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基本笔画解析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1
颜体楷书解析字帖,学颜必备!笔画分析(1)点和点的变化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
"所以点应该有力。
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三)撇和撇的变化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四)捺和捺的变化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五)竖和竖的变化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变化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七)钩和钩的变化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
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八)挑和挑的变化挑笔通常逆锋入笔,顿笔蓄势后向上挑出,行笔不可过慢,还要力到笔尖,否则亦会出现"鼠尾"。
偏旁部首分析:字头的变化汉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个,如此多的汉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必经之路。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您没事记一记,对创作有好处。
(一)字头的变化(二)左偏旁的变化(三)右偏旁的变化(四)字框的变化结构分析:独字体的变化我们练习笔画和偏旁部首,都是为写好汉字做准备,在这个基础上,要写好汉字,就必须掌握字的结构。
对于字的结构,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论述,这里按照简单易学的原则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种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合体等,供初学者了解、分析、练习。
一、独字体的变化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形态变化十分丰富,而且笔画少的独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颜真卿勤礼碑基本笔画入门教学颜真卿勤礼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基本笔画的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颜真卿勤礼碑的基本笔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横画横画是书法中最基本的笔画之一,也是颜真卿勤礼碑中最常用的笔画之一。
横画的写法要求笔画平直、粗细均匀,起笔和收笔要有力度。
在练习横画时,可以先画一条基准线,然后在基准线上下方分别画出横画的起点和终点,最后用笔连接起来。
二、竖画竖画是书法中另一个基本的笔画,也是颜真卿勤礼碑中常用的笔画之一。
竖画的写法要求笔画直立、粗细均匀,起笔和收笔要有力度。
在练习竖画时,可以先画一条基准线,然后在基准线左右两侧分别画出竖画的起点和终点,最后用笔连接起来。
三、撇画撇画是书法中比较难写的笔画之一,也是颜真卿勤礼碑中常用的笔画之一。
撇画的写法要求笔画向上斜着写,起笔要有力度,收笔要轻柔。
在练习撇画时,可以先画一条基准线,然后在基准线下方画出撇画的起点,向上斜着写,最后在基准线上方收笔。
四、捺画捺画是书法中比较难写的笔画之一,也是颜真卿勤礼碑中常用的笔画之一。
捺画的写法要求笔画向下斜着写,起笔要轻柔,收笔要有力度。
在练习捺画时,可以先画一条基准线,然后在基准线上方画出捺画的起点,向下斜着写,最后在基准线下方收笔。
五、点画点画是书法中最简单的笔画之一,也是颜真卿勤礼碑中常用的笔画之一。
点画的写法要求笔画轻柔、精准,起笔和收笔要有力度。
在练习点画时,可以先画一条基准线,然后在基准线上方画出点画的起点,最后在基准线上方收笔。
以上就是颜真卿勤礼碑基本笔画的入门教学,初学者可以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欣赏颜真卿勤礼碑的艺术魅力。
颜真卿基本笔画写法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尤为著名,为后人所传颂。
以下是颜真卿基本笔画的写法:
1. 横:用长而平直的笔尖以快速的动作横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向左或向右划过。
2. 竖: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下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上方,向下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上到下笔直地书写。
3. 撇: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右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4. 捺:以笔尖从上往下向左或向右斜着书写。
先将笔尖斜向左上方,随即向下方斜着书写。
5. 立:以笔尖垂直于纸面向上施力,以竖向书写。
先将笔尖位于纸张下方,向上方轻轻按压,之后用力从下到上笔直地书写。
6. 折:沿着笔画的方向迅速弯曲筆尖,使得筆尖變细、變硬,使折線更加生動。
上述这些基本笔画的写法只是一个概括,颜真卿书法非常有特色和个人风格,具体细节还需通过多次练习体会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基本笔法也别具一格。
以下是颜真卿基本笔法的详细描述:
1.起笔处有方、圆、尖的不同笔触,展现出丰富多变的形态。
2.运笔过程中,笔锋从向下变为向右沿着点画的中线运行,展现出平直而
有力的线条。
3.竖画(悬针竖)要写得粗壮有力,通常都有4/5才提笔,以展现出挺拔
的姿态。
4.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以展现出稳
健、活泼、死板的特点。
5.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
过程衔接自然。
6.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有时则写成圆中有
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7.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有时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这些基本笔法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独特书法风格的基础。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其雄浑豪放、气势如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而这些基本笔法正是他实现这一风格的关键所在。
颜体楷书超详细教程
一、笔画学习
笔画是构成颜体楷书的基本元素,学习笔画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
