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物切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8
1、心脑血管意外:心跳、呼吸骤停,血栓形成,脑血栓、心梗。
2、麻醉意外:麻药过敏,过敏性休克。
3、脑膜暴露,脑脊液漏可能,严重时需再次手术修补。
4、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感染可能。
5、病变范围广泛与周围组织器官粘连紧密,不能彻底切除可能。
6、术中出血、术后出血,需输血可能。
7、根据术中情况,可能需行神经移植术,供体采用耳大神经或腓肠神经等。
供体神经功能丧失。
神经移植体不成活可能。
8、术后听力减退,甚至丧失,耳鸣,眩晕,头痛。
9、周围其他重要组织损伤可能,如乙状窦,颈静脉球,颈内动脉。
颗下颌关节等。
10、术中需联合颅中窝入路扩大手术范围。
11、术后切口感染、愈合延迟,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可能。
切口瘢痕形成, 耳周麻木感、影响外观可能。
12、术后不干耳,需长期换药。
13、最终诊断有待术后病理,术后复发、恶变,远处转移,及再次手术可能。
若为恶性需进一步放、化疗。
14、授权手术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做相应的选择(如手术材料、手术方式等的选择)
15、其他手术意外。
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术式的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术在腮腺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
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腮腺肿瘤患者按照手术切除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面部凹陷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部分腺体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效果满意,能保留腮腺功能,显著减少面部畸形程度。
【关键词】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术;疗效;并发症腮腺肿瘤在临床比较常见,多为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最为常见,包块界限清楚,能活动或粘连、固定,面瘫,影响患者的外观美的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腮腺功能。
腮腺浅叶切除术是“腮腺炎肿瘤”经典的传统治疗方法,但其切除范围较大,术后有面部凹陷性畸形、长切口、有疤痕,显著影响患者的腮腺功能。
近来有研究显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疗效较好[1]。
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腮腺肿瘤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3-75岁,平均47.6±4.5岁,多形性腺瘤40例,腺淋巴瘤7例,肌上皮瘤3例,左侧22例,右侧28例,肿瘤直径均1-10cm,平均3.5±1.2cm。
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位置、直径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浅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方法一般就是全麻或是局麻,然后切口保持大s型,将皮瓣翻开后,从面部神经下颌边缘开始逆行解剖,分别解剖出而神经颧支、颞支、上下颊支及下颌缘支,于面神经各分支浅面完整切除腮腺浅叶及位于其内的肿瘤。
181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5月第30卷第5期 Chinese Journal of Aesthetic Medicine.May. 2021.Vol.30.No.5腮腺肿瘤的美学切除技术研究进展周明月1,2 综述,杨 森1,2审校(1.遵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 贵州 遵义 563000;2.遂宁市中心医院头颈颌面外科 四川 遂宁 629000)[摘要]手术切除是腮腺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减少神经损伤、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疾病复发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传统手术切口瘢痕明显,容易出现局部凹陷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美学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颌面部外科手术在手术切口及切除技术等方面作了改进。
本文将回顾腮腺肿瘤手术切除方法,介绍美学切除技术类型及其临床应用现状,为解决该病手术治疗中的美学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腮腺肿瘤;腮腺切除术;美学切除技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139.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1)05-0181-03Research Progress of Aesthetic Resection Techniques for Parotid Gland TumorsZHOU Ming-yue 1,2, YANG Sen 1,2(1.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Stomatology, Zunyi 563000, Guizhou,China;2.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Suining 629000, Sichuan,China)Abstract: Surgical resection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parotid gland tumors. Reducing nerve damage,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disease recurrence is the key to surgical treatment. Traditional surgical incision scars are obvious, and it is prone to aesthetic problems such as local depression and gustatory sweating syndrom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maxillofacial surgery has made improvements in surgical incisions and resection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surgical resection methods of parotid gland tumors, introduce the types of aesthetic resection techniques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aesthetic problems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Key words: arotid tumor; parotidectomy; aesthetic resection technique; research progress通信作者:杨森,博士、副主任医师;E-mail:***************第一作者:周明月,在读研究生,医师;E-mail:*****************腮腺肿瘤是常见唾液腺肿瘤之一,大部分为良性肿瘤,但仍有25%的腮腺肿瘤为恶性肿瘤[1]。
