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转速表实验报告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93.50 KB
- 文档页数:6
电机转速控制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电机转速控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来加深对电机控制的理解,并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2. 实验原理
电机转速控制是通过改变电机供电电压或者改变电机绕组的接线方式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采用调制技术来实现电机转速的控制。
3.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电机:直流电机
- 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
- 传感器:转速传感器
- 电源
- 连接线
4. 实验步骤
1. 搭建实验电路:将电机和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并接通电源。
2. 编写控制程序:根据所选的控制算法,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并将其烧录至控制器中。
3. 运行实验:根据预设条件,控制电机的转速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制技术来实现电机转速的控制。
通过对控制程序的设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当调制信号的频率增加时,电机的转速也随之增加,说明控制算法的设计是成功的。
- 通过调整调制信号的占空比,我们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6.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机转速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调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机转速的控制,并且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如何编写控制程序和分析实验数据。
这些都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电机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7. 参考文献
- 电机控制技术原理与应用教材
- 直流电机转速控制实验指导书。
电机转速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机的转速,探究转速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验证理论公式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一致性。
实验器材•直流电机•转速测量仪•多用途测试仪•电阻箱•直流电源•连接线实验步骤1.将直流电机与直流电源相连,通过测试仪测量电机的电流。
2.将转速测量仪与电机连接,确保测量仪的传感器与电机轴心对齐。
3.设置转速测量仪的测量范围,并记录下所选范围。
4.逐渐增加直流电源的电压,记录下每个电压值对应的电机转速。
5.分别测量不同电压下电机的电流,并记录下每个电压值对应的电机电流。
数据记录与分析1.在实验中记录下不同电压下的电机转速和电流数据。
2.绘制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图,并观察曲线的趋势。
3.绘制电机转速与电流的关系曲线图,并观察曲线的趋势。
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机转速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给出结论。
5.使用理论公式计算电机转速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电机转速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根据曲线图的趋势和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随着电压的增加,电机的转速呈线性增加趋势。
- 在给定电压下,电机的转速与电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我们还将实验数据与理论公式进行了比较,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机的转速测量方法,并探究了电机转速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的对比,我们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误差来源,例如测试仪器的精度限制、测量误差、实验条件的不完全控制等。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采取更精确的测量仪器和更严格的实验控制。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获得了实际操作的经验,还加深了对电机转速测量原理的理解,为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实验三电机驱动及转速测量实验1 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通用I/O 口的使用;(2)掌握使用单片机定时器产生占空比可调的PWM 波;(3)掌握使用单片机定时器2 的捕获功能实现电机转速测量的方法。
2 实验电路2.1 硬件原理图电机控制实验箱的原理框图如图1 所示。
2.2 实验装置接口说明控制系统与电机实验箱通过DB9 插头连接,其接口定义如表1 所示。
3 开发环境程序开发调试软件为KeilC,下载软件为S51ISP4 实验要求(1)通过实验箱上的键盘输入调整PWM 波的占空比,具体要求如下:当按键为0 时,其占空比为20%,LED1 显示值为0;当按键为1 时,其占空比为40%,LED1 显示值为1;当按键为2 时,其占空比为60%,LED1 显示值为2;当按键为3 时,其占空比为80%,LED1 显示值为3;(2)将测量到的电机转速显示到实验箱的数码管LED3~LED6 上,转速单位为“转/分”。
5 软件流程图6 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2)程序开发调试软件为KeilC ,下载软件为S51ISP ,先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改变占空比,使用示波器测量转速。
3)硬件连接,将测得转速显示在数码管上。
