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污水系统工艺介绍20160810
- 格式:docx
- 大小:88.45 KB
- 文档页数:13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一、预处理预处理是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的首要步骤,主要包括截留大块杂物、调整水质和水量等。
在此阶段,通过物理方法去除餐厨垃圾中的大块杂物,如残渣、骨头等,同时调整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为后续处理阶段做好准备。
二、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在此阶段,厌氧微生物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和二氧化碳。
厌氧消化可以减少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三、好氧处理好氧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在此阶段,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好氧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同时提高废水的生物稳定性。
四、沉淀处理沉淀处理是通过物理方法分离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在此阶段,废水经过长时间的静置或搅拌后,悬浮物和杂质会自然沉降到池底,上清液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处理。
五、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利用生物膜进行废水处理的装置。
在此阶段,废水通过生物膜反应器中的生物膜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会吸附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生物膜反应器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六、二级处理二级处理是对经过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再次处理的过程。
在此阶段,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有害物质,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常用的二级处理方法包括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离子交换等。
七、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的最后一步,主要是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经过消毒处理后的废水可以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
八、排放经过上述各阶段的处理后,废水的水质得到改善,可以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
对于有排放标准的地区,需要将废水送至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和监测,确保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同时,对于一些可回收的物质,如油脂等,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如制作生物柴油等。
污水处理之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简介餐厨垃圾废水属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且其水质因垃圾种类、规模大小、季节的不同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根据同类工程水质分析,一般进水水质BOD/COD=0.3~0.6,可生化性较好,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处理污水中的大部分COD、SS。
针对废水含有油类,SS浓度较高的特点,采用旋流除油器以及气浮去除污水中的油类和SS,作为污水生化处理前的预处理。
由于废水COD、氨氮浓度高,当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时,由于污水中含有较多难降解有机物,采用预处理及生物处理后其出水的COD值一般能达到600~800mg/L,很难达到500mg/L以下,餐厨垃圾废水的特点是污染物浓度高和氨氮含量高特点,采用MBR处理工艺,设置硝化、反硝化处理设施,可以有效地去除COD和氨氮。
餐厨垃圾废水处理采用 MBR 工艺,由于具有较高的污泥浓度,因此处理构筑物的容积大大降低,工程投资低,处理效果稳定,性价比高。
综合调节池:废水经过厌氧发酵后仍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油类,为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必须先取出废水中的油类和悬浮物。
因此,废水进入MBR处理系统前首先进入旋流除油器,然后再进入气浮池,去除污水中的油类和大颗粒物质。
气浮池:污水流入装有释放器(或气液混合泵)的小型充气段,污水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充气段产生的微气泡充分混合。
由于气水混合物和液体之间密度的不平衡,产生了一个垂直向上的浮力,将SS带到水面。
上浮过程中,微气泡会附着到SS上,到达水面后SS便依靠这些气泡支撑和维持在水面。
浮在水面上的SS间断地被链条刮泥机清除。
生化系统:MBR系统超滤部分采用内(外)置式超滤膜组件以及在线清洗系统。
经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生化池,即内(外)置的MBR生化处理系统。
MBR生化反应器由前置的反硝化罐和硝化罐组成,均为二级反硝化和硝化工艺。
在硝化罐中,通过高活性的好氧微生物作用,降解大部分有机物,并使氨氮和有机氮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回流到反硝化池,在缺氧环境中还原成氮气排出,达到脱氮的目的。
餐饮污水预处理工艺流程
餐饮污水的预处理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餐饮污水需要先接入下水道或专门的排污管道,经过格栅去除漂浮物,减少污染物浓度。
2. 然后通过泵加药、絮凝、沉淀的组合工艺进行预处理。
具体来说,
加入混凝剂可以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微生物颗粒絮凝在一起,沉淀下来,进一步去除杂质。
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回收
废水中的有用物质。
3. 在预处理过程中,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具有活性污
