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专题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3课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普查讲3 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1.特殊的天文现象,一般是由天体间的特殊位置关系形成的(1)(2016.4浙江选考,2分)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 )A.①B.②C.③D.④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凌日”这一特殊天文现象产生时,太阳、地球与“凌日”行星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凌日”行星应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根据图中的行星公转轨道距日远近可判断,①为水星,②为地球,③为木星,④为天王星,只有①(水星)在公转时可能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因而能产生“凌日”现象,故A项正确。
2.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大气、水及外部环境)判断行星是否宜居(2)(2016.10浙江选考,2分)科学家最近发现,距太阳4.2光年的比邻星周围有一颗潜在的宜居行星。
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
据此完成下题。
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 A )A.具有与地表相近的温度B.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距比邻星接近日地距离D.获得与地面上相似的可见光解析:本题考查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
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结合材料从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等自身条件以及安全的宇宙环境等外部条件分析。
该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的距离远小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但是比邻星比太阳暗1000倍,使得该行星具有与地表接近的温度,故A项正确。
地月系、光照不属于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故B、D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宜居行星与比邻星相距约700万km,而日地距离约1.5亿km,故C项错误。
3.根据影响航天器发射的因素(纬度、气象、交通等),分析发射中心选址的区位条件(3)(经典题,6分)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题。
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纬度低。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教案3(专题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纲展示1.地球所处的宇宙 环境;地球是太阳 系中一颗既普通又 特殊的行星2.太阳对地球的影 响3.地球的圈层结重点关注考点五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高考指数★☆☆☆☆ )1.天体系统(1)宇宙的物质组成宇宙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2)天体系统的形成及层次①形成: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天体之间由于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②层次:如下图所示2.太阳系(1)组成及八大行星类型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八大行星(2)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运动特征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3)结构特征: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和自身环境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四看”法分析生命存在的条件(2015 ·上海理工大学附中期末)2013 年9 月13 日凌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官网宣布:美国航空航天局在1977 年发射的“旅行者”1 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
据此完成1~3 题。
1.“旅行者” 1 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 .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带后与太阳系最大的行星相遇B.沿途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D.观测到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2.目前,描述“旅行者” 1 号所处位置时,最合适的应该是在( )A .地月系B .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3.“旅行者” 1 号若在今后的飞行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 .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C .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D .表面有肥沃的土壤解析:1.A 2.C 3.B 第1 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木星之间,穿越小行星带后与木星相遇,A 项正确;八颗行星的自转方向并不相同;太阳耀斑的周期为11 年,因而不可能观测到六次;八颗行星依次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贵州省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38分)1. (2分) (2017高二上·沭阳月考) 读图“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图中各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为金星、B为水星,二者均属于类地行星。
B . D为火星,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C . E,F,G,H为远日行星,质量大、密度大。
D . A-H这八颗行星沿着近圆形轨道绕日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2)地球成为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
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A . 稳定的太阳活动B .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 .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D . 地球公转周期适中(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A . 地球自转周期适当B . 日地距离适中C . 地球质量和体积大小适中D . 地球有恰到好处厚度的大气层2. (4分) (2013高一上·红桥期中)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黑子的温度比周围要高B .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0年C . 黑子的大小和多少反映了太阳活动的强弱D . 太阳黑子是太阳色球层上出现的暗黑色斑点(2)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A .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B . 地球上出现反常气候的几率明显降低C . 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D . 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3. (2分)天体是指()A . 所有恒星B . 所有行星C . 彗星和星云D . 宇宙中任何物质4. (4分) (2016高三下·泰安模拟) 2015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在3月20日“上演”,斯瓦尔巴群岛完全被阴影覆盖。
此次日全食发生时正值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78°N,15°E)的正午,此时太阳位于观察者的A . 正南方地平线上空B . 正北方地平线上空C . 东南方地平线上空D . 西南方地平线上空5. (2分)地球表面平均气温15℃,是生命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使地球表面气温保持15℃主要地理原因是()①日地距离适中②地球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③昼夜更替周期适中④大气保温效应A . ①②B . ①③C . ①②③D . ①③④6. (2分) (2019高一上·东辽月考) 2015年4月11日新华网报道,美国宇航局的MAVEN火星探测器在本周完成了绕火星运行的第1000圈。
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标考点知识细化素养要求应用实践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与天体系统会判断天体类型及天体系统级别解读天文现象,分析地球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理解地球的普通性表现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理解地球的自身条件及宇宙环境结合宇宙探索,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不同区域太阳辐射差异的原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掌握太阳活动的表现及影响结合实例,分析太阳活动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理解地震波波速变化的特点判断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分析地球圈层间的相互关系(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卫星、星际物质等。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1)运动性: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A 总星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中心天体:太阳。
2.八大行星⎩⎨⎧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4.彗星:太阳系中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周期约为76年。
