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鸡健康养殖与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208.67 KB
- 文档页数:2
蛋鸡健康养殖关键技术讲座蛋鸡旳喂养管理目旳在于最大程度地为产蛋鸡提供一种有助于健康和产蛋旳环境, 充足发挥其遗传潜能,生产出更多旳优质商品蛋。
一、环境控制(一)温度控制产蛋鸡旳生产合适温度范围是13℃~25℃, 最佳温度范围是18℃~23℃。
相对来讲, 冷应激比热应激旳影响小。
在较高环境温度下, 约在24℃以上, 其产蛋蛋重就开始减少;27℃时产蛋数、蛋重减少, 并且蛋壳厚度迅速减少, 同步死亡率增长;达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 温度在43℃以上, 超过3小时母鸡就会死亡。
(二)光照技术为使母鸡适时开产, 并到达高峰, 充足发挥其产蛋潜力。
在生产实践中, 从20周龄开始, 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 使产蛋期旳光照时间逐渐增长至14~16小时, 然后稳定在这一水平上, 直到产蛋结束。
采用自然光照旳鸡群, 如自然光照时间局限性, 则用人工光照补足。
为了以便管理, 可以定为: 无论在哪个季节都是早6点钟到晚20~22点钟为其光照时间, 即每早6点钟开灯, 日出后关灯, 日落前再开灯至规定期间。
完全采用人工光照旳鸡群, 可从早6点钟开始光照至20~22点钟结束。
(三)湿度产蛋鸡环境旳合适湿度是60%~65%, 但在40%~72%旳范围, 只要温度不偏高或偏低对鸡影响不大。
高温时, 鸡重要通过蒸发散热, 假如湿度较大, 会阻碍蒸发散热, 导致热应激。
低温高湿环境, 鸡散失热较多, 采食量大、饲料消耗增长, 寒冷时会减少生产性能。
在喂养管理过程中, 尽量减少用水, 及时清除粪便, 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等, 都可以减少舍内旳湿度。
(四)通风换气通风换气可以补充氧气, 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 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和合适旳温度, 它与舍内旳温、湿度亲密有关。
炎热季节加强通风换气, 而寒冷季节可以减少通风, 但为了舍内空气新鲜要保持一定旳换气量, 鸡舍中对鸡只影响较大旳有害气体是下列几种: (1)二氧化碳: 重要是鸡群呼吸时产生旳, 一般规定鸡舍中旳含量不超过0.2%。
养殖园区23蛋鸡健康高产养殖技术及经营管理田亚东(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省鸡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童点实验室,河南省家禽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0)1现代蛋鸡发展趋势1.1现代高产蛋鸡的品质高成活率:育雏育成期98%,产蛋期95%;适时的开产日龄:140天产蛋率50%;平稳均衡的产蛋曲线:高峰产蛋率95%~ 96%;适当的蛋重:32周60~63克,70周63〜66 克;较低的药品投人:<2元/只;适当的淘汰鸡体重:70周1.9~2.1千克。
1.2蛋鸡育种年度进展1.3目前蛋鸡的生产水平蛋鸡理想和实际生产水平的差别1.4目前蛋鸡选育目标伊沙(ISA)公司“100-500计划”“100-500计划”是伊沙(ISA)公司于2011年提出的。
该公司育种部技术指导Frans vanSambeek 在 W orld Poultry 发表文 “Breeding for500 eggs in 100 weeks”2013年该公司在内部刊物上再次强调这一计划的实施“ISA is breeding for 500 eggs”,并引用该公司资深遗传学家Jeroen Visscher的话说“为商品蛋生产者提供不经换羽的500枚优质鸡蛋的育种目标可望在2020年达到。
1.5现代蛋鸡品种育种方向体重小型化,采食少量化,早熟化,高产化,抗病力强,死淘率低。
表4原基本预防用药程序商品蛋鸡1t本预防用药程序日龄俥用药品作用方法用量(17万只)备注1~5恩诺沙星开口饮水9瓶X1升=9千克10%1~5酸化剂开口饮水维生素开口饮水12~15葵氣奎脂抗球虫饮水180包X200克=36千克10%20~25沃尼妙林抗K S呼吸道饮水150包XI00克=15千克10%多西环素抗M S呼吸道饮水45包XI 〇〇〇克=45千克10%45~48泰乐茴素抗喉炎副反应饮水60^0X1000克=60千克10%转群替米考星转群呼吸道饮水105瓶X1升=105千女10%V c抗应澈饮水120^125益生菌净化肠道饮水125^130维生素补充营荞饮水135~140阿莫西林消输卵管炎饮水120包X1千克=120千克10%产蛋高峰卮,添加预防及治疗类抗菌素至少6次=200®X1千克X6次=1200千克表5 改进后基本预防用药程序商品蛋鸡基本预防用药程序日龄商品名成份作用方法用量备注1~20益新爱可贞芪增免散a甘露聚糖、T因子中兽药增强免疫力1~5酸化剂甲酸、乙酸增加肠道发育饮水益生菌枯萆芽孢杆菌增加肠淇发育饮水12~15敌可齐萃氣奎脂抗球虫饮水50千克20~25亚易林卡那霉素抗细茴感染注射40千克45~48牡荆油牧荆提取物抗喉炎疫苗及应饮水转群麻杏石甘颗粒麻杏石甘抗呼吸道拌料多西环素转群呼吸道饮水100千克冬季伸用100亚易林卡那霉素抗细菌感染注射60=F•克液体维生素维生素抗应激饮水产3•高峰后,添加预防及治疗类抗苗素至少6次=200^3.X1千克X6次=120C F f克(上接第20页)化的免疫操作手册和专业免疫 队伍,保证免疫的有效性。
五黑鸡野外放养方法及疫病防控技术-养鸡技术五黑鸡在我国属于比较稀有的珍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
外型具有黑冠、黑羽、黑皮、黑肉、黑骨的特性,故名为五黑鸡;由于鸡肉中黑色素和黑色胶体、氨基酸含量丰富,脂肪少、胆固醇含量极低和肉质细嫩鲜美,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天然营养保健禽类食品。
