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74.03 KB
- 文档页数:2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阴道、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护理常规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
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体征是腹压增加时,能观测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
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加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
一、主要护理诊断1.排尿形态异常:与手术和留置尿管有关。
2.疼痛:与导管刺激、手术伤口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
二、观察要点1、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2、会阴部皮肤:有无糜烂、溃疡。
3、术后并发症(膀胱损伤、出血、急性尿潴留)。
4、术后排尿情况。
三、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术前护理。
2、病人心理负担重,悲观、不安、不愿与人交流,在与病人沟通及操作中,注意尊重病人,不泄漏其隐私,并告知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方法及意义。
3、避免一切可能引起术后腹压增高的诱因,如感冒咳嗽、便秘。
4、术前1-2天,每日行阴道灌洗。
术后护理1、按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术后护理。
2、注意伤口情况,耻骨上区有无血肿,有无阴道出血,阴道内纱条24小时后拔出。
3、24-36小时后拔除尿管,观察排尿情况(病人咳嗽时有无尿液溢出),指导患者勿憋尿,防止膀胱过分充盈。
4、术后根据医嘱复查B超。
四、健康教育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2、术后加强盆底肌功能训练。
3、术后3个月避免重体力活动、剧烈运动和性生活。
备注:盆底肌功能训练方法头下垫一软枕,舒适平卧位,双腿屈曲稍分开,思想集中,保持深而缓的呼吸,吸气时收缩肛门,再收缩尿道,产生盆底上提的感觉,应持续收缩5秒,呼气时放松。
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护理。
方法:sui患者50例,均采用聚丙烯网状吊带无张力置于尿道中段,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
结果:50例患者术后大多获满意疗效。
结论:tvt是治疗sui的简捷便效方法,恢复快,并发症少,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tvt护理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增加腹压甚至休息时,膀胱颈和尿道不能维持一定压力而有尿液溢出。
此病病因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主要包括衰老,多产。
产程延长或难产及分娩损伤,子宫切除等[1]。
尿失禁是年长妇女的常见症状,对妇女精神心理造成很大伤害。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现阶段对sui的治疗已经摒弃了传统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目前采用无张力性阴道悬吊术(tvt)。
tvt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2006年11月~2007年11月采用tvt术对50余例sui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sui患者50例,年龄30~81岁,平均48岁。
尿失禁时间2~40年,平均6年。
其中轻中度sui 30例,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有尿液溢出,;重度sui 20例,其中5例行走时出现溢尿。
患者均有自然分娩史,分娩次数1~4次,平均1.5次。
专科检查:患者在增加腹压(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提重物、跑步等活动)时有尿液溢出,严重者在休息时也有尿液溢出,膀胱颈抬举实验阳性。
其中8例合并轻度阴道前壁脱出,5例合并子宫脱垂。
尿动力学检查均符合真性压力性尿失禁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后,首先观察膀胱颈位置,然后在距尿道外口约1.0cm的阴道前壁做1.0~2.0cm纵行切口,分离组织,用推针器将吊带针从尿道中段两侧贴耻骨于耻骨联合上1.0cm 中线两侧各2.0cm处穿出腹壁,经膀胱镜检查确认无膀胱和尿道损伤后,调整吊带松紧度。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诊断、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意义目的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TVTO 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9例。
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结果,并进行对比。
结果29例患者手术后主观症状明显改善,其中主观治愈26例。
主观改善3例,尿流动力学检测指标中最大尿流率,排尿时最大逼尿肌压和腹压漏尿点压及MUCP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P<0.05)。
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明确诊断,分类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对手术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TVTO;压力性尿失禁;尿流动力学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 continence,SuI)是常见的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有很高的发病率[1]。
目前认为妊娠和阴道分娩所造成的盆底损伤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2],我科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采用TVTO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29例,对患者进行了尿流动力学检查,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SUI共29例,患者年龄43~71岁,平均53.4岁,临床表现为腹压增加,咳嗽、打喷嚏时漏尿,并经常性出现,其中3例行走时漏尿。
1.2专科检查29例,诱发实验均可观察到漏尿,所有患者膀胱容量正常,病程18个月~25年,平均10.6年,自然分娩1~4胎,平均2.1胎,半纯SUI 者26例,混合性尿失禁3例,合并阴道前壁膨出2例。
1.3尿流动力学检查采用多通道尿流动力学分析仪(Laborie DELPHIS型)。
主要指标包括,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的压力(Pdet Qmax),腹压漏尿点压力(Alpp),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外阴,经尿道插入9F双腔测压导管至膀胱,测压管开口及传感器置于受检者耻骨联合水平标定零点。
排空膀胱,记录残余尿。
直肠内置入单腔导管测定腹压。
