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的地球(2)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0
地球生态超载日(Earth Overshoot Day)又被称为“生态负债日”,是指人类在特定年份对生态资源(例如鱼类和森林)和服务的需求超过该年地球可以再生的日期。
地球在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是人类在一年之内生态资源开始入不敷出的时间指标。
“地球生态超载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合作伙伴,国际民间组织“全球足迹网络”(Global Footprint Network) 以及英国智囊团新经济基金会(New Economics Foundation)提出并发起,旨在提高人们对生态“超支”的认识,鼓励大家积极采取可持续的行动。
从2012年8月23日开始设立,其理论基础是“生态足迹分析”法。
流浪地球二续写作文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拯救地球行动之后,人类总算是暂时摆脱了灭顶之灾。
然而,危机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
刘培强已经英勇牺牲,他的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每一个地球人的前路。
地球上的人们在废墟中重建家园,努力恢复往日的繁荣。
但资源的匮乏、环境的恶化,让这一切变得异常艰难。
韩朵朵因为长期的劳累和辐射,身体每况愈下。
但她依旧坚强,每天都在为地球的未来奔波。
一天,她偶然发现了一个被遗忘的实验室,里面似乎有着能够改善地球能源状况的关键技术。
这个实验室位于一个废弃的城市角落,周围是破败的高楼大厦和荒芜的街道。
韩朵朵带着一队科学家小心翼翼地走进这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实验室的大门已经生锈,推开时发出“嘎吱嘎吱”的沉闷声响。
一进入实验室,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灰尘在透过破碎窗户的阳光中飞舞,地面上到处是杂乱的文件和损坏的仪器。
韩朵朵小心地跨过一堆杂物,目光急切地在四周搜索着。
“大家分头找找,看有没有有用的东西。
”韩朵朵的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回荡。
科学家们纷纷散开,仔细地查看每一个角落。
韩朵朵走到一张破旧的桌子前,上面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她轻轻翻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看不懂的公式和数据。
“这是什么呀?”她皱起眉头,努力思索着。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科学家兴奋地喊道:“韩姐,这边有发现!”韩朵朵赶紧跑过去,只见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装置,上面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好像是个能量核心的原型!”科学家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韩朵朵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但很快,她又冷静下来,“先别高兴得太早,还不知道能不能用呢。
”他们带着这个装置回到了基地,开始了紧张的研究和测试。
日子一天天过去,挫折不断,但韩朵朵和科学家们从未放弃。
终于,在一个平凡的清晨,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那个小小的装置成功地转化出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整个基地都沸腾了。
“我们成功啦!”韩朵朵欢呼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第1课蓝色的星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
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
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
(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3.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
4.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新闻链接,加加林的描述,讨论。
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
(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
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
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1. 地球超载日指地球已用完本年度可再生自然资源额度,当天进入年内生态赤字状态。
下图为1970-2019年地球超载日统计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判断,地球可再生资源开始超载是从()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2.“地球超载日”的出现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是()A.加剧非可再生资源的枯竭B.加快可再生资源的枯竭C.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费D.减少可再生资源的消费3.近年来“地球超载日”前移速度开始放缓的原因是()A.地球资源产出减少B.世界人口增长放缓C.资源利用效率提高D.人口合理容量变小2.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分布特点正确的是()A.紧邻沙漠和盐沼泽B.分布于地势低平的盆地内部C.沿山麓地带和河流分布D.分布于气候湿润的谷地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如图分布的原因是()A.太阳能丰富,电力充足B.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C.航运价值高,交通便利D.水源充足,满足生活生产需求3. 读某城区内部结构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城区内部()A.商业市场区位于中心B.医疗卫生区交通位置偏僻C.居住区水运交通十分便利D.商业与办公综合区靠近居住区2.该城区合理规划有利于()①降低各类土地利用租金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③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④改善居住环境质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北村,是具有典型岭南特色的古村落,临广州环城高速、国道,是城郊型村庄。
该村原为董、徐两族聚居地,后受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村内流动人口增多,社会关系多元化发展,内部空间结构布局演变明显。