我们今天介绍的是:五黑鸡野外放养方法及疫病防控技术,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一、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1.养殖场地的选定应选择地势平缓、有清洁水源,向阳、远离住户的竹林、果林地作为五黑鸡的养殖场。
在养殖区门口设立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剂,禁止闲杂人员和其他家畜进入放牧区。
按每亩养殖100~200羽鸡确定养殖场面积,打上木桩围上竹枝或系上遮阳,围栏高2.0~2.5米,下面用泥土压实,防止人畜进入和五黑鸡出逃。
2.建设简易鸡舍在放牧区内选择一块地势高、排水畅通的地方建造鸡舍,舍宽5米,长20米,或按需而定(按每平方米10~15羽鸡计算)。
鸡舍一般坐北朝南,窗户前墙开一排、后墙开两排,栖架下设一排较小的排气窗,窗户面积占鸡舍面积的1/10,上钉铁丝,四周用砖墙或用厚农膜,顶棚用彩钢瓦覆盖(但要加盖遮阳或盖毛草遮阴),门开在南面一侧,门的大小以人和鸡出入方便为宜,舍内北面设栖架,用宽2.5~3.0厘米的竹条搭成,每条之间留出2.5厘米宽的空隙,栖架高1米左右,长度要充足,南半部分空出,铺上垫料,以便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在舍内喂鸡。
3.备足放养设施准备充足的饮水器(每100羽鸡1个)和食槽(3厘米/只)。
在放养前进行场地消毒,鸡舍和舍外较近的场地进行平整后,喷洒石灰水消毒并铺好垫料。
二、野外放养要求1.仔鸡的保温与饲养选鸡苗:选择个体健壮、抗病力强、健康活泼的苗种。
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确定,以每平方米30羽雏鸡计算,将温房分为若干小区,按每小区饲养500~600羽鸡设计。
1~3周龄的仔鸡抵抗力差,需在温室内饲养,不能直接放入野外放养,因此一定要创造一个适温的生长环境,为其快速生长打好基础。
如何预防小鸡猝死概述小鸡猝死是指幼小的鸡只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的现象。
小鸡是养殖业中的重要资源,因此预防小鸡猝死对提高鸡只的存活率和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预防小鸡猝死的方法和措施。
做好鸡舍环境管理鸡舍环境对小鸡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鸡舍环境管理的措施:1.保持适宜的温度: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应该保持鸡舍内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使用合适的加温设备,如加热灯或电热毯,以确保小鸡保持温暖,并避免因低温而猝死。
2.控制湿度:湿度过高会增加小鸡的感染风险,导致猝死的概率增加。
使用适当的通风设备,确保鸡舍内的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3.保持空气质量: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对小鸡的健康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和废料,确保鸡舍内空气流通良好,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提供适宜的饮水和饲料适宜的饮水和饲料供应对小鸡的生长和健康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措施:1.保持饮水器和饲料器的清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和饲料器,确保饮水器中的水清洁无污染,饲料器中的饲料干燥。
2.合理控制饮水和饲料供应量:饮水和饲料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小鸡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确保每只小鸡都能均匀地获得足够的饮水和饲料。
3.选择优质的饲料:提供优质的饲料,包含足够的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小鸡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和猝死的发生。
预防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相关的预防疫苗接种措施:1.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根据小鸡的生长阶段和养殖环境,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在适当的时间给小鸡接种必要的疫苗,提高其免疫能力。
2.确保疫苗接种的合理存储和使用:疫苗需要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过期或变质。
同时,正确使用疫苗,按照说明书和专业人士的建议进行接种操作。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生物安全措施的建议:1.限制鸡场的外界人员进出:外界人员容易带入病原体,增加小鸡感染风险。
建立鸡场的出入管理制度,限制外界人员的进入。
林下生态优质鸡养殖关键技术要点摘要: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貌特征为主,山高林密,坡多田少,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山区的农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养殖业为主。
因此,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的生态鸡养殖,因肉质鲜美、市场前景好,在脱贫攻坚期间在贵州山区得到大力推广,但很多地方的林下生态鸡养殖不能持续发展,主要是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掌握,导致死亡率高、养殖成本增加,获得的经济效益不明显而退出此种养殖模式。
