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019年秋[1112]《农业气象学》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4
一农业气象学的研究方法1、平行观测法:同时观测气象要素和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
2、地理播种法:在气候条件不同地区,选择土壤条件相同的地段,于各地最适宜的播种期播种同一品种,进行平行观测。
3、分期播种法:在同一地区,间隔5~10d播种同一作物,根据研究任务,可播5~10期,最少不少于3期。
4、地理分期播种法:将地理播种法和分期播种法结合起来的一种试验方法,弥补了单纯地理播种法很难取得地形、土壤、栽培技术完全一致与分期播种法只在一个点上进行试验的不足,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田间试验方法。
5、人工气候实验法: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各种气象条件,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得出作物要求的定量指标,6、气候分析法:把所需要的农业资料和气象部门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求得作物产量或品质与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关系。
7、统计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8、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第一章大气一、大气的垂直结构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1 对流层特点:对流层:低纬地区平均为17-18km,在中纬地区平均10-12km,在高纬地区平均为8-9km。
一般夏季对流层厚度比冬季厚。
(1)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间,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0.65℃/ 100m)。
(2)空气具有强烈的上下对流运动。
(3)集中了大气3/4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4)高度水平方向上的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
(5)天气变化最复杂的一层,发生许多地面看到的天气现象,如云、降雨、雪等。
第二章辐射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流形式向周围传递或交换能量的方式称为。
一、辐射具有二象性波动性粒子性(一)辐射波动性物体时刻不停的放射和吸收电磁波,其波长(λ),频率(f),波速(v)三者关系为:v = λf通常取光速v =3×108m/s ,λ(nm),f(Hz)或(KHz)频率高的波长短,频率低的波长长。
所以根据波长的相对长短,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二)辐射粒子性辐射粒子学说认为,电磁辐射是由具有一定质量、能量和动量的微粒子流组成,每个光量子的能量(EL)与频率或波长的关系式为:EL= hf = hv / λ光量子高的物体,其辐射频率高,辐射波长短;光量子低的物体,频率低,波长长。
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多项选择题1 2 3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四、问答题1 2 3 4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1112)《农业气象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杜海香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 当晴朗无云、大气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反射作用造成的B.散射作用造成的C.漫射作用造成的D.吸收作用造成的2. 在陆地上,气压最高的季节是()。
A.秋季B.夏季C.冬季D.春季3. 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转变为负值的时间出现在()。
A.日落前1小时左右B.日出后1小时左右C.日落后1小时左右D.日出前1小时左右4. 随着高度的降低,气压会()。
A.先增大后减小B.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增大5. 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A.3000~80000nmB.400~760nmC.4000~120000 nmD.150~4000nm6. 大气结构是指大气()。
A.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的不均匀性B.在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气压和风等气象要素的分布特征C.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组成成分D.从地面到大气上界空气的成分变化7. 气层是绝对稳定的条件是()。
A.γ>γmB.γ<γdC.γ<γm8. 由于季风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季节是()。
A.秋季B.夏季C.冬季D.春季9. 明天少云,最高气温27℃,风向北转南,风力2—3级,这说明明天()。
A.气象好B.气候好C.天气气候好D.天气好10. 在一定温度下,任何物体对于某一波长的放射能力与物体对该波长的吸收率之比,只是温度和波长的函数,而与物体的其它性质无关。
这是辐射的基本定律之一,称为()。
A.基尔荷夫定律B.普朗克定律C.维恩位移定律D.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11. O3对下列辐射有很强吸收能力的是()。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二)多项选择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重力②浮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水平地转偏向力⑤惯性离心力⑥摩擦力18、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_____。
农业气象学试题(有答案)第一章大气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洁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外表,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
如地外表、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外表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
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二、填空题:(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1)、(2)、氩和(3)。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4)。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5)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6),夏天比冬天(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13) 千米。
答案:(1)氮(2)氧(3)二氧化碳(4)紫外线(5)长波(6)低(7)低(8)水汽(9)温度(10)降低(11)平流(12)升高(13)1200三、判断题:(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农业气象学作业题参考答案作业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臭氧层分布在 B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2.黑体表面辐射具有最大能量波长与黑体表面温度 C 。
A.呈指数规律 B.成正比 C.成反比3.地表垂直与阳光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大气透明系数及 C 有关。
A.太阳高度角 B.太阳方位角 C.大气量4.某地某时刻的太阳高度角决定于该地纬度、太阳赤纬及 A 。
A.时角 B.大气量 C.高度5.气温直减率越小,大气层结越 A 。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影响6.下列因子中, B 对气温日较差无影响。