各导管分别与尿动力学检测仪相应通道连接。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报告解读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将其定义为“任何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威胁成年女性身心健康的5种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其全球各地发病率在5%~69%不等,我国女性尿失禁发生率达30.9%,给患者造成长期的身心折磨与沉重的经济负担。
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是直观、量化反映下尿路功能较为理想的方法。
根据尿动力结果,临床医师可以在充分理解下尿路功能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预测疗效。
因此,对尿动力学检查报告的正确解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项目及报告做一简要介绍。
1尿动力学检查常用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尿动力学检查可以监测储尿期膀胱内压力、腹内压力、逼尿肌压力及排尿期尿道压力来评估膀胱及尿道功能。
现参考《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10版)》简要介绍储尿期及排尿期的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1.1 储尿期尿动力检查指标充盈期膀胱压力容积测定用于评估受检者储尿期膀胱的功能容量、感觉功能、顺应性、稳定性等。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膀胱压(vesical pressure, Pves)、腹压值(abdominal pressure,Pabd)、逼尿肌压(detrusor pressure, Pdet)、初尿意容量(first desire to void, FD)、正常尿意容量(normaldesire to void, ND)、急迫尿意容量(urgency desire to void, UD)、膀胱最大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 MCC)、顺应性(mL/cmH2O)。
1.1.1 膀胱感觉在充盈期需要观察膀胱内压力及腹压的变化情况,还需要主观评估患者的膀胱感觉,随着膀胱容量的增加,膀胱感觉逐次出现FD, ND和UD,FD正常值范围是(225±75)mL, MCC正常值范围是(500±100)mL。
尿流动力学检查护理科普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尿路功能的医学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排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尿流率、膀胱压力、尿道压力等。
这种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尿失禁、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非常重要。
以下是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一些护理科普信息:1. 检查前的准备:患者通常需要提前预约检查,并被告知检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检查前1-2小时,患者可能需要饮用一定量的水,以便在检查时膀胱中有足够的尿液。
患者应尽量保持膀胱充盈状态,避免在检查前排尿。
2. 检查过程:检查通常在医院的泌尿科或专门的检查室进行。
患者可能需要采取特定的体位,如截石位,以便进行检查。
医生会向患者的尿道插入测压管,并可能需要在肛门插入另一根测压管。
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通过仪器监测尿流率、膀胱压力、尿道压力等指标。
检查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但通常是短暂的。
3. 检查后的护理:检查结束后,医生会移除测压管,患者可以正常排尿。
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或不适,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会很快缓解。
如果患者有出血或严重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检查后,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
4. 注意事项:某些情况下可能不适合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如急性尿路感染、尿道狭窄、妊娠期和月经期女性等。
患者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药物使用情况。
检查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解读,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后续的治疗和护理。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尿路功能障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在检查后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状况。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常规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一种评估尿液流动和排空功能的测试方法,对于了解泌尿系统的问题非常有帮助。
在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时,护士需要提供有效和全面的护理,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在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之前,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取患者的同意。
除此之外,还需要询问患者有无一些禁忌症,例如膀胱感染、尿路结石等。
对于有尿失禁情况的患者,应提醒他们携带或穿着便捷装备。
2.患者定位:患者在尿流动力学检查时通常需要保持直立或坐立的姿势。
护士应确保患者的身体保持稳定,尤其是腰部和下肢。
患者应注意保持舒适,以便在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中放松。
3.尿尿的时间和容量记录:护士需要记录患者尿尿的时间和容量。
这将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排尿功能和流量。
记录包括开始排尿的时间,排尿的总时间以及排尿的总容量。
4.测量尿流速度:在尿流动力学检查中,测量尿流速度是重要的一部分。
护士需要在患者排尿时使用尿流计来测量尿流速度。
在患者开始排尿后,护士应稳定地将尿流计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确保尿流流过尿流计的口径。
在患者排尿结束后,护士需要记录尿流速度。
5.测量膀胱压力:膀胱压力的测量是另一个重要的步骤。
护士需要在患者排尿时使用膀胱压力计来测量膀胱在排尿过程中的压力变化。
护士需要注意根据需要适时测量膀胱内压力。
这可以通过在患者排尿前和排尿后进行测量来完成。
6.病情观察:在尿流动力学检查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这包括观察患者在排尿过程中的不适症状或疼痛,如尿频、尿急等。
护士还需要注意患者的排尿姿势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其他排尿问题。
7.安全措施:护士需要确保尿流动力学检查的安全性。
护士应正确地使用和操作与检查相关的设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流速计或膀胱压力计的使用中,护士需要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8.结束后的护理:检查结束后,护士应提供患者所需的进一步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