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2
雷替曲塞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研究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对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根治性切除手术+腹腔灌注化疗)和对照组(根治性切除手术+腹腔灌注生理盐水),各30例。
比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近期疗效(1年复发转移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
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出血等情况(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发热、呕吐、腹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ALT、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经过选择的病例,结直肠癌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安全可靠,可以降低术后1年复发转移率。
标签: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结直肠癌;雷替曲塞【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short-term efficacy of 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with Raltitrexed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radical resection+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and control group (radical resection+intraperitoneal infusion of normal saline),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general conditions,complications,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short-term efficacy(1 yea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rate)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platelet coun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and creatinine(Cr)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re was no death,incision infection,anastomotic leakage or abdominal bleeding in two groups(P>0.05),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fever,vomiting and abdominal pai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1 yea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rate was 6.7% in observation group,which was lower than 26.7% in control group(P<0.05).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white blood cell count,platelet count,ALT and Cr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For selected cases,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 with Raltitrexed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s safe and reliable,and can reduce the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rate after 1 year.【Key words】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Colorectalcancer;RaltitrexedFirst-author’s address:Yichun People’s Hospital,Yichun 336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31.005结直肠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进展期,术后复发率较高[1]。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一、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术中腹腔化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雷替曲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其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雷替曲塞的基本特性雷替曲塞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抗肿瘤谱广、作用机制独特、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雷替曲塞的给药方式灵活,可静脉注射或局部给药,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1. 手术前准备在结直肠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
其中,腹腔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在手术前,医生会给予患者雷替曲塞的静脉注射,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2. 手术过程中的应用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将雷替曲塞与适量的生理盐水混合后,通过腹腔引流管或腹腔内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这样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提高化疗效果。
3. 术后继续治疗手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化疗反应,继续给予患者雷替曲塞的静脉注射或口服治疗。
这样可以巩固手术效果,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四、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优势1. 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雷替曲塞通过腹腔给药的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提高化疗效果。
2. 降低复发风险:术中给予雷替曲塞进行腹腔化疗,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副作用相对较小:雷替曲塞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4. 个体化治疗:雷替曲塞的给药方式灵活,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五、结论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近年来,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雷替曲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雷替曲塞是一种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能够阻断DNA的合成和修复,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该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包括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雷替曲塞可以通过腹腔灌注化疗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灶,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1. 临床观察结果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的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有效杀灭癌细胞,减少肿瘤残留,提高手术切除率。
这些研究也表明,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并未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 安全性分析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雷替曲塞在局部应用时,对全身的毒副作用较小,因为其在局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全身器官的损害。
而且,相比于静脉注射的方式,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减少药物通过肝脏的代谢,从而增加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全身药物的毒副作用。
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还可以减少全身系统的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而且,由于雷替曲塞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全身器官的持续毒副作用。
三、未来展望尽管目前的一些研究显示,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也需要进一步探讨雷替曲塞在腹腔灌注化疗中的最佳剂量和时间,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配合应用等问题。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一、引言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而术后化疗则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的关键环节。
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不断发展,雷替曲塞(Regorafenib)因其高效的抗肿瘤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逐渐被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术中腹腔化疗。
本文将探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
二、雷替曲塞的概述雷替曲塞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增殖的双重作用。
它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酪氨酸激酶(FGFR)等多种激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1. 手术前的准备在结直肠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
雷替曲塞作为其中的一种化疗药物,其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肿瘤的分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医生还需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和化疗的双重打击。
2. 术中腹腔化疗的实施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切除肿瘤后,将雷替曲塞等药物通过腹腔灌注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残留的腹腔内。
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同时,雷替曲塞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还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患者需继续接受雷替曲塞等化疗药物的辅助治疗,以巩固手术效果,减少复发的风险。
在此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化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四、雷替曲塞的应用优势与挑战优势:(1)高效的抗肿瘤作用:雷替曲塞能够抑制多种激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其在结直肠癌术中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2)良好的耐受性:雷替曲塞的口服给药方式简便,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引言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防和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根治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后复发、转移率仍然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如何提高根治手术的疗效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1. 雷替曲塞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雷替曲塞是一种靶向免疫调节剂,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
