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有趣的线造型 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11. 有趣的线造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有趣的线造型》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分析、实践,让学生了解线条的特性,学会用线条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线条的变化和运用,以及线条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直线、曲线等基本线条。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线条的特点,学会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意造型,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观察到生活中各种线条的变化,学会用线条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发现线条的特点,学会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线条造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线条的变化,学会用线条进行创意造型。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线条的变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生活中常见的线条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线条的特点和变化。
2.讲解(10分钟):讲解线条的分类、特点和运用,示范如何用线条进行创意造型。
3.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用线条进行创意造型,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有趣的线造型1.线条的特点–直线、曲线–粗细、长短、曲直2.线条的运用–表达情感和想象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线造型的概念,掌握线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线造型的概念:线造型是指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形状、结构、质感等特征的一种绘画方法。
2. 线造型的基本方法:观察、分析物体的特征,运用线条进行描绘。
3. 线造型的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线造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实物投影仪、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有趣的线造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线造型。
2. 新课:讲解线造型的概念、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线造型的重要性。
3. 演示:示范线造型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线条的表现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线造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线造型2. 课题:线造型的概念、基本方法、实践4. 学生作品展示区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线造型表现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2.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能够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3. 评价标准:创意(30%)、线条表现(40%)、整体效果(30%)。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线造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特征和美感。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对线条的表现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3. 改进措施:增加课堂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有趣的线造型》教学设计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郑劭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条在生活中的运用,尝试利用重复、交叉、渐变方法进行线条的组合,画一幅陶具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探究、操作、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对陶具进行简单的线条装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线条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创造美、表现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线条在生活中的运用,探究不同线条的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对陶具表面进行简单的线条画创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示范用具。
学生准备刮画纸、记号笔、不干胶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条之趣1.玩游戏,猜动物。
(1)以多媒体出示图片让生猜动物(孔雀、斑马、奶牛)(2)引导学生说为什么你们能这么快猜出来?从而引出花纹的特点。
揭示课题:有趣的线造型二、探索线条之妙1.结合图片,以问题抢答赛,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交错、重叠、重复、拼贴的组合形式来分析作品。
彩陶:在原始艺术神秘而又极具魅力的领域中,彩陶艺术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其简洁流畅的造型、多姿多彩的纹样,向人们传递着原始陶艺工匠们赞美生命、追求美感的炽热情感。
问题一:彩陶的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有规律的吗?每个小的纹样的大小一样吗?问题二:找一找图片中的线条排列有什么变化?问题三:你发现线条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2.总结:线条是装点我们生活的基本元素,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三、创造线条之新1.示范步骤(1)示范用刮画纸画线描陶具步骤:(1)先构思;(2)打草稿画外形;(3)线条装饰。
2.布置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准备的材料,用线条画一幅陶具作品。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评线条之味1.展评作业2.小结五、延伸线条之韵1.欣赏设计师应用线条的作品,结合家乡文化拓展。
2. 总结板书设计:线的表现力粗线条体验细教师范作长短曲直《有趣的线造型》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郑劭煌《有趣的线造型》一课,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线的基本概念和线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线在绘画中的核心作用,并通过练习线描绘的不同形状来提高学生的线的表现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目标1.理解线条在绘画中的常见表现形式;2.掌握不同形状的线的基本绘制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4.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线在绘画中的表现作用;2.掌握不同形状的线条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敏感性;2.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2.教师准备相应的绘画工具,如纸笔、颜料等;3.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六、教学方法1.介绍法;2.练习法;3.演示法;4.讲解法。
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本课中,首先介绍线条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在绘画中,线条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学习线的表现形式在此步骤中,着重介绍线的表现形式,并演示如何使用线条表现不同形状,如曲线、直线、弧线、折线等。