本文作者从事林下生态鸡养殖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和关键技术,通过总结分析,提炼出的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鸡的死亡率,提高品质,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很好的收益。
关键词:林下;生态鸡养殖;关键技术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上升,无抗养殖、肉质鲜美的优质肉食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而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式是仿造农村土鸡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采取的一种养殖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条件、养殖技术,才能饲养出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
本文就对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关键技术进行探究,让该技术为山区养殖农户获得好的收益,让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更多的绿色健康美食。
一、林下生态鸡养殖的优点(一)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提供绿色、健康的优质肉食品林下生态鸡养殖不同于工厂化的高密度养殖,这是一种仿生态的养殖方式,鸡的生长、生活环境得到释放它的天性而获得优质的肉食品。
一是鸡在空气清新、阳光照耀、虫草丰富的林地内奔跑、觅食,更有利于鸡的生长、生存条件,很不容易生病,不需要投药进行防治,可以获得无抗肉食品;二是鸡在林间采食虫草、饮用山泉水,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来源,加上奔跑运动,沐浴阳光,此种方式养出来的鸡,营养更加丰富,肉质更加紧实,口感更加鲜美。
(二)林下生态鸡养殖,可以实现生态资源优势互补林下生态鸡养殖,特别是在经济林下放养适度的鸡群,鸡可以为林地除虫、除草,为经济林木减少虫害和除草农药的施用,有利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同时鸡在林地内排出的粪便,可以为经济林木提供有机肥料作养份,不需要像工厂化养鸡方式为鸡的粪便增加处理的设施设备,养鸡和种树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势互补,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老母鸡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本文介绍了老母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介绍了选种和繁殖的重要性,包括选择优质品种、科学选配鸡群、合理营养饲养等方面。
接着详细介绍了母鸡的饲养管理,包括场地选择、饲养环境、饲料与水的科学搭配,以及疾病的防治等。
最后强调了注意事项,包括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适当的灯光管理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可以提高老母鸡的产蛋率和生存率,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正文:一、选种和繁殖选种是高产高效养殖的基础,所以选择质量优良、品种纯正的老母鸡非常重要。
应该优先选择大型、抗病力强、产蛋率高的优质母鸡品种,如杂交种、同系种等。
在选配鸡群时,应根据鸡群的母系性状和公系性状来进行科学选配,以提高鸡群的产蛋性能和生长速度。
繁殖方法包括天然养殖和人工养殖两种。
天然养殖一般指母鸡自然受孕,卵子在鸡体内受精后下蛋而孵化。
而人工养殖是指通过人工收集、存储和配置精子与卵子,以人工控制的方式进行受精和孵化。
人工养殖通常能够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二、饲养管理1. 场地选择: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干燥并且方便管理的场地。
避免选址在陡坡或沾水严重的地方,以防水、气甚至疫病造成影响。
2. 饲养环境:确保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宜,能够为老母鸡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特别是初孵小鸟和新添母鸡入群时,对环境要求更为严格。
3. 饲料与水的科学搭配:老母鸡需要适量、均衡的营养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和产蛋的需求。
应选择优质饲料,并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方,包括粗蛋白、能量、氨基酸、钙磷比例等。
同时要确保给老母鸡提供清洁卫生、新鲜充足的饮用水,防止水源污染和缺水情况的发生。
4. 疾病的防治:要加强饲养管理,并定期进行疫病检查。
遇到疫情要及时隔离疫区,进行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定期为母鸡进行疫苗免疫的注射,以增强其抵抗力和生存率。
三、注意事项1. 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对老母鸡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定期清除粪便和死鸟,并保持产蛋区域的清洁干燥。
鸡肉的质量保障措施鸡肉的质量保障措施一、前言鸡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主要肉类之一,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