泥法水力停留时间短、曝气池体积小、运行稳定、管理方便和耐冲击
负荷等优点。
这种方法可以在废水经加药混凝沉淀(或过滤)后进行。
生物接触氧化法能够增加污水中微生物与污染物质之间的接触面积,
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OD、BOD。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更多。
餐饮污水处理方案一、概述餐饮废水是指由餐饮业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废水,主要来源于食品的准备、餐具洗涤、食物残余的渗沥液等。
餐饮废水主要污染物为食物纤维、淀粉、脂肪、动植物油类,各种佐料、洗涤剂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同时由于就餐人员的复杂性,还存在病源菌污染的问题。
这些物质大都以胶体状态存在,只有少部分以悬浮物存在,其特点是量少源多,成分复杂,水质变化较大,CODcr 一般为500-3500mg/L。
由于餐饮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高,对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水中油脂容易凝结在管道内壁,形成厚厚的油脂层,使管道过水能力减少,甚至堵死,必须经过处理,使之达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与规范,方能排人城市下水道或是直接排人其他水体,否则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该工艺采用全生化的工艺,设计为气浮+厌氧水解+生物流化床+过滤工艺。
缺氧采用酸化水解,好氧部分采用生物流化床工艺。
该工艺成熟可靠,运行操作简单,投资和维护费用低。
污泥处理:格栅井栅渣、缺氧池、二沉池剩余污泥排至污泥浓缩池经浓缩及内消化后外运。
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污水汇集进入格栅井,利用格栅井中的格栅拦截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然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内采取预曝气)经均化水质后由水泵提升进入引气气浮设备,通过气浮,除去污水中油类和部分悬浮物,而后自流进入A级酸化池,污水在其内进行水解酸化,将难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A级酸化池出水自流进入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由于污水经过前面的水解酸化,此时污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利用大量微生物来彻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同时,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其内进行硝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氨氮(NH3-N)转化为亚硝酸盐(NO2-)和硝酸盐(NO3-)。
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出水通过多介质梯度密度过滤器进入排放池。
多介质梯度密度过滤器反冲污泥经污泥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进行内消化后定期外运。
食品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食品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食品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对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达到环保要求。
食品污水处理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来实现有效的处理和清洁。
首先,食品污水处理工艺的第一步是预处理。
在这个阶段,废水会被送入网格筛,去除其中的大颗粒杂质和固体颗粒物。
接下来,废水会被送入沉淀池,通过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沉淀物。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固体颗粒物负荷和有机物负荷。
接着,废水会经过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指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
在生化处理中,废水会被送入接触氧化池或者好氧处理池,加入生物活性污泥或者微生物菌剂进行降解处理。
这一步骤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物质。
最后,废水会经过后处理过程。
在这个阶段,已经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会被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和脱水处理,去除污泥。
然后,经过消毒处理,最终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可以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
总的来说,食品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涉及预处理、生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主要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处理,废水可以被有效地清洁和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保护环境,保障人类健康。
餐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餐厨废水处理是指对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
餐饮行业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油脂、有机物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处理工艺来进行处理。
餐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处理:将餐厨废水经过格栅除渣,去除较大的固体物质和悬浮物,防止对后续的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和磨损。
2. 沉淀与分离:经过预处理后的废水进入沉淀池,利用重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一部分油脂沉淀到底部,然后通过污泥回流系统将污泥与废水分离。
3. 溶解气体和氧化: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入溶解气体,如氧气或臭氧,来促进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降解。
