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课文原文及赏析《藤野先生》课文原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
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
饭食也不坏。
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于是搬到别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
最初是骨学。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位辛勤治学、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的老师,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显示出他是真正的君子。
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携配小节的人,“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写藤野先生时,无论写他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的自我介绍、耐心细致改正鲁迅的听课笔记和解剖图、看到鲁迅成功地进行了解剖实习的高兴状况以及鲁迅要离开仙台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只是简练的几笔,没有粉饰,没有渲染,但写辩含指得栩栩如生,显示出人物鲜明的性格。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留学日本生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对鲁迅倾注了无私的爱。
他平等公正、一丝不苟地为一个中国留学生改作业,连一根画错位置的血管也要当面替学生改过来;
他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说中国人敬鬼,担心鲁迅不肯上解剖课;他尊重学生,尽管替鲁迅弃医从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鲁迅这位弱国子民的强国梦,临别还赠与题写了“惜别”二字的相片。
朝花夕拾里的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在他唯一的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深情回忆了藤野先生。
在鲁迅先生心目中,藤野先生是最使他感激、给他鼓励的一个老师。
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
1、衣着简朴:据日本仙台医专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说,藤野先生穿衣服很马虎、不讲究,有时候领结也会忘记戴,冬天穿旧外套,致使火车管理员怀疑他是扒手;周树人也亲眼看见藤野先生有一次上讲堂时没有戴领结。
2、治学严谨:第一次上课时,藤野先生带了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都是关于日本解剖学历史的书;星期六,藤野先生坐在人骨和许多头骨中间,在研究头骨;藤野先生向学生周树人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方法与裹脚导致足骨的畸形变化。
3、认真负责:藤野先生用红笔从头至尾增添学生周树人关于骨学、血管学和神经学的讲义中脱漏的地方,逐一订正这些讲义中的文法错误;藤野先生和蔼地指出学生周树人画的下臂血管图的位置不当,告诫他以后要完全照着黑板上那样地画。
4、热诚待人,没有民族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当时的中国是弱国,日本所谓的“爱国青年”认为中国人是“低能儿”,周树人的成绩在100余
人之中居于中游,他们就怀疑是藤野先生在周树人的讲义上做了记号,泄露了解剖学试验的考试题目。
而藤野先生对中国学生没有一点偏见,相反,他不仅认真指导纠正周树人,还非常尊重中国的民族习惯,担心周树人因为敬重鬼神而不肯解剖尸体。
总之,藤野先生是一个衣着简朴、治学严谨、认真负责、热诚待人、没有民族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的好老师。
《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介绍藤野先生是一位十分重要的角色,他在《朝花夕拾》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既是主人公余光中的老师和导师,又是一个富有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形象。
藤野先生是一位文学教师,他在小说中扮演了重要的引导者角色。
他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余光中的关心与指导,深刻地影响着主人公的成长和人生观的塑造。
藤野先生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作家,他对文学的热情和对文字的探索使他成为了余光中学习之路上的良师益友。
藤野先生对于文学的热爱和追求可以从他更远的家乡抵达南京来当老师这一行为中得到体现。
他不仅真心热爱文学,同时以身作则地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发和培养学生们的文学兴趣。
通过藤野先生对文学的热情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余光中慢慢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并且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篇文章。
藤野先生对余光中的启蒙与指导,无疑对主人公的故事和人生轨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藤野先生还是一个具有人格魅力与智慧的角色。
他对待学生虽严谨且严格,但深知人生的繁芜与复杂,他总是能以极其细腻的方式描摹出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例如,他在讲解《红楼梦》时,通过对后宫的描写和对贾府中不同人物的分析,揭示了人性的多种面貌与复杂性,这让余光中在文化大革命的荆棘路上认识到了真实的人性与社会的复杂。
藤野先生还是一位富有智慧和思考力的角色。
他在个人生活中也有着困惑和矛盾。
他曾表达了对传统道德体系的质疑,并通过与余光中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的命题。
他以他自己积淀的知识,对一些复杂的问题给予学生指引并提供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也对主人公余光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中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以他渊博的知识和对文学的理解,成为余光中学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位老师和朋友。
藤野先生的形象既是一个传递智慧和知识的教师,又是一个具有人性魅力和智慧的思考者,他的出现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也给予了余光中重要的指引和思考的路径。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的人物简介1. 藤野先生啊,他可是个特别认真的老师呢!“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就像那次我忘记带讲义,他这么问我,哎呀,当时我那个紧张呀!就好比我没带作业被老师发现时一样,心里七上八下的。
我觉得藤野先生对我们的学业真的很上心呀!2. 藤野先生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呀,“下次小心点呀。
”有次我不小心打翻了实验器具,他不仅没责怪,还这样温柔地说。
这就好像我在家不小心打碎碗,妈妈也不会凶我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
藤野先生真的很好呢!3. 嘿,你们知道藤野先生吗?“不要偷懒呀。
”他会这样提醒我们学习,就如同我想偷懒不写作业时,爸爸在旁边督促我一样。
藤野先生真的是很负责的老师呀!4. 藤野先生呀,他真的很关心学生呢!“你身体还好吧?”当我有点不舒服时,他这样关切地问。
这感觉就像是我生病时,好朋友关心我的样子,好感动呀。
藤野先生就是这样让人尊敬!5. 藤野先生可是个严谨的人哟!“这个地方要注意。
”他在指导我们实验时常常这么说。
就好像我搭积木时,爸爸提醒我要注意平衡一样。
藤野先生对我们要求严格,也是为了我们好呀!6. 哇,藤野先生啊,“这里这样理解会更好哦。
”他耐心地给我们讲解知识,仿佛是我遇到难题时,哥哥耐心教我的模样。
藤野先生真的超棒的!7. 藤野先生那是相当的负责呀!“你明白了吗?”他总是这样反复确认我们是否懂了。
这和我学骑自行车时,爷爷反复问我会不会的情景好像呀。
藤野先生真的很在乎我们是否学好呢!8. 藤野先生对大家都很公平呢,“大家都要认真对待呀。
”不管学习好坏,他都一视同仁。
就像玩游戏时,规则对所有人都一样,多公平呀。
藤野先生就是这样让人佩服!9. 藤野先生是个特别有耐心的人呐!“慢慢来,不着急。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他会这样安慰我们。
就好像我拼图拼不好着急时,妈妈说慢慢来一样。
藤野先生真的很暖人心呀!10. 藤野先生啊,真的是个好老师呀!“有不懂的随时来问我。
”他总是这样告诉我们。
这就跟我有问题随时可以找好朋友商量一样。
