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形态学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4
比较中国‘四大传说’姓名:学号:摘要:中国的“四大传说”讲的都是爱情悲剧故事,其不同的模式广泛涵盖了中国下层社会对生活的理解,对中国的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大传说”蕴涵着民众对人自身的感悟与思考。
“四大传说”传达出民众对人类自身的肯定与骄傲,对生命理想的理解与追求,以及对人生苦难的认识与反抗。
“四大传说”的永久魅力不仅在于其反映的社会世态,也在于其包孕的人之真谛。
关键字:中国‘四大传说’;比较;分析一、中国四大传说简介中国的劳动人民具有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劳作之余,他们创造了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这些传说和故事亦真亦幻,情节曲折,感情丰富,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体现了人民群众超凡的想象力。
其中最著名的四大传说是《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牛郎织女》讲述了王母的女儿织女与凡间的牛郎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
狠毒的王母拆散牛郎、织女,让他们化为两颗星星,天各一方,在银河边隔岸相望。
后来,王母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安排喜鹊在这一天为他们在银河上搭桥。
这一天的夜晚,细心的人还能在葡萄架下听到他们互诉衷肠呢!其他三个传说也讲述了三个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特别是《孟姜女哭长城》,表达了人们对一位反抗邪恶势力的姑娘的由衷敬意和对邪恶势力的蔑视。
二、四大传说爱情观比较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白蛇传说及梁祝的传说,作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说,形式多样又出入较大就毫不为奇了。
但是,就其完备的形式来看,这四个故事无疑都是爱情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可能稍微复杂些,具有明显的反暴政的内容,但就其主要内容来看,它讲述的仍然是孟姜女与范喜良的爱情被毁灭及为了维护爱情的忠贞,孟姜女反抗秦始皇的故事。
当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些故事时,我们发现,如果去掉每个故事最后寄托人们愿望的“光明的尾巴”,那么,民间四大传说,每个传说都在讲述一个爱情悲剧故事。
梁山伯、祝英台相爱而不得相聚,牛郎、织女,白蛇、许仙(一作许宣),孟姜女、范喜良(又作万喜良、杞梁)相爱、相聚却不得其终,每个故事都弥漫着浓烈的悲剧气息。
论四大民间传说的总体特征四大传说”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时空的广延性、结构的开放性、内涵的多重性、思想的人民性、风骨的民族性五个方面。
一般说来,这些特征为民间文学作品所共有,但它们在“四大传说”中却表现得特别强烈和突出,有其它作品所不及处。
一、时空的广延性如果对“四大传说”进行远距离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如同我国雄浑古老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流域宽广。
到今天,可以说在祖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无一处无“四大传说”的流传,真可谓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这是其他传说无法比拟的。
例如《孟姜女》。
关于它生成的具体时期,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追根溯源,都承认它同北齐的长城乃至《左传》所记《杞梁妻》事有关( 有的说传说可能产生于北齐或“杞梁妻”时期的,有的则说这些是传说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子) 。
如果从北齐算起,传说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
如果从《杞梁妻》算起,那就有近3000年的寿命了。
这个传说,由于具有深刻的人民性,在漫长黑暗的封建社会里,反映着劳苦大众的命运和心理要求,所以倍受人民的喜爱。
在悠久的历史流传中,它以旺盛的生命力,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传播演变,生根开花。
据顾颉刚先生1927年统计,山东、江苏、山西、陕西、湖北、河南、湖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直隶、京兆、奉天等地都有这一传说在流传。
有的被认为是孟姜女的出生地,有的被认为是她的葬身地,有的则被认为是她寻夫经过的地点。
当时顾颉刚先生表示没有发现贵州、四川方面的材料。
近几年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搜集编辑的《孟姜女资料选集》中就收有流传于贵州平塘、都匀一带的布依族民歌《孟姜女出世歌》,流传于昭乌达盟克什克滕族一带的蒙古族民歌《万里长城》,流传于四川松潘一带的《孟姜女忠守七七》,流传于四川南坪一带的《怨死昏君秦始皇》等,足以弥补这一缺憾。
此外,顾先生没有提到的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均有孟姜女《四季歌》的流传,黑龙江、甘肃、四川、江西、内蒙等地还搜集到散文体的孟姜女传说。
中国四大悲剧民间故事具体简介内容我国四大悲剧民间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包括了《牡丹亭》、《长恨歌》、《宋江三天下》和《桑田忏》四个故事。
这些故事热衷于探讨人性、命运和情感,以及社会背景中的矛盾与挣扎。
在本文中,我将分别对这四个故事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共享我个人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1. 《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被誉为我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一。
故事讲述了柳毅与牡丹仙子牡丹初次相见时爱意暗生,但两人却命运多舛,最终无法在一起的悲剧。