A.高度 B.经度 C.纬度7.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时,饱和差随温度降低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8.在对流层中,绝对湿度一般随高度增加而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9.自由大气中,由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三力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 B 。
A.地转风 B.梯度风 C.摩擦风10.影响乱流交换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速、地面粗糙度和 C 。
A.气压 B.气温 C.大气稳定度11.辐照度的单位是__C_。
A.瓦/米 B.米2/秒 C.瓦/米212.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3.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14.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夏季,昼长随纬度增加而_A__。
A.增长B.变短C.无变化15.地面辐射差额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___B。
A.正B.负C.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球大气是经过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演变而成的。
2.根据大气性质,可将其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底层叫对流层,中纬度地区,其高度为 10-12 公里。
3.一般海拔高度越高,太阳直接辐射越强,天空散射辐射越弱。
农业气象学-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请认真阅读一下说明然后下载: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本文档的说明:下载完本文档后,请用WORD或WPS打开,然后按CTRL+F在题库中逐一搜索每一道题的答案,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作业2第1题某时刻土壤温度的铅直分布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它属于()。
[单选题]A、清晨转换型B、正午受热(日射)型C、夜间放热(辐射)型D、傍晚转换型参考答案是:C第2题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单选题]A、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B、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D、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参考答案是:D第3题我国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纬度的升高是()。
[单选题]A、日较差,年较差均减小B、日较差、年较差均增大C、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日较差增大,年较差减小参考答案是:B第4题逆温按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等类型。
[单选题]A、辐射逆温B、折射逆温C、散射逆温D、吸收逆温参考答案是:A第5题不是植物的三基点温度是()。
[单选题]A、最适温度B、最低温度C、最高致死温度D、最高温度参考答案是:C第6题土壤冻结和解冻;农事活动开始或终止,农业上的界限温度是()。
[单选题]A、0℃B、5℃C、10℃D、15℃参考答案是:A第7题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单选题]A、0-5℃B、20-25℃C、30-35℃D、40-50℃参考答案是:B第8题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单选题]A、-10℃B、20-25℃C、36-30℃D、50℃参考答案是:C第9题土温与作物根系的生长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根系生长比较活跃。
[单选题]A、2-4℃B、5-7℃C、30-35℃D、10℃以上参考答案是:D第10题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梯度的平均值约为()。
[单选题]A、0.55℃/100mB、0.65℃/100mC、0.75℃/100mD、0.85℃/100m参考答案是:B第11题垄作可以提高土壤表层温度,一般可使垄背土壤日平均温度提高()。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课程代码:1112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F. 1000百帕
760百帕
1013百帕.【√】
4/3百帕
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
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
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
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凹面的E比平面大
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
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
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
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越快
越慢.【√】
无法判断
不变
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秋季。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二)多项选择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重力②浮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水平地转偏向力⑤惯性离心力⑥摩擦力18、北半球行星风带包括有_____。
①西北信风带②东北信风带③盛行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极地东风带⑥极地西风带19、_____ 为地方性风。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课程代码:1112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F. 1000百帕
760百帕
1013百帕【√】
4/3百帕
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
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
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
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凹面的E比平面大
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
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
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
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越快
越慢【√】
无法判断
不变
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秋季。
1、大量吸收红外线的是()。
1.水汽2.臭氧3.微尘杂质4.氧2、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1. F. 1000百帕2.760百帕3.1013百帕4.4/3百帕3、辐射雾的特点是()。
1.辐射雾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时形成,全天都大2.辐射雾在一天中任何时间均可形成,夜间最大3.辐射雾在清晨形成,上午最大4.辐射雾在夜间形成,日出前后最大4、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1.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2.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3.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4.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5、某地今年春季的降水量为250㎜,同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则该地今年春季降水的绝对变率为()。
1.20%2.50㎜3.25%4.-50㎜6、从冬到夏,太平洋副高移动的方向是()。
