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细胞
- 格式:pptx
- 大小:5.98 MB
- 文档页数:15
高一生物第一章笔记整理人教版高一生物第一章笔记一、走进细胞(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运动、摄食、繁殖等。
-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 人的生殖和发育: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进而发育成个体。
- 反射活动:神经细胞(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肌肉细胞在神经细胞的支配下收缩舒张,完成反射。
-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例如,噬菌体寄生在细菌细胞内,艾滋病病毒(HIV)寄生在人体的T淋巴细胞中。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如动物的肌肉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等。
-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如动物的心脏、植物的叶等。
-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如动物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 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例如,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
-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例如,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鱼、虾、水草、微生物等)。
-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如一个池塘。
-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低倍镜的使用:- 取镜与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偏左的位置,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的统一性: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2.细胞的多样性: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核(本质)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生物类群衣原体,支原体,蓝藻,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动物,植物,真菌常见的细菌有: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常见的蓝藻有: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常见的真菌有:酵母菌.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一节: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一: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基本元素是:CHON最基本元素:C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占细胞鲜重的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的元素:C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水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细胞中含量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的化合物:蛋白质。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研究生命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
在生物学的研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单位,是生命的基础。
生物学第一章“走进细胞”就是介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特征,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章的知识点。
1. 细胞的发现和研究历史17世纪初,荷兰人李文虽使用原始显微镜将第一个观察到了动植物细胞。
18世纪,又有其他科学家对细胞的结构和组成等做出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和研究,并逐渐建立了细胞学这个分支学科。
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组成细胞由细胞膜、胞质、核和细胞器组成。
其中,细胞膜为一层薄膜,包裹着细胞,起到维持细胞结构完整、调节物质进出等作用。
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包含着基因信息,是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中心。
细胞质为细胞核以外的细胞部分,包含各种物质和细胞器。
细胞器包括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等,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协同工作保证了细胞的正常运转。
3. 细胞的分类根据细胞的存在状态、形态和结构等不同的特征,科学家将细胞分为有胞核和无胞核两大类。
前者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等,后者是原核细胞,如细菌和蓝藻等。
4. 细胞的功能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生命、运输物质、能量转化、储存基因信息等。
其具体表现为吸收营养、分解代谢、物质合成、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5.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生命活动表现为一系列复杂的细胞代谢反应,包括蛋白质合成、糖酵解、细胞呼吸、染色体分裂等过程。
其中,蛋白质合成是细胞生命活动中最复杂和重要的过程之一,其过程包括基因转录、翻译、后修饰等多个环节。
6. 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分为两大类: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为细胞合成新的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而分解代谢则是将食物等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7. 细胞的能量需求细胞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获取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细胞能量需求主要通过细胞呼吸过程来支持,通过糖原的分解提供ATP分子和各种有机物质。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建立过程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比利时.维萨里、法国.毕夏从人体细胞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指出器官、组织。
英国.罗伯特.虎克发明细胞荷兰.列文•虎克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植物学家施莱登发现细胞有细胞核,首次提出植物细胞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细胞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4、细胞学说的修正德国.魏尔肖提出与,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①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②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6、科学方法:归纳法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各层次的相互关系①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第一章 走进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无细胞结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病毒的结构:核酸和蛋白质。
2.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单个个细胞就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如: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涉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缩手反射过程涉及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3种细胞。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2.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3.病毒、分子、原子不是生命系统4.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三、光学显微镜相关知识::(1)使用低倍镜找到物象 (2)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4)调光(反光镜、光圈)(5)调焦:用细准焦螺旋(不准动粗)3.显微镜看到的是“倒立相反”的物象 长度、宽度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看到的是亚显微结构:(1) 细胞在视野中呈单行或单列排布:低倍镜下细胞个数 ÷放大倍数 =高倍镜下细胞个数 8个 ÷4 =2个(2)细胞在视野中呈充满排布:低倍镜下细胞个数 ÷放大倍数2 =高倍镜下细胞个数64个 ÷42 =4个四、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放大4倍放大4倍生物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 (病毒)原核生物:细菌真核生物“杆”“球”“弧”蓝藻: 1.蓝球藻3.念珠藻1. 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2. 真菌:毛霉菌、酵母菌、蘑菇木耳3. 植物4.动物都单细胞生物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五、细胞学说建立过程1.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施莱登、施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3.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其发现的细胞是死细胞5.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6. 魏尔肖名言: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水平提出来的。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1章走近细胞概述一、本章与其他章节的联系本章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本章主要阐明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以及细胞学说等知识点。
所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所以说本章涵盖并总领了整个高中生物学的内容,在其他章节或者模块中都将涉及,可以说本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绪论的功能。
本章两节在内容的选取上体现了连贯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原则,认识上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
二、教学建议(1)注意与初中的教材相衔接,注重知识的连续性作为高中教师,在这次新课程教学中,最好能熟悉初中的教材,其实教材的很多插图学生已经接触过,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初中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做好知识的铺垫,搭好知识阶梯,降低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难度,不给学生以突兀的感觉,增加学生学好生物学的信心,也有助于提高本学科在学习中的地位。
(2)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学,学生对每个学科都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我们一上来就能抓住他们的眼球和大脑,那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靠什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除了精美的插图,悦目的版式外,还有很多与社会热点相关的内容以及科学最前沿的进展,例如SARS病毒问题,AIDS问题,细胞的组装问题等,不仅仅可以讨论纯生物问题,也可以发散到社会伦理道德方面。
(3)注意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多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以拉近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距离,避免学生知识学习的脱节,又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生物学知识也可以造福人类。
例如学习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就可以让学生回忆初中的知识,讲到水华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
(4)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师可以利用书本上的现成的材料再加工,例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发展过程,结合课本上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
第1章 走近细胞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上的; 2.能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认同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即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课堂活动]活动一: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一个草履虫就是一个。
(2)图2和图3分别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和洋葱鳞片叶表皮,发现它们都是由构成的。
(3)从图4看出,人的口腔上皮也是由 组成的。
(4)由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活动二:理解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基础上进行的 分析下列资料,思考问题。
资料1 艾滋病病毒的繁殖过程示意图图1 草履虫 图2 番茄果肉图3 洋葱鳞片叶表皮图4 口腔上皮资料2 人体繁殖和个体发育的过程示意图资料3 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示意图(1)艾滋病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由图可知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内实现。
(2)在子女和父母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媒介是。
(3)人体生命的起点是。
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关。
(4)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是由细胞构成的。
(5)上述事实说明,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活动三: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概念(了解)举例细胞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1)草履虫、松树、人,它们构成生命系统的层次相同吗?若不同,区别在哪里?(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系统吗?是生命系统吗?为什么?(3)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的层次是哪一个?[课堂反馈]一、选择题: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2.在下列名称中,哪个不是细胞()A.卵子B.大肠杆菌C.草履虫D.纤维素3.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B.酵母菌C.衣藻D.烟草花叶病毒4.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三个种群D.一个生态系统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细胞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D.一个池塘二、简答题:6.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