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却又常常无法摆脱宿命的束缚。
2. 《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品,通过长达千韵的诗篇,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恨情仇。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王宫中的权谋斗争,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性的贪欲与欲望,以及爱情和权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 《宋江三天下》《宋江三天下》是我国古代文学巨著《水浒传》中的一部分,讲述了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军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既有史诗般的壮阔和激烈,同时也深刻地探讨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分界,以及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4. 《桑田忏》《桑田忏》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民为赎罪而在田间行跪的故事。
这个故事深刻地展现了人们对于命运的执念和对于自身过错的忏悔,以及在艰辛中追求内心的纯净和清明。
总结回顾:通过这四个悲剧民间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窥见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也能深刻体会人性、命运和情感在其中的凄美与深刻。
在我看来,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表达,值得我们不断品味和思考。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爱好中文传统文化的文学爱好者,我深深被这些悲剧故事所吸引和深思。
在深刻挖掘和理解这些故事的我也不禁思考起现代社会中人性、命运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这四大悲剧民间故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希望它们能够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发光发热。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结构、文化及审美情感分析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结构、文化及审美情感分析我国神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不仅数量多,内容丰富,而且绚丽多彩,充满诗情画意与艺术魅力,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人民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①。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这四大民间传说在内容、主题、叙事结构等方面有一些相同点或相似点,从中可以透视出一些我们民族的文化因素以及民族的审美情感。
一、纯净、朴实的田园爱情这四大民间传说都是爱情故事,而且他们的爱情有一个共同点值得我们注意:不求科举,不求官,不求夫贵妻荣,他们求的是桑麻之乐,平淡自然,享受那么一份静谧的田园生活。
《牛郎织女》故事中,单单牛郎、织女的名字就明显地露出对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期盼。
《白蛇传》故事中,白娘子看病救人,悬壶济世,许仙卖药。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祝英台看中的是三载情长,梁家是清白人家,也不是图梁山伯高官厚禄。
《孟姜女》故事中,孟姜女看上范杞梁②,图的是范杞梁人品端正。
他们的爱情就是青年男女本然的情之所至,爱为之发,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白头到老,至简至诚!《牛郎织女》(黄梅戏电影版)中织女的一段唱词(“到底人间欢乐多”)比较典型地表达了这种纯净、朴实的田园爱情。
唱词: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
我问天上弯弯月,谁能好过我牛郎哥,我问篱边老枫树,几曾见似我娇儿花两朵。
再问清溪欢唱水,谁能和我赛喜歌哇。
闻一闻瓜香心也醉,尝一尝新果甜透心窝,听一听乡邻们问寒问暖知心语,看一看画中人影舞婆娑,何必愁眉长锁,莫把时光错过,到人间巧手同绣好山河③。
这是民间老百姓最朴实的爱情婚姻观。
试比较一下文人笔下的爱情,大多是才子佳人,相遇后花园,男子落魄,中状元,夫荣妻贵,或是痴情女子负心汉,然后鬼魂索命等等。
这样的爱情是与社会地位相结合的,与富贵相掺杂的。
中国民间故事特点归纳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特点非常丰富多样。
下面将从题材、文化传承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进行归纳。
一、题材特点1. 神话传说类:中国民间故事中大量涉及神话传说,神仙、妖魔鬼怪、仙人等形象经常出现。
如《白蛇传》、《牛郎织女》等。
2. 动物寓言类:中国民间故事中还常常使用动物形象来寓意人类的行为和品德。
如《狐狸和乌鸦》、《狼来了》等。
3. 历史传说类:中国历史悠久,民间故事中融入了很多历史传说,如《岳飞传》、《陶渊明》等。
二、文化传承特点1. 价值观宣传:中国民间故事常常通过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如忠诚、正义、孝道等。
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命运,告诫读者要做一个有道德良知的人。
2. 道德教化:中国民间故事一直以来是人们接受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塑造正面人物和负面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命运,来告诉读者善恶有报,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
3. 自然博爱:中国民间故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自然界万物充满敬畏之情。
