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
- 格式:ppt
- 大小:487.50 KB
- 文档页数:69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职业学院《财务会计实务》课教学方案教师:序号:案例导入回顾财产清查重点介绍账户结构学生互动讲授分析实例分析重点讲授第六节存货清查及期末计价一、存货清查的核算存货清查是指通过对存货的实地盘点,确定存货的实有数量,并与账面结存数核对,从而确定存货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存货清查的方法采用实地盘点法。
存货清查按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按清查时间分为定期清查与不定期清查。
(一)存货盘盈实存数>账存数调整账实相符借:原材料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批准处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例4-40 20××年12月31日,齐鲁公司对 A 材料进行盘点,发现盘盈A材料50千克,A材料实际单位成本42元。
经查,属于材料收发计量方面的错误。
(1)批准处理前借:原材料 2 1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 100(2)批准处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 100贷:管理费用 2 100(二)盘亏实存数<账存数,调整账实相符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原材料存货盘亏及毁损在报经批准后计入有关账户1.入库的残料,计入原材料2.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款,计入其他应收款3.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举例重点讲授分析讲授重点讲授账户结构,与坏账准备相比较实例讲解师生共同分析与材料成本差异比较如果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则不需作账务处理,资产负债中的存货按期末账面价值列示。
2.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表明存货发生减值,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2)企业使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3)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材料或商品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相关材料或商品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4)因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者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5)其他足以证明有关存货实质上发生减值的情况。
第四章存货一、名词解释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2.永续盘存制是指通过设置详细的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记录存货收入、发出的数量、金额,以随时结出结余存货的数量、金额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3.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入库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程序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4.个别计价法,又称具体辨认法,是指对库存和发出的每一特定货物或每一批特定货物的个别成本加以认定的一种方法。
5.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购入的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6.账卡合一是将仓库设置的材料卡片与会计部门设置的材料明细分类账合并为一套数量金额式的“材料明细账”进行材料明细核算。
7.自制半成品是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但尚未制造完成为商品产品,仍需继续加工的中间产品。
8.五五摊销法是指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摊销其价值的50%,报废时再摊销剩余的50%的方法。
二、填空题1.日常活动中产成品或商品在产品材料或物料2.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3.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加工中存货委托代销存货4.买价采购费用税金5.定期盘存制(实地盘存制)永续盘存制6.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7.个别计价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零售价法8.一次摊销法分次(分期)摊销法五五摊销法9.资产类账户入库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超支差)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10.存货中最先购入的那批存货的实际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11.“两套账”形式“账卡合一”(“一套账”)形式12.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13.盘盈盘亏14.会计期末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余额予以补提应冲销部分已提数15.管理费用过失人保险公司残料价值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财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三、单项选择题1.D2.B3.B4.A5.B6.B7.A8.A9.D10.A11.A12.D13.B14.C15.B16.D17.A18.C19.D20.D21.B22.B23.A24.C25.C四、多项选择题1.AD2.ABCD3.AD4.ABC5.ACD6.ABCD7.CD8.ACD9.AD10.BCD11.ABC12.ABC13.BCD14.ACD15.ABD16.ABC17.AC18.ABCD五、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六、简答题1.答:存货核算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切实搞好存货收发与结存的数量核算,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防止丢失与毁损;(2)正确核算外购存货和确定自制存货的成本,反映购货资金的使用情况,促进购货成本的降低和购货资金的节约;(3)合理采用存货计价方法,正确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价值,为正确计量收益,如实反映企业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提供必要条件。
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外购存货的相关税金:价内税---计入存货成本价外税---小规模纳税人-计入存货成本一般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发票-计入存货成本-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计入存货成本存货的其他成本: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非货币性交易方式换入的存货:存货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不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费用: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即计入存货成本)。
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第四章存货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
购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900万元,增值税额153万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9万元(可抵扣7%),包装费3万元,途中保险费2.7万元。
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14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
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 B )万元。
A.911.70B.914.07C.913.35D.914.702.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 )。
A.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C.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3.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在取得时应以( B )为入账价值。
A.现行市价B.取得时的实际成本C.换入时的公允价值D.包括制造费用在内的全部成本4.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期购入一批商品,进货价格为8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6万元。
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30%,其中合理损失5%,另25%的缺损尚待查明原因。
该商品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 D )万元。
A.70.20B.56C.80D.605.按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其入账价值应按( D )确定。
东财《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章存货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了解存货的概念、特征、确认条件和分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估价法,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存货清查的方法。
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基本要求及通过自制、投资者投入、接受捐款、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取得存货的会计处理,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发出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存货盘存与盘亏的会计处理。
重点掌握外购存货和委托加工存货的会计处理,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知识点整理一、存货及其分类(掌握)(一)存货的概念与特征: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特征:1、存货是一种具有物质实体的有形资产。
2、存货是一种流动资产,具有较大流动性。
3、存货是以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被销售或耗用为目的而取得。
4、存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存在价值减损的可能性。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存货的分类:1、按经济用途分: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
2、按存放地点分:在库存货、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在售存货。
3、按取得方式分: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交换取得的存货、盘盈的存货等。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现购(掌握)(一)外购存货成本的构成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购买价款:指所购货物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予抵扣的增值税额。
相关税费:指进口关税以及购买、自制湖委托加工存货发生的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指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各项费用以外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大宗物资的市内运杂费、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