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汉字的基本笔画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2
颜真卿楷书的艺术特点介绍颜真卿的书法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它的书法作品非常的有魅力。
那么,颜真卿的书法有什么艺术特点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颜真卿书法的艺术特点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探究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产生了许多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
盛唐的颜真卿便是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艺术极具创造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盛唐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书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帜。
本人近期对其楷书艺术进行了探究,有了更进一步了了解。
一、颜真卿其人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山东临沂。
生于景龙三年(709),逝于贞元元年(785),享年77岁。
颜真卿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五代祖颜之推,是南北朝时著名的学者,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有关于书法和文字学的论述。
颜真卿又是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的五世从孙,父亲颜惟贞亦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
在这种学术和艺术氛围很浓的环境里,颜真卿从小就受到熏陶和影响,他聪明好学,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受到长辈们的赏识。
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登甲科,中进士,任殿中侍御史。
因受杨国忠排斥,天宝末年出任平原太守,肃宗即位,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代宗朝曾当过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
所以后世多称他为“颜平原”或“颜鲁公”。
他为人刚正不阿,安禄山叛乱,颜真卿在平原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河北一带十七郡纷纷响应,被推为盟主。
由于颜真卿为人忠烈耿直,后李希烈叛唐攻破汝州,宰相卢杞平常就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要趁机陷害他,就谎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让他去说服李希烈,可以不动刀枪不流血而平定强敌。
皇上愚昧听了卢杞的话。
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
许多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贼那里去,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到淮西去了。
楷书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楷书又称()A. 正楷B. 正书C. 隶书D. 行书答案:B解析:楷书又称正书。
2. 楷书成熟于()时期。
A. 汉代B. 唐代C. 魏晋D. 宋代答案:C解析:楷书成熟于魏晋时期。
3. 以下哪位书法家被誉为“楷书之祖”?()A. 王羲之B. 钟繇C. 颜真卿D. 欧阳询答案:B解析:钟繇被誉为“楷书之祖”。
4. 楷书的基本笔画不包括()A. 撇折B. 弯钩C. 捺D. 竖钩答案:A解析:撇折不是楷书的基本笔画。
5. 楷书的结构特点强调()A. 重心平稳B. 笔画流畅C. 自由奔放D. 夸张变形答案:A解析:楷书结构特点强调重心平稳。
6. 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是()A. 《九成宫醴泉铭》B. 《多宝塔碑》C. 《玄秘塔碑》D. 《兰亭序》答案:B解析:《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
7. 欧阳询的楷书风格特点是()A. 雄浑大气B. 险峻刚健C. 端庄秀丽D. 古朴醇厚答案:B解析:欧阳询的楷书风格险峻刚健。
8. 以下哪种字体对楷书的形成影响较大?()A. 篆书B. 草书C. 行书D. 甲骨文答案:A解析:篆书对楷书的形成影响较大。
9. 写楷书时,运笔应当()A. 快速B. 缓慢C. 随意D. 急促答案:B解析:写楷书时运笔应当缓慢,以保证笔画的规整和质量。
10. 楷书的起笔方式通常有()A. 逆锋起笔B. 顺锋起笔C. 侧锋起笔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楷书起笔方式通常有逆锋起笔、顺锋起笔、侧锋起笔。
11. “永字八法”中,“捺”被称为()A. 磔B. 啄C. 勒D. 策答案:A解析:“永字八法”中,“捺”被称为磔。
12. 欧体楷书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 中宫收紧B. 左紧右松C. 重心偏上D. 上紧下松答案:C解析:欧体楷书重心一般较稳,不偏上。
13. 颜体楷书的笔画特点是()A. 纤细瘦硬B. 粗壮厚重C. 婉转流畅D. 刚劲挺拔答案:B解析:颜体楷书笔画粗壮厚重。
颜真卿基本笔画写法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尤为著名,为后人所传颂。
以下是颜真卿基本笔画的写法:
1. 横:用长而平直的笔尖以快速的动作横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向左或向右划过。
