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病人护理中应用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卧床老人护理毕业论文卧床老人护理是指对因身体机能衰退或疾病而需要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进行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的工作,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活寿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卧床老人的护理需求也越来越大,怎样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护理目标、护理内容和护理措施三个方面论述卧床老人护理。
一、目标卧床老人护理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其身体和心理健康。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疾病管理:及时发现和控制老人身体上出现的疾病和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通过合理的用药和治疗措施,减少疾病对老人的影响。
2. 生活自理能力维持:帮助老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起床、洗漱、进食等,以保持其生活自理能力。
建立日常活动计划,让老人参与到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3. 预防并发症:卧床老人容易出现床疮、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通过定期翻身、按摩、床位的调整和适当的体育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心理健康:卧床老人容易出现心理抑郁和孤独感。
护理人员应该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与老人进行交流和开展活动,帮助老人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
二、护理内容卧床老人护理的内容包括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两个方面。
1. 生活护理:包括协助老人进行个人卫生,如洗漱、更换衣物和卫生巾等。
协助老人进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注意饮食的咀嚼和消化功能。
帮助老人进行排便和排尿,保持排泄正常。
定期进行床位的翻身和按摩,防止床疮的发生。
2. 医疗护理:包括协助老人进行药物管理和疾病管理。
护理人员需要记录老人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定期进行营养评估和体重记录。
协助老人进行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锻炼。
三、护理措施卧床老人护理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 定期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如食欲、心情、排便和排尿情况等。
及时发现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和干预。
2.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卧室的清洁和通风,保持床位的干燥和清洁。
老年长期居家卧床患者的压疮护理干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8T06:19:12.69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0期作者:张昭秀[导读] 观察给予长期居家卧床老人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张昭秀重庆市荣昌区双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2460[摘要] 目的:观察给予长期居家卧床老人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2-2022.2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8 例出院之后尚需进一步进行照看的长期卧床老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病人由家人进行护理,而观察组病人给予社区-家庭相结合的一体化护理方式。
比较两组关于压疮的相关知识、护理技能以及行动情况,评估压疮风险评分以及压疮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出院 2 月后相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随访6 个月发现,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的概率高于观察组( P < 0.05) 。
结论:给予患者社区-家庭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以改善相关护理人员对长期卧床老人的压疮护理效果,减少病人居家卧床发生压疮的风险。
关键词:居家卧床,压疮,一体化护理压疮是病人局部组织遭受长期压迫引起的软组织溃疡和坏死。
压疮的发生一方面使患者身体遭受疼痛折磨,另一方面也使得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严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引发进一步的感染甚至死亡。
这几年来,尽管医疗保险不断普及以及大部分家庭条件不断改善,然而压疮的发病概率依然没有下降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相关护理人员缺乏该方面的知识,使得护理措施不恰当,当值压疮的易发及频发。
所以,对卧床病人相关护理人员关于压疮知识的普及显得格外重要[1-3]。
在本文中,选取了2021.2-2022.2期间出院之后需卧床护理的88例老人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给予社区-家庭相结合的护理干预对于护理人员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以及对于病人的压疮发生情况的改善效果。
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8例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 2 组患者及照顾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P > 0.05) ,见表1。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长年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将我院护理病房13年来收治患者的健康信息汇总分析,总结好的临床经验。
结果所有收治的300名患者中仅有7名是由于营养不良等特殊原因发生了褥疮,褥疮的发生率为2.3%,其中有45名入院前已发生了2-3度褥疮,经系统治疗,合理护理均痊愈。
结论合理科学的护理能够提高长年卧床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长期卧床病人;护理我院护理病房是一个集生活护理及治疗于一体的特殊科室,专门收治卧床的病人,从建科至今已有13年,共收治了300人,住院时间最长的可达8年之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现将多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舒适的养护环境病室一定要清洁,整齐,淡雅,经常通风,采光好。
室温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
可适当地放一些轻音乐,有助于舒缓疲劳,心情愉悦,利于治疗。
床单位设置应尽量考虑病人的方便、舒适、安全、意愿等条件,床旁应留有放日常生活用品的地方(如眼镜、手表、梳子、镜子、水杯等)。
将对病人有意义的东西,如纪念物、照片、宗教物品等放置在病人能看见的地方,房间可摆设一些花卉盆景,增加生机,给患者以生命和活力的启迪,增强其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2 个人卫生护理被褥要常晒,床单、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具经常更换、清洗。
床铺随时整理,保持平整、干净、无皱褶。
每天做好洗脸、洗手、梳头、洗脚及清洗外阴等日常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协助患者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有假牙的患者,饭后或睡前应将假牙取出,清洁干净后浸泡于清水中。
对神志不清者,用温水或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
每周为病人洗头及床上擦浴1次,夏日视出汗情况每日至少擦浴一次。
洗头或擦浴时要调节好室温,一般在21-24℃之间为宜,以防受凉。
3 饮食护理长期卧床病人胃肠蠕动缓慢,消化功能较差,易便秘,抵抗力差,应合理安排饮食。
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清淡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瘦肉、鱼类等。
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策略【关键词】长期卧床病人;护理策略;心理干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感到所患疾病难以治愈,而产生自卑、被遗忘的感觉,进而情绪抑郁,意志消沉而影响治疗,所以必须对其实施以良好的心理干预和优质的基础护理,下面谈一下自己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护理策略。
1 对长期卧床患者的心理干预策略1.1 利用良好的首因效应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安全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我们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应用,配合以微笑服务,体贴的照顾、温暖的语言,让患者在和谐、信赖的心理状态下恢复;1.2 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知识的教育,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制定长期的护理计划,使患者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2 优质基础护理策略2.1 要注重患者的卫生保健,对其病室应定期进行彻底清理,患者的皮肤、足部、手部、口腔等每日都应进行整洁。
