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最新版2019年《安规》模拟题库300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6.00 KB
- 文档页数:47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B.责任制C.机构D.组织2.按照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3.安全色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黄色表示()的意思。
A.禁止.停止B.指令.必须遵守C.注意.警告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4.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B.综合C.分期D.分类5.吊装作业分级,按照()不同分级。
A.吊装重物质量B.吊装高度C.起重机械的吊装能力D.吊装难度6.易燃液体着火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如有液体流淌时,应()(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A.阻挡B.围堵C.筑堤D.导流7.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知识,应做好记录及存档工作。
A.安全B.岗位操作C.基本技能D.职业卫生8.()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D.监管部门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D.合同工10.主井提升容器同提升绳的连接应采用楔形连接装置,对此要定期检查,并每隔()年更换一次。
A.5B.4C.3D.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遵守如下规定。
A.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吊起;B.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90%;C.下放吊物时,不应自由下落(溜);应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D.可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12.隐患分级是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分为()事故隐患。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
B.解除劳动合同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D.不予招工
2.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原则上须由具有()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A.乙级
B.甲级或乙级
C.甲级
D.一级
3.()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
B.用人单位
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
D.监管部门
4.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
B.综合
C.分期
D.分类
5.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min。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min,应重新分析。
A.30 30 60
B.30 60 60。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矿山安全法》第26条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A.劳动纪律培训B.专业技术培训C.安全教育.培训D.职业健康查体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职业卫生B.分开C.劳动保护D.隔离3.按照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4.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B.综合C.分期D.分类5.动火期间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A.30 15 10B.15 30 10C.10 20 30D.30 20 106.吊装作业分级,按照()不同分级。
A.吊装重物质量B.吊装高度C.起重机械的吊装能力D.吊装难度7.单位企业是否具备应对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能力。
如: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及储备物资,可满足企业抢险救援需要。
A.应急装备物资B.应急资源C.应急设施D.应急备用资源8.对有毒和腐蚀性固体,不得用()扑救,做好消防水收集处理A.雾状水B.直流水C.开花射流9.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A.无机物B.有机物C.混合物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A.最大量B.临界量C.标准量D.允许值11.国内首次采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论证。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工会法》2.用人单位应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
A.口头B.书面C.集体D.通过公示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职业卫生B.分开C.劳动保护D.隔离4.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B.安全卫生设施验收评价C.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D.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D.合同工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B.综合C.分期D.分类7.动火期间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A.30 15 10B.15 30 10C.10 20 30D.30 20 108.吊装作业分级,按照()不同分级。
A.吊装重物质量B.吊装高度C.起重机械的吊装能力D.吊装难度9.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min。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min,应重新分析。
A.30 30 60B.30 60 60C.30 60 30D.30 45 6010.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原则上须由具有()的化工行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A.乙级B.甲级或乙级C.甲级D.一级11.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
A.预评价报告B.控制效果评价报告C.现状评价报告D.检测.评价报告12.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m,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A.直立.10.15;B.直立.5.10;C.躺倒.15.10;D.躺倒.10.5;13.不应靠近输电线路进行吊装作业。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国内首次采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论证。
A.可行性B.可实施性C.安全与可操作性D.可靠性2.主井提升容器同提升绳的连接应采用楔形连接装置,对此要定期检查,并每隔()年更换一次。
A.5B.4C.3D.23.厂内机动车辆安装牌照并粘贴()标志后,方可以投入使用。
A.安全检测合格B.安全检验合格C.产品合格证D.安全使用证4.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知识,应做好记录及存档工作。
A.安全B.岗位操作C.基本技能D.职业卫生5.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A.无机物B.有机物C.混合物6.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
A.预评价报告B.控制效果评价报告C.现状评价报告D.检测.评价报告7.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安排下岗,并给予一次性补贴B.解除劳动合同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D.不予招工8.安全色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黄色表示()的意思。
A.禁止.停止B.指令.必须遵守C.注意.警告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9.建设(生产)单位应在化工投料试车二个月之前,根据设计文件和《生产准备工作纲要》,编制出(),经过反复修改,不断深化.优化,确保安全可靠。
A.单机试车方案B.联动试车方案C.水运转方案D.总体试车方案10.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监督检查时行使的职权的是()。
A.现场检查权B.当场处理权C.检举权D.紧急处置权11.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m,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之积。
A.当地最低缴费费率B.单位缴费费率C.当地银行最低贷款利率D.当地国有企业最低缴费费率2.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
