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光电图像信号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9.56 MB
- 文档页数:73
浅谈印刷复制中的色彩校正一、为什么要进行色彩校正彩色原稿的复制过程可以分为色分解和色还原两个过程。
色分解是指从原稿中分解出Y,M,C等减色法三原色构成的色版,色还原是指把三原色构成的分色图像在同一承印物上叠合,再现原稿图像的色彩和阶调。
在复制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不理想,色差的存在是必然的。
色差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摄影过程及材料造成的色偏;二是:色分解过程中的色偏,主要有光源、镜头、滤色片、光电倍增管和感光材料等的误差;三是:色还原过程中的色差,主要是油墨和纸张的误差。
由于彩色复制中的色差的存在使各个色版对本色版的基本色分色密度不够,而相反色的分色密度又过大,因而色彩校正就是要提高基本色,降低相反色。
色彩校正是指根据复制的要求对原稿和复制过程中的色彩偏差进行的纠正。
二、色彩校正的原理彩色图像的复制是一种以满足某种需要为目的的图像质量处理过程。
彩色图像处理的目的就是对输入图像的灰度和坐标进行各种变换,去除各种干扰和畸变。
彩色图像处理可以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采用模拟的方法,就是用摸似的电子电路对图像的模拟电信号进行处理,另外一种是用数字的方法,就是用计算机软件对图像信息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彩色图像的处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处理的三大要素是不变的,这就是色彩、层次和清晰度。
本文主要论述色彩的处理。
2、1模拟处理的基本原理最初的模拟图像处理的方法是采用照相制版的方法,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工艺,由于工序多,各种设备和原材料的不标准,产生了复制的非线性传递,使我们很难把握其变化规律,这就要求修版人员有很高的技术。
模拟电子分色机就是采用电子的方法来对照相制版工艺进行模拟,它的原理是将图像信息转换成模拟的电信号,并根据复制的要求,在原有的电信号的基础上产生一个修正电信号,通过两个电信号的叠加来实现对图像的修正。
彩色图像从扫描开始到最终分色版的制成包含几个处理模块。
扫描是把图像光学信号变成模拟的电信号,只有经过扫描才能获得我们需要的模拟电压信号,而我们以后所要进行的处理也是以它作为基础。
光电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日期:一、实验名称:图像基本操作二、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的操作窗口功能;2.熟练掌握MATLAB的图像处理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数字图像读取、显示、保存;3.熟练掌握MATLAB各种图像格式文件的互相转换。
三、实验原理: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
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
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工作环境:桌面包括4个子窗口:命令窗口、工作空间窗口、当前路径窗口、历史命令窗口。
命令窗口是用户在提示符(>>)处键入MATLAB命令和表达式的地方,也是显示那些命令输出的地方。
工作空间窗口显示当前的变量名称和值。
双击可以启动数组编辑器。
当前路径窗口显示当前的工作目录。
工作目录的内容显示在当前目录窗口内。
可通过Set Path改变。
历史命令窗口包含用户已在命令窗口中输入的命令的记录。
如果要重新执行以前的MATLAB命令,可在历史命令窗口中双击该命令即可。
使用MATLAB编辑器创建M文件:MATLAB编辑器既是用于创建M文件的文本编辑器,也是调试器。
M文件用扩展符.m来表示。
可通过在命令输入窗口键入edit命令或在File菜单栏New,Blank M-File实现。
1光电图像处理实验(图像基本操作)光电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学⽣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期:⼀、实验名称:图像基本操作⼆、实验⽬的:1.掌握MATLAB的操作窗⼝功能;2.熟练掌握MATLAB的图像处理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数字图像读取、显⽰、保存;3.熟练掌握MATLAB各种图像格式⽂件的互相转换。
三、实验原理: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功能集成在⼀个易于使⽤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程设计以及必须进⾏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种全⾯的解决⽅案,并在很⼤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交互式程序设计语⾔(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数学软件。
它在数学类科技应⽤软件中在数值计算⽅⾯⾸屈⼀指。
MATLAB可以进⾏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户界⾯、连接其他编程语⾔的程序等,主要应⽤于⼯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作环境:桌⾯包括4个⼦窗⼝:命令窗⼝、⼯作空间窗⼝、当前路径窗⼝、历史命令窗⼝。
命令窗⼝是⽤户在提⽰符(>>)处键⼊MATLAB命令和表达式的地⽅,也是显⽰那些命令输出的地⽅。
⼯作空间窗⼝显⽰当前的变量名称和值。
双击可以启动数组编辑器。
当前路径窗⼝显⽰当前的⼯作⽬录。
⼯作⽬录的内容显⽰在当前⽬录窗⼝内。
可通过Set Path改变。
历史命令窗⼝包含⽤户已在命令窗⼝中输⼊的命令的记录。
如果要重新执⾏以前的MATLAB命令,可在历史命令窗⼝中双击该命令即可。
使⽤MATLAB编辑器创建M⽂件:MATLAB编辑器既是⽤于创建M⽂件的⽂本编辑器,也是调试器。
光学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实验室名称:二、实验项目名称:图像增强三、实验原理:图像增强处理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很多由于场景条件的影响图像拍摄的视觉效果不佳,这就需要图像增强技术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增强图象中的有用信息,它可以是一个失真的过程,其目的是要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针对给定图像的应用场合,有目的地强调图像的整体或局部特性,将原来不清晰的图像变得清晰或强调某些感兴趣的特征,扩大图像中不同物体特征之间的差别,抑制不感兴趣的特征,使之改善图像质量、丰富信息量,加强图像判读和识别效果,满足某些特殊分析的需要。