研究表明,雷替曲塞能够通过作用于T细胞和NK细胞,激活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的生长。
雷替曲塞还能够影响肿瘤微环境,减少肿瘤对正常组织的侵袭性,提高手术切除率。
2. 腹腔灌注化疗的作用机制腹腔灌注化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通过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腹腔中,可以使药物更直接地接触到癌细胞,减少全身药物浓度,降低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
腹腔灌注化疗还可以阻断肿瘤的局部血液供应,减少肿瘤的生长,提高手术切除率。
3.1 不良反应3.2 安全性评估目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这些研究表明,雷替曲塞在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且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可接受。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处理并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4. 临床应用前景以雷替曲塞为代表的靶向免疫调节剂,正在成为结直肠癌治疗中的新宠。
其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显著,有望成为未来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需要考虑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关系。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的手术方式,但其仍然存在一定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肠梗阻等。
在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时,需考虑术后肠壁吸收药物的情况,以免加重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需要根据患者术后自身情况,在术后适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止血、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等治疗,保障患者的安全。
应考虑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有关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腹腔灌注化疗不仅可以提高药物在局部的浓度,增加对残留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还可以减少药物在全身的分布,从而降低患者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而雷替曲塞具有较强的局部杀伤作用,且在全身上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因此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在进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时,还需注意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的肿瘤类型、病理分期、临床表现等均不相同,因此在进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患者在接受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时,需密切配合医生的监测和指导,及时报告身体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患者的安全。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是相对较高的。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雷替曲塞的剂量和给药方式,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信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安全性将得到更好的保障,为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雷替曲塞用于结直肠癌术中腹腔灌注的安全性研究摘要:目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治疗并观察其安全性。
方法: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结直肠癌70例,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者入院号随机分成一组与二组,治疗方法分别是雷替曲塞治疗和生理盐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5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
结果:一组和二组5年生存期、不良反应比较,一组是71.42%、22.85%,二组是51.42%、8.57%,(x2=12.020,p=0.014),结果有差异。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治疗后虽然不良反应高,但是处于可耐受状态,并且5年生存期患者多,因此该种治疗方法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结直肠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结直肠癌在临床上是常见病症,这种病症属于恶性肿瘤,会引起患者死亡,威胁其生命安全。
因此,患者一旦确诊结直肠癌,需要对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帮助患者根除病灶。
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后,由于病症因素,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复发,引起病灶远端转移,导致患者治疗失败。
因此,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后,还需采用化疗治疗,帮助患者提高5年生存期。
患者采用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化疗方案,而且不同的化疗方案应用后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对这些化疗方案研究,以便为患者选择最佳化疗方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通过知网等关键词检索后获得,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雷替曲塞灌注化疗效果优良,但是这种化疗方案应用后对患者安全性如何,需要临床医生对该方面的内容研究,并且以研究数据作为支撑,为结直肠癌患者选择最佳化疗方案[1]。
基于此,本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治疗并观察其安全性。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
一组随机编入35例结直肠癌患者,对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分析,年龄在40岁--70岁,平均59.34±6.83岁;对结直肠癌患者性别分析,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0例。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
析
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于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已被证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中腹腔灌注化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雷替曲塞在此种治疗中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
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深
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1. 临床研究资料分析
2. 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医生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
性做出了总结。
他们认为,正确选用适当的剂量和浓度,并结合局部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可以有效降低雷替曲塞的毒性,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而浓度过低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临床医生在应用
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时需要谨慎选择用药方案,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
1.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临床研究资料,制定个体化的雷替曲塞腹
腔灌注化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保证患者的安全。
2.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在进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
和有效性。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雷替曲塞是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内灌注化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一、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雷替曲塞是一种抑制DNA合成和修复的药物,能够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雷替曲塞常常被用于腹腔内灌注化疗。
腹腔内灌注化疗是通过手术直接将化疗药物注入到腹腔内,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减少了药物的分布范围,降低了药物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毒副作用,同时提高了药物在肿瘤局部的浓度,增加了治疗的有效性。
1. 药物毒副作用2. 手术并发症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同时进行腹腔内灌注化疗,可能会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需要医生和护士严格掌握手术操作技巧,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
3. 术后恢复对于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来说,术后的恢复也非常重要。
在进行腹腔内灌注化疗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术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指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尽快康复。
三、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为了确保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内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肿瘤病史、手术风险评估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术前详细告知患者并取得患者的书面同意,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3. 在手术中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速度,确保药物的有效性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4.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雷替曲塞是一种新型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了较好的疗效。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结合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有效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进而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分析腹腔灌注化疗的作用机制,评估雷替曲塞在腹腔灌注化疗中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愿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和预后带来新的突破。
1.2 研究目的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等。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
