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颜体的基本笔法1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10
【学颜】颜真卿《顔勤礼碑》基本笔法和基本笔画解析“蓝色字”记得把跟颜真卿学书法设为星标“★”哦!!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颜勤礼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之作,“鸿文钜笔,阐发性灵”,不同凡响。
唐以后的书家,不少人临习过此碑。
颜书甚为古拙,讲究起笔“藏头”,中锋行笔,雄健有力,收笔“护尾”。
颜真卿主张“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
画乃沉着”以及“折钗股”、“屋漏痕”等,强调的就是“中锋”和“圆劲有力”。
如“折钗”,金钗折如弓,就比其挺直见力度。
《勤礼碑》中笔画“化直为曲”,以增强点画的力度。
《勤礼碑》讲究笔画圆劲,如横画收笔重按,钩和捺画先收后放。
折笔处有时上耸出方,有时提笔暗转而呈圆肩,或者内方外圆等。
总之,《勤礼碑》刚柔之气兼而有之,不愧“庄重沉雄”之作。
一:点2:横短横3:悬针竖垂露竖竖钩4:折5:撇斜撇竖撇短撇6:捺精彩回顾:【颜碑】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颜家庙碑》原石+高清拓片【颜帖】宋拓《奉命帖》— 遒劲郁勃,正气凛然【学颜】10分钟挥毫看了100遍——当代颜体大家如何“写活颜楷”跟颜真卿学书法。
颜真卿楷书入门精要详解教程!逐层深入初学必备!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历任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要职,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
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颜真卿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创立“颜体”楷书,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1)用笔:颜体的笔划丰满浑厚,不能写轻飘。
粗细里面务必要贯有气力,从笔画首端到末梢要笔笔力送。
(2)结构:每字笔划,空白布局匀称,不使一处狭窄拘紧。
本教程从用笔到偏旁笔画到结构到布势层层深入,以最详尽细致的方法呈现给书友,相信对您研习颜体楷书有很大的帮助。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和行书为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
以下是颜真卿的基本笔法:
1. 纵横结合:颜真卿的字体线条流畅,纵横相互交错。
他善于运用长短粗细的线条,使字体有层次感和动态美。
2. 首笔的运用:颜真卿的字体首笔通常非常粗大,有时甚至超过后续笔画的粗细。
首笔的运用能够突出字体的重心和力度,增强字体的韵律感。
3. 指法的运用:颜真卿的书法注重指法的运用,他善于运用指节、指腹和指尖等不同部位的力度和灵活度,使字体线条充满变化和生动感。
4. 点画的运用:颜真卿的字体中常常出现点画,点画的运用能够增加字体的韵律感和装饰效果。
他的点画通常粗大有力,有时还带有明暗变化。
5. 用笔的灵活性:颜真卿的字体用笔非常灵活,他善于运用笔尖、笔腹和笔背等不同部位的力度和角度,使字体线条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6. 空白的处理:颜真卿的字体中常常出现大面积的空白,他善于利用空白的处理来突出字体的形态和结构,增强字体的美感和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颜真卿的基本笔法包括纵横结合、首笔的运用、指法的运用、点画的运用、用笔的灵活性和空白的处理等。
这些笔法使他的字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成为中
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颜真卿楷书基本笔划写法图解,学颜体的应该收藏