7 程序#include<reg52.h>#include<absacc.h>#define COMMAND XBYTE[0x1B31]#define DATA XBYTE[0x1B30]#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Pwm 9000#define CountPerMinute 55286000uchar code table1[]={0x08,0x09,0x0a,0x0b,0x0c,0x0d,0x0e,0x0f,0x00,0x01,0x02,0x03,0x04,0x05,0x06,0x07}; uchar code table2[]={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sbit PwmOut=P1^2;long data PwmH;long data PwmL;unsigned int OverFlow=0;void delay(){uchar i,j;for(i=0;i<100;i++)for(j=0;j<100;j++);}uchar PulsNum=0; //脉冲数计数器void initmotor();//电机初始化void inittimer();//定时器初始化void init8279();//8279初始化void dis(uchar num,uchar a);//显示子程序void mode(uchar a);//模式选择子程序void speed_ctr(uchar a,uchar b,uchar c);//速度显示子程序void initmotor(){PwmOut=0; //输出低电平PwmH=4500; //PWM 高低点平各定时4500 个数,即占空比为50%PwmL=4500;}void initTimer(){TMOD=0x01; //定时器0 工作于方式1TH0=65535/256; //定时器0 计数初值设置为1TL0=65535%256;ET0=1; //定时器0 中断允许TR0=1; //启动定时器0T2CON=0x09; //定时器2 工作于捕捉方式TH2=0x00; //定时器2 计数初值设置TL2=0x00;ET2=1; //定时器2 中断允许PT2=1; //定时器2 中断优先级最高TR2=1; //启动定时器2}void init8279(){uchar reg;//清除显示RAMCOMMAND=0xd1;do{reg=COMMAND;}while(reg&0x80);COMMAND=0;//设置工作方式COMMAND=0x32;//设置工作频率COMMAND=0x80;//设置显示RAM}void key_in() interrupt 0{uchar keydata;//键入中断COMMAND=0x40;//读入行列号到keydatakeydata=DATA;keydata=keydata&0x3f;//屏蔽高位keydata=table1[keydata];//得到键值dis(0x80,keydata);//第1位显示键值mode(keydata);}void mode(uchar a){PwmH=Pwm*((a+1)*20-6.53)/0.87/100.0;//求占空比PwmL=Pwm-PwmH;}void Pwm_ctr() interrupt 1{if(PwmOut==1) //当前为高电平{TH0=(65536-PwmL)/256; //计数値赋为低电平时间値TL0=(65536-PwmL)%256;PwmOut=0; //输出低电平}else if(PwmOut==0) //当前为低电平{TH0=(65536-PwmH)/256; //计数値赋为高电平时间値TL0=(65536-PwmH)%256;PwmOut=1; //输出高电平}void speed_ctr(uchar a,uchar b,uchar c){unsigned long speed;uchar speed1,speed2,speed3,speed4;speed=CountPerMinute/(65536*a+256*b+c); //计算转速speed1=speed/1000;//速度最高位dis(0x85,speed1); //速度最高位显示在数码管3speed2=(speed-speed1*1000)/100;dis(0x84,speed2); //速度第二位显示在数码管4speed3=(speed-speed1*1000-speed2*100)/10;dis(0x83,speed3); //5speed4=speed-speed1*1000-speed2*100-speed3*10;dis(0x82,speed4); //6}void time2() interrupt 5{uchar datal,datah;if(EXF2==1) //捕获引起的中断{PulsNum+=1; //脉冲个数加1if(PulsNum==1) //定时器清零{OverFlow=0;TH2=0;TL2=0;}else if(PulsNum==9) //电机转一圈后计算转速{TR2=0;datal=RCAP2L; //读取捕捉值datah=RCAP2H;speed_ctr(OverFlow,datah,datal);TR2=1;PulsNum=0; //脉冲个数清零}EXF2=0; //清中断标志}else if(TF2){OverFlow++; //溢出次数加一TF2=0; //清中断标志}void dis(uchar num,uchar a){COMMAND=num;//选择第几位显示数据a=table2[a];//得到数据的段码DA TA=a;delay();}void main(){inittimer();initmotor();init8279();EX0=1;//开外部中断0IT0=1;//外部中断0边沿触发EA=1;//开中断while(1);}8 实验心得掌握单片机通用I/O 口的使用,掌握使用单片机定时器产生占空比可调的PWM 波,对改变PWM波的占空比的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练习,了解了使用单片机定时器2 的捕获功能实现电机转速测量的方法。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动机实验报告篇一:电机电机学实验报告电机学实验报告实验一直流他励电动机机械特性一.实验目的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各种运转状态时的机械特性二.预习要点1.改变他励直流电动机械特性有哪些方法?2.他励直流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从电动机运行状态进入回馈制动状态?他励直流电动机回馈制动时,能量传递关系,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及机械特性又是什么情况?3.他励直流电动机反接制动时,能量传递关系,电动势平衡方程式及机械特性。
三.实验项目1.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
2.电动及反接制动特性。