2. 竖: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下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上到下笔直地书写。
3. 撇: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右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4. 捺: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左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5. 立: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上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下方,向上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下到上笔直地书写。
6. 折:沿着笔画的方向迅速弯曲筆尖,使得筆尖變细、變硬,使折線更加生動。
上述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只是一个概括,颜真卿书法非常有特色和个人风格,具体细节还需通过多次练习体会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第一节颜体行书的基本风格唐代书家颜真卿(709—785),不仅楷书取得极高成就,而且在行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行书,犹如他的楷书一样,给人以刚健、雄厚、大气磅礴之感。
他作书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抒发某种感情。
作品书写似乎很随便,字迹歪歪斜斜,长长短短,加上随意涂改添字,照得好象没有章法。
事实上,这显现出颜体行书的一大特点。
这里,并不是要初学者去仿效他.这种做法,而是通过这些表象更深一步去领悟颜体行书的艺术感染力。
●_我们欣赏或者学习古代的任何~件书法作品,,绝不能孤立地去看待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而应把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内容结合进去,方能有较全面的理懈,特别是抒情功能很强的行书体势。
由于颜真卿刚正敦厚的秉性,以及他对大好山河的热爱、对奸臣叛贼的糟报、对骨肉品弟惨遣杀害的悲戚等等耩感,,毒激发了创作欲时;屯一古脑儿地渗透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这兢淫颧体行书激励而感染读者之所在,也正是这种有感而书,不拘成法,使得初学者难于理会。
因此,可以说,他的每一件行书作品,都饱含着炽热的感情,是作者无意于书而神采毕现的佳作。
颜体行书在艺术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建筑在他精湛的艺术才能之上的。
颜真卿学过二王,曾求教于同时代的大书家张旭。
他谙熟行书的表现技法,并把这种技法同他所创立的楷书体势熔铸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书风貌。
只要仔细观察他的行书,不难发现,在用笔的提按、转折,结构的宽博3F正上,大体保留了楷书的一些面目。
没有楷二挡那样拘谨,写得酣畅淋漓,更富于笔墨情趣。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颜体行书,大都是中、晚期的作品。
下面,我们选其中几篇作简单分析。
中期的颜体行书,如‘祭侄稿>,足颜真卿五1.岁时为追祭从侄季明所写的文章草稿。
此墨迹跌宕多姿,雄奇挺健。
用笔以中锋为主,笔画粗细楣间,时参杂较粗的竖画以增强厚霞感,左右两竖多呈圆弧形,转折处圆转较多,笔画的映带关系显露。
结体宽展,迎让俯仰有致,大量渴笔的运用,体现出澈切的心情。
颜真卿书法的特点-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颜真卿书法的特点【颜真卿书法特点】1、“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特点是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2、“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又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
境界自然阔大庄伟了。
【怎样练好书法】1、临摹结合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
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
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
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
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的轮廓,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
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
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
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
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
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第一节颜体行书的基本风格唐代书家颜真卿(709—785),不仅楷书取得极高成就,而且在行书上具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行书,犹如他的楷书一样,给人以刚健、雄厚、大气磅礴之感。
他作书仿佛不是在写字,而是在抒发某种感情。
作品书写似乎很随便,字迹歪歪斜斜,长长短短,加上随意涂改添字,照得好象没有章法。
事实上,这显现出颜体行书的一大特点。
这里,并不是要初学者去仿效他.这种做法,而是通过这些表象更深一步去领悟颜体行书的艺术感染力。
●_我们欣赏或者学习古代的任何~件书法作品,,绝不能孤立地去看待书法的用笔、结体和章法,而应把书写者以及书写的内容结合进去,方能有较全面的理懈,特别是抒情功能很强的行书体势。