在诸体书中,楷书是唐朝书法中最为出类拔萃的,而颜真卿的楷书又是文人楷书的卓越代表。
颜体的楷书一改以秀劲取姿、欹侧取势的圣教书风,融合了许多秦汉时期的郁勃、两晋的古朴、北朝的雄浑、唐初的秀逸和中唐的肥劲,常被称为集诸家之大成。
颜体的楷书技巧多用外拓笔法,巧妙地运用了藏锋和中锋,着力于点划的起止,使点划更具有节奏感。
笔画的重量感和力量感较强,横轻竖重、横细竖粗,且轻时笔画园劲,重时筋骨内含,会给人一种浮雕感,这是“二王”的书法所没有的。
并且颜体更注重对称方正,外紧内松,给人一种庄重雄浑的气度感。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
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
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笔画工整、气势磅礴,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巨匠。
以下是颜真卿楷书基础笔画训练:
1.横:横向的一笔,要求平稳、匀称、方正。
2.竖:竖向的一笔,要求线条稳健、端正、匀称。
3.撇:向左上方倾斜的一笔,要求笔力从粗到细,顶部与基础线相连。
4.捺:向右上方倾斜的一笔,要求笔力从粗到细,顶部与基础线相连。
5.点:用笔尖轻轻点出的一点,要求大小适中、形状规整。
6.捺点:与捺连成一体的点,要求笔力从粗到细、大小适中、与捺的角度一致。
7.横钩:在横的末端向右弯曲的一笔,要求弯曲处与横线相接,线条流畅、匀称。
8.横折:在横的中间向下弯曲的一笔,要求折处平滑、大小适中、形状美观。
以上是颜真卿楷书基础笔画训练,需要反复练习,掌握笔画的规范和技巧,才能逐渐掌握楷书的基本功,创造出优美的书法作品。
颜体基本笔画的写法要领一,横画的写法横画既要写得平直,又要生动得势。
落笔时,笔锋先从右到左作一段逆行姿势,随后略提笔调锋,使笔锋从向下变为向右沿着点画的中线运行,收笔时要将笔提起,迅速有力地向左回收。
两端略垂,中部拱起,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方起圆收。
二,竖画(悬针竖)的写法竖像一根柱子,是字的主干,像一个立正的人起着支柱作用,要写得劲健挺拔。
显示出粗壮强劲的笔力,有一种撑起大厦之感。
竖画要写得粗壮有力,通常都有4/5才提笔。
竖的病笔:牛头、鼠尾、竹节、钉头三,撇画的写法撇,犹如人的手和足,鸟的两翼,撇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稳健、活泼、死板。
要求左右相称,一般撇比捺细,撇的斜度和长短要随字而定。
1,右上起笔。
2,转锋左下。
3,用力捺出。
4,出锋出笔。
要求力到笔尖,在写撇时,从右上向左下,起笔稍重,行笔渐轻,收笔较快,笔须送到笔尖。
皆用空抢收笔,要使末锋飞起。
又要有飘逸之感受。
病笔:钉头、鼠尾、锯齿、垂尾四,捺画的写法捺如字之手足,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
捺画有“蚕头燕尾”之态,如雕刻而成,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大创造。
写法:从左上向右下,逆锋起笔,下笔稍轻,转锋向下行笔时渐渐加重,至捺的下半截微带卷起之意,与左撇相配,至捺出的焦点处稍驻停顿,用力较重,然后轻轻提笔,向右捺出,捺脚较长,呈燕尾状。
捺的病笔:翘尾、狐尾、散尾、直颈五,点画的写法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
要写得十分有劲,似石头砸在地上。
要求:要有头有尾,有腹有背;腹平、背圆、头微拱、体丰满,像一颗葡萄核或者像大蒜头的肉。
点的写法:侧锋落笔,落笔要快,力量要重,略顿之后即回锋收笔,要圆聚有力。
其运笔过程:逆锋向上,折锋向右,转锋向下行,稍驻停顿,回锋向左上方收笔。
点的病笔:瘦长:随手一点,显得单薄;臃肿;残缺:随手一点,未一顿挫转锋;牛头;凹腰:顿后未转锋向左上方向收笔。
六,钩画的写法颜体的钩画多呈“鸟嘴状”。
出钩前须先顿锋提笔,力量凝聚在笔尖。
颜体楷书基本笔画运笔口诀
这里有你想看的!热门内容即达颜真卿楷书《勤礼碑》集字
横法左起斜角宜藏锋,提笔右行要正中,挫后稍驻顿点圆,两头粗来细中弓。
竖(悬针)法竖画仿佛一根针,笔直无依悬中间,4/5处渐收笔,上粗肚满下尖尖。
竖(垂露)法竖画犹如一柱水,流至底处紧相随,恰似垂露作点滴,写时收笔务须归。
颜真卿楷书《勤礼碑》集字撇法撇如匕手短、尖、快,起时逆向慢点来,提笔正毫再左行,出锋速度要加快。