1.由东向西2.由西向东3.由南向北4.由北向南7、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1.凹面的E比平面大2.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3.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4.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8、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1.秋季2.夏季3.春季4.冬季9、根据蕾莱分子散射定律,以下哪种光的散射系数最大()。
1.红光2.蓝光3.紫光4.红橙光10、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
1.分期观测2.联合观测3.平行观测4.地理观测11、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称为()。
1.锋线2.锢囚锋3.锋4.锋面12、下列属于天气系统的是()。
1.气温2.气压3.气流4.气旋13、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1.冬暖夏凉2.四季如春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山前桃花山后雪14、对于气温日较差描述正确的是()。
1. E. 高纬度小于低纬度2.夏季小于冬季3.陆地小于海洋4.晴天小于阴天15、高空天气图属于()。
1.等温线图2.等雨量线图3.等高面图4.等压面图16、大气有温室效应,是因为其能够阻挡()。
1.地面辐射2.大气辐射3.宇宙辐射4.太阳辐射17、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西南大学2018年秋季在线作业标准答案1112 20182单项选择题1、大量吸收红外线的是()。
.水汽.臭氧.微尘杂质.氧2、一天中,土壤表面最低温度出现在()。
.日落前后.正午.日出前后.子夜3、辐射雾的特点是()。
.辐射雾在大气层结不稳定时形成,全天都大.辐射雾在一天中任何时间均可形成,夜间最大.辐射雾在清晨形成,上午最大.辐射雾在夜间形成,日出前后最大4、某地今年春季的降水量为250㎜,同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则该地今年春季降水的绝对变率为(.20%.50㎜.25%. -50㎜5、从冬到夏,太平洋副高移动的方向是()。
.由东向西.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由北向南6、随着高度的降低,气压会()。
.先增大后减小.增大.减小.先减小后增大7、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是()。
.宇宙射线.红外线.可见光.无线电波8、形成不同气候带的基本原因是()。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匀.昼夜长短变化.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海陆分布9、农业气象学研究所遵循的原则是()。
.分期观测.联合观测.平行观测.地理观测10、大气辐射的波长范围是()。
.400~760nm.7000~120000nm.3000~80000nm.150~4000nm11、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转变为负值的时间出现在()。
.日落后1小时左右.日出前1小时左右.日出后1小时左右.日落前1小时左右12、当晴朗无云、大气干洁时,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散射作用造成的.漫射作用造成的.吸收作用造成的.反射作用造成的13、主要的农业气象条件是()。
.光照、温度、湿度和降水.光照、温度、风.气压、温度、风.气压、温度、湿度和降水14、单圈环流的形成主要是()。
.惯性离心力的作用.水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作用15、露点温度表示的是()。
.空气的温度.潮湿地面的温度.空气的湿度.未饱和湿空气的温度16、风由西吹向东,则称为()。
1、世界上位于30左右纬度的地方大部分是沙漠,为何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大部分确是林茂粮丰? :由于我国是世界最著名的季风气候国家,东临广阔的太平洋。
夏季盛行海洋吹向大陆季风带来大量水汽,使江南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成为林茂粮丰的鱼米之乡。
而同纬度的其它地区,终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气流下沉增温减湿,长期干旱少雨,故成为沙漠。
2、对流层的厚度和主要特征有哪些?:对流层是紧靠地球的一层,受地面影响剧烈。
厚度随高度升高而变薄,一般来说,低纬度,平均厚度为17——18KM ,中纬度,平均厚度为10——12KM ,高纬度,平均厚度为8——9KM ;特征:(1)对流层几乎集中所有水汽,(2)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 ,气温下降0.65摄氏度。
(3)对流层空气有强烈垂直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
(4)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3、试述小气候的概念,小气候与大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小气候就是指在局部地域内,因下垫面影响而形成与大气候不同的贴地层和土壤上层的气候。
联系: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
区别:4、试述活动面与活动层的概念?凡能直接接收辐射和放射辐射,并与邻近气层、土层(或其他物质层)进行水、热交换,从而调节自身的各气象要素状况的面,称之为活动面。
这个面是有一定厚度,故也称活动层。
5、试述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主要区别?海洋性气候表现出气温年、日气温差较小,秋温高于春温,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最冷2月,最热8月,云雾多日照少,降水多且季节分布均匀;大陆性气候性气候表现出气温年、日气温差较大,春温高于秋温,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最冷1月,最热7月,云雾少日照多,降水少且集中于夏。
6、试述地中海气候与季风气候的特点?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风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植被多为落叶,或常绿落叶混交,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在副热带和暖温带的大陆东岸,尤以亚洲东南部最为显著。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题2分)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广东大局部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局部,前一局部的降水,称为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局部的降水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响比生长期对低温的反响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号,并密切监视其动向。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共10分,每题1分,请把正确的答案A. B. C 或D填在下表中)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占总能量比例最大的局部是: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长波辐射.2、对植物光周期起作用的光谱,主要是:A、黄绿光B、红橙光C、蓝光D、紫光3、北半球的夏季〔δ>0°〕,各地的日照时间随纬度增加而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4、土壤内部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A、辐射B、分子热传导C、土壤的流动D、潜热释放5、晴朗的白天,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A、增加B、减少C、变化不大D、不变6、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是,形成的锋面称为A、冷锋B、暖锋C、静止锋D、锢囚锋7、常带来晴好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切变线B、低压C、高压D、锋面8、冬季危害广东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A、寒潮B、寒露风C、晴暖天气D、台风天气9、表征一个地方的水分资源多少,常用A、地下水量B、水库水量C、降水变率D、年降水量10、广东的气候属于A、亚热带海洋气候B、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共5分,每题1分)1、太阳直射地球上的位置的地理纬度称为太阳赤纬,其变化范围是±66°27'。