由于颜真卿刚正敦厚的秉性,以及他对大好山河的热爱、对奸臣叛贼的糟报、对骨肉品弟惨遣杀害的悲戚等等耩感,,毒激发了创作欲时;屯一古脑儿地渗透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这兢淫颧体行书激励而感染读者之所在,也正是这种有感而书,不拘成法,使得初学者难于理会。
因此,可以说,他的每一件行书作品,都饱含着炽热的感情,是作者无意于书而神采毕现的佳作。
颜体行书在艺术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建筑在他精湛的艺术才能之上的。
颜真卿学过二王,曾求教于同时代的大书家张旭。
他谙熟行书的表现技法,并把这种技法同他所创立的楷书体势熔铸在一起,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书风貌。
只要仔细观察他的行书,不难发现,在用笔的提按、转折,结构的宽博3F正上,大体保留了楷书的一些面目。
没有楷二挡那样拘谨,写得酣畅淋漓,更富于笔墨情趣。
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颜体行书,大都是中、晚期的作品。
下面,我们选其中几篇作简单分析。
中期的颜体行书,如‘祭侄稿>,足颜真卿五1.岁时为追祭从侄季明所写的文章草稿。
此墨迹跌宕多姿,雄奇挺健。
用笔以中锋为主,笔画粗细楣间,时参杂较粗的竖画以增强厚霞感,左右两竖多呈圆弧形,转折处圆转较多,笔画的映带关系显露。
结体宽展,迎让俯仰有致,大量渴笔的运用,体现出澈切的心情。
颜真卿写字特点书法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汉字书写艺术。
那么,关于颜真卿的书法,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颜真卿书法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颜真卿书法的特点与介绍书法,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
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书法的身影,无论是大街小巷的海报宣传还是我们每天运用书法的技巧去写汉字,都用到了书法。
所以说,书法无处不在,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参加完书画艺术导论的选修课后,应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
有关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
一般情况下,书法可以定义为:以汉字为载体,运用书写工具去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
由定义可见,中国书法与汉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只不过,这时候的书法正处于“混沌萌芽” 阶段。
事实上,中国书法史是伴随着汉字演变的发展史。
仓颉造字,奉黄帝之命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了文字。
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汉字来源于物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开始,中国有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艺术逐渐兴盛起来。
书法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乃写字的法则。
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精此道者为书法家。
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把用毛笔字写字的人都叫“书法家”。
我们为什么不管外国人写的外文叫“书法”?那是因为字母一没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二没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它只是代表语言的符号,而不是有审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
中国文字就不同了,它是拼音字母的升华,它一方面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同时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所以它不但是语言的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有审美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书法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
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五年级颜真卿楷书特点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被誉为“颜体”,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以下是五年级颜真卿楷书的特点:
1. 笔法丰富:颜真卿的楷书笔法变化多端,表现力丰富。
他运用藏锋、露锋、提按、顿挫等笔法,使字体显得厚重、有力,又不失灵动和活泼。
2. 结构严谨:颜真卿的楷书结构非常严谨,遵循着一定的章法和规律。
他通过笔画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布局,使得整个字形显得端庄、稳重,同时又具有强烈的艺术美感。
3. 气势磅礴:颜真卿的楷书气势磅礴,给人一种雄浑、豪放的感觉。
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展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和阳刚之美。
4. 内涵深厚:颜真卿的楷书不仅表现了表面的形式美,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儒家思想的追求和对道德伦理的崇尚,彰显出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