捺法蚕头燕尾即成捺,圆头细颈大尾巴,运笔方法要记牢,一波三折运到家。
颜真卿楷书《勤礼碑》集字点法永字八法点在先,有长有方也有圆,不管姿式怎么变,逆起笔回腹中间。
提法提法落笔向左方,然后朝右稍斜上,瘦筋有力不宜肥,写时快、稳才清爽。
颜真卿楷书《勤礼碑》集字钩法颜字钩法许多种,不作衄笔难成功,卧钩、戈钩、竖弯钩,神行自如宜轻松。
折法字有横折呈棱角,写好汉字多琢磨,抑扬顿挫有轻重,一笔一画见效果。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
颜真卿基本笔法40个颜真卿(709年-785年),字子明,号颜勤礼,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生活在唐朝的盛世,才华横溢,书法造诣深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在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独特的基本笔法,共计40种。
这些基本笔法包括:点画、落笔、平躺、倒画、拖拉、跌笔、下落、蹲画、上提、颔墨、抹笔、顿笔、摩砗、折绣、提划、梁架、抑扬、冲劲、回环、推笔、开托、捣刮、吐结、旋转、回刚、劈画、弯曲、上磨、双擦、脱脚、蛛丝、勾栏、飞白、双点、双折、抛带、虚装、化渍、伏点、穿插。
这些基本笔法是颜真卿书法独特艺术风格的关键所在。
他以点画为起笔,运用轻重深浅的变化,使作品富有韵味和层次感。
他的作品,字迹挺拔有力,布局严谨有序,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以秩序感和美感。
他善于利用空白和留白,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他在处理形体结构和比例关系方面也独具一格,使字体富有立体感和充实感。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不仅对他的书法艺术有重要影响,也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基本笔法不仅是书法技巧的综合体现,更是他对艺术追求的体现。
他通过基本笔法的运用,将个人情感与艺术表达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富有灵魂和独特的魅力。
学习颜真卿的基本笔法对于我们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他的点画、落笔等基本笔法,提升自己的笔触和笔法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其次,我们可以学习他对字体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处理方式,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
此外,学习颜真卿的基本笔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融入他的艺术境界中。
总之,颜真卿的基本笔法对于我们的书法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运用他的基本笔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展示独特的艺术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借鉴,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努力,学习和传承他的优秀传统。
详解颜体笔法三十二式,一定不能错过!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一大批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本文以颜真卿楷书为范例,详解楷书的用锋与笔法。
先介绍颜体的笔锋运用方式。
毛笔书法的笔画是笔锋在纸上运转而直接完成的。
因为笔锋柔软,不同的着纸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形态。
一个只会写钢笔字的人,拿起笔去临摹古代书法作品,要准确地写出这千姿百态的笔画形状,恐怕还是束手无策。
笔锋该从哪里入?从哪里出?笔锋在笔画运行中如何摆动?这都是笔法的重要内容。