腮腺肿物切除术中器械护士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腮腺肿物切除术中的器械护士操作流程详解腮腺肿物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手术,器械护士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
腮腺区肿物切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腮腺区肿物切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其与肿物的性质及腮腺切除的范围等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68例腮腺区肿物切除的病案资料。
结果 68例手术治疗中,有33例术后出现面神经功能损伤,约占48.5%。
良性肿物术后多为暂时性面神经损伤;恶性肿物,由于切除受累且与肿物粘连的神经分支,术后面神经损伤多为永久性的。
结论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手术切除范围、疾病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面神经;功能损伤;腮腺切除术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94-02保留面神经腮腺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腮腺区肿物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而采取何种术式以减少和避免术后面神经损伤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回顾分析腮腺区肿物切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及其与手术切除范围、肿物的性质等可能影响因素的关系,为术前评估术后有面神经损伤的高危险病人及如何降低术后面神经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2月至2012年5月间的住院病人,术后经病理诊断为腮腺区肿物的病例,其中腮腺混合瘤45例,腮腺淋巴管瘤10例,腺样囊性癌5例,慢性腮腺炎8例。
68例均为首次手术治疗,术前均无面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其中43例进行了部分腮腺摘除保留面神经术,20例进行了单纯肿物切除术,5例进行了受累面神经分支切除术。
术后对出现面神经损伤的33例,予肌注或口服神经营养药和改善微循环等对症处理,并进行随访,了解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随访时间3-18个月。
2 结果68例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损伤有33例,约占总数的48.5%,其中腮腺混合瘤有20例,约占44.4%,淋巴管瘤有5例,约占50.0%,腮腺炎有3例,约占37.5%,腺样囊性癌有5例,约占100% 在33例术后面神经损伤中25例为部分腮腺摘除保留面神经术式,约75.8%,5例是部分腮腺摘除及受累在面神经分支切除术,约占15.2%,剜除术3例,约占9%。
传统切除术与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观察作者:廖益辉石成明刘晓兵盘日海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20期[摘要] 目的比较传统切除术与部分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探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10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首发病例(肿瘤直径均≤3.0 cm),按手术顺序随机采用部分切除术和传统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
结果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切口平均长度、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发生率等方面与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部分切除术;复发;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7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7(b)-0079-03腮腺肿瘤以良性常见,多位于腮腺浅叶,手术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2009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104例腮腺浅叶首发良性肿瘤病例(肿瘤直径均≤3.0 cm),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和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术后随访观察,认为腮腺部分切除术临床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新兴县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9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首发腮腺浅叶肿瘤患者,术前常规行CT平描,确定肿瘤位于腮腺浅叶、测量瘤直径≤3.0 cm并排除边界不清;按手术顺序随机采用传统浅叶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若术中冰冻诊断为恶性肿瘤者则改行腮腺全切术并不作为研究对象。
经统计共收治104例首发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8例;年龄17~62岁,平均45.3岁;术中,病理确诊均为良性:其中多形性腺瘤69例,沃辛瘤26例,肌上皮瘤5例,乳头状囊腺瘤3例,嗜酸性腺瘤1例。
1.2 方法1.2.1 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传统腮腺手术采用改良式“S”形切口,翻瓣位于皮下与腮腺嚼肌筋膜浅面之间。