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鸡肉的安全和质量,生产者和监管部门应当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障措施。
二、生产环节中的质量保障措施1.养殖管理养殖管理是确保鸡肉质量的第一步。
饲养环境应符合规定的标准,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良好,避免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养殖过程中饲料的选购和管理也十分重要,应选择优质饲料并进行科学配比,合理补给饲料,确保禽类的健康生长。
2.疫苗接种针对禽流感等疫病的流行,养殖场应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禽类的健康。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等疾病的传播。
养殖场应确保疫苗的质量,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3.用药安全养殖过程中如出现疾病需要进行治疗,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禁药期等,确保鸡肉的安全。
4.环境卫生养殖场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禽舍,消毒饮水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确保环境的洁净和卫生。
同时,养殖场应严控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对鸡肉质量的影响。
三、屠宰环节中的质量保障措施1.屠宰设施屠宰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设备齐全,能够满足屠宰的要求。
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避免屠宰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2.屠宰操作屠宰过程中应遵循卫生操作规程,确保鸡肉的卫生和安全。
屠宰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掌握屠宰技术。
同时,屠宰过程中应限制人员接触鸡肉,减少污染的可能性。
3.屠宰检验屠宰检验是确保鸡肉质量的重要环节。
屠宰后的鸡肉应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气味、肉质等方面,同时还包括微生物检验和残留农药等方面的检验。
四、加工和销售环节质量保障措施1.加工环节鸡肉的加工环节包括去毛、解剖、分割等过程,应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鸡肉的卫生和安全。
肉鸡健康养殖的技术介绍一、选择优质高产的肉种鸡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具有高产性能,抗病力强并能生产出优质后代的种鸡品种,净化种鸡,防止疫病垂直传播。
二、严格选雏雏鸡须孵自52~65克重的种蛋,同一批雏鸡应来源于同一父母代鸡群。
雏鸡羽毛良好,清洁而有光泽。
脐部愈合良好,无感染,肛门周围羽毛干爽。
行动机敏、活泼,握在手中挣扎有力,鸡爪光亮如蜡。
三、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地势高,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三废”污染区的地方,同时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用水须达到居民生活用水的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食品标准。
周围环境要安静,分散建场,不搞密集小区养殖。
四、规范化饲养饲养者要重视动物的福利,采用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
无公害肉鸡产品的生产以加强饲养管理无主,改善舍内小气候,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重视疾病预防以及早期检测与治疗工作,减少和杜绝禽病的发生,减少用药。
根据鸡的日龄特点,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保障舍内空气质量良好,做好通风管理工作。
根据肉鸡的生物钟、生长规律及发病特点,制订科学光照程序与限饲程序,用不同的配方饲料饲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肉鸡,以使日粮营养成分更接近肉鸡营养需求,并可提高饲料转化率。
五、强化生物安全鸡舍内外、场区周围搞好环境卫生。
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过多,用具安置要有序,经常杀灭舍内蚊蝇。
场区内要铲除杂草,不能乱放死鸡和垃圾等,保持经常性良好的卫生状况。
场区门口和鸡舍门口要设有消毒池,并经常保持烧碱有效浓度。
饲养管理人员要穿工作服,鸡场要限制外人参观,更不准运鸡车进入。
选用的疫苗必须质量可靠。
免疫程序要适合当地疫情和本场实际。
合理使用兽药,严禁使用人类专用抗生素和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
建立兽药使用详细档案。
并在清群后保存2年。
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拟定科学的给药方案,严格按疗程给药,正确联合用药,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并建立药物使用档案,严格用药管理。
选用高效、低廉、使用方便,对人和家禽安全、无残留毒性,并且在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