5.地球的普通性(1)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2)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的结构特征相似,同为类地行星。
6.地球的特殊性——存在生命 (1)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主要指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第3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38分)1. (2分) (2017高一上·桂林月考) 分析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³)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地球 1.00 1.00 5.521年23小时56分有火星0.110.15 3.96 1.9年24小时7分有(1)在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A . 重力加速度大小B . 公转周期长短C . 昼夜交替周期长短D . 表面温度高低(2)人类探测地外文明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 . 因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引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厚厚大气层B . 因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火星表面温度适宜,存在稳定的液态水C . 因火星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 . 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2. (4分) (2012高一上·河北月考) 读图,回答下题.(1)若该图表示的是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圆圈越大,级别越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为太阳系,b为银河系,c为总星系B . a为银河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C . a为银河系,b为太阳系,c为地月系D . a为总星系,b为河外星系,c为太阳系(2)若该图表示的是太阳外部大气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层为光球层,有黑子现象B . a层为日冕层,典型的太阳活动为耀斑C . c层为光球层,太阳风是其中的太阳活动D . 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3. (2分) (2019高二上·六安期中) 人类对太阳及其活动的探测从未停歇,下图为2018年将发射的名为“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宇宙飞船绕日飞行(计划6年绕日24圈)的部分轨道示意图,四个大圆为近日行星轨道。
图中金星有着主要由CO2组成的浓密的大气和云层,表面温度高达400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宇宙飞船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可穿过小行星带近距离拍摄照片B . 能观测到地球从太阳前经过的情景C . 可探测光球层黑子及其活动周期D . 能探测到日冕层的太阳风活动(2)下列关于金星表面高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 云层吸收大气辐射多B .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多C . 金星表面反射太阳辐射强D . 金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4. (4分)受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发射的影响,原计划于2009年10月和该探测器结伴奔火星的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不得不将发射日期延后。
火星拥有和地球最接近的环境,可能存在液态水甚至生命。
也正因此,火星成为了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
分析表格资料,回答。
火星与地球部分特征的比较(1)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在距离火星较近的时候效果较佳,下一个发射火星探测器和观测火星的较佳时间约是()A . 2011年2~3月B . 2010年2~3月C . 2011年8~9月D . 2010年9~10月(2)火星环境与地球环境差异最大的是()A . 昼夜更替现象B . 四季变化现象C . 表面温度D . 极昼极夜现象5. (2分) (2017高二下·醴陵期中) 2016年3月8日出现木星冲日天象,木星显得格外明亮。
在太阳系中只有位于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才会发生冲日天象。
由此可推断,以下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天象的是()①水星②金星③火星④土星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6. (2分) (2015高一上·襄阳期中) 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回答下题.(1)太阳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A . 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B . 太阳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C . 太阳质量大D . 太阳时时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2)地球是太阳系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 ①④B . ①②C . ②③D . ②④7. (2分)下表表示的是八大行星距日平均距离数据.读下表,完成下题(1)表格中①﹣⑧序号代表的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其中表示地球的是()A . ①B . ③C . ④D . ⑤(2)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介于()之间.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④⑤(3)地球与金星相比()A . 两者绕日公转轨道形状均是正圆形B . 两者绕日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均是自东向西C . 金星的质量体积略小于地球,与地球同称为类地行星D . 金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8. (4分) (2013高一上·南开期中) 《汉书•五行志》记载:“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题.(1)记载中的“黑气“最可能指()A . 黑子B . 耀斑C . 红外线D . 紫外线(2)“黑气”的形成,是由于()A . “黑气”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 . “黑气”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 . “黑气”区域释放大量烟尘气体D . “黑气”区域含有大量水汽9. (2分) (2015高一上·襄阳期中) 中新网1月15日电据外媒报道,国际标准时间1月13日凌晨4时24分,太阳爆发2015年首个中级耀斑,其强度为m5.6中级,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百万个百万吨级氢弹同时爆炸.回答下题.(1)此次耀斑爆发时北京时间是()A . 1月13日14时24分B . 1月12日12时24分C . 1月12日20时24分D . 1月13日12时24分(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组合是()①维持地表温度,为地球提供能量②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③某些地震的发生可能与其有关④放飞的鸽子不能返回⑤太阳黑子增多会造成降水增多⑥使潮汐现象加剧.A . ①②⑥B . ①⑤⑥C . ②③④D . ④⑤⑥10. (4分)我们平时肉眼看到太阳大气层的()A . 最里面一层的光球层B . 最外面一层的日冕层C . 最里面一层的日冕层D . 最外面一层的光球层11. (6分) (2015高一上·宁城期末) 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圈层分别是()A .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B .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C .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D .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2)①过程可能导致()A . 臭氧层破坏B . 生物种群增多C . 全球气候变暖D . 海平面下降12. (4分) (2013高一上·安新月考)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B . 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 .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 . 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A . 地幔和地壳B . 岩石圈和地壳C . 地幔和地核D . 地壳和地幔二、综合题 (共4题;共35分)13. (10分) 2005年3月,有两颗小行星分别被国际天文组织命名为“杨利伟星”和“神舟星”,以表彰中国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中所作出的贡献。
下图是“神舟星小行星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的行星还有________星和________星。
(2)“神舟星”轨道内外侧相邻的行星A是________星,B是________星。
(3)此图包含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__。
14. (9分) (2019高一上·汪清月考) 试简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自身条件:15. (6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千卡/平方厘米的曲线的走向特点。
(2)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原因。
16. (10分) (2018高一上·广西月考) 读“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表示纵波的是________线,表示横波的是________线。
(2)右图两个不连续面,a是________界面,b是________界面,内部圈层A是 ________,B是________,C 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38分)1-1、1-2、2-1、2-2、3-1、3-2、4-1、4-2、5-1、6-1、6-2、7-1、7-2、7-3、8-1、8-2、9-1、9-2、10-1、11-1、11-2、12-1、12-2、二、综合题 (共4题;共35分) 13-1、13-2、13-3、14-1、15-1、15-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