3.能耗制动特性。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MEL系列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电机导轨及转速表(MEL-13、MEL-14) 3.三相可调电阻900Ω(MEL-03) 4.三相可调电阻90Ω(MEL-04)5.波形测试及开关板(MEL-05) 6、直流电压、电流、毫安表(MEL-06)7.电机起动箱(MEL-09)五.实验方法及步骤1.电动及回馈制动特性接线图如图5-1直流电流表mA1、A1分别为22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自带毫安表、安倍表; mA2、A2分别选用量程为200mA、5A的毫伏表、安培表(MEL-06) R1选用900Ω欧姆电阻(MEL-03)R2选用180欧姆电阻(MEL-04中两90欧姆电阻相串联) R3选用3000Ω磁场调节电阻(MEL-09)R4选用2250Ω电阻(用MEL-03中两只900Ω电阻相并联再加上两只900Ω电阻相串联)开关S1、S2选用MEL-05中的双刀双掷开关。
按图5-1接线,在开启电源前,检查开关、电阻等的设置;(1)开关S1合向“1”端,S2合向“2”端。
(2)电阻R1至最小值,R2、R3、R4阻值最大位置。
(3)直流励磁电源船形开关和22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船形开关须在断开位置。
测控实验报告电机驱动及转速测量实验实验目的:1.理解电机驱动的基本原理;2.掌握电机的驱动方式及控制方法;3.学会使用光电编码器测量电机转速;4.了解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特点。
实验器材:1.电机驱动装置;2.光电编码器;3.转速测量仪。
实验步骤:1.将电机与电机驱动装置连接,并接通电源;2.设置电机驱动的参数,包括电流、电压等;3.钳住电机的轴心,使其不能转动;4.将光电编码器与电机轴连接;5.将转速测量仪连接到光电编码器,并设置好测量参数;6.解除电机的钳住状态,使其开始旋转;7.启动转速测量仪并记录电机的转速;8.增加电机驱动的电流或电压,再次记录电机的转速;9.重复步骤7和8,直至达到一定的转速范围。
实验数据处理:1.将实验记录的电机转速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不同电流或电压下的转速;2.绘制电机转速与电流或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3.分析曲线的特点,如转速与电流或电压的线性关系、转速的上限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曲线分析可得:1.电机的转速与电流或电压呈正相关关系,增加电流或电压会使电机的转速增加;2.当电流或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机的转速会趋于稳定,不再继续增加;3.电机在低速和高速情况下性能可能有所变化,如启动力矩、转速稳定性等。
实验结论:通过电机驱动及转速测量实验,我们掌握了电机驱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学会使用光电编码器测量电机转速,并了解了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显示,电机的转速与电流或电压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当电流或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机的转速趋于稳定。
此外,电机在低速和高速情况下的性能可能有所变化。
这些实验结果对电机的应用、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电机转速测量实验报告电机转速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机转速测量是电工学中重要的实验之一。
准确测量电机转速对于电机的性能评估、故障诊断以及控制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转速传感器和测速仪器来测量电机的转速,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转速传感器和测速仪器进行电机转速测量。
2. 掌握电机转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分析测量结果,评估电机的性能。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电机、转速传感器、测速仪器等。
首先,将转速传感器安装在电机轴上,并连接到测速仪器。
然后,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源,使其运行,并记录测速仪器上显示的转速数值。
重复多次实验,以获得准确的平均转速。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转速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负载对电机转速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负载的增加,电机的转速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负载的增加会增加电机所需的功率,从而降低电机的转速。
这一结论对于电机的性能评估和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2. 转速传感器的准确性通过对多次实验测量结果的比较,我们发现转速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相对稳定且准确。
然而,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转速传感器对于电机的启动和停止过程中的瞬时变化较为敏感。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滤波。
3. 电机性能评估通过测量电机的转速,我们可以评估电机的性能。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实际转速与额定转速的差异来评估电机的负载能力和效率。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不同负载下的转速来评估电机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电机转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相关数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负载对电机转速的影响以及转速传感器的准确性的结论。
这些结论对于电机的性能评估和控制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可以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机试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电机进行试验,测量其各项性能指标,如额定功率、转速、效率等,并对电机的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电机试验台2.多用表3.功率计4.手动转速计5.规定负载6.电源三、实验原理1.电机的转速与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电机的转速与电源的频率成正比,转速=K*f,其中K为比例常数。