A.预评价报告B.控制效果评价报告C.现状评价报告D.检测.评价报告3.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
A.劳动防护设施验收评价B.安全卫生设施验收评价C.职业卫生设施验收评价D.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4.安全色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黄色表示()的意思。
A.禁止.停止B.指令.必须遵守C.注意.警告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5.()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D.监管部门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D.合同工7.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min。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min,应重新分析。
A.30 30 60B.30 60 60C.30 60 30D.30 45 608.单位企业是否具备应对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能力。
如: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及储备物资,可满足企业抢险救援需要。
A.应急装备物资B.应急资源C.应急设施D.应急备用资源9.易燃液体着火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如有液体流淌时,应()(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A.阻挡B.围堵C.筑堤D.导流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辨识确定,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A.最大量B.临界量C.标准量D.允许值11.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知识,应做好记录及存档工作。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岩石下列强度中最大的是()。
A.抗拉强度B.抗压强度C.抗剪强度D.抗热强度2.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职业卫生B.分开C.劳动保护D.隔离3.()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D.监管部门4.安全色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黄色表示()的意思。
A.禁止.停止B.指令.必须遵守C.注意.警告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D.合同工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B.综合C.分期D.分类7.动火期间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A.30 15 10B.15 30 10C.10 20 30D.30 20 108.吊装作业分级,按照()不同分级。
A.吊装重物质量B.吊装高度C.起重机械的吊装能力D.吊装难度9.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min。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min,应重新分析。
A.30 30 60B.30 60 60C.30 60 30D.30 45 6010.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A.无机物B.有机物C.混合物11.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之积。
A.当地最低缴费费率B.单位缴费费率C.当地银行最低贷款利率D.当地国有企业最低缴费费率12.国内首次采用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论证。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
A.检查B.监管C.监督D.评价2.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
A.预评价报告B.控制效果评价报告C.现状评价报告D.检测.评价报告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的原则。
A.职业卫生B.分开C.劳动保护D.隔离4.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B.责任制C.机构D.组织5.()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C.企业.科研单位.政府机关D.监管部门6.按照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D.合同工8.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B.综合C.分期D.分类9.单位企业是否具备应对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窒息事故的应急能力。
如:应急指挥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及储备物资,可满足企业抢险救援需要。
A.应急装备物资B.应急资源C.应急设施D.应急备用资源10.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A.员工健康检查B.职业健康监护C.定期健康检查D.职业健康体检11.定期检查专为升降人员或升降人员和物料的提升装置的连接装置及其它有关部分的安全系数,要求其不得小于()。
A.15B.14C.13D.1212.对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严格监测,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按照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要求,隐患分类是()A.生产类和管理类B.生产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C.设备类和工艺类D.人的不安全行为类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类2.吊装作业分级,按照()不同分级。
A.吊装重物质量B.吊装高度C.起重机械的吊装能力D.吊装难度3.动火期间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m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m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A.30 15 10B.15 30 10C.10 20 30D.30 20 104.易燃液体着火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压力及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如有液体流淌时,应()(或用围油栏)拦截飘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A.阻挡B.围堵C.筑堤D.导流5.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A.无机物B.有机物C.混合物6.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原则是:“分类管理.()治理”。
A.彻底B.综合C.分期D.分类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D.合同工8.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m,二者与作业地点间距不应小于()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A.直立.10.15;B.直立.5.10;C.躺倒.15.10;D.躺倒.10.5;9.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是指列入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适用行业目录.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并且达到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的化工企业。
A.数量标准B.最低值C.临界量D.最高值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遵守如下规定。
A.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吊起;B.利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受的载荷不应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90%;C.下放吊物时,不应自由下落(溜);应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D.可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11.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2019《安规》考试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A.规章制度
B.责任制
C.机构
D.组织
2.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
A.检查
B.监管
C.监督
D.评价
3.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之积。
A.当地最低缴费费率
B.单位缴费费率
C.当地银行最低贷款利率
D.当地国有企业最低缴费费率
4.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A.无机物
B.有机物
C.混合物
5.对有毒和腐蚀性固体,不得用()扑救,做好消防水收集处理
A.雾状水
B.直流水
C.开花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