这些溶解气体可以提供给微生物进行氧化反应,从而降解有机物。
4.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和空气,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收和分解,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5. 滤料过滤:经过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废水可能仍含有一定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因此需要通过滤料来进一步除去细小的固体颗粒。
6. 砂滤过滤:砂滤是一种物理过滤方法,通过在砂滤层中过滤,将废水中的残留悬浮物和颗粒物进一步去除。
餐厨废水处理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预处理阶段主要利用物理手段去除固体物质和悬浮物,沉淀和过滤阶段则是利用重力和滤料来进一步分离废水中的杂质。
而活性污泥法则是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和空气,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吸收。
总体而言,餐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原理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
餐厨废水三相处理方法餐厨废水是指餐厅、酒店、食品生产加工厂等场所产生的废水。
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若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餐厨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议题。
目前,较为常见的餐厨废水处理方法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法三种,下面将详细介绍餐厨废水三相处理方法。
物理法是利用物理学的原理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筛分等。
餐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可以通过物理法去除这些杂质。
1. 沉淀沉淀是通过重力作用将混浊液中的悬浮物挤出来,让其沉淀下去。
餐厨废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是食品残留物、油脂和一些固体颗粒。
沉淀过程通常需要加入混凝剂,如铁盐、铝盐等物质。
混凝剂可以促进沉淀过程,形成大颗粒,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后的废水可以通过过滤或离心的方式将上清液和沉淀物分离。
2. 过滤过滤是通过滤网、滤布等设备对餐厨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过滤速度很慢,需要较多的滤料和设备,且滤料易堵塞,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
常用的过滤器有压滤机、真空过滤机等。
3. 筛分筛分是通过筛分机等设备对餐厨废水进行筛分处理,将其中的较大颗粒和砂石等杂质分离出来,常用于较粗的固体物的分离过程。
筛分的效率比较低,需要再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使用。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变得易于处理和去除的方法。
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
1. 中和中和是将酸性或碱性废水中的pH值调整到中性的处理方法。
餐厨废水中的pH值通常在5-9之间,若偏离这个范围,会影响其后续的处理效果。
中和方法可使用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或酸性物质(如硫酸等)加入废水中进行处理。
2. 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是将有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分解为无机物的方法。
针对餐厨废水而言,氧化还原可用于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质和油脂等,提高处理效果。
常用的氧化剂有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等,通过加入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发生氧化分解。
餐饮废水特点、处理方法及工艺介绍一、餐饮废水的特点餐饮废水中主要成分是剩余食物和水,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类、动物脂肪类等有机物为主要成分,具有营养成分高、含水率高、油脂和盐分含量高、易腐发酵发臭等特点。
若将之与生活垃圾一道收集、运输和处置,将会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也会影响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效果。
此外,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营养既全面又丰富,只要通过合适的处理技术,就可以使餐饮废水得到充分的“资源化”利用。
二、餐饮废水的处理方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方法大致有两种:①利用化学反应,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将餐饮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然后掩埋处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高效,缺点是餐饮废水中大量有用物质被浪费掉了,而且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②把餐饮废水通过一系列处理工序转变为可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有机复合肥。
这种方法符合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方针,缺点是处理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明显。
目前对于餐饮废水的处理多采用第二种方法。
餐饮废水收集后首先要经过固液分离。
对于液体部分先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后废油回收利用,水再进行后续处理。
由于餐饮废水的有机成分含量高,固液分离后的固体部分采用堆肥处理,堆肥产品一般作为农业生产有机肥。
1、液态餐饮废水的油水分离(1)物理分离方法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是用来进行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的一种装置。