2.电机的转速与负载之间的关系:电机的转速与负载成反比,转速和负载之间满足逆反比关系。
四、实验步骤1.首先将电机接入电源,注意正确连接电源正负极。
2.使用手动转速计测量电机的转速,并记录数据。
3.使用多用表测量电机的电流和电压。
4.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机的功率和效率。
5.使用规定负载对电机进行负载实验,并测量电机的转速和电流,计算功率和效率。
6.根据实测数据绘制转速-负载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额定功率: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电机的额定功率为XkW。
2. 额定转速:通过手动转速计测量得到电机的额定转速为Y rpm。
3.效率: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到电机的额定效率为Z%。
4.转速-负载特性曲线:根据实测数据绘制转速-负载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负载增加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呈现递减的趋势。
并根据曲线分析,得出电机的负载能力较强。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对电机的试验与测量,并得到了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
根据实测数据和转速-负载特性曲线的分析,可以认为该电机具有较高的额定功率和效率,负载能力较强。
但在实际运行中仍需注意电机的额定转速,以免超速运行造成损坏。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机的性能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使用多种仪器进行测量和计算,并通过数据分析对电机的性能进行评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尽量减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收获颇多,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电机测试参数报告表格模板摘要本文档提供了一份通用的电机测试参数报告表格模板,可用于记录电机在测试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该模板包括基本信息、电机转速、电机电流、电机功率、电机效率、温度等测试参数的记录。
使用该模板可以方便地分析电机的运行状态,了解电机的运行性能。
引言电机是现代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重要设备,其在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表现,需要进行各种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和分析多种参数,以便评估电机的性能和健康状况。
基本信息在进行电机测试时,需要记录电机的基本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电机型号、制造商、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频率等。
另外,还需要记录测试人员的姓名、测试日期、测试时间等信息。
电机转速电机转速是电机运行的重要参数。
通常通过检测电机转子上的位置传感器或测量输出频率来确定电机的实际转速。
在测试中,需要记录电机的转速,以便分析电机的转速变化和稳定性。
电机电流电机电流是电机运行中最直接可测的物理量之一。
在测试中,可以通过安装电流传感器来实时测量电机电流。
需要记录电机的电流变化,以便评估电机的负载特性和功率因数。
电机功率电机功率是电机输出能量的具体表现。
在测试中,可以通过测量电机的输入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电机的实际功率。
需要记录电机功率的变化,以便了解电机的负载情况和效率表现。
电机效率电机效率是衡量电机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参数。
在测试中,需要测量电机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来计算电机效率。
需要记录电机效率的变化,以便评估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健康状况。
温度电机温度是电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测试中,需要记录电机的外壳温度和绕组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温度会使电机的性能下降,甚至造成电机损坏或火灾等事故。
结论使用电机测试参数报告表格模板可以方便记录和分析电机在测试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评估电机的性能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电机故障并采取措施。
他励直流电动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标题:他励直流电动机实验报告
作者:
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试和分析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及其性能参数,进一步了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电气特性。
理论基础:
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他励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它的励磁绕组与旋转绕组相互独立,励磁电流通过稳压电源提供,可以提供一定的额定励磁磁场,从而使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工作。
电动机通过转动来完成实际工作,旋转的速度和负载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验设备与测量仪器:
1.他励直流电动机
2.电动机转速表
3.电压表
4.电流表
实验步骤:
1.将直流电动机连接在直流电源上
2.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条件,如不同的负载和励磁电流
3.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
4.使用转速表测量电动机的实际转速
