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吸痰管
- 格式:ppt
- 大小:3.24 MB
- 文档页数:12
泌尿、消化和护理系列产品介绍低值类耗材系列产品(共11个批件若干个规格型号)一、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结构及组成:由导管和接头两部分组成。
●制造材料:吸痰管采用符合GB 10010-2009《医用软聚氯乙烯管材》和GB 15593-1995《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中规定的材料制成。
我们主要在材料方面采用吸痰管专用料生产导管,静电小,便于插管。
●规格型号:按用途不同分为麻醉用吸痰管、监护室(ICU、CCU)用吸痰管、临床普通使用吸痰管及气切吸痰管和婴儿吸痰管等多种规格。
按照吸痰导管大小分为4Fr、4.5Fr、6Fr、7.5Fr、8Fr、9Fr、10Fr、12Fr、14Fr、15Fr、16Fr、18Fr、20Fr等13个规格,吸痰管长度分500、560、610mm几种,便于临床选择。
●预期用途:该产品供临床抢救危重病人吸痰时使用二、一次性使用简易吸痰包●结构及组成:主要由导管、接头和附纸薄膜手套组成。
●制造材料:导管和接头采用符合GB 15593-1995医用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制成,手套采用符合YY/T 0114-2008规定的材料或其它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规格型号:吸痰包按规格不同分为F4、F4.5、F6、F7.5、F8、F9、F10、F12、F14、F15、F16、F18、F20等十三种规格;附纸手套分为大、中、小号三种,无特殊要求一般配装中号手套。
●性能特点:插入端部特殊处理成象鼻形状,安全光滑不易伤及患者黏膜,保证吸痰充分流畅;管身印刷刻度便于识别;接头手动负压控制,操作方便。
附纸手套一起包装,便于防止操作中的二次污染。
手套佩戴后无菌纸可以作为吸痰垫巾使用,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本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后无菌,为一次性使用,单只采用纸塑包装。
●预期用途:产品预期用途是供临床为患者吸取上呼吸道的痰液或是黏性分泌物;附纸手套设计主要是提供同样无菌的手套,防止操作中因为手套而造成的产品的二次污染。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注册审评基本技术要求一、定义:插入呼吸道,靠吸引去除痰液的高分子材料软管。
二、常用材料软聚氯乙烯、硅胶、乳胶三、材料要求1.软聚氯乙烯应符合GB15593-1995输血(液)器具用软聚乙烯塑料的要求四、用途1.吸痰管:供临床吸痰用。
2.集液吸痰管:供临床吸痰和收集痰液用。
五、分类按结构不同分为普通吸痰管、带真空控制装置的吸痰管(包括可调压吸痰管、封闭式吸痰管)、带集液瓶的吸痰管。
真空控制装置:为一个带侧孔的接头,置于吸痰机器端,用以控制吸痰管空气和吸出物质流量大小的装置。
集液瓶为一个空腔容器,置于吸痰管中部,目的为收集所吸痰液用以观察病情或化验。
六、注册单元各种结构的产品均可作为同一个注册单元申报注册七、主要技术要求1.规格标记与尺寸:应符合《YY0339-2002呼吸道用吸引导管》中4的全部要求。
集液瓶要说明容积(容积大小由企业自定)。
2.外观:管身透明或半透明,当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在2.5倍放大条件下检验时,表面光滑无毛刺,管身、尖部和孔眼应无外来物质。
说明:规定负压40kpa,主要是因为较组织液相比,痰液的黏稠度明显增加,所以需要耐受较吸引管更大的吸引力而不扁瘪,同时参照《YY0339-2002呼吸道吸引导管》中的要求。
5.残留真空:对有永久连接真空控制装置的吸痰管,残留真空应不超过0.33kpa。
6.生物相容性:应无细胞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
说明:因在GB15593-1995中已对软聚氯乙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作了具体要求,所以用软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吸痰管可免去该项要求。
7.无菌:产品应无菌。
8.环氧乙烷残留: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其残留量不大于10μg/g。
八、检验方法1.连接牢固性试验方法:按照《YY0339-2002呼吸道吸引导管》附录A规定进行。
2.耐负压性试验方法:将吸痰管的机器端连接于真空源时,堵住病人端和真空控制装置(如有)在(23±2)℃下,施加40kpa的负压15S,管身应不发生扁瘪。
2024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分析报告1. 前言本报告旨在对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概述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是用于吸取呼吸道分泌物的医疗器械,在医疗行业中广泛应用。
其主要用于病人手术前后、痰液抽取和呼吸道护理等情况下,具有简单、安全、卫生等优点。
3.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较高增长率。
4. 市场竞争目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医疗器械制造商和供应商。
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拓展销售渠道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5. 市场发展趋势5.1 技术创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也在不断创新。
新材料的应用、产品的改进以及更高效、更安全的设计成为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5.2 消费者偏好转变消费者在选择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时越来越注重产品质量、卫生性能和价格。