5. 个性鲜明:颜真卿的楷书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在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使得颜体楷书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高度的辨识度和个性化特征。
总之,五年级颜真卿楷书的特点表现在笔法丰富、结构严谨、气势磅礴、内涵深厚和个性鲜明等方面。
学习颜真卿楷书,不仅可以提高书法水平,还可以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颜真卿的书法特点_颜真卿书法作品颜体区别于唐朝初期的书法风格,借助篆书的入笔方式,体现刚劲的写法,在雄浑中体现妖娆,结构方正圆润,气势恢宏,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傲气,端庄雄伟。
店铺为大家汇总了一些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大家可作为参考,希望大家能够获得幫助。
颜真卿的书法欣赏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去俗登仙,行走自如在颜真卿60岁左右的那段时期里,文化艺术更是繁荣之极,诸如怀素、杜甫等时代人物的出现,他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看透世间的来来往往,对于书法艺术以达到去俗登仙,行走自如的境界。
这时候颜真卿任抚州刺史,在公务之余,游山玩水,心境变得豁然开朗。
迄今所见颜真卿最大榜书“逍遥楼”,赫赫三个楷书大字是颜真卿62岁时所书,字近三尺,原大书写,一丝不苟,可见其气盛魄强。
书体端庄浑厚,茂密雄强,正不拘窘,庄不板滞,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颜书,也是“颜体”中风格独特的一幅匾书。
晚期代表作之一《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颜真卿时年63岁,正值仕途失意之际,此作反映其有问道向禅的心境。
《麻姑仙坛记》楷书大字本,字径约5cm,为颜真卿变法初具规模时的代表作。
与早期的《多宝塔碑》相比,面目完全不同。
文字胜于重刻本,唯其书法各异,多作俗书或通用字,如“从、光、或、召、异、流诸字,全不见颜真卿平常手法,此作打破横细竖粗、四平八稳的规范,碑中不少字一反常态,横粗而竖细。
“麻”字“林”的捺笔几乎无波脚,显得含而不露,近乎篆法。
这时,“颜体”正趋于成熟,笔法、结构随机应变,有许多字的结构和用笔近乎丑怪,这是颜真卿有意追求朴拙之美,有助于丰富书法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历代书法家偏好此记。
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
”宋朱长文评为“秀颖超举,象其志气之妙”(《续书断》)。
清何绍基独爱此碑。
他认为此记“神光炳峙,朴逸厚远,实为颜书各碑之冠”(《跋黄瀛石大字麻姑仙坛记摹刻本》)。
颜真卿的篆籀笔法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篆籀笔法以其独特的气韵和雄浑的气势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颜真卿的篆籀笔法特点:
1. 破碎有力:颜真卿的篆籀笔画常常显得破碎有力,线条断续跳动,形成了独特的节奏感。
2. 骨法严谨:颜真卿的笔画结构严谨,注重字形的骨架和布局。
他善于运用直、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将字形组织得紧凑有力。
3. 笔力雄健:颜真卿的篆籀笔画通常给人一种刚毅雄壮的感觉,笔力充沛而有张力。
4. 灵动变化:尽管颜真卿的篆籀字在整体上显得厚重有力,但他也善于使用变化灵活的笔法来表现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5. 线条流畅:虽然颜真卿的字体带有破碎的特点,但他的篆籀笔画也能展现出流畅自如的一面,使字体看起来更加生动。
总的来说,颜真卿的篆籀笔法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气势雄浑而
著称,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颜真卿书法特点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厚、重、雄、劲、园、真。
以下是详细解读:
1.厚: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给人以厚重的感觉,他的笔触饱满有力,结构宽厚,显得浑然一体,如同一块坚实的石碑,给人以稳重感。
2.重:颜真卿的字重而有力,无论是笔画的起承转合,还是整个字的结构,都显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这种重量感让人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雄: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雄浑大气,气度非凡。
他的字形多以方正为主,线条粗壮有力,字与字之间的连接自然流畅,整体上给人一种豪放、雄浑的感觉。
4.劲: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中,每一个笔画都有力道,线条刚劲有力,转折处更是棱角分明,显得骨力十足。
这种强劲的力道让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圆: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圆”。
他的字形圆润饱满,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
这种圆润的线条让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
6.真: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体现出一个“真”字。
他的字形真实自然,每一个笔画都一丝不苟,字与字之间的连接更是浑然天成,整体上给人一种真实、自然的感觉。