5.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动机的性能参数,如输出功率、效率、电动机常数、反电动势等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性能优良,转速和负载有着线性相关,且在额定负载下,电动机的效率最高。
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试和测量,进一步了解和理解了直流电动机的特性和性能参数,加深了对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电气特性的认识,为实际应用和调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电机学教程》,王德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2.《直流电机及其控制》,张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3.《电力传动控制技术》,谢俊杰,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验,深入了解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绕组极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掌握电动机转速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对电动机运行特性的认识,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实验设备(1)直流电动机一台(2)交流电源一台(3)变频器一台(4)转速表一台(5)万用表一台(6)连接导线若干2. 实验原理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绕组极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n = 1200 f / p其中,n为电动机转速(转/分钟),f为电源频率(Hz),p为绕组极数。
3. 实验步骤(1)将直流电动机与交流电源连接,确保电动机能够正常工作。
(2)使用转速表测量电动机的空载转速,记录数据。
(3)调整交流电源的频率,观察并记录不同频率下电动机的转速。
(4)更换不同极数的绕组,观察并记录电动机转速的变化。
(5)使用变频器对电源进行变频,观察并记录电动机转速的变化。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空载转速:3000转/分钟(2)频率为50Hz时,转速为3000转/分钟(3)频率为60Hz时,转速为3600转/分钟(4)更换2极绕组后,转速为1500转/分钟(5)更换4极绕组后,转速为750转/分钟(6)使用变频器将电源频率调整为40Hz,转速为2400转/分钟2. 分析(1)根据实验数据,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电动机的转速与空载转速相同,说明此时电动机处于空载状态。
(2)当电源频率提高时,电动机转速也随之提高,验证了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
(3)更换不同极数的绕组,电动机转速发生变化,说明电动机转速与绕组极数有关。
(4)使用变频器调整电源频率,电动机转速发生变化,进一步验证了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之间的关系。
四、结论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了解到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绕组极数等因素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源频率或绕组极数来控制电动机转速。
此外,电动机转速还受到负载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一、实训背景电动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领域。
电动机的转速直接影响着其工作效率和性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动机转速的影响因素,我们开展了电动机转速实训,通过实验验证和分析,总结出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关键因素。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电动机转速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2. 掌握电动机转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关键因素;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动机转速实验原理电动机转速是指电动机转子每分钟转动的次数,用单位“转/分钟”(rpm)表示。
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绕组极数和负载等因素有关。
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电动机、转速表、电源、开关、导线等;(2)搭建实验电路,连接电动机、转速表和电源;(3)开启电源,观察电动机转速;(4)改变电源频率、绕组极数和负载,记录不同条件下的电动机转速;(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关键因素。
3. 实验数据与分析(1)电源频率对电动机转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源频率越高,电动机转速越快。
这是因为在相同时间内,电源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产生的电磁力也越大,从而提高了电动机转速。
(2)绕组极数对电动机转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绕组极数越多,电动机转速越低。
这是因为绕组极数增加,电动机每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增加,从而降低了转速。
(3)负载对电动机转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载越大,电动机转速越低。
这是因为负载增加,电动机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导致转速降低。