故事中经常出现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以及与之相关的动物和植物。
三、艺术表现特点1. 韵律优美:中国民间故事往往以韵律优美的形式讲述,如慢板快板、平仄韵脚等。
这种讲述方式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韵味,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2. 象形性强:中国民间故事常常借助象形的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比如,通过描述动物的形象和行为来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3. 含蓄隽永:中国民间故事往往善于运用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寥寥数语,寓意深远。
读者需要通过细腻的表达和想象力,才能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故事具有多样化的题材,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同时,这些故事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宣传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美德等方式来教化读者。
在艺术表现方面,中国民间故事以韵律优美、象形性强、含蓄隽永等特点,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民间故事成为一种独特而受人喜爱的文化形式,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情节想要了解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情节”,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情节中国四大民间故事是哪四个?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牛郎织女》讲述的是勤劳的牛郎和织女在民间结婚。
两人被王母娘娘拆散后,只能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天上的鹊桥相会一次。
《孟姜女》讲述的是孟姜女的新婚丈夫被抓去修长城,累死并被埋在长城下。
孟姜女去送寒衣时,得知丈夫已死,哭倒了长城才找到丈夫的尸骨。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院相识相爱,却被马文才破坏,两人双双殉情,最后化为一对彩蝶。
《白蛇传》讲述的是千年蛇妖白素贞化为人形报答许仙的恩情,却因水漫金山寺被法海镇压于雷峰塔下,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高中状元,才将母亲救出,一家团聚。
四大民间故事的来源《牛郎织女》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睆彼牵牛"的记载。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
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
"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
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
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
"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
"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
中国古典四大民间故事略论
曹洁萍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中国古典四大民间故事乃民族瑰宝,其故事中的女主人翁全都流露出民主意识的萌芽,自由意识的觉醒和对未来世界的探寻.她们既是中华女性的楷模,也是人类女性的偶像.无论是情节、主题、人物、手法,四大民间故事都烙有鲜明、深刻、独特的民族印记.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曹洁萍
【作者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7
【相关文献】
1.四大民间故事的结构主义分析 [J], 褚晓萌
2.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与"力比多"学说 [J], 胡兆云
3.四大民间故事的文学性探析 [J], 王士卿;崔现香
4.略论民间故事的文化生态——以都镇湾故事为例 [J], 谢国先
5."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群文阅读教学中比较策略的运用探索 [J], 赵贞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民间故事》赏析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智慧。
这些故事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本文将就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赏析。
第一部分:民间故事的特点中国民间故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读者和收藏家。
与正式的文学作品相比,民间故事往往具有一种自由自在、质朴朴实的特点。
以下是中国民间故事的几个重要特点:1. 口耳相传:中国民间故事大多是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播,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这种传统的传播方式使得故事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并且更容易记忆。
2. 与生活紧密相关:中国民间故事常常以农村生活、家庭关系和社会事件为背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这使得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和可亲性。
3. 通俗易懂:中国民间故事的语言简洁,表达直接,很容易被普通百姓所理解。
这使得故事能够传递出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第二部分:代表作品赏析中国民间故事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主题,包括神话传说、动物寓言、英雄故事等等。