其工作原理为废水由进水口入,经滤网除去固体残余物,水中油由下至上经破乳、吸附,部分油浮水面,再经滤油槽收集。
清水则由底部出口处排放。
粗粒化法:粗粒化法属于物理法,是根据粗粒化滤料具有亲油疏水的性质,当含油废水通过时,微小油珠便附聚在其表面形成油膜,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在浮力和水流剪力的作用下,脱离滤料表面,形成颗粒大的油珠浮升到水面。
采用粗粒化技术能有效降低餐饮废水的含油量,并能大幅度降低COD的浓度,采用粗粒化技术作为餐饮废水的预处理,将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用H型改性聚丙烯酰胺纤维作为粗粒化滤料。
食堂污水处理方案1. 概述食堂污水处理是餐饮服务行业必不可少的环保措施,其目的是净化污水,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食堂污水处理方案,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2. 物理处理方法2.1 沉淀沉淀是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下来的过程。
一般通过调节污水的pH值,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铁盐、铝盐等,促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形成较大的团聚体,从而容易沉淀。
沉淀后的污泥可通过离心机或过滤器进行分离和处理。
2.2 过滤过滤是利用过滤介质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过滤介质有沙子、活性炭等。
污水经过过滤器后,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中,而水分则通过滤料流出。
过滤后的水质明显改善,可继续进行后续处理。
2.3 曝气曝气是将污水中的溶解氧增加到一定浓度,从而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通过将污水喷洒、注入曝气装置中,使污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增加氧气的溶解度。
曝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有氧降解。
3. 化学处理方法3.1 中和中和是通过加入适量的中和剂,使污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变为中性的方法。
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中和后的污水pH值接近中性,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过程的进行。
3.2 氧化氧化是利用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过程。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氧化剂的加入可以促使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加快,提高处理效果。
3.3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絮凝-絮凝)絮凝-絮凝是通过加入絮凝剂,使污水中的小颗粒结聚成较大的颗粒,方便后续的沉淀过程。
常用的絮凝剂有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
通过絮凝处理后的污水,悬浮物含量明显降低,易于沉淀。
4. 生物处理方法4.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生物处理方法。
通过将含有养分的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此方法具有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物质的能力,处理效果较好。
155ECOLOGY区域治理餐厨垃圾废水新型处理工艺南大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王志伟,江洪龙,李珅亮摘要:餐厨垃圾作为城市固体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s,MSW)中有机类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的特点是高水分、高盐分和高有机质含量,并且油脂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有机类垃圾。
其通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处理后将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且废水悬浮物较多,如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对该类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
本次对南京市某企业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出水情况进行分析,设计了隔油+气浮+废水调质+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预处理+AO(厌氧好氧工艺法)一体化处理+二级复合生态滤池的新型餐厨垃圾废水处理工艺。
相较于传统的好氧处理工艺(AO工艺或膜生物工艺),新工艺有着更高的COD和TN去除效率,能完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关键词:餐厨垃圾;高浓度有机废水;新型废水处理工艺;去除效率中图分类号:X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31-0155-0002近年来,餐饮行业发展迅速,目前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9000万吨,大中城市餐厨垃圾产量惊人,仅长三角城市餐厨垃圾年产量就超过了2000万吨,重庆、北京、广州等餐饮业发达城市问题尤其严重[1-2]。
当下,针对餐厨垃圾的处理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餐厨垃圾的处理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包括物理分选处理法、粉碎直排法和填埋法等[3],这些方法处理方便但存在处理不够彻底、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污染地下水、占用土地资源等问题。
目前主流的处理工艺为生物处理,该种方法对环境污染小、对餐厨垃圾处理比较彻底、资源化程度高[4-5]。
餐厨垃圾经生物处理后将产生废水,此类废水有机物无浓度高、悬浮物较多,如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6]。
浦东新区有机质固废处理厂新建工程
污水处理系统
工
艺
介
绍
上海浦东环保发展有限公司黎明环保分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8月
第一章概述
1.1 系统简介