学习中,我们先弄清以下三点:一、中锋和侧锋所谓中锋,是书写时“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蔡邕《九势》)。
中锋运笔时,笔锋是往后摆的,即笔锋所指的方向与运笔方向相反,这种行笔方法能使笔画外廓光洁。
在传统的书学中,常用“锥画沙”来作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中锋行笔,墨渗到纸面上,笔画中心墨浓两旁变淡,好象锥尖在沙子上划过,其沟痕中间深而旁边渐浅。
所谓侧锋,就是运笔时笔锋偏于笔画的一侧,这种运笔经常会使笔画的一侧残缺,一边浓一边淡。
中锋用笔厚实、丰腴、有立体感,是园柱形;侧锋书写则相对薄削、偏平、棱角外露,呈铁片状。
中锋含蓄之美更接近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书法的用笔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
一个没练过书法的学生,在纸上乱写乱画,到外都会有侧锋出现,但中锋运笔则需要主动去调整才能达到,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多体会中锋运笔的方法。
二、藏锋与露锋行笔过程中,将笔锋藏在点画之中,不露出锋芒,叫藏锋;若笔锋露出笔画的外边缘则叫露锋。
藏锋运笔,笔锋含于笔画之中,有内刚外柔、含蓄沉稳、浑融厚重之感;露锋运笔,笔毫锋芒外露、棱角突出,有潇洒奔放、飒爽飘逸之美。
宋代姜白石在《续书谱》中说:“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在笔法教学中,藏露锋的训练,重点应在笔画的起收之上。
李溥光说:“一笔之妙,妙在起止,起止得当,则画无不美”。
颜体字的特点和笔法
颜体字是一种古代篆刻字体,也称为大篆书。
其特点是线条多变,有饱满、方正、圆润等不同的风格,而且笔画增减自如,结构紧密,形状稳固,给人以气势磅礴、刚健雄伟的视觉感受。
其笔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直弯结合:颜体字笔画运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形态,如线条、弧形等,使字的结构更加稳固。
2. 平稳匀称:颜体字筆法特別強調字形整齊平稳,筆劃平暢匀稱,不會過於生硬或圓潤。
3. 顛倒逆轉:字形和排版有时会出现顛倒或逆转的特殊情形,增加了字的unicode值,更加突出其独特性。
4. 立体感:颜体字运用笔画的厚薄、虚实,构成了独特的立体感和深度感,形象、自然、生动,增強了字的美感和艺术感。
总之,颜体字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字体,其独特的笔法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它成为中华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颜真卿握笔方法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风格浑厚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于颜真卿的握笔方法,可以从古代书法学习的传统以及流传下来的资料中推知:
1.执笔方式:
初学楷书时,通常建议使用大楷长锋羊毫笔,以适应楷书的书写特点。
大字用大笔,小字用小笔,但也可用大笔写小字,不过不宜用小笔写大字,以免力量控制不佳和线条质量不饱满。
握笔位置随字体大小调整:写大字时可偏上握笔以利于挥洒;写小字则偏下握笔,以便于精细控制笔尖。
2.具体握笔细节:
执笔要稳,一般采用五指执笔法(擫、押、钩、格、抵),即大拇指和食指相对握住笔管,中指从内侧顶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在中指下方提供辅助支撑,形成稳固而灵活的握笔结构。
笔杆与右眼对正,确保视线垂直于纸面,便于观察笔画走向和力度分布。
隶书颜体的28个基本笔画慢动作
1. 横:从左到右
2. 竖:从上到下
3. 撇:从左上到右下
4. 捺:从右上到左下
5. 点:小圆点
6. 提:从下到上
7. 挑:从上到下
8. 捺钩:捺后加上一个钩
9. 竖弯:竖起来再往右弯曲
10. 折:从左上往右下折叠
11. 横折:横着画一个折叠
12. 钩:从左往右画一个钩
13. 弯钩:从左下往右上画一个弯曲的钩