在颜体楷书中,笔画的特点是粗细、轻重、缓急、提按等变化丰富,富有节奏感。
1.1 横画:颜体的横画起笔多用藏锋,收笔多用回锋,笔势向左延伸。
在书写时,要注意控制好笔画的粗细和轻重变化。
1.2 竖画:颜体的竖画起笔多用露锋,收笔多用回锋,笔势向下延伸。
在书写时,要注意控制好笔画的粗细和轻重变化。
1.3 撇画:颜体的撇画起笔多用露锋,收笔多用回锋,笔势向左下延伸。
在书写时,要注意控制好笔画的粗细和轻重变化。
1.4 捺画:颜体的捺画起笔多用逆锋,收笔多用回锋,笔势向右下延伸。
在书写时,要注意控制好笔画的粗细和轻重变化。
二、偏旁部首
偏旁部首是构成颜体楷书的基本单位,学习偏旁部首是学习书法的关键一步。
在颜体楷书中,偏旁部首的变化丰富多样,不同的偏旁部首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规则。
2.1 字头:字头是字的顶部,对整个字的结构和美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颜体楷书中,字头的形状多样,如秃宝盖、宝盖头、山字头等。
2.2 字底:字底是字的底部,对整个字的结构和美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颜体楷书中,字底的变化丰富多样,如四点底、皿字底、心字底等。
2.3 左偏旁:左偏旁是字的左侧部分,对整个字的平衡和美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颜体楷书中,左偏旁的变化丰富多样,如单人旁、双人旁、三点水等。
2.4 右偏旁:右偏旁是字的右侧部分,对整个字的平衡和美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颜体楷书中,右偏旁的变化丰富多样,如言字旁、鸟字旁、金鱼尾等。
颜真卿《多宝塔碑》基本笔画图解【笔法】《多宝塔碑》基本笔画图解一凡跟颜真卿学书法前天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
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到西安碑林,据考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
是颜书碑刻中较小之字,为颜真卿早期楷书代表作品。
字体略显稚嫩,结构偏紧而中心偏上、用笔较侧斜单薄,没有后期那种绵里藏铁、看似平直、粗肥而实劲挺的风味,明显透出有学习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痕迹。
如果要想学到颜真卿晚年独特的颜体风格,此碑并不适宜;但此碑也有它习气不重、笔力强健、结构严谨的优点,单从学习笔力与结构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临习要点:一、《多宝塔碑》的笔法:《多宝塔碑》的笔法瘦劲、多骨少肉而不丰腴,这是与颜真卿晚年碑帖最主要的差异,但横细竖粗的写法此碑已经有了。
1、横:短横有左尖横、右尖横,也有中间略细如长横的处理方法,短横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而长横多是末端细而强烈顿挫向下写如点状,那种中间略细而左右略粗的长横较少(如“千”)。
2、竖:悬针竖没有后期颜字那种肥厚如绵里针的感觉,只觉骨力劲挺,这和陏、初唐写法近似。
垂露竖约有直竖(“下”、“门”的左竖)和往左(“师”)或向右(“阶”)的弧度变化。
3、撇:短撇较粗壮而直,要力送至尖。
长直撇直而自始至终都较细,要缓缓控制直到提出至尖。
弯撇是在直线的基础上略加弧度。
4、捺:通篇中只有少数几个有缺口的出现,配合同样写法的勾来看,说明颜真卿早期未有意识强调逆收再勾(撇)出的写法。
大部分捺行至后面直接捺出。
另捺写到后上扬的较多,也证明颜真卿早年并不追求深沉雄厚,而表现为活泼有余。
5、勾:和捺一样,亦有有缺口的勾,但不多见。
竖勾无右边的外涨感,即竖两边都为直线。
很多还向左微凹以追求劲挺。
勾向左上勾出,显示出青壮年的颜真卿尚不够沉着或不追求老气。
竖弯勾:中部或下部向左略弯出再勾,有弧度感。
竖弯勾上勾时略偏上左,也有不出勾的如“流”。
唐颜真卿《勤礼碑》楷书技法解析(三)(高志强编著)楷书的笔画及其应用楷书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由此又演化出很多复杂的变化。
《勤礼碑》中约出现40多种笔画。
汉字“永”包含了这8种基本笔画,古人将“永字八法”(简称“八法”)引申为书法的代称。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学好楷书的“基本功”。
后面我将对每种笔画的运笔逐一解析,并手书独体字,便于初学者练习。
练习时,注意首先抓住总体的规律,再追求神态的变化。
1.横:是汉字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笔画。
颜体的横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瑾;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
这都是颜公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横有长、短、粗、细之分,但方法相近,由长横衍生出方头横、左尖横、右尖横和短弯横。
总的要求用笔挺劲浑厚。
颜字多细腰横,总的规律是:横要细、横要翘,翘的角度略相同(笔者自编口诀,方便理解和记忆)。
附图:1.长横(圆头);2.方头横;3.左尖横;4.右尖横;5.短弯横。
1-1. 长横:(1)逆锋向左起笔,铺毫,速提笔笔锋离纸;(2)转锋向右下顿笔轻按;(3)向右转笔略提后行笔;(4)保持中锋右行,近尾向上提笔于顶;(5)转锋向右下顿笔轻按;(6)将笔锋提离纸,向左上收笔。
1-2. 方头横:在起笔处直接下切,然后笔锋横拉,向右转成中锋行笔,注意转锋且行且转,调成中锋右行,后面与长横用笔相同。
1-3. 左尖横:(1)露锋起笔后顺势节节轻按行笔至尾部提笔至顶;(2)向右下顿笔(底不突出);笔至顶向左回收。
1-4. 右尖横:(1)右尖横起笔与長横相同;(2)转锋向右下略顿;(3)转锋缓缓收笔提起。
1-5. 短弯横:(1)起点向左铺毫后迅速提笔;(2)顿后转锋右行笔;(3)中端微向下凹,行至尾部提笔至顶;(4)收笔轻不露顿角,然后向左回锋收笔。
附图:笔画应用——独体字1:一、二、三、七、五、工附图:笔画应用——独体字2:士、王、正、上、下、里2、竖:竖为字的支柱,分悬针、垂露两类,要写的粗壮挺拨。
颜真卿书法基本笔画解析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者可认真练习,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的练习。
(1)点和点的变化: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
”所以点应该有力。
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三)撇和撇的变化: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四)捺和捺的变化: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五)竖和竖的变化: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变化: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七)钩和钩的变化: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
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最新资料推荐…………………………………………………
11。