比如突出图像中目标物体的某些特点、从数字图像中提取目标物的特征参数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对图像中目标的识别、跟踪和理解。
图像增强处理主要内容是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部分,减弱或去除不需要的信息。
这样使有用信息得到加强,从而得到一种更加实用的图像或者转换成一种更适合人或机器进行分析处理的图像。
图像增强的应用领域也十分广阔并涉及各种类型的图像。
例如,在军事应用中,增强红外图像提取我方感兴趣的敌军目标;在医学应用中,增强X射线所拍摄的患者脑部、胸部图像确定病症的准确位置;在空间应用中,对用太空照相机传来的月球图片进行增强处理改善图像的质量;在农业应用中,增强遥感图像了解农作物的分布;在交通应用中,对大雾天气图像进行增强,加强车牌、路标等重要信息进行识别;在数码相机中,增强彩色图像可以减少光线不均、颜色失真等造成的图像退化现象。
图像增强可分成两大类:频率域法和空间域法。
前者把图像看成一种二维信号,对其进行基于二维傅里叶变换的信号增强。
采用低通滤波(即只让低频信号通过)法,可去掉图中的噪声;采用高通滤波法,则可增强边缘等高频信号,使模糊的图片变得清晰。
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域算法有局部求平均值法和中值滤波(取局部邻域中的中间像素值)法等,它们可用于去除或减弱噪声。
图像增强的方法是通过一定手段对原图像附加一些信息或变换数据,有选择地突出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或者抑制(掩盖)图像中某些不需要的特征,使图像与视觉响应特性相匹配。
图像处理及制版原理一、填空选择判断1、印刷复制工艺过程:印前处理、印刷、印后加工三个阶段。
2、印前处理:是指为印刷过程的实施,在印刷开始之前,对原始图文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用于印刷的成像信息或由此成像信息制作出印版实体的过程。
3、对于数字化的文字信息处理而言,需要的两个基础条件:文字的编码和文字字形的描述。
4、图形:是由人工或由计算机构造的、具有某种形体特征的二维和三维视觉信息体。
5、图形的形体特征:用直线、曲线、曲面等数学函数加上相关的参数进行描述。
6、凸印版和胶印版具有二值性。
7、加网的技术分类:①调幅加网积分面积率调制性②调频加网③调频/调幅混合加网光学密度调制性面积率/光学密度双调制型8、调幅加网的特点:网点面积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
调幅网点的特征参数:网点面积率、加网线数、网线角度、网点形状。
9、调频加网的特点:网点面积固定,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随图像的深浅变化,网点在微观上呈现随机分布。
调频网点的特征参数:网点绝对直径(或面积)、综合网点面积率、随机分布状况。
调频网点的随机分布状况----均匀性、随机性和颗粒度应该作为衡量调频加网质量的尺度。
10、调频/调幅混合加网:网点面积和网点出现得空间频率都随图像深浅变化。
11、调幅网点常用的网线角度:0度(黄版)、15度、45度、75度。
12、椭圆形和菱形网点非中心对称,其搭接分两次进行:第1次大约在40%(长轴搭接),第2次在60%(短轴搭接)。
13、调频网点的缺点:会导致其在制版印刷过程中的传递不全或丢失。
14、图像的阶调范围:极高光、亮调、中间调、暗调四部分。
15、阶调复制曲线:是指原稿图像阶调数值与印刷品阶调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
图像阶调数值可以是光学密度D、色度值L*、网点面积率等。
16、曲线导数或曲线段的斜率大小决定层次的拉开或压缩,曲线段斜率大,则该段曲线所对应的阶调范围的层次反差会被拉大,反之则被降低。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体系日益完善,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
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概述1.光电物理基础光电物理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光电效应、光的传播、光的吸收与发射等基本现象。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光电物理的基本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2.光电化学基础光电化学基础课程探讨光电化学反应、光催化、光电传感器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光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前景。
3.光电信息器件光电信息器件课程主要讲述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显示器等常用光电器件的原理、结构及性能。
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熟悉光电器件的制备工艺和应用领域。
4.光电检测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课程涉及光电信号的产生、传输、检测与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光电检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优化设计方法。
5.光电通信技术光电通信技术课程讲解光纤通信、光无线通信、光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能够了解光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6.光电信号处理技术光电信号处理技术课程涉及数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光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熟悉光电信号处理方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7.光电信息系统与技术光电信息系统与技术课程主要研究光电信息系统的组成、设计方法和应用。
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光电信息系统的整体概念,提高实际工程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课程间的衔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知识。
四、实践与应用环节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