农业气象学试题(1)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共16分,每小题2分)1、辐射的波动性: 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2、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3、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4、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5、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6、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7、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30°N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高压系统。
8、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为农业气候资源。
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 1500mm 到 2000mm 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前汛期降水,主要是由锋面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称为后汛期降水,主要是由台风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垂直 ,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向保持不变,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长波辐射。
4、植物在繁育期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临界期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风速和饱和差成正比,与大气压力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当台风在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号,并密切监视其动向。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共10分,每小题1分,请把正确的答案A. B. C 或D填在下表中)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占总能量比例最大的部分是: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长波辐射.2、对植物光周期起作用的光谱,主要是:A、黄绿光B、红橙光C、蓝光D、紫光3、北半球的夏季(δ>0°),各地的日照时间随纬度增加而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4、土壤内部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A、辐射B、分子热传导C、土壤的流动D、潜热释放5、晴朗的白天,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A、增加B、减少C、变化不大D、不变6、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是,形成的锋面称为A、冷锋B、暖锋C、静止锋D、锢囚锋7、常带来晴好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切变线B、低压C、高压D、锋面8、冬季危害广东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A、寒潮B、寒露风C、晴暖天气D、台风天气9、表征一个地方的水分资源多少,常用A、地下水量B、水库水量C、降水变率D、年降水量10、广东的气候属于A、亚热带海洋气候B、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共5分,每小题1分)1、太阳直射地球上的位置的地理纬度称为太阳赤纬,其变化范围是±66°27'。
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共16分,每小题2分)1、辐射的波动性2、太阳高度角3、长日照作物4、相对湿度5、温度年较差6、季风环流7、副热带高压8、农业气候资源二、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多在______到______之间,通常把一年的降水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降水,称为______降水,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后一部分的降水称为______降水,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2、由于地球的______转,形成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不______,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方向______,因而形成了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各地昼夜长短不等。
3、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主要是______辐射,地面和大气向外发出的辐射,主要是______辐射。
4、植物在______期对低温的反应比生长期对低温的反应更为敏感,这一时期往往就是植物的温度______期。
5、水面蒸发速度的大小,与______和______成正比,与______成反比。
6、台风是指形成在______上的______。
当台风在_____以西,______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海区形成后,我国气象部门将对其进行命名和编号,并密切监视其动向。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共10分,每小题1分,请把正确的答案A. B. C或D填在下表中)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光谱中,占总能量比例最大的部分是: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长波辐射.2、对植物光周期起作用的光谱,主要是:A、黄绿光B、红橙光C、蓝光D、紫光3、北半球的夏季(δ>0°),各地的日照时间随纬度增加而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4、土壤内部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是A、辐射B、分子热传导C、土壤的流动D、潜热释放5、晴朗的白天,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A、增加B、减少C、变化不大D、不变6、当冷暖气团相遇且势力相当是,形成的锋面称为A、冷锋B、暖锋C、静止锋D、锢囚锋7、常带来晴好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切变线B、低压C、高压D、锋面8、冬季危害广东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A、寒潮B、寒露风C、晴暖天气D、台风天气9、表征一个地方的水分资源多少,常用A、地下水量B、水库水量C、降水变率D、年降水量10、广东的气候属于A、亚热带海洋气候B、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共5分,每小题1分)1、太阳直射地球上的位置的地理纬度称为太阳赤纬,其变化范围是±66°27'。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农业气象学》课程代码:1112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F. 1000百帕
760百帕
1013百帕/【对】
4/3百帕
2、摩擦层中,在平直等压线的气压场中出现的风不受以下哪种力的影响()。
水平气压梯度力
惯性离心力/【对】
摩擦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
3、土壤导温率与导热率、热容量的正确关系是()。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正比
与导热率、热容量均成反比
与导热率成反比,与热容量正比
与导热率成正比,与热容量成反比/【对】
4、维持大气温度在地理上的常定分布,主要靠()。
季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海陆风对于热量的输送
大气环流对于热量的输送/【对】
洋流对于热量的输送
5、饱和水汽压(E)与蒸发面性质和形状的关系是()。
凹面的E比平面大
冰面的E比纯水面的大
纯水面的E比溶液面的小
大水滴的E比小水滴小/【对】
6、气压一定时,气温越高,气压随高度递减()。
越快
越慢/【对】
无法判断
不变
7、在陆地上,气压最低的季节是()。
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