以下是几个中国民间故事的代表作品:1.《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讲述了牛郎和织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牛郎和织女由于境遇不同被迫分开,最后通过喜鹊搭起了一座鹊桥,让他们得以相会。
这个故事被广大读者所熟知,也被认为是中国最美丽的爱情故事之一。
2.《孟姜女哭长城》: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无尽的思念丈夫的传奇故事。
传说中,她的丈夫被迫修筑长城,而她却不知道丈夫的去向。
她为了找到丈夫,孟姜女流连于长城,泪如泉涌。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爱的无尽思念和坚定的信念。
3.《白蛇传》: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蛇精化身为人妻和人类男子相爱的故事。
故事中,白蛇为了救丈夫被法海所杀,最后被救活。
这个故事不仅讲述了爱情,也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道德的思考。
第三部分:文化内涵解读中国民间故事不仅仅是故事本身,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诸多精髓和价值观念。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形态学分析【摘要】中国的四大民间故事是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四大故事在中国社会流传广泛,时至今日,已是家喻户晓。
四个故事虽然在具体人物和情节以及结局上有出入,但其始终不变,贯穿四个不同故事始终的故事形态却是一致的。
关键字: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形态关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分析已是由来已久,不管是人物还是故事所传达的社会背景,以及其隐喻的批判,都出了不少的成果和专著,在今日社会还将其以影视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
那么关于它的故事形态学分析又如何呢?一、问题提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从中国的故事形态学调度看,它的主题是什么?人物构成上如何?故事是如何发展的?有什么转折与起伏?四个故事是否在发展上有相似性或共同性?故事的结局如何?等等。
二、目的意义:通过对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形态学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来认知中国本土故事的构造,试图寻找一种中国民间故事构造的一般、普遍的规律。
为认识中国民间故事,提供一个故事形态学分析的参考,进而认知中国的民间故事。
三、研究主题:1、故事主题2、人物(男女主人公)3、时间(“从前、、、,”“具体、、”时间)4、环境(生长环境、主人公的相遇环境)5、故事的发展、转折与起伏及其原因6、故事的结局四、文献回顾:针对提出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主题,对前人关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研究,作如下的文献回顾:《白蛇传文化的人类学解读》中,从“人类学视角对白蛇传中的核心文化符号进行分析”,运用“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白蛇传文化的故事演绎模式、空间传播与纵向流传及其文化功能进行解读”。
,避免了“从纯粹文学的层面来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整体上的探讨”。
开创了“从人类学的视角从整体上对白蛇传文化进行探讨”。
《孟姜女传说的价值与现实意义》中,从民间传说的“当代人文意义”,阐释了民间传说对于当今社会人文的影响和作用,并从“历史情境和文化发展脉络中来理解传说”,对“民间传说的历史性与现代性”加以比较研究,解读“孟姜女传说的特点”、“女性的悲情表现”、“传说的人文内涵与创意之可能”,进而剖析出人物的生长环境对其性格塑造的影响,再看“故事文本的现实性”。
最后,对近三十年孟姜女研究进行梳理,又以“淄河四村民间信仰调查该说”看孟姜女在民间信仰中的位置,和“孟姜女故事在淄河地区人生礼仪的缺位性分析”,以及在“淄河地区孟姜女小调中来看孟姜女的性格特征”,再看“民俗文化之根”。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首。
《牛郎织女传说的流变及其现实意义》中,从“牛郎织女传说的来源及发展演变过程”、“民族心理背景角度分析牛郎织女传说”、“传说的文化意蕴看牛郎织女神话”、“人自身角度看牛郎织女神话”等四个方面,对牛郎织女故事做了一个剖析,揭示和挖掘中国人世代的爱情观、道德观和婚姻观。
然而,在刘红《“四大传说”与民众对人自身的思考》中,关于四大民间故事的研究则更侧重于人这个主体本身作为生命存在和作为社会性存在,即“‘四大传说’的主旨在于礼赞真挚的爱情及主人公追求幸福、勇于反抗的精神,并通过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揭露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这一见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为指导,揭示了‘四大传说’的社会意义和悲剧根源。
但是,同任何艺术一样,民间传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多维认识,尤其是对绵亘千年、流播广泛的‘四大传说’而言,其所沉积、涵摄的文化意蕴必然是多层次、多角度的,而且,其中定有触及民族心理深层的内涵。
”刘红从“对人类自身的肯定和骄傲”、“对生命理想的理解和追求”、“对人生苦难的认识和反抗”等三个方面,对“四大传说”做了系统的分析,进而揭示出其对人自身的意义。
综上所述,前人关于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研究,多涉及故事对社会、民众以及人自身的影响和意义,在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形态学方面的分析还未涉及或者说未有大量的研究。
五、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的故事形态学分析:(一)、时间:1、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前、、、、、”2、白蛇传:“清明时分”3、牛郎织女:“从前、、、、”4、孟姜女哭长城:“清朝时候”四大故事在一开头都有时间说明,尽管不尽相同,但都对故事的起始做了一个时间上的定位。