四、实训总结1. 电动机转速受电源频率、绕组极数和负载等因素的影响;2. 电源频率越高,电动机转速越快;3. 绕组极数越多,电动机转速越低;4. 负载越大,电动机转速越低;5.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五、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理解了电动机转速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2. 学会了电动机转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3. 分析实验数据,培养了我的数据分析能力;4. 认识到实验过程中要严谨、细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电动机转速调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使用变频器、滑动变阻器等设备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操作技能,并验证调节方法对电动机转速的影响。
二、实训器材1. 电动机一台2. 变频器一台3. 滑动变阻器一个4. 电源一台5. 接线板、导线若干6. 万用表一个三、实训原理电动机转速的调节主要基于以下原理:1. 交流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成正比,调节电源频率即可调节电动机转速;2. 电动机转速与电动机负载有关,负载越大,转速越低;3. 通过改变电动机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电动机的电流,进而影响电动机转速。
四、实训步骤1. 连接电动机、变频器、电源等设备,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将变频器设置为固定频率,观察电动机的转速;3. 改变变频器的频率,观察电动机转速的变化;4. 将变频器设置为固定频率,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阻,观察电动机转速的变化;5. 记录不同频率和电阻下的电动机转速数据;6. 分析数据,总结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方法。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当变频器频率从50Hz逐渐降低至30Hz时,电动机转速也随之逐渐降低,说明交流电动机转速与电源频率成正比;2. 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逐渐增大时,电动机转速逐渐降低,说明电动机转速与电路中的电阻成正比;3. 在负载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源频率和电路电阻均可有效调节电动机转速。
六、实训结论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以下电动机转速调节方法:1. 使用变频器调节电源频率,实现电动机无级调速;2.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实现电动机调速。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调节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电动机的使用效率。
七、实训心得本次实训使我深刻认识到电动机转速调节的重要性,以及不同调节方法的特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所学知识,为电动机调速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实验3 电机转速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开关式霍尔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测量电机转速的原理。
二、基本原理: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是线性霍尔元件的输出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再经施密特电路整形成矩形波(开关信号)输出的传感器。
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测转速的原理框图3—1所示。
当被测圆盘上装上6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6次,开关式霍尔传感器就同频率f相应变化输出,再经转速表显示转速n。
图3-1 开关式霍尔传感器测转速原理框图磁电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为感应电势的有源传感器,也称为电动式传感器或感应式传感器。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两端就会产生出感应电势,线圈中感应电势:Φ=-de Ndt。
线圈感应电势的大小在线圈匝数一定的情况下与穿过该线圈的磁通变化率成正比。
当传感器的线圈匝数和永久磁钢选定(即磁场强度已定)后,使穿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让线圈和磁力线作相对运动,即利用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使线圈产生感应电势;另一种则是把线圈和磁钢部固定,靠衔铁运动来改变磁路中的磁阻,从而改变通过线圈的磁通。
因此,磁电式传感器可分成两大类型:动磁式及可动衔铁式(即可变磁阻式)。
本实验应用动磁式磁电传感器,实验原理框图如图3-2所示。
当转动盘上嵌入6个磁钢时,转动盘每转一周磁电传感器感应电势e产生6次的变化,感应电势e通过放大、整形由频率表显示f,转速n=10f。
图3-2磁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原理框图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有反射型和透射型二种,本实验装置是透射型的(光电断续器也称光耦),传感器端部二内侧分别装有发光管和光电管,发光管发出的光源透过转盘上通孔后由光电管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由于转盘上有均匀间隔的6个孔,转动时将获得与转速有关的脉冲数,脉冲经处理由频率表显示f,即可得到转速n=10f。
实验原理框图如图3-3所示。
图3-3 光耦测转速实验原理框图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转速调节0~24V直流稳压电源、+5V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频率\转速表;转动源、霍尔转速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断续器(已装在转动源上)。
目录一、设计要求 (2)二、设计目的 (2)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2)1.系统概述 (2)2.硬件电路的设计 (5)3.软件程序的设计 (6)四、结论与展望 (10)五、心得体会及建议 (11)六、附录 (12)七、参考文献 (12)转速表设计报告一、设计要求:用PC的软硬件资源设计转速表,正确测量电动机的转速并显示。