因此,提高产品质量和卫生性能,并提供竞争力价格策略,将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5.3 市场扩展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扩展主要来自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新兴市场对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的需求有望增加。
6. 市场前景综合以上分析,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稳定增长。
技术创新、消费者偏好转变以及市场扩展等因素将推动市场的发展。
7. 结论本报告通过对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综合分析,得出该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和营销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保持竞争力。
以上为2024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如需更详细的市场分析报告,请与专业机构联系。
2. 性能指标2.1 外观2.1.1密闭式吸痰管的注塑件应无毛刺及注塑缺陷;薄膜与卡箍的配合完好,薄膜应无破损。
2.1.2负压控制阀阀芯应恢复良好。
2.2 尺寸2.2.1各种规格的密闭式吸痰管产品对应的尺寸及相应的颜色标识应满足本附录A中表格所列的要求。
2.2.2密闭式吸痰管头部的最小内径应不小于本附录A中表格规定的最小内径的90%。
2.2.3吸痰管管身的实际长度应在公称长度的±5%误差范围内。
2.3 物理性能2.3.1 连接牢固性2.3.1.1当按YY 0339-2009附录A试验时,断开吸痰管与后嘴的所需的力,应不小于表1的规定。
表1 断开任何永久性连接于管身的零件所需的最小力2.3.1.2当按YY 0339-2009附录A试验时,断开薄膜与前嘴、薄膜与后嘴的所需的力,应不小于5N。
2.3.1.3当按YY 0339-2009附录A试验时,断开注水单元、冲洗单元的所需的力,应不小于5N。
2.3.2 管身负压变形性能将密闭式吸痰管的机器端连接于真空源时,堵住病人端和真空控制装置,在— 1 —23℃±2℃下施加40kPa的负压15s,管身应不发生扁瘪。
2.3.3 病人端密闭性2.3.3.1 向标准型密闭式吸痰管的注水单元施加10cm±1cm水柱的静态压力,同时封闭接头组件的其他接口,吸痰管与前嘴之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薄膜与吸痰管之间应无液体出现。
2.3.3.2 将长效型密闭式吸痰管的开关调至关闭状态,开关、吸痰管与前嘴之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向冲洗单元施加10cm±1cm水柱的静态压力,开关应无液体泄漏,薄膜与吸痰管之间应无液体出现。
2.3.3.3 将儿童型密闭式吸痰管的转换接头接上,向注水单元施加10cm±1cm水柱的静态压力,同时封闭转换接头的其他接口,转换接头与接头组件连接部位应无液体泄漏,吸痰管与前嘴之间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薄膜与吸痰管之间应无液体出现。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一次性使用密闭吸痰管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1.1型号规格L6、L12。
1.2结构组成一次性使用密闭吸痰管由Y型接头、密封推板、冲洗液入口、湿化液入口、吸痰管密封膜、吸痰管、负压控制阀和吸痰接口盖组成。
1.3适用范围供呼吸道吸引痰液用。
2.性能指标2.1外观与结构2.1.1吸痰管的Y接头、负压控制阀、吸痰管、吸头不得有毛边、毛刺、塑流、缺损等质量缺陷,表面应清洁,无明显机械杂质。
吸痰管的吸痰管应塑化均匀,为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管身应光洁,吸痰管的侧吸痰孔边缘和端口应光滑,无锐边。
2.1.2吸痰管接口盖色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接口盖无杂质、无注塑缺陷,且不脱落并易于拆除。
2.1.3吸痰管的文字和标记及刻度标志应清晰、准确、牢固。
2.1.4密封膜两头应与两端接头配合严密,不得漏液;密封膜应透明,柔软,无破损。
2.1.5负压控制阀的滑阀按压时应易按压且放手后应自动弹起。
2.1.6距离吸痰管头端2㎝内的两侧应各有一孔眼。
2.2吸痰管尺寸2.2.1吸痰管外径尺寸(不包括头部在内)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2吸痰管的最小内径(不包括头部在内)应符合表1的规定。
2.2.3头部(先插入病人端)最小内径宜不小于表1规定的最小内径的90%。
2.2.4吸痰管管身的实际长度L1应在公称长度的±5%误差范围内。
2.3管腔机器端与离机器端最近的孔眼之间的任何部位的管腔内径应不小于孔眼处的管身内径。
2.4病人端2.4.1吸引导管应有端孔,并至少在离端孔2cL内有一个侧孔。
2.4.2端孔的孔径应该不小于导管内径的90%。
2.4.3头部和侧孔应光滑。
2.4.4侧孔宜不引起吸引导管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扭结和扁瘪。
2.5机器端2.5.1吸引导管的机器端应永久性的连续连接于管身,并应满足2.6的要求。
吸引接头与吸引连接导管间连接应牢固,应在表2规定的最小力作用下不得分离和断裂。
2.5.2机器端内径应等于或大于与之连接的管身的内径。
灌肠是医疗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用药种类、灌肠目的根据病人病情和医疗需要会有很大不同。
临床通常选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直接置入病人肛门,或是选用胶皮肛管导入药液,胶皮肛管规格为2 2号,外径0.6cm。