总的来说,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厚重、雄浑、强劲、圆润、真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颜真卿《多宝塔碑》基本笔画图解【笔法】《多宝塔碑》基本笔画图解一凡跟颜真卿学书法前天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到西安碑林,据考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
是颜书碑刻中较小之字,为颜真卿早期楷书代表作品。
字体略显稚嫩,结构偏紧而中心偏上、用笔较侧斜单薄,没有后期那种绵里藏铁、看似平直、粗肥而实劲挺的风味,明显透出有学习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痕迹。
如果要想学到颜真卿晚年独特的颜体风格,此碑并不适宜;但此碑也有它习气不重、笔力强健、结构严谨的优点,单从学习笔力与结构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一、《多宝塔碑》的笔法:《多宝塔碑》的笔法瘦劲、多骨少肉而不丰腴,这是与颜真卿晚年碑帖最主要的差异,但横细竖粗的写法此碑已经有了。
1、横:短横有左尖横、右尖横,也有中间略细如长横的处理方法,短横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而长横多是末端细而强烈顿挫向下写如点状,那种中间略细而左右略粗的长横较少(如“千”)。
2、竖:悬针竖没有后期颜字那种肥厚如绵里针的感觉,只觉骨力劲挺,这和陏、初唐写法近似。
垂露竖约有直竖(“下”、“门”的左竖)和往左(“师”)或向右(“阶”)的弧度变化。
3、撇:短撇较粗壮而直,要力送至尖。
长直撇直而自始至终都较细,要缓缓控制直到提出至尖。
弯撇是在直线的基础上略加弧度。
4、捺:通篇中只有少数几个有缺口的出现,配合同样写法的勾来看,说明颜真卿早期未有意识强调逆收再勾(撇)出的写法。
大部分捺行至后面直接捺出。
另捺写到后上扬的较多,也证明颜真卿早年并不追求深沉雄厚,而表现为活泼有余。
5、勾:和捺一样,亦有有缺口的勾,但不多见。
竖勾无右边的外涨感,即竖两边都为直线。
很多还向左微凹以追求劲挺。
勾向左上勾出,显示出青壮年的颜真卿尚不够沉着或不追求老气。
竖弯勾:中部或下部向左略弯出再勾,有弧度感。
竖弯勾上勾时略偏上左,也有不出勾的如“流”。
颜真卿《多宝塔碑》基本笔画写法,图解!《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王、欧、虞、褚余风,⽽⼜与唐⼈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它是流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之⼀,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
⾃颜以后的⼤多书法家的作品都取法于颜体。
颜真卿的代表作,碑刻有《多宝塔碑》、《李元靖碑》、《东⽅朔画赞》、《鲜地⽒离堆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姑仙坛记》等;墨迹有《⾃书告⾝》、《祭侄⽂稿》;⼤字刻⽯有《⼤唐中兴颂》等。
《多宝塔碑》基本笔画『点』画的写法【下求】右点——范字【下①⾃左上⽅向右下⽅顺锋起笔;②顺势边转边按笔;③向左下边转笔边按笔;④转笔或折笔后回锋收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以下不再提⽰。
【⼼德】左点——范字【⼼①⾃上⽅向下顺锋起笔;②向左下⽅边转边按笔;③向右下⽅折笔按笔;④折笔后向上回锋收笔。
侧点——范字【京【京源】①⾃上⽅顺锋起笔;②向左下⽅边转边按笔;③向右下⽅边转边按笔;④折笔向上回锋收笔。
【安变】竖点——范字【安①⾃左上⽅逆锋起笔;②折笔向右偏下顿笔;③向下⽅折笔后蓄势向下⾏笔;④转笔后向上⽅回锋收笔。
【烟塔】撇点——范字【烟①⾃下⽽上逆锋起笔;②折笔向下⽅顿笔;③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笔端。
反捺点——范字【不【不求】①⾃左上⽅向右下⽅顺锋起笔;②顺势向右下⽅边⾏笔边按笔,⼒量逐渐增⼤;③转笔后回锋收笔。
【⽕⼼】相向点——范字【⽕①先写左点,后写右点;②左点既可以藏锋起笔,也可以露锋起笔;③右撇点与左点相互取势,相互呼应。
『横』画的写法【⼠下】长横——范字【⼠①逆锋向左上⾓起笔;②折锋向右下⽅顿笔;③提笔转锋向右铺毫⼒⾏;④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作围;⑤提笔回锋收笔。
【王⾮】短横——范字【王①逆锋向左上⾓起笔;②折锋向右下⽅顿笔;③提笔转锋向右铺毫⼒⾏;④提笔转锋向右下顿笔作围;⑤提笔回锋收笔。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者可认真练习,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的练习。
(1)点和点的变化
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
”所以点应该有力。
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
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三)撇和撇的变化
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四)捺和捺的变化
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五)竖和竖的变化
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变化
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七)钩和钩的变化
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
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来自: /%D5%E6%D1%D5%D5%E6%C7%E4%D5%E6%D1%
汉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个,如此多的汉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
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必经之路。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学者可循序渐进练习,做到熟练、熟记。
(一)字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