折固定的操作为首先暴露患者上肢检查伤口或上臂有无畸形、异常活动情况然后准备纱布小夹板三角巾等急救物品助手将患肢轻轻托起将纱布覆盖在骨骼突出部位或是皮肤损伤部位将夹板放置于前臂四侧然后用纱布缠绕固定腕、肘关节再固定肩肘关节助手将患者前臂轻轻托起把三角巾的外侧角缠绕在患者左侧内侧角缠绕在患者右侧在患者颈后进行打结悬吊前臂于胸前前臂骨折固定完毕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下肢骨折固定下肢骨折固定共分为小腿骨折固定和股骨骨折固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跌倒等意外情况导致骨折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我们可以就地取材选用合适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易材料用鞋带皮带等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造成继发性损伤减轻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小腿骨折固定的操作为用两块简易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两侧夹板长度要由脚跟至大腿中部再用鞋带或皮带固定也可以用鞋带或皮带将患肢固定于健肢小腿骨折固定完毕股骨骨折固定操作为先将长简易夹板从脚跟至腋下短简易夹板从脚跟至大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鞋带或皮带捆绑固定再用鞋带或皮带将双下肢绑在一起股骨骨折固定完毕。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物品准备(10分):1. 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7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一、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
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
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
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
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
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三、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
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四、胫排骨(小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
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跖关节及足底。
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大腿、膝、踝等处。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
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
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考官提问:(20分)
1、问题: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①.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②.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
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夹板必须托扶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的关节均必须固定。
绷带、三角巾切忌绑扎在骨折处。
③.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要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是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
④.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趾)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发维、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服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2、问题:用夹板固定,绷带捆绑位置?
近关节处各捆绑一绷带,二者之间再捆绑一绷带,绷带活动度以上下活动1cm为宜。
3、问题:无夹板时应如何固定上肢或下肢骨折?答:下肢可与健肢一起固定,上肢与肢体一起固定。
4、问题:固定时为何超过两个关节?答:限制活动,防止再次损伤。
5、骨折固定的目的
避免骨折断端刺伤皮肤、血管和神经。
固定肢体使伤员安静以减轻疼痛,便于运送,避免在搬运与运送中增加受伤者的痛苦
6、如何判断伤员发生骨折
有外伤史,出现疼痛症状,局部肿胀;并出现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等骨折特有体征
7、骨折外固定材料
夹板:制式木夹板最为妥善,有各种宽度和长度,以适合伤肢固定。
现场没有定型夹板时,也可利用伤员胸部、健肢或木棒、树枝、竹杆等代替夹板,上肢可利用厚纸板、画册等
8、肢体骨折外固定体位答:上肢屈肘;下肢伸直
9、骨折固定原则
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固定骨折部位。
脊柱搬运
一建筑工人,高处跌下,疑脊柱损伤,请你实施脊柱损伤的搬运
(1)快速检测生命体征(10分)
(2)搬运操作方法(70分)
1,物品(硬质担架或木板搬运)(10)
2,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20)
3,用脊柱板、担架等。
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
(20)
4,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
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20)
(3)提问(20)
1、脊柱损伤搬运原则(10):
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2、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
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