使用时管壁外涂凡士林油,轻柔插入病人肛门中,到达所需深度灌入药液后拔出肛管。
操作中病人常主诉肛门刺激性大,灌入药液后即有便意,造成不能保留药液到达理想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1)开塞露、甘油灌肠剂头端为硬塑料,质地坚硬,对肛门黏膜刺激大。
(2)胶皮肛管外径0.6cm,送入肛门时阻力大,摩擦肛门组织,病人难以忍受。
(3)插入深度受到病人病情及耐受程度影响,使药液不能作用于期待组织并造成药液外溢。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通过总结以上几点传统肛管灌肠的不利因素,在对1例肝硬化伴肝性脑病并发躁动的病人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改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为病人进行白醋灌肠治疗,病人的不适感明显降低,反抗减弱。
且一次性吸痰管插入深度大于15cm,完全保证白醋20ml与温水100ml进入肠道,并保留药液20~30min 后解出大便,充分起到了治疗作用。
现将利用一次性吸痰管灌肠具体操作过程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无菌生理盐水瓶(100ml)1个,输液器1套,一次性吸痰管1根,凡士林油、手套,方纱1块。
(2)操作步骤:①配制灌肠药液:白醋20ml,温水100ml混合置于无菌盐水瓶中。
②套好花篮,连接输液器,排气后挂在病人输液架上备用。
③病人取左侧卧位,护士带手套,将输液器乳头与吸痰管末端连接,关闭吸痰管控制负压小孔;吸痰管外壁涂凡士林油,再次排气,暴露病人肛门,安慰病人,轻柔将吸痰管送入肛门,插入过程中如遇阻力,可放慢插入速度,嘱病人做深呼吸后继续操作。
④插入1 0~15cm时,一手扶吸痰管,一手打开输液器水止,可开至最大速度,约5min后药液即可完全进入肠道。
拔出吸痰管,用方纱擦净病人肛门,病人继续取左侧卧位,亦可平卧,操作结束。
2024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迅速发展。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作为医疗器械的一种,具有方便、卫生、安全等特点,在各种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本文将分析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规模发展现状,并探讨相关因素对市场规模的影响。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的发展在过去几年中,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患者需要使用吸痰管的需求不断增加。
老年人群体对护理品质的要求较高,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作为一种卫生、安全的选择,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2.医疗技术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吸痰管的性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器械,能够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吸痰管的需求,因此在市场上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3.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医疗保健领域加大了投入,提高了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作为医疗器械的一种,受到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广,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4.消费者观念转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强。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的方便、卫生、安全等特点,符合现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因此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的预测和展望根据市场数据和趋势分析,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未来几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并且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加快。
以下是一些可能对市场规模产生影响的因素:1.技术创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可能会出现,拥有更好的性能和功能,能够满足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
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
2.健康产业发展:随着健康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卫生保健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作为一种重要的卫生保健产品,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需求,进一步促进市场规模的增长。