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他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藤野老师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藤野先生课文篇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收录于《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与他的老师的故事。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无尽的怀念和崇敬。
在这一篇文章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藤野先生没有把鲁迅先生当成低人一等的人,而是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知己,要知道当时鲁迅先生的周围都是日本学生或者是不学无术的中国留学生,他们都不愿意与鲁迅在一起,可是藤野先生却并没有这样的歧视。
他不仅安顿好了鲁迅先生的衣食住行,而且还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习,要鲁迅每个月都把讲义拿给他看,在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时候,藤野先生用各种方法挽回,还送给鲁迅先生一张照片。
我不禁想到,人和人之间就应该有这种真诚的感情啊,真正的感情并不是建立在血缘,不是建立在地域,不是建立在所谓的社交关系上的,而是我们之间的心灵和思想要彼此相通,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他们虽然并不是一个国籍的人,在鲁迅先生去日本留学前,也没有什么交集,可是藤野先生却依然把鲁迅先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当成自己的朋友,这可见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如果藤野先生没有做到平等待人,那么藤野先生可能就会错失一个好的学生,错失一名好的朋友,而鲁迅先生也不能得到好的老师的教导。
所以我们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好的朋友,结交更优秀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也再一次更深刻的理解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的原因。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匿名性事件,所谓匿名信事件就是鲁迅先生在心态优秀的时候成绩优异,可是其他日本学生却认为中国人一定是通过作弊取得这个分数的,并且极具奚落的给鲁迅写了一篇匿名信。
这时,鲁迅先生感受到了极大的人格侮辱,虽然后来藤野先生出手当鲁迅先生解决了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依然给鲁迅先生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人物形象。
作为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老师,藤野先生对待鲁迅非常真诚和关心,不仅认真指导他的学习,还关心他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藤野先生的正直和热诚也表现在他的言行中,他没有因为鲁迅是中国人而歧视他,反而主动帮助他解决困难和问题。
在《朝花夕拾》的描述中,藤野先生是一个朴素而严谨的人物。
他的穿着并不讲究,甚至有时会忘记带领结,冬天也只穿一件旧外套。
但是,他对工作却极其认真,把鲁迅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藤野先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态度。
此外,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他的正直和热诚深深感染了鲁迅,让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和帮助也让鲁迅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这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人物
《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是日本仙台医学院的教授,他的真实姓名是藤野严九郎。
他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期间的老师,对鲁迅有着极大的影响。
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严谨、热情的人。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同时也对学生关心备至。
他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学生的出身、地位如何,他都会给予公正的评价和对待。
在鲁迅的眼中,藤野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教师。
他对鲁迅的教育和影响,使得鲁迅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使得鲁迅对人性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藤野先生在鲁迅的心中,是一个值得尊敬和怀念的人。
他的形象,代表了所有为教育事业付出辛勤努力的教育者的形象。
《藤野先生》教案(3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教学重点)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教学难点)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3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课时1〖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段落结构。
2、理清作者思路和文章线索。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引出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戏》、《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风筝》→选自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引出学习内容《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文章写于1926年10月12日,回忆了作者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生活片段——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残酷的现实却使作者一改初衷,弃医从文了。
在本课的学习中, 我们既会感受到作者对恩师的真挚怀念,也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真正原因。
背景简介:鲁迅留学日本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二、检查预习并学习新课。
(一)读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
驿站(yì)教诲(huì)系住(jì)芦荟(huì)瞥见(piē)畸形(jī)匿名(nì)诘责(jié)绯红(fēi)不逊(xùn)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油光可鉴(jiàn)(二)解释下列词语。
宛如绯红油光可鉴驿站掌故不逊诘责杳无消息瞥见(三)思考题:1、文章写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发生在哪里?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读课文,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第一部分(1~3):见藤野前,在东京。
第二部分(4~35):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36~38):对藤野的怀念。
◎本文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过渡: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作者回忆的是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歌颂的是藤野先生,可开头部分那么多篇幅却没有写藤野先生,这是为什么呢?◎明确: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这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②写途径日暮里和水户则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③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④写“日本爱国青年”的挑衅是为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⑤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总之,所有这些为突出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关系。
◎课堂小结:为了救国救民,作者怀着很美满的梦,东渡日本,“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可以去做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
可是,来到日本后,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让他失望了。
