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十月联考GCT语文30题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5
月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10届高三2011辽宁省沈阳二中分)75阅读题(满分第Ⅰ卷分)3分,每小题9题。
(3—1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感冒有“流行性”和“普通性”之分。
前者十年左右暴发一次,来势凶猛,起步急骤,传播迅速,常殃及数国甚至数十国;后者起步较缓,传播多局限于某个范围、某个地区,但但流行性感临床症状基本相似。
系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两种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经常发生。
有时让人防不胜防。
两种感冒都会被反复传染,有的会导致死亡。
冒患者的病情往往很严重,病菌可乘“气”而入呼吸道始终与外界相通,从婴儿落地始,呼吸道是个开放性器官。
余种病毒中,最重160%是病毒,而在目前发现的90造成感染。
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中要的是流感病毒。
迅速产生免疫系统即作出反应,一旦有病毒侵扰,流感病毒侵入细胞后并非畅行无阻。
抗体;或将已有病毒寄居的干扰素等物质会“中和”病毒使之丧失进入细胞的能力;细胞、有的病毒借咳嗽、在此情况下,使其无法侵入缝隙。
或封锁细胞表面,防其繁衍;细胞溶解,凡与免疫系统的“识别”和“记忆”能力也很强大。
有的被吞噬细胞吃掉。
喷嚏溜出体外,目前但流感病毒善于改头换面,日后一来即被其识破并歼灭。
之相遇过的病毒均被其牢记,年准3整个变异过程需要以甲型最为善变。
丙三个“型”之中,乙、已发现的流感病毒甲、10年积累,8备、其形态与原型截然不一旦完成变异即为一新“亚型”,年左右方能完成。
约一周后才能免疫系统过去的免疫物质失去了作用,这种面目一新的病毒侵入人体时,同。
流感病毒就是这就使病毒有足够时间进入细胞繁衍。
组成新的免疫物质与新亚型病毒对抗,这样才得以横行于世。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又称“伤风”。
由于病毒群中分种,种中分型,多群、多种、多型实貌似一种病毒反复感染,引起相似症状,你出我进闹事于呼吸道,组成庞杂的病毒团伙,一旦人体大坐以待时。
有些病毒长期栖息于鼻咽部位形成“基地”,则多种病毒轮番侵袭。
广东深圳市翠园中学2012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2011、10、17)本试卷共8页。
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A. 拘泥nì蜷曲quán羞赧nǎn鞭笞chīB. 按捺nè讹诈é接洽qià掮客qiánC. 嫉妒jí媲美pì畏葸xǐ卓越zhuóD. 僭越jiàn豆豉chǐ侥幸jiǎo香蕈xùn2.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示威活动,从2011年9月17日开始,近千名美国民众首当其冲,在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此次活动,意在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为富不仁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
目前,骨牌效应已然显现,该活动已蔓延至美国境内多座城市,并已扩展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
A. 如火如荼B. 首当其冲C. 为富不仁D. 骨牌效应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接受央视《小丫跑两会》采访时就透露,广东计划花一年时间内解决60万左右流动人口的入户问题。
2011年十月在职联考GCT真题(语文含答案)第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测试(50 题,每题2 分,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1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三国时代,英雄倍出,人才挤挤。
B 做学问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墨守成规。
C 守军指挥官被敌人三翻两次的挑衅激怒了。
D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或许有一天我们将会知道究竟这里发生了什么,以避免这种悲惨事件不再发生。
B.我从小学习钢琴,音乐带给我许多别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验到的感受。
C.凤凰电视台在美落地,该台总裁表示凤凰卫视将继续扮演中美之间友谊的桥梁。
D.你是我最心爱的人,这些年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我却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你。
5.下面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他走了三小时了。
B 买房了就送家具。
C.县里来了工作组。
D 在邮局里寄包裹。
6.下面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陆王学派”的代表是明代陆九渊和王阳明。
B.苏轼是著名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C.欧洲中世纪流行的骑士文学,一般以歌颂爱情为主,多从古希腊、古罗马帮事取材。
D.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是明末小品文的名篇。
7.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写春天乘船顺风而行,在船上看云的错觉。
从全诗看,“百里榆堤半日风”一句的确切意思是A.百里河岸都是榆树,春风吹了半天。
描写河道两岸风景之美。
B.百里河岸都是榆树,船在风中行了半天,形容船行时间之久。
C.小船顺风而行,半天时间就已行过百里。
形容船行之快。
D.风吹了半天,小船在河中行过了百里。
形容路途之长。
8.苏轼《潮洲韩文公庙碑》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文公”是指A.韩非B.韩信C.韩世忠D.韩愈9.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塑造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10月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禅宗/巉岩伉俪/沆瀣福祉/旨意拈花惹草/蔫头蔫脑B、霁月/济济盈眶/匡正朝暾/吞吐地崩山摧/峥嵘崔嵬C、祛除/黢黑殷红/湮没悚然/怂恿槁项黄馘/殒身不恤D、夜唳/战栗蹙额/箭镞澄澈/掣肘妍媸毕露/魑魅魍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伫立吊书袋迥然不同根深谛固B、精捍无端崖冷酷樨利稗官野史C、日晷挖墙脚钻之弥坚风烛残年D、饿殍肥唣泡草菅民命辘辘饥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得发出“年岁不饶人”的感叹。