附件3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为申请人进行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注册申报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审评提供技术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其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供临床吸引痰液用。
通常由有端孔、带有机器端和病人端的导管、转换接头或带残留真空装置的接头—1 —组成,导管可采用聚氯乙烯、天然胶乳、硅橡胶、橡胶材料制成,转换接头或带残留真空装置的接头可相应采用聚氯乙烯、硅橡胶或MD型聚氯乙烯制成;导管按材质、管径等不同分为若干型号与规格,产品应无菌形式提供。
可与真空负压系统或设备连接,供呼吸道吸引痰液等用。
不包括没有端孔的多腔呼吸道吸引导管。
产品性能指标采用下列参考标准中的适用部分,如:YY 0339—2009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本指导原则仅包括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注册申报资料中部分项目的要求,适用于进行产品注册和相关许可事项变更的产品。
其他未尽事宜(包括产品风险分析资料等),应当符合《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号)等相关法规要求。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要求产品名称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的要求,可采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或以产品结构和适用范围为依据命名。
广州艾默克一次性使用密闭式吸痰导管的产品优势使用密闭式吸痰导管对医护人员好处:1.降低了污染的风险2.减少了与传染性分泌物的接触机会3.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中途脱机所带来的问题密闭式吸痰导管对病人的好处:1.保证了连续性通气和持续性供氧,可维持肺容量和氧和作用2.保证了呼气未正压,可防止快速缺氧性肺泡塌陷,可避免返流误吸情况的出现广州艾默克一次性使用密闭式吸痰导管产品结构功能特点:隔离阀: 独家专利设计,打开时可进行吸痰操作,关闭时吸痰管端为完全封闭状态,在冲洗吸痰管内壁时,可避免返流误吸及交叉感染,在关闭和开启的状态都可持续性供氧。
使用完毕可将传染性分泌物彻底与外界隔绝,防止细菌滋生。
注药口:通过注药单元持续湿化气道,降低痰液粘稠,减少痰液堵塞气道的发生率。
吸痰前可输入雾化液,通过氧气自动将雾化液传输到气道内,湿化痰液,更好地清除痰液,同时起到湿润喉部作用,预防抗菌控制肺部感染。
吸痰导管:采用医用级PVC材质,吸痰导管前端接触人体部分为硅胶材质,并对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加长效的使用时间。
吸痰管前端为高温圆角的处理,插入气道内不会伤害气道内壁,减少对患者气道的创伤,防止患者气道黏膜起泡流血的情况发生。
冲洗管:关闭隔离阀,可通过冲洗管注入生理盐水,对吸痰管内部进行清洁灭菌。
单向阀设计,避免医护人员与传染性分泌物接触机会,同时保证产品良好的密闭性能。
分离器:设计精巧的气道分离器,可轻易将吸痰管与人工气道的连接分离,防止医护人员拔管时用力过大对患者造成气道的损伤,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系数高。
产品优势:1.广州艾默克密闭式吸痰导管吸痰管材质不同,我们采用抗老化、抗打折、表面超滑的材质。
能使密闭式吸痰管使用更顺畅。
2.带隔离阀。
广州艾默克密闭式吸痰导管前端在完全隔离的状态下冲洗的。
3薄膜保护套采用的PU膜,弹性佳,无毒无害,抗拉力。
可彻底将病菌与外界隔绝,效避免患者间交叉感染。
规格:儿童6Fr、8Fr 成人10Fr、12Fr、14Fr一次性密闭式吸痰导管(带隔离阀)一次性密闭式吸痰导管(不带隔离阀)。
2024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帮助病人将呼吸道中的痰液吸出,以维护呼吸道通畅。
随着医疗技术和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现状,并讨论其发展趋势。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的定义和分类一次性使用吸痰管是指在使用后进行丢弃的器械。
根据其材料和设计,可以分为硅胶吸痰管和软管吸痰管。
硅胶吸痰管主要由柔软的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腐蚀性。
软管吸痰管则由柔软的塑料材料制成,具有柔韧性和耐腐蚀性。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增加,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分析,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主要市场参与者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各大医疗器械公司和制造商。
一些知名品牌如X、Y和Z等公司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公司也在不断涌现,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改进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需求驱动因素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促使了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的需求增长。
医疗技术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的设计和材料得到改进,使其更加安全、舒适和易于操作。