失望中,他苦苦寻找,又一次选择到仙台学习医学。
在仙台,鲁迅认识了这位给他留下了难忘回忆的恩师--藤野先生。
那么,藤野先生是一个这样的人呢?他有那些高贵品质呢?请同学们回去认真阅读课文,了解他的高贵品质。
课时2〖教学重点〗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把握全文的主旨。
一、精读课文,思考问题。
(一)课文1~3段写了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哪两件事情?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情感?◎解说:写“清国留学生”抓住盘辫子这一细节,反映这些人的思想效忠清王朝的本质。
清末,已有不少仁人志士剪去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这些人既要时髦,又要效忠清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
作者这里用夸张手法,揶揄口吻,对这些人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绘,揭示这些人思想本质,反映了自己对这些人的厌恶。
(二)第五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写在仙台受到的优待对写先生有什么作用?◎解说: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
这饱含着一个弱国国民内心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
写“优待”为后文写先生作正面陪衬。
(三)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白描手法(学者形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有顿挫耳闻亲见——生活俭朴服饰——穿衣服太模糊了,竟会忘记带领结。
◎解说:白描手法:白描也叫素描。
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用不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鲁迅先生就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他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例如:“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嘴里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
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
”——这里勾勒的是一位修鞋匠的肖像,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
“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眼睛凹进眼眶”、“结实的牙齿”,简要传神的几十个字,写出这个长年在户外工作的修鞋匠的外貌特征,尤其是“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这句既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牙齿结实的特点,又勾起我们的想象,嘴里咬住鞋钉不是一位老鞋匠的惯常举动吗?这段话虽然还不是那样的细致丰满,却抓住了人物特征的关键之处,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显示出白描勾勒的妙处。
——白描手法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种不设喻,少修辞,以“叙”代“描”的写法,它可以运用于文章内容、思想、情感表现的各个方面。
又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
”——在外貌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
(四)语文活动:猜猜我是谁?1、学习本文“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出藤野先生出藤野先生外貌的白描手法,写出自己的外貌或典型性格特征。
2、教师收齐后打乱,再分发给同学,大家根据所写的特征推断这是哪位同学。
3、请几位同学交流,然后研究为什么猜(不)中的原因,明确写人必须抓住特征。
(五)课文11—23自然段记叙了我和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小结: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1、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为何“一惊”、“不安”和“感激”?(15段)(“一惊”是因为事先没想到藤野先生竟然会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修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是因为藤野先生的热情与关心。
)二、精读课文,难点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这句话的含义。
(29段)明确:⑴这不是反语,只是一种愤激之辞。
⑵这个推理,省略了一个中间环节——弱国的人是低能儿(小前提)正是这个环节判断失误,正是这种浅薄,褊狭的认识,才导致了结论的荒唐。
⑶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表达作者遭受诬陷和人格侮辱时极大的愤怒。
2、课文结尾中“良心发现”“增加勇气”“正人君子”各指什么?明确:“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强勇气”指作者早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御用文人。
3、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你同意哪一种?①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②课文大部分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③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即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课时3〖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对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片断、内容加以分析理解。
2、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语言具有感情色彩的特点。
〖教学难点〗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一、问题讨论。
1、本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想一想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2、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之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板书:写了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赴仙台途中的印象、在仙台受到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的挑衅、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的转变。
◎在东京:作者用怎样的笔法写在东京见到什么、听到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修辞:夸张、比喻、反语)所感——失望厌恶,不屑与之为伍→→这些情节为下文埋下伏笔,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原因。
◎去仙台途中的印象去仙台——日暮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触发忧国之情——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这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想一想:结合课文及下图(图片展示),试谈谈你对鲁迅弃医从文、爱国主义思想的认识。
思考:“我的意见”指什么?“变化了”指什么?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弃医从文的原因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爱国→→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学生复述: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在北京离开仙台,怀念先生(36~38段)思考:我怀念先生的行动有哪些?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爱国展示:藤野先生照片和照片背后题词3、合作探究:体会全文,思考一下鲁迅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怒.这是什么道理?明确:鲁迅的爱国思想是建立在企盼祖国强盛的进步思想上的,是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公正之上的,日本“爱国青年”爱的是侵略和强盗行为,理应受到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