具体包括评估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手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雷替曲塞对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明确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腹腔灌注化疗的作用机制以及安全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评估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案。
本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为进一步完善结直肠癌治疗方案和提高患者生存率贡献力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和决策依据,促进结直肠癌治疗的进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 正文2.1 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雷替曲塞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已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术中辅以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对T4结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发表时间:2017-08-22T16:27:35.8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9期作者:张红彬李蜀华曹万龙[导读] 雷替曲塞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并没有明显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提高对患者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自贡 643000)【摘要】目的:观察及评估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将84例大肠癌(T4a~bN0~2M0)患者(术中均冰冻活检证实为T4a~b)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关腹前辅以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对照组则关腹前温的灭菌注射用水1000ml冲洗腹腔。
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近期疗效。
结果: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当,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近期疗效方面,术后6个月实验组有效41例(97.6%),无效1例(2.4%);对照组有效39例(92.9%),无效3例(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2个月实验组有效40例(95.2%),无效2例(4.8%);对照组有效34例(81.0%),无效8例(19.0%),两组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T4期结直肠癌术中辅以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在术后1年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雷替曲塞;T4结直肠癌;术中灌注化疗;安全性;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196-03 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bone hyperplasia clinical analysis of 58 cases Zhang Hongbin, Li Shuhua, Cao Wanlong. Zigong Ci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Zigong,Sichuan, 643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altitrexed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for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84 patients(T4a~bN0~2M0 )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were confirmed as T4a~b by intraoperative frozen biopsy) were divided into 42 case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2 cases of control group. Raltitrexed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were used in pati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stead of 1000ml warm sterilized water for injection in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Then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ecovery time of intestinal function and short term curative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lmost the same between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0.05). The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ha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After 6 months of oper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ffective 41 cases (97.6%), invalid in 1 cases (2.4%); Control group effective 39 cases (92.9%), effective invalid in 3 cases (7.1%). After 12 months of opera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ffective 40 cases (95.2%), invalid in 2 patients (4.8%); The control group effective 34 cases (81.0%), invalid in 8 cases 19.0%). There wa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After 12 months of operation, raltitrexed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for T4 colorectal cancer is effective and safe. It 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Key words】Raltitrexed; T4 Colorectal cancer;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Safety ;Efficacy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1],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摘要】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术后局部复发仍是一个临床难题。
腹腔灌注化疗成为一种治疗选择。
本研究旨在探讨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
我们选取XX 例患者进行研究,介绍了手术方法和腹腔灌注化疗方案。
接着对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监测了并发症。
研究结果表明雷替曲塞在此治疗方案中安全可行,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部分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了本研究的重要性。
本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安全性评估、并发症监测、患者选取、手术方法、化疗方案、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背景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渐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即使通过腹腔镜手术移除了肿瘤,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仍然较高。
为了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腹腔灌注化疗来进一步清除术后残留的癌细胞。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患者的选取、手术方法、腹腔灌注化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我们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该治疗方案的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研究也旨在促进对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进一步探讨和推广,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临床实践的进步和创新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促进结直肠癌患者的康复。
结直肠癌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行腹腔灌洗化疗的安全性及对肿瘤
标记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中使用雷替曲塞行腹腔灌洗化疗的安全性及对肿瘤标记物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胃肠外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的2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120人(手术+常规处理+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化疗),对照组140人(手术+常规处理)。
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第3天WBC、PLT、Hb、ALT、AST、Cre数值,并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第3周肿瘤标记物CEA、CA19-9数值。
观察两组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肠梗阻、恶心呕吐、发热、死亡的发生情况。
结果:1、两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WBC、PLT、ALT、AST、Cre差异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第3天Hb较对照组Hb下降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肠梗阻、死亡病例,两组术后临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因患者未按时复查导致部分数据丢失,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复查人数分别为110(91.7%)、130(92.9%),两组术前、术后第3周肿瘤标记物CEA、CA19-9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洗化疗除可能引起短期内Hb下降,并不增加患者临床并发症及不良反应;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总体是安全的,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在临床使用方便,但并未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肿瘤标记物CEA、CA19-9浓度。
结直肠癌术中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的Meta分析目的: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近10年来国内外采用术中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有关结直肠恶性肿瘤文献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雷替曲塞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
方法:检索2019年3月前,发表于PubMed、Embase和Cochrane3个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获得所有关于结直肠癌术中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比较术中行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和未予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在治疗结直肠癌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评价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