这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卫生意识提高人们对卫生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可以杜绝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卫生保障水平,因此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市场面临的挑战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价格竞争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品牌,导致竞争加剧。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厂商降低产品价格,从而降低了整个市场的盈利空间。
质量和安全问题一次性使用吸痰管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背景和现状。
其中可以包括市场的重要性和增长趋势,以及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同时也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市场分析的重要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构成,包括各个章节的主题及重点内容。
在本次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分析报告中,文章结构部分应该简要介绍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同时,也可简要说明每个部分之间的关联和衔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逻辑顺序。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对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当前市场的规模、趋势以及主要产品特点。
同时,我们还将对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包括市场上存在的竞争对手、其产品特点、价格策略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旨在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前景展望和行业发展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对以上内容进行总结,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结论和决策参考。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主要产品特点和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企业在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上持续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需要企业不断努力和创新来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
2.正文2.1 市场规模与趋势市场规模与趋势随着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一次性使用吸痰管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
人工气道吸痰的管理1吸痰管的选择:根据气管导管的内径大小选用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
成人一般选用12F-14F号一次性硅胶管。
若吸痰管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患者感到憋气。
若过细则吸痰不畅。
气管切开者长度约30cm,气管插管者长度约40-50cm,吸痰管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 ,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
2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吸痰: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如痰液潴留在人工气道内、口腔或鼻腔内,可听到痰鸣音、干罗音、湿罗音,患者烦躁不安,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患者要求吸痰或呼吸机的吸气峰压增高,出现峰压报警、咳嗽、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吸痰。
尤其在体位改变、雾化治疗、气管导管或套管护理、更换呼吸机管道、调节呼吸机参数时应判断是否需要吸痰。
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可以减少定时吸痰的并发症,如粘膜的损伤、气道痉挛等,减少患者的痛苦3 有效的吸痰程序3.1 吸痰前评估:采取按需吸痰,适时吸痰的原则。
适时吸痰主要指的是以下几种表现:患者咳嗽或呼吸窘迫症,可在床旁听到痰鸣音;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报警;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
3.2 协助排痰:根据听诊双肺呼吸音,以判断痰液的潴留部位,调整患者体位,使痰液潴留的肺区域在上。
具体方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协助病人轴式翻身予以叩背。
根据听诊情况及胸片情况着重叩击炎症较重的一侧,以便痰液松动,从周边肺野向中心集中,便于吸出。
3.3 根据痰液的黏稠度雾化加湿,加大吸氧浓度。