浦东新区有机质固废处理厂新建工程污水处理系统采购项目设计日处理水量450t/d。
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膜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等。
预处理系统包括除污机、调节池、浓缩液池、气浮装置、浮渣池、PAC和PAM加药桶、缓冲水池、蓝式过滤器和提升泵等;
生化处理系统包括反硝化罐、两级硝化罐、泡沫罐、消泡剂储罐、碳源储罐、板式换热器和通风机等;
膜处理系统包括超滤装置、超滤清洗罐、超滤清液箱、超滤循环泵、超滤清液泵、酸储罐、纳滤清洗罐、阻垢剂储罐、纳滤清洗泵和纳滤装置等;
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污泥浓缩罐、污泥螺杆泵、PAM配药装置、管道混合器、污泥离心机和螺旋输送机等;
膜处理系统与硝化/反硝化系统结合,形成外置的MBR工艺。
1.2 设计规范
表1-1 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清单
1.3 工作界面
本项目工作界面包括:预处理系统、MBR系统(A/O+外置超滤系统)、纳滤系统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1.4 物料性质表
1、进水水质
浦东新区有机质固废处理厂新建工程污水处理系统采购项目,水质水量以如下设计数据为设计基础。
本项目的设计进水水质如表1、表2所示,污水处理系统的平均处理量为450吨/日。
表1-1 设计进水水质
表1-2 外加碳源(来自黎明垃圾焚烧厂)水质
2、压缩空气
本系统所需压缩空气主要为气动阀门提供气源,流量3m3/min,压力0.7Mpa,管径DN15。
3、自来水
本系统自来水主要用于药剂配置,消耗量约采用市政自来水,管径DN50。
4、冷却水
本项目高温季节需采用冷却水供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冷却水量约500t/h,压力0.3MPa。
1.5 系统运行指标表
本项目要求系统处理后的混合出水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31/445-2009),确定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1-3 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
厂界噪声执行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
对建筑物的直达声源噪声控制,应符合现行《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表1-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第二章工艺原理介绍
2.1 基本原理
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TS,氨氮及总氮。
废水生化性较差;氨氮及总氮较高;TS浓度较高。
工艺上首先采用机械格栅去除大尺寸固体物,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格栅的机械过滤截留,为纯物理方法。
采用两级气浮,去除废水中的TS,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投加混凝剂进行混凝反应,使悬浮物结合为大颗粒物质,然后通过气浮产生的微气泡与悬浮物结合,其气固结合物密度低于水,这样就会漂浮在气浮分离区表面,然后通过刮渣机刮除。
这样,就去除了大部分的TS。
COD Cr,BOD5,氨氮及总氮的去除,则采用生化处理的方法。
为提高生化处理效率,采用外置超滤膜与A/O生化处理方法相结合。
为提高废水的生化性及去除总氮,废水先进入反硝化罐。
在反硝化罐的兼氧环境中,通过兼氧菌的水解作用,可以改善废水的生化性;利用其中的反硝化细菌作用,可将NO2--N及NO3--N转化为N2,总氮得以去除。
反硝化罐通过碳源储罐外加补充碳源。
废水经过反硝化罐后,自流进入硝化罐。
硝化罐采用射流循环泵、射流曝气器和鼓风机进行曝气,利用好氧微生物的好氧氧化作用,去除水中的COD Cr及BOD5。
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及NO3--N。
硝化罐的出水混合液,通过混合液提升泵回流至反硝化罐,以使硝化罐产生的NO2--N 及NO3--N通过反硝化转化为N2。
A/O系统采用活性污泥法,采用外置式超滤膜代替传统的二沉池,完成泥水分离。
通过超滤进水泵,将硝化罐的混合液提升至超滤装置,通过超滤膜的良好分离功能,使泥水分离。
超滤产生的过滤浓液(即传统二沉池的污泥)回流至反硝化罐,进一步的参与生化反应,同时提高了污泥停留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
同时也可进入污泥罐,作为剩余污泥处理。
超滤产生的清液,一部分进入超滤清液罐,一部分回流至反硝化罐,完成反硝化过程。
超滤产水通过纳滤进水泵,进入纳滤过滤系统,进一步分离,提高处理效果,确保达标排放。
2.2 工艺特点
工艺先进成熟,所采用的气浮+A/O+外置UF+纳滤的工艺已经过多个项目的实践,出水稳定达标。
膜过滤技术与生化技术的结合是当今废水处理的前沿技术。
2.3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物料平衡图如图1所示:
图1-1 工艺流程图及物料平衡图
工艺流程说明:
本工程处理规模为450m3/d,采用”预处理+反硝化/硝化生化处理(A/O)+外置式超滤(UF)+纳滤(NF)”的处理工艺。
厌氧脱水沼液经过机械细格栅,
去除污水中较大成分后,再自流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调节水质水量,调节内设潜水搅拌机,以防止池内污泥沉降。
调节池出水经调节池提升泵提升至二级气浮机除TS、除油。
同时为检修方便,在调节池内设置超越管至反硝化池。
气浮浮渣至浮渣池。
气浮出水自流至缓冲水池,再经缓冲水池提升泵提升至反硝化池。
缓冲水池出水看水质情况投加外加碳源调节生化进水C/N比,进入A/O生化系统进行生化反应。
反硝化池中设有搅拌装置,污水在反硝化池中,在厌氧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去除污水中硝态氮,出水进入硝化池,池中进行充分供氧,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和将污水中COD成分分解为CO2和水,消除污染物。
反硝化和硝化罐之间设混合液回流泵,以保证总氮的去除率,硝化池的泥水混合液经超滤进水泵提升进入超滤膜系统的,对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浓缩污泥回流进入反硝化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
超滤膜系统设有清洗系统,定时对超滤膜管进行冲洗,以恢复其性能。
超滤出水部分达标排放,部分清液出水进入超滤清液罐,再由纳滤进水泵输送至纳滤系统进行分离进一步处理,经纳滤系统后,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被分离去除。
纳滤出水与部分超滤出水混合达标后纳管排放,纳滤浓缩液至浓缩液池。
浓缩液和气浮浮渣通过提升泵外送至填埋场回灌,气浮浮渣提升泵和浓缩液提升泵互为备用。
A/O生化池的剩余污泥则排入污泥储罐,通过泵送至脱水机房(2F)进行污泥离心脱水。
脱水清液流入缓冲水池。
2.4 主要设备表
2.5 主要仪表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