2.2 维持患者舒适、安静的修养环境,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以促进其康复。
2.3 应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在用餐之前应先洗手,可应用枕头等物帮助托住患者的背部,用餐时应注意调节好姿势,也可使用侧卧位的体位进行饮食。
2.4 保证患者营养的摄取,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既保证有充分的营养,又要预防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类的疾病发生。
2.5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定期进行清理,并应保障患者的各项安全,调整好患者床护栏的高度,以保护患者的安全。
根据患者的日常习惯辅助其进行护理工作,患者的各项用品应整理好放置规定的位置,方便应用。
3 护理策略3.1 预防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或体质虚弱的病人,痰液不容易咳出,可引起肺部感染,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应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或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者可以行雾化吸入。
3.2 预防尿路感染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并发尿储留或尿失禁,导致泌尿系感染。
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指人体的局部组织因长期受压而发生的持续性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进而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发生溃烂和坏死的一类疾病。
该病在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
研究表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一旦发生压疮,极易增加感染及脓毒血症的风险。
因此,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研究显示,在患者的身下垫泡沫敷料、医用高分子凝胶或支撑性工具等,避免皮肤与床单发生摩擦,可以有效保护皮肤,避免组织的长期受压。
)此外,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要及时清理患者床单上的碎屑及患者失禁的大小便等,也可对皮肤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而综合护理就是把一些保护性措施进行归纳,通过对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进行压疮护理,进而有助于老年压疮患者康复。
目前,综合护理已经逐渐步入临床研究当中,对于压疮患者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其压疮的发生率,缩短其压疮持续的时间。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
因此,通过综合护理加强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的照护,对于减少压疮的发生极具临床意义。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目的:尝试将综合护理运用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当中,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是患者得到更好地照护。
目标:提出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预防压疮相关的建议。
三、关键词及定义护理: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
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计委医政部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病人体表体重情况,了解病人病情,配合医生治疗,有利于病人及早康复。
综合护理:综合护理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水平及质量。
它融合了责任制护理及小组护理的优点,由一组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共同完成对一组病人的护理工作。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的一类病症。
家庭护理干预在长期卧床病人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家庭护理;长期卧床病人;护理
护理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来说,周到细致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
这类患者通常生活不能自理,对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使病人亲属掌握一定的护理常识,不但有助于减轻患者病痛,缓解病情,还可有效的防止并发症,缩短其康复的时间。
1 长期卧床患者的基础护理
1.1 时间护理
1.1.1 晨间护理使患者清洁舒适,预防并发症;保持床单位、病室整洁、舒适、美观;观察和了解病情;进行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满足身心需要。
1.1.2 晚间护理保持病室安静和空气流通;观察病情;使患者清洁舒适,易于入睡。
皮肤的观察。
2 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2.1 预防功能损害体位的摆放预防足下垂。
足部应使用足板托、硬枕头等物,使足与腿成直角。
2.2 预防呼吸道感染勤翻身扣背,拍背时,让病人处于侧卧位或坐位,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曲成杯状,手腕微屈呈150°角,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
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不可用掌心或掌根,力度应均匀一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3-5分钟每天应该使病房自然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通风时,注意给老人保暖,避免受凉,必要时社区护士需亲自做或指导家属做;多饮水,每天2000ml左右;雾化吸入
每天2-3次;必要时电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做到“七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检查、勤交待。
“二保持”保持床褥平整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一避免”避免托、拉、推、擦动作。
2.3.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经常翻身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定时翻身,每2小时翻身一次。
每次翻身均应检查受压部位,以便及时了解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长期受压的骨突部位,可用减压贴或泡沫敷料保护,以防出现压疮。
2.3.2 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剪切力被定义为与组织表面平行的外力。
由于剪力可以使血管发生扭曲甚至完全关闭,从而影响局部组织血供而引起组织坏死。
剪力最常发生在患者取半卧位时。
摩擦力引起的压疮是因为表皮不断地外力擦伤所致,常见于骶尾部,足跟部位。
在协助病人翻身的过程中,避免采用拖、拉、拽等,要抬起病人的身体,防止损伤皮肤。
2.3.3 保护病人皮肤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及床单位的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
经常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并用赛肤润按摩局部受压皮肤,用大小鱼际处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保持患者身体舒适,但已经破溃的皮肤不可涂抹赛肤润。
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除及时用温水擦洗外,还需用氧化还原液擦洗,皮肤干燥后用康惠尔皮肤保护膜外涂,防止尿便刺激。
2.3.4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营养支持治疗,是预防和减轻压疮的的重要措施,重症患者强调静脉营养或胃肠营养。
如病情
许可可静脉输入氨基酸、人体蛋白、新鲜全血。
同时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膳食及矿物质。
如口服硫酸锌可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的愈合。
2.4 鼻饲的护理预防吸入性肺炎鼻饲时摇高床头30度,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
翻身拍背均应在鼻饲前完成。
根据全天总量和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
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安置好。
密切记录出入量,保证出入量基本平衡。
鼻饲温度要适宜,以
38-40℃左右为宜。
过热易烫伤胃壁黏膜,过凉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泄。
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
2.5 预防泌尿道感染定时清洗外阴、肛门。
定时更换尿管及引流袋,引流袋距地面十公分。
每2-4小时开放一次尿管,训练膀胱功能,更换体位时夹闭尿管,尿管及尿袋不宜高于耻骨联合,以免引起尿液反流,造成感染。
引流管要牢固地固定在床沿上,避免翻身时将尿管拉出,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而影响尿液流出。
2.6 肠胀气、便秘的护理适量鼻饲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食致胀气食物。
每晚睡前按摩腹部或用手指按压足三里等穴,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可适量服用番泻叶,开塞露塞肛等缓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