(二)、出场人物介绍及环境环境:(主人公生长环境、故事主人公相遇环境)1、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
”介绍祝英台出生于地主家庭。
2、白蛇传:“清明时分,西湖岸边花红柳绿,断桥上面游人如梭,真是好一幅春光明媚的美丽画面。
突然,从西湖底悄悄升上来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
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
”介绍许仙和白素贞的相遇环境。
3、牛郎织女:“从前有个人叫牛郎,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
”介绍牛郎的生活环境。
4、孟姜女哭长城:“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
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
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介绍孟姜女和范喜良的想与环境。
(三)、主人公动态及奇遇:1、梁山伯与祝英台:祝英台:“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
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祝英台通过挣扎获得了父母的同意,女扮男装去上学,为其与梁山伯相遇开启了闸门。
2、白蛇传:“人怎么会从水里升出来呢?原来,她们是两条修炼成了人形的蛇精,虽然如此,但她们并无害人之心,只因羡慕世间的多彩人生,才一个化名叫白素贞,一个化名叫小青,来到西湖边游玩。
”因白素贞来西湖玩,使其与许仙相遇有了可能。
3、牛郎织女:“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织女的行为,为其与牛郎的相遇奠定了一个浪漫的基础。
4、孟姜女哭长城:“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
”设置了一个情景让孟姜女先遇到范喜良,如果换了别人说不定会将范喜良交出去。
(四)一见钟情在一起:1、梁山伯与祝英台:“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
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
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
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二人一见如故、相互欣赏、彼此爱慕,并很快地走到了一起。
2、白蛇传:“偏偏老天爷忽然发起脾气来,霎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被淋得无处藏身,正发愁呢,突然只觉头顶多了一把伞,转身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撑着伞在为她们遮雨。
白素贞和这小书生四目相交,都不约而同地红了红脸,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
小青看在眼里,忙说:“多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
”那小书生道:“我叫许仙,就住在这断桥边。
”白素贞和小青也赶忙作了自我介绍。
从此,他们三人常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过了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并开了一间“保和堂”药店,小日子过得可美了!”二人一见钟情,彼此爱慕,结为夫妻,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3、牛郎织女:“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
”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接着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起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牛郎因织女勤劳漂亮而爱慕,要求之女留下来,织女因牛郎生活辛苦也愿留下来和她生活,二人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4、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
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孟姜女就下范喜良,因他眉清目秀而喜欢上了他,而范喜良也因孟姜女善良救下他而爱上了孟姜女,两人互相爱慕,心心相印,准备结为夫妻过美好幸福的生活。
(五)分离、恋恋不舍:(因时间、家人、外人及政治力量等因素导致的分离)1、梁山伯与祝英台:“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
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
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
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
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
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因为时间因素二人分离,但彼此已深爱对方,念念不忘。
2、白蛇传:“可是,“保和堂”的兴隆、许仙和白娘子的幸福生活却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就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
因为人们的病都被白娘子治好了,到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就少多了,香火不旺,法海和尚自然就高兴不起来了。
这天,他又来到“保和堂”前,看到白娘子正在给人治病,不禁心内妒火中烧,再定睛一瞧,哎呀!原来这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条白蛇变的!法海虽有点小法术,但他的心术却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