腮腺肿瘤手术方式及切口选择腮腺肿瘤约占涎腺肿瘤的80%,治疗腮腺肿瘤最主要的方法是手术切除。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颌面外科医生尝试在手术切口和切除方式上作出改进,以减少手术瘢痕和尽可能避免手术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本文就腮腺肿瘤手术方式及切口设计综述如下。
1. 腮腺肿瘤手术方式的发展史自19世纪初,Bernard首次报道了腮腺肿物剜除术的病例以来,该术式被广泛沿用。
然而,由于腮腺肿瘤的包膜常不完整,单纯剜除术并不能保证手术的彻底性,术后肿瘤复发率高达20%~45%。
到了20世纪中叶,得益于对腮腺肿瘤病理学特点及术区解剖结构的认识增加,人们在腮腺肿瘤的治疗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肿瘤周围健康腺体组织的切除变得更为激进;(2)对面神经进行彻底的解剖分离。
在20世纪50年代,Patey和Thackray首次开展了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术,这使得腮腺肿瘤的术后复发率大幅降低,该手术方式在当时成为了腮腺良性肿瘤的常规术式。
然而,腮腺浅叶全切的方式手术范围大,容易引起面神经损伤、涎瘘、Frey’s综合征等并发症。
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功能性外科概念的提出,腮腺手术中是否应彻底解剖面神经,是否需要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成为了富有争议性的问题。
对腮腺的过多切除,会导致术后面部凹陷;患侧腮腺丧失唾液分泌功能,患者会出现口干的症状;而对面神经进行广泛解剖分离的过程,增加了面神经损伤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保证肿物切除彻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保留腮腺组织和保护面神经成为了研究热点。
腮腺部分切除术应运而生,该术式仅对腮腺肿瘤及其周围约0.5~1 cm的腮腺组织进行切除,在不增加肿瘤术后复发率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了腮腺组织及主导管,保留了腮腺的生理功能,减轻了面部凹陷畸形,并减少了术后涎瘘的发生。
同时,由于该术式不追求对面神经的彻底解剖,只对与肿瘤相关的面神经分支进行解剖分离,从而避免了对面神经不必要的损伤,降低了术后面瘫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得以提倡和推广。
卡号:3706020099000 姓名:王性别:女年龄:25岁----------------------------------------------------------------------------主诉左侧腮腺区无痛性肿物1周现病史1周前发现左腮腺区肿物,渐进性生长,抗炎治疗无效,现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自述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史,无吸烟史,无传染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史。
检查左腮腺区稍隆起,可扪及直径约3cm大小肿物,与周围组织关系密切,质地尚可,无活动,无压痛,口腔内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无溢脓。
诊断腮腺区肿物治疗计划1、B超,CT辅助检查2、腮腺及肿物切除术处置常规麻醉行腮腺腺体及肿物切除术,置引流条一根,分层缝合,加压包扎,一周后拆线,标本送病理检查,常规医嘱。
----------------------------------------------------------------------------科室:开发区分院口外科医生签名:__________ 护士签名:谢凯文时间:2019-05-19 15:38 1/2卡号:3706020099000 姓名:王性别:女年龄:25岁--------------------------------------------------------------------------------------------------------------------------------------------------------科室:开发区分院口外科医生签名:__________ 护士签名:谢凯文时间:2019-05-19 15:38 2/2。
腮腺肿物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病情概述:患者,女,60岁,患糖尿病8年。
近期出现右腮腺肿物,肿物大小约为5cm×6cm,质地较硬,疼痛感明显,伴有侧颈淋巴结肿大。
患者经住院治疗后,考虑手术治疗,选择行右颊部肿瘤切除术。
本文将阐述该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术前准备:1.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方案,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消除患者手术的恐惧心理。
2. 评估患者糖尿病管理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血糖,避免饮食过度或过少引起的低血糖或高血糖。
3. 护理人员要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和药物治疗史,避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过敏药物。
4. 术前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胸片等,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术中护理:1. 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如有异常情况尽快通知医生。
2. 在手术中,要协助医生进行麻醉和手术,全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3. 在手术切口附近敷好手术巾,避免切口污染,保持切口区域干净。
4.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情况及医生的要求适时配合医生进行吸引、止血、电凝等。
2.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局部止痛药,减轻术后疼痛。
3. 注意术后患者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情况,避免误吸和呕吐。
4. 术后48小时内,为患者禁食禁水,待伤口愈合后逐渐恢复饮食。
5.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特别重要,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是如此。
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全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积极进行卫生保健,做好术后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疾病防治意识,共同实现疾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