严格筛查文献,评估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最后用RevMan5.3软件对两组研究的患者术后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肠梗阻、切口感染、吻合口瘘,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所需的时间进行meta分析。
结果:1.纳入文献基本情况:最终纳入文献10篇。
入选患者总共888例,实验组(使用雷替曲塞组)440例,对照组(未用雷替曲塞组)44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比较两者术后出现肠梗阻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无明显统计学意义,雷替曲塞未增加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的风险。
(OR=1.35,95%CI:0.61~3.00,P>0.05)3.比较两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雷替曲塞未明显增加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出现的概率。
(OR=1.68,95%CI:0.70~4.05,P=0.05)。
4.比较两组术后出现腹泻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腹泻的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雷替曲塞未明显增加患者术后出现腹泻的情况(OR=1.64,95%CI:0.85~3.15,P>0.05)。
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腹胀的情况:结果显示雷替曲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雷替曲塞未增加患者术后出现腹胀的风险(OR=1.23,95%CI:0.35~4.29,P>0.05)。
腹腔镜直、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雷替曲塞腹腔化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朱群山;王昊;郑广万;陈平;王霏宇;吴正【期刊名称】《皖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37)1【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olerance and safety of simultaneous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in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the rectal/sigmoid colon cancer.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68 cases of rectal /sigmoid colon cancer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December 2016. All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n = 31) were given intraoperative chemotherapy with raltitrexed in laparoscopy, and 37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managed with thermal distilled water irrigatio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cidences of abdominal cavity and incision infection, encapsulated effusi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d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compared regarding the time of drainage tube removal, spontaneous micturition and recovery of 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surgery as well as 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 and immune cell activity one week before operation and 7 th day following laparoscopy. Results: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in the perioperative incidences of nausea, vomiting,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diarrhea (P < 0.05), yet the differencewas not significant concerning the incidences abdominal pain,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encapsulated effusi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nastomotic leakag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WBC count and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index as well as the time of drainage tube removal, recovery of spontaneous urination and intestinal function after surgery (all P > 0.05). Conclusion: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with raltitrexed can be tolerable and saf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the rectal /sigmoid colon carcinoma, and this agent will not ad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o the patients.%目的:评估腹腔镜直、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雷替曲塞腹腔化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 2016年12月68例行腹腔镜直、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Dixon术) 病例资料, 所有病例分为2组: A组 (术中保留雷替曲塞腹腔化疗组) 31例行腹腔镜直、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保留雷替曲塞腹腔化疗; B 组 (对照组) 37例行腹腔镜直、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热蒸馏水灌洗.观察2组术后消化道症状、腹腔及切口感染、包裹性积液、肠梗阻、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术后拔除骶前引流管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7天检测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及免疫细胞活性. 结果: 2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组腹痛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包裹性积液、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2组术前与术后肝肾功能、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差值、术后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自主排尿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腹腔镜直、乙状结肠癌TME术中保留雷替曲塞腹腔化疗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未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总页数】4页(P32-35)【作者】朱群山;王昊;郑广万;陈平;王霏宇;吴正【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相关文献】1.雷替曲塞用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 [J], 熊剑勇;张小芳;张莉涓;唐人;易波2.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J], 邹俊;林超;匡卫华3.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洛铂腹腔化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探讨 [J], 杨凯4.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 [J], 邬恒淼;董哲斌;何奕成;梁超5.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 [J], 张洋;陈志康;郭雄;王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
析
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包括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根治性手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腹腔
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而雷替曲塞
正是其中的一种常用药物。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使用雷替曲塞是否安全
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旨在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
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雷替曲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雷替曲塞(Oxaliplatin)是一种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通过与DNA结合而导致DNA的损伤,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
雷替曲塞常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多
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在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中,雷替曲塞通常与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环磷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作用及意义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手术之一,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
优点。
手术切除肿瘤不能完全杜绝肿瘤细胞向体内转移的可能,容易导致术后复发和转移。
对于一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单纯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
腔灌注化疗的出现,可以在术中直接灌注化疗药物,通过直接接触腹腔内的肿瘤灶,较高
浓度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术区,减少了化疗药物经过全身循环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的毒
性和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后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2. 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
腹腔灌注化疗是一种局部化疗治疗方式,相比于静脉给药,具有药物浓度高、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腹腔灌注化疗通常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器官的影响,降低毒副作
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灌注化疗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可能引起局部毒
性反应,如腹膜炎、腹水等,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避免化疗药物进入全身循环,从而造成全身的毒性反应。
3. 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研究还比较
有限。
有研究报道了一些临床病例,结果显示,虽然雷替曲塞在腹腔灌注化疗中可以获得
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周
围神经病变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而有关腹腔灌注化疗的研究也表明,这种治疗方式在一
定程度上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和术后的恢复时间。
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