14. 捺折:捺后往左上折叠
15. 横折钩:横折后加上一个钩
16. 撇捺:先画一个撇再画一个捺
17. 撇折:先画一个撇再往左上折叠
18. 横撇:横着画一个撇
19. 横捺:横着画一个捺
20. 竖钩:竖起来再往左画一个钩
21. 横折弯:横折后往右上弯曲
22. 横折提:横折后往上提
23. 横折撇:横折后往左边画一个撇
24. 竖弯钩:竖起来再往右上弯曲并加上一个钩
25. 竖折:从上往下折叠
26. 竖折弯:竖折后往左上弯曲
27. 竖提:从下往上提
28. 横折捺:横折后往左下画一个捺。
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颜体楷书初级入门方法1. 颜体楷书碑帖众多,初学者可从《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颜氏家庙》和《告身帖》等碑帖入手。
临习颜真卿楷书,应专工一帖,重点放在颜真卿楷书的用笔和字的结构布局特点上。
2. 书法用笔,宜用狼毫或兼毫,唐代时期人们使用的笔都是硬毫笔,那个年代还没有羊毫笔,所以从颜鲁公楷书作品特点分析得出,其楷书作品也是硬毫笔书写,也就是现在的狼毫笔,狼毫笔写出来的字挺拔、有力,富有弹性。
3. 临习颜体楷书用纸,初学者可选择半生半熟宣纸或人工毛边纸,用墨瓶装书画墨汁即可。
4. 临写与读帖相结合。
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
包括笔画、结构和章法。
临帖前要通读,对每一笔画的位置安全都要知道心中有数,下笔才能准确。
5. 临写和摹帖相结合。
6. 临写和背帖相结合。
7. 初学者每节临习后,授课老师要将上节的临习作业进行逐字解析点评和学生互评,指出临帖中笔法、字体间架结构等存在偏差等突出问题,要求初学者正确掌握颜体楷书笔画运笔方法和结构组成,通过笔画技法练习,提高初学者对颜体书法特点的认识和培养初学者对书法艺术的整体审美水平。
颜体书法的特点1.丰厚饱满、阔大端正“丰厚饱满”指的是颜体的笔画,“阔大端正”指的是颜体的结构。
颜体的笔画之所以能做到“丰厚饱满”的效果,主要是在通过笔画的圆弧效果造成的,颜体字中的竖钩,都是使用转笔笔法将竖变成弧形,也有内疏外密的笔画处理方式的原因。
而“阔大端正”的结构特点,则是通过笔画的齐平造成的,颜体字会将字中大的结构收缩,小的部分展开,这样子出来的效果就是齐平。
2.大气磅礴、气象宏伟其字愈大愈见气势,与中唐的审美风格相一致。
充分体现了唐人博大的胸怀。
3.结字宽博、端庄方正颜体楷书与初唐书法家结字中宫紧收不同。
颜体呈方形,填满界格的结字特点,且字形端正,其审美境界与汉字印章相表里、相一致。
4.以篆书用笔入楷、点画圆润浑厚颜真卿成熟期的楷书及行书化用篆书笔法,园劲浑厚,方圆笔并用,极具立体感。
书法教程颜体书法
颜体书法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因其刚劲有力、宽严相济的特点,深受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下面介绍一些颜体书法的基本知识和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1. 起笔与落笔
颜体书法起笔要用力,落笔要狠,这样可以使字体线条刚劲有力、骨骼分明。
起笔时要用力撑笔,让笔尖直接进入纸面,落笔时要用力挑起笔尖,让字体线条更有张力。
2. 字形结构
颜体字形结构上分为上下、左右、中间三部分,而中间部分的构造更为复杂,需要注意字形的平衡和整体的和谐。
不同字形的结构差异较大,需要根据具体字形进行练习。
3. 用笔方法
颜体书法使用硬笔,经常练习可以使笔尖变得更加饱满、有弹性,增加对笔画的控制。
在写字时,要注意笔画的起始和结束,力度要掌握得恰到好处。
4. 速度与节奏
颜体书法注重速度和节奏的配合,可以增强字体的生动感和力度感。
但是过快或过慢的速度都会影响字体的质量,需要根据个人的练习水平和字体的复杂程度来调整速度和节奏。
5. 修养和气质
颜体书法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注重修养和气质的塑造。
练习时要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使字体更加自然流畅,体现出书法家的深厚内涵。
以上就是颜体书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练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