下图示意北村近40年来的空间布局演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阶段Ⅰ到阶段Ⅱ,该村现代居住用地大量增加的原因是()①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②农村自建出租屋增多③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④城市人口向城郊扩散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该村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反映出()A.农业生产空间集中连片化B.各类用地空间竞争趋于增强C.外来居民占总人口比例下降D.传统居住区的宜居环境改善5. 云南双柏县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背山面水,全村房屋墙连墙,层叠而上,极具特色。
地球超载了作文构思《地球超载了:小区里车位的变化》我住的这个小区,跟地球其他地方比起来,就像个小缩影,而这几年在这儿,我算是真真切切看到了那“地球超载”的影子。
早几年刚搬进小区的时候,那车位可宽敞了。
小区虽然不大,但车也就那么几十辆,地下停车场宽敞得很,就算回来晚了,随便找个空位停进去就行。
地面上也有不少空着的停车位,有时候朋友开车来玩,都不用发愁没地方。
而且那时候开车在路上,也没觉得太堵。
过个红绿灯,顶多等一轮就能过了,马路牙子边偶尔还能看到有个空当能临时停个车啥的。
可现在呢,那叫一个天翻地覆。
小区里的车越来越多,就像一群蚂蚁突然都涌向了一粒糖。
地下停车场满满当当的,汽车一辆挨着一辆,跟罐头里的沙丁鱼似的。
每次开车进去找车位都得慢慢悠悠地转好几圈,眼睛瞪得大大的,从这个角落看到那个角落,就盼着能有个空着的小地方。
地面上的车位更是可怜,但凡有个空位,就跟宝贝似的。
前几天晚上我回来得稍微晚一点,那真是一场噩梦啊。
我在小区里转了足足二十分钟,好不容易看到一个车位,后面还堵住了不让我停进去,原来是有个车违章停在了通道上。
那车主也真行,就图自己方便,把别人愁得不行。
后来我又绕了好几圈,才等到一个刚走的车腾出的车位。
这小区里车从少变多的情况,不就是地球超载的一种体现吗?地球就这么大,汽车越来越多,那就跟小区里车位不够一样。
大家都在抢资源,马路上的空地、停车场的位置,而地球的土地资源、能源资源也是有限的。
就像小区里不管怎么规划,能停车的地方总是有限的,如果车还不停地增加,那就彻底乱套了。
当初小区规划车位的时候,哪会想到如今车多成这样啊,地球在资源规划的时候,可能也没想过人能发展到如此庞大的数量,如此大量地消耗资源。
这车位越来越难,资源越来越紧张,看来这地球超载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地球超载了:挤不上的公交车》我这人吧,天天上班得坐公交车。
就拿这个事来说,能让你特别直观地感受到地球好像超载了。
以前坐公交的时候啊,那是比较舒服的。
流浪地球2作文5篇作文需要作者有足够的阅读和研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坚持力和毅力,因为完成一篇作文需要时间和耐心,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流浪地球2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流浪地球2作文篇1未来的某一天,太阳进入衰竭期,向红巨星演变,体积不断膨胀,预计百年内就会吞没地球,人类为求生存,终于团结一致,开启末日求生之路。
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在天灾面前亦是如此。
还记得那位牺牲自己,点燃人类生存之火的宇航员刘培强吗?还记得那位为儿女在困顿难行之中仍能迎难而上,在恶劣的环境下给予刘启与韩朵朵家的温暖的姥爷——韩子昂吗?还记得那位虽叛逆但识全局,护妹妹,保大家的“不良”青年刘启吗?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脊梁,成为一座座历史不朽的丰碑,必将激励更多人奋发向前。
吴京饰演的宇航员刘培强,在得知莫斯(智能机器人,接受联合政府指令)因地球错过了最后的逃离时间,被木星引力吸引即将相撞,竟想抛弃地球上的人类,实施“火种计划”后,毅然冲向驾驶室,用伏特加点燃驾驶室,完成最后的五千公里路程。
看到刘培强破门而入的那一瞬间,我不禁热泪盈眶。
他明明可以不管地球上人们的死活,他明明可以在宇航空间站里活下去,成为火种计划的执行者之一。
可他偏不,为了地球上更多人们的生存,牺牲了自己,成为木星上最亮的的启明星,对视着儿子刘启,为他指明了前进方向。
吴孟达饰演的韩子昂,更是唤醒了无数人对爷爷的思念。
他已是耄耋之年,仍然身子骨硬朗,爱着刘启与捡来的孙女韩朵朵,但润物细无声,他无声的爱起初不被年轻气盛的刘启理解。
起初韩子昂一直在只想保住两个孩子的小我格局、最终升格到拯救全人类的大我境界。
他是曾经生活在地球表面的老一辈代表,回忆着老伴咸的不能再咸的葱花面,缅怀着过去没有人关注太阳,只关心钱的的历史。
他的死,是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他的死,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英雄气节的淋漓展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必考点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图示为游乐场中在竖直面内转动的摩天轮,小红乘坐该摩天轮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她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A.动能减少B.重力势能不变C.机械能增大D.机械能不变2、中国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土壤中取样,再返回地球,标志中国“嫦娥工程”取得伟大的胜利。
关于“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五号”从地面升空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B.“嫦娥五号”匀速环绕月球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嫦娥五号”携带的着陆器可以通过降落伞减速着陆在月球表面D.从月球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点火向后喷气,产生一个向前的力,离开月球表面根据的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
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运动至最高点时,速度为0m/s,所以受平衡力作用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C.从A点向上运动O点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增大D.从A点向上运动O点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4、以相同功率正常匀速行驶的两辆汽车,在相同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所做功之比是2:1B.两车所做功之比是1:1C.两车所受牵引力之比是2:1D.两车速度之比是1:25、小杰背着书包回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100m用时100s,乘坐电梯从1楼到21楼用时30s,以下符合实际的是()A.电梯对小杰做功约3.6×103JB.小杰乘坐电梯上升时,对书包不做功C.电梯对小杰做功的功率约1200WD.小杰在水平路面行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约600W6、如图所示,小桂利用动滑轮竖直匀速提升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