B、进入21世纪,美国鹰派依旧把冷战时期军事结盟的旧习奉为圭臬,不肯把自己纳入国际社会的行为规范之内。
C、可在空中持续飞行长达五年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一经问世,石破天惊,一举打破了无人驾驶机的飞行时间记录。
D、近年来,由于进行新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沿用多年的中小学教科书纷纷改头换面,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学生的手中。
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
B、年味淡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还是其中另有原因?我们是漠然置之?还是积极主动的去做什么?C、什么是尊严?词典上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其实,尊严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D、《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录了古籍3503种。
它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条目非常清晰,让查阅者一目了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0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世界园艺博览会历届占地面积最大、活动最丰富、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
B、2010年9月28日,成都市民迎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刻,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进入试运营,成都引领西部迈入了地铁时代。
高三十月联考语文科试题小心一点噢!祝你考试成功!特别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注意仔细对照选项和原文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言之现代生命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
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
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
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
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诗词、句意理解、)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一、选择题(15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08年第7题)“天才并不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能聚集光至燃点的特殊透镜。
”这句话的意思是:(A)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才华出众,而在于他善于发挥别人没有的特长。
(B)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有多种才能,而在于他能综合发挥这些才能。
(C)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比别人有更多才能,而在于他能集中发挥这些才能。
(D)天才之为天才,并非由于他的才华有更多光芒,而在于他能逐渐发挥这些光芒的能量。
2 (2008年第8题)火车票上有“限乘当日当次车,在×日内到有效”的说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日内乘车,×日内到达有效(B)若不乘当次车,当日到达也无效(C)可以在第×日乘车,当日到达有效(D)限乘当日当次车,若中途下车,×日内到达有效3 (2009年第7题)说话写文章,都应该根据场合和对象的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达。
下列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老王:“这是我家乡的特产,请您务必收下。
”小李:“那我就笑纳了。
”(B)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本人。
我也是第一次以评论员的身份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感受,也特别希望大家来拜读。
(C)马来西亚的杨福景曾师从现担任羽毛球教练的前国手杨阳,其打法颇有杨阳的遗风,有“小杨阳”之称。
(D)在我生涯的这最后一两个月当中,公旦先生,您就是我最敬仰的一位师尊。
二、填空题(15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4 (2003年第9题)王实甫《西厢记》有云:“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这里表达的情感是:(A)恨青春不再韶华易逝(B)望时光停留能多相聚(C)忧离别太久长夜难熬(D)叹相见恨晚缘分尚浅5 (2003年第10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2011年初中毕业班“十校联考”试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②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在夏夜静谧的田野里,每个角落里都传出昆虫的歌唱。
萤火虫在星光中跳着舞蹈,金钟儿的歌喉如同月光一般的qīng cuì()(),蟋蟀的歌声不太动听,但充满了热情,还有无数不知名的昆虫在吟唱,(这里起来,那里下去。
形容接连不断),无边无际,huì jù()()成了歌唱的海洋。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概括注释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成语。
(3)这段描写,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宁静夏夜的赞美。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她敢作敢为,霸道泼辣。