3.4 吸痰操作:3.4.1正确掌握人工气道患者的吸痰操作,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的注意事项,3.4.2检查吸痰装置是否完好3.4.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4.4吸痰的手法:阻断吸痰管的负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直到有阻力感或估计吸痰管接近气管导管末端,此时应将吸痰管后退1-2cm,开放负压边吸引边鼓励患者咳嗽,然后向上提拉进行左右旋转式吸引。
吸痰动作要轻柔、快捷、力求吸痰彻底又不损伤粘膜,以免引起病人气管粘膜出血;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发生低氧血症。
编号:XXXXXXXX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一次性使用吸痰包XXXX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号:XXXXXXXX一次性使用吸痰包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一次性使用吸痰包(以下简称吸痰包)的基本配置为一次性使用塑料吸痰管或硅橡胶吸痰管、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一次性使用薄膜手套组成;选用配置由一次性使用连接管、纱布叠片、塑料镊子、止血钳、塑料接头、痰杯、棉球、棉签、石蜡棉球、压舌板、围单、包布、器械盘。
表1 吸痰包的配置2 性能指标2。
1 配置与包装吸痰包的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定。
吸痰包的包装应完好平整,包内器械应摆放整齐,清洁无异物。
2。
2 一次性使用吸痰管2.2。
1 外观吸痰管的内表面宜光滑、无不规则,管身透明或半透明;吸痰管的外表面应光滑、清洁、无裂纹、塑化均匀;吸痰管的病人端的头部宜圆滑,孔眼边缘和端口宜光滑,无锐边.2。
2.2 规格标记吸痰管规格应按以下标识:a)管身的公称外径,用毫米表示,可另外给出法国规格;b)管身公称长度,用毫米表示。
2。
2。
3 尺寸吸痰管的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吸痰管的尺寸单位为毫米2。
2.4 连接牢固性吸痰管的连接应牢固,断开任何连接于管身零件所需的力,应不小于表3的规定.表3 断开任何连接于管身的零件所需的最小力2.2。
5 耐负压将吸痰管的机器端连接于真空源时,堵住病人端和真空控制装置(如果有),在(23±2)℃下施加40kPa的负压持续15s,管身应不发生扁瘪。
2。
2。
6 耐弯曲吸痰管应有良好的耐弯曲性能。
2。
2。
7 残留真空对有永久性连接的真空装置的吸引导管,残留真空应不超过0。
33kPa.2。
3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2。
3。
1 外观手套袖边应松紧合适,在使用时不应有任何回卷或起皱。
2。
3.2 尺寸手套尺寸应符合GB 10213-2006中6。
1的规定.2。
3.3 不透水性手套应不漏水。
2.4 一次性使用薄膜手套2。
吸痰操作中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连接管连接备用的可行性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直接与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以下简称吸痰管、吸引连接管)连接备用在吸痰操作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随机将60套备用吸痰装置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法,对照组则按传统方法,将吸引连接管浸泡在84消毒液瓶内备用。
对两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吸痰管细菌培养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管口细菌培养均为0,实验组吸痰管接口端和病人端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
结论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切实可行,安全快捷,值得推广。
【关键词】吸痰吸引连接管一次性吸痰管备用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如昏迷、麻醉未醒的患者,常需准备吸痰用物于床旁,以便能快速及时的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传统的吸痰操作用物准备要求备盛有84消毒液的挂瓶置于床头,将吸引连接管的玻璃接头插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液及瓶、吸引连接管及接头每天清洗、消毒、更换。
操作不便且步骤繁琐费时。
而现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一次性吸引连接管能与吸痰管紧密连接,不需接头。
为探讨一种更好的吸痰用物备用方法,我院于2009年3月-2009年4月采取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法,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将2009年3月~4月我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内外科处于备用状态的吸痰装置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对照组采用84消毒液瓶浸泡吸引连接管接头备用。
1.2 操作方法1.2.1 实验组将吸引连接管外包装剪开后,一端连接中心吸引装置,另一端与准备好的吸痰管(先将吸痰管的负压控制口盖好,只剪开接口端一侧的外包装)接口端紧密连接,连接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保证吸引连接管口及吸痰管接口端不被污染,随即用胶布将吸痰管的外包装粘好以保持整个吸痰装置的相对密闭性,使吸痰管仍完整保留在原包装袋内,注明备用时间,存放在吸痰盘内或胶布固定在中心负压吸引表上备用7-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