具体要求:1.用数码管显示转速;2.转速显示范围自行确定;3.用一个拨动开关控制转速表的启动和停止;4.转速表的采样周期自行确定;二、设计目的运用《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知识,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从而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调试能力,及撰写报告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理解传感器测速原理及实现过程,掌握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功能,8255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的工作方式及实现过程,8259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实现的过程和数码管动态显示的的实现。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1.设计思路与总体方案系统概述本系统首先用传感器将转速转化为脉冲电信号,再通过8253,8259进行定时,确定采样周期为1S,同时8253的另一个通道进行计数,最后通过8255控制数码管以动态显示的方式将结果显示出来。
1)设计思路(1)在被测电机主轴上固定一个圆盘,圆盘的边缘上打上小孔,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装在圆盘的两侧,电机带动圆盘转到有小孔的位置是,红外光通过,这样电动机每转动一周传感器就会发出一个脉冲信号,从而将转速转化为电信号。
同时通过调动电位器的来改变电动机的转速。
(2)将8253的计数器0用作定时,设为工作方式0,并将其CLK端与1M时钟相连,初值设为50000,定时时间为50ms。
并将定时器OUT端与8259中断请求端相连,这样每50ms 8253就向8259发出一次中断请求,因此通过对中断次数的计数来实现1S定时。
(3)8253的计数器1用作计数,将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与计数器1的CLK端相连。
一、实验名称[请在此处填写实验名称,例如:直流电机调速实验]二、实验目的[请在此处填写实验目的,例如:通过实验了解直流电机调速原理,掌握调速方法,并分析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运行特性。
]三、实验原理[请在此处简要介绍实验原理,例如:直流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成正比,通过改变电枢电压可以调节电机的转速。
]四、实验仪器与设备1. 直流电机2.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3. 电流表4. 电压表5. 转速表6. 负载(如:测功机、砝码等)7. 计时器8. 导线9. 电路板五、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连接好电路,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
2. 初始设置:将直流电机与负载连接,调整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初始值,记录此时电机的转速和负载。
3. 调速实验:逐步调整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记录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电流、负载和功耗。
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转速-电压、电流-电压、负载-电压等曲线图。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请在此处填写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实验数据记录表:| 电压(V) | 转速(r/min) | 电流(A) | 负载(N) | 功耗(W) || :--------: | :-----------: | :-------: | :-------: | :-------: || ... | ... | ... | ... | ... |2. 数据分析:- 分析不同电压下电机的转速、电流、负载和功耗的变化规律。
- 分析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运行特性,如:效率、稳定性等。
-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七、实验结论[请在此处总结实验结论,例如:通过实验验证了直流电机调速原理,掌握了调速方法,并分析了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运行特性。
]八、实验讨论[请在此处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例如:]1. 在实验过程中,电机转速不稳定,经过调整电路连接和电源输出,问题得到解决。
(设计实习报告装订顺序及各部分编写注意事项)(一)装订顺序
1.封皮
2.实习日志
3.目录
4.正文
5.成绩单
(二)注意事项
1.封皮
科目: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实习时间:2016.12.26~2017.1.6
2.实习日志(单页)
指导教师:实习、设计分别写;
小组:一人一组。
3.目录(要加页码、左右都要对齐、独立成页)
摘要
目录
1. 绪论(转速表设计的意义、主要研究任务及内容) (1)
2. 转速表总体设计方案(工作方框图、工作原理) (3)
3. 各部分电路设计 (4)
4. 主要芯片介绍(CD40110,CD40106电路结构、功能及原理分析) (6)
5. 元件的安装与焊接 (8)
6. 器件清单 (10)
7. 实习阶段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1 绪论(转速表设计的意义、主要研究任务及内容)
2.转速表总体设计方案(工作方框图、工作原理)电机测速总框图:
3. 各部分电路设计
3.1 信息采集原理(光电传感器H42b6)
信号采集硬件
3.2 数字处理与显示
(2)控制电路
时基T产生电路
作用:提供准确的计数时间t, C5、R25产生所需毫秒级宽度的正脉冲
锁存、复位
作用:C7、R27产生一个毫秒级的负脉冲,作为CD40110读取计数器值显示并锁存 C8、R26产生一个毫秒级的正脉冲,作为CD40110计数器清零的复位信号
4. 主要芯片介绍(CD40110,CD40106电路结构、功能及原理分析)
5. 元件的安装与焊接
6. 器件清单
7. 实习阶段总结
参考文献
(以上提供的信息仅提供部分资料供学生参考,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添正文中的内容,不得改变原有的目录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