这一步骤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线条可以被用来描绘几乎所有物体的形状,因此是绘画的核心。
(三)学习绘制线条的基本方法通过给学生各种不同形状的线,并要求他们跟着教师一起练习,提高学生的线条表现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如何使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物体特征。
(四)练习绘制线条并举例说明在此步骤中,教师将介绍不同线条表现不同物体的特征。
例如,可以使用直线表现盒子的方形特征,使用弧线来表现花朵的形状特征等。
(五)提高线条表现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学生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同时也会越来越敏感于线的表现形式。
学生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善于选择最佳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物件。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深入理解线条表现形式的重要性,并提高了他们的线条表现能力和绘画技巧。
通过不断地练习,学生们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艺术造诣,促进他们在创作和想象方面的发展。
四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十一课有趣的线造型︳湘美版一、学科知识与教学目标1.1 学科知识本节课讲解的是有趣的线造型,通过课程内容,让学生们了解到线条可以是有趣的。
让他们了解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线条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等。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让学生掌握画出不同的线条,掌握线条的特点和构成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画出有趣的线条。
•让学生感受到线条的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线条的构成方法•不同线条的表现形式•有趣的线条的画法2.2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学、练、评”结合的方式。
具体来说,教师将先进行相关概念和方法的讲解,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并在课堂上进行评价。
三、教学设计和实施3.1 教学设计3.1.1 自然引入(5分钟)在开始正式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或者图片展示一些有趣的线条,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线条的形状和表现的意义。
3.1.2 新知讲解(10分钟)接下来,教师将介绍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线条的构成方法,让学生们了解线条的构成是由几个基本的元素组成的。
并讲解不同线条的表现形式,包括直线、曲线、自然界中的线条等。
3.1.3 分组练习(20分钟)在讲解完相关理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画出不同的线条,并让他们围绕有趣的线条展开讨论。
3.1.4 课堂展示(10分钟)最后,教师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练习的作品,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美感和彼此之间的尊重。
3.2 教学实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引入环节应该尽可能多地展示有趣的线条,并让学生们感受到线条的美感。
•在讲解流程中,应该注意控制讲解的时间,避免过度冗长。
•在分组练习环节中,应该注意控制学生的练习时间,避免时间过长。
第11课:有趣的线造型(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造型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条的表现力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线造型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创作线造型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线造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线造型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 线造型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4. 线造型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线造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创作出有特色的线造型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线造型作品范例。
2. 学具:铅笔、橡皮、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造型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线造型的特点和表现力。
2. 讲解:介绍线造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讲解线条的特点和运用技巧。
3. 示范:示范线造型的创作方法和步骤,展示如何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
4. 练习: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线造型的创作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有趣的线造型2. 副线造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3. 介绍线造型的基本概念、表现手法和创作方法,配以线造型作品范例。
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创作一幅线造型作品,要求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线造型的基本概念和表现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创作出有特色的线造型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线条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线造型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生美术课件-《有趣的线造型》湘美版共
张课件(1)
《有趣的线造型》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让小学生在创作中更好地体会线的表现力和变形特性。
本次分享的小学美术课件是湘美版的共张课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导入
开篇先通过图片,文字以及音乐的引入,激发小学生对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线的意义和重要性。
通过引入的过程,让小学生进一步去思考,这种表现形式究竟有什么样的着眼点和方法?
二、线的表现力
通过动态的图片,让小学生了解线条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并能够用线条表现不同的形态和变形,比如拉长、缩短、卷曲、直线等等。
使学生能够体验到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轮廓和空间感。
三、线的变形特性
通过对线的变形探究,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线的表现力和变形特性,并能够用线条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比如扭曲、回旋、交叉等等。
教学活动可以利用故事情节对线条的变形进行激发想象,使学生感受到线条的神奇之处。
四、线的组合
在本课件中,线的组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图片、文本、视频等
多种媒介的运用,让小学生理解组合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和实现的
可能性。
同时用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实现一个美术作品的线
条组合,培养学生的美术才能和创造力。
五、总结与评价
在课程教学的结束阶段,通过总结回顾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整堂
课的学习内容有更好的体会,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热情。
本次小学美术课件,通过多种方式的运用,面向广大小学生,让小学
生在学习美术时感受到自然呼吸般的自由和愉快,希望小学生能够在
美术课上获得自信和启发,不断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