一方面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方面剥削者的意识已经渗透到她的灵魂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庭的占有者、支配者。
这个人物是:。
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
后来她与祥子在接触过程中慢慢产生了感情。
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和屈辱的生活而自杀。
2011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24分,每小题4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恶.心厌恶恶..贯满盈B. 模.型模.样模.棱两可C. 剥削.瘦削削..足适履D. 荷.花荷.载荷.枪实弹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不胫而走旁证博引即往开来B. 鞭辟入里变本加厉瑕瑜互见C. 轻歌曼舞始作勇者一愁莫展D. 以逸代劳谈笑风生变换莫测3.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_______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
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__。
③舟曲地区多处山洪________,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A.演化终止暴发B. 演化中止爆发C.变化终止爆发D. 变化中止暴发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毕业后,同学们虽然天各一方,不能常常见面,但是一直都藕断丝连....,彼此牵挂。
B. 老师强调,班委成员之间要注意团结协作,要在分庭抗礼....中共同推进班集体发展。
C. 竞争对手的公司成立较晚,却后来居上,迅速占领的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
D. 在这次国际杂技邀请赛中,中国队参赛选手又拿出了不少令观众拍案叫绝....的作品。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在交通路口设置了“非机动车禁驶区”,机动车就可以免受非机动车的干扰,从而加快行车速度。
B.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人类走出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困境的重要选择。
C.如果美术工作者看不到儿童自身发展的主动性,过早地让他们接受专业绘画知识,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儿童发展的枷锁。
D.为能够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进驻本市高科技园区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将为此类人才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政策。
6.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和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全国2011年10月自考试题大学语文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认为,为文立言的根本是( )A、"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B、"行之乎仁义之途"C、"惟陈言之务去"D、"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2.司马光指责王安石新法是"生事",王安石在《答司马谏义书》中驳斥这一指责时,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 )A、新法是"受命于人主"B、新法是"辟邪说,难壬人"C、新法是"为天下理财"D、新法是"举先王之政"3.下列《论毅力》中的论断,说法不够严密的是( )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B、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D、盘根错节之既经,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4.为了证明中国是一个"人肉筵宴的厨房",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
"这里所运用的两种论证方法是( )A、对比与例证B、类比与对比C、演绎与类比D、例证与演绎5.在《选择与安排》中,朱光潜以"常山蛇阵"为喻证,是为了说明( )A、安排材料要突出文章主旨B、刻画人物要抓住典型细节C、艺术品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D、层次安排要做到轻重分明6.在《论学问》中,培根用"射箭有益于胸肺"来证明"精神的缺陷都可以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7.下列议论文中,结论全部包孕在反诘句中的是( )A、《秋水》B、《赵威后问齐使》C、《答李翊书》D、《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持重,为国焦虑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9.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十月联考GCT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磊.落蓓蕾.羸.弱经年累.月
B.兴.奋荇.菜悻.然幸.灾乐祸
C.呐.喊木讷.出纳.按捺.不住
D.折.服海蜇.谪.居浅尝辄.止
2、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义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栉风.沐雨风.声鹤唳附庸风.雅
B.强.弩之末强.人所难博闻强.记
C.动.人心弦兴师动.众惊心动.魄
D.秣马厉兵.短兵.相接弃甲曳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学习近代史和现代史,使大家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B.这里展出的是战国时期新出土的文物。
C.靠浪费资源,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表面繁荣,只能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D.今年,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完成宏观调控。
4、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咬死了猎人的狗怎么办?
B.只有少数的老师和同学投了反对票。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走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气愤。
D.相同的或类似的题材,在不同思想的作家笔下,可以写出截然不同的作品。
5、下列句中的“像”不是比喻的是()。
A.水像天边跳荡的水银
B.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C.他站在那里,像秋天的红高粱一样可爱
D.他的胡须很打眼,像是浓墨写的隶书“一”字。
6、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合称前四史。
B.王维字摩诘,其诗作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C.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D.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7、下列语句中修饰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浔江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有些干部,就怕丢掉乌纱帽。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坡的高峰攀登,从不停止。
8、下列语句中,填写恰当的一组是()。
①_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②远芳侵古道,晴_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③月_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伦《塞下曲》)
④感此伤妾心,坐愁_颜老。
(李白《长干行》)
A.红绿白朱
B.明绿黑红
C.银翠黑红
D.红翠白朱
9、下列文化常识的内容表达不正确的一句是()
A、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中者分别称为秀才、贡士、进士。
B、佛教的祖师为释迦牟尼,主要有阿弥陀佛、玉皇大帝、菩萨、土地等。
C、第一次世界大战始于1914年塞尔维亚斐迪南二世被刺,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标志着大战结
束。
D、中国古代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则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
10、保护环境的目的是()
A、减少污染
B、维持生态平衡
C、保护生物链
D、美化人类居住环境
11、世贸组织的总部设在()
A、纽约
B、华盛顿
C、海牙
D、日内瓦
12、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纪律检查委员会
13、DNA的主要载体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染色体
D、核仁
14、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警告
B、罚款
C、免职
D、行政拘留
15、“光”属于()
A、电磁波
B、机械波
C、声波
D、水波
二、填空题:
16、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①这部法律已由新华社_______播发。
②他们对周边地形进行了_______,决定把钻井竖在两边的草滩上。
③勘察队来到这里,使这偏僻________的山沟平添了生气。
A、授权考察荒芜
B、受权勘察荒凉
C、受权考察荒凉
D、授权勘察荒芜
17、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
①参加植树活动的有工人、干部、解放军________以及大中学校师生。
②一年来,_________文艺评论的文章,他在报上发表了好几篇。
③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_________在大庭广众之中呢?
A、以及对于何况
B、及其对于况且
C、及其关于况且
D、以及关于何况
18、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表单符号,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____①___四库全书简明目录____②___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铝印本___③_____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___④____书目答问补正___⑤_____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引正。
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___⑥____史部的有关部分。
①②③④⑤⑥
A :《》,,;《》,,
B 《》(。
)《》()
C :《》(。
)《》(。
)
D :,,;《》(。
)
19、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__________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A、积极浪漫主义
B、人文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现实主义
20、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古代动物中有一类动物叫蜥蜴,它______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______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
_______古生物学工作者不容易弄清楚它的属性。
_______过去把它放在爬行动物中,______现在把它放在两栖动物中去。
A、不而因此尽管而
B、既又不过既然不是
C、既又因此以致而
D、不而不过以致进而
21、被恩格斯称为“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作家是()
A、意大利的但丁
B、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C、丹麦的安徒生
D、德国的席勒
2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唐代诗人_______提出来的。
A、韩愈
B、柳宗元
C、杜甫
D、白居易
23、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24、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一般地方行政区域的区别主要标志是()
A、立法权
B、司法终审权
C、行政管理权
D、自治权
25、钓鱼岛从何时就明确为中国的领土()
A、明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26、以下不是医学著作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黄帝内经》
27、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家)、体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
B、《北京人》——曹禺——现代——话剧
C、《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英国——诗体小说
D、《欧根﹒奥涅金》——歌德——德国——诗体小说
28、中国京剧发展为唱腔优美、行当齐全的剧种是在()
A、乾隆年间
B、道光年间
C、咸丰、同治年间
D、同治、光绪年间
29、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抽象思维
B、创造性思维
C、形象思维
D、情感思维
30、“交响乐之父”是指()
A、巴赫
B、海顿
C、莫扎特
D、李斯特
十月联考GCT语文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DB;6-10,ADCBB;11-15:DBCCA
二、填空题:
16-20:BDBCC